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351.01 KB
- 文档页数:5
旅游资源规划及开发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6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旅游业构成的五部门是指旅行社、______、旅游饭店、______与旅游管理部门。
2.旅游主题是在旅游区的______与旅游者的活动过程中被不断地展示与表达出来的一种______或价值观念。
3.区域主题旅游形象的综合性表现为内容的多层次性与______的多面性。
4.专业层次上的旅游线路是指旅游经营者或旅游______向社会推销的产品。
5.每个旅游工程的建立都包括了投资前阶段、投资阶段与______阶段,每个阶段都在为最终的______做着准备。
6.市场调查按照调查的范围可分为全面市场调查与______调查两大类。
7.旅游规划及开发的社会效益评估包括对旅游目的地______条件的改善、______的改善与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8.环境容量的大小,取决于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数量,以及自然生态环境______及______污染物的能力。
9.财政保障采取的主要手段有:国家______、国家税收与国家财政______。
10.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的特点是______、综合性与科学性。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不可替代性是旅游资源的以下哪类特征的表现?( )2.扶贫旅游规划的目标是( )“优势+威胁〞,那么应遵循( )4.“效劳质量强化〞属于以下哪种营销策略?( )5.以下哪个要素不属于旅游规划及开发主题定位的三要素?( )6.1999年我国大型旅游活动年的主题是( )7.以下哪种方法最早被应用于兴旺国家公共建立工程的社会效益的评价?( )8.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绿化费属于以下哪种本钱费用?( )9以下对于旅游规划及开发的环境效益评估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C.为保护环境,旅游区应该分为核心保护区、边缘区与外围区10.旅游根底设施的主要投资主体是(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2分,共14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库试题库2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美感质量评价对旅游资源的美感评估,突出旅游资源的美感特征,通过旅游者或专家的体验的分析建立规范模型(评价),评价的结果多是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或数量值。
2、何谓AIDA效应即引起目标市场的注意(attention)、产生兴趣(intrest)和购买欲望(desire)、行动(action),即购买。
3、外营力作用外营力作用也称外力作用,主要由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所引起。
具体表现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4、喀斯特地貌是指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在特定的地质、气候、水文条件下,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和冲蚀作用而形成的山、水、动向结合的造型奇特的地貌景观。
5、雅丹地貌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上,由于湖水干涸,黏性土因干缩而产生裂隙,经强烈的定向风吹蚀而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鳍形的“垄脊”和宽浅不一的“沟槽”,并沿着盛行风向延伸的奇特景观。
长数十米到数百米,深可达lOm。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2、07年中国旅游宣传的口号“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
3、被评为06年“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的城市是焦作。
4、海岸类型为平原海岸、生物海岸和山地丘陵海岸,我国海岸类型分布大致以杭州湾为界。
5、海蚀景观主要有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平台、海蚀崖和海蚀柱等5种类型。
我国的雅丹地貌以罗布泊、乌尔河和将军崖最为典型。
6、我国的五大名面为北京炸酱面、四川担担面、山西刀削面、广东伊府面、湖北热干面。
7、我国三大鸣沙山分别为甘肃的鸣沙山、内蒙的响沙湾和宁夏的沙坡头。
8、我国著名的三大瀑布是贵州黄果树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和山西壶口瀑布。
9、常见的屋顶建筑形式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和攒尖顶等5种类型。
10、影响宜人气候的主要指标有气温、湿度、风效。
三、不定向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分)1、A2、BCD3、ABCD4、ABC5、A6、ABC7、ACD8、ACD9、BD 10、ABD四、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10分)1、错2、错3、错4、错5、错6、错7、错8、对9、对10、对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旅游资源的含义、特点及其分类。
1. 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步骤是:A. 市场调研B. 资源评估C. 规划设计D. 资金筹集2. 旅游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A. 增加游客数量B. 提高服务质量C. 保护环境D. 增加收入3.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A. 可持续性B. 经济效益优先C. 社会文化适应性D. 环境保护4. 旅游资源评估中,最重要的因素是:A. 自然资源B. 人文资源C. 交通条件D. 市场需求5.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环境保护?A. 限制游客数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推广旅游产品D. 扩大宣传6.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A. 增加员工培训B. 减少服务项目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7.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8.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增加游客数量?A. 提高服务质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扩大宣传D. 降低价格9.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社会文化适应性?A. 增加当地文化元素B. 减少旅游设施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10.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保护环境?A. 限制游客数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推广旅游产品D. 扩大宣传11.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可持续性?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12.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13.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A. 增加员工培训B. 减少服务项目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14.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增加游客数量?A. 提高服务质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扩大宣传D. 降低价格15.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社会文化适应性?A. 增加当地文化元素B. 减少旅游设施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16.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保护环境?A. 限制游客数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推广旅游产品D. 扩大宣传17.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可持续性?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18.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19.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A. 增加员工培训B. 减少服务项目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20.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增加游客数量?A. 提高服务质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扩大宣传D. 降低价格21.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社会文化适应性?A. 增加当地文化元素B. 减少旅游设施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22.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保护环境?A. 限制游客数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推广旅游产品D. 扩大宣传23.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可持续性?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24.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25.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A. 增加员工培训B. 减少服务项目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26.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增加游客数量?A. 提高服务质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扩大宣传D. 