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的利用知识点总结及针对训练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218.75 KB
- 文档页数:6
声的知识点总结初中初中声的知识点总结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也可以给我们带来乐趣和享受。
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声音的知识,下面我将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也会随之振动,形成声波。
声波会在空气中传播,当它达到我们的耳朵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振动的方式在空气中传播的。
空气中的分子会相互碰撞传递振动,使声波传播。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每秒340米,但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有所不同。
三、声音的特性声音有三个基本特性:音调、音量和音色。
1. 音调: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程度,由音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 音量:音量是声音的大小,由振动的振幅决定。
振幅越大,音量越大;振幅越小,音量越小。
3. 音色:音色是声音的质地,不同的声音来源和谐波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的音色。
四、声音的利用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重要的应用。
1. 语言交流:人们通过声音来进行语言交流,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2. 音乐艺术:声音可以用来演奏乐器、唱歌等,创造出美妙的音乐。
3. 语音识别:声音可以被计算机转化为文字,实现语音识别技术。
4. 电视广播:声音可以通过电视和广播传递到人们的耳朵里,使人们了解新闻、娱乐节目等。
五、声音的保护声音是宝贵的,但过大的声音对人体健康有害。
我们要注意保护听力,避免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声音,如音乐会、机器噪音等。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嗓子,不要长时间大声喊叫或过度用力说话。
六、声音的科学实验初中阶段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有趣的声音实验,比如利用弦线演示声音的传播、利用空气球和橡皮带模拟声音的振动等。
这些实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总结: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了解了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保护听力和嗓子。
通过声音的科学实验,我们也加深了对声音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声与信息: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人们根据声音可以获取需要的信息;2.回声定位:(1)超声导盲仪;(2)倒车雷达;(3)声呐:探测海底、绘制海底地形图、探测鱼群等;3.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1)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2)汽车修理师傅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3)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等;4.检测方面:(1)B超;(2)超声探伤仪:检测仪器或者构件是否有裂缝。
【例题1】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答案】B【解析】解: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误;D、用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变式1】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是否正常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脏工作情况C.牙医用超声波清洁牙齿D.雾中航行的船员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距离【答案】C【解析】解: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合题意;B、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工作状况,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合题意;C、牙医用超声波清洁牙齿,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D、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例题2】下列事例中,不是用声传递信息的是()A.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走出教室B.铁路工人敲击铁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答案】D【解析】解:A、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走出教室,声音传递下课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铁路工人敲击铁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物理声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物理声的利用那些事儿!
你想想啊,咱平时说话,这声音不就传播出去啦。
像老师上课用声音传授知识,这就是对声的利用呀!再比如说,医生用听诊器听我们身体里的声音,来判断我们是不是健康,多神奇啊!
声呐系统大家听说过没?这可是个超厉害的玩意儿!就像蝙蝠一样,通过发出声波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就能知道周围的情况啦。
船在大海上航行的时候,就靠它来探测水下的情况呢,这不就是声的巧妙利用嘛!还有啊,B 超也是利用了声呀,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的情况都能看得清楚,哇,太不可思议啦!
音乐会大家都喜欢去吧?那些音乐家演奏出美妙的音乐,通过声音让我们感受到各种情感,高兴的、悲伤的、激昂的……这难道不是在利用声来触动我们的心灵吗?
超声洗牙听过没?利用超声波的能量把牙齿上的污垢给弄掉,又干净又高效哦!
