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
- 格式:ppt
- 大小:4.46 MB
- 文档页数:24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及赏析原文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田家少年维酒把相逢,持策园中自落鸾。
心悦诗情君知否,茅斋礼让愿君安。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赏析“四时田园杂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个田园诗集,其中包括四首小诗,分别是“山行”、“田家”、“钱塘湖春行”、“游园不值”。
这个诗集以诗歌的形式展现了白居易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并突出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对时事变化的态度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首先来看“山行”这首小诗。
这首诗以描绘田园自然风景为主,表现出了作者眼中的寒山秀美、云深人家。
通过石径、白云、停车、枫林、霜叶等描写,营造出一个自然、淳朴、清凉、闲适的环境,让读者在心中感受到一丝自然的舒爽和清凉。
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又涵盖了时间的因素,使整首诗更加具有完整性和丰富性。
“田家”是这个诗集中的第二首小诗,这首小诗主要围绕庄园生活展开,体现了生命的顽强和作者的豁达。
这首小诗描写的少年和作者相遇于庄园之中,共饮美酒,吟咏诗歌,诗情画意,文学氛围弥漫。
这里的少年形象象征着生命,无论是生命的年少点滴还是气息匆忙的挥洒,都充满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
那落鸾则是庄园主人的标志,连接了古代神话和田园世界,并在“礼让愿君安”的”诗句下,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呼唤和人间真情的寄托。
“钱塘湖春行”这首小诗是这个诗集中最长的一首,为整个诗集的核心。
诗中作者用巧妙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春日湖边的壮美画卷。
首句“孤山寺北贾亭西”,从视角、方向定位、景象等多个角度,为整首诗画下了一个生动而深刻的景象。
而“水面初平云脚低”,则是这首小诗中一个非常经典的描写。
水面初平、云脚初低,意味着一轮蒙蒙的白云,从远方飘来。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全部60首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一——【宋】范成大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二——【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三——【宋】范成大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四——【宋】范成大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五——【宋】范成大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六——【宋】范成大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七——【宋】范成大寒食花枝插满头,茜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八——【宋】范成大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煖一杯。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九——【宋】范成大步屧寻春有好怀,雨馀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十——【宋】范成大种园得果廑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桃。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十一——【宋】范成大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薹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十三——【宋】范成大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十四——【宋】范成大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十五——【宋】范成大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四时田园杂兴》的注释
一、原文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二、注释
1.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杂兴”为诗体名称。
2. 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3. 杏子肥:杏子长得肥大。
形容杏子已成熟。
4. 麦花:荞麦花。
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
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5. 菜花:指油菜花。
油菜花在春天盛开,到初夏时已经开始凋谢,所以说“菜花稀”。
6. 日长:白昼很长。
夏季白昼时间长。
7. 篱落:篱笆。
8. 惟有:只有。
9. 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一、原文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二、注释
1. 耘田:在田间除草。
2. 绩麻:把麻搓成线。
3.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4. 未解:不懂。
5. 供:从事,参加。
6. 傍:靠近。
7. 桑阴:桑树的树荫。
桑树是乡村常见的树木,桑叶可养蚕。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四时田园杂兴》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四时田园杂兴》原文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四时田园杂兴》注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耘田:除草。
3.绩麻:把麻搓成线。
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未解:不懂。
6.供:从事,参加。
1《四时田园杂兴》原文翻译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
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1《四时田园杂兴》作品赏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四时田园杂兴》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四时田园杂兴》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翻译《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一的翻译,欢迎欣赏!作者:范成大昼出来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可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者]白天锄草在田里,夜晚搓麻在家中,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赏析]这首《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诗歌不但描绘了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而且也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以及对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
首句“昼出来耘田夜绩麻”,“昼”即为白天。
“耘田”即为除草。
“绩麻”即为把麻面团线。
这句的意思就是说道,白天下田回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这一句不但斥责了时间——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须要除草了,也说明了女人的辛劳——“绩麻”,即为指妇女们在白天干活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编织布。
其中诗人把“昼”与“夜”放到一句之中,说明了劳动时间的延续性,从而注重了农家夜以继日的拥挤,从而也表明了农民只有在如此拥挤中求出生活!。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这里是指年轻人,当然也就无论是男是女。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尽其职,各司其事。
这里,诗人老农的口吻,通过亲眼所见的情景,说明了在农忙时节,整个村庄中成年的男女都没有闲着,各自担任一定的劳动。
这一句是从全村庄的角度来写,能劳动的都没有闲着,争抢时间收割。
诗人通过农忙时节青年人的繁忙,从这一角度来写出劳动人民辛苦,同时也暗示了只有努力劳动,才能生存的社会现实。
第三句“童孙未解可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即为未成年的人。
“未解”即为稀奇古怪。
“可供”即为专门从事,出席。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道,只有那些孩子们不能耕田,也不能纺织。
其中,诗人用“未解”,不但说明了孩子们——“童孙”对“耕织”的“未解”,为下文打下了基础,更为重要的就是诗人对农民生活艰苦的“未解”。
四十田园杂兴的古诗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朝代:南宋作者:范成大
昼出耕耘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去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耘,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朝代:南宋作者: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朝代:南宋作者: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译文:紫青的莼菜带着淡淡荷叶香,玉雪似的芹芽像薤草一样长。
在溪边随便摘些野菜,随便充当晚饭,最后一句,短篷风雨宿横塘,从音韵上和画面上,都颇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觉。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四时田园杂兴》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描绘乡村四季田园风光和农民劳动生活的诗。
以下是课文原文: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乡村四季的田园生活和农民们的辛勤劳动。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形象地展现了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勤劳生活。
白天他们在田里耕作,夜晚则在家中搓麻线,这种日夜忙碌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农民们的辛勤努力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村庄儿女各当家”一句,描绘了乡村中男女老少各司其职,共同维持家庭生活的场景。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构成了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两句诗描绘了孩子们在大人的影响下,从小就学习农事的情景。
虽然他们还不懂耕织的道理,但在桑树的阴影下,他们已经开始模仿大人学习种瓜。
这种情景既表现了乡村儿童的纯真可爱,也寓含了农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四季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民们的勤劳、智慧和坚韧,以及乡村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儿童学习农事的描写,寄寓了对农村未来发展的希望和期待。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生动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国古代田园诗的经典之作。