降低价格27.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社会文化适应性?A. 增加当地文化元素B. 减少旅游设施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28.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保护环境?A. 限制游客数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推广旅游产品D. 扩大宣传29.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可持续性?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30.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31.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A. 增加员工培训B. 减少服务项目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32.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增加游客数量?A. 提高服务质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扩大宣传D. 降低价格33.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社会文化适应性?A. 增加当地文化元素B. 减少旅游设施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34.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保护环境?A. 限制游客数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推广旅游产品D. 扩大宣传35.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可持续性?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36.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37.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A. 增加员工培训B. 减少服务项目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38.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增加游客数量?A. 提高服务质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扩大宣传D. 降低价格39.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社会文化适应性?A. 增加当地文化元素B. 减少旅游设施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40.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保护环境?A. 限制游客数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推广旅游产品D. 扩大宣传41.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可持续性?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42.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43.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A. 增加员工培训B. 减少服务项目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44.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增加游客数量?A. 提高服务质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扩大宣传D. 降低价格45.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社会文化适应性?A. 增加当地文化元素B. 减少旅游设施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46.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保护环境?A. 限制游客数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推广旅游产品D. 扩大宣传47.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可持续性?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48.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49.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A. 增加员工培训B. 减少服务项目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50.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增加游客数量?A. 提高服务质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扩大宣传D. 降低价格51.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社会文化适应性?A. 增加当地文化元素B. 减少旅游设施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52.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保护环境?A. 限制游客数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推广旅游产品D. 扩大宣传53.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可持续性?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54.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A. 增加投资B. 提高门票价格C. 推广旅游产品D. 减少宣传费用55.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A. 增加员工培训B. 减少服务项目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56. 旅游资源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增加游客数量?A. 提高服务质量B. 增加旅游设施C. 扩大宣传D. 降低价格57. 旅游资源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社会文化适应性?A. 增加当地文化元素B. 减少旅游设施C. 降低价格D. 简化流程答案:1. B2. C3. B4. D5. A6. A7. C8. C9. A10. A11. D12. C13. A14. C15. A16. A17. D18. C19. A20. C21. A22. A23. D24. C25. A26. C27. A28. A29. D30. C31. A32. C33. A34. A35. D36. C37. A38. C39. A40. A41. D42. C43. A44. C45. A46. A47. D48. C49. A50. C51. A52. A53. D54. C55. A56. C57. A。
《专题14 旅游资源开发》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旅游资源都要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B. 旅游资源开发应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C. 旅游资源开发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内容D. 旅游资源开发应只关注自然景观,忽略人文景观2、下列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B. 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为主,人文旅游资源以历史遗迹为主C. 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要求旅游活动在保护环境中进行D. 旅游资源开发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忽视旅游资源的特色3、我国某旅游区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该旅游区最可能位于以下哪个地区?A. 黄山地区B. 长江三峡地区C. 桂林漓江地区D. 张家界地区4、某旅游开发项目计划在山区建设,以下哪项措施最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又能吸引游客?A. 大规模开发建设度假村B. 开发生态旅游,强调保护环境C. 大规模建设缆车,方便游客游览D. 建设大量旅游设施,提高游客承载量5、我国某旅游区以“山水园林”为主题,以下哪项不是该旅游区开发时需要考虑的地理因素?A. 气候条件B. 土地资源C. 市场需求D. 交通便利性6、某旅游区位于山区,以下哪项措施对该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最为有利?A. 大规模开发山地旅游资源B. 大规模建设索道等交通设施C. 保护原有植被,发展生态旅游D. 依赖周边城市游客,不进行市场拓展7、下列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原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保护性原则,即在开发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破坏B. 经济性原则,即开发项目要考虑经济效益,提高旅游收入C. 可持续发展原则,即旅游资源开发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D. 针对性原则,即开发项目要针对目标游客市场的需求和偏好8、某旅游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以下关于该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错误的是:A. 优先开发自然景观,以吸引自然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B. 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验项目C.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D. 忽视环境保护,大量开发资源以追求短期经济效益9、以下哪个地区最适合发展生态旅游?A. 沙漠地区B. 高原地区C. 沿海地区D. 森林地区 10、关于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益,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环境效益D. 