你难道不觉得声的利用真的超级丰富多样吗?它就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啊。
从日常的交流,到科技的应用,从医疗领域到娱乐行业,声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呢!所以啊,声的利用真的是太重要啦,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得少多少乐趣和便利呀!我们可要好好感谢物理知识,让我们能这么巧妙地利用声呢!。
初中物理声的利用与控制易错知识点总结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会使周围的空气产生压缩和稀薄的振动,从而形成声波。
易错点是将声音产生与声音的传播混淆,声音的产生是指振动物体产生声波的过程,与声波的传播过程是分开的。
2.声音的传播:声音传播的介质主要是空气,也可以是固体或液体。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等现象。
易错点是将声音速度与声音频率混淆,声音速度是指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声音的频率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4.声音的控制和调节:声音的控制和调节主要包括音量、音调和音质的控制。
音量可以通过调节声源的振幅大小来控制,音调可以通过调节声源的频率来控制,音质可以通过调节声源的波形来控制。
易错点是将声音的音量与音调混淆,音量是声音的响度大小,音调是声音的高低。
5.声音的损耗和干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损耗和干扰。
损耗包括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吸收损耗是指声音能量在传播过程中被介质吸收而减弱,散射损耗是指声音能量在传播过程中被介质散射而减弱。
干扰包括噪声干扰和回声干扰,噪声干扰是指外界其他声音对所需声音的干扰,回声干扰是指声音在墙壁等障碍物上反射形成的干扰声。
易错点是将损耗与干扰混淆,损耗是声音能量减弱的过程,干扰是指其他因素对声音的影响。
《声的利用》知识点检测及课后习题含答案第一部分●知识点回顾及答案解析1.声可以传递信息。
如轰隆的雷声预示着有可能将要下雨了;利用__可以监测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利用对金属工件进行探伤;利用原理制成倒车雷达;在医疗行业利用进行身体检测等.【答案】次声波超声波回声定位 B超2.声本身具有并且可以传递能量。
如。
【答案】利用超声波碎结石、清洗物体。
第二部分●知识点检测及答案解析1.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不会撞到障碍物,这是因为蝙蝠在飞行过程中能够发出,这些声波碰到昆虫或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蝙蝠以此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这种利用回声确定目标位置和距离的方法叫。
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可用于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制海底地形图等。
【答案】超声波回声定位2.如图医生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像信息,从而诊断病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B超可以确定病人的血型B.利用B超可以确定肾脏是否有囊肿C.利用B超进行检查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D.病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响度太小了【答案】B 解析: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就诊者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医生就准确地获得人体内脏器的图像信息。
3.如图所示的汽车上装有倒车雷达,它是利用汽车发出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当司机听到报警声时,就知道距离障碍物太近,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答案】超声波信息4.下列没有利用回声定位原理的是()A.超声测速B.倒车雷达C.超声导盲仪D.中医“望、闻、问、切”中的“闻”【答案】D 解析:中医中的“闻”指的是听声音传递的信息。
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质量的好坏,以下做法中,不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是( )A.瓜农用手拍打西瓜B.顾客用手轻弹瓷器C.老师在课堂上敲击音叉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答案】C 瓜农用手拍打西瓜,判断西瓜的生熟;顾客用手轻弹瓷器,判断瓷器质量的好坏;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获得铁轨传回的信息;老师在课堂上敲击音叉,并不是鉴定音叉的好坏。
声的利用知识点总结及针对训练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第3节声的利用一、声与信息1、人和动物发出的声音本身就含有信息。
2、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
①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②汽车修理师傅根据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③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发现松动的螺栓④工业上用超声波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⑤气象上通过次声波判断地震、海啸和台风的位置3、利用“回声定位”传递信息①蝙蝠觅食②汽车的倒车雷达③利用“B超”等超声波仪器为患者诊病④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和敌舰、探测距离根据声传播的速度v,声音往返的时间t,计算公式s=?vt⑤利用超声波的“测速仪”“测厚仪”“测速仪”二、声与能量实验:用扬声器对准蜡烛播放音乐,烛焰随音乐摇摆——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①利用超声波碎石②超声波清洗物体③超声波除尘④超声波使水雾化加湿空气⑤超声波切割⑥次声波武器三、声学建筑①回音壁②三音石③天心石针对训练1、(2011?天水)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超声波精洗钟表仪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B.人说悄悄话时,声带是不振动的C.声音在空气和水中传播速度相同D.字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2、(2011?成都)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D.吉他声具有能量3、(2007?长春)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4、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只有空气才能传声B.乙图中,当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时,其响度一定越大C.丙图中,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髙,则音叉的音调越高D.丁图中,靠近发声的扬声器的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5、关于声音传播的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给远方亲友打电话,是利用空气把声音传到远方B.宇航员在太空只能用电子通讯设备进行交流是因为距离太远C.在教室后排有时听不清楚老师讲话,如果没有空气会听得更清楚些D.在天坛回音壁三音石上拍一次手,听到的三次回声都是声音反射产生的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B.声波能传递能量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7、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8、在操场上体育课时,总感觉老师的声音没有在课堂上听起来的响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耳很少听到与原声相隔小于0.1秒的回声B.体育教师的声音的响度太小C.在室外老师的声音向周围传开,几乎没有什么反射D.在室内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9、在大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提高声音的音调10、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B.