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 格式:ppt
- 大小:3.04 MB
- 文档页数:114
第三章(模拟调制原理)习题及其答案【题3-1】已知线性调制信号表示式如下:(1)cos cos c t w t Ω (2)(10.5sin )cos c t w t +Ω 式中,6c w =Ω。
试分别画出它们的波形图和频谱图。
【答案3-1】(1)如图所示,分别是cos cos c t w t Ω的波形图和频谱图设()M S w 是cos cos c t w t Ω的傅立叶变换,有()[()()2()()] [(7)(5)(5)(7)]2M c c c c S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πδδδδπδδδδ=+Ω+++Ω-+-Ω++-Ω-=+Ω+-Ω++Ω+-Ω(2)如图所示分别是(10.5sin )cos c t w t +Ω的波形图和频谱图:设()M S w 是(10.5sin )cos c t w t +Ω的傅立叶变换,有()[()()][()()2()()] [(6)(6)][(7)(5)2(7)(5)]M c c c c c c S w w w w w j w w w w w w w w w w j w w w w πδδπδδδδπδδπδδδδ=++-++Ω+++Ω---Ω+--Ω-=+Ω+-Ω++Ω+-Ω--Ω-+Ω【题3-2】根据下图所示的调制信号波形,试画出DSB 及AM 信号的波形图,并比较它们分别通过包络检波器后的波形差别。
【答案3-2】AM波形如下:通过低通滤波器后,AM解调波形如下:DSB波形如下:通过低通滤波器后,DSB 解调波形如下:由图形可知,DSB 采用包络检波法时产生了失真。
【题3-3】已知调制信号()cos(2000)cos(4000)m t t t ππ=+载波为4cos10t π,进行单边带调制,试确定单边带信号的表达式,并画出频谱图。
【答案3-3】可写出上边带的时域表示式4411ˆ()()cos ()sin 221[cos(2000)cos(4000)]cos1021[sin(2000)sin(4000)]sin1021[cos12000cos8000cos14000cos 6000]41[cos8000co 4m c c s t m t w t mt w t t t tt t tt t t t t πππππππππππ=-=+-+=+++--s12000cos 6000cos14000]11cos12000cos1400022t t t t tπππππ+-=+ 其傅立叶变换对()[(14000)(12000)2+(14000)(12000)]M S w w w w w πδπδπδπδπ=+++-+- 可写出下边带的时域表示式'4411ˆ()()cos ()cos 221[cos(2000)cos(4000)]cos1021[sin(2000)sin(4000)]sin1021[cos12000cos8000cos14000cos 6000]41+[cos8000c 4m c c s t m t w t mt w t t t tt t tt t t t t πππππππππππ=+=+++=+++-os12000cos 6000cos14000]11cos8000cos1600022t t t t tπππππ+-=+其傅立叶变换对'()[(8000)(6000)2(8000)(6000)]M S w w w w w πδπδπδπδπ=++++-+-两种单边带信号的频谱图分别如下图。
通信原理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1. 信号与系统。
1.1 信号的基本概念。
信号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可以是电压、电流、光强等。
根据时间变化特性,信号可以分为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两种类型。
1.2 系统的基本概念。
系统是指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的装置,可以是电路、滤波器、调制器等。
系统的特性可以通过冲击响应、单位阶跃响应等来描述。
2. 模拟调制与解调。
2.1 调制的基本原理。
调制是将低频信号变换成高频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调频、调相等。
2.2 解调的基本原理。
解调是将调制后的信号恢复成原始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解调方式有包络检波、同步检波等。
3. 数字调制与解调。
3.1 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
数字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常见的数字调制方式有ASK、FSK、PSK等。
3.2 数字解调的基本原理。
数字解调是将数字信号恢复成原始数字信号的过程,常见的数字解调方式有包络检波、相干解调等。
4. 传输介质与信道。
4.1 传输介质的分类。
传输介质可以分为导体、光纤、无线电波等,每种介质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4.2 信道的特性。
信道的特性包括信噪比、带宽、衰减等,这些特性会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5. 多路复用技术。
5.1 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是指将多路信号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复用的技术,可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5.2 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是指将多路信号按照频率进行复用的技术,可以实现多路信号的同时传输。
6. 错误控制编码。
6.1 码的基本概念。
编码是将原始信号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常见的码有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等。
6.2 错误控制编码的原理。
错误控制编码可以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实现对传输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检测和纠正。
7. 数字信号处理。
7.1 采样定理。
采样定理规定了对于一个带限信号,如果采样频率大于其最高频率的两倍,就可以完全恢复原始信号。
7.2 量化与编码。
量化是将连续信号转换成离散信号的过程,编码是将离散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