负面效益11、某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以下哪种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最适合该地?A. 以自然景观为主的观光型旅游B. 以历史文化遗迹为主的主题公园型旅游C. 以民俗风情为主的乡村旅游D. 以休闲度假为主的度假型旅游12、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以下哪项措施不是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A. 环境污染影响B. 噪音影响C. 生态破坏影响D. 经济影响13、以下哪个地区最适合发展生态旅游?A. 黄山风景区B. 桂林漓江C. 长江三峡D. 拉萨布达拉宫14、以下哪种旅游方式对环境影响最小?A. 海洋旅游B. 郊野徒步C. 滑雪旅游D. 沙漠探险15、以下哪种自然资源类型最适合发展生态旅游?A. 沙漠景观B. 海滨风光C. 高山森林D. 河流湖泊16、以下哪项措施有利于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A. 大规模开发旅游资源,提高经济效益B. 无限制地发展旅游设施,扩大旅游接待能力C. 优先发展重点景区,忽视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D.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 旅游资源保护的核心原则是什么?A. 经济利益最大化B. 可持续发展C. 无限制开发D. 短期利益优先2. 以下哪项不是旅游开发的主要目标?A. 增加就业机会B. 促进文化交流C. 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D. 单一追求经济利益3. 旅游开发中,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由什么引起?A. 文化活动B. 基础设施建设C. 过度商业化D. 自然灾害4.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态旅游”的定义是什么?A. 以生态系统为背景的旅游活动B. 仅限于自然保护区的旅游C. 不涉及任何生态影响的旅游D.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活动5. 旅游开发对当地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文化同化B. 文化多样性增加C. 文化传承D. 文化创新6. 旅游资源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B. 评估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C. 确定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D. 评估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7. 旅游开发中,如何平衡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A. 优先考虑环境保护B. 优先考虑经济利益C. 两者同等重要D.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8. 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框架主要由哪些部分构成?A. 国际公约B. 国家法律C. 地方条例D. 以上都是9. 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A. 提高项目透明度B. 增强社区责任感C. 促进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10. 旅游资源保护中,“绿色旅游”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绿色地区的旅游B. 不涉及任何环境影响的旅游C. 以环保为前提的旅游活动D. 仅限于绿色交通工具的旅游11.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需求之间的冲突?A. 保护文化遗产B. 满足现代旅游需求C. 两者兼顾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12. 旅游资源保护中,“可持续旅游”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B. 不涉及任何可持续性的旅游C. 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旅游活动D. 仅限于可持续资源的旅游13. 旅游开发中,如何评估旅游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A. 经济影响B. 社会影响C. 文化影响D. 以上都是14.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态足迹”的定义是什么?A.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B. 旅游活动的经济效益C. 旅游活动的文化影响D. 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15.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旺季与淡季的资源分配问题?A. 优先考虑旺季B. 优先考虑淡季C. 平衡分配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16.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 仅限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仅限于特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17.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A.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B. 减少居民生活质量C. 平衡居民生活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18. 旅游资源保护中,“文化遗产”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历史建筑B. 仅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C. 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D. 以上都是19.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A. 保护环境B. 破坏环境C. 平衡环境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20. 旅游资源保护中,“自然保护区”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自然资源的保护B. 仅限于生态系统的保护C. 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保护D. 以上都是21.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文化的影响?A. 保护文化B. 破坏文化C. 平衡文化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22. 旅游资源保护中,“环境影响评估”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环境影响的评估B. 仅限于旅游活动的影响C.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估D. 以上都是23.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经济的影响?A. 提高经济水平B. 降低经济水平C. 平衡经济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24.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生态系统的服务B. 仅限于自然资源的服务C. 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服务D. 以上都是25.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的影响?A. 提高社会水平B. 降低社会水平C. 平衡社会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26.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态旅游”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生态系统的旅游B. 仅限于自然资源的旅游C.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活动D. 以上都是27.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文化的影响?A. 保护文化B. 破坏文化C. 平衡文化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28. 旅游资源保护中,“绿色旅游”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绿色地区的旅游B. 不涉及任何环境影响的旅游C. 以环保为前提的旅游活动D. 仅限于绿色交通工具的旅游29.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A. 保护环境B. 破坏环境C. 平衡环境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30. 旅游资源保护中,“可持续旅游”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B. 不涉及任何可持续性的旅游C. 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旅游活动D. 仅限于可持续资源的旅游31.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的影响?A. 提高社会水平B. 降低社会水平C. 平衡社会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32.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态足迹”的定义是什么?A.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B. 旅游活动的经济效益C. 旅游活动的文化影响D. 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33.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A.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B. 减少居民生活质量C. 平衡居民生活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34.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 仅限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仅限于特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35.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文化的影响?A. 保护文化B. 破坏文化C. 