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原理及传热设备
- 格式:ppt
- 大小:181.00 KB
- 文档页数:65
传热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传热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传热是食品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它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冷却和保温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热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包括传热原理、常见的传热设备以及传热过程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一、传热原理传热是指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能量的过程。
在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传热方式有导热、对流和辐射。
1.导热:导热是指物质内部热量的传递过程。
食品中的热传导通常发生在热交换设备中,如加热锅、加热板等。
导热过程可通过材料的热导率来衡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性质。
2.对流: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传递的过程。
在食品工业中,对流可以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
对流传热主要取决于传热介质的流速和温度差,流体的传热性质对于食品加热均匀性和加热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3.辐射: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传递的过程。
在食品工业中,辐射通常发生在加热设备中,如微波炉、红外线烤箱等。
辐射传热可加快食品加热速度和提高加热均匀性。
二、常见的传热设备在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传热设备包括加热锅、加热板、蒸汽锅炉、蒸发器、冷冻设备等。
1.加热锅:加热锅通常用于食品的热处理和杀菌。
它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等方式进行传热。
2.加热板:加热板通常用于食品的加热和保温。
它可以通过导热和辐射等方式进行传热。
3.蒸汽锅炉:蒸汽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的设备,常用于食品加工中。
它主要通过对流传热来将水加热为蒸汽,然后将蒸汽传递给食品。
4.蒸发器:蒸发器通常用于食品加工中的浓缩和干燥过程。
它可以将食品中的水分蒸发掉,以提高食品的保存性和品质。
5.冷冻设备:冷冻设备通常用于食品的冷藏和冷冻。
它可以通过导热和对流传热来将食品的温度降低至所需的水平。
三、传热过程对食品质量的影响传热过程对食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它可以改变食品的物理性质、保存性和口感等。
1.热处理:热处理可以改变食品中的蛋白质、淀粉等组分的性质。
例如,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凝固,改变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2.杀菌:杀菌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传热过程之一。
化工原理的传热应用1. 传热的基本原理•传热是指热量通过物质之间的能量传递方式。
在化工过程中,传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化工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传热可以分为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直接的分子或原子间的碰撞实现的;对流是指热量通过物质的流动实现的;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的传递实现的。
•理解传热的基本原理对于化工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掌握了传热的基本规律,才能合理设计传热设备,提高化工过程的效率和产量。
2. 传热在化工工程中的应用•传热在化工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传热设备和应用场景。
2.1 蒸发器•蒸发器是一种利用传热原理将液体转化为气体的设备。
在化工过程中,蒸发器常常用于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或浓缩溶液。
•蒸发器通过将液体加热,使其蒸发而得到气体。
在蒸发过程中,热量从加热源传递给液体,将液体中的热量转化为潜热,使液体蒸发。
2.2 冷凝器•冷凝器是一种利用传热原理将气体转化为液体的设备。
在化工过程中,冷凝器常常用于从气体中分离出可回收的液体。
•冷凝器通过将气体冷却,使其转化为液体。
在冷凝过程中,热量从气体传递给冷却介质,使气体中的热量转化为冷凝热,从而使气体转化为液体。
2.3 换热器•换热器是一种利用传热原理将热量从一个物质传递给另一个物质的设备。
在化工过程中,换热器常常用于控制和调节化工过程中的温度。
•换热器可以将热量从燃料或热源传递给冷却介质,实现热能的高效利用。
换热器的设计需要考虑物质的传热特性、传热面积和传热速度等因素。
2.4 管道传热•在化工过程中,管道是热量传递的重要通道。
通过设计合理的管道系统,可以将热量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管道传热可以通过传导和对流来实现。
在化工工程中,常常通过在管道中加热或冷却流体来实现传热。
3. 传热应用的优化和改进•传热应用在化工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传热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热效率低、传热介质的使用成本高等。
