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BASE常用命令和脚本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8
easyapi常用命令EasyAPI是一款功能强大、易于使用的API管理工具,提供了许多常用的命令,帮助开发人员更高效地管理和测试API。
1. 创建项目在EasyAPI中,我们可以使用"create project"命令来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该命令会提示输入项目名称、描述等信息,并自动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2. 导入接口如果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已经定义好的接口文档,可以使用"import interface"命令将其导入到EasyAPI中。
导入接口时,可以选择导入的文件类型,如Swagger、Postman等。
3. 编辑接口在EasyAPI中,使用"edit interface"命令可以编辑已有的接口。
该命令会打开一个编辑界面,可以修改接口的请求方法、URL、参数、请求头等信息。
4. 发送请求使用"send request"命令可以发送一个HTTP请求,并获取响应结果。
在发送请求时,可以选择请求方法、URL、参数、请求头等信息。
EasyAPI还提供了丰富的断言功能,可以对响应结果进行验证。
5. 脚本编写在EasyAPI中,可以使用"script"命令编写脚本。
脚本可以用于自动化测试、数据准备等操作。
EasyAPI支持JavaScript和Python两种脚本语言,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语言编写脚本。
6. 运行脚本使用"run script"命令可以运行一个脚本。
在运行脚本时,可以选择要执行的脚本文件,并指定运行参数。
EasyAPI还提供了丰富的调试功能,方便定位脚本中的问题。
7. 查看报告在EasyAPI中,可以使用"view report"命令查看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会展示测试结果、接口覆盖率、请求响应时间等信息。
通过查看报告,可以快速了解接口的测试情况。
8. 导出接口如果需要将EasyAPI中的接口导出到其他工具或平台,可以使用"export interface"命令。
Atlas应⽤程序调试技巧“Atlas”程序由服务器端代码和客户端代码组成,并且,浏览器可能会要去异步请求⼀些数据。
那么,怎样才能Debug这样的web程序呢。
本⽂将告诉你如何使⽤⼀些技术和⼯具来⽅便的完成这件事。
为了更好的Debug,先对应⽤程序进⾏配置要启⽤VS的Debug功能,请添加⼀个<compilation>元素在站点根⽬录的web.config⽂件中,并且设置debug属性为true。
请参阅,<configuration><system.web><compilation debug="true"><!-- etc. --></compilation></system.web><configuration>当Degub启⽤后,“Atlas”会使⽤⼀个Debug脚本类,这个类库将提供附加的对话信息和⼀个下⾯将讲解的Debug帮助类。
在服务器端进⾏Tracing如果你通过启⽤“partial rendering”进⾏服务器端Tracing来Debug页⾯(即页⾯中包含⼀个启⽤了EnablePartialRendering的ScriptManager 和⼀个Mode为Conditional的UpdatePanel),那么你可以使⽤Trace视图(Trace.axd)来显⽰页⾯输出根踪信息。
此时,你可以在页⾯⼀开始呈现时就看到根踪输出信息显⽰在页⾯的尾部,但是这些信息不会在异步Postback后进⾏更新,这是因为仅仅只有UpdatePanel的内容需要在变化时被更新。
关于使⽤Trace viewer的更多信息,请参看 .捕获HTTP交互当开发web应⽤时,观察服务器与客户端来回往返的HTTP交互是很有⽤的,有两个⼯具可以帮助我们⼲这件事:. 这个⼯具⼯作原理是做为⼀个Proxy记录下所有HTTP交互的⽇志。
easyapi常用命令摘要:一、引言二、easyapi简介1.什么是easyapi2.easyapi的发展历程三、easyapi常用命令1.创建API接口2.调用API接口3.管理API接口4.设置API接口四、easyapi命令的实际应用1.创建API接口1.创建GET请求接口2.创建POST请求接口2.调用API接口1.调用GET请求接口2.调用POST请求接口3.管理API接口1.修改API接口2.删除API接口4.设置API接口1.设置API接口参数2.设置API接口限速五、easyapi的高级功能1.接口分组2.接口授权3.接口日志六、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API接口已经成为软件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easyapi作为一款强大的API管理工具,为广大开发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API接口开发体验。
本文将为您介绍easyapi的常用命令,帮助您更好地使用easyapi进行API接口开发。
二、easyapi简介2.1 什么是easyapieasyapi是一款基于Node.js开发的轻量级API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开发者轻松创建、管理和调用API接口。
通过easyapi,开发者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而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处理底层网络编程和API接口的实现。