电光的速度比雷声的速度快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D.双耳效应11、在屋子里边讲话比在空旷地方讲话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A.在屋子讲话时有回音B.在屋子讲话声音振幅大C.在屋子讲话声音振动频率高D.在空旷地方讲话不利于声音的传播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13、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A.B.C.D.14、下列四幅图中,依次图文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接收到鱼群发出的声音可确定鱼群位置B.声音经过传播频率会降低C.声音高低不同是因为发声频率不同D.捂住耳朵可以减少噪声的频率15、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圆球形的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主要是利用()A.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波具有巨大的能量C.声音传播得快D.声源的振动16、在设计、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量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选填“增大”或“减少”),因此电影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柔软多孔的材料(选填“柔软多孔”或“坚硬光滑”).17、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AA.1次B.2次C.3次D.4次.18、小俞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s听到回声,那么小俞与山崖之间的距离大约是340 m(空气中声速取340m/s).这种方法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19、如图所示,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受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3000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这种方法不能(能/不能)用来测革月亮到地球之间的距离,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0、汶川地震时震源的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美国等国外地震台也探测到我国地震,是由于它接收震源发出的次声波.地震波分两种波,使地面的物体上下振动,而另一种横波,使地面物体在水平方向振动,纵波可先让悬挂的物体或地面物体跳动起来,横波可使地表物体倾倒,这说明波在传递的过程中也是能量传递的过程,生活中利用这一特性的例子有次声武器(举一例).21、医生为病人诊病所使用的听诊器,如图甲所示,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如图乙所示,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这表明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22、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特性时常用的装置.(1)图甲中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实验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2)泡沫塑料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3)加大力度敲音叉,发生的现象如图乙所示,由此你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如图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23、同学们已经知道,声呐不仅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而且探测过往的鱼群.当然,如果需要,它还可以探测冰山或暗礁的存在.(1)如果声呐发出的超声波信号遇到暗礁10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了多少路程?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假设这种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2)小明知道“天宫二号”卫升空消息后,他想把声呐也装到“天宫二号”卫星上,从而增加一种探测的手段.你认为他的想法可行吗?为什么?针对训练答案1、D2、B3、B4、D5、D6、D7、B8、B9、A10、B11、A12、A13、B14、A15、B16、减少柔软多孔17、A18、340不能19、3000不能真空不能传声20、次声能量次声武器21、响度反射22、(1)发声体在振动(2)用泡沫塑料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3)物体的振动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4)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另一个音叉,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所以另一个音叉也会振动,故可以把泡沫塑料球弹起23、(1)15000m7500m(2)不可行,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每日一练)初中物理声的利用与控制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次声波并不是由于振动而产生的B.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响度来区分的D.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B解析: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次声波也是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只是振动频率较低,故A错误;B.声可以传信息,也可以传能量,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C.音色是由振动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声音的本质特征之一,“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区分的,故C 错误;D.关闭门窗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为气势恢宏的壶口瀑布。
关于壶口瀑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彩虹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远处听到瀑布声,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瀑布声低沉有力,是因为人听到的是次声波D.附近居民夜间休息要关窗户,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B解析:A.壶口瀑布附近有小水珠,太阳光照射进入瀑布附近不均匀的空气时,太阳光会折射,即发生色散现象,从而形成彩虹,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可以传声,远处听到瀑布声,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B正确;C.瀑布声低沉有力,说明声音的音调低、响度大,不是因为人听到的是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次声波的,故C 错误;D.附近居民夜间休息要关窗户,关窗户后能够隔开外界的声音,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3、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B.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和钢铁中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在城市中禁止汽车鸣喇叭,是为阻止噪声的传播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答案:D解析:A.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但是如果频率不在20Hz~20000Hz范围内,或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等,人耳是听不到的,故A错误;B.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和钢铁中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故B错误;C.在城市中禁止汽车鸣喇叭,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故C错误;D.由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可知,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故D正确。
