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将帅排名
- 格式:doc
- 大小:862.50 KB
- 文档页数:16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原来是这样排名的授衔简介: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
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
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
1、元帅——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
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
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
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跋涉三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
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
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
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
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
在那里,他见到了周恩来。
翌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共产党。
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
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
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共产党的工作。
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
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建立了红四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中国古代十大元帅将军有哪些元帅是中国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
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人们都好奇古代中国的十大元帅中都有谁。
下面跟随店铺一起来看下中国古代的十大元帅,欢迎阅读!中国古代十大元帅:项羽东方的汉尼巴(一样地苦大仇深、一样地使过破釜沉舟、一样地所向无敌、一样地功败垂成、一样地一生只吃过一场败仗但军事身涯就此完蛋.连吃败仗的年份都一样,呜呼!)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日破刘邦六十万之众垓下之战,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非战之罪也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虽非智障,但至少与常人相去不远。
故汉尼巴被称为西方战略之父,与孙子齐名,而小项却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同吕布共类.中国古代十大元帅:霍去病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之一匈牙利公国助产士之一与李世民同为排行榜中最年少得意者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为大将军卫青之甥。
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而回,歼灭匈奴11万多人,降服匈奴4万余众,开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他作战勇猛,是一位军事天才,汉武帝曾劝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不至学古兵法。
”汉武帝为奖励他的军功给他建造了豪华的宅第,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中国古代十大元帅:卫青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之一匈牙利公国助产士之一排行榜中出身最苗红根正者(奴隶)但考虑到其战绩有不尽完美之处,列于外甥之后西汉著名将领。
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字仲卿。
系县吏郑季与平阳侯府中婢女卫氏的私生子。
幼为家奴,饱尝酸辛,及长,为侯府骑士。
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武帝,始以卫为姓,入宫当差。
不久被武帝升为建章监、侍中,迁大中大夫。
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击匈奴,进至龙城(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境),斩获700人,受爵关内侯。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十大猛将:项羽(秦)霍去病(西汉) 英布(西汉)吕布(三国)马超(三国)冉闵(南北朝)斛律光(南北朝.北齐) 史万岁(隋) 杨再兴(南宋) 李文忠(明)十大名将:田单(战国齐国)廉颇(战国赵国)韩信(西汉)李广(西汉)霍去病(西汉) 李靖(唐初)郭子仪(唐朝) 狄青(北宋) 岳飞(南宋) 戚继光(明朝)战国十大名将1.孙武.2.白起.3.王翦.4.李牧.5.廉颇.6.项燕.7.王贲.8.庞涓.9.田忌.10.田单.楚汉十大名将1.韩信.2.项羽.3.项庄.4.樊哙.5.虞子期.6.钟无会.7.曹延.8.温庭允.9.萧何.10.范增.三国十大名将1.赵云.2.关羽.3.张飞.4.黄忠.5.吕蒙.6.马超.7.曹仁.8.魏延.9.姜维.10.曹洪.唐-清十大名将.1.多尔衮.2.徐达.3.岳飞.4.薛仁贵.5.常遇春.6.李自成.7.张献忠.8.袁崇焕.9.洪承畴.10.戚继光.孙武字长卿,即孙子,春秋未著名军事家。
齐国人。
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
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所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2、吴起军政两界的超级天才。
也是个改革家。
文侯问他的大夫李悝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呀?”李悝说:“吴起贪婪而且好色,但是非常会用兵,即使司马穰苴在世也不见得比他强。
”著有《吴起兵法》。
这是一部在我国军事史上与《孙子兵法》并列的古代军事著作。
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廉洁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拥护,就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部阳一帝)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
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
特别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
共和国十大元帅的排名1、朱德:“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朱德参加革命近70年,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时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自从井冈山会师后,朱德就成为我军偶像级的人物,各个时期担任总司令,与毛泽东的配合相当默契。
朱德的宽和忍让、纯朴谦逊、忠厚绵长,也令毛泽东对他赞誉有加,“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
2、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湖南曾出现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
他们当中关系特殊、命运相关、性格最具特色的两个,当数毛泽东和彭德怀。
彭德怀在平江起义后就把井冈山作为明灯,从此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斗了三十余年。
在许多重大的历史关头,两人并肩战斗,相互配合。
毛泽东还曾赠诗给彭德怀,发自肺腑地赞许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作战精神。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也成为彭德怀一生最生动的写照。
[7]3、林彪:“这个娃娃堪当大任”井冈山会师时,毛泽东看见一个娃娃模样的军人在给部队讲话:“其实这个土匪,那个军阀,只要有枪,就有一块天下。
我们也有枪,也能坐天下!”毛泽东得知这个人是指挥部队在敖山庙、耒阳城打了胜仗的林彪营长,于是感慨道:一般的营长也只是领兵打仗,没什么政治头脑,而面前这个娃娃营长却满是“红色割据”的道理,与自己的主张完全一样,今后堪当大任。
后来,毛泽东时时提携、指点对林彪,使林彪成为年纪轻轻的军事指挥员。
4、刘伯承:“一条龙下凡”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刘伯承是一位具有革命家的智慧、军事家的韬略和学者风范的杰出领导人。