一、1.检波的描述是(A)A.调幅信号的解调B.调频信号的解调C.调相信号的解调3.混频器主要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 B )A.发送设备B.接收设备C.发送设备、接收设备4.MC1596集成模拟乘法器可以用作(A)A.混频B.频率调制C.相位调制5.为了有效地实现集电极调幅,调制器必须工作在哪种工作状态( C )A.临界B.欠压C.过压6.调幅收音机中频信号频率为(A)A.465kHz B.10.7MHz C.38MHz D.不能确定7.一同步检波器,输入信号为u S =U S cosωC tcosΩt,恢复载波u r =U r cos(ωC+Δω)t,输出信号将产生(B)A.振幅失真B.频率失真C.相位失真8.若载波u C(t)=U C cosωC t,调制信号uΩ(t)= UΩcosΩt,则双边带调幅波的表达式为( D )A.u DSB(t)=U C cos(ωC t+m a sinΩt)B.u DSB(t)=U C cos(ωC t+m a cosΩt)C.u DSB(t)=U C(1+m a cosΩt)cosωC t D.u DSB(t)=kUΩU C cosωC tcosΩt9.功率放大电路根据静态工作点的位置可分为( D )等三种。
A.甲类、乙类 B.甲类、甲乙类 C.乙类、丙类 D.甲类、乙类、丙类10.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输入激励信号为正弦波时,集电极电流为( C )A.余弦波B.正弦波C.余弦脉冲波二、为实现电信号的有效传输,无线电通信通常要进行调制。
常用的模拟调制方式可以分为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
直接调频的优点是频偏大,间接调频的优点是中心频率稳定度高。
2.锁相环路主要由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组成。
3.石英晶体振荡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和反压电效应工作的,其频率稳定度很高,通常可分为串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两种。
4.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最佳工作状态是临界工作状态。
电路基础原理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在现代通信领域中,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调制和解调,我们可以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实现高效率的数据传输。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路基础原理下的模拟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
一、调制的概念与分类调制是指将源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互作用,使源信号的特征转移到载波信号上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调制可以分为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1. 幅度调制(AM)幅度调制是一种将源信号的幅度变化转换为载波信号的振幅变化的调制方式。
幅度调制广泛应用于广播电台、音频传输等领域。
它将源信号的振幅变化转化为载波信号的振幅变化,实现信号的传输。
2. 频率调制(FM)频率调制是一种将源信号的频率变化转换为载波信号的频率变化的调制方式。
频率调制常见的应用包括调频广播和音频信号的传输。
频率调制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实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变化。
3. 相位调制(PM)相位调制是一种将源信号的相位变化转换为载波信号的相位变化的调制方式。
相位调制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调制解调器、调相器等。
相位调制通过调整载波信号的相位,实现源信号的传输。
二、解调的原理与应用解调是指将经过调制后的信号恢复为原始信号的过程。
通过解调,我们可以将调制信号恢复为原始信号,实现信号的接收与处理。
1. 幅度解调幅度解调是指将幅度调制的信号恢复为源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幅度解调技术包括包络检波、同步检波等。
幅度解调通过对调制信号进行处理,提取出源信号的幅度信息。
2. 频率解调频率解调是指将频率调制的信号恢复为源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频率解调技术包括鉴频器和锁相环等。
频率解调通过对调制信号进行处理,提取出源信号的频率信息。
3. 相位解调相位解调是指将相位调制的信号恢复为源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相位解调技术包括相移解调、鉴相器等。
相位解调通过对调制信号进行处理,提取出源信号的相位信息。
三、模拟信号调制与解调的应用模拟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模拟调制解调知识点总结一、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1. 调制的基本原理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经过一定处理后发射出去。
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些特性,比如振幅、频率或相位,来携带信息信号。
调制有很多种方式,如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2. 解调的基本原理解调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通过某种方法提取出原始信息信号。
解调的方式通常与调制的方式相对应,比如AM调制对应AM解调,FM调制对应FM解调。
解调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与调制过程相反的方法来还原出原始信息信号。
二、常见的调制方式1. 幅度调制(AM)幅度调制是将信息信号的振幅变化作用到载波信号上。
最简单的AM调制方式是单边带调幅(SAM),还有双边带调幅(DAM)等不同形式。
2. 频率调制(FM)频率调制是将信息信号的频率变化作用到载波信号上。
FM调制中,频率的变化与信息信号的变化成正比,信息信号的振幅对于调制后的信号影响较小。
3. 相位调制(PM)相位调制是将信息信号的相位变化作用到载波信号上。
相位调制和频率调制非常相似,但是它所携带的信息主要体现在相位的变化上。
4. 正交调幅调制(QAM)QAM是将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结合起来的一种调制方式。
通过同时改变信号的振幅和相位来携带更多的信息,可以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
5. 脉冲编码调制(PCM)PCM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按一定规则进行调制。
PCM 可以保持信号的高质量,适合远距离传输。
