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眼科常见护理诊断
- 格式:docx
- 大小:18.36 KB
- 文档页数:1
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预防性保健措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眼科疾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了解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性保健措施,对于保护我们的眼睛健康至关重要。
一、眼科常见疾病1、近视近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问题,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而看近处物体相对清晰。
其诊断主要通过视力检查,通常使用视力表来测量。
如果发现视力低于正常水平,进一步散瞳验光可以明确近视的度数。
2、远视远视与近视相反,患者看近处物体模糊,看远处相对清晰。
诊断方法与近视类似,通过视力检查和验光来确定。
3、散光散光是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导致光线不能聚焦在一个点上,从而出现视物模糊、重影等症状。
散光的诊断需要进行验光检查,包括电脑验光和综合验光仪验光。
4、白内障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障碍。
初期可能仅有轻微的视力下降,随着病情进展,视力会逐渐严重受损。
医生通过裂隙灯检查可以观察到晶状体的混浊程度,从而确诊白内障。
5、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科疾病。
患者可能会出现眼胀、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
眼压测量、视野检查以及视神经检查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方法。
6、黄斑病变黄斑是视网膜上的一个重要区域,黄斑病变会导致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
通过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可以诊断黄斑病变。
7、结膜炎结膜炎是结膜的炎症,常见症状有眼睛发红、发痒、分泌物增多等。
医生通过观察结膜的充血情况、分泌物的性质以及进行病原学检查来诊断。
8、角膜炎角膜炎是角膜的炎症,常由感染、外伤等引起。
患者会有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角膜荧光素染色、裂隙灯检查有助于诊断角膜炎。
二、眼科疾病的诊断方法1、视力检查视力检查是眼科诊断的基础,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的检查。
常用的视力表有国际标准视力表、对数视力表等。
2、眼压测量眼压是眼球内部的压力,正常眼压范围在 10-21mmHg 之间。
(创新版)眼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目录1. 概述2. 眼科常见护理诊断- 视力障碍- 眼部疼痛- 干眼症- 眼部感染3. 护理措施- 视力障碍的护理- 眼部疼痛的护理- 干眼症的护理- 眼部感染的护理4. 结论1. 概述眼科护理是对眼部疾病患者进行专业护理的过程,旨在减轻症状、改善视力、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眼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涵盖了眼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视力障碍、眼部疼痛、干眼症和眼部感染。
2. 眼科常见护理诊断2.1 视力障碍视力障碍是指视力下降或视力丧失,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常见原因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白内障、青光眼等。
2.2 眼部疼痛眼部疼痛可能是由于眼部疾病、眼部周围组织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
常见原因包括青光眼、角膜溃疡、眼内炎等。
2.3 干眼症干眼症是指眼睛不能维持正常润湿状态,导致眼表组织受损的一种疾病。
常见原因包括年龄相关性改变、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干燥环境等。
2.4 眼部感染眼部感染可能是由于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常见的感染包括结膜炎、角膜炎、泪囊炎等。
3. 护理措施3.1 视力障碍的护理- 提供适当的视力辅助工具,如眼镜、隐形眼镜或放大镜等。
-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监测病情的变化。
- 进行康复训练,如视力训练、盲人按摩等,提高生活质量。
3.2 眼部疼痛的护理- 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缓解眼部疼痛。
- 保持眼部卫生,避免揉搓眼睛。