2.2 easyapi的发展历程easyapi自发布以来,已经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迭代更新。
每个版本都为开发者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和更多的功能。
目前,easyapi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项目中,成为开发者心目中的API管理神器。
三、easyapi常用命令3.1 创建API接口在easyapi中,创建API接口非常简单。
首先,需要安装并启动easyapi 服务。
然后,通过命令行或者编辑器创建API接口文件。
以下是一个创建GET 请求接口的示例:```easyapi:create /users/:id get```该命令表示创建一个名为`/users/:id`的GET请求接口。
liquibase generatechangelog 存储过程-回复“liquibase generatechangelog 存储过程”这个命令是Liquibase工具中的一个功能,用于生成数据库变更的changelog。
在本文里,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与这个主题相关的问题,深入探讨Liquibase和存储过程的使用。
第一步,我们需要了解Liquibase是什么以及它的作用。
Liquibase是一个开源的数据库变更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对数据库进行版本控制和管理。
它能够跟踪数据库结构的变化,记录每一个修改的脚本,并提供管理这些脚本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Liquibase的生成changelog的功能。
Liquibase的changelog是一个XML或YAML格式的文件,用于描述数据库更改的文件。
生成changelog是Liquibase的一个重要功能之一,它可以根据数据库的当前状态自动生成changelog文件。
通过运行“liquibase generatechangelog”命令,Liquibase会自动扫描已创建的表、列、约束、触发器等数据库对象,并将其映射为Liquibase格式的变更描述。
生成的changelog文件可以在后续的数据库版本迭代中用于回滚、管理和部署。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Liquibase仅能够生成部分数据库对象的changelog,包括表、列、约束等,但不能生成存储过程的changelog。
存储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库对象,它通常包含一系列的SQL语句和逻辑,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
由于存储过程的结构和功能比较复杂,Liquibase 并不能自动解析和转换存储过程的定义。
那么,如果我们需要管理存储过程的变更,应该如何操作呢?首先,我们可以手动创建一个存储过程的changelog。
在Liquibase的changelog文件中,可以使用“sql”标签来手动添加SQL语句,用于创建、修改或删除存储过程。
java liquibase的用法Liquibase是一个开源的数据库版本控制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管理和追踪数据库结构的变化。
它使用XML或YAML等格式来描述数据库的变化,可以自动化执行和管理这些变化。
使用Liquibase,可以轻松地对数据库进行版本控制,并跟踪和应用数据库结构的变更。
以下是使用Java Liquibase的基本用法:1. 配置Liquibase:为了使用Liquibase,首先需要在项目中引入Liquibase的相关依赖。
可以使用Maven或Gradle等构建工具来管理依赖关系。
2. 创建Change Set:一个Change Set代表了一个数据库结构的变化,可以是创建表、添加列、索引或约束等操作。
可以使用XML或YAML文件来定义Change Set。
3. 执行Change Set:使用Liquibase的Java API,可以在应用程序启动时自动执行Change Set。
可以通过以下代码执行Change Set:```javaimport liquibase.Liquibase;import liquibase.database.jvm.JdbcConnection;import liquibase.resource.ClassLoaderResourceAccessor;import javax.sql.DataSource;import java.sql.Connection;public class LiquibaseExecutor {public static void executeChangeSet(DataSource dataSource) {try (Connection connection = dataSource.getConnection()) {Liquibase liquibase = new Liquibase("changelog.xml", new ClassLoaderResourceAccessor(), new JdbcConnection(connection));liquibase.update("");} catch (Exception e) {// 处理异常}}}```4. 更新数据库:执行Change Set后,Liquibase将自动检测数据库的当前版本,并将Change Set应用到数据库中。
artisan命令的常用命令
一、常用 artisan 命令
1. php artisan make:controller:用于创建控制器
2. php artisan make:model:用于创建模型
3. php artisan make:migration:用于创建迁移文件
4. php artisan make:middleware:用于创建中间件
