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IER智能挑战赛——“九宫智运”竞赛规则(2019.1.24修订)
- 格式:docx
- 大小:4.02 MB
- 文档页数:14
创新未来设计一、参赛范围1.参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中职)组2.竞赛形式:团队比赛3.参赛队员:团队比赛人数为1-4人4.指导教师:每组1名指导教师二、竞赛主题创新未来设计三、竞赛内容(一)组织报名各区市和局属学校通过青岛市中小学信息素养提升评测系统进行报名参赛并提交作品。
各区市每个组别限推荐2个团队参赛,局属学校每个组别限推荐1个团队参赛。
报名时间为2021年7月12日至2021年9月1日。
(二)作品提交1.命题卡设计要求参赛选手在青岛市中小学信息素养提升评测系统报名成功后点击按钮下载《创新未来设计》命题卡,在4个命题卡中任意选取一个,通过家、学校、社区、工厂、商场等身边场景的采访和调研,进行作品外观、功能设计。
参考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使用计算机三维立体设计软件,按规定主题创作设计作品。
要求首先完成设计说明文档,根据设计说明文档,进行三维模型的设计、搭建和零件装配,并制作相关功能的演示动画或视频。
2.作品提交要求①设计作品可以是完整创新实物,也可以是对原产品功能改良后的实物,两种类型实物必须是3D打印类型,也可以结合电脑编程、人工智能普及板教具、人工智能普及板赛事配件、电子装置、互动多媒体、传感器等实现创意。
②提交作品文件包括:命题卡(从下载的命题卡压缩包解压的4个JPG文件中任选其一)、设计说明书(WORD文档),设计作品源文件(CN3D格式),作品实物照片(jpg/png格式),演示动画(格式为:MP4,视频编码为:AVC(H264))。
注意:通过青岛市中小学信息素养提升评测系统上传作品时①命题卡、设计说明书、设计作品源文件需要压缩成zip文件上传,zip文件大小限制200M以下。
②演示动画单独上传,MP4文件大小限制200M③作品实物照片单独上传,文件大小限制20M3.作品要求①每个作品只能有1名指导教师。
②学生应独立设计并创作作品,指导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启发和技术指导,但不能直接动手帮助学生完成作品制作。
附件7纳英特IER 智能挑战赛——“九宫医疗”竞赛规则一、任务简述参赛的双方选手通过现场搭建、修改调试程序,在两片拼接的“九宫”场地中使用各自的两台机器人,完成一系列模拟“医院”中部分医疗场景的任务。
参与竞赛的过程中,选手不仅学会机器人的搭建方法、调试过程及控制原理,同时也使机器人成为他们共同成长的伙伴。
这既是本届智能挑战赛的任务,也是国际教育机器人联盟(IER )倡导的基本理念。
二、场地说明2.1 场地规格由9块45*45cm 的单元格拼接而成的“九宫”场地,如图2-1所示,图中单元格的不同颜色,代表初级、中级和高级这三种不同的任务,任务的具体位置在现场由裁判公布。
图2-1为了缩短比赛进行的时间并在比赛中增加一定的对抗竞争性,实际比赛时,每次都有两队同时进行比赛,赛场将由两片“九宫”场地拼接而成,如下图2-2所示,分为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两部分所布置的任务完全相同,但在两片场地的拼接处有一个急救任务,该任务在比赛时由两队争抢完成。
两队的机器人只能在自己所在“九宫”场地做任务,机器人驱动轮越过自己所在“九宫”场地,则由裁判提示选手移开此机器人,不再上场。
各部分所使用的单元格总任务超过9个,现场经裁判使用“九宫竞赛管理”计算机选择9个任务拼接而成。
2.3 起始区(终点区)起始区(终点区)位于整个赛场四角单元格的最外侧四分之一区域,即图2-3中的蓝色区域,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都有两个起始区可以选择,现场由裁判决定并公布双方起始区(图2-32.4 场地编号标准场地单元格上的箭头标识朝一个方向,以场地箭头方向开始,按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对单元格进行编号依次为1-9,如图2-4示。
编号顺序和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先后顺序无关。
图2-42.5 引导线引导线所组成的图案即机器人寻迹的路线,使用Φ5 RGB全彩灯形成,采用RGB三种颜色任意组合,选手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对机器人进行调试,以完成所要求的任务。
机器人在执行未经说明可脱线的任务过程中其垂直投影应始终在引导线上方。
