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宣教与防范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550.00 KB
- 文档页数:13
医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防范措施
1、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评分中度以上者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床头悬挂安全警示标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防范。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并做好交接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昏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动作缓慢或由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
4、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注意防滑。
5、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6、夜间应开启床头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
后勤保洁员拖地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7、晚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8、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和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9、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立即通知管床或值班医生,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接到报告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
10、当班护士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及伤情的判断,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11、护士长组织对意外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
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报送院办。
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1、提供安全环境1保持病室、走廊、厕所、洗漱间灯光明亮及地面干燥;2病室床旁走道障碍清除;3病床固定,将床调至适宜的高度;4将床头柜、垃圾袋、便盆及生活用品放置于伤病员伸手可及之处;5病区备有“小心滑倒”的警示牌,随时取用;2、加强高危险人群的重点防范1对于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的伤病员,护士应预先告知,床尾挂警示牌,留家属24h陪伴,告知注意事项,做好每天的床边交接班;2对年老体弱以及肢体功能缺陷或障碍的伤病员,注意安全防范,原则上在室内或者床上排便,必要时专人陪同入厕;3长期卧床者下床活动时应专人陪护,并向其告知循序渐进活动原则;4放置床栏,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工具;3、加强伤病员及家属的健康宣教1陪护者应随时陪伴伤病员,离开病房应告知护士;2注意轮椅及便盆坐椅的固定;3提供伤病员呼叫及寻求帮助的方法,指导呼叫铃的使用;4指导伤病员正确的执行移位及上下床;5指导床上使用便盆及尿壶的方法;6告知伤病员避免在有水渍的地方行走,发现病房里有水渍应及时告知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7告知伤病员及家属晚夜间陪护床应紧靠病床,伤病员卧床时应将床栏上好;必须告知伤病员切不可翻越床栏,下床时应通知护士或家属陪同;如果出现翻越床栏造成伤病员坠床伤害加重,应做好记录、定期统计分析,并重新评估床栏的需要性及合适性;8所有工作人员对高风险跌倒的伤病员应予特别的关注,发现可能引起伤病员跌倒的高危环境和设备因素存在时,应及时报告处理;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流程图入科时对患者进行风险因素评估↓给予防范知识告知↓对高危患者及家属再次强调安全防范知识↓提供安全环境↓床尾挂警示牌、放置护栏↓责任护士健康教育↓每班检查落实防范措施。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宣教及防范措施以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宣教及防范措施为标题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是医院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之一,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患者再次受伤或延长住院时间。
为了减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医院需要进行相关的宣教,并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来确保患者的安全。
宣教是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跌倒坠床风险的认识。
可以通过制作宣传海报、播放宣传视频、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跌倒坠床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方法。
同时,医护人员也应当在日常工作中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并给予相关建议。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系统。
在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等,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等级。
根据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防范措施,如高风险患者应当安排专人陪护、床边放置护理铃等。
医院应当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医护人员应当了解跌倒坠床的危害,掌握相关的预防知识和技巧。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如何正确协助患者起床、走动、上厕所等,如何正确使用辅助设备,如何及时发现患者跌倒坠床的迹象等。
在实施防范措施时,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床边环境的改善。
