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14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金属元素是构成地球上大部分物质的基本成分之一。
与金属元素相比,非金属元素在化学性质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本文将探讨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一些常见非金属化合物的用途。
首先,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电负性。
这意味着它们倾向于接受电子而不是失去电子,从而形成负离子。
这种特性使得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常常与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形成离子化合物。
例如,氯气(Cl2)与钠金属(Na)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常见的食盐。
氯化钠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用作调味品和食品防腐剂。
其次,非金属元素在物理性质上也与金属元素有所不同。
非金属元素通常是不良导体,而金属元素则是良导体。
这是因为非金属元素的电子结构使得它们的电子难以自由移动。
然而,一些非金属元素具有半导体性质,如硅(Si)。
硅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此外,非金属元素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例如,氧气(O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但它对于维持生命至关重要。
氧气是呼吸过程中必需的,它与食物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另一个例子是氮气(N2),它占据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氮气在农业中被用作植物的肥料,促进植物的生长。
在化学工业中,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化合物,它是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时产生的副产品。
尽管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害气体,但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
二氧化硫可以用于制造硫酸,硫酸是许多化学工业过程的重要原料。
另一个重要的非金属化合物是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广泛存在于大气中。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然而,二氧化碳也被广泛应用于饮料工业和消防系统中。
除了上述化合物之外,硫化氢(H2S)、氨气(NH3)等非金属化合物也具有重要的用途。
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但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用于制造硫化物和硫酸。
元素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是我们理解化学元素的基础,它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将元素分类排列。
在元素周期表中,除了金属元素外,还存在着一类特殊的元素,即非金属元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元素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性。
一、氢 (H)氢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元素,也是最轻的元素,其原子核只含有一个质子。
氢的密度很低,是一种无色、无味且无毒的气体。
它广泛应用于合成氨、石油开采、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
此外,氢还是燃料电池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以转化为电能,并且排放的是无害的水蒸气。
二、氮 (N)氮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元素,它占据了大气中的78%。
氮气具有无色、无味、无毒的特点,不会直接支持燃烧。
氮广泛应用于肥料、火药、炸药、化肥等领域。
此外,氮还是生物体中蛋白质、核酸等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元素,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
三、氧 (O)氧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八元素,它在地壳中的含量最丰富。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对于维持地球上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疗、工业、燃料等。
氧还是许多氧化反应和燃烧反应的重要参与者,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火焰。
四、碳 (C)碳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元素,它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碳的存在形式包括钻石、石墨和无机碳酸盐等。
碳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是生命的构成要素。
我们广泛接触到的有机物质,如糖、脂肪、蛋白质等都是由碳构成的。
五、硫 (S)硫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十六元素,在地壳中也存在着丰富的硫化物。
硫具有黄色,气味刺激的特征,不溶于水。
硫广泛用于药物、化肥、制草剂等领域。
此外,硫还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工业原料,用于生产硫酸等化学品。
六、磷 (P)磷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十五元素,它在地壳中的含量较低。
磷是一种黄色固体,具有高反应活性。
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
磷是肥料生产中的重要成分,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七、氯 (Cl)氯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十七元素,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非金属的基本性质在化学中,非金属是指不具有金属特性的元素,如碳、氮、氧、硫、氢等。
非金属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1.电负性大由于非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数量比金属多,且基态下外层电子通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非金属原子对电子的亲和力非常强,具有较大的电负性。
