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元素化合价的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5
元素化合价的确定与化合物命名法则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进行化学实验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元素的化合价,并且应用相应的化合物命名法则来命名化合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元素化合价的确定方法以及常见的化合物命名法则。
一、元素化合价的确定元素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电荷数或电子数。
一个元素的化合价决定了它和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学反应性和化合价配对规则。
以下是几种常见元素化合价的确定方法:1. 基于元素的氧化态确定化合价:氧化态是元素化合价确定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它反映了一个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电荷数。
通常,氧化态为正数的元素倾向于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而氧化态为负数的元素倾向于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推导出元素的化合价。
2. 基于化合物的电荷平衡确定化合价:在一个化合物中,各个原子的化合价相加应该等于该化合物的总电荷,即电荷平衡。
通过观察化合物的电荷平衡,我们可以确定各个元素的化合价。
3. 基于元素周期表确定化合价: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化合价确定的重要工具。
周期表中,周期性地排列着化合价相似的元素。
通过对比同一族元素的化合价,我们可以推断未知化合价的元素。
二、化合物命名法则化合物命名法则是为了描述和区分不同化合物而约定的一套规则。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合物命名法则:1. 金属阳离子+非金属阴离子命名法则:按照此法则,先写金属阳离子的名称,然后写非金属阴离子的名称,将两者连接起来即可。
例如,氯化钠(NaCl)。
2. 金属离子中含有不同的价态时,需要使用罗马数字:当一个金属离子具有不止一种价态时,需要在其名称中使用罗马数字来表示它的化合价。
例如,铁(II)氯化物(FeCl2)。
3. 阴离子名称使用后缀“-ide”:通常情况下,阴离子的名称使用“-ide”作为后缀。
例如,氧化碳(CO2)。
4. 部分化合物采用常用名称:一些常见的化合物,如水(H2O)和氨(NH3),采用常用名称来命名。
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合价口诀元素符号一、化合价的定义化合价是指原子在化合物中相对于最稳定的负离子(通常是氧)或者正离子的电价,通常表示原子价的大小。
化合价是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化学计算和方程式配平的基础。
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 根据元素的族和周期计算化合价;2. 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和成键情况进行计算。
二、元素符号和化合价1. 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由元素名称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大写,第二个英文字母小写的组合,如H(氢)、O(氧)、Na(钠)等。
元素符号表明了该元素的身份,也方便在化学方程式中使用。
2. 化合价以下是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① ⅠA族元素(碱金属类)的化合价永远是+1;② ⅣA族元素的化合价除了在自身化合物中是+4或-4外,其他永远是+4;③ ⅤA族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是+5,也可能是+3或者+1;④ ⅥA族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是-2,也可能是-1、+2或者+4;⑤ ⅦA族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是-1。
三、化合价应用实例以下是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应用实例:1. 氢(H)氢的化合价一般是+1。
HCl(氢氯酸)中氢的化合价是+1。
2. 氧(O)氧的化合价一般是-2。
H₂O(水)中氧的化合价是-2。
3. 氯(Cl)氯的化合价一般是-1。
NaCl(氯化钠)中氯的化合价是-1。
4. 碳(C)碳的化合价一般是+4或-4。
CO₂(二氧化碳)中碳的化合价是+4;CH₄(甲烷)中碳的化合价是-4。
5. 铁(Fe)铁的化合价一般是+2或+3。
FeO(氧化铁)中铁的化合价是+2;Fe₂O₃(三氧化二铁)中铁的化合价是+3。
四、结论化合价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学习元素符号和化合价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元素的化合价,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的化学计算和方程式配平中。
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化合价口诀,掌握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的相关知识,从而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合价口诀元素符号五、化合价的应用化合价的掌握对于化学方程式的平衡非常重要。
元素化合价知识点总结归纳元素化合价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元素化合价的概念元素化合价,也称为元素的化合力,是指一个元素在化合物中与其他元素结合的能力或倾向。
元素的化合价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原子或离子的个数来表示。
二、元素化合价的规律1. 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大多数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固定的。
例如,钠的化合价为1,铁的化合价为2或3,铜的化合价为1或2等。
但是也有部分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可变的,例如铁在氯化铁中可以是2价或3价。
2.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常常不是固定的,而是存在多个可能的值。
例如,氯的化合价可以是1、3、5或7,氧的化合价可以是1或2,氮的化合价可以是1、2、3、4或5等。
3. 元素化合价的趋势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有一定的规律和趋势。
一般来说,元素的化合价趋向于和其电子结构有关。
通过观察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可以发现,从左到右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的化合价通常递增;而从上到下在同一族中,元素的化合价通常递减。
三、元素化合价的确定方法确定一个元素的化合价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 元素的电子结构:根据元素的电子排布来推断其可能的化合价。
例如,氧的电子结构为1s²2s²2p⁴,根据其外层的6个电子,可以推断氧的化合价为2。
2. 元素的氧化数:氧化数是指元素在化合物或离子中的相对电荷。
通过氧化数的变化,可以推断元素的化合价。
例如,在NaCl(氯化钠)中,钠的氧化数为+1,氯的氧化数为-1,因此可以推断钠的化合价为+1。
3. 元素的化学性质:通过元素的化学性质来推断其可能的化合价。
例如,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1的化合价,而碱金属元素通常具有+1的化合价。
四、元素化合价的应用元素化合价的知识在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推断化学反应的发生方式和机理。
1. 化学方程的平衡在平衡化学方程式中,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帮助我们平衡方程式的系数。
通过确定化合价,我们可以确定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参与及其相对数量,从而平衡方程式中原子和离子的个数。
