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大学产生背景起源
- 格式:docx
- 大小:21.02 KB
- 文档页数:3
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与发展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与发展可追溯到公元11世纪,这一时期标志着欧洲教育体系的根本转变。
在此前的时代,学术知识主要通过修道院传授,而大学的出现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交流平台。
一、大学的起源与背景在了解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大学的起源与背景。
大学一词源于拉丁语的"universitas",意为集体、整体。
最早的大学起源于欧洲的教会学校,这些教会学校在中世纪早期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聚集于这些教会学校,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术社群。
这些学者们渴望自由地追求知识,并希望能够相互交流、辩论。
因此,大学的出现实际上是对学者们追求知识自由的回应。
二、最早的大学最早的大学可以追溯到11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地。
在这些地区,一些修道院和教堂开始建立自己的学校,致力于传授各种学科的知识。
著名的大学城如巴黎、牛津和剑桥逐渐崭露头角。
这些大学以自由辩论和学术研究为特点,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者。
这也为欧洲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
三、学科的发展与教学方法在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学科范围逐渐扩大,包括神学、法律、医学和哲学等。
这些学科代表了当时欧洲社会最为重要的领域。
大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也随之发展。
传统的修道院教育强调默写、背诵和讲授,而大学则更加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
学生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
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社群,拥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组织形式。
学术自由意味着大学教授和学生有权自由地追求知识,并公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大学自治则意味着大学拥有相对的自我管理权,可以自主制定课程、选拔教职员工,并且有自己的决策机构。
五、大学的社会影响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为欧洲的学术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和知识的平台,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学术进步。
“哈罗德·珀金之谜”——中世纪大学起源探究作者:黄旭华李盛兵杨蕾来源:《现代大学教育》 2016年第2期黄旭华李盛兵杨蕾摘要: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主要有:中世纪城市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西方法律传统和变革为城市和大学的出现提供了观念支撑;十字军东征不仅为西欧提供了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和平环境,而且将久违的古典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引入西欧,而所有的因素背后都有宗教的影子。
中世纪大学是各种因素综合叠加、相互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中世纪大学;行会;城市化;基督教;罗马法;教会法中图分类号:G649.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6)02-0052-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中世纪教师行会研究”,项目编号:BOA150032。
收稿日期:2015-10-12作者简介:黄旭华(1973-),男,江西上饶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上饶师范学院教师,从事中世纪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李盛兵(1965-),男,安徽宣城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国际化研究;广州,510631。
杨蕾(1983-),女,江西丰城人,江西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教育学硕士,从事中世纪大学、教育生态学研究;南昌,330098。
对起源的探究就是探究多样性背后的统一性和变化背后的秩序。
[1]32在传统的大学史研究中,大学的起源是最具吸引力的课题,因为它体现了中世纪最具有创造性的一面。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兴起的解读,主要有四种观点:求知热情说、社会需求说、自我保护说和多种因素说。
[2]前三种观点只能在某一方面解释大学的起源;第四种观点注意到大学产生的复杂性,但关于大学的起源,依然迷雾重重。
英国历史学家珀金(Harold Perkin)认为:大学是一个既分裂又分权社会的“偶然”产物。
[3]37这就是大学史上著名的“哈罗德·珀金之谜”。
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指出[4]: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的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的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
一、欧洲中世纪大学创立的背景及起源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是指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
也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
中世纪大学的创办过程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王室与教皇之间寻求生存空间的过程。
(一)中世纪大学创立的社会背景社会基础:1.政治上: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王室与教皇的斗争),前民族国家的发展;王室支持大学的发展主要是为了他们统治下的繁荣,弥补战争和瘟疫带来的人口和财富上的损失;2.经济上:城市的兴起;工商业的发展及新型市民阶层的需要(城市和贸易复兴;从11~15世纪,欧洲约诞生了5000个新兴城市和城镇);3.文化上:十字军东征后,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遗产呈现在西欧社会面前;4.宗教上:在大学出现之前,教会机构承担着部分西方高等教育的内容(如修道院、大教堂);教会支持则是通过大学使人们学会如何尊崇神。
5. 社会环境:中世纪后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需求(如对律师、管理者、文书、医生、牧师等的需求)。
首先,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王权在与教会的争夺过程中也需要理论上的依据。