2.不良导电由于其电子亲和力强,非金属原子能够很容易地吸收外部电子,但又由于其电子结构松散,因此不良导电。
3.易受氧化剂氧化非金属由于其电子结构不稳定,容易被氧化剂氧化。
例如硫化氢(H2S)与氧(O2)反应,可以发生氢氧化氧化反应生成硫酸(H2SO4)。
二、非金属化合物的分类1.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指在水中可与水形成酸的氧化物。
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含有更高的氧化态元素,能够和水反应形成酸性溶液。
例如,二氧化硫(SO2)在水中形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的酸性可以中和碱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指在水中可与水形成碱的氧化物。
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含有更低的氧化态元素,能够和水反应形成碱性溶液。
例如,钙氧化物(CaO)在水中形成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钙的碱性可以中和酸性氧化物。
3.中性氧化物中性氧化物是指在水中无法形成酸碱反应的氧化物。
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在完全化合物的状态下,没有任何电荷转移,且在水中不会有任何反应。
例如,氧气(O2)即为中性氧化物。
4.卤素化合物卤素化合物是指非金属元素与卤素元素化合生成的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在实验室中常用于进行化学反应和中和反应。
例如,氯化氢(HCl)是由氢气和氯气通过电解反应得来的。
5.含氧酸化物含氧酸化物是指非金属元素与氧元素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例如,硫酸(H2SO4)和硝酸(HNO3)是常见的含氧酸化物。
三、非金属物质的重要性非金属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非金属物质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概论1.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有22种,除H外非金属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H在左上方)。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及化合价(1)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次外层都是饱和结构(2、8或18电子结构)。
(2)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较,非金属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多,原子半径小,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
(3)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O、F无+6、+7价)‘对应负价以绝对值等于8–主族序数。
如S、N、C1等还呈现变价。
3.非金属单质(1)组成与同素异形体非金属单质中,有单原子分子的He、Ne、Ar等稀有气体;双原子分子的H2、O2、Cl2、H2、Br2等,多原子分子的P4、S8、C60、O3等原子晶体的金刚石,晶体硅等。
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常见的有O2、O3;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等。
(2)聚集状态及晶体类型常温下有气态(H2、O2、Cl2、N2…),液态(Br2)、固态(I2、磷、碳、硅…)。
常温下是气钵,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及部分固体单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少量的像硅、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混合型”晶体。
4.非金属的氢化物(1)非金属氢化物的结构特点①IVA—RH4正四面体结构,非极性分子;VA—RH3三角锥形,极性分子;VIA—H2R为“V”型,极性分子;VIIA—HR直线型,极性分子。
②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常温下H2O是液体,其余都是气体。
(2)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是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3)非金属氢化物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如:NH3:H2S可被O2氧化HBr、HI可被Cl2、浓H2 SO4氧化等等。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含氧酸)的组成和酸性。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元素是化学元素中的一类,不具备金属的特性,包括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
本文将探讨非金属元素的常见性质,如电负性、氧化性、物理状态和化学反应等。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一些与非金属元素相关的实际应用。
1. 电负性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电负性。
电负性是指一个原子吸引和保留其周围电子的能力。
在化学元素中,氟元素具有最高的电负性,而碱金属元素(如钠和钾)则具有较低的电负性。
非金属元素的高电负性使它们倾向于接受电子,而不是失去电子。
2. 氧化性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氧化性。
氧化性是指一个元素引发其他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
例如,氯气(Cl2)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使钠离子失去电子形成氯离子(Cl-)。
这是由于氯的氧化性使其能够接受钠的电子。
3. 物理状态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处于气体或液体状态,只有少数非金属元素是固体。
例如,氧气(O2)和氮气(N2)是常见的气体非金属元素。
液体非金属元素中,溴(Br2)是一个例子。
而碳(C)和硫(S)等则是固体非金属元素。
4. 化学反应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经常与金属元素或其他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
例如,氧气与金属反应会产生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Fe2O3)是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
此外,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氮气与氢气反应会生成氨气(NH3),这个反应称为氮氢合成反应。
非金属元素的实际应用:1. 碳的应用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丰富的应用。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在有机化学中。