《声的利用》知识清单一、声与信息声音能够传递各种信息,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医疗领域B 超检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利用声音获取信息的方式。
医生向人体内发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会产生反射波。
这些反射波携带了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形态等信息,通过仪器接收并处理这些反射波,就能形成图像,帮助医生诊断病情。
2、工业领域在工业生产中,超声探伤技术被用于检测金属部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就像给金属部件做“B 超”一样,超声波在金属内部传播时,如果遇到裂缝、气泡等缺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会发生变化。
通过分析这些变化,技术人员可以准确地判断出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3、海洋探测声呐是海洋探测中常用的工具。
它通过向海底发射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来探测海洋的深度、海底地形以及寻找鱼群等。
声呐不仅在海洋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船舶航行、渔业捕捞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4、地震监测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地震波,其中包括声波。
通过在地面上设置的监测仪器接收这些声波,科学家可以对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进行初步的判断,为抗震救灾提供重要的信息。
5、天气预报通过监测大气中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方向等信息,气象学家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例如风暴的形成和移动路径。
二、声与能量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
1、超声清洗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振动,可以使液体产生强烈的冲击和空化作用。
这种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于清洗精密仪器、钟表零件、珠宝首饰等。
2、超声碎石在医疗领域,对于一些体内的结石,如肾结石、胆结石等,可以采用超声碎石的方法进行治疗。
超声波聚焦在结石上,产生强大的能量,将结石击碎,使其能够随着尿液或胆汁排出体外。
3、声波武器虽然目前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但声波武器是声能应用的一个潜在方向。
它利用高强度的声波对目标造成干扰、伤害甚至破坏。
4、建筑领域在建筑施工中,有时会使用振动器发出的声波来使混凝土更加密实,提高建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第四章声现象4.1 声音的发生与流传1、所有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委宛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宏亮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必然在20-20000 次 / 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呼啸” ,这里的“吼”、“叫”“呼啸”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方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真空不能够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流传,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他组织刺激听神经,把这种信号传达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练习: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够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发言,由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流传,无线电波的流传速度是 3× 108 m/s 。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悦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流传速度简称声速。
声速与介质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 v 固 >v 液>v 气声音在 15℃空气中的流传速度是 340m/s 合 1224km/h,在真空中的流传速度为 0m/s。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 3 次声音。
流传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钢管、水、空气。
☆运动会进步行百米赛跑时,终评论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质跑步时间要晚(早、晚) 0.29s ( 当时空气 15℃ ) 。
☆以下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流传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一样;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第二章 声现象(解析版)课时2.3 声的利用 2022年课程标准 物理素养2.3.2 了解声音的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物理观念:了解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科学思维:通过了解日常生活中声的利用,知道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科学探究:利用扬声器和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学习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知识点一、声与信息问 题人从呱呱坠地时起,就开始利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人们在优美的音乐中愉悦身心,从彼此的对话中获得信息……除了人类,动物也能利用声。
例如,大象就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
你能举出其他一些例子吗?1.声可以传递信息 声声音的特点 归纳 远处隆隆的雷声大雨就要来了 不同的声音会传递给人们不同的信息。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下课铃声下课时间到了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钢轨发出异常声音 有螺栓松动了医生用听诊器听心脏跳动的声音人体健康状况2.次声波传递信息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发生地震、台风、核爆炸时,即使在几千千米以外,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受到他们产生的次声波。
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3.超声波传递信息应用示例回声定位(1)蝙蝠觅食:蝙蝠在飞行过程中,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遇到障碍物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事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2)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测汽车后方障碍物的距离,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3)声呐设备: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广泛用于鱼群探测、船舶导航和海底地质地貌的勘测等。
