幼儿园《幼儿园早期阅读ppt》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28.50 KB
- 文档页数:19
幼儿园《早期阅读绘本》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了幼儿园《早期阅读》教材中的绘本《小熊宝宝去哪儿了》。
该绘本主要讲述了小熊宝宝与妈妈在森林里走失,最终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找到妈妈的故事。
教学内容包括:绘本阅读、情感教育、语言表达、观察力培养。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勇敢自信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小熊宝宝去哪儿了》、多媒体设备、图片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迷路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2. 绘本阅读(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绘本,让学生关注画面细节,理解故事情节。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绘本中的关键画面,提问学生:“小熊宝宝是如何找到妈妈的?”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用画笔和彩纸创作一个关于小熊宝宝找到妈妈的故事。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6. 情感教育(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熊宝宝在寻找妈妈过程中表现出的勇敢、自信、关爱他人等品质,并进行情感教育。
7. 语言表达(10分钟)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小熊宝宝去哪儿了》2. 关键画面:小熊宝宝与妈妈走失、小熊宝宝寻找妈妈、小熊宝宝找到妈妈3. 情感教育:勇敢、自信、关爱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画笔和彩纸创作一个关于小熊宝宝找到妈妈的故事。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能积极观察、思考和表达,但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长分享所学故事,并尝试用绘画、表演等形式表现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