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组织委员会编二○一七年十二月目录一、人员范围二、项目设置三、“数字创作评比”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办法四、“创客竞赛”项目设置、竞赛方式、评比指标及有关要求五、“机器人竞赛”项目设置、竞赛规则及有关要求六、奖项设置七、组织工作附表1:“数字创作评比”推荐作品名单附表2:“数字创作评比”推荐作品登记表附表3:“数字创作评比”作品创作说明附表4:“创客竞赛”参赛名单附表5:“创客竞赛”(个人)报名表附表6:“机器人竞赛”参赛名单附表7:“机器人竞赛”(组队)报名表附表 8:各省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附表9:“数字创作评比”、“创客竞赛”、“机器人竞赛”评委推荐表附件 1:电脑艺术设计项目作品形态界定的补充说明附件 2:机器人灭火竞赛规则附件 3: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附件 4:机器人篮球竞赛规则附件 5: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竞赛规则附件 6:能力风暴 WER 能力挑战赛——“信息时代”竞赛规则附件 7:纳茵特智能挑战赛——“九宫智库”竞赛规则附件 8:BotBall——“山谷探险”竞赛规则附件9:西觅亚FLL 工程挑战赛——“饮水思源”竞赛规则附件 10:中鸣超级轨迹赛竞赛规则附件 11:通用附则一、人员范围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简称“电脑活动”)的人员范围是:全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
二、活动内容本届电脑活动内容分为“数字创作评比”、“创客竞赛”和“机器人竞赛”。
三、“数字创作评比”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办法“数字创作评比”对象是使用计算机设计、制作的数字化创意作品。
注:表格中打“○”代表该组别设置对应项目。
(二)相关要求1.作品形态界定(1)电脑绘画①电脑绘画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作品。
可以是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建议不超过五幅)。
创作的视觉形象可以是二维的或三维的,可以选择写实、变形或抽象的表达方式。
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规则——勇攀高峰一、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简介RIC(Robot Innovation Challenge)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是一项青少年机器人比赛项目。
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程序设计。
参赛的机器人可在特定的竞赛场地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
在中小学机器人竞赛中设置RIC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的目的是通过电脑资讯及科学原理的融合运用,启发参赛者的科技运用及创意,并以机器人设计的竞赛活动,达到推动创新科学教育的目的,激发我国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二、竞赛主题为“勇攀高峰”本届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的主题为“勇攀高峰”。
三、.参赛范围本次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
四、竞赛主题与规则1 竞赛简介1.1每支队伍由两名参赛选手组成,他们需要自行拼装机器人、编写机器人程序、调试和操作机器人。
机器人从下层基地出发,爬上长 100cm 的斜坡,在上层完成分辨、装配、部署、凯旋等任务。
2 竞赛场地和环境上层场地高度为65CM,坡度最低30度图1为比赛场地示意图2.1 下层基地 30cm×30cm;上层高度为65cm,内尺寸 91cm*91cm,边框高 5cm;斜坡宽30cm,长 100cm,斜坡最低30度。
2.2 道具:圆环 2 个(直径7cm、厚1cm)、彩色圆柱 3 个(底面直径4cm、高4cm)、圆木球1个(直径4cm)、小圆环1个(直径4cm,厚0.6cm)、木八角2个(直径3cm)。
2.3 竞赛场地以现场公布为准。
3 机器人规格3.1 机器人的长和宽均不能超过 25cm,高度不限。
控制器 1 个,电机不超过 4个,传感器不超过5个,不允许采用集成类循迹卡,电池电压不超过9V。
3.2 机器人必须设计成只用一次操作(如按一个按钮或拨一个开关)就能启动。
4 任务要求:4.1 登顶:机器人从下层基地攀爬到上层基地。
4.2 凯旋:机器人在上层基地内旋转一圈以上并播放音乐2秒。
IER智能挑战赛——“九宫智运”竞赛规则一、任务简述参赛的选手通过现场搭建、修改调试程序,在单个“九宫”场地中使用2台机器人,完成一系列模拟智能运输场景中的任务。
参与竞赛的过程中,选手不仅学会机器人的搭建方法、调试过程及控制原理,同时也使机器人成为他们共同成长的伙伴。
这既是本届智能挑战赛的任务,也是国际教育机器人联盟(IER)倡导的基本理念。
二、场地说明2.1 场地规格由9块45*45cm 的单元格拼接而成的“九宫”场地,如图2-1所示,图中不同颜色的单元格,代表不同的任务,具体任务由裁判现场公布。
单元格编号1号2、4号5、6、7号3、9号自选任务区蓝色区域绿色区域橙色区域咖啡色区域自选示意色任务区说明起点区初级任务区中级任务区高级区自选任务2.2单元格45*45cm单元格,内有若干个Φ5 RGB全彩灯。