流体传热原理概述导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传热的情况。
而传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现象,涉及到热量的传递和受体的温度分布等问题。
本文将针对流体传热原理进行概述,帮助读者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传热基础1.1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在物体内部通过微观粒子的热振动实现热量传递的过程。
热传导的速度受到物质的导热性质以及温度梯度的影响。
常见的导热材料包括金属、陶瓷等。
热传导可以通过傅里叶热传导定律来计算:q = -kA(dT/dx)其中 q 为热流量,k 为导热系数,A 为传热面积,(dT/dx) 为温度梯度。
1.2 辐射传热辐射传热是通过电磁波的辐射传递热量的过程,不需要介质来传递热量。
辐射传热的速度与物体的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比如黑体辐射传热可以通过斯特藩-博尔兹曼定律来计算:q = εσA(T^4)其中 q 为热流量,ε 为发射率,σ 为斯特藩-博尔兹曼常数,A 为传热面积,T 为温度。
1.3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是指通过流体的运动实现热量传递的过程。
流体可以通过自然对流或强迫对流来传递热量。
对流传热的速度与流体性质(如导热系数、密度等)、流体运动速度以及传热面积等因素相关。
对流传热可以通过牛顿冷却定律来计算:q = hA(Ts - Ta)其中 q 为热流量,h 为传热系数,A 为传热面积,Ts 和 Ta 分别为传热面和流体的温度。
二、流体传热的机制2.1 管束传热管束传热是指在管道内流体与管道壁之间进行传热的过程。
流体通过与管道壁接触,通过对流和热传导进行热量传递。
管束传热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换热器、锅炉等。
2.2 辐射传热辐射传热在流体传热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太阳能集热器中,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到流体上,并使其升温。
2.3 相变传热相变传热是指物质在相变过程中释放或吸收潜热来进行热量传递的过程。
例如,水在沸腾过程中通过蒸汽释放热量。
三、流体传热的应用流体传热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生活中辐射传热的例子引言辐射传热是一种非接触的热传递方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到微波炉加热食物,辐射传热的例子随处可见。
本文将探讨几个生活中常见的辐射传热现象,并解释其原理和应用。
电热毯原理电热毯是一种利用辐射传热加热的家用电器。
它内部包含一些发热线圈,通过电流产生热量,然后以辐射的形式传递到周围的环境和人体上。
应用•在冬季寒冷的夜晚,人们可以使用电热毯来增加床上的温暖。
•电热毯还可以帮助缓解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太阳能热水器原理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辐射传热的原理来加热水。
太阳能热水器通常由太阳能集热器、储热器和水箱组成。
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热量,然后通过传导和辐射的方式传递给水箱中的水。
应用•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环保、节能的热水供应方式,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在阳光充足的地区,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提供稳定和可持续的热水供应。
红外线热感应仪原理红外线热感应仪可以通过红外辐射传热的原理来检测物体的热能分布。
它通过感应红外线辐射的强弱来显示出不同物体的温度差异。
应用•红外线热感应仪常用在工业领域,可用于检测设备运行时的温度异常或故障。
•在建筑领域,红外线热感应仪可以检测建筑物的热漏点,帮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火炉原理火炉是一种利用辐射传热的加热设备。
火炉内部燃烧燃料,产生高温烟气,这些烟气通过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物体。
应用•火炉常用于供暖和烹饪,特别是在没有中央供暖系统的地区。
•在一些工业过程中,火炉还可以用于熔炼金属和烧结陶瓷等。
微波炉原理微波炉是一种利用微波辐射传热的设备。
微波炉产生的微波能量通过辐射传递到食物中,使其分子振动,从而产生热量。
应用•微波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热和解冻。
与传统炉灶相比,微波炉能更快速地加热食物。
•微波炉还可以用于家庭实验和科学研究,如测量微波辐射的强度和频率。
总结辐射传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方式之一。
传热设备的结构原理
传热设备是用来实现热量传递的设备,常见的传热设备包括换热器、蒸发器、冷凝器等。
其结构原理根据不同的传热方式而有所不同,下面主要介绍换热器的结构原理。
换热器是一种将两种不同物质之间的热量传递设备,通常由两个热交换流体(如气体、液体)通过隔膜进行热量传递。
换热器的结构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热源侧和冷源侧。
热源侧和冷源侧通常会通过一系列的传热表面进行热量传递,这些传热表面可以是平板、管道、盘管等形式。
传热表面上有很多细小的通道或孔隙,用来使热源侧和冷源侧的流体交换热量。
在传统的换热器中,热源侧和冷源侧的流体通常是分别流动的,它们通过传热表面进行热量交换。
热源流体通常通过热源侧的流道流动,冷源流体则通过冷源侧的流道流动。
这样的流动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此外,换热器还配备有进出口和排出口等管道,用来将热源流体和冷源流体引入和排出。
还可以配备一些辅助设备,如泵、冷却塔等,用来增强流体的流动和传热效果。