刘伯承一生指挥了无数次战役战斗,9处负伤,失去右眼,屡建奇功。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中国十大将军排名: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一、大将之首--粟裕(1907-1984)粟裕作为著名的军事战略家、战术家,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
在抗日战争时期,粟裕为新四军抗日反顽作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在军事上的成绩,全军首屈一指,很是令人佩服,很多地方甚至超过了林彪。
中国十大将军排名,他列为大将之首,很多人都是很信服的,他做出的贡献,也是令大家非常敬佩,但在中国十大元帅中并没有他的身影!二、大将徐海东(1900-1970)徐海东是湖北省黄陂县人,黄陂县也就是现在武汉市黄陂区。
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革命家、军事家,被毛主席称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和黄麻起义,为抗战做出过大贡献。
徐海东为人公正,与世无争,他的为人处世是得到很多人认可的。
所以,他在中国十大将军排名中排第二,也是无可厚非的。
三、黄克诚(1902-1986)黄克诚是湖南省永兴县人,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
他还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湘南起义,有着卓越的军事战略才能,为解放战争做出了大贡献。
黄克诚一生刚正,令人佩服。
年近八十的时候,他双目失明,仍然大力拨乱反正,是一名令人佩服的人民英雄。
四、陈赓(1903-1961)陈赓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1924年,他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就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
他是一位有才能、有谋略、性格诙谐的军事家。
他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的优秀作战能力,毛主席说他能当军长。
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也有着很不错的战绩。
五、谭政(1907-1988)谭政原名谭世铭。
湖南省湘乡县人。
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任文书、书记。
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以下列举中国古代最突出的十位将领,他们分别是:孙武、吴起、白起、韩信、王翦、卫青、霍去病、李靖、李牧、徐达。
孙武孙武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
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
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柏举之战后攻入楚国郢都。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所着《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着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1]吴起吴起战国初期魏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人,是当时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杀吴起。
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白起白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秦昭王时从左庶长升至大良造。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伊阙之战,采取先弱后强、避实击虚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因功晋升国尉。
此后30余年,攻取韩、魏、赵、楚等国70余城。
三十六年,领兵入楚,攻克楚都,受封武安君。
四十二年,赵、魏联军攻韩国华阳,白起率军救韩,大败联军,斩魏军13万人,淹死赵军2万余人。
五十五年,长平之战大败赵军,坑杀赵俘40多万人,为秦国最终一扫六合消除最大的障碍。
后为相国范雎所妒忌,于五十八年十二月被逼自杀。
[2]韩信韩信秦末汉初淮阴(今江苏淮安市)人,汉初三大名将之一。
十大开国大将排名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1955年至1965年被授将帅军衔的解放军将领。
十大元帅1955年,有10位将领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他们分
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此10位将领被称之为“十大元帅”。
十大大将1955年,有10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他们分别是:粟裕、徐海东、
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此10
位将领被称之为“十大大将”。
开国上将1955年,有55位将领被授予中
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
予上将军衔。
综上,共57位将领在首次实行军衔制时期被授予上将军衔,
他们被称之为“开国上将”。
我们应当保持客观和冷静,不要轻信或散布未经证实的信息,以免误导他人或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十大将军简介1.粟裕(1907.8.10-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192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
次年转入中共。
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连长、营长、支队长,64师师长,红4军参谋长,红1军团教导师政治委员,红11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
坚持了南方3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4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4军第1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第3野战军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1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是第1、2、3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3、4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5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7届候补中央委员,第8、9、十、11届中央委员。
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1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2.陈庚(1903-1961)原名陈庶康。
湖南省湘乡县人。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
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
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
1926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
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做情报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4方面军第12师团长、师长,红军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陕甘支队第13大队队长,红1军团第1师师长。
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部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
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
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
(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和1359位少将)1、新中国十大将军——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
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
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
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
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
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
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
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2、新中国十大将军——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