医用“B”超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组织的分界面(不同内脏器官的分界处、内脏与骨骼分界处以及异物与组织的交界处)时会发生反射,根据反射波滞后于发射波的时间,可以知道分界面在体内的深度等信息,并转换成影像,帮助医生判断人体内的组织器官是否正常。
初二物理上册《声的利用》知识点归纳初二物理上册《声的利用》知识点归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教学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教具准备】录像资源(超声、次声、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多媒体、蜡烛、火柴、饮料瓶.【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新课引入】师:海啸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利用水声的方法进行预报的技术.当海底地震产生海啸的巨浪时,水下也会随之产生很大的声音.在海水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1500米/秒,这个速度要比波浪前进的速度快得多.人们在海岸边设有海啸预报站,通过置于海中的水听器(一种能接受声波的装置)收到传来的声音,再核对地震台和海上船只送来的情报,就可以在海啸到来之前数小时通知沿岸居民和海上船只,使他们及早避开以减少损失.好,下面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声的利用.【进行新课】知识点1声与信息师: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我们彼此之间的谈话,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声,同学们在课下的交流声等不都是在传递信息吗?请同学们再举例说说有关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学生举例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师:我们一般把声音传递的信息分成两类:一类是利用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所携带的信息;另一类是利用物体反射回来的声音所携带的信息.而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所携带的信息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另一类是我们不能听到的声音.请同学们举例说说哪些是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哪些是我们不能听到的声音.生1:我们能听到的声音:①人类的交流声;②汽车的鸣笛声;③心脏的跳动声;生2:我们听不到的声音:①某些动物的交谈声(如大象);②地震、海啸前出现的一些次声波我们也听不到.师:物体反射回来的声音所携带的信息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射的回声我们能听到;另一类是反射的回声我们听不到.请同学们举例说说哪些声音是物体反射回来的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哪些声音是物体反射回来的我们不能听到的声音.生1:反射回来的我们能听到的声音:①下雨打雷时隆隆的雷声;②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生2:反射回来的我们不能听到的声音:①蝙蝠的回声定位;②利用声呐探测深海;③B超.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声与信息”,并讲解.声与信息(多媒体课件)(1)声音传递信息:当我们听到雷声时,就知道可能要下雨了;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从异常的声音中能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内脏的工作状况;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船与悬崖的距离.这些都是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2)回声定位: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的海底地形图;渔民利用声呐获得鱼群信息.(3)“B超”原理: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对声波的反射情况不同,利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设备,通过屏幕可以清楚地将心、肝、肾等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显示在屏幕上.根据图像医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病变所在的位置了.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4)超声波探伤仪: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情况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板书: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直接发出声音的利用:①人类的交谈声;②汽车的鸣笛声等.(2)反射回来声音的利用:①蝙蝠的回声定位;②利用声呐探测深海;③B超;④超声波探伤仪.例题1(多媒体展示)由以下事例可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是_____.①蝙蝠可以利用超声波来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②渔民利用声呐发现鱼群;③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病情;④科学考察船利用声呐探测海洋.解析:蝙蝠利用超声波获取有无障碍物和昆虫的位置等信息;渔民利用声呐获取鱼群信息;医生通过听诊器获得病人内脏的信息;科学考察船利用声呐获取海底信息.这些都表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答案:声可以传递信息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本课时课堂作业部分.知识点2声与能量教师向学生演示两个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利用了声音的什么性质. 实验1:去掉可乐瓶的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由于膜的振动,压缩空气.靠空气的挤压,可将烛焰吹灭.实验2:在扬声器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打开喇叭,使音量大一些,可以看见摇曳的火焰.生:这两个实验说明了声音具有能量.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声与能量”,并讲解.声与能量(多媒体课件)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声波也可以传递能量,并且应用很广.(1)用超声波清洗精密器件:超声波能使液体剧烈振动,液体剧烈振动时能产生很多小气泡,小气泡瞬间破裂,破裂时能产生很强的微冲击波.这些小气泡破裂时产生的微冲击波不间断地冲击精密器件各个角落的表面,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2)利用超声波动手术:医生向人体内有病变的地方,如长有结石的地方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可把结石击成碎片,甚至极细小的粉末,在中药的疏导下,碎片、粉末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3)药液雾化器: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4)超声波切割加工: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板书: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用超声波清洗精密器件;(2)利用超声波动手术;(3)药液雾化器;(4)超声波切割加工例题2下列有关超声波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超声波遇到物体会反射回来,所以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B.因为超声波可以使水产生剧烈振荡,所以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探测C.因为超声波在人体内不同组织的交界面上会反射,所以可以利用“B 超”诊断病情D.