5. php artisan make:seeder:用于创建数据填充器
6. php artisan migrate:用于运行迁移文件
7. php artisan serve:用于启动本地开发服务器
8. php artisan make:auth:用于生成用户认证所需要的路由、视图和控制器
9. php artisan make:command:用于创建新的 Artisan 命令
10. php artisan tinker:用于进入 REPL 模式
11. php artisan optimize:用于缓存路由、编译视图
12. php artisan route:list:用于列出所有路由
13. php artisan db:seed:用于运行数据填充器
14. php artisan config:cache:用于缓存配置文件
15. php artisan route:cache:用于缓存路由文件。
- 1 -。
liquibase操作文档liquibase安装1,下载:/download/index.html2,本文档基于liquibase-3.0.5-bin.zip测试编写3,安装只要解压在任意盘符下即可。
同时需要安装jdk,需要jdbc的驱动,jdbc驱动的jar包只需放在liquibase目录中lib目录下即可。
一,用generateChangeLog参数生成数据库的xml格式的changelog,类似数据库的基线liquibase --driver=oracle.jdbc.OracleDriver --changeLogFile=db.changelog.xml--url="jdbc:oracle:thin:@10.249.27.31:1521:bjh_crm" --username=scott--password=tiger generateChangeLog该命令会生成一个db.changelog.xml基础文件,包含了数据库的所有表结构以及索引、视图、sequence等信息。
不包含存储过程等信息。
二,用update参数对数据库对象进行管理liquibase --driver=oracle.jdbc.OracleDriver --changeLogFile=database.changelog.xml--url="jdbc:oracle:thin:@10.249.27.31:1521:bjh_crm" --username=scott --password=tiger update1,增加字段Oracle:ALTER TABLE t_zhang ADD address VARCHAR(255) NULL;对应的changelog.xml的数据集如下:2,给列设置默认值Oracle:ALTER TABLE T_ZHANG MODIFY name default‘Something Else’;3,增加外键Oracle:ALTER TABLE T_LIPENG ADD CONSTRAINT fk_lipeng_zhang FOREIGN KEY(lp_id) REFERENCES t_zhang (id)ON delete cascade deferrable initially deferred;4,增加非空约束Oracle:ALTER TABLE T_ZHANG MODIFY active NOT NULL;5,增加主键Oracle:ALTER TABLE T_ZHANG ADD PRIMARY KEY (id,name);6,删除主键Oracle:ALTER TABLE T_ZHANG DROP CONSTRAINT PK_TZHANG CASCADE;7,增加唯一约束8,导入csv文件到数据库9,修改sequenceALTER SEQUENCE seq_id INCREMENT BY371717MINVALUE371717MAXVALUE371717ORDER;10,创建索引oracle:CREATE UNIQUE INDEX idx_address ON t_zhang(address);11,创建存储过程Oracle: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testHello asbegindbms_output.put_line('hello');end;12,创建sequenceOracle:CREATE SEQUENCE seq_tzhang_id START WITH5INCREMENT BY2MINVALUE10MAXVALUE1000ORDER CYCLE;13,创建表create table t_test(address varchar2(255)) tablespace TBS_CRM_DEF; comment on table t_test is'测试';14,创建视图CREATE OR REPLACE VIEW vi_zhang AS select id,name from t_zhang where id >10;15,删除表数据DELETE FROM t_zhang WHERE id > 100;16,删除所有外键约束17,删除列ALTER TABLE t_lipeng DROP COLUMN loc;18,删除外键约束ALTER TABLE T_LIPENG drop constraint FK_LIPENG_ZHANG;ALTER TABLE T_ZHANG modify name default null;20,删除索引DROP INDEX IDX_UNI_ZHANG;21,删除非空约束ALTER TABLE T_ZHANG modify name null;22,删除sequenceDROP SEQUENCE seq_tzhang_id;23,删除表DROP TABLE t_zhang CASCADE CONSTRAINTS24,删除唯一约束ALTER TABLE T_LIPENG DROP CONSTRAINT UK_TLIPENG_ID CASCADE;25,删除视图DROP VIEW vi_zhang26,插入数据INSERT INTO t_lipeng (id) VALUES (22);27,修改字段的类型ALTER TABLE t_lipeng MODIFY id INT;表中有数据时长度变小修改可能不成功。