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3、新中国十大将军——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劲光(1903—1989年),曾用名肖玉成,190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穷苦手艺人家庭,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4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第6师党代表,参加了北伐战争。
1927年再赴苏联学习。
1930年回国。
土地革命时期,历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政治委员,闽赣军区司令员兼红7军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到达陕北后,其历任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29军军长,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肖劲光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兼南满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12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毛泽东称:“我在延安就是靠肖劲光吃饭。
”黄克诚黄克诚(1902—1986年),汉族人,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寒农家,小时曾读私塾,1922年进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学习,1925年加入共产党,后赴广州中央政治讲习所学习。
翌年,参加北伐。
1928年,他回乡参加湘南暴动,随朱德的部队上井冈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游击队党代表、团党代表、团长、游击队司令、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卫生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黄克诚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政治委员,八路军第2纵队、第4纵队政治委员,第5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3师师长、政治委员,苏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苏北区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西满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代理书记,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中共天津市委书记。
开国将帅中排名前十的姓都有哪些呢?哪个姓的将帅最多?本文导读:那么,在开国将帅中排名前十的姓都有哪些呢?哪个姓的将帅最多?从1955年第一次授衔,后来又经过几次晋升,到1964年,我军的开国将帅共有1614人,包括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1360位少将。
有意思的是,十大元帅的姓各不相同,十个人,十个姓;十大大将也是这样,十个人各不相同,这个几率太低了。
下面把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的姓名列出来,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那么,在1614位开国将帅中,哪个姓最多呢?答案是张。
张姓自古以来都是大姓,跟李、王鼎足而三,历史上的张姓名人更是层出不穷。
在开国将帅中,张姓最多,共120人。
不过,在元帅中没有姓张的,大将有1位:张云逸,上将有两位:张宗逊、张爱萍,中将有14位:张震、张国华、张仁初、张南生、张才千、张藩、张天云、张令彬、张达志、张池明、张贤约、张经武、张祖谅、张翼翔,少将有103位,人数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排第二的是李姓,共有110人。
在李姓中,元帅和大将都没有,上将有6位:李达、李克农、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聚奎,中将也有6位:李作鹏、李成芳、李耀、李天焕、李寿轩、李雪三,少将有98位,不一一列举了。
排第三的是王姓,共有102人。
在王姓中,大将有1位:王树声,上将有5位:王震、王平、王宏坤、王新亭、王建安,中将有10位:王近山、王必成、王诤、王尚荣、王宗槐、王秉璋、王恩茂、王道邦、王辉球、王紫峰,少将有86位。
排第四的是刘姓,共有79位。
在刘姓中,元帅有1位:刘伯承,大将没有,上将有两位:刘亚楼、刘震,中将有13位:刘昌毅、刘志坚、刘浩天、刘飞、刘忠、刘少文、刘西元、刘兴元、刘先胜、刘转连、刘金轩、刘培善、刘道生,少将有63位。
十大元帅十大将排名
十大元帅排名
一、朱德元帅(1886-1076.7.6)四川仪陇县人
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元帅的第一把交椅非他莫属。
由于在历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于他的误解也最多。
二、彭德怀元帅(1898-1974.11)湖南湘潭县人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尽管他军事造诣并不出色,却一直在第一线战斗指挥,直到朝鲜停战。
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位列元帅第二理所当然。
三、林彪元帅..(1906-1971.9.13)湖北黄冈县人
林彪,第四野战军的代表,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
四、刘伯承元帅..(1892-1986.10.7)重庆开县人
刘伯承,第二野战军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
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很大。
五、贺龙元帅..(1896-1969.6.9)湖南桑植县人
贺龙,借助南昌起义总指挥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为元帅。
他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军事造诣和战绩没有任何出色之处。
六、陈毅元帅..(1901-1972.1.6)四川乐至县人
陈毅,一身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
他是半路出家从军的文人,军事造诣有限。
抗战以来他指挥的较大战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粟裕。
但他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以及他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历史渊源,而使得这个三个派系的代表只能是他,不可能是粟裕。
七、罗荣桓元帅..(1902-1963.12.16)湖南衡山县人
罗荣桓,众所周知他是个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意味着中国军队所特有的中国特色。
在十大元帅中资历最浅,27年入党,从未担任过战略方面的最高职。
但他是十大元帅中学历最高的,上过大学。
八、徐向前元帅..(1901-1990.9)山西五台县人
徐向前,同贺龙类似,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份为元帅。
他的资历仅高于林彪和罗荣桓,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
他的军事业绩显著之处是曾指挥过一度是红军中最强的红四方面军。
但自从指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后,再不曾有个值得一提的战绩。
解放战争时,他仅任兵团司令,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攻克了太原。
由于红四方面军这一派系人数众多,必须在元帅中有代表人物,曾为总指挥的徐向前就是最佳人选了。
九、聂荣臻元帅..(1899-1992.5)重庆江津县人
聂荣臻,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尽管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但实际并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
他指挥华北野战军同傅作义对峙三年,没有出色的战绩。
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团政委,抗战开始时他担任115师副师长,平津战役又是东野与华野联合作战。
十、叶剑英元帅..(1897-1986.10.12)广东梅县人
叶剑英,没有实际派系背景,没有实际战绩。
由于在十大元帅中排名最后,容易诱发人们揣测。
实际上,因为上述几个因素的制约,除他之外,找不到别人能平衡这个位置了。
因为从北伐直到建国,叶剑英一直充当这“中共方面军在政坛上的代表”,而资历方面,他的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因此在党内军内再无一人有他这种特殊地位的人了。
十大将排名
一、粟裕大将
无需多言,粟裕排第一都嫌委屈,因为论功绩,可授元帅的。
(以下不一一备注)
二、徐海东大将
三、黄克诚大将
四、陈赓大将
五、谭政大将
六、肖劲光大将
七、张云逸大将
八、罗瑞卿大将
九、王树声大将
十、许光达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