因为人感觉不到超声波,所以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答案:C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本课时课堂作业部分.知识点3建筑中的声学利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0页《科学世界》,并让学生解释以下现象:①在教室里说话听起来比在操场上说话响一些,这是为什么?②音乐厅、影剧院的墙壁做成粗糙不平,俗称“燕子泥”,这是为什么?生1:现象①是利用了回声(声音的反射),在教室里说话时,声音遇到墙壁会反射回来,而反射回来的声音可以使原声加强,在操场上说话却不能.生2:现象②是减少了回声(声音的反射),音乐厅中坑坑洼洼的墙面容易吸收声音,防止过多形成回声,干扰听众欣赏正常声音;同时,另一方面,如果精心设计吸收和反射的程度,便能使演出声响效果达到最佳.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若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下面请大家结合你已学的知识回答:要使墙面对声音的反射效果较好,在修建时,对墙面的状况有何要求?学生回答:墙面越光滑,反射声音的效果越好,所以修建时墙面应尽量做得平滑.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本课时课堂作业部分.。
三、声的利用
1.声音传递信息的实例:
(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3)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4)医生用B超为孕妇作常规检查;
(5)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
(6)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7)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和鱼群位置。
2.声音传递能量的实例:
(1)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
(2)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出去人体内的结石。
3.超声波的应用:
(1)声呐;(定向性好,传播距离远。
)
(2)B超;(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
(3)超声波测速器。
(易于获得较为集中的声能。
)。
声的利用知识点一、声与信息1、声可以传递信息场景研讨:请你仔细想想,一下场景都说明了什么问题?①听到远处隆隆的雷声,可以判断一场大雨可能即将来临;①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会从异常的发声中发现松动的螺栓;①医生用听诊器通过听声音来了解病人体内某些器官的健康状况;①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①利用接收到的次声波来判断地震及台风的位置等。
共同点:当人们感知到不同的声音时,就会传递给人们不同的信息。
归纳总结:声可以传递信息。
2、回声定位①蝙蝠外出活动、觅食的方法科学家发现,蝙蝠在飞行中,喉内能够产生超声波,这种超声波通过嘴巴和鼻孔发射出来,遇到物体,便被发射回来,再由蝙蝠的耳朵接收,根据回升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就能正确判断目标的位置了。
于是,是食物就捕捉,是障碍物便躲开,它们甚至还能通过反射回来的声波判断出是蛾子还是苍蝇呢。
人们称这种根据回声探测目标的方法为“回声定位”。
①“回声定位”原理的应用采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超声导盲仪可以探测前进到路上的障碍物,以帮助盲人出行。
倒车雷达更是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
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3、“B超”原理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有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
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对声波的反射情况不同,利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设备,可以清楚地将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常说的“B超”。
医生可以利用B超为孕妇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拓展:超声波探伤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界面进入另一界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的一种方法,当超声波来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束,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
声的利用知识点一:声可以传递信息。
【例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调节手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D.下课铃响后同学们走出教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A.调节手机音量是改变发声体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变响度。
故A正确;B.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
故B正确;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但声音传播靠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C错误;D.铃声提醒同学们下课时间到,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故D正确。
知识点二:声可以传递能量。
【例题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B.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D.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答案】C【解析】①发声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噪声;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并且不同介质对声音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在不同的温度时传播声音的能力也是不同的;③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④声音传播时,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这种特点可以应用在医学上。
A.从物理学角度说,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
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速度既和介质的种类有关又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故B正确;C.不同发声体可以发出相同的音调和响度,但由于材质和构造的区别,音色可能是不同的。
故C错误;D.由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来传递能量,应用超声波清洗物体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
故D正确。
故选:C。
知识点三:声的利用实例。
1.回声的概念: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所形成的声音现象。
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时(最短距离为17m),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
声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声的利用”这个超有趣的知识点!
先说说声能传递信息这点吧!你想想,蝙蝠在黑夜里怎么就能准确无误地飞行呢?哎呀,不就是靠着发出超声波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嘛,这不就是声在传递信息帮助它嘛!还有啊,医生用听诊器听咱身体里的声音,不就能知道咱身体是不是健康了,这也是声传递信息的厉害之处呀!
再说说声能传递能量。
你看那超声洗牙,就是利用声波的能量把牙结石什么的给震碎清洗掉,多厉害呀!就好像是小小的声波战士,在努力战斗为我们清洁口腔呢!还有次声波武器呢,哇,那力量可不得了,能对敌人造成很大的影响!