教会自我完善的需要。
再次,学者们追求理性与自由的需要。
文化基础:1.学者对古罗马、希腊文化典籍的翻译;2.七艺以外的知识丰富了教学内容,在人们面前打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知识世界。
其次,新学科的引进也拓宽了欧洲人的思维。
代数学、零的符号、小数的规律等从此为欧洲人所熟悉。
通过大规模的翻译而引进的古典的以及阿拉伯人的知识最终促成了中世纪后欧洲的学术繁荣,也为大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处于地中海沿岸,伊斯兰文明、古希腊文明及埃及文明的得以便利的交流和碰撞;(二)最初的大学大学不是有意识创办的,一开始也没有专门的法令来创办大学,它是逐渐形成的,因此不可能为任何一所大学制定一个确切的创建时间。
《欧洲中世纪大学_历史描述与分析》篇一欧洲中世纪大学_历史描述与分析一、引言欧洲中世纪大学是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欧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特点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描述和分析,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二、历史背景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条件以及文化传统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土壤。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结构、骑士文化、教会势力等因素都对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以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为目的的学术机构应运而生,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大学。
三、发展历程1. 早期阶段早期的欧洲大学多为教会或皇室所设立,主要传授神学、法学、医学等学科知识。
这些大学通常以一种行会组织的形式存在,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学术传承。
在教学内容上,神学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哲学、数学等其他学科也得到了相应的关注和发展。
2. 中世纪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世纪欧洲的大学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育体系。
大学的教师多为学者或教士,他们在大学中教授课程并传播知识。
学生们在大学里学习各种知识,同时参加学术辩论和交流活动,以此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这一时期的大学也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文艺复兴时期及以后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欧洲的大学开始逐渐摆脱教会的束缚,开始更加注重人文主义教育。
大学的课程设置逐渐扩大,涵盖了文学、艺术、历史等多个领域。
同时,大学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术机构,拥有了自己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在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大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四、特点分析1. 学术自治与独立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高度的学术自治和独立性。
大学拥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学术传承,教师和学生享有相对的自由和权利。
这种学术自治和独立性为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保障。
大学史纲知识点总结1. 大学的起源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
在12世纪初期,一些基督教教士开始在修道院内创办学校,用于培养教士和修士。
最早的大学是由教士们组成的团体创办的,他们租用教会的土地,设立学校,供教士们学习神学和哲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了大学,成为了研究和深造的重要场所。
2. 大学的传统学科中世纪大学的课程主要包括神学、法学和医学。
神学是最重要的学科,因为教会对所有的知识都有绝对的控制权。
法学和医学也是重要的学科,因为它们对社会的发展和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后来,这些学科逐渐演变成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3. 大学的组织中世纪大学的组织结构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
大学由教宗或国王直接管理,有自己的法律和特权。
教师和学生有着相对自治的地位,他们可以自行组织教学活动和研究项目。
大学分为法学、医学和神学三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教师和学生。
4. 大学的传统价值观大学传统上强调对知识的追求和批判性思维。
它强调自由思考和自由表达,相信知识的价值是独立于政治或宗教的。
大学传统还包括对精神和道德的追求,大学是人的道德和精神修养的场所。
5. 大学的发展历程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中世纪、文艺复兴和现代三个时期。
中世纪时期,大学作为教会的一部分,不断发展壮大。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开始脱离教会的控制,出现了许多新学科,如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
现代时期,大学逐渐成为了国家的工具,开始参与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事务。
6. 大学的全球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国际化的趋势,大学的全球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大学开始面临国际化、多元化和多文化的挑战,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迎接这些挑战。
7. 大学的未来发展目前,大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给大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大学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更好地为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大学史纲知识点总结大学的起源及传统学科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
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与发展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与发展是欧洲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于后世的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梳理大学的起源、组织结构、教学内容以及影响等方面来探讨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与发展。