-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找出疼痛原因并给予相应治疗。
3.3 干眼症的护理- 使用人工泪液滴眼液,缓解眼干症状。
-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保持适当的眼部休息。
- 保持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等设备。
3.4 眼部感染的护理- 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控制感染。
- 进行眼部局部治疗,如使用眼药水、眼膏等。
- 保持眼部卫生,避免揉搓眼睛,减少感染的风险。
4. 结论眼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是眼科护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症状、改善视力、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眼科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与护理诊断眼科病史及眼病主要病症一、眼科病史病史应按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等顺序,系统地询问和记录。
二、眼病主要病症1.视力障碍突然或逐渐视力下降,看远或看近不清楚,视物变形、变色,夜盲,复视,视野缩小,眼前黑影等。
2.感觉异常如眼部刺痛、痒、胀疼、异物感、畏光等。
3.外观异常如充血、出血、分泌物、新生物等。
第二节视功能检查视功能检查包括视力、视野、色觉、暗适应、立体视觉及视觉电生理等检查。
一、视力视力即视锐度是眼区分最小物象的能力,主要反映黄斑区的视功能,故也称中心视力,可分为远、近视力。
〔一〕远视力检查远视力是指5m或5m以外的视力,常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进行检查。
视力表悬挂于受检者前方5m处,高度以行与受检眼等高为宜,要有充足的光线,可采用人工照明。
检查顺序一般为先右后左,先健眼后患眼,可用手掌或遮眼板遮盖另眼,但不要压迫眼球。
检查者用杆指着视力表的视标,嘱受检者说出或用手势表示该视标的缺口方向,自上而下逐行检查,记录能识别出最小一行视标的视力。
如果在5m处能识别行全部视标,那么视力记录为。
如果视力低于,那么嘱其向前走,直到识别为止。
此时再根据V=d/D的公式计算,其中V代表实际视力,d表示实际可见行视标的距离,D表示正常人看清该行视标的距离〔50m〕。
如在3m 处才看清行的视标,其实际视力应为V=3m/50m=。
如果视力低于,那么检查指数。
检查距离从1m开始,逐渐移近,直到能正确识别为止,并记录该距离,如“指数/30cm〞。
如指数在5cm 处仍不能识别,那么检查手动。
如果眼前手动不能识别,那么检查光感。
检查在暗室中进行,非测试眼须严密遮盖,用手电光或烛光,测试被检眼能否感觉光亮,记录“光感〞或“无光感〞。
对有光感者还要检查光定位,在受检眼1m处,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及中央九个方位变换光源位置,测试患者能否判断光源方向,用“〞、“–〞表示光定位的“阳性〞、“阴性〞。
眼科护理诊断及护理•眼科护理概述•眼科疾病的诊断•眼科疾病的治疗与护理•眼科患者的日常护理•特殊人群的眼科护理•眼科护理的未来发展与展望眼科护理概述眼科护理是对眼睛及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专业护理过程。
定义随着年龄增长,眼睛问题逐渐增多,良好的眼科护理有助于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保护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重要性眼科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眼科疾病的分类和特点分类常见的眼科疾病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等。
特点这些疾病的症状各异,如视力模糊、眼痛、流泪等,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个性化护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疗、定期复查。
眼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基本原则眼科疾病的诊断眼底镜检查通过眼底镜观察视网膜和视神经,判断是否存在眼底病变。
裂隙灯检查利用裂隙灯观察角膜、结膜、晶状体等结构,发现异常病变。
眼压测量使用眼压计测量眼球内部的压力,排除青光眼等疾病。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眼部症状、家族史、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等信息。
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等工具检测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诊断方法与流程根据眼部干涩、异物感等症状,结合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干眼症根据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检查结果,结合患者年龄和家族史等因素进行诊断。