Altibase 内存库创建简要说明用altibase用户和相应口令登陆主机1 解压altibase安装包安装包:altibase-client-IA64_HP_HPUX_11.31-64bit-4.3.9.190-release-aCC.tar gzip -cd altibase-IBM_AIX_5.2-32bit-4.3.9.99-release-xlC_r.tgz | tar xvf -2..profile 中增加如下环境变量ALTIBASE_HOME=/altibase; export ALTIBASE_HOMEPATH=$ALTIBASE_HOME/bin:$PATH ;export PATHLD_LIBRARY_PATH=$ALTIBASE_HOME/lib:$LD_LIBRARY_PATH ;export LD_LIBRARY_PATHPATH=$PATH:/altibase/bin3.修改$ ALTIBASE_HOME/conf/altibase.propertiesCM_BUF_SIZE = 512KEX ECUTE_STMT_MEMORY_MAXIMUM = 2GIPC_CHANNEL_COUNT = 28MEM_MAX_DB_SIZE = 40GPORT_NO = 20301 # altibase端口号。
以20301为例作说明。
4.更改posix_aio0 为Available# 该步略过使用如下语句查看:lsdev -C |grep aioaio0 Available Asynchronous I/O (Legacy)posix_aio0 Available Posix Asynchronous I/O使用smit更改:Devices –> AS.. IO -> Posix Asynchronous I/O ->Change / Show Characteristics of Asynchronous I/O->STATE to be configured at system restart available5.拷贝license将$ALTIBASE_HOME目录下的文件license复制到conf目录下:cp license $ALTIBASE_HOME/conf/6.创建altibase数据库cd $ALTIBASE_HOME/bin启动server :server create mydb # 进入创建数据库模式server start # 启动数据库server用法:参数:start | stop | kill | status | create | restart7.创建用户server create mydbserver start之后运行以下命令创建用户:iscreate user billing identified by " billing "temporary tablespace SYS_TBS_TEMPdefault tablespace SYS_TBS_MEMORYaccess SYS_TBS_DATA on;create user account1 identified by "account1"temporary tablespace SYS_TBS_TEMPdefault tablespace SYS_TBS_MEMORYaccess SYS_TBS_DATA on;8.导出和创建表/索引导出原altibase数据表、索引和外键的建表语句:aexport -s 133.224.218.20 -u billing -p billing -port 20301 –NLS US7ASCII该命令将在当前目录生成文件:BILLING_CRT_TBL.sqlBILLING_CRT_INDEX.sqlBILLING_CRT_FK.sqlBILLING_CRT_INDEX.sql BILLING_CRT_TBL.sql BILLING_CRT_FK.sql导入数据表和索引:利用上面导出的文件执行以下命令:isql -s 133.224.218.20 -port 20301 -u billing -p billing -NLS_USE US7ASCII -f BILLING_CRT_TBL.sqlisql -s 133.224.218.20 -port 20301 -u billing -p billing -NLS_USE US7ASCII -f BILLING_CRT_FK.sqlisql -s 133.224.218.20 -port 20301 -u billing -p billing -NLS_USE US7ASCII -f BILLING_CRT_INDEX.sql或者先进入isql:isql -s 133.224.218.20 -port $port -u billing -p billing -NLS_USE US7ASCII再用以下命令导入表和索引:connect billing/billing@BILLING_CRT_TBL.sql@BILLING_CRT_INDEX.sql@BILLING_CRT_FK.sql9.创建account 用户和表创建account用户:drop user ACCOUNT cascade;create user ACCOUNT identified by "ACCOUNT"temporary tablespace SYS_TBS_TEMPdefault tablespace SYS_TBS_MEMORY;GRANT ALL PRIVILEGES TO ACCOUNT;首先导出建表语句:aexport -s 133.224.218.20 -u account1 -p account1 -port 20301 –NLS US7ASCII以上命令生成以下文件文件:ACCOUNT_CRT_TBL.sqlACCOUNT_CRT_INDEX.sqlALL_CRT_VIEW.sqlACCOUNT_CRT_INDEX.sql ACCOUNT_CRT_TBL.sql ACCOUNT_CRT_FK.sql创建表:进入isql:isql -s 133.224.218.20 -port 20301 -u account1 -p account1 -NLS_USE US7ASCII执行:connect account1/account1@ACCOUNT_CRT_TBL.sql@ACCOUNT_CRT_INDEX.sql@ALL_CRT_VIEW.sql或者直接执行以下命令创建表:isql -s 133.224.218.20 -port 20301 -u account1 -p account1 -NLS_USE US7ASCII -f ACCOUNT_CRT_TBL.sqlisql -s 133.224.218.20 -port 20301 -u account1 -p account1 -NLS_USE US7ASCII -f ACCOUNT_CRT_INDEX.sqlisql -s 133.224.218.20 -port 20301 -u account1 -p account1 -NLS_USE US7ASCII -f ALL_CRT_VIEW.sql。