一、起源与发展中世纪欧洲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1世纪后期,受到当时修道院学校的启发。
修道院学校是中世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初由修道士们创办,主要培养修道士和教堂的官员。
随着修道院学校的发展,一些普通市民和贵族子弟也开始进入修道院学校接受教育。
在这个背景下,中世纪欧洲大学应运而生。
欧洲大学的兴起与教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教会对知识的追求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会渴望培养更多的神职人员,以支持教会的发展和宗教的传播。
于是,教会开始资助一些教育机构,并逐步建立了大学这样的高等教育机构。
二、组织结构与特点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现代大学有所不同。
大学由四个“学院”组成:文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
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院长和教授,负责教授各自领域的知识。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选择所属的学院,并在该学院学习。
大学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通过教师的口述和解释来传授知识。
学生们则通过笔记记录和讨论来消化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此外,大学还设立了一些辅助教学的机构,如图书馆和实验室,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三、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中世纪欧洲大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
其中,神学是最重要的学科,因为中世纪的社会十分宗教化,教会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法学和医学也是当时的重要学科,为社会提供了法律和医疗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学科范围逐渐扩大,新的学科如哲学、数学、自然科学等也逐渐引入。
这为欧洲的学术繁荣奠定了基础,并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影响与启示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与发展对于后世的教育制度和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奠定了现代大学的基本模式和教学方式,启发了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者和思想家。
《欧洲中世纪大学_历史描述与分析》篇一欧洲中世纪大学_历史描述与分析一、引言欧洲中世纪大学是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这些大学不仅为欧洲的文化、科技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对全球高等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描述和分析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重要性和价值。
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背景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这一时期是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欧洲封建社会制度下,社会阶层分明,知识传播受到严格限制。
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崛起,人们对知识和教育的需求逐渐增加。
三、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展过程1. 早期大学的出现早期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1世纪末和12世纪初。
最早的大学包括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和萨莱诺大学等。
这些大学通常以某一学科为中心,如法学、医学等。
它们通常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形成了学术交流的社区。
2. 大学的扩散与多样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越来越多的大学在欧洲各地建立起来。
这些大学不仅包括传统的法学和医学专业,还逐渐发展出神学、哲学、文学等学科。
此外,这些大学还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风格,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
四、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影响1. 对学术和文化的影响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展推动了学术和文化的繁荣。
这些大学成为学者和学生的聚集地,促进了不同学术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它们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同时,这些大学还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学者和专家,为欧洲的学术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展也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这些大学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富。
其次,这些大学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此外,这些大学的学者们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2007 年第 6 期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32 No.6 第32卷(总第138期)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Dec ., 2007 教育史研究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贺国庆(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摘要: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源头和基础。
本文探讨了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的背景及5所著名大学形成的过程和原因,本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现代大学历史延续性的理解。
关键词:中世纪大学起源作者简介:贺国庆(1961-),男,湖南桑植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教育史。