平衡文化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36. 旅游资源保护中,“文化遗产”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历史建筑B. 仅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C. 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D. 以上都是37.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A. 保护环境B. 破坏环境C. 平衡环境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38. 旅游资源保护中,“自然保护区”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自然资源的保护B. 仅限于生态系统的保护C. 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保护D. 以上都是39.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的影响?A. 提高社会水平B. 降低社会水平C. 平衡社会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40. 旅游资源保护中,“环境影响评估”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环境影响的评估B. 仅限于旅游活动的影响C.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估D. 以上都是41.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经济的影响?A. 提高经济水平B. 降低经济水平C. 平衡经济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42.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生态系统的服务B. 仅限于自然资源的服务C. 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服务D. 以上都是43.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的影响?A. 提高社会水平B. 降低社会水平C. 平衡社会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44.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态旅游”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生态系统的旅游B. 仅限于自然资源的旅游C.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活动D. 以上都是45.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文化的影响?A. 保护文化B. 破坏文化C. 平衡文化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46. 旅游资源保护中,“绿色旅游”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绿色地区的旅游B. 不涉及任何环境影响的旅游C. 以环保为前提的旅游活动D. 仅限于绿色交通工具的旅游47.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A. 保护环境B. 破坏环境C. 平衡环境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48. 旅游资源保护中,“可持续旅游”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B. 不涉及任何可持续性的旅游C. 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旅游活动D. 仅限于可持续资源的旅游49.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的影响?A. 提高社会水平B. 降低社会水平C. 平衡社会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50.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态足迹”的定义是什么?A.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B. 旅游活动的经济效益C. 旅游活动的文化影响D. 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51.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A.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B. 减少居民生活质量C. 平衡居民生活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52.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 仅限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仅限于特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53.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文化的影响?A. 保护文化B. 破坏文化C. 平衡文化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54. 旅游资源保护中,“文化遗产”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历史建筑B. 仅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C. 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D. 以上都是55.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A. 保护环境B. 破坏环境C. 平衡环境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56. 旅游资源保护中,“自然保护区”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自然资源的保护B. 仅限于生态系统的保护C. 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保护D. 以上都是57.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的影响?A. 提高社会水平B. 降低社会水平C. 平衡社会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58. 旅游资源保护中,“环境影响评估”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环境影响的评估B. 仅限于旅游活动的影响C.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估D. 以上都是59.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经济的影响?A. 提高经济水平B. 降低经济水平C. 平衡经济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60.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是什么?A. 仅限于生态系统的服务B. 仅限于自然资源的服务C. 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服务D. 以上都是61.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的影响?A. 提高社会水平B. 降低社会水平C. 平衡社会与旅游活动D. 根据经济利益决定答案:1. B2. D3. C4. D5. A6. C7. D8. D9. D10. C11. C12. C13. D14. A15. C16. B17. C18. D19. C20. D21. C22. C23. C24. D25. C26. C27. C28. C29. C30. C31. C32. A33. C34. B35. C36. D37. C38. D39. C40. C41. C42. D43. C44. C45. C46. C47. C48. C49. C50. A51. C52. B53. C54. D55. C56. D57. C58. C59. C60. D61. C。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库试题库5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藏,蒙,裕固,纳西2、茶叶、咖啡、可可3、蜀、粤、湘、苏4、端、歙、洮、澄泥5、湖笔、徽墨、端砚、宣纸6、宋朝的《营造法式》、明朝的《园治》、清朝的《工程做法》7、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 10分)1、错2、对3、错4、错5、错6、对7、对8、错9、错 10、错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1、A2、C3、C4、A5、D6、C7、A8、B9、A 10、A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旅游线路旅游线路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旅游经营者针对旅游目标市场的需求,凭借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遵循一定原则,将若干旅游地的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等合理地贯穿起来,专为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而设计的游览线路。
2、喀斯特地貌是指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在特定的地质、气候、水文条件下,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和冲蚀作用而形成的山、水、动向结合的造型奇特的地貌景观。
3、雅丹地貌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上,由于湖水干涸,黏性土因干缩而产生裂隙,经强烈的定向风吹蚀而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鳍形的“垄脊”和宽浅不一的“沟槽”,并沿着盛行风向延伸的奇特景观。
长数十米到数百米,深可达lOm。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旅游资源调查的程序。
(一)调查准备阶段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目标→调查方案设计→制订调查工作计划(二)调查实施阶段(1)收集第二手资料(2)收集第一手资料(实地调查资料)包括:概略调查、系统调查、详细勘查(三)旅游资源调查整理分析阶段(1)整理资料(2)分析资料(3)编写旅游资源调查报告2、列举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㈠旅游资源质量评价(1)旅游资源的特色(2)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㈡旅游资源环境评价(1)旅游资源的自然环境(2)旅游资源的社会环境(3)旅游资源的经济环境(4)旅游资源的环境容量㈢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2)旅游资源的客源市场条件(3)旅游资源的投资、施工环境条件3、简述现代旅游产品需要具备的特征。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库试题库4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卧龙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樊净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盐城自然保护区。