近视根据晶状体混浊程度和视力下降等症状,结合裂隙灯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白内障根据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等症状,结合眼压测量和眼底镜检查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青光眼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标准保护患者隐私准确记录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结果注意交叉感染诊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01020304确保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隐私得到尊重和保护。
详细记录患者的检查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诊断。
在检查结束后及时向患者反馈检查结果,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在检查过程中注意消毒和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眼科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根据眼科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抗炎药、抗过敏药等。
药物治疗用药指导观察病情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掌握眼科常见护理诊断掌握眼科病人的主要症状熟悉眼科病人的护理技术熟悉特殊病人的护理眼科常见护理诊断1、自理缺陷(nursing diagnosis)2、疼痛(pain)3、感知改变(视觉)(sensory/perceptual alterations,visual)4、便秘(constipation)5、有感染的危险(risk for infection)6、恐惧(fear)7、功能障碍性悲哀(dysfunctional grieving)8、睡眠形态紊乱(sleep pattern disturbance)9、恶心(nausea)10、潜在的并发症(potential complication)11、有受伤的危险(risk for injury)12、知识缺乏(knowledge deficit)13、组织完整性受损(impaired tissue integrity)眼科病人的主要症状1、视力障碍2、视野缺损3、夜盲与昼盲4、眼部感觉异常如眼痛、眼干眼科病人的主要体征1、眼部充血2、视力下降3、眼压升高4、眼球突出(一)外眼手术术前护理1、术前三天术眼点抗生素眼药水,1次/2h。
2、按外眼手术洗眼。
3、心理护理(二)外眼手术术后护理1、卧床休息,观察有无敷料渗血及绷带松紧情况。
2、术后应用抗生素、止痛剂、镇静剂。
3、给予普食或半流食。
4、嘱病人按医嘱服药、换药和复查(三)内眼手术术前护理1、解释手术前后应注意的问题,作好心理护理。
2、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
(如高血压、糖尿病、咳嗽等)3、术前3日开始点抗生素眼药水,1次/2h 。
术前1日剪睫毛,冲洗泪道,冲洗结膜囊4、训练病人能按要求向各方向转动眼球指导如何抑制咳嗽和打喷嚏5、给予易消化的食物。
术前6小时禁食水。
6、作好个人清洁卫生。
7、术晨测量生命体征。
8、进手术室前排空大小便。
9、准备术后护理用品。
(四)内眼手术术后护理1、卧床休息,头部放松,全麻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掌握眼科常见护理诊断
掌握眼科病人的主要症状
熟悉眼科病人的护理技术
熟悉特殊病人的护理
眼科常见护理诊断
1、自理缺陷(nursing diagnosis)
2、疼痛(pain)
3、感知改变(视觉)
(sensory/perceptual alterations,visual)
4、便秘(constipation)
5、有感染的危险(risk for infection)
6、恐惧(fear)
7、功能障碍性悲哀(dysfunctional grieving)
8、睡眠形态紊乱(sleep pattern disturbance)
9、恶心(nausea)
10、潜在的并发症(potential complication)
11、有受伤的危险(risk for injury)
12、知识缺乏(knowledge deficit)
13、组织完整性受损(impaired tissue integrity)
眼科病人的主要症状
1、视力障碍
2、视野缺损
3、夜盲与昼盲
4、眼部感觉异常如眼痛、眼干
眼科病人的主要体征
1、眼部充血
2、视力下降
3、眼压升高
4、眼球突出
(一)外眼手术术前护理
1、术前三天术眼点抗生素眼药水,1次/2h。
2、按外眼手术洗眼。
3、心理护理
(二)外眼手术术后护理
1、卧床休息,观察有无敷料渗血及绷带松紧情况。
2、术后应用抗生素、止痛剂、镇静剂。
3、给予普食或半流食。
4、嘱病人按医嘱服药、换药和复查
(三)内眼手术术前护理
1、解释手术前后应注意的问题,作好心理护理。
2、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
(如高血压、糖尿病、咳嗽等)
3、术前3日开始点抗生素眼药水,1次/2h 。
术前1日剪睫毛,冲洗泪道,冲洗结膜囊
4、训练病人能按要求向各方向转动眼球
指导如何抑制咳嗽和打喷嚏