场地由9个单元格组成,每个单元格都有相应的任务,现场经裁判使用“九宫竞赛管理”计算机选择规定任务图拼接而成。
2.3场地编号标准场地单元格上的箭头标识朝一个方向,以场地箭头方向开始,按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对单元格进行编号依次为1-9,如图2-2示。
编号顺序和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先后顺序无关。
2.4引导线引导线所组成的图案即机器人寻迹的路线,使用Φ5 RGB 全彩灯形成,采用RGB三种颜色任意组合,选手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对机器人进行调试,以完成所要求的任务。
引导线两侧可能有装饰图案,但不会影响到机器人识别引导线。
2.5环境条件比赛场地尽可能为冷光源,低照度,低磁场干扰,场地尽可能保持平整。
由于单元格拼接时存在误差,可能会有一定偏差和间隙,参赛选手应考虑比赛现场存在各种实际情况的可能性,具备适应比赛现场的能力。
三、机器人与系统环境3.1机器人尺寸与规格机器人最大尺寸:静止状态下垂直投影不超过直径为30CM的圆(起始区)内,机器人重量(含电池)不超过1.5千克。
3.2机器人(单台)设计要求3.2.1.限定使用1个可编程处理器,驱动电机(减速电机、舵机)不超过5个(5V电压下,转速不超过250转/分钟)。
电脑创意绘画竞赛规则
一、竞赛主题:跨越时代的奇妙物语
请展开你的想象,利用你所熟悉的电脑绘画软件,围绕竞赛主题创作作品。
二、活动分组
分组方式:小学组、初中组、高中(中职)组
队伍组成:每支队由1名学生、1名指导老师组成(参赛学生所在学段和学校必须与指导教师现所在单位一致,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三、参赛办法
1.评选办法:现场评选。
2024年3月24日各参队现场抽签比赛,比赛地点:另行通知。
2.作品提交
(1)提交时间:2024年3月17日前
(2)报名及作品提交地址(另行通知)
(3)提交内容:
作品画面清晰可见,长宽比例不限,大小不超过10MB。
绘画作品中用到的非本人原素材和参考素材需在说明文档中予以说明。
将以下ABC 三份文件按照指定格式,全部放在一个文件夹中(文件夹按“组别+作者+作品名”进行命名),并打包成rar/zip 压缩文件进行上传,不按规定提交内容的,后果由参赛
队伍自行承担。
A、作品登记表(word 文档);
B、作品文件(jpg或png格式,文件名以作品名称命名);
C、创作说明文档(以作品名称命名,word 文档);
四、其他
1.比赛期间,凡是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由本届临时组委会决定。
涉及裁决的任何异议需由参赛选手在比赛期间向裁判长提出。
临时组委会对规则中未说明及有争议的事项有最后解释权和决定权。
2.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2023年12月。
数学九宫格比赛
近日,在某小学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比赛——数学九宫格比赛。
这项比赛不仅考验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反应速度。
以下是比赛具体过程和结果。
1.比赛规则
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中,每个参赛者在九宫格内填写数字,数字范围为1-9,且每行每列每个宫内都不能有数字重复。
参赛者初赛成绩按用时计算,用时最短的24名选手进入决赛。
决赛中,选手需要在10分钟内解决三个数学难题。
2.比赛结果
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决出了前三名。
其中第一名用时70秒,第二名用时75秒,第三名用时80秒。
三个优秀的选手在决赛中成功解决了三个难题,展现了他们过人的数学思维能力。
3.比赛效果
通过这次比赛,参赛者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还加强了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比赛同时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领奖典礼
为表彰比赛中的优秀选手,学校在颁奖典礼上颁发了奖励。
获得第一名的选手获得了800元的奖金,第二名得到了500元的奖金,第三名得到了300元的奖金。
此外,初赛成绩在前12名的学生还获得了与奖金同等价值的图书奖励。
总之,这次数学九宫格比赛既是对学术成就的考验,也是对学习方法和经验的综合检验。
希望这样的比赛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展,旨在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九宫格比赛规则
嘿,九宫格比赛可有意思啦!规则嘛,其实不复杂。
就好比搭积木一样,每个格子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呢!比如说,你得在这九个格子里按照特定的要求或顺序去放置东西或者完成任务。
(就像玩拼图一样,得把每一块都放对地方才能拼出完整的画面呀!)