碳是有机分子的基础,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质等。
此外,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材料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氮的应用氮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非金属元素中具有广泛应用的一种。
氮气可以用于保护食品和药品,以防止其腐败和氧化。
此外,氮也被用作合成氨气和其他化合物的原料。
3. 氯的应用氯是一种具有强烈氧化性的非金属元素,广泛用于消毒和污水处理。
氯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通过消除细菌和病毒来保护公共卫生。
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大汇合一、氯及其重要化合物氯气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如:①2Na+Cl22NaCl(产生白烟)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4)与碱反应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注意:①若CO2过量则生成Ca(HCO3)2②若向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不能生成CaSO3,因能被HClO氧化。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如:①2FeCl2+Cl2 = 2FeCl3②2KI+Cl2 =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③SO2+X2+2H2O = 2HCl + H2SO4(X=Cl、Br、I)3、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
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次氯酸),大部分是以Cl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注意:(1)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H2O、Cl2、HClO、H+、Cl-、ClO-、OH-;久置氯水则几乎是稀盐酸①一元弱酸,比H2CO3弱光(2)HClO的基本性质②不稳定,2HClO === 2HCl + O2↑③强氧化性;漂白、杀菌能力,使色布、品红溶液等褪色,故氯水可用作自来水消毒。
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一、氯及其重要化合物1、氯气的性质及用途、①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②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响〔与变价金属反响,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1> 2Na+Cl2△2NaCl〔产生白烟〕<2>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3>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注:常温下枯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响,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响<1>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2>H2+Cl2光照或点燃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3>2P+3Cl2△2PCl3〔氯气缺乏;产生白雾〕<4>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注: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3〕与水反响:Cl2+H2O = HCl+HClO〔4〕与碱反响<1>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2>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3>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注意:1假设CO2过量则生成Ca(HCO3)2。
2假设向Ca(ClO)2溶液入SO2气体,不能生成CaSO3,因能被HClO氧化。
〔5〕与*些复原性物质反响<1>2FeCl2+Cl2 = 2FeCl3<2>2KI+Cl2 =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3>SO2+*2+2H2O = 2HCl + H2SO4〔*=Cl、Br、I〕3、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与应用实验
以下是一组关于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与应用的实验:
实验一:氢气的制备与性质
1.准备一些电解水所需的设备,如电源、电极、电解槽等。
2.将电极插入水中,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下电解水的过程。
3.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氢气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
实验二:氧气的制备与性质
1.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来制备氧气。
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制备好的氧气中,观察并记录下木条复燃的现象。
3.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
实验三:硫化氢的性质
1.准备一些硫化氢气体,将其通入水中,观察并记录下产生物的颜色和气
味。
2.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硫化氢气体,观察并记录下反应
的现象。
3.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硫化氢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四:硫酸的性质与应用
1.准备一些浓硫酸,将其倒入水中,观察并记录下产生物的颜色和气味。
2.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蔗糖,再滴入几滴浓硫酸,观察并记录下反应的现象。
3.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硫酸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实验五:磷的性质与应用
1.准备一些红磷,将其点燃,观察并记录下燃烧的现象。
2.将燃烧后的产物溶于水中,观察并记录下溶解的过程。