SAP常用Tcode常用命令SE81 Tools -> ABAP Workbench -> Overview -> Application Hierarchy view the Repository structure in the application hierarchy.SE84 Tools -> ABAP Workbench -> Overview -> Information System use the Repository Information System to search for specific Repository objects.SE80 Object NavigatorSWO2 Business object browserSE95 Modification browserSE83 Reuse LibrarySE16 Data BrowserSE09 Transport organizerBAPI BAPI browserSE81 SAP. Application HierarchySE82 Customer Application HierarchySE11 ABAP DictionarySD11 Data ModelerSE38 ABAP EditorSE37 Function BuilderSE24 Class BuilderSE33 Context Builder SWO1 Business object builderSE32 Text ElementsSE36 Logical DataBasesSE91 MessagesSE92 System Log MessagesSE39 Split-Screen EditorSE35 Dialog ModulesSFAW Field SelectionSNRO Number RangesSCDO Change DocumentsSLG0 Application LogSE54 General Table Maintenance Dialog SNL3 NLS: Character Sets, Language, Locals SE93 TransactionsSE43N Area MenusSU20 List of authorization fieldsSU01 设置用户别名SU02 创建profileSU03 Maintain Authorization and profiles. SU3 Maintain user own dataSMSY system landscapeSMSY_SETUP system landscape setup.PFCG 维护用户权限信息RMMain RoadMap的主信息SE06 Post-Installation for Transport OrganizerSLICENSE or SLIC 激活SAP license。
ALTIBASE内存数据库介绍ALTIBASE的架构采用了一种基于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的内存数据库架构。
该架构可以提供高效的事务处理和并发控制机制,使得数据库能够支持大规模的并发访问和高度可靠的数据一致性。
ALTIBASE的内存管理机制采用了内存池技术,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内存资源,提供高速的数据访问和响应速度。
1.高性能:ALTIBASE的内存数据库架构使得它能够提供非常高的数据访问速度和响应速度。
它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使得它能够应对海量的实时数据处理需求,提供快速的数据分析和查询服务。
2.可靠性:ALTIBASE采用了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机制,能够提供高度可靠的数据一致性和事务处理。
它的故障恢复机制使得数据库能够在遭受故障或崩溃时,快速恢复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3.扩展性:ALTIBASE的架构可以进行线性扩展,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增加存储和计算能力。
通过添加更多的节点来扩展集群,可以提供更高的并发访问能力和更大的存储容量。
4.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ALTIBASE支持各种类型的数据处理和实时分析任务。
它提供了丰富的SQL查询功能和高级分析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的数据分析和处理需求。
1.金融行业:ALTIBASE可以用于高频交易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等场景中。
它的高性能和可靠性能够满足金融行业对高速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需求。
2.电信行业:ALTIBASE可以用于电信网络管理系统、计费系统和运营支持系统等场景中。
它的高性能和可扩展性使得它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和支持高并发访问。