换热器的热量传递原理主要基于传热表面之间的温度差。
当两种流体接触时,热量会从温度较高的一侧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侧,直到达到热平衡。
换热器通过最大程度地增大传热表面积,使两种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更加充分。
总的来说,不同的传热设备有着不同的结构原理,但都是通过传热表面的设计和流体的流动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而换热器作为一种常见的传热设备,其结构原理主要基于流体之间的热量交换和温度差。
生活中的热传导事例及原理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内部通过热量粒子的相互碰撞传递的过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热传导现象无处不在。
下面将介绍一些生活中的热传导事例及其原理。
一、热传导事例及原理1. 锅炉传热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锅炉,如燃气锅炉、电热锅炉等,都是利用热传导实现加热的。
燃气锅炉中,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传导到锅炉壳体中,在壳体内传递到水管道,使水被加热,从而产生蒸汽。
而电热锅炉中,通过电能加热电阻丝,电阻丝传导热量到锅炉壳体中,再进一步传导到水管道中。
2. 发热器散热在冬季,我们常常使用电暖器或电暖气片取暖。
当电暖器或电暖气片工作时,发热器内部的电阻丝或加热片产生热量,这些热量通过热传导方式传递到发热器表面,然后进一步传导到空气中,使其加热。
这就实现了暖气取暖。
3. 空调制冷空调也是利用热传导实现制冷的。
空调的冷凝器通过热传导方式将热量传递到室外的环境中,使室内的热量减少,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吸收室内的热量,并通过热传导方式传递到冷凝器的金属片上,最后由风扇将热量散到室外。
4. 金属传热金属是热传导的良好导体,所以金属的热传导速度相对较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的工具如炒锅、铁板烧等都利用了金属的热传导性质。
当我们把炒锅放在火炉上加热时,金属会迅速传导热量,使锅底均匀受热;同样当我们在铁板烧上烤肉时,金属铁板可以迅速传导热量,使食物快速煮熟。
5. 热水器加热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热水器通过加热水箱内的水来提供热水。
热水器内部有一个加热装置,通常是热线圈或电热棒,它们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然后传导到水中,使水温升高。
二、热传导的原理热传导的基本原理是热量粒子的相互碰撞。
具体来说,当物体受热时,物体内的热量粒子(分子或原子)会不断地碰撞并传递部分能量,从而使得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导。
热传导的速度受三个因素的影响:1. 温度差:温度差越大,热传导速度越快。
因为温度差大,分子的平均动能也大,碰撞造成的能量传递更快。
化工原理实验传热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传热的基本原理,掌握传热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与材料: 1. 传热试验装置:包括加热器、冷却器、测温设备等。
2.测量工具:温度计、计时器、称量器等。
3. 实验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实验原理:传热是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
传热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导热、对流和辐射。
1.导热:导热是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碰撞实现的热量传递方式。
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速度与温度差和材料导热系数有关。
2.对流:对流是通过流体的流动来实现的热量传递方式。
热量可以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到其他物体或流体中,速度与流体的流动速度、流体的性质以及流动的距离有关。
3.辐射:辐射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的方式。
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介质传递,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热辐射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特性有关。
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 1. 确定实验所需的传热试验装置和材料,并检查其是否完好。
2. 准备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和实验样品。
3. 对实验装置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步骤二:导热实验 1. 将传热试验装置中的加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
2. 在加热器的一侧放置一个固体样品,并用温度计测量其初始温度。
3. 记录固体样品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绘制温度-时间曲线。
4. 根据温度-时间曲线,计算固体样品的导热速率和导热系数。
步骤三:对流实验 1. 在传热试验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流体样品。
2. 将加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并用温度计测量流体样品的初始温度。
3. 在冷却器的另一侧,用冷却水冷却流体样品,并用温度计测量冷却后的温度。