中图分类号:G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07)06-0021-08 收稿日期:2007-09-15确定大学诞生的准确年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中世特权的师生组成的行会、管理体系、固定的课程及学位制纪最早的大学都是逐渐形成的。
早期中世纪大学都尽可能度,一些高等教育中心,如兴起于公元前 4 世纪的雅典哲将自己的历史往前追溯,于是就出现了博洛尼亚大学是公学学校,兴盛于 3 世纪早期到 6 世纪中期的贝鲁特法律学元 423 年由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Theodosius)创办的校,建于 425 年一直维持到 1453 年的君士坦丁堡帝国大虚构;巴黎大学也认为自己是由查理曼(Charlemagne)学,可能有某些方面与后来的大学有了类似的特征,但从建立的,因而把自己当作罗马高等教育传统的继承者。
牛本质上看,两者间没有任何有机的实质性的连续性。
“大津大学甚至被追溯到更远的年代,在特洛伊城被毁之后,学”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是行会的意思,特洛伊人征服了大不列颠,随他们而来的一些哲学家定居在 12-14 世纪常常用于表示一些合作性的团体,如手艺人于牛津,遂有了牛津大学。
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及对我国大学的影响黄亮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中世纪欧洲大学出现的原因、大学组织形式、运作方式以及课程设置等内容。
通过解析中世纪大学的起源,发掘其西方教育内在的精髓,从中得出其西方大学精神对我国大学发展的影响。
[ 关键词]中世纪大学;我国大学;影响一般认为,现代意义的大学渊源是12、13世纪在西欧出现的中世纪大学。
中世纪欧洲大学是中世纪留给后世最可称赞的文化遗。
中世纪大学的很多制度后来成为西方大学的基本形式。
当今天我们的大学面临种种困境时,研究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将有助于我们扩大视野,开阔思维,从丰富的大学历史发展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得出有益于我们解决当前问题的启示。
一、中世纪大学的起源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有许多,概括起来主要有:首先,11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农业生产缓步上升。
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手工业得到发展并逐渐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商业活动也逐步展开。
专职的工商业者聚居一处,从事生产和贸易,逐渐形成了中世纪的城市。
城市的普遍兴起和发展,国际间贸易和交往的日益频繁,使得城市生活再一次变得充满活力。
随着城市和贸易的复兴,行会和联合组织发展成为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
此外,加上十字军东征使拜占廷文化迅速传遍整个欧洲,客观上也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这些社会条件的变化,造成了中世纪后期的社会需要大量受过训练的管理者、律师、文书、医生和牧师,这样,法学和医学方面的研究便格外受到人们的重视。
西欧最早的一些大学,便分别是在法学和医学研究与教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其次,中世纪的大学与宗教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么是依附于教会,要么本身就是神父或是神职人员创办的。
巴黎大学是于1150年成立的,由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演变而来。
至于英国牛津大学的诞生,似乎有点偶然性的色彩。
1167年,英国国王与法国不和,英国国王下令召回了在法国的英国学者和学生,禁止他们到法国讲学和工作。
这批回国的学者在牛津从事教学与研究,使它成为继博洛尼亚和巴黎之后第三个学术研究中心。
【外国教育】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贺国庆(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摘要:现代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直系后代,中世纪大学面临的许多问题同样是今日大学所回避不了的。
研究中世纪大学的起源、教学及特征,比较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的异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起源;教学;特征中图分类号:G 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13X (2004)02!0022!07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文艺复兴前,是为中世纪,由于这一时期反动的农奴制、教会的蒙昧主义、禁欲主义、科学文化发展的滞后以及封建专制主义,人们习惯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
但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没有它,就不可能孕育出近代的资本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中世纪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中世纪的教育亦然,尤其是中世纪大学,与大教堂(cat hedrals )、议会(p arlia m ents )一道,被看做中世纪三个最有价值的遗产,并对近现代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世纪大学的起源在欧洲中世纪大学创办前,高等教育存在了数千年。
古代埃及、印度、中国等都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古希腊、罗马、拜占廷及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较完善和发达的高等教育体制。
虽然许多教育史家把上述地方的高等学府也称之为大学,但严格地说,它们不是真正意义的大学。
“大学”是拉丁文“uni versitas ”一词的译名,专指12世纪末在西欧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这种机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如组成了系(f aculties )和学院(co lle g e ),开设了规定的课程,实施了正式的考试,雇佣了稳定的教学人员,颁发被认可的毕业文凭或学位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大学起源于12世纪。
在大学出现之前,西方的高等教育仅残存于教会机构(如修道院和大教堂)之中。
当时最早在智力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教士是乡区的修道士,他们开办了重要的学校和图书馆,如公元529年由天主教本笃会建于意大利卡西诺山(C assi no )的隐修院。
关于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关于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特色以及对当下启示问题综述现代欧洲大学直接渊源于中世纪大学。
现代欧洲语言中的“大学”一词,例如,英语的university,德语的die universiata,等等,都源于拉丁文的universitas。
它最初是罗马法律中的一个普通名词,义为社团、行会。