2、法轮、太极八卦图3、十字架、新月4、赛马、射箭、摔跤5、前6,印度,乔答摩·悉达多6、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平台7、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二、判断(每小题 1分,共 10分)1、错2、错3、错4、对5、错6、错7、对8、对9、对 10、对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1、A BCD2、A BCD3、D4、A5、C6、B7、A8、BC9、ABD 10、A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2、外营力作用——也称外力作用,主要由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所引起。
具体表现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3、旅游资源容量——是指在保持利用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4、旅游资源定性评价——是指评价者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在旅游资源区的考察或游览及其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推断之后,给以旅游资源的整体印象评价。
5、旅游产品——是以旅游吸引物为凭借,以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交通为支撑,产品经营者在旅游过程中为了满足旅游者的要求和实现旅游活动目的所提供的全部实物与劳务的总和。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旅游资源是如何形成的?答: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
其中,影响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要素有:㈠地球圈层结构构筑了自然旅游资源的存在空间。
㈡地质地貌条件构成了自然景观的基本骨架。
㈢自然环境地域组合规律形成整合的自然景观。
㈣自然环境差异性决定了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B 】A.可重复使用性 B.旅游吸引力C.旅游资源的普遍性D.文化内涵2、下列关于旅游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旅游资源只存在于旅游目的地,一般不包括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其他因素。
B劳务服务不属于旅游资源的范畴。
C.旅游资源包括已经开发的,也包括未开发的。
D.旅游资源的范围诶诶在不断扩大。
二、填空题1.对游客的吸引力是旅游资源实用价值和基础性的主要体现。
2.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是指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旅游价值的高低,它包括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休闲康乐价值、文化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等。
三、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答: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它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2.旅游业答:以旅游市场(旅游需求)为对象,为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并向旅游者提供所需商品及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四、简答题1.简述旅游资源的特点答:(一)广域性(二)区域性(三)不可移动性(四)重复使用性(五)文化属性2.简述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答:(一)广域性(二)区域性(三)不可移动性(四)重复使用性(五)文化属性(六)天然性(七)季节性与时限性(八)地带性2.简述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答:(一)广域性(二)区域性(三)不可移动性(四)重复使用性(五)文化属性(六)人为性(七)时代性(八)文化内涵的丰富性第二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一、单项选择题1.两分法系统共包括()个大类,()个基本类型、()个类型【 A 】A.2、14、63B.2、7、24C.2、13、53D.2、14、123二、填空题1.旅游资源的分类是根据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归并或划分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类别的工作过程。
2.“两分法”分类:指把旅游资源首先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3.2003年出台的《国家分类标准》,提出了一种以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为主要目的,并适合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性分类方案。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
1、旅游资源价值主要是指对旅游资源的1234规模与组合状况,旅游功能,社会经济条件的评价。
2、气象气候资源具有1234等特点。
3、我国古典园林根据其所处的区域,可分为1北方园林2江南园林3岭南园林4少数民族园林四类。
4、根据旅游功能,中国的古典园林应该属于1型旅游资源5、《洪湖赤卫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电影,根据成因,洪湖属于16、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17、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水利工程18、我国古代建筑彩花状始终级别最高的19、我国的1有火山地貌博物馆之称10、我国古代建筑所使用构建中,1是中国特有的。
11、在旱地佛教寺院建筑中,主体建筑是11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包括对1234的评价13、找酰胺技巧采用的2拱桥做法是世界现存最早的的食物,泉州洛阳桥所采用的1是世界造桥史上首创实例。
14、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建筑群15、《望庐山瀑布》描写的香炉峰瀑布根据其成因属于116、我国古代建筑屋顶中级别最高的是117、唐乾陵封土形制为118、长白山天池按成因属于119、古莲池一进门就看到一座假山看不到其他的,其构景手法是120、佛教寺院大雄宝殿正中央供奉的三身佛中,报身佛名为121、世界上保存有缘完整天文仪器的最古老天文台是122、2007年国务院对节假日安进行调整,除春节外我国的123三个传统节日也各放一天23、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12、永续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等特性。
二、名词解释。
1、旅游资源:2、自然保护区:3、旅游资源调查:4、历史文化名城:5、世界自然遗产:6、旅游资源评价:7、旅游资源分类:8、森林公园:9、地质公园:三、简答题。
1、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
2、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的特征。
3、历史遗迹旅游的吸引因素。
4、古代墓葬旅游的吸引因素。
5、旅游商品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6、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有何旅游价值。
7、生物景观有何旅游功能。
8、水体资源与旅游有哪些关系。
浙江省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课程代码:0019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研究旅游规划的内容与实施行动的关系、本质与规律为基本任务的理论是( )A.关于旅游规划研究方法的理论B.关于旅游系统及其发展的理论C.关于旅游规划的理论D.关于旅游规划实施的理论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进入的阶段是( )A.初始阶段B.推广阶段C.综合发展阶段D.快速发展阶段3.“军事观光地”属于的旅游资源亚类是( )A.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B.综合人文旅游地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D.单体运动场馆4.如果按照资料的来源进行分类,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调研主要包括( )A.探索性调查、描述性调查、因果性调查B.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C.询问调查、实验调查D.第一手资料调查、第二手资料调查、观察调查5.团队旅游市场、散客旅游市场的市场细分依据是( )A.行为细分B.心理细分C.人口细分D.地理细分6.“公交车身广告”属于( )A.旅游分销商B.大众媒体C.户外媒体D.专业媒体7.以下属于旅游规划图件中的专题要素的有( )A.交通线B.图例C.植被D.基础设施00197#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第1页共4页8.在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的分类中,旅游者的满意度属于( )A.经济发展水平目标B.社会效益目标C.环境保护目标D.文化发展目标9.在旅游危机管理保障体系规划中,信息的整理和归类属于( )A.信息收集子系统B.信息加工子系统C.警报子系统D.决策子系统10.按照效益产生的影响程度分类,可将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效益分为( )A.可恢复的影响、不可恢复的影响B.不利影响、有利影响C.直接影响、间接影响D.长期影响、短期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旅游资源保护的核心目的是什么?A. 增加旅游收入B. 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C. 提高旅游设施水平D. 吸引更多游客2.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A. 限制游客数量B. 