4. 记录流体样品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绘制温度-时间曲线。
5. 根据温度-时间曲线,计算流体样品的对流传热速率。
步骤四:辐射实验 1. 将传热试验装置中的加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
2. 在加热器的一侧放置一个辐射源,并用温度计测量其初始温度。
3. 在辐射源的另一侧,放置一个辐射接收器,并用温度计测量接收器的初始温度。
化工机械基础之传热与传质设备一、引言在化工生产中,传热与传质是不可或缺的工艺操作。
传热与传质设备是将热量与物质传递到需要加热或脱除物质中的工艺设备。
本文将介绍传热与传质设备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
二、传热与传质设备的基本原理传热与传质设备是通过流体在设备内部传递热量和物质的,其基本原理可以用热力学和物质平衡方程来描述。
2.1 传热原理传热是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的过程。
传热过程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进行。
•传导是通过固体介质的分子振动和传递热量的方式,如热交换器中的金属管壁传递热量。
•对流是通过流体的流动来传递热量,包括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形式。
•辐射是指通过电磁辐射传递热量,如太阳辐射热。
2.2 传质原理传质是物质从高浓度区域传递到低浓度区域的过程。
传质过程可以通过扩散、对流和反应三种方式进行。
•扩散是分子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无序运动,如溶质在溶液中的扩散过程。
•对流是物质在流体中通过流动来传递的过程,如气体在管道中的气流传质。
•反应是指物质的化学反应导致的传递过程,如催化剂在反应器中引起的物质转化。
三、传热与传质设备的分类传热与传质设备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3.1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一种用于传递热量的设备,常用于加热和冷却工艺中。
根据传热方式的不同,热交换器可以分为壳管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器、换热管束等。
3.2 蒸馏塔蒸馏塔是一种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的设备,通过液体在塔内的沸腾蒸发和冷凝回流来实现分离。
常见的蒸馏塔包括板式蒸馏塔和填料塔。
3.3 吸收设备吸收设备是一种用于气体分离和净化的设备,通过溶剂与气体的吸收反应来实现分离。
常见的吸收设备包括吸收塔和吸收柱。
3.4 萃取设备萃取设备是一种用于液体混合物分离的设备,通过溶液与萃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
常见的萃取设备包括萃取塔和液液萃取柱。
3.5 蒸发器蒸发器是一种用于溶液浓缩的设备,通过将溶液加热使其部分蒸发,将溶剂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烘箱的工作原理烘箱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将物体加热至所需的温度以去除水分或者加工材料。
它在许多行业中广泛应用,如食品加工、化工、制药和材料处理等。
烘箱的工作原理基于传热和传质的原理,下面将详细介绍烘箱的工作原理。
1. 传热原理:烘箱通过传热来加热物体。
传热可以分为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烘箱内的加热元件(如电加热器或者燃气燃烧器)产生热量,通过与烘箱内部空气或者物体直接接触,将热量传递给物体。
这种方式适合于导热性较好的物体。
对流:烘箱内的加热元件产生热空气,通过风扇将热空气循环流动,使热空气与物体表面接触,从而传热给物体。
这种方式适合于导热性较差的物体。
辐射:烘箱内的加热元件产生的热辐射能够直接穿透空气,通过辐射传热给物体。
这种方式适合于不易通过传导或者对流传热的物体。
2. 传质原理:烘箱除了传热,还可以通过传质来去除物体中的水分。
传质是指物质在不同浓度或者温度下的扩散或者迁移。
在烘箱中,物体表面的水分会因为温度升高而蒸发成水蒸气。
烘箱内的通风系统会将水蒸气排出,从而实现物体的干燥。
通风系统通常包括风机和通风口,确保烘箱内的湿度得到控制。
3. 控制系统:烘箱通常配备了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调节烘箱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参数。
温度控制:烘箱内设置了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物体或者烘箱内部的温度变化,控制加热元件的工作状态。
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加热元件会工作,提升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加热元件会住手工作,保持温度稳定。
湿度控制:烘箱内设置了湿度传感器,通过检测烘箱内的湿度变化,控制通风系统的工作状态。
当湿度高于设定值时,通风系统会工作,排出湿气;当湿度达到设定值时,通风系统会住手工作,保持湿度稳定。
时间控制:烘箱内设置了计时器,用于设定烘烤时间。
当设定的时间到达时,烘箱会自动住手工作。
4.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烘箱的安全运行,通常会采取以下安全措施:温度保护:烘箱内设置了温度保护装置,当温度超过设定范围时,会自动切断电源,防止发生火灾或者其他安全事故。
传热原理及传热设备一、传热原理传热是物质内部或不同物质之间能量传递的过程,可以分为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1. 传导传导是指热量通过固体物质的分子传递,分为导热和扩散两种方式:•导热:热量通过物质中的导热子(如电子、电子空穴、振动子等)传递,是固体传热的主要方式。
导热能力与物质的热导率有关。
•扩散:热量通过物质中的不同分子在热运动中的传递,是固体和气体传热的主要方式。
2. 对流对流是指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介质的热量传递,通常包括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方式:•自然对流:由于热的浮力作用,流体的循环产生热量传递,如水的烧沸过程中产生的对流。