医院应当保持床边的通道畅通,避免堆放杂物。
床边的地面应当保持干燥,避免滑倒。
床铺的高度应当适中,方便患者起床和下床。
2. 安装护栏和便利设施。
对于需要特殊照顾的患者,医院应当安装护栏,防止他们不慎摔落。
同时,为患者提供便利设施,如床头柜、手扶椅等,方便患者随时找到支撑物。
3. 定期巡视和沟通。
医护人员应当定期巡视患者,特别是高风险患者,确保他们的安全。
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当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决问题。
4. 提供适当的辅助设备。
对于需要辅助设备的患者,医院应当及时提供,如拐杖、助行器等。
跌倒、坠床防范和报告制度范文(一)跌倒预防制度1、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预防知识教育,做好防范措施预防跌倒发生。
2、熟悉病室患者的情况,对跌倒高危患者尽量安置于一级病房或分类专人管理。
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
3、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酌情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
4、加强环境管理,病区物品放置统一;病室地板应保持清洁、干燥,病房内避免有障碍物。
5、对有潜在受伤可能者,如有药物反应的患者、行走不便患者、年老患者和血压较高患者需重点关注与护理,严加防范。
厕所、洗澡间应铺防滑垫。
6、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二)跌倒报告处理制度1、一旦发现患者跌倒或坠地,立即平卧,在报告医生的情况下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
重点评估有无颅脑损伤、内出血、骨折等症状,有呼吸、心搏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注意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工作。
2、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治,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3、启用跌倒风险评估单,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4、及时、准确记录患者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5、由当班护士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总结分析原因,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并提交护理部。
6科内护士长组织分析讨论、再次评估,必要时组织护理查房或请护理会诊。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可组织对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补充改进、反馈并落实预防跌倒措施。
____中山同方医院护理部年____月____日第二篇:跌倒坠床防范防范跌倒坠床措施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年龄较大,住院期间突然周围环境改变以及疾病原因引起意识,精神视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
高危人群:脑血管病及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意识混乱烦躁年龄大于____岁应用降压药物。
措施:1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评估其行为能力,确定为高危对象的患者,护士应立即与家属沟通,告诉其危险性。
跌倒预防措施及宣教跌倒预防措施及宣教预防措施:1.保持病房内充足的光线,地板干净且不潮湿,危险环境应有警示标识,潜在危险的障碍物应及时移开。
2.对于高危跌倒或坠床的患者,应进行标识。
3.床、轮椅、便椅的轮子应锁好,确保其安全。
4.睡觉时,应将床栏拉起,并且离床活动时应有人陪护。
5.呼叫器应放置于患者易取的位置。
6.避免穿大小不合适的鞋子和长短不合适的裤子,鞋底应防滑。
7.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
8.当患者头晕时,应确保其在床上休息。
9.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
10.定时进行巡视,并教会患者使用合适的助行器具。
11.必要时使用合适的身体约束,以使跌倒/坠床的可能减至最小。
跌倒预防宣教:病人跌倒事件在医院非常值得注意。
跌倒对病人的伤害会延长住院天数、导致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出院后的活动能力。
希望能赢得您与家属的密切配合,并在我们所提供的防范措施下,能使住院中的您平安、健康的出院。
环境安全的注意事项:1.躺上或坐上病床前,应先确定病床距离身体的距离,并确保其固定不会移动。
2.病人下床或起身时,请将离家属远侧一侧床档拉起,以方便病人活动。
若病人意识不清、虚弱、麻醉后未清醒,应将双侧床档拉起固定,以维护其安全。
3.移除地上多余的杂物,并将病床周围整理好,以保持地面与走道通畅。
4.夜间的病室与厕所应保持适度的照明,以确保夜间行走环境安全。
5.保持地面干燥,若有潮湿请及时通知护士处理。
6.行走时应利用墙壁上的扶手协助活动。
7.常用物品、尿壶等应放置于病人易取的位置。
8.儿童不应在病房、走廊等场所嬉戏及玩耍。
9.儿童乘坐轮椅或儿童车、电动车时应随时予以留意,避免跌落。
10.年幼病童躺在病床上时,务必拉起并固定双侧床档,以避免跌落。
日常生活的其他注意事项:1.患者服用安眠药、镇定药时或有头晕、血压不稳定时建议尽量卧床休息。
2.患者无家属在身旁但有需要协助时应立即用呼叫器通知护士。
3.患者躁动不安、意识不清时请将床挡拉起,必要时予以约束保护。
病区跌倒坠床健康宣教内容尊敬的患者及家属:您好!为了保障您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提高对跌倒、坠床风险的认识,我们特此为您提供一份病区跌倒坠床健康宣教内容,以帮助您了解如何预防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
一、跌倒、坠床的危害1. 跌倒、坠床可能导致患者身体受伤,如骨折、软组织损伤等,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2. 跌倒、坠床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3. 跌倒、坠床事件可能导致患者心理创伤,如恐惧、焦虑等,影响患者的情绪稳定。
4. 跌倒、坠床事件可能给患者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如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等。
二、跌倒、坠床的风险因素1. 年龄因素: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肌肉力量下降、视力减退等原因,更容易发生跌倒。