直到13世纪,它还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凡商业、手工业的任何结社和组织,都用universities,而当用于学术时,全称是univer s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
到14世纪末,它才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用于指为法律所许可建立的学术团体,也就是大学。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前身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的studiumgenerale,即对所有人的教育中心或研究所,另一种是原有的主教学校。
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演变而来的。
例如,波伦亚大学创立前,在波伦亚城就存在着从事法学研究的研究所,以后,由于求学人数的增多,原有的研究所规模巳不能适应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1158年,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雷德里克一世敕令,正式创办了波伦亚 (Bologna)大学。
作为“北方型”大学代表的巴黎大学,则于12世纪初在原有的诺丹主教学校发展而来。
从中世纪时期大学的形成来看,一些著名学者的讲学是促进大学建立、发展的重要原因,例如,格拉田12世纪初在波伦亚城对寺院法的研究,经院哲学家阿伯拉尔于 1108—1139年在巴黎大学的讲学,都直接促成了这两所大学的建立和兴盛。
这种情况与我国宋明时期的书院有相似之处。
当然,在一些学者看来,城市的复兴,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为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直接提供了经济之源,有一些学者认为,十字军东征在客观上提高了欧洲文化的智力水平,为什么这么说呢,十字军在客观上为欧洲的文化交流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发展,当然,中世纪的法律、银行各种机构的发展需要人才,这就对大学的产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中世纪的大学,就这样慢慢的诞生了。
欧州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文化背景Ξ宋文红摘 要:中世纪大学是欧洲中古时代留给后世的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世界范围内现代大学的直接渊源。
修道院及其组织、近代城市的兴起与城市自治联盟的出现、古典翻译运动与文化传播、文化复兴和知识氛围的日益浓厚等都是当时的中世纪西欧所特有的,而且构成了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
关键词: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历史文化背景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5)05-0034-04On the R oots of Appearance and H istorical&Cultural B ackgroundof European Medieval U niversitiesS ong WenhongAbstract:One of the m ost valuable cultural inheritances the medieval Europe leaves to the w orld is medieval universities,which are als o the direct roots of m odern universities w orldwide.Christianity and its organizations with the appearance of m odern cities and of the autonom ous city leagues,classical translation m ovement and culture spreading,revival of culture and increasingly heavy intellectual atm osphere are all unique to the western Europe in M iddle Ages,functioning a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medieval universities. K ey w ords:medieval universities;roots of appearance;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中世纪大学是欧洲中古时代留给后世的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世界范围内现代大学的直接渊源。
大学的起源与发展大学,这个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教育机构,其历史源远流长。
要探寻大学的起源,我们需要将时光回溯到遥远的过去。
在欧洲,大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当时,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对知识和教育有了更强烈的需求。
宗教在那个时期占据着主导地位,教会成为了知识的主要传承者和守护者。
教会学校的兴起为大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早期的大学往往没有固定的校园和建筑,教师和学生们聚集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学术共同体的组织。
这些组织最初以教授神学、法律和医学为主,课程内容主要基于古代经典和宗教教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科的范围逐渐扩大,包括了哲学、数学、天文学等多个领域。
在中世纪的欧洲,博洛尼亚大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之一。
它以法学教育而闻名,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学生。
巴黎大学则在神学和哲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
这些早期的大学在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特点。
例如,学生们需要跟随特定的教师学习,通过辩论和讨论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们则拥有较高的学术权威和社会地位。
大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变革。
宗教改革运动、政治动荡以及社会经济的变迁都对大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大学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不断调整和发展。
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大学的功能和使命发生了重大转变。
科学研究逐渐成为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在大学里纷纷建立,学者们开始致力于探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奥秘。
德国的柏林大学在这一时期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强调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者和科学家。
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大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科门类日益丰富。