•强制对流:通过外界力(如风扇、泵等)的作用引起流体的流动,加快热量传递。
3. 辐射辐射是指通过电磁波辐射的方式进行热量传递,不需要介质参与。
辐射传热主要是通过发射和吸收辐射能量来传递热量。
材料的辐射能力与其温度、表面特性有关。
二、传热设备传热设备是用于实现热量传递的装置,根据传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传导传热设备、对流传热设备和辐射传热设备。
1. 传导传热设备传导传热设备主要用于传导传热方式的应用,常见的设备包括:•散热片:通过扩大表面积,提高固体材料与周围介质之间的传热效率。
•导热管:利用高热导率的材料,在内外两端形成热媒介传递热量。
•热交换器:将两个介质间的热量进行传递,常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和加热。
2. 对流传热设备对流传热设备主要用于对流传热方式的应用,常见的设备包括:•换热器:通过在不同介质之间设置换热管,实现热量的传递和交换。
•冷凝器:将气体或蒸汽冷却成液体,通过换热器进行热量传递。
•散热器:利用风扇或水冷装置将设备散发的热量传递到空气或水中。
3. 辐射传热设备辐射传热设备主要用于辐射传热方式的应用,常见的设备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利用反射板和辐射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电炉: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辐射进行热量传递。
三、传热设备的选择考虑因素在选择传热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传热效率:传热设备的传热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能源利用效率和使用成本。
化工装置中传热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技巧化工装置中的传热设备是保证化工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通过传递热量,使得不同物质之间的温度达到平衡,从而实现物质的转化和反应。
本文将介绍传热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技巧。
一、传热设备的工作原理传热设备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传热:传导、对流和辐射。
1. 传导传热传导传热是指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传递。
在化工装置中,常见的传导传热设备有管壳式换热器和管束换热器。
在这些设备中,热量通过壳体和管束之间的壁面传递,从而实现热量的交换。
2.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
在化工装置中,常见的对流传热设备有冷凝器和蒸发器。
在这些设备中,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和相变过程来完成传递。
3. 辐射传热辐射传热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
在化工装置中,常见的辐射传热设备有加热炉和干燥器。
在这些设备中,热量通过加热元件产生的红外线辐射传递给物质。
二、传热设备的操作技巧1. 设备的选型与设计在进行传热设备的选型和设计时,需要考虑物料的性质和工艺要求。
不同的物料具有不同的传热性质,如导热系数、比热容等。
同时,工艺要求也会对传热设备的设计产生影响,如温度、压力等。
因此,在选型和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工艺要求。
2. 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在传热设备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传热介质的流量和温度。
传热介质的流量和温度直接影响传热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合理调节。
(2)保持设备的清洁。
传热设备在长时间运行后,会产生污垢和结垢,影响传热效果。
因此,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设备,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3)注意设备的安全操作。
传热设备通常工作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人身安全。
3. 优化传热效果为了提高传热设备的传热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传热面积。
通过增加传热面积,可以增加传热设备的传热效果。
可以采用多管道、多层管束等方式来增加传热面积。
传热及换热设备总结-V1
传热及换热设备总结
1. 传热方式
传热方式包括:对流传热、辐射传热、传导传热。
对流传热主要是指
流体流动引起的传热方式,可以通过各种设备进行传热;辐射传热是
通过辐射热量传递来完成的,可以通过传热设备表面的辐射效应来传热;传导传热是材料内部的传热方式,可以通过传热设备内部的材料
来传热。
2. 常见传热及换热设备
常见传热及换热设备包括:
(1)蒸发器,主要用于将液体转化为气态,常用于空调、制冷等领域。
(2)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等,主要
用于进行热量的传递和转移。
(3)冷凝器,主要用于将气体转化为液态,比较常见的应用是在空调、制冷等领域。
(4)蓄热器,一种用于存储热量的设备,主要用于平衡系统中的热量
变化。
(5)加热器,主要用于对流体进行加热,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热源。
3. 选型及使用注意事项
选型及使用注意事项包括:
(1)设备应满足生产或应用需求,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设备,以确保工作效率。
(2)应仔细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3)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保养维护,延长设备寿命。