“声的利用”真的是无处不在啊!在生活中,我们的手机铃声响起,那就是声音在告诉我们有信息啦,这不是很方便嘛!逢年过节放鞭炮,那噼里啪啦的声音多热闹呀,给我们带来了欢乐的氛围,这也是声的功劳呢!那工厂里用声音来检测设备是不是有问题,不也是利用了声的神奇之处嘛。
哎呀呀,声的利用简直太多了,说也说不完呀!它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位魔法小精灵,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所以说呀,声的利用真的是超级重要,超级有趣的呢!大家可一定要好好记住这些知识点哦!。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的知识点归纳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的知识点归纳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的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与收藏。
声音的利用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扩展阅读:声学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声的利用知识点总结及
针对训练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3节声的利用
一、声与信息
1、人和动物发出的声音本身就含有信息。
2、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
①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
②汽车修理师傅根据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
③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发现松动的螺栓
④工业上用超声波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
⑤气象上通过次声波判断地震、海啸和台风的位置
3、利用“回声定位”传递信息
①蝙蝠觅食
②汽车的倒车雷达
③利用“B超”等超声波仪器为患者诊病
④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和敌舰、探测距离
根据声传播的速度v,声音往返的时间t,
计算公式s=?vt
⑤利用超声波的“测速仪”“测厚仪”“测速仪”
二、声与能量
实验:用扬声器对准蜡烛播放音乐,烛焰随音乐摇摆——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①利用超声波碎石
②超声波清洗物体
③超声波除尘
④超声波使水雾化加湿空气
⑤超声波切割
⑥次声波武器
三、声学建筑
①回音壁
②三音石
③天心石
针对训练
1、(2011?天水)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精洗钟表仪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B.人说悄悄话时,声带是不振动的
C.声音在空气和水中传播速度相同
D.字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2011?成都)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3、(2007?长春)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4、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只有空气才能传声
B.乙图中,当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时,其响度一定越大
C.丙图中,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髙,则音叉的音调越高
D.丁图中,靠近发声的扬声器的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5、关于声音传播的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给远方亲友打电话,是利用空气把声音传到远方
B.宇航员在太空只能用电子通讯设备进行交流是因为距离太远
C.在教室后排有时听不清楚老师讲话,如果没有空气会听得更清楚些
D.在天坛回音壁三音石上拍一次手,听到的三次回声都是声音反射产生的
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B.声波能传递能量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7、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8、在操场上体育课时,总感觉老师的声音没有在课堂上听起来的响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耳很少听到与原声相隔小于0.1秒的回声
B.体育教师的声音的响度太小
C.在室外老师的声音向周围传开,几乎没有什么反射
D.在室内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9、在大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提高声音的音调
10、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电光的速度比雷声的速度快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D.双耳效应
11、在屋子里边讲话比在空旷地方讲话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
A.在屋子讲话时有回音B.在屋子讲话声音振幅大
C.在屋子讲话声音振动频率高D.在空旷地方讲话不利于声音的传播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13、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A.B.C.D.
14、下列四幅图中,依次图文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接收到鱼群发出的声音可确定鱼群位置
B.声音经过传播频率会降低
C.声音高低不同是因为发声频率不同
D.捂住耳朵可以减少噪声的频率
15、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圆球形的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主要是利用()
A.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波具有巨大的能量
C.声音传播得快D.声源的振动
16、在设计、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量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选填“增大”或“减少”),因此电影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柔软多孔的材料(选填“柔软多孔”或“坚硬光滑”).
17、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
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A
A.1次B.2次C.3次D.4次.
18、小俞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s听到回声,那么小俞与山崖之间的距离大约是340 m(空气中声速取340m/s).这种方法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
19、如图所示,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
经过4s后接受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3000 m(声音在海水中的
传播速度为1500m/s),这种方法不能(能/不能)用来测革月亮到地球之
间的距离,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0、汶川地震时震源的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美国等国外地震台也探测到我国地震,是由于它接收震源发出的次声波.地震波分两种波,使地面的物体上下振动,而另一种横波,使地面物体在水平方向振动,纵波可先让悬挂的物体或地面物体跳动起来,横波可使地表物体倾倒,这说明波在传递的过程中也是能量传递的过程,生活中利用这一特性的例子有次声武器(举一例).21、医生为病人诊病所使用的听诊器,如图甲所示,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如图乙所示,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这表明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
22、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特性时常用的装置.
(1)图甲中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
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实验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2)泡沫塑料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加大力度敲音叉,发生的现象如图乙所示,由此你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如图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23、同学们已经知道,声呐不仅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而且探测过往的鱼群.当然,如果需要,它还可以探测冰山或暗礁的存在.
(1)如果声呐发出的超声波信号遇到暗礁10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了多少路程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假设这种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
(2)小明知道“天宫二号”卫升空消息后,他想把声呐也装到“天宫二号”卫星上,从而增加一种探测的手段.你认为他的想法可行吗为什么
针对训练答案
1、D
2、B
3、B
4、D
5、D
6、D
7、B
8、B
9、A10、B11、A12、A13、B14、A15、B16、减少柔软多孔17、A18、340不能19、3000不能真空不能传声20、次声能量次声武器21、响度反射22、(1)发声体在振动(2)用泡沫塑料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3)物体的振动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4)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另一个音叉,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所以另一个音叉也会振动,故可以把泡沫塑料球弹起23、(1)15000m7500m(2)不可行,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