【诗歌鉴赏】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原文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可供耕织,也倚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翻译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存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能耕田缝纫,也在那桑树阳下学着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赏析《四时田园杂兴》就是南宋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就是诗人范成大暂居家乡李德生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后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诗歌描绘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充分反映了农民遭遇的奴役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范成大的诗词全集。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四时田园杂兴》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注释 四时:四季。
耘田:锄地。
绩麻:把麻搓成绳,搓麻绳。
儿:男人(农夫)。
女:女人(农妇)。
各当家:每人都负有专责,独当一面。
童孙:幼童。
供:从事参与。
傍:靠近。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翻译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
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写农村初夏时节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
四时田园杂兴1—60首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共60首。
描写了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幅田园农作动态图。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原文如下:1.(春日)四时田园杂兴 十二绝(12首)其一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其二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其三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其四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其五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其六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
其七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其八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其九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其十种园得果廑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桃。
其十一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其十二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2.(晚春)四时田园杂兴 十二绝(12首)其一紫青蒪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其二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其三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其四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四时田园杂兴完整60首1、春日田园杂兴12首其一: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其二: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过过墙来。
其三: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其四: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其五: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其六: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其七: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其八: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其九: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其十: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其十一: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其十二: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2、晚春田园杂兴十二首其一: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其二: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其三: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其四: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其五: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其六: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其七: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
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其八: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其九: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
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其十: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其十一: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组诗,共六十首。
这组诗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下面是这组诗的全文:
春日田园杂兴(共12首)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
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四时田园杂兴的信息,可以查看相关资料或者参考其他网站。
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和解释嘿,你知道啥意思不?这可有意思啦!“四时”呢,不就是四季嘛,春夏秋冬呗,就像我们一年里经历的不同季节。
那“田园”呢,哎呀,不就是乡村、田地那些地方嘛,想想看,有大片大片的农田,有绿树成荫的小路,是不是感觉特别宁静美好呀!例子:就好比你去农村游玩,看到的那些景色就是田园呀。
“杂兴”呢,就是各种兴致、各种感触呗。
就像我们有时候突然有了个想法,或者看到什么东西有了感触,然后就想写下来、表达出来。
比如说你看到美丽的夕阳,心里有很多感慨,这就是一种杂兴呀!例子:你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在草地上打滚,然后你就很开心,这也算是一种杂兴呀。
这首诗呢,其实就是诗人把他在不同季节里,在田园生活中的各种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写下来啦。
这多有趣呀!你想想,诗人把乡村生活里那些小小的细节,那些平凡又美好的瞬间都记录下来了。
比如说春天花开了,夏天青蛙叫了,秋天果子熟了,冬天雪下起来了。
例子:就像你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每天遇到的好玩的事情一样。
诗人通过这些诗,让我们能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还有那种浓浓的生活气息。
这就好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能看到另一个世界。
你说神奇不神奇?而且呀,这些诗还能让我们了解到古代乡村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呢。
我觉得真的太有意思啦!它让我们能领略到不同季节的田园风光,
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乡村的眷恋。
这可不只是几首诗那么简单,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乡村世界呀!你难道不想去好好探索一下吗?。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及注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耘田:除草。
3、绩麻:把麻搓成线。
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未解:不懂。
6、供:从事,参加。
【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的注释和译文《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前言】《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注释】四时:四季。
耘田:锄地。
绩麻:把麻搓成绳,搓麻绳。
儿:男人(农夫)。
女:女人(农妇)。
各当家:每人都负有专责,独当一面。
童孙:幼童。
供:从事参与。
傍:靠近。
【翻译】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鉴赏】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四时田园杂兴》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的内容之一,因此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四时田园杂兴—搜狗百科名段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四时:四季。
耘田:锄地。
绩麻:把麻搓成绳,搓麻绳。
儿:男人(农夫)。
女:女人(农妇)。
各当家:每人都负有专责,独当一面。
童孙:幼童。
供:从事参与。
傍:靠近。
【译文】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
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简析】这首诗描写农村初夏时节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已收录北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鉴赏】《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宛如乡村生活的长幅画卷。
本篇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致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
首句用昼和夜对比,向我们展开一幅乡村男女耕田、绩麻,日夜忙碌的图景。
后两句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形,流露出诗人对儿童的喜爱。
诗中描写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朴,令人喜爱。
全诗语言通俗浅显,没有刻意追求的痕迹,文笔清新轻巧,流畅自然,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长卷,充溢着江南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
名段二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