然后呢,可能会有时间限制哦,你得快快地思考并行动。
(哎呀,这就跟和时间赛跑一样,紧张又刺激呢!)谁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得最好,谁就是胜利者啦!比如说比谁最先把九个格子都填满正确的答案。
(就像比赛谁能第一个冲过终点线一样激动人心呢!)也可能是比谁的组合最有创意。
(这不就跟创意大赛似的嘛!)
在比赛过程中,大家都全神贯注,争分夺秒的。
(那场面,可真是热火朝天呀!)每个人都想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而且,这可不光是一个人的战斗哦,还得和队友好好配合呢!(就跟打篮球一样,团队的协作超级重要的!)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呀?快来一起玩九宫格比赛吧!。
2024年小学生电子技术竞赛活动方案活动名称:2024年小学生电子技术竞赛活动主题:创意、智能、未来活动时间:2024年7月1日-7月3日活动地点:XX市小学活动目标:1. 提高小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认识,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激发小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情,积极参与到科技教育中。
3. 促进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挖掘和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天赋的小学生,为有志从事相关领域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活动内容:1. 初赛选拨活动a. 网络初赛:参赛选手通过线上平台参与电子技术测评,筛选出进入复赛的选手。
b. 局域赛区选拔:按照赛区划分,各赛区组织相应的选拔赛,筛选出进入决赛的选手。
2. 复赛和决赛活动a. 智能电子制作:参赛选手根据规定的题目,使用电子技术进行智能电子制作,如智能小车、智能农场、智能家居等。
b. 电子技术应用创新赛:参赛选手自主创意设计电子产品或解决方案,展示电子技术在生活、教育、环保等方面的创新应用。
c. 电子技术知识竞赛:参赛选手进行电子技术知识考核,包括电子器件、电路原理、信号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d. 电子技术团队挑战赛:以团队为单位,完成一系列电子技术挑战任务,考验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电子创客展示和互动交流活动a. 参赛选手展示智能电子制作和创新应用的成果。
b. 邀请专业人士和企业代表进行评委点评和交流分享。
c. 组织电子技术workshop,让参赛学生和观众亲身体验电子技术创新的乐趣。
d. 设立互动交流区,参赛选手和观众可以交流互动、切磋技艺。
4. 颁奖典礼和总结会议a. 颁发获奖证书和奖杯,对参赛选手进行表彰。
b. 组织总结会议,总结活动经验,分享参赛选手的学习和成长。
活动宣传:1. 建立官方活动网站,发布关于活动内容、规则和报名的信息。
2. 利用学校官方平台、社交媒体等进行宣传推广。
3. 设立宣传摊位,派发宣传册、海报等宣传材料。
2024年三水区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战赛赛事规则一、比赛主题:AI 智能物流运输挑战赛二、参赛对象: 3-15岁青少年儿童三、竞赛器材:1.编程系统:能够完成竞赛的编程软件。
2.比赛工具:参赛选手自带竞赛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等比赛工具并保证比赛时工具电量充足(可自备移动充电设备)。
3.根据每个赛项的要求,选手自备参赛器材,并按照详细赛规搭建符合要求的参赛作品。
如无自备器材,可使用现场设备。
4.禁带设备:u盘,对讲机等。
四、竞赛任务:(一)比赛主题:智能配送车参赛对象:小中班赛事任务:1.每位参加的选手需要在 60 分钟内,独立完成搭建一辆智能配送车。
2.机器所用器材需符合器材的使用要求,并具有可装载货物的箱体结构。
3.搭建完成后,举手示意裁判进行答辩评分,评分结束后,将积木拆卸回归原位,则表示完成比赛。
(搭建与答辩均需达到60分以上才算通过比赛)使用器材:9076管道积木套装、9090基础套装。
器材无要求。
评分标准(搭建部分):1.搭建作品使用到阶梯放大结构(0-30分);2.作品具有配送车装载货物的箱体结构(0-40分);3.各部分作品连接牢固(0-30分)。
评分标准(答辩部分):1.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今天你很勇敢哦。
(0-25分)2.说一说你的作品哪里用到了放大结构?它有什么作用?(0-25分)3.说一说你的作品还有那些部分?作用是什么?(0-25分)4.配送车上有货箱部分,你知道还有什么车是有这个部分的吗(0-25分)(二)比赛主题:智能扫地车参赛对象:中大班赛事任务:1.每位参加的选手需要在 60 分钟内,独立完成搭建一辆智能扫地车。
2.机器所用器材需符合器材的使用要求,并具有可清扫的活动结构。
3.搭建完成后,举手示意裁判进行答辩评分,评分结束后,将积木拆卸回归原位,则表示完成比赛。
(搭建与答辩均需达到60分以上才算通过比赛)使用器材:45210百变工程套装、9090基础套装。