增加门票价格C. 开展环境教育D. 过度商业化3. 旅游开发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什么?A. 短期经济利益最大化B. 长期生态平衡保护C. 快速建设旅游设施D. 忽视当地文化4. 文化遗产保护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是什么?A. 增加旅游吸引力B. 减少旅游收入C. 破坏当地经济D. 忽视当地居民5. 旅游开发对当地社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经济收益和文化认同B. 环境破坏和社区分裂C. 增加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D. 以上都是6. 旅游资源分类中,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哪些?A. 山脉、湖泊、森林B. 历史建筑、博物馆、艺术作品C. 主题公园、购物中心、娱乐设施D. 以上都不是7. 旅游开发中,生态旅游的特点是什么?A. 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B. 追求高消费和高利润C. 忽视当地文化和环境D. 以上都不是8. 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基础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A. 国家法律和国际公约B. 地方政策和行业标准C. 企业规章和社区协议D. 以上都是9. 旅游开发中,如何平衡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A.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B. 忽视环境保护C. 过度开发资源D. 以上都不是10. 旅游资源保护的国际合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共享经验和最佳实践B. 竞争和保护主义C. 忽视国际标准D. 以上都不是11. 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的重要性是什么?A. 提高项目可行性B. 减少社区冲突C. 增强社区认同感D. 以上都是12. 旅游资源保护中,环境影响评估的作用是什么?A. 预测和减少负面影响B. 增加开发成本C. 忽视长期影响D. 以上都不是13. 旅游开发中,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修复和维护历史建筑B. 增加商业活动C. 忽视当地传统D. 以上都不是14.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限制开发区域B. 增加游客数量C. 忽视生物多样性D. 以上都不是15.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游客的环境意识?A. 开展环境教育活动B. 增加门票价格C. 忽视游客需求D. 以上都不是16. 旅游资源保护中,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减少污染和合理利用B. 增加工业排放C. 忽视水质保护D. 以上都不是17.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与当地居民的关系?A. 尊重和保护当地文化B. 忽视居民利益C. 增加社区冲突D. 以上都不是18. 旅游资源保护中,空气质量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减少污染源和监测空气质量B. 增加工业活动C. 忽视空气污染D. 以上都不是19. 旅游开发中,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A. 通过协商和合作B. 忽视弱势群体C. 增加利益冲突D. 以上都不是20. 旅游资源保护中,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B. 增加房地产开发C. 忽视土地退化D. 以上都不是21.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产品的可持续性?A. 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B. 增加资源消耗C. 忽视环境影响D. 以上都不是22.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保护自然栖息地和物种B. 增加人类活动C. 忽视生物保护D. 以上都不是23.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A. 培训员工和改进设施B. 增加价格竞争C. 忽视客户需求D. 以上都不是24. 旅游资源保护中,文化遗产的传承措施包括哪些?A. 教育和社区参与B. 增加商业化C. 忽视文化价值D. 以上都不是25. 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旅游垃圾和废弃物?A. 分类回收和安全处理B. 随意丢弃C. 忽视环境污染D. 以上都不是26. 旅游资源保护中,自然景观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限制开发和保护原貌B. 增加人工设施C. 忽视自然美D. 以上都不是27.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安全?A. 加强管理和应急准备B. 忽视安全问题C. 增加事故风险D. 以上都不是28. 旅游资源保护中,水生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减少污染和保护水域B. 增加渔业活动C. 忽视水生生物D. 以上都不是29.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体验的多样性?A. 提供多种活动和服务B. 增加单一产品C. 忽视游客需求D. 以上都不是30. 旅游资源保护中,空气质量的监测措施包括哪些?A. 定期检测和数据公开B. 忽视空气质量C. 增加污染源D. 以上都不是31.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A. 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B. 增加价格竞争C. 忽视市场变化D. 以上都不是32. 旅游资源保护中,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包括哪些?A. 植树造林和合理利用B. 增加土地开发C. 忽视土地保护D. 以上都不是33.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业的可持续性?A. 采用环保技术和管理B. 增加资源消耗C. 忽视环境影响D. 以上都不是34.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物多样性的监测措施包括哪些?A. 定期调查和数据分析B. 忽视生物保护C. 增加人类活动D. 以上都不是35.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业的创新能力?A. 研发新产品和服务B. 增加传统模式C. 忽视市场需求D. 以上都不是36. 旅游资源保护中,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修复和维护历史建筑B. 增加商业活动C. 忽视当地传统D. 以上都不是37.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A. 培训员工和改进流程B. 增加管理成本C. 忽视管理问题D. 以上都不是38.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限制开发区域B. 增加游客数量C. 忽视生物多样性D. 以上都不是39.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业的品牌形象?A. 提供高质量服务和产品B. 增加价格竞争C. 忽视品牌建设D. 以上都不是40. 旅游资源保护中,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减少污染和合理利用B. 增加工业排放C. 忽视水质保护D. 以上都不是41.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业的客户满意度?A. 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产品B. 增加价格竞争C. 忽视客户需求D. 以上都不是42. 旅游资源保护中,空气质量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减少污染源和监测空气质量B. 增加工业活动C. 忽视空气污染D. 以上都不是43.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业的创新能力?A. 研发新产品和服务B. 增加传统模式C. 忽视市场需求D. 以上都不是44. 旅游资源保护中,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B. 增加房地产开发C. 忽视土地退化D. 以上都不是45.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业的可持续性?A. 采用环保技术和管理B. 增加资源消耗C. 忽视环境影响D. 以上都不是46.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保护自然栖息地和物种B. 增加人类活动C. 忽视生物保护D. 以上都不是47.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A. 培训员工和改进流程B. 增加管理成本C. 忽视管理问题D. 以上都不是48.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限制开发区域B. 增加游客数量C. 忽视生物多样性D. 以上都不是49.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业的品牌形象?A. 提供高质量服务和产品B. 增加价格竞争C. 忽视品牌建设D. 以上都不是50. 旅游资源保护中,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减少污染和合理利用B. 增加工业排放C. 忽视水质保护D. 以上都不是51.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业的客户满意度?A. 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产品B. 增加价格竞争C. 忽视客户需求D. 以上都不是52. 旅游资源保护中,空气质量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减少污染源和监测空气质量B. 增加工业活动C. 忽视空气污染D. 以上都不是53.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业的创新能力?A. 研发新产品和服务B. 增加传统模式C. 忽视市场需求D. 以上都不是54. 旅游资源保护中,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B. 增加房地产开发C. 忽视土地退化D. 以上都不是55.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业的可持续性?A. 采用环保技术和管理B. 增加资源消耗C. 忽视环境影响D. 以上都不是56.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保护自然栖息地和物种B. 增加人类活动C. 忽视生物保护D. 以上都不是57.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A. 培训员工和改进流程B. 增加管理成本C. 忽视管理问题D. 以上都不是58. 旅游资源保护中,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限制开发区域B. 增加游客数量C. 忽视生物多样性D. 以上都不是59. 旅游开发中,如何提高旅游业的品牌形象?A. 提供高质量服务和产品B. 增加价格竞争C. 忽视品牌建设D. 以上都不是60. 旅游资源保护中,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减少污染和合理利用B. 增加工业排放C. 忽视水质保护D. 以上都不是1. B2. D3. B4. A5. D6. A7. A8. D9. A10. A11. D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A21. A22. A23. A24. A25. A26. A27. A28. A29. A30. A31. A32. A33. A34. A35. A36. A37. A38. A39. A40. A41. A42. A43. A44. A45. A46. A47. A48. A49. A51. A52. A53. A54. A55. A56. A57. A58. A59. A60. A。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及答案(一)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主要是指对旅游资源的美学欣赏性,历史文化性、科学性、奇特性、规模与组合状况、旅游功能、旅游环境容量的评价。