2. 疾病因素: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等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步态不稳等症状,增加跌倒风险。
3.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降压药、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等,可能影响患者的意识、精神状态和协调能力,增加跌倒风险。
4. 环境因素:如地面湿滑、无障碍设施不足、病区布局不合理等,可能导致患者在病区行走时跌倒。
5. 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可能导致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增加跌倒风险。
6. 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增加跌倒风险。
三、预防跌倒、坠床的措施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 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3. 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干燥,避免地面湿滑。
在病区内行走时,请使用助行器或请家属、医护人员陪同。
4. 注意个人穿着,穿着合适的衣物和鞋子,避免穿着过长、过宽的衣服和拖鞋。
5. 保持病区安静,避免在病区内随意走动,特别是在夜间。
如需起夜,请先唤醒家属或按铃通知护士。
6. 熟悉病区环境,了解病房、卫生间、走廊等处的布局,避免在病区内迷路。
7.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与医护人员、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预防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
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宣教及防范措施在医疗机构中,住院患者的安全是医护人员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其中,防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事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患者在医院的安全,医院需要进行相关的宣教,并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就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宣教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宣教内容1. 跌倒坠床的危害性:宣教过程中,需要向住院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跌倒坠床事件的危害性,包括可能造成各种身体损伤和并发症,如骨折、脑震荡、内出血等。
通过清晰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帮助他们了解这一风险的严峻性。
2. 跌倒坠床的风险因素:宣教过程中,需要向住院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跌倒坠床的常见风险因素,如年龄、脑血管疾病、嗜睡药物使用等。
同时,告知患者如果具备以上风险因素,应当加倍注意自身安全,以防发生意外。
3. 使用辅助设备:在宣教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和教授使用辅助设备的正确方法。
这些设备包括助行器、拐杖、轮椅等,能够为患者提供额外的支持,减少患者行动时的不稳定性。
4. 安全走廊和病房标志:医护人员应向住院患者和家属宣教医院内走廊和病房标志的含义和作用,例如“滑道”、“防滑地面”、“慢走”等提示。
这些标志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认识医院内的危险区域,提高他们,尤其是患者自身对危险的警觉性。
二、防范措施1. 定期评估:医院应该对每位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
评估应包括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用药情况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根据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可以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2. 床边警示:为了防止住院患者夜间发生坠床事件,医院应配备床边的警示装置。
这些装置可以在患者离开床铺时发出警报,提醒患者和护理人员注意安全。
3. 提供安全教育:医护人员应定期对住院患者开展安全教育,向他们普及跌倒坠床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同时,还可以进行模拟演练,让患者亲自参与,增加他们对危险情境的警觉性。
4. 康复训练:对于存在跌倒坠床风险的住院患者,医院可以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
患者防坠床跌倒宣教及防范措施1. 为什么要防坠床?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看似简单却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防止患者坠床。
这事儿啊,听起来可能不算什么大事,可一旦发生,那可是“掉了西瓜”啊,损失可大了。
毕竟,很多患者在医院里,身体本来就不太好,要是再摔一跤,那简直是雪上加霜。
你想啊,摔伤了,得多麻烦,医生得忙活,家属得担心,大家都不乐意。
这就像是给大家的生活添堵,所以我们得提前做好预防。
2. 如何防范坠床?2.1 了解患者的情况首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是防止坠床的第一步。
你得知道,患者有没有活动能力,有没有意识障碍,或者其他的健康问题。
比如,有些老年人,走路时东倒西歪的,像只喝醉的鸭子;还有些病人刚做完手术,身体虚弱,随时都可能“开溜”。
所以说,得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不能一刀切。
2.2 环境布置接下来,环境的布置也很重要。
医院的病房里,床的高度、床边的护栏、走道的空间等等,都得好好考虑。
要是床太高,患者下床时就容易摔倒;如果护栏没装好,那简直就是“有心无力”。
还有,病房里的地面要保持干燥,地上要是有水,真是要命啊,滑得跟冰场似的,摔了可不是小事儿。
为了确保安全,咱们可以在病床边放一些软垫,万一真的掉下来,也不会摔得那么疼。
3. 患者自身的意识3.1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说完了环境,再来聊聊患者自身的意识。
咱们得让患者明白,安全可不是小事,得有个自我保护的意识。
可以跟他们说:“小心点,别想太多,慢慢来。
”不管是上厕所、喝水,还是下床走动,最好都提前打个招呼,特别是在护士值班的时候。
有些患者可能觉得自己身体恢复得不错,想要自己来,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这里得提醒他们,安全第一,切忌逞强。
