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 古乐舞:
1、《云门》 2、《咸池》 3、《韶》 4、《大夏》 5、《大濩》
第四节 远古及夏商的乐器
一 乐器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乐器是音乐表现的手段和工具,是音乐 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时代 属性,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 吹奏乐器 1、骨哨
2、骨笛 3、埙 4、籥与龢
返回目录
第二节 西周的礼乐制度与音乐教育
一 统治手段:礼 乐 刑 政 二 礼乐制度
统治者为了推行“礼治”,制定了一整套严 格而完整的君臣、父子、兄弟、尊卑、贵贱 有别的等级制度,再依照等级地位的不同, 制定十分繁琐的礼仪和与之相配的音乐,这 就是礼乐制度。
二 礼乐制度
1、与典礼相配的礼乐 祀天神: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 祭地示: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 两君相见:用大雅《文王》 诸侯招待他国使臣:用小雅《鹿鸣》、 《四牡》、 《皇皇者华》
六国,结束了几百年来的割据局面,建立 起统一的封建帝国。
二 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年,秦二世被
农民起义推翻后,经过五年的刘、项之争, 最后由刘邦统一了全国。
三 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政
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第二节 乐府
一 乐府
1、机构 2、诗歌 3、体裁
二 李延年:根据少数民族《摩诃兜
二 礼乐制度
2、歌舞队的编制
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称“八佾”; 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称“六佾”; 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称“四佾”; 士用四人,列成二行,称“二佾”。 注:佾(yi)指行列
二 礼乐制度
3 、乐队的编制
王:乐队可排列在东南西北四面; 诸侯:可用三面之乐; 卿和大夫:乐队可排成两面; 士的乐队:只能排成一面。 所有这些关于礼乐的规定,是为了加强人们的 等级观念,最后达到巩固其统治的政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