以上是常见的调制方式,它们在不同的场景中有不同的应用。
比如AM调制适用于广播和短波通信,FM调制适用于广播和音频传输,而QAM则适用于数字通信和有线电视等领域。
三、调制解调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是调制解调技术最常见的应用场景之一。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设备之间需要通过无线信号进行通信,而无线信号的传输需要经过调制解调的过程。
2. 有线通信系统有线通信系统中也有很多应用调制解调技术的场景。
电路基础原理模拟信号的调相与解调相电路基础原理:模拟信号的调相与解调相在电路基础原理中,调相和解调相是模拟信号处理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调相是指对输入信号进行相位调整,而解调相则是将调制后的信号转化回原始信号。
本文将详细介绍调相和解调相的基本原理以及常用的调相和解调相电路。
一、调相的基本原理调相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相位,来实现对信号的处理。
相位调制是其中一种调相的方式,其基本原理是改变信号的相位角度,从而改变信号在时间轴上的位置。
最常见的相位调制方式有正弦调制和脉冲调制。
在正弦调制中,输入信号与调制信号相乘,通过改变调制信号的相位角,使得输出信号的相位发生变化。
而在脉冲调制中,输入信号的幅度与脉冲信号相乘,通过改变脉冲信号的相位角,实现对输入信号相位的调整。
调相在无线通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调频调制中,输入信号的相位和频率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
而在调幅调制中,输入信号的相位保持不变,只改变信号的幅度。
调相也广泛应用于音频处理、图像处理等领域。
二、解调相的基本原理解调相是将调制后的信号转化回原始信号的过程。
它是调相的逆过程,通过提取信号的相位信息,来还原原始信号。
最常见的解调相方式有相移解调和频率解调。
在相移解调中,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频率选择和相位检测,使得输出信号能够还原原始信号的相位信息。
而在频率解调中,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从而实现对输入信号的解调。
解调相同样在通信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调频解调中,通过频率选择电路和相位检测电路,将调频调制后的信号恢复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在调幅解调中,通过振幅检波电路,将调幅调制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三、调相和解调相电路调相和解调相都需要特定的电路来实现。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调相和解调相电路。
1. 相移调制电路相移调制电路是一种常见的调相电路。
它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相位,来实现对信号的调制。
常见的相移调制电路包括环路调制器和差分调频发生器。
环路调制器通过反馈电路产生相移信号,而差分调频发生器则通过改变电容和电感来实现相位调制。
模拟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理解调制原理;
掌握通信原理实验箱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通信原理实验箱,示波器,连接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幅度调制是由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幅度,使之随调制信号作线性变化的过程。
正弦波为:c(t)=A )cos(ϕωτ+
调制信号为:s m ()t =A ()t t m c ωcos
则已调信号:
()()()[]
c c m M M A s ωωωωω-++=2 在波形上已调信号的幅度随基带信号的规律呈正比变化,在频率上,完全是基带频率的简单搬移。
因此,幅度调制又称线性调制。
相干解调也是同步检波,即把在载频位置的已调信号搬回原始基带位置,为了无失真的恢复原基带信号,接收端必须提供一个与接收的已调载波严格同步的本地载波,与已调信号相乘后,经低通滤波器取出低频分量,即可得到原始的基带调制信号。
实验步骤:将实验箱对应的开关打开,将正弦信号借入示波器,调出对应波形,调节幅度,频率旋钮观察波形变化,将正弦信号改为方波信号重复上述步骤;将正弦波借入到实验箱模拟调制区的基带信号处,调制信号接入调制信号处,将输出接入示波器,调出图像,调节幅度频率旋钮观察波形变化。
将调制信号输入到解调端口,观察示波器的正弦波形,并与原始
信号波形相比较。
实验结果:
正弦载波:
调制载波:
调制后的波形:
解调后的波形:。
调制与解调的原理
调制和解调是无线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以及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
调制(Modulation)是将待传输的数字信号通过调制
技术转化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Demodulation)则是将接
收到的模拟信号再转化回数字信号的过程。
调制的原理是通过改变模拟载波的某些特性来传输数字信息。
常用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
位调制(PM)。
在幅度调制中,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携带
数字信息;在频率调制中,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输数字信息;在相位调制中,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来携带数字信息。
这样,数字信号与载波相结合,形成可传输的模拟信号,即调制信号。
解调的原理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的数字信号。
解调过程与调制方式相对应,使用相同的技术逆向处理。
对于幅度调制,解调器通过测量信号的振幅来恢复原始的数字信号;对于频率调制,解调器测量信号的频率变化并转换为对应的数字信息;对于相位调制,解调器则测量信号的相位变化以还原数字信号。
通过解调过程,根据特定的调制方式,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以便进一步处理和解码。
调制和解调技术在无线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来适应无线传输的特性,并在接收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实现无线传输中的信息传递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