化合价的计算与规律给了化合式之后,若知道一个元素的化合价,可将其化合价与其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数相乘。
因化合价的电性为零,将零减去上一个化合价与该元素原子数的积再除以分子中另一元素的原子数,即得到另一元素化合价。
给了两元素的化合价,求出化合价的绝对值之最小公倍数。
再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合价绝对值即求出分子中原子数。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正负化合价用+1,+2,+3 ,-1,-2……0等要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需注意:(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⑵氧元素通常显-2价。
(3)氢元素通常显+1价。
(4)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5)一些元素在同种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6)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7)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初中化学确定元素化合价的方法一定数目的一种元素的原子跟一定数目的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元素的化合价。
它是元素的一个重要性质,确定元素的化合价是初中生应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现就其在初中范围内作一归纳,以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根据与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确定【例1】试确定化合物K2MnO仲Mn元素的化合价。
解析:设化合物中Mn元素化合价为+x价,依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正负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2X( +1) +1X( +x) +4X( -2 ) =0 解之得x=6故K2MnO仲Mn元素化合价为+6价。
二、根据元素的原子电子层结构特征确定【例2】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元素丫的原子外层上有6个电子,则X、丫两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XYB. X2YC. XY2D X3Y解析:本题的关键可以说是首先得确定在形成化合物时,X、丫两元素所表现的化合价。
因X最外层上只有1个电子,最高正价为+1价,丫最外层6个电子,离8电子稳定结构尚差2个,故最低负价为-2价,则X、丫所形成化合物分子式为X2Y,应选B。
判断化合价的方法化合价是指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时所表现出的价态。
在化学中,判断化合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理解元素在反应中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来判断化合价,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一、电子层模型法:电子层模型法是判断化合价的基本方法之一。
根据该模型,原子的电子层分为K层、L 层、M层等。
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M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判断其在化合物中所表现出的化合价。
例如,氧元素处于周期表第16族,其电子层结构为[K]2[L]6。
氧原子一般会通过与其他元素形成共价键来稳定自身的电子层结构。
由于氧元素的L层中有六个电子,因此氧一般会与其他元素共享两个电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合价为-2。
例如,在H2O(水)中,氧元素与两个氢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使得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二、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判断:金属性元素(如钠、铜等)与非金属性元素(如氯、氧等)倾向于通过电子转移形式形成化合物。
金属性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与其元素原子数相同。
例如,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非金属性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负数。
例如,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在电子转移形式中,金属性元素会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非金属性元素会获得这些电子,使得它们的电子层结构更加稳定。
三、简化法:简化法是一种快速判断化合价的方法。
根据该方法,元素的化合价取决于其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所需取得或失去的电子数。
通过观察元素原子数和所需电子数,可以快速判断其化合价。
例如,氧元素需要获得两个电子才能满足其L层的8个电子的填充规则,因此其化合价一般为-2。
铝元素有3个价电子,而L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因此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通过简化法,我们可以快速判断元素的化合价,提高化学问题的解答效率。
化合价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
给了化合式之后,若知道一个元素的化合价,可将其化合价与其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数相乘。
因化合价的电性为零,将零减去上一个化合价与该元素原子数的积再除以分子中另一元素的原子数,即得到另一元素化合价。
给了两元素的化合价,求出化合价的绝对值之最小公倍数。
再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合价绝对值即求出分子中原子数。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正负化合价用+1,+2,+3,-1,-2……0等要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需注意∶(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2)氧元素通常显-2价。
(3)氢元素通常显+1价。
(4)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5)一些元素在同种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6)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7)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初中化学确定元素化合价的方法一定数目的一种元素的原子跟一定数目的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元素的化合价。
它是元素的一个重要性质,确定元素的化合价是初中生应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现就其在初中范围内作一归纳,以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根据与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确定【例1】试确定化合物K2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
解析:设化合物中Mn元素化合价为+x价,依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正负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2×(+1)+1×(+x)+4×(-2)=0解之得x=6 故K2MnO4中Mn元素化合价为+6价。
二、根据元素的原子电子层结构特征确定【例2】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外层上有6个电子,则X、Y两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Y B.X2Y C.XY2 D.X3Y解析:本题的关键可以说是首先得确定在形成化合物时,X、Y两元素所表现的化合价。