3.2 适当的陪伴此外,适当的陪伴也是很重要的。
家属朋友们可以轮流来探望,别让患者孤单,毕竟,身边有个人照应,心里也会踏实点。
有时候,患者可能只是想要出去走走,结果自己一下子就跑出去,摔了也没人知道。
多一个人,少一份担心,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跌倒坠床的防范及健康宣教
预防住院病人跌倒及坠床健康宣教
跌倒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如脑出血、骨折、不同部位的创伤,延缓原有疾病的康复,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是预防跌倒和坠床的建议:
1.无论有没有照顾人员在旁边,请拉起床边的双侧床挡。
特别是晚上睡觉时,务必拉起床挡。
2.将呼叫器放在手边,以便在没有照顾人员在身边时,可
以使用呼叫器通知护理人员。
3.如果需要上厕所,请勿关紧门。
最好让家属陪同如厕。
注意地面是否有水,慢行以防跌倒。
4.如果无法下床上厕所,请使用便盆、尿壶或床边便盆椅。
5.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下床前,先观察四周环境,确保没
有障碍物和地面没有水渍。
下床时要缓慢改变姿势,先坐起来2-3分钟,待头晕感消失后再下床。
6.在楼道里行走时,一定要靠近走廊两侧的扶手。
外出时
最好有人陪伴。
7.如果想下床走路,请务必穿鞋子,避免滑倒。
袜子不要
穿得太厚,以免鞋子脱落。
8.穿平底鞋或橡胶底鞋,大小合适。
这样可以增加抓地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防范制度、措施、报告制度一、引言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是医院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特制定本防范制度、措施、报告制度。
二、防范制度1. 入院宣教对所有入院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内容包括病区环境、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呼叫系统的使用等。
特别是对于老年、行动不便、视力障碍等高危患者,应重点进行安全教育和指导。
2. 风险评估对所有入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对于高危患者,应加强观察和护理,并制定个性化的防范措施。
3. 安全设施确保病区内的安全设施齐全,包括床栏、扶手、地灯等。
对于高危患者,应使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4. 环境管理保持病区环境整洁、干燥,避免地面湿滑。
对于地面湿滑的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并及时清理积水。
5. 用药管理对于使用镇静剂、降压药等可能影响患者意识和活动的药物的患者,应加强观察和护理,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三、防范措施1. 加强巡视对高危患者加强巡视,特别是夜间和凌晨时段,确保患者的安全。
2. 床栏使用对于高危患者,应使用床栏,并确保床栏的安全性。
3. 约束带使用对于极度躁动不安的患者,可使用约束带进行保护,但应注意动作轻柔,并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4. 环境改善改善病区环境,包括地面防滑、走廊和卫生间设置扶手等。
5. 宣传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告知其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四、报告制度1. 及时报告一旦发生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并记录在案。
2. 分析原因对发生的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包括患者自身原因、环境因素、护理措施等。
3. 制定整改措施根据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持续改进定期对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持续改进防范措施和报告制度,提高患者安全。
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宣教及防范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院治疗。
然而,住院期间,患者面临的安全隐患也在增加。
其中,患者跌倒和坠床是较为普遍且严重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宣教及防范措施展开讨论。
一、了解跌倒和坠床的风险因素在制定相关宣教和应对措施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导致患者跌倒和坠床的原因和风险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1. 年龄:年长者比年轻人更容易跌倒。
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更加重视。
2. 健康状况:患有某些疾病或健康问题(如糖尿病、中风、抑郁症等)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跌倒或坠床的问题。
3. 药物:某些药物具有镇静安眠的作用,会导致患者昏昏欲睡,增加跌倒和坠床的风险。
4. 环境:住院病房的环境因素(如地面的湿滑、床头柜的摆放等)也会增加患者的跌倒和坠床风险。
5. 患者个人特点:身体虚弱、运动能力差、意识不清等个人特点也是导致患者跌倒和坠床的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宣教措施和防范措施来预防和避免住院患者的跌倒和坠床事件的发生。
二、宣教措施1. 掌握基本知识:患者及其家属应该了解跌倒和坠床的危害性,以及其产生的原因。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宣讲、宣传手册等方式,向患者和家属传达相关知识。
2. 阐述相关风险: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阐述住院期间的跌倒和坠床风险。
通过具体案例、图表等方式,使患者和家属更加清晰地了解相关风险。
3. 强调患者责任:患者应意识到自己在跌倒和坠床事件中的责任。
他们需要理解,只有主动参与安全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4. 提供自我保护技巧:医护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学习正确行走姿势、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轮椅等)、注意家居清洁卫生等措施,提高自身的跌倒和坠床安全意识。
5. 告知紧急预案:在宣教过程中,医护人员还需告知患者和家属有关跌倒和坠床事件的紧急处理方法,如寻求帮助、报警等,并提供相关电话联系方式。
三、防范措施1. 识别高危患者:医护人员应对所有患者进行风险评估,特别是对那些存在跌倒和坠床风险的患者进行重点关注和安全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