除了传统的文科、理科和工科,新兴的学科如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等也逐渐涌现。
大学不再仅仅是培养精英阶层的场所,而是逐渐向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开放,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欧洲中世纪大学_历史描述与分析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中世纪时期,欧洲大学起源于教会学校,成为非常重要的学术中心。
这些大学致力于教育、研究和宗教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对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描述与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这些大学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于现代教育的影响。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1世纪的哲学研究院和神学学校。
作为天主教会的一部分,教宗和主教们非常重视培养教士和学者的需要。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大学开始在学院周围形成。
最早的大学之一是博洛尼亚大学,成立于1088年,主要致力于研究教会法。
奥克桑斯大学(1215年)是第一所获得教廷特许的大学,主要以神学研究为核心。
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
首先是学术自由和自治。
大学内部的学者和学生享有一定的自由,可以探索和研究各种学术领域,而不受国家或教会的直接干预。
其次,大学有自己的法规和组织机构,可以独立运营,例如拥有自己的学费、教职员工和学生组织。
这种学术和管理体系为大学提供了较高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教师在学术研究中扮演关键角色,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知识的创造者。
教师经常使用授课和问题解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和讨论自己的观点。
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学术能力,也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发展。
大学的学科设置以神学为主导,但也涉及哲学、法律、医学和文学等其他领域。
学科设置的广泛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学术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辩论、演讲和写作等活动来展示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知识交流和讨论。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影响非常深远。
首先,它们是现代大学的起源。
中世纪大学在学术自由、独立管理和注重学生参与等方面奠定了现代大学的基础。
其次,大学的学科设置推动了知识的多元化发展,培养了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
最后,大学为欧洲的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为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繁荣和知识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世纪大学的起源背景;2. 让学生掌握中世纪大学的特点;3. 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对西方教育史的了解。
教学重点:1. 中世纪大学的起源背景;2. 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1. 中世纪大学起源背景的复杂性;2. 中世纪大学特点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中世纪大学相关资料;3. 白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中世纪的历史背景,了解封建社会、十字军东征等知识点;2. 提出问题:中世纪的社会背景下,为何会产生大学?二、中世纪大学的起源背景1. 讲解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城市兴起、工商业发展等背景;2. 分析十字军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3. 讲解教会机构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及影响。
三、中世纪大学的特点1. 大学起源的特点:师生自发创办,不受教会和市政当局直接管理;2. 大学体制的特点: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分别由学生和教师掌管校务;3. 大学课程的特点:分文、法、神、医四科;4. 大学教学的特点:重视讲演和辩论,教学方法灵活;5. 大学学位制度的特点:学生修满规定课程,通过考试合格后可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四、课堂讨论1. 分析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2. 讨论中世纪大学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五、总结1. 总结中世纪大学的起源背景和特点;2. 强调中世纪大学对后世教育的重要影响。
六、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中世纪大学起源和特点的短文;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中世纪大学在各国的发展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中世纪大学的起源和特征,使学生了解了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堂笔记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一、中世纪城市的兴起1.主要城市类型:(1)商业城市: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市场兴旺。
如威尼斯、热那亚。
(2)行政城市:行政机构较发达的城市,如巴黎、罗马。
(3)宗教城市:依托于教堂组成,如罗马、巴黎、坎特伯雷。
2.城市经济:(1)商业:中世纪城市商人主要进行绸缎、毛织品、皮革加工、纺织、磨面粉等生产和贸易。
(2)手工业:中世纪城市的手工业主要有制革、木材加工、陶瓷、金属加工等。
(3)金融:中世纪城市的金融业主要包括兑换行、贷款业、汇票和手票等。
3.城市文化生活:(1)城市公共空间:如广场、教堂、市中心等。
(2)社交活动:如巡游、露天市场、庙会等。
(3)文化活动:如戏剧、音乐、绘画等。
二、中世纪大学的兴起1.大学的起源:(1)大学起源于教会中的学院。
(2)最早的大学:意大利波隆那大学(形成于11世纪末)。
(3)其他早期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
2.大学的发展:(1)课程体系:中世纪大学的主要课程有神学、法学、医学、哲学。
(2)形式: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形式是讲学和学生课下研究。
(3)学术氛围:中世纪大学注重学术独立性和自主性,重视讨论和辩论。