3.互联网行业:ALTIBASE可以用于电子商务平台、广告系统和用户行为分析等场景中。
它的高性能和高度可靠性能够支持大规模的在线业务和实时数据分析。
1.高度可靠:ALTIBASE的多版本并发控制机制和故障恢复机制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高性能:ALTIBASE的内存数据库架构使得它能够提供出色的数据访问速度和响应速度。
Q1 什么是内存DBMS?内存DBMS是一种新的在MMDBMS服务器启动后在内存中管理整个数据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内存DBMS是在要求提高事务处理速度的背景下出现的。
因为内存DBMS的整个数据库都在内存中,内存DBMS访问磁盘的次数相对于磁盘DBMS要少得多。
因为整个数据库常住在内存中,数据处理算法非常简单。
因为这些原因,内存DBMS的性能相对于磁盘DBMS要高得多。
当然,内存DBMS不只是性能高,同样具有磁盘DBMS的各种功能。
Q2 请用一句话定义Altibase内存数据库Altibase是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它在内存中保存和管理数据,可以不通过硬盘直接访问数据。
它提供高效的事务处理解决方案。
Q3 Altibase支持什么操作系统?因为Altibase内存DBMS在开发中使用一个操作系统无关的模块,所以通过在makefile文件中设置一些选项,重新编译Altibase的源代码可以很方便的移植到其他操作系统。
Altibase支持如下的一些32位和64位的操作系统。
Solaris, DEC TRU64, HP-UX, AIXLinux, Windows 2003VxWorks, QNXQ4 Altibase和磁盘DBMS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有两个主要区别。
一个是数据库所在的位置不同。
磁盘DBMS总是将数据库存在磁盘上,将要访问的数据放在内存缓冲中。
内存DBMS将磁盘上的备份数据库加载到内存中并在内存中进行管理。
第二个区别就是他们的性能有非常大的不同。
另外由于运行环境不同二者之间也有一些其它的区别。
在性能方面内存DBMS大约比磁盘DBMS高10倍,功能方面内存DBMS和磁盘DBMS基本相同。
Q5 Altibase的稳定性如何?Altibase内存DBMS在2000年10月首次发布。
因为我们有长时间研究和开发DBMS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们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商业数据库产品。
其间,Altibase的性能,稳定性和易用性也在通信,证券和国防领域被验证。
ALTIBASE 简介ALTIBASE 数据库完美结合了DRDBMS 和MMDBMS的特性,并提出了一个新概念---Hybrid DBMS,为需要满足高速处理大量数据的用户提供了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Hybrid DBMS把需要高性能处理的热数据存储在内存,将仅需要保存的大容量历史数据存储在磁盘,将数据差别化处理的同时,又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集中管理这些数据。
而且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只使用内存数据库、只使用磁盘数据库、内存数据库和磁盘数据库混合使用等使用模式。
ALTIBASE 提供高性能、容错能力和事务管理的方便性,特别是在通信、网上银行、证券交易、实时应用和嵌入式系统领域。
ALTIBASE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数据库服务系统的潜力,增强数据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基本架构:混合模式ALTIBASE数据库的体系架构适用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非常适合一般的应用。
应用程序通过各种通信方法连接到服务器。
ALTIBASE 数据库整个体系结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服务器部分:组织数据储存的管理器和查询语句处理客户端库:用于实施应用程序通信模块:用于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ALTIBASE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多线程结构的服务器消耗较少的系统资源,而且线程之间的切换成本也低得多。
Altibase服务器具有多线程结构的优点。
Altibase由提供数据库服务器基本功能的系统线程和执行数据库应用程序发出的数据库操作的服务线程组成。
服务线程池负责管理服务线程。
这种结构能通过最小化系统资源的使用提供系统可扩展性和可用性。
服务器实例的线程结构如下:主线程创建/退出所有线程,并管理它创建的线程。
服务守护线程当客户端要求连接时,该线程连接客户端与服务线程池中的一个等待状态的服务线程。
检查点线程为了减少恢复操作中的工作量,该线程周期性地或不定时地将当前数据映射到磁盘数据文件中并删除或移动已反映的日志文件。
efcore常用指令Entity Framework Core(EF Core)是一个用于.NET应用程序的对象关系映射(ORM)框架,它提供了一种将数据库操作转化为面向对象编程操作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EF Core 中常用的命令和操作:1. 数据库迁移命令:-添加初始迁移:创建数据库迁移的初始版本。
```bashdotnet ef migrations add InitialMigration```-应用迁移:将迁移应用到数据库。
```bashdotnet ef database update```-撤销迁移:撤销上一个迁移。