因X最外层上只有1个电子,最高正价为+1价,Y最外层6个电子,离8电子稳定结构尚差2个,故最低负价为-2价,则X、Y所形成化合物分子式为X2Y,应选B。
高中化学确定元素化合价的方法一、相对式量法根据相对式量确定元素化合价时,首先要会写物质的化学式。
当某元素R的化合价为,则其卤化物、硝酸盐、醋酸盐、氢氧化物等一价阴离子的化合物通式为(,等),而其氧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二价阴离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则有2种情况:当n为奇数时,化学式为;当n为偶数时,化学式为。
例1、某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若此元素的最高正价为n,则关系可能是()A.B.C.D.解析:从题给的信息可知为二价阴离子,存在化学式有2种情况,当n为奇数时,化学式为。
则当n为偶数时,化学式为则正确答案A、B。
二、分类讨论法某些试题中,已知条件少,开放性大,答案多个,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给条件,分类别进行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2、某单质能与浓硫酸反应,若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硫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2,则该元素在反应中所显示的化合价可能是()A. +1B. +2C. +3D. +4解析:单质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因而分2种情况讨论,设金属M为x价,非金属R为y价,得:x、y为偶数时:x、y为奇数时:答案B、D。
三、结构判断法在共价化合物里,某元素一个原子形成了几个极性共用电子时,该元素的化合价就是几,电子对偏向该元素则显负价,偏离该元素则显正价。
例3、三聚氰酸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如)。
当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它发生如下分解:。
HNCO(异氰酸,其结构是H-N=C=O)能和反应生成。
试写出HN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明HNCO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解析:考生虽然不认识三聚氰酸、异氰酸,但是只要从H-N=C=O结构中,准确判断出N的化合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从元素周期律可知非金属性O>N>C,又从异氰酸结构可知C有4个共价键,肯定为+4价,O有2个共价键为-2价,H为+1价,那么N一定为-3价,即,它与NO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归中反应:四、价态组合法化合价有正负之分,变价之意。
化合价计算过程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具有的氧化程度,也可以理解为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的能力。
化合价的计算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表达式。
通过化学式,我们可以确定化合物中的元素种类和相对比例。
接下来,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找到各个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原子数。
原子数可以从化学式中的小标上获得。
例如,在化合物H2O中,H 的原子数为2,O的原子数为1。
然后,根据元素的原子数,确定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总电荷。
原子的电荷可以从元素的化合价上获得。
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程度,可以通过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时所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来确定。
接着,根据元素的总电荷和原子数,计算出每个元素的平均原子价。
平均原子价等于元素的总电荷除以元素的原子数。
平均原子价可以表示元素在化合物中每个原子所具有的电荷。
根据每个元素的平均原子价,确定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是根据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程度来确定的。
根据元素的平均原子价,可以判断元素是失去电子还是获得电子,进而确定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的计算过程可以通过以下示例来说明。
以化合物NaCl为例,首先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其中Na表示钠元素,Cl表示氯元素。
根据化学式,可以确定钠的原子数为1,氯的原子数也为1。
根据钠和氯的原子数,可以确定钠和氯在化合物中的总电荷。
钠的化合价为+1,氯的化合价为-1,所以钠的总电荷为+1,氯的总电荷为-1。
根据钠和氯的总电荷和原子数,可以计算出钠和氯的平均原子价。
钠的平均原子价等于+1/1=+1,氯的平均原子价等于-1/1=-1。
根据钠和氯的平均原子价,可以确定钠的化合价为+1,氯的化合价为-1。
所以,钠在化合物NaCl中的化合价为+1,氯的化合价为-1。
化合价的计算过程包括确定化学式、找到元素的原子数、确定元素的总电荷、计算平均原子价和确定化合价。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化合物中各个元素的化合价,进而了解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程度和化学性质。
确定元素化合价的方法
一、利用物质的化学式确定
例1、试确定化合物K2MnO4中的元素的化合价。
解析:设化合物中Mn元素为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正负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1)×2+x×l+(-2)×4=0,解之得x=+6
故K2MnO4中Mn元素化合价为+6价
二、利用原子电子层结构特征确定
例2、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元索Y的原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则X ,Y两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Y B .X2Y C.XY2D.X3Y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首先得确定在行成化合物时,X,Y两元素所表现的化合价。
因X最外层上只有1个电子,最高正价为+l价,Y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离8电子稳定结构尚差2个,故最低负价为一2价,运用十字交叉法可确定X、Y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2Y,应选B。
三、利用原子团的化合价确定
例3、下列除氧以外的元素,化合价变化最大的是()。
A.CO CO32-B.SO 4 2-SO32-
C.ClO3-Cl- D.MnO4- M n2+
解析: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原子团内各原子的化合价的代数和,而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其化合价的数值。
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CO3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3=-2,x=+4。
同理可求出SO 4 2-与SO3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6、十4,ClO3-与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l,MnO4-与M n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7、+2,故选C。
四、利用元素的质量比确定
例4、有一种氮的氧化物,其中氮与氧的质量比为7:12,此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解析: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 x O y,依题意有:14x:16y=7:12,解得x:y=2:3,则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正负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得N为+3价,选C。