3.大学的贡献:(1)传承古代学术成果;(2)培养人才,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3)促进了科学和文化的进步,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三、城市和大学的联系1.城市对大学的影响:(1)城市为大学的存在提供了富足的物质条件;(2)城市对大学学生提供了各种必要的生活和文化条件;(3)城市发展和大学文化交流使得城市的文化生活更加繁荣。
2.大学对城市的影响:(1)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学习和生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2)大学向城市输送了大量人才,推动了城市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3)大学成为了城市文艺复兴的中心,推动了城市文化艺术的繁荣。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背景和原因;2. 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在欧洲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分析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中世纪城市的兴起1. 中世纪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初期,由于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人们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集市,逐渐发展为城市。
2. 中世纪城市的特点:城市人口密集、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文化交流频繁。
3. 中世纪城市的功能: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人口和家当,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二、中世纪大学的兴起1. 中世纪大学的起源和发展:中世纪大学起源于教会学校和修道院学校,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学府。
2. 中世纪大学的特点:大学教育以神学为主,兼顾哲学、医学、法律等学科,培养了大量的教士和学者。
3. 中世纪大学的影响:大学成为知识传播和创新的重要处所,推动了欧洲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根据所学内容,讨论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真实场景,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 朗读文章:选择一段相关文章,进行朗读,并分析其中的关键信息和意义。
4. 创作作文:写一篇文章,探讨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当今社会的启迪和影响。
导学评判:1. 完成导学活动:根据小组讨论、观看视频、朗读文章和创作作文的情况,评判学生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2. 提问答辩:通过提问答辩的方式,检验学生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能力。
3. 教室展示: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作文和钻研效果,分享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见解和体会。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置信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认识到其对欧洲社会和当今世界的重要性和影响,激发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次进修中有所收获,不息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世界文化 包罗万象从上至下依次为:巴黎大学博士会议、德国的亨利在博洛尼亚大学授课西方中世纪一向被视作是黑暗、蒙昧与落后的同义词,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整个欧洲社会呈现出一派蛮荒景象,城市里到处烧杀抢掠,乡村充斥着谩骂与哭泣,社会经济严重倒退,古希腊罗马高度的文明殒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基督教文化,文化生活几乎成了一片废墟。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西蒙兹在其《意大利文艺复兴》中曾经这样描述:“中世纪的精神状况是愚昧无知拜倒在教会的偶像——教条、权威和烦琐的哲学之前。
”长期以来,我们对中世纪采取了隔离与诋毁的态度,但实际上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西方文化史中的价值和意义被低估了。
近些年,欧美学界发现中世纪的经院哲学、艺术、骑士文学、市民生活等都散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中世纪的文化版图需要重构,文化视野需要重塑。
于是,数以万计的学术论文和专著陆续出版,各类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世界各地召开,中世纪成了热门研究对象。
实际上,中世纪给人们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大学便是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的重要遗产之一。
欧洲地区大学的诞生是自发性内生型的,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而然结出的璀璨果实。
中世纪盛行的基督教以古希腊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为精神内核,在教义的文 宋时磊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与崛起49World Culture Potpourri宣传、讲解和争辩过程中,古希腊的哲学文化思想得以保存。
11世纪末开始的十字军东征,前后历时将近200年,在造成巨大社会动荡的同时又促成了东西文化的沟通与交流,阿拉伯人所保存的希腊文化又重新回流到欧洲。
新文化引起了学者和青年人的研究兴趣,对基督教空洞的逻辑、修辞、文法知识造成了空前冲击。
十字军东征的意义超出了宗教战争或者侵略战争本身,它更是一场商业战争。
在其带动下,地中海贸易圈活跃起来,为新兴城市的崛起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以经济为纽带的城市也得到发展,市民文化生活逐步建立。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出现,人们之间的沟通往来也日益密切,这需要法律、经济、医学等学科的支撑,催生了对知识的需求。
一、欧洲中世纪大学创立的背景及起源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是指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
也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
中世纪大学的创办过程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王室与教皇之间寻求生存空间的过程。