附件第二十届广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广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组织委员会编2018年12月目录一、参赛对象二、项目设置三、项目评比办法及说明四、奖项设置五、各项目报送(报名)要求六、其他附件1.数字创作评比项目相关要求及评价指标附件2.创客竞赛项目相关要求及评比指标附件3.机器人竞赛项目之创意闯关规则附件4.机器人竞赛项目之 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环环相扣”规则附件5.机器人竞赛项目之BDS机器人工程挑战赛——“驰骋星海”规则附件6.机器人竞赛项目之机器人全能工程挑战赛(虚实结合)规则附件7.机器人竞赛项目之九宫探险(虚拟)规则附件8.通用附则— 2 —一、参赛对象广东省全日制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
二、项目设置活动内容分为“数字创作评比”、“创客竞赛”和“机器人竞赛”三大项目类别。
(一)“数字创作评比”项目设置1.小学组: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电脑动画(健康教育专项)、电子板报、网页设计、3D创意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2.初中组: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电脑动画(健康教育专项)、网页设计、3D创意设计、微视频、计算机程序设计;3.高中组: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二维)、电脑动画(三维)、电脑动画(健康教育专项)、网页设计、3D 创意设计、微视频、计算机程序设计。
4.中职组: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二维)、电脑动画(三维)、计算机程序设计。
5.为配合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召开,第二十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将在有关项目中设置“世园会”专项,有关要求以全国组委会通知为准,省组委不再另行通知。
(二)“创客竞赛”项目设置— 3 —“创客竞赛”是指在电脑辅助下设计和创作,体现多学科综合应用和创客文化的作品。
1.小学组(四年级及以上):创意智造2.初中组:创意智造3.高中组:创意智造(三)“机器人竞赛”项目设置“机器人竞赛”(第十七届广东省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活动)是指中小学生按照命题要求编程,使智能机器人完成相关任务。
陕西省第十九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机器人竞赛分册)修订时间:2019.1.7陕西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组织委员会编二○一九年一月目录第1章机器人竞赛项目细则.............................................................................................................. - 1 -1.1项目分类...................................................................................................................................... - 1 -1.1.1幼儿组.................................................................................................................................. - 1 -1.1.2小学组项目 .......................................................................................................................... - 1 -1.1.3初中组项目 .......................................................................................................................... - 2 -1.1.4高中组项目 .......................................................................................................................... - 2 -1.2竞赛规则及办法.......................................................................................................................... - 3 -1.3队伍报名...................................................................................................................................... - 3 -第2章奖项设置.................................................................................................................................. - 6 -2.1个人荣誉奖项.............................................................................................................................. - 6 -2.2组织荣誉奖项.............................................................................................................................. - 6 -第3章联系方式.................................................................................................................................. - 6 -第4章附件.......................................................................................................................................... - 6 -第1章机器人竞赛项目细则“机器人竞赛项目”是指幼儿组按照要求完成器材搭建,中小学组按照命题要求编程,使智能机器人完成相关任务。
九宫(IER )智能挑战赛一〃九宫联运"竞赛规则一、任务简述参赛选手通过现场搭建、修改调试程序,在两套拼接的“九宫"场地中使用各自的两台机器人,联合来完成一系列模拟智能运输能源的任务。
参与竞赛的过程中,选手不仅学会机器人的搭建方法、调试过程及控制原理,同时也使机器人成为他们共同成长的伙伴。
这既是本届九宫智能挑战赛的任务,也是国际教育机器人联盟(IER)倡导的基本理念。
二、场地说明(一)场地规格由9块45*45cm的单元格拼接而成的“九宫"场地,如图 2.1所示,图中不同颜色的单元格,代表不同的任务区,具体任务由裁判现场公布。
图2・1单元格编号7号5号1、2、4、8号3、6、9 号任务区示蓝色区域绿色区域橙色区域初始状态 完成状态 ___________ 任务说明:打开“拨杆”,转动“手柄”,将3 个“绿色能量块”从“能源架"中取出,机器人 携带能量块离开(垂直投影)此单元格。
计分说明:此任务计55分。
评分说明:打开“拨杆”计10分,从“能源架"中取出“绿色能量块"且离开此单元格,计 15分/个,若掉落则该块能量不计分(离开此单元 格后掉落不影响该任务计分)。
道具位置:“能源架”位置如下图所示,以红 色引导线为中心线放置,底座与长边红色引导线 齐平,“绿色能量块"出口方向朝蓝点方向。
(“能 源架"需双面胶固定在场地上)。
取新型能源的数字,根据“运送规则”将各种能量块运送至 对应的“能源分类库”中,机器人运行后,裁判 随机抽选卡片放入“能源站"且选手不得以任何 方式干预机器人,“能源站”的位置由裁判抽签决 定。
运送规则:小学组:识别1个卡片,根据识别结果将第一 次取得的能量块运送至对应的“能源分区”内,高级任务能 源 运 输 任务过程:打开“拨杆”,转动“手柄",取 出“绿色能量块"。
任务说明:机器人需识别“能源站"上卡片若数字为“1",则运送至“第一能源区",同理,若数字为“2”或“3"时,分别放置在“第二能源区''或“第三能源区",后面取得的能量块只需将同颜色的能量块放入同一个“能源分区"即可。
XGC智能机器人工程任务挑战赛1竞赛目标通过信息技术创新手段,以机器人创新教育为载体,丰富学科生活,培养动手能力;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激发创新精神,培养科学兴趣。
以机器人比赛为突破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相信科学、热爱科学、学习、运用科学的品质,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科普机器人教育奠定基础。
2参赛范围2.1参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专、职高)。
2.2参赛人数:2人/团队。
2.3指导教师:1人(可空缺)。
2.4每人限参加1个赛项、1支队伍。
3竞赛要求1.编程电脑:参赛选手自带竞赛用笔记本电脑,每支参赛队伍至少1台,win7及以上操作系统,并保证比赛时笔记本电脑电量充足(可自备移动充电设备)。
2.禁带设备:U盘、手机、平板电脑、对讲机等。
4竞赛场地及任务说明4.1小学组场地及任务说明4.1.1竞赛场地(1)场地尺寸:220cm ×280cm 。
(2)场地材质:喷绘布,无光。
(3)轨迹线:机器人运行路线,黑色、线宽1.8cm 。
(4)出发区:机器人出发及返回区域,尺寸为30cm ×20cm 。
机器人需按箭头方向运行。
4.1.2竞赛任务说明小学组比赛形式为机器人接力赛,整体任务需由两台机器人配合完成,参赛选手需根据活动规则自行设计机器人及机器人运行程序,保证设计的机器人可以完成相应竞赛任务。