```bashdotnet ef migrations remove```-生成SQL 脚本:生成用于迁移的SQL 脚本,而不应用迁移。
```bashdotnet ef migrations script```2. 数据库操作命令:-创建数据库:根据模型创建数据库。
```bashdotnet ef database update```-删除数据库:删除数据库。
```bashdotnet ef database drop```3. 查询数据库状态:-查看挂起的变更:查看尚未应用的迁移。
```bashdotnet ef migrations list```-查看数据库更新的脚本:查看将应用到数据库的SQL 脚本。
```bashdotnet ef migrations script```4. 生成数据库上下文和实体类:-从现有数据库生成模型:根据已有数据库生成模型代码。
```bashdotnet ef dbcontext scaffold "YourConnectionString" Microsoft.EntityFrameworkCore.SqlServer -o YourOutputDirectory```这些是EF Core 中的一些基本命令,你可以根据项目的需要使用更多的命令和选项。
ALTIBASE常用命令和脚本1.一般应用命令 (1)1.1.isql介绍 (1)1.2.使用isql连接数据库 (2)1.3.查看altibase数据库中所有的表 (2)1.4.查看所有的sequence (2)1.5.查看表结构和索引、主键 (2)1.6.创建主键 (3)1.7.查询数据的前N条 (3)1.8.修改表结构 (3)1.9.退出altibase的iSQL (3)1.10.在shell脚本中使用isql命令 (3)1.11.使用isql执行文件中的sql语句 (4)1.12.导入导出数据 (4)1.13.Perl中altibase的DBI的使用 (5)2.管理类命令 (6)2.1.查询当前占用或等待锁资源的操作 (6)2.2.altibase锁的解锁办法 (6)2.3.使用aexport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 (6)2.4.启停数据库使用server (7)2.5.连接会话查询 (7)2.6.关闭session (7)2.7.查询SQL的执行时间 (7)2.8.查询表占用空间大小 (8)1.一般应用命令1.1. isql介绍Altibase使用ISQL连接数据库,默认连接方式为TCP/IP,isql的使用帮助如下:cxyt@ocstest[/home/cxyt]> isql -h================================================================== ===ISQL HELP Screen================================================================== ===Usage : isql [-h][-s server_name] [-u user_name] [-p password][-port port_no] [-silent] [-v][-f in_file_name] [-o out_file_name] [-NLS_USE nls_name] -h : This screen-s : Specify server name to connect-u : Specify user name to connect-p : Specify password of specify user name-port : Specify port number to communication-f : Specify script file to process-o : Specify file to save result-v : Print command once more-silent : No display Copyright1.2. 使用isql连接数据库isql -s 127.0.0.1 -u ocs_rf -p ocs_rf使用isql连接数据库时,默认连接IP:127.0.0.1,还有一些默认选项,如端口号、字符集等,都是在配置文件中指定,配置文件一般存在于路径:$ALTIBASE_HOME/conf/altibase.properties在使用时,在个人profile中配置好所使用altibase数据库的环境变量即可。
1.3. 查看altibase数据库中所有的表select * from tab;使用此命令即可查到所登陆用户所有的表。
1.4. 查看所有的sequence查看altibase的sequence都是通过altibase的系统表查询Select * from v$seq;常用的视图可以通过如下sql查询:Select * from v$tab;1.5. 查看表结构和索引、主键通过如下SQL可以一并查出Desc tableName也可以从系统表查看表字段:select a.TABLE_NAME , b.COLUMN_NAMEfrom SYSTEM_.SYS_TABLES_ a, system_.SYS_COLUMNS_ bwhere a.TABLE_ID = b.TABLE_ID and a.TABLE_NAME='I_USER_RELATION';1.6. 创建主键alter table CSERVER_PARA add primary key(PARA_NAME) using index tablespace SYS_TBS_MEMORY; --指定表空间1.7. 查询数据的前N条Select * from tableName limit n; 查询tablename中前N条数据。
Select * from tableName limit m,n;查询tablename,从第M行开始查询N行。
1.8. 修改表结构alter table RAS_FREE_RESOURCE alter column (FREEZE_FREE_RES not null);alter table test alter column (c1 set DEFAULT 0);使用SQL语句可以修改表结构,具体使用方法,请参考altibase官方文档,需要注意的是,在生产环境中,如果主备机开了复制,需要停复制,才可以修改表结构。