五、利用元素的质量分数确定
例5、已知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在其氧化物中M的质量分数为70%,则M元素的化合价为()。
解析: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 x O y,依题意有:[16y/(56x+16y)]x×100%=70%,解得x:y=2:3,则M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索化合价正负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得M的化合价为+3价
六、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
例6、某金属氧化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物与水的分子数之比为2:3,则该金属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解析:设生成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Cl x,依题意有分子数之比RCl x:H2O =2: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改变,生
成物中H、Cl原子个数之比应为1:1,故X值为3,则R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选C。
七、利用相对分子质量确定
例7、某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同价态的氯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该元素的化合价数价为()。
A. (2N-M)/55
B.(N-M)/55
C.(2N-M)/55
D.(N-M)/55
解析:设该元素化合价为x,相对原子质量为MR。
1.若x为奇数,则氧化物化学式为R2O x,氯化物化学式为RCl x,据题意有:
2MR+16x=M (1)
MR+35.5x=N (2)
2.若x为偶数,则氧化物化学式为R2O x,氯化物化学式为RCl x,据题意有:
2MR+16×x/2= M (3)
MR+35.5x=N (4)
解(l)(2)联立方程组得x=(2N一M)/55
解(3)(4)联立方程组得x=(N一M)/27.5
综上讨论,应选A. D.
八、利用一定范围分析确定
例8、微塑录音录像的高性能磁带中的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钴(Co)和铁都可能有+2、+3价,并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试求出钴和铁的化合价。
解析:由于铁的化合价有+2、+3价,而钴的化合价也有+2、+3价,可分别讨论铁的化合价为+2、+3价时的情况当铁的化合价为+2价时,设在CoFe2O4化合物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出x=+3;同理,当铁的化合价为+3价时,求出x=+5/2(不符,舍去)、即在CoFe2O4化合物中,钻和铁的化合价分别为+2、+3价
九、利用相关因素推理确定
例9、某元素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5,其氧化物化学式为M x O y,氯化物化学式MCl z,当y:z=1:2时,M的化合价可能是()。
A.+1 B.+2 C.+3 D.+4
解析:M的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z的值
如当y=l时,z=2;(合理)
当y=2时,z=4;(合理)
与y=3时,z=6(与最外层电子数少于5不符)
故应选B、D。
节内容是在学习元素符号的基础上,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为学习化学方程式打基础的,知识容量大,难点集中。
尽管化合价的记忆不是本课的重点,它却是一个难点,利用化合价写化学式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为了分散难点,突出重点,主要是在课前通过编顺口溜,帮助学生先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课堂上通过例题分析,归纳要点,反复多次训练,便可实现教学目标。
复习回顾:
1.指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1) O(2) CO
2 2、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1)SO
2
(2)2O (3)2Mg2+ 引入新课:
水 H
2O 氯化氢 HCl 二氧化碳 CO
2
为什么在以上三种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会不同?
在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间相化合的数目讲授新课:
一、化合价(板书)
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元素及根的化合价
[议一议]你从上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归纳小结]
二、化合价的一般原则:
Ø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
Ø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Ø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Ø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Ø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三、化合价的应用
1、标出下列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H2Cu H2O NaOH
[讨论]化合价的表示与离子符号的表示有什么不同?
[归纳小结]
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的比较
2、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化合价
例1、试确定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①先写出二氧化硫的化学式:SO2
②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列等式:
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 ,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所以x + 2×(-2) = 0
③据等式求解,标出元素化合价
解得: x = +4
[归纳] 标定价,求变价
[算一算]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Cl2HCl HClO HClO2HClO3HClO4
3、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例1:已知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试写出这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1)先写出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符号,一般把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
2)把化合价注在元素符号上方
(3)把元素化合价的值交叉、约分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即得化学式.
(4)检验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 如不等于零,化学式不正确. [归纳] 正价左,负价右,先约分,后交叉
[练一练]1.把下表中正价元素和负价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2.已知下列元素化合价,写出它们与原子团
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
[总结]心中有数
你能说说本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化合价口
一价氢氧钾钠氯。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单质零价要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