任务开始后1号机器人从1号出发区开始启动,机器人运行路线上需穿过红绿灯,到达2号出发区,与2号机器人完成接力,1号机器人停止在2号出发区内,2号机器人需在感应到1号机器人后自行启动,运行路线上会途径红绿灯,最后到达1号出发区停止,任务结束。
(1)机器人出发及停止1号及2号机器人出发前及返回后整体投影需完全处于出发区或接力区内。
√ × ×获得任务分 不得分不得分(2)红绿灯1号机器人运行至红绿灯处时需在红绿灯处停止3秒后方可继续前进,2号机器人在红绿灯处停需停止3秒。
2024年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比赛旨在促进小学生对电脑制作的学习和应用,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二条:本比赛面向全国小学生开放,参赛人员必须是小学在校学生,年龄不超过12周岁。
第三条: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具体时间和地点将另行通知。
第四条:本比赛所有项目均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完成,逾期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第五条:参赛者必须遵守比赛规定和细则,不得采取任何不正当手段。
第六条:比赛过程中遇到的争议由组委会最终决定。
第二章比赛项目第七条:本次比赛设置以下三个项目:1. 智能机器人制作项目:参赛者需使用电脑编程软件和电子元件,制作一个能够执行简单任务的智能机器人。
2. 小游戏开发项目:参赛者需使用游戏开发软件,制作一个小游戏,具有创意、可玩性和趣味性。
3. 电子作品展示项目:参赛者需使用电脑创作软件,制作一个具有一定美术和设计价值的电子作品。
第八条:参赛者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项目参赛,但每个项目只能提交一份作品。
第九条:参赛者可以自行组队参赛,每队人数不超过3人。
第十条:参赛者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并提交作品相关材料和文档。
第三章比赛评判第十一条:初赛评判根据参赛作品的创意、技术难度和完成度进行评分,评选出进入复赛的作品。
第十二条:复赛评判分为初步评审和现场答辩两个环节。
1. 初步评审:由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综合评估和初步打分,评选出进入决赛的作品。
2. 现场答辩:进入决赛的作品需要在指定场地进行现场答辩和展示,评委将综合考虑答辩表现和作品展示进行评分。
第十三条:决赛评判分为展示和答辩两个环节。
1. 展示:决赛作品将在比赛现场进行展示,评委将评估作品的创新性、设计美感和技术难度。
2. 答辩:参赛者需在评委面前进行答辩,回答评委关于作品设计和制作过程的问题。
第十四条:比赛最终评分由初赛、复赛和决赛的得分综合计算得出,评分最高的作品获得该项目的一等奖,评分次高的作品获得二等奖,评分第三高的作品获得三等奖。
附件6
IER智能挑战赛——“九宫智运”竞赛规则
一、任务简述
参赛的选手通过现场搭建、修改调试程序,在单个“九宫”场地中使用2台机器人,完成一系列模拟智能运输场景中的任务。
参与竞赛的过程中,选手不仅学会机器人的搭建方法、调试过程及控制原理,同时也使机器人成为他们共同成长的伙伴。
这既是本届智能挑战赛的任务,也是国际教育机器人联盟(IER)倡导的基本理念。
二、场地说明
2.1 场地规格
由9块45*45cm 的单元格拼接而成的“九宫”场地,如图2-1所示,图中不同颜色的单元格,代表不同的任务,具体任务由裁判现场公布。
2.2单元格
45*45cm单元格,内有若干个Φ5 RGB全彩灯。
场地由9个单元格组成,每个单元格都有相应的任务,现场经裁判使用“九宫竞赛管理”计算机选择规定任务图拼接而成。
2.3场地编号标准
场地单元格上的箭头标识朝一个方向,以场地箭头方向开始,按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对单元格进行编号依次为1-9,如图2-2示。
编号顺序和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先后顺序无关。
2.4引导线
引导线所组成的图案即机器人寻迹的路线,使用Φ5 RGB全彩灯形成,采用RGB三种颜色任意组合,选手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对机器人进行调试,以完成所要求的任务。
引导线两侧可能有装饰图案,但不会影响到机器人识别引导线。
2.5环境条件
比赛场地尽可能为冷光源,低照度,低磁场干扰,场地尽可能保持平整。
由于单元格拼接时存在误差,可能会有一定偏差和间隙,参赛选手应考虑比赛现场存在各种实际情况的可能性,具备适应比赛现场的能力。
三、机器人与系统环境
3.1机器人尺寸与规格
机器人最大尺寸:静止状态下垂直投影不超过直径为30CM的圆(起始区)内,机器人重量(含电池)不超过1.5千克。
3.2机器人(单台)设计要求
3.2.1.限定使用1个可编程处理器,驱动电机(减速电机、舵机)不超过5个(5V电压下,转速不超过250转/分钟)。
3.2.2.机器人不限传感器个数及种类,机器人配置无线蓝牙功能,以便与九宫竞赛管理计算机进行通讯。
3.2.3.根据机器人电源连接方式不同(串联或并联),机器人使用的所有电压不得超过5V。
3.2.
4.结构:机器人必须使用塑料或航空铝材质的成型件搭建。