2、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具有地域性、速变性、季节性、配置性等特点。
3、人文旅游资源独有的特性有人为性、时代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等。
4、我国古典园林根据其所处的区域,可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少数民族园林四类。
5、根据产生的根源,可将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分为盲目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修复不当三种。
6、旅游资源调查应遵循双重身份原则、真实可靠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筛选性原则等。
7、自然旅游资源除了一般旅游资源共同的特点外,还具有天然性、地带性、季节性与时限性等独有的特性。
8、旅游资源按照增长情况可分为可再生旅游资源、不可再生旅游资源、可更新旅游资源三类。
9、水体旅游资源具有审美功能、疗养功能、调节气候功能、品茗功能、娱乐功能和文化内涵等多种旅游功能。
10、根据植物的美学特征,可将植物旅游资源分为树木、草原与草甸、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四大类。
11、根据产生的根源,可将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主要是指对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客源条件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条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评价。
13、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可以给人们形成雄、奇、险、幽、旷等多种形态美的感受。
14、社会风情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丰富性、历史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等特点。
15、旅游资源的实用价值和基础性的主要体现是______。
16、我国的陶俑文物遗存丰富,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奇葩之一。
其中秦代陶俑的代表是秦始皇陵兵马俑。
17、我国古代建筑中级别最高、技艺最精湛的建筑类型是宫殿。
一、判断题1.旅游资源是指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能由此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
(√)2.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是采用了二分法。
(√)3.自然旅游资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定时代文化的表征,具有文化性。
(×)4.我国陆地的最低点是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艾丁湖。
(×)5.地质旅游资源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址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6.地貌是地表外貌各种形态的总称,它是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
(×)7.中国名山众多,其中以“五岳”最为出名。
“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和中岳嵩山。
(×)8.漂流旅游是需要利用流水自然动力和机动动力在江河湖海等水域进行水上游憩的活动,相对惊险刺激,所以要求水体的坡度和落差越大越好。
(×)9.湖泊具有灌溉、航运、养殖、旅游、调节河川径流、调节湖滨地区气候等功能,是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水体旅游资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0.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白唇鹿是我国的四大国宝动物。
(×)11.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拯救濒于灭绝的物种,保护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的进行专门保护和管理,并具有法律保证,得到长期保护的特殊地域的总称。
(√)12.佛光景观主要出现在中、高纬度地区和高山之巅的茫茫云海中,是一种空气由于温度不同造成了密度上的差异,最终由光线折射产生的奇异景观。
(×)13.世界上的避寒旅游区均选在热带、亚热带的海洋性气候区,如我国的海南岛,马来西亚亚的沙捞越等。
(√)14.随着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宇宙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可能。
(√)15.相对现代建筑而言,古建筑是对历史遗存建筑的通用俗语,一般是指现存清代及以前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课程代码00197第页 (共 2页)1 山东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课程代码:001987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未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以下选项中_____属于自然旅游资源A.防御工程 B.田园风光 C.特色城镇 D.皇家园林 2.引起地貌变化的地质作用可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下列选项中___属于外力作用A.风化作用 B.地壳运动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3._____山旺村古生物化石产地,保存有距今1800万年前的大量动植物化石标本,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A.山东临朐 B.云南澄江 C。
贵州台江 D.辽宁朝阳4.西岳华山,历来以险著称于世,有人登山必须手攀铁索或手扶栏杆,才能到达各景点,这集中体现了其A.雄伟美 B.奇特美 C.险峻美 D.畅旷美5. 据《中国大山名山主峰图》记载,我国目前有名山779座,按其海拨高度,____属于高名山(3500—5000米)A.喜马拉雅山 B.玉龙雪山 C.峨眉山 D.九华山6.____地区,夏季有利于开展普通旅游及避暑专项旅游,冬季可开展冰雪体育运动等特殊旅7._____被称为“冰城”,每年冬季要举行为期两个月的冰灯和冰雕活动,以冰晶世界吸引国内外游客。
A.哈尔滨 B.长春 C.乌鲁木齐 D.沈阳8.“海市”意为海上神仙的居所,“蜃”即蛟龙之属,能吐气为楼,有名的观赏海市蜃楼之地是A.山东蓬莱 B.江西彭泽 C.吉林松花江 D.云南昆明9.山东枣庄峄城的石榴园俗称“万亩石榴园”,又被誉为“天下第一榴园”,由此可见峄城属于_____特殊小城镇。
A.锦绣山河类 B.独特建筑类 C.园林生态类 D.文化艺术类10._____是世界大都市纽约在国际上闻名的标志性建筑A.自由女神像 B.埃菲尔铁塔 C.美人鱼雕塑 D.铁桥11.农历九月初九是民间的____,自古以来,人们在这一天有登高、赏菊、饮酒、吃糕等习俗。
1题1. 旅游资源的核心特征是什么?A. 可再生性B. 不可再生性C. 可利用性D. 不可利用性2. 以下哪项不是旅游资源的分类?A. 自然旅游资源B. 人文旅游资源C. 社会旅游资源D. 经济旅游资源3. 景区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护环境B. 促进经济发展C.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D. 增加政府收入4. 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资源价值B. 开发条件C. 市场潜力D. 以上都是5. 景区规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可持续性B. 经济效益最大化C. 生态保护D. 社会文化尊重6. 旅游资源开发中最重要的环节是?A. 规划设计B. 资金筹措C. 市场营销D. 环境保护7. 以下哪项不是旅游景区的主要功能?A. 娱乐休闲B. 教育学习C. 商业贸易D. 文化体验8. 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赖于?A. 资金投入B. 政策支持C. 环境保护D. 市场营销9.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 保护优先B. 适度开发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社会文化尊重10. 旅游景区的市场定位主要依据什么?A. 资源特色B. 市场需求C. 竞争状况D. 以上都是11.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促进C. 相互矛盾D. 无关紧要12.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自然环境B. 人文环境C. 经济环境D. 政治环境13. 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包括哪些?A. 政府主导B. 市场主导C. 公私合作D. 以上都是14. 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不包括以下哪项?A. 价格策略B. 产品策略C. 渠道策略D. 政治策略15.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在于?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效益D. 以上都是16. 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不包括?A. 环境保护B. 文化传承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社会责任17.