3.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磷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以上实验旨在帮助您深入了解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请注意安全操作,遵循实验规则,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非金属是指在常温下不具有金属光泽和导电性的元素或化合物,非金属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分布广泛,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化学、生物、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因此对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总结和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将就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应用和合成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非金属元素的性质:1.物理性质:非金属元素一般为固体、液体或气体,其中气态非金属元素包括氢、氮、氧、氟、氯、溴、碘等。
非金属元素的密度一般较小,可以轻松地浮在水的表面。
非金属元素的熔点、沸点和硬度较低,一般具有较弱的热传导性和电导性。
2.化学性质:非金属元素一般具有较高的电负性,能够与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稳定性较高,常常作为助剂或催化剂参与反应。
3.光谱性质:非金属元素常常具有多种发光性质,在光谱分析和光电子学中具有重要应用。
二、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1.氢:氢是一种无色、无味、轻于空气的气体,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氢具有非常高的比热容、导热性和燃烧性。
氢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合成氨、氢氟酸等的原料。
2.氧:氧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大气、地壳和水体中。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
氧气的主要应用包括呼吸、氧气焊接和燃烧等。
3.氮: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占据大气中约78%的体积比例。
氮气主要应用于提供氮气氛,保护易氧化的物质,例如电子元件、食品包装、制药工业等。
4.碳:碳是一种有黑色固体、透明、高熔点的物质,具有较高的强度、导热性和化学的稳定性。
碳的主要应用包括作为能源燃料、制备有机化合物、电池材料和制造钻石等。
5.硫:硫是一种黄绿色的固体,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硫主要应用于制造硫酸、橡胶、农药和颜料等。
6.卤素:卤素包括氟、氯、溴、碘和石碱等元素。
它们一般是气体或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颜色和腐蚀性。
卤素的主要应用包括消毒剂、制冷剂、荧光灯、镜子反射的涂层和荧光染料等。
碳的化学性质及对应用途碳是化学元素中的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对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对应用途的详细说明。
1. 碳的化学性质:1.1 稳定性:碳是一种化学稳定的元素,不会与大多数常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在一般的温度和压力下,碳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1.2 容易形成共价键:碳原子有4个电子,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通常以碳-碳键形式存在,也可与氧、氮、硫等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键,这种特性使得碳具有丰富的化合物形成能力。
1.3 直链和环状结构:碳原子可以形成直链结构和环状结构,通过不同的化学键连接方式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有机化合物,这为有机化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1.4 动态平衡:碳具有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学键的平衡能力,可以灵活地参与化学反应,形成不同的化合物。
2. 碳的应用途径:2.1 有机化学合成:碳是有机化学的基础,有机化合物中绝大部分都是以碳为骨架结构,包括烷烃、烯烃、酮、醇等。
碳能够与氢和其他元素形成各种化学键,可以用来合成药物、塑料、橡胶、染料、香料、涂料等有机化合物。
2.2 燃料:碳是重要的燃料来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都是碳的化合物,通过燃烧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用于发电、加热、运输等方面。
同时,碳的料理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温炉。
2.3 炭材料:碳有着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可用于制造碳纤维、炭棒、导电材料等。
碳纤维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度,重量轻,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炭棒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燃性,可用于电极、电池等应用。
2.4 碳的医学应用:碳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活性炭是一种可以吸附毒物的材料,常用于解毒;碳同位素标记技术可以用于医学影像、药物代谢等研究;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和特殊结构,可以应用于体内药物输送、医学诊断等。
2.5 碳的环境应用:碳用于环境领域,主要体现在吸附和净化方面。
活性炭作为一种吸附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方面;生物炭通过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可以应用于农业和环境保护中。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双基训练*1.下列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1】(A) 金刚石和石墨(B) 氘和氚(C) 生石灰和熟石灰(D) 硅和石英*2.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的试剂是( )。
【1】(A) NaOH(B) CuSO4(C) Na2SiO3(D) HF*3.储存氯气的钢瓶,为防止腐蚀,装氯气前必须( )。
【1】(A) 清洗干净(B) 充入惰性气体(C) 充分干燥(D) 除去铁锈*4.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原因是( )。
【1】(A) 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B) 氮气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C) 氮分子中存在3个共价键,它的键能很大,分子结构稳定(D) 氮气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跟其他物质反应*5.镁橄榄石(2MgO·SiO2)中的阴离子是( )。