(4)设备使用过程中遵循安全规定和标准,保证工作人员安全。
总之,传热及换热设备是制造业和生产运营等领域的重要设备,通过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设备,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需要注意设备的使用和安全等问题。
传热与传热设备培训概述传热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传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热过程以及传热设备的原理和应用,传热与传热设备培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程。
传热原理1.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通过固体直接传递热量的过程,主要是由于不同温度之间的分子碰撞引起的。
热传导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导热性能,即热导率。
在传热设备中,热传导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换热器中,热传导用于将热量从热源传递到工作介质。
2.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是通过流体介质进行热量传递的过程,传热介质可以是气体或液体。
对流传热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形式。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会使用换热器来实现对流传热,在换热器中,工作介质与传热介质之间进行热量交换。
3. 辐射传热辐射传热是指通过电磁辐射进行热量传递的过程,无需介质参与。
辐射传热主要是由于物体表面的热辐射引起的。
辐射传热的速率取决于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的发射率。
传热设备传热设备是用于实现热量传递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传热设备。
1. 换热器换热器是用于实现热量传递的设备,主要用于将热量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
换热器通常由一套管子组成,通过管道中的流体进行热量交换。
换热器在许多工业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例如在发电厂中,用于冷却锅炉排出的烟气。
2.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是一种将液体转化为蒸汽的设备,通过加热液体,使其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蒸发。
蒸汽发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例如在发电厂的汽轮机中,蒸汽发生器用于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以驱动涡轮发电机。
3. 冷却塔冷却塔是用于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的设备,主要用于冷却工业设备或发电厂中的冷却水。
冷却塔通过将热量传递给空气,使冷却水的温度降低,从而实现冷却的目的。
冷却塔有多种类型,如湿式冷却塔和干式冷却塔等。
第七节传热原理及设备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会遇到大量传热的现象。
人们把生活和生产中这种传热现象总结后得出结论:凡是有温度差别的地方就一定有热量的传递,热量总是自动地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工业上凡是将热量由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的换热设备,都称为热交换器,简称换热器。
空分设备中主要有:切换板翅式换热器、主换热器、冷凝蒸发器、过冷器、液化器、加热器、空压机冷却器、氮水预冷器等。
而且这些换热器是实现空气液化分离及维持空分设备正常运转所必不可少的主要设备。
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对它有所了解。
1.7.1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1. 热传导和热导率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微观运动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热传导,又称导热。
在单位时间内从tω1的高温壁面传递到tω2的低温壁面的热流量φ(W)的大小,和壁的面积F(m2)与两壁温差(tω1-tω2)(℃)成正比,与壁的厚度δ(m)成反比。
此外,还与壁的材料性质等因素有关。
因此由上面的比例关系,可以写出平壁的导热计算式为:Φ=F(tω1-tω2)=F(tω1-tω2)/(W)(1-21)式(1-21)中比例系数λ称为热导率,单位为W/(m.K)。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面积为1m2、壁厚为1m、两侧壁温差为1K时所传递的热量。
为了比较导热量的大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每平方米表面积所传导的热流量称为热流密度q。
平壁导热的热流量计算式为:q==λ(W/m2)(1-22)从式(1-22)可以看出,有温差Δt存在才有热量传导。
温差Δt愈大,传导热量也愈大,因而温差也称温压。
δ/λ愈大,热流密度就愈小,它表示了阻碍热传导阻力的大小,称为平壁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
用热阻的概念来分析判断传热过程的强弱及为有用。
为了增强导热,就应使热阻减小,这时可选用簿壁和导热率较大的材料。
相反要求保温的场合(常称为热绝缘),为了削弱导热,就要增大热阻,选用厚壁和导热率小的材料。
一般说来,热导率的数值以金属最大,液体之次,气体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