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A. 保护优先B. 适度开发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社会文化尊重18. 旅游景区的市场定位策略不包括?A. 资源特色B. 市场需求C. 竞争状况D. 政治因素19.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促进C. 相互矛盾D. 无关紧要20.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自然环境B. 人文环境C. 经济环境D. 政治环境21. 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包括哪些?A. 政府主导B. 市场主导C. 公私合作D. 以上都是22. 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不包括以下哪项?A. 价格策略B. 产品策略C. 渠道策略D. 政治策略23.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在于?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效益D. 以上都是24. 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不包括?A. 环境保护B. 文化传承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社会责任25.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A. 保护优先B. 适度开发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社会文化尊重26. 旅游景区的市场定位策略不包括?A. 资源特色B. 市场需求C. 竞争状况D. 政治因素27.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促进C. 相互矛盾D. 无关紧要28.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自然环境B. 人文环境C. 经济环境D. 政治环境29. 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包括哪些?A. 政府主导B. 市场主导C. 公私合作D. 以上都是30. 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不包括以下哪项?A. 价格策略B. 产品策略C. 渠道策略31.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在于?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效益D. 以上都是32. 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不包括?A. 环境保护B. 文化传承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社会责任33.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A. 保护优先B. 适度开发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社会文化尊重34. 旅游景区的市场定位策略不包括?A. 资源特色B. 市场需求C. 竞争状况D. 政治因素35.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促进C. 相互矛盾D. 无关紧要36.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自然环境B. 人文环境C. 经济环境D. 政治环境37. 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包括哪些?A. 政府主导B. 市场主导C. 公私合作D. 以上都是38. 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不包括以下哪项?B. 产品策略C. 渠道策略D. 政治策略39.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在于?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效益D. 以上都是40. 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不包括?A. 环境保护B. 文化传承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社会责任41.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A. 保护优先B. 适度开发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社会文化尊重42. 旅游景区的市场定位策略不包括?A. 资源特色B. 市场需求C. 竞争状况D. 政治因素43.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促进C. 相互矛盾D. 无关紧要44.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自然环境B. 人文环境C. 经济环境D. 政治环境45. 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包括哪些?A. 政府主导B. 市场主导C. 公私合作D. 以上都是46. 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不包括以下哪项?A. 价格策略B. 产品策略C. 渠道策略D. 政治策略47.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在于?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效益D. 以上都是48. 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不包括?A. 环境保护B. 文化传承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社会责任49.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A. 保护优先B. 适度开发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社会文化尊重50. 旅游景区的市场定位策略不包括?A. 资源特色B. 市场需求C. 竞争状况D. 政治因素51.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促进C. 相互矛盾D. 无关紧要52.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自然环境B. 人文环境C. 经济环境D. 政治环境53. 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包括哪些?B. 市场主导C. 公私合作D. 以上都是54. 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不包括以下哪项?A. 价格策略B. 产品策略C. 渠道策略D. 政治策略55.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在于?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效益D. 以上都是56. 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不包括?A. 环境保护B. 文化传承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社会责任57.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A. 保护优先B. 适度开发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社会文化尊重58. 旅游景区的市场定位策略不包括?A. 资源特色B. 市场需求C. 竞争状况D. 政治因素59.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促进C. 相互矛盾D. 无关紧要60.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自然环境B. 人文环境C. 经济环境61. 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包括哪些?A. 政府主导B. 市场主导C. 公私合作D. 以上都是答案1. C2. D3. B4. D5. B6. A7. C8. C9. C10. D11. B12. D13. D14. D15. D16. C17. A18. D19. B20. D21. D22. D23. D24. C25. A26. D27. B28. D29. D30. D31. D32. C33. A34. D35. B36. D37. D38. D39. D40. C41. A42. D43. B44. D45. D46. D47. D48. C49. A50. D51. B52. D53. D54. D55. D56. C57. A58. D59. B60. D61. D。
书本复习题1.下列属于旅游资源的是()A.工厂B.民俗C.文学作品D.图书馆E. 博物馆F.劳务2.旅游资源具有()特点A.区域性B.世界性C. 文化性D. 自然性3.旅游资源评价标准有()原则A.专业标准B. 旅游开发标准C.市场标准D.科学标准4.按旅游资源调查的对象划分,旅游资源调查的类型有()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概况调查5.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骑马旅游资源:已开辟有步行道、车行道和驰道的海拔200米以上高地地带。
B.散步及远足旅游资源:海拔450米以上的高地,已建有驰道、步行道、车行道的地方。
C.狩猎旅游资源:有狩猎价值的地方。
D.攀岩旅游资源:高差在30米以上的断崖。
E.滑雪旅游资源:有效高差在200米以上,具有3个月以上的持续雪期。
F.内陆、钓鱼水域:宽度在10米以上,未遭污染的河流、溪谷及运河以及面积在5h 平方米以上的水域。
1.地文类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A.地质类B. 标准地层剖面C. 地貌类D.雅丹地貌2.地文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包括()A.丰富性B. 形成过程的漫长性C. 脆弱性D.奇缺性3.下列景点中()属于雅丹地貌A.庐山B. 雁荡山C.乌尔禾风城D.罗布泊4.下列景点中()属于丹霞地貌A.广西乐业天坑B. 江西龙虎山C.湖南崀山D.广东丹霞山5.关于我国岛礁的说法,正确的有()A.我国面积最大的三座岛屿分别是:海南岛、台湾岛和崇明岛B.我国最大的珊瑚岛位于中国南海。
C. 我国于2010年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地位D.国内的岛屿旅游开发经验已经足够,不需要借鉴国外旅游岛的建设经验6.在地文类旅游资源开发时,应注意()A.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B.充分发挥地文旅游资源的多种价值,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C.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开发利用跨区域的地文类旅游资源,避免重复建。
D.由于旅游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所以每个地区都要尽可能搞旅游开发,把旅游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