【1.5】(A) SiO32-(B) SiO44-(C) Si2O64-(D) Si2O52-*6.关于白磷和红磷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1】(A) 白磷和红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 燃烧产物均相同(C) 都溶于二硫化碳(D) 保存方法不同*7.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A) 1:2(B) 2:1(C) 1:3(D) 3:1*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 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B) 合成氨(C) 放电使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D) 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氮气**9.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 )。
【2】(A) CO2→H2CO3(B) SiO2→H2SiO3(C) Na2O2→Na2CO3(D) SiO2→Na2SiO3**10.下列分子或离子不能跟质子结合的是( )。
【2】(A) NH3(B) SiO32-(C) HCO3-(D) NH4+**11.往碘化钾溶液中先加入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出现分层,下层呈( )。
【1.5】(A) 橙红色(B) 紫红色(C) 无色(D) 深褐色**12.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A) 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B) 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起反应(D) 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反应**13.能证明次氯酸是非常弱的酸的事实是( )。
【2】(A) Ca(ClO)2+2HCl=CaCl2+2HClO(B) Ca(ClO)2+CO2+H2O=CaCO3↓+2HClO(C) 2HClO=2HCl+O2↑(D) 次氯酸具有漂白杀菌**14.作用在氢硫酸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或通入适量的下列物质,能使溶液中c(S2-)增大且溶液的pH值升高的是( )。
【2】(A) SO2(B) Cu(NO3)2(C) 氨气(D) FeCl3**15.实验室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SiO2和石灰石,应采用的方法是( )。
【2】(A) 加入过量的盐酸(B) 与浓烧碱共热(C) 加入氢氟酸(D) 加水**16.在常温常压下,将a L SO2和b L H2S混合,当反应后气体体积是反应前气体体积的1 4时,则a与b之比是( )。
【3】①1:1②1:2③1:3④2:1(A) ①(B) ②③(C) ③④(D) ①③**17.鉴别NO2与溴蒸气时,选用的最佳试剂是( )。
【2】(A) 淀粉碘化钾溶液(B) 蒸馏水(C) NaOH溶液(D) AgNO3溶液**18.下列反应中,水只作还原剂的是( )。
【2】(A) Cl2+H2O=HCl+HClO(B) 2Na+2H2O=2NaOH+H2↑(C) 2F2+2H2O=4HF+O2(D) 2Na2O2+2H2O=4NaOH+O2↑**19.新电灯泡的玻璃柱上涂有一点暗红色物质,以除去灯泡内残留的氧,该物质是( )。
【2】(A) Cu2O(B) Fe2O3(C) 红磷(D) 铜粉**20.下列混合物可以用加热法分离的是( )。
【2】(A) 碘和氯化铵(B) 氯化钡和氯化铵(C) 食盐和硅(D)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1.有F-、Cl-、I-、Br2、I2五种粒子,其中氧化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两种粒子间所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2.写出下列物质的储存方法。
(1)氢氟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制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漂白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液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溴化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少量白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浓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3.今有HCl、Cl2、H2S、NH3、NO、NO2、CO2、H2、SO2等气体。
试问:(1)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水作溶剂,可作喷泉实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能使品红试纸褪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4.(1)将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除去,应选用何种试剂?并简述除杂方法。
①SiO2(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只限使用一种试剂和必要的操作就可一一鉴别。
该试剂是:①Na2CO3、AgNO3、(NH4)2SO4三种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HCO3、Na2SO3、Ba(NO3)2、NH4Cl四种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在新疆与青海两省区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每当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常遭雷击而倒毙。
奇怪的是这里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魔鬼谷”牧草茂盛、四季常青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2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实验现象:(1)用自来水配制硝酸银溶液时,出现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用自来水配制碘化钾溶液时,溶液呈黄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氟单质通入氯化钠溶液中,有无气体逸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漂白粉久置在潮湿空气中,会变质甚至失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4】**27.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氯气,为了除去废水中的游离氯,且使废水变为中性,有人提出如右图所示的方案:在废水排出管的A、B处分别注入一定量的废烧碱溶液和亚硫酸钠溶液,已知氯气和亚硫酸钠溶液的反应如下:Cl2+Na2SO3+H2O=Na2SO4+2HCl(1)A、B处应加入的物质的化学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