1.9. 退出altibase的iSQL使用exit或quit退出。
1.10. 在shell脚本中使用isql命令#!/usr/bin/shisql -s 127.0.0.1 -u ocs_rf -p ocs_rf << EOFselect * from counter_tariff;EOF在我们平时连接altibase数据库时,需要输入一大段的字符串,才能成功连接到数据库,可以将命令写到脚本中,方便执行,假设用户名和密码相同,如下: isql.sh#!/usr/bin/shif [ $# -lt 1 ]thenecho "USAGE: $0 DSN .."exit 1fiDSN=$1shiftfor param in $@doparamlst="$paramlst $param"doneisql -s 127.0.0.1 -silent -u $DSN -p $DSN $paramlst1.11. 使用isql执行文件中的sql语句-bash-4.0$ cat ab.sqlselect * from v$seq;使用命令: isql -s 127.0.0.1 -u ocs_rf -p ocs_rf -f ab.sql 就可以执行,因此可以在文件中写入批量的SQL,用isql来批量执行。
1.12. 导入导出数据使用isql命令命令格式为: iloader { in | out | formout | structout | help }[-T table_name] [-d datafile][-f formatfile] [-F firstrow][-L lastrow] [-t field_term][-r row_term] [-U|-u login_id][-P|-p password] [-S|-s servername][-mode mode_type][-commit commit_unit] [-bad badfile] [-log logfile][-e enclosing][-array count][-replication true/false][-noexp]例子:表格格式文件的生成,可以生成表结构。
iLoader> formout -T employee -f employee.fmtiLoader> exitshell> lsemployee.fmtexp: iloader formout -T COUNTER_TARIFF -f COUNTER_TARIFF.fmt -s127.0.0.1 -u ocs_rf -p ocs_rf数据下载iLoader> out -f employee.fmt -d employee.datDATE FORMAT : YYYY/MM/DD HH:MI:SS..Total 20 record downloadDOWNLOAD: 56936iLoader> exitshell> lsemployee.dat employee.fmtexp: iloader out -f COUNTER_TARIFF.fmt -d COUNTER_TARIFF.dat -s127.0.0.1 -u ocs_rf -p ocs_rf数据上传iLoader> in -f employee.fmt -d employee.dat -mode replaceDATE FORMAT : YYYY/MM/DD HH:MI:SSUPLOAD: 13880Load Count : 20Exp: iloader in -f COUNTER_TARIFF.fmt -d COUNTER_TARIFF.dat -mode replace -s 127.0.0.1 -u ocs_rf -p ocs_rf1.13. Perl中altibase的DBI的使用使用方法如下:现在altibase-perl-dbd 只能支持32位,所以,需要用32位perl.dbd 需要32位的altibase 的odbc库:libodbccli_sl.so 已经将这个库copy到$ALTIBASE_HOME/lib/libodbccli_sl_32.so编译dbd 时指定perl, 和odbc库的位置。
已经链接到32位的perlperl 脚本连接字串如:#!/usr/bin/perluse DBI();my $dbh = DBI->connect("dbi:altibase:DSN=127.0.0.1;UID=SYS;PWD=MAN AGER;CONNTYPE=1;NLS_USE=US7ASCII;PORT_NO=20300", "", "", {'RaiseEr ror' => 1, 'AutoCommit' => 0});2.管理类命令2.1. 查询当前占用或等待锁资源的操作1、等待锁的query (就是查询哪些操作正等待锁资源被hold住)select m_name , a.client_pid , b.queryfrom v$session a , v$LOCK_STATEMENT b, v$lock_wait cwhere a.id = b.session_idand b.TX_ID = c.TRANS_ID;2 占用锁的query (就是查询哪些操作正占用着锁资源)select m_name , a.client_pid , b.queryfrom v$session a , v$LOCK_STATEMENT b, v$lock_wait cwhere a.id = b.session_idand b.TX_ID = c.WAIT_FOR_TRANS_ID;3 查询当前的更新锁select m_name , a.client_pid , b.query from v$session a , v$LOCK_STATEMENT b, v$lock cwhere a.id = b.session_idand b.TX_ID = c.TRANS_IDand c.LOCK_DESC = 'IX_LOCK';2.2. altibase锁的解锁办法通过在锁视图V$LOCK_STATEMENT和V$LOCK中查到相应的锁信息,再通过如下命令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