3.2.5. 每支参赛队可以携带2-3台机器人部件(最多不能超出3台)用于本届竞赛。
在比赛时,每支参赛队可以搭建2台机器人(最多不能超出2台),两名选手各使用一台符合规则要求的机器人参赛,可相互协助。
中途不能更换机器人,可允许携带部件对机器人进行现场维护。
3.2.6.在不影响正常竞赛和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各参赛队的机器人可进行个性化装饰,以增强其表现力和辨识性。
3.3系统环境
采用《九宫竞赛管理软件V1.0》,用于竞赛的自动计时及评分。
由九宫竞赛管理软件发出开始指令,自动计时,机器人结束后应发送结束指令。
裁判根据选手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在竞赛管理计算机上或纸质表格中记录选手成绩,并显示参赛队伍的最终成绩。
四、任务模块
起点区
(单元格中的圆圈部分)
评分说明:将汽车模型送到汽车收集中心等待区(机器人底盘的任意部分垂直投影进入到等待区),得10分;送到收集中心入口处放下,且不掉落,得10分;正确送入汽车集装箱3号位,得10分; 小学组:汽车模型无车位架,位置4选1。
中学组:汽车模型有车位架,位置4选1。
道具位置:
汽车模型的位置在方框内,以引导线(蓝点)为中心线放置,车头朝向红点处。
收集中心和集装箱位置如下图所示,以引导线为中心线放置,集装箱尾部与9号单元格的边缘对齐。
汽车收集中心
集装箱
等待区
入口
汽车模型位置
得分说明:此任务总得40分。
评分说明:完全打开“库房”(两侧挡板接触场地),得10分;将汽车模型送到汽车收集中心等待区(机器人底盘的任意部分垂直投影进入到等待区),得10分;送到收集中心入口处放下,且不掉落,得10分;正确送入汽车集装箱4号位,得10分;
小学组:“库房”位置固定(正对收集中心入口)。
中学组:“库房”位置为2选1。
道具位置:
“库房”位置如下图所示,以引导线为中心线放置,与单元格外侧边缘线齐平,汽车模型放置在“库房”中心线上,车头朝本单元格外侧。
收集中心和集装箱的位置参照露天装车任务道具说明。
“库房”位置
加油站位置
任务说明:将集装箱送入到4S店停车库。
得分说明:总分50分;
评分说明:集装箱在4S店停车库上不掉落,得30分,集装箱上面每辆车得5分。
道具位置:4S店停车库位置如下图所示,在指定区域中心。
4S店停车库
店停车库
标尺:黄色
积木杆
标尺高度为
尺寸
长度为
面),
宽度为
高度为
重量≥
尺寸:
长度为
宽度为
高度为
重量:
五、竞赛流程
5.1搭建、编程、调试
参赛选手经裁判检录合格后,可进入封闭的比赛场地,由裁判启动《九宫竞赛管理软件V1.0》设计任务场地并公布,选手在接下来的150分钟内现场独立搭建、修改程序、调试机器人。
比赛开始时,机器人的初始状态为带电部分分离状态(即任意两个电气元件不得连接),待裁判发出开始指令后,即可开始进行机器人的组装。
5.2 赛制流程
赛前根据各参赛队报名顺序将队伍分别编为1、2、3……号,比赛时,应抽签决定出场的次序。
5.3 启动
每队选手自己定义机器人编号如1号、2号,但只能1号机器人在“起点区”内待命并与“九宫竞赛管理软件”计算机进行通讯,由计算机发出开始指令后,计时开始,同时1号机器人自动开始运行。
若机器人不运行则改由手工启动,评分由裁判手工评分,则该轮比赛得分系数为手工启动系数。
后续机器人在前面机器人离开“起点区”后(机器人的垂直投影完全离开起点区)可放入场地,手动运行出发。
5.4 结束
(1)1号机器人选手示意裁判结束时,则该轮比赛结束,计时停止,计算所有机器人已完成的任务得分;否则计时不停止,直至5分钟时间到,计时停止。
(2)比赛过程中,未经裁判允许参赛队员接触机器人,则该机器人比赛提前结束,之前得分有效,其他机器人可继续完成任务。
5.5 合作奖励
两台机器人参赛,且每台机器人都完成(任务得分为满分)2个及以上任务(开始/结束任务不算),总分加40分。
5.6 重试
比赛过程中,每台机器人有1次重试的机会,启用重试之后,该机器人之前得分清零,重试时机器人必须从起点区出发且采用手动启动,期间计时不停止。
采用重试后,若10秒内不能手动启动,则取消重试,计时停止,得分按重试前得分计算。
5.7 处罚
故意破坏场地者将取消比赛资格。
六、评分标准
每组参赛选手有两轮比赛机会(两轮比赛场地一致),如果时间允许,可由组委会决定在两轮比赛间适当增加调试时间。
每场比赛,均按赛场上的实际状态记录成绩,由竞赛管理计算机统计得分,得分精确到0.1分。
6.1得分
得分系数:使用《九宫竞赛管理软件V1.0》启动机器人得分系数为1.2,人工手动启动机器人得分系数为1.0。
无论机器人重试与否,得分系数都按第一次启动方式计算。
扣分:比赛期间应保持相关道具的相对完整。
若损坏道具或将道具(任意部分垂直投影)移至该任务所在单元格之外,则该任务不得分,且从该轮任务总分中扣除10分,不同任务累计扣分。
任务总分=各个任务分值之和-扣分。
总成绩= 得分系数×任务总分。
总得分为两轮成绩之和。
6.2成绩评判
总得分高者排名靠前,总得分相同时以结束时间短者排名靠前。
6.3其它
比赛期间,凡是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由裁判委员会决定。
竞赛组委会委托裁判委员会对此规则进行解释与修改,在竞赛中,裁判有最终裁定权,他们的裁决是最终裁决。
七、通用附则(见附件10)
关于取消比赛资格的记录:
原因:
裁判员:记分员:参赛队员:参赛队员:裁判长:数据录入:
关于取消比赛资格的记录:
原因:
裁判员:记分员:参赛队员:参赛队员:裁判长:数据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