5、给予易消化的食物。
术前6小时禁食水。
6、作好个人清洁卫生。
7、术晨测量生命体征。
8、进手术室前排空大小便。
9、准备术后护理用品。
(四)内眼手术术后护理
1、卧床休息,头部放松,全麻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2、术眼加盖保护眼罩,防止碰撞。
两周内不做摇头、挤眼等动作
3、术后数小时内如感到疼痛,可给镇痛剂,24小时后剧烈疼痛应通知医生。
4、每日更换敷料,点眼药,注意观察敷料。
5、给易消化食物,多食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
一)滴眼药法(eye drip
1、用具
大方盘内防置每位患者的眼药水,酒精棉球罐、干棉球罐、污物盘,治疗车
2、方法
(1)三查七对。
(2)护士洗手。
(3)患者取仰卧位,下颌抬起,嘱患者眼向上注视。
(4)护士用拇指扒开患者下眼睑,固定于下眶缘。
另一支手持眼药瓶距患者眼睛2-3cm处,滴眼药水于穹隆部。
(5)嘱患者闭合双眼1-2分钟。
3、注意事项
(1)眼药水不滴在角膜上,对于术后或
角膜溃疡的患者,尤其要避免。
(2)滴阿托品等剧毒药时,应嘱患者压
住泪囊部3-5分钟。
(3)滴阿托品时头部应偏向患眼,以防
阿托品流入健眼。
(4)滴入多种眼药水时,两种需间隔3-5
分钟。
(5)点眼药时,先点对眼睛无刺激的眼
药。
有眼药膏时,先点药水,后点药膏。
(6)有感染伤口的患者应最后滴。
(7)眼药膏应在睡前用药。
二)结膜囊冲洗法(eye washing
1、用物
受水器、眼壶、棉球、眼水
2、方法
(1)说明洗眼的目的和意义。
(2)取坐位,头后仰倾向患侧,受水器
紧贴于面颊部
(3)嘱患者闭眼,棉签沾皂水清洗患眼,
盐水冲净。
(4)睁开双眼,从眼壶倒出生理盐水入
患眼,嘱眼球上下左右转动。
(5)擦干患眼周围皮肤,用方纱布遮盖
患眼
3、注意事项
(1)眼壶距患者3-5cm。
(2)穿通伤患者或角膜溃疡患者不能洗
眼。
(3)传染病患者用完后的物品应严格消
毒。
(4)不可直接冲在角膜上。
(三)泪道冲洗
1、用物
0.5-1%的卡因溶液、生理盐水、抗生素眼
药水、一次性注射器、泪道冲洗针头、受
水器、消毒棉签及棉球。
2、方法
(1)取坐位或卧位,指压泪囊区,排除
泪囊内分泌物。
(2)蘸0.5-1%的卡因棉签,夹在上下泪
点间3-5分钟。
(3)护士左手拇指拉开下眼睑,暴露下
泪小点,右手持注射器,将冲洗针头垂直
插入泪小点1-1.5mm,然后将针头转向水
平,沿泪小管走行方向进针5-6mm,将冲
洗液缓缓注入。
(4)冲洗完毕,棉球擦净面部,结膜囊
滴抗生素眼药水。
3、注意事项
(1)动作轻柔、准确、娴熟,注射勿伤
及眼球,进针遇阻力时,不可强行推进,
以免损伤泪道。
(2)冲洗发现有皮下肿胀,应停止冲洗。
(3)冲洗针头制作,取4.5-6号注射针头,
剪去针尖磨成钝圆,在距头端6mm处烧
弯成直角即成。
四)结膜下注射
1、用物2ml空针、6号针头、治疗盘、
0.5%丁卡因
2、方法
1、患者仰卧,点0.5%丁卡因3次,间隔
3-5分钟。
2、护士左手指分开上下眼睑,
嘱患者向上注视,另一手持注射器以水平
方向与眼球呈10-15度,将药液注射于下
穹隆结膜下部
3、注意事项
(1)针头与角膜缘切线平行,不能朝向
角膜,嘱患者勿转动眼球,以防刺伤角膜。
(2)注射时应避开血管,如有出血,用
棉签压迫。
(3)多次注射者,应经常更换部位,以
免结膜下粘连、结瘢。
(4)嘱患者眼向上方注视。
(五)球后注射
1、用物2ml空针、6号针头、治疗盘、
0.5%丁卡因
2、操作及注意事项
(1)取坐位或仰卧位,酒精消毒下眼眶
局部皮肤。
(2)嘱病人向鼻上方注视。
(3)5号针于下睑中外1/3相交处眶缘皮
肤刺入,刺入针长1/3后向鼻上方倾斜
30℃,进针3-3.5cm,抽吸无回血,缓慢
注射药物。
(4)拔针后压迫5分钟。
轻按眼球,涂
抗生素眼膏,包扎。
(5)出现复视为正常现象,休息15-20
分钟后即可恢复。
6、剪睫毛法
白内障病人的护理
常见的护理诊断
1、感知改变视力减退
2、自理缺陷、持家能力障碍
3、潜在并发症继发青光眼、晶状体脱
位
4、社交障碍、有孤独的危险
5、有外伤的危险
6、有感染的危险与内眼手术有关
7、焦虑
8、知识缺乏
术前护理
1、点抗生素眼药水。
2、剪睫毛,冲洗结膜囊三次。
3、术前一日晚及手术当日晨给安定。
4、术日晨进少量半流质饮食,全麻手术
术前12小时禁食。
术后护理
1、滴抗生素和激素类眼药水。
2、观察患者视力情况。
3、术后卧床1-2天,不能活动过渡、用
力擤鼻。
打喷嚏。
4、人工晶体手术后1个月内,每周检查
一次。
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常见的护1、疼痛眼痛伴偏头痛
2、感知改变视力障碍
3、恶心恶心伴呕吐,与眼压升高
4、自理缺陷与视力障碍有关
5、睡眠形态紊乱与眼痛、头痛有关
6、功能障碍性悲哀与视力、视野缺损
有关
7、焦虑、恐惧、绝望对青光眼的预后
缺乏信心
8、有受伤的危险与视野严重缺损、视
力丧失有关
9、知识缺乏缺乏急性青光眼的防治及
护理知识
护理措施
1、药物应用缩瞳、降眼压。
2、饮食护理给予富有营养、粗纤维的
食物,控制饮水量。
3、环境与休息勿强光刺激,不宜过暗。
4、手术护理
(1)术前护理同白内障
(2)术后护理
①病情观察视力、前房深浅、有无出血、
瞳孔形状、眼压。
②术后1-2天开始滴眼药
③指导行滤过手术的患者学会眼球按摩
④术后当天可下地行走,避免过多活动,
不应过度低头、用力擤鼻、咳嗽、背负重
物等。
⑤术后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戒烟戒
酒。
⑥心理护理
⑦健康教育注意一次饮水不可过多,以
防眼压升高,每次饮水量不超过
300-5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