(一)中世纪大学创立的社会背景社会基础:1.政治上: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王室与教皇的斗争),前民族国家的发展;王室支持大学的发展主要是为了他们统治下的繁荣,弥补战争和瘟疫带来的人口和财富上的损失;2.经济上:城市的兴起;工商业的发展及新型市民阶层的需要(城市和贸易复兴;从11~15世纪,欧洲约诞生了5000个新兴城市和城镇);3.文化上:十字军东征后,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遗产呈现在西欧社会面前;4.宗教上:在大学出现之前,教会机构承担着部分西方高等教育的内容(如修道院、大教堂);教会支持则是通过大学使人们学会如何尊崇神。
5. 社会环境:中世纪后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需求(如对律师、管理者、文书、医生、牧师等的需求)。
首先,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王权在与教会的争夺过程中也需要理论上的依据。
教会自我完善的需要。
再次,学者们追求理性与自由的需要。
文化基础:1.学者对古罗马、希腊文化典籍的翻译;2.七艺以外的知识丰富了教学内容,在人们面前打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知识世界。
其次,新学科的引进也拓宽了欧洲人的思维。
代数学、零的符号、小数的规律等从此为欧洲人所熟悉。
通过大规模的翻译而引进的古典的以及阿拉伯人的知识最终促成了中世纪后欧洲的学术繁荣,也为大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处于地中海沿岸,伊斯兰文明、古希腊文明及埃及文明的得以便利的交流和碰撞;(二)最初的大学大学不是有意识创办的,一开始也没有专门的法令来创办大学,它是逐渐形成的,因此不可能为任何一所大学制定一个确切的创建时间。
一、欧洲中世纪大学创立的背景及起源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是指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
也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
中世纪大学的创办过程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王室与教皇之间寻求生存空间的过程。
(一)中世纪大学创立的社会背景
社会基础:
1.政治上: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王室与教皇的斗争),前民族国家的发展;
王室支持大学的发展主要是为了他们统治下的繁荣,弥补战争和瘟疫带来的人口和财富上的损失;
2.经济上:城市的兴起;工商业的发展及新型市民阶层的需要(城市和贸易复兴;从11~15世纪,欧洲约诞生了5000个新兴城市和城镇);
3.文化上:十字军东征后,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遗产呈现在西欧社会面前;
4.宗教上:在大学出现之前,教会机构承担着部分西方高等教育的内容(如修道院、大教堂);教会支持则是通过大学使人们学会如何尊崇神。
5. 社会环境:中世纪后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需求(如对律师、管理者、文书、医生、牧师等的需求)。
首先,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王权在与教会的争夺过程中也需要理论上的依据。
教会自我完善的需要。
再次,学者们追求理性与自由的需要。
文化基础:
1.学者对古罗马、希腊文化典籍的翻译;
2.七艺以外的知识丰富了教学内容,在人们面前打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知识世界。
其次,新学科的引进也拓宽了欧洲人的思维。
代数学、零的符号、小数的规律等从此为欧洲人所熟悉。
通过大规模的翻译而引进的古典的以及阿拉伯人的知识最终促成了中世纪后欧洲的学术繁荣,也为大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处于地中海沿岸,伊斯兰文明、古希腊文明及埃及文明的得以便利的交流和碰撞;
(二)最初的大学
大学不是有意识创办的,一开始也没有专门的法令来创办大学,它是逐渐形成的,因此
不可能为任何一所大学制定一个确切的创建时间。
广学院(studiumgenerale)
从起源的角度来讲,所谓的大学最早是一些被称为“广学院”(studinmgenerafe)的机构,这是一些为追求知识而自发形成的师生群体。
正如加布瑞尔·高巴瑞(GabrielcomPayr的所说:“一个知名学者聚集了一批渴求知识的学子。
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他学者发现有了学生,也在附近开始讲学,于是被称为广学院的学校就出现了。
”`它就是中世纪大学在其形成早期的称呼。
大学:
目前我们所说的大学一般指“university”,而在中世纪universitas大学一词早期仅意味着一群人、一大群人、关于人的一个总量。
在十二三世纪里该词常常用于表示一些合作性的团体——手工艺人行会、自治团体以及教师或学生行会,不是专门指集体探索高深学问的机构。
从15世纪开始,universitas开始代替广学院而成为大学的专有名称。
1.关于谁是最初的大学:
在大学起源的问题上,学者们都认同的一个观点是,中世纪最早的大学并没有创建者,也没有确定的时间日期,而只是缓慢和安静的生长起来的。
而且最早的大学有可能不止一所,而是同时又一批大学在西欧中世纪诞生。
有人将萨莱诺大学看做最早的大学,在于强调的是知识的发展对大学诞生的影响;
有人将巴黎大学看做最早的大学,在于严格遵循大学的定义,强调不同学科的学生和教师联合形成单一的法人组织。
有人将博洛尼亚大学作为最早的大学,在于强调学生团体的出现和最高权威的官方认可在大学出现中的意义。
最初的中世纪大学不是由外力兴建而成的,它没有校园和固定的校舍。
最古老的几所中世纪大学是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西欧的几个教育发达的城市中通过学人组成社团的形式逐渐发展形成的。
因此,也有观点说当时的大学为“学人共同体”。
1.以博洛尼亚为代表的学生大学:
过程:学生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选择教师→组成共同体。
从n23年起,他们形成了城内三大组织之一,当时叫信任会议(CouneilofCredence)。
1137年,爱那里乌斯(Imerius)来到波罗尼亚教学,他本人的努力使本已存在的法学家组织发展成了大学,而爱那里乌斯也被认为是波
罗尼亚大学的真正建立者。
目的:保护自己免受当地市民的侵犯(随着新的承租者和消费者的涌入,住房和生活必需品价格飞涨,单个学生无力应对,联合起来集体出走相威胁迫使当地居民让步)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秀的教师
2.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先生大学:
过程:教会机构→牧师→城市→教堂(大教堂)学校——钱皮奥克斯的威廉的大教堂→教师或讲师→来自各地的学生→行会→教师共同体或学生共同体。
目的:教师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圣母院主教和校长把持教师资格授予权,并以此控制教师和干涉教学);
优势:
1.教会的力量(也可说是政治上的,凯普特国王把巴黎设为法国首都)、
2.优秀的教师。
以阿贝拉尔(Abelard)为代表的一批教会学者在此地的学术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巴黎作为学术中心的知名度。
3第三,巴黎早在大学产生之前就己在神学领域取得较大的声誉。
关于大学起源的不同解释:
1.求职热情说
十字军东征从东方带回的阿拉伯科学和希腊自然哲学文献,激发了欧洲人的求知热情,引发的翻译运动,使得中世纪出现了一批知识分子和伟大学者。
2.社会需求说
一方面,城市和贸易的发展,对各种职业和人才的需要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中世纪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使双方都需要获得各种支持来加强自己的力量,需要众多知识分子来传播他们的学说,巩固自身地位。
3.自我保护说
行会的基本职能是,对内规范行为,对外保护自己成员的利益不受侵犯。
对于致力于获取知识、探索真理的人来说,摆脱教会和世俗权威是必要的,大学的建立使他们有了避难所。
4.多种因素综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