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岗位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新基础”是从04年调入实验小学开始的,当时“班级小岗位建设”是学校班级建设中普遍开展的一项常规性工作。经过三年的实践与摸索,我对“小岗位建设”的认识有了本质的区别,即从原先只是为了保障班级日常运行的需要,到逐渐把它看成是学生获得主动发展的一个载体。在“小岗位”实施的探索过程中,我着力对小岗位的评价进行了实践和研究,这期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一、“小红花”评价——花无百日红

刚进实验小学,我接了二(3)班,为了先让班级日常工作正常运转起来,我就延续了班级原有的小岗位设置,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由于年龄小,很大一部分学生择岗只是凭自己一时的兴趣,到底这个岗位要做些什么,怎么做才能把岗位做好,心中不是很明确,因此造成对待岗位工作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和持久性。于是,我根据班级学生喜好表扬与奖励的特点,在班级小岗位工作中积极开展了评价活动。旨在通过评价来促进小岗位建设,从而改变班级面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对低年级学生的粗浅认识,我首先采用的是以奖励“小红花”的形式进行评价。通过每天观察,发现岗位工作做得好的学生就及时进行奖励,并在这评价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老师为什么奖励他,他好在哪儿;还通过他们的岗位经验交流来带动其它岗位上的学生去思考:我的岗位应该怎么去做好它?当学生积满了十朵小红花后再换一个红花黏纸,张贴于墙面上的荣誉栏内……这一举措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岗位工作热情普遍高涨,每位学生各司其职,较大程度地调动了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班级日常生活变得井然有序。

可是随着学生进入三年级,我发现学生对“小红花”渐渐失去了兴趣,一些学生开始对岗位工作出现倦怠,虽然能完成岗位工作,但较多地停留于“应付”,对于岗位轮换的兴趣也不是很大。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贯常的岗位工作失去了原有的挑战性,已不能满足学生不断提升自我的内在需要;二是岗位建设的平面化制约了他们潜能的发挥;三是各科学习压力的明显增加,转移了他们注意的重点,冷却了他们的岗位热情。为了在这个年段,继续发挥岗位教育的功能,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岗位建设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一方面我根据学校各年级学生工作成长序列,进一步丰富班级小岗位,另一方面开始采用“岗位星级”评价体系。

二、“岗位星级”评价——成也“星级”败也“星级”

“岗位星级”评价的前提是要对岗位的职责进行一定的升级和丰富,不能将岗位工作只是定位在“完事”上,而是要上升到能力的发展上。于是“岗位五星级”评比的想法再次点燃了学生岗位工作的热情。我们召开了“岗位五星标准大讨论”的主题班会活动,针对班级现有岗位以及同学们的工作现状,我们定出了岗位“五星级评价标准”:

同时这些评价标准正好与校级“岗位小能手”的评选挂起勾,即获得岗位三~四星级评价的同学被评为“班级岗位小能手”,获得岗位五星级评价的同学被评为“校级岗位小能手”。

这一评价方法的出台在学生中反响很热烈,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又一次被带动了起来,这一次不但使得同学们能够主动地去完成小岗位工作,更有了一种积极主动想办法把工作做好的风气。如原本“黑板清洁员”总是要忘记擦黑板,开展此项活动后,他为了不再忘记,在铅笔盒里写了一张小纸条提醒自己;又如两名“图书管理员”为了更好地开展岗位工作,重新把图书整理登记了一遍,一名负责记录出借情况,一名负责修补与整理,两人相互合作,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

原本以为这个方法不但能激起学生从事岗位工作的积极性,还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岗位评价导向。但在实施了一个阶段后,尤其到了四年级,在新学期岗位工作竞聘和轮换中,我发现这种评价方式的一个负面效应开始出现,即一些工作复杂、难管理的岗位工作很少有人竞聘,如:“桌椅管理员”、“课间小巡警”,甚至连一些班干部的岗位也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在岗位星级考评活动时,学生们对不同岗位的反响,一些从事岗位工作简单、省事的同学在考评中很容易得到四星甚至五星,如“节能小卫士”、“窗台清洁员”等,这些岗位对合作和创新的要求低,从而比较容易达

标;而一些岗位复杂、难度高的岗位,如“课间小巡警”、“领读员”等由于容易得罪人所以很难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往往是“吃力不讨好”。可见,岗位“五星级评价标准”是有缺陷的,它并不完全适合所有的岗位,岗位的评价不仅仅要考虑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还要考虑学生自身与岗位的关系。如何让学生乐意在不同的岗位上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并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与成长呢?

三、“星级岗位”的尝试——在岗位设置时就为评价做好铺垫

今年,我又从高年级带教回到了低年级(今年我任教一年级),经过三年的小岗位实践后,我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学生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岗位工作的难易程度也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能不能从一开始就给不同的岗位设定相应的等级,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并在岗位工作中寻找自身的价值,实现自我发展呢?

于是,在学生入学的一个月中,在每个学生充分经历了一个月的寻岗、设岗、定岗,以及在全班性的岗位工作尝试开展两周后,我在班中开展了“为你的小岗位定星级”的活动。我以班中目前做得最好的岗位“纸篓更换员”和存在问题最大的岗位“课间小警察”为例,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个岗位做得好,而另一个岗位问题那么多?学生纷纷举手发表意见,大部分学生说到了两名“纸篓更换员”做事负责,而四名“课间小警察”岗位工作不认真,有时自己都要奔跑;但也有一些学生提到因为“纸篓更换员”每天只要上岗1—2次,工作简单,而“课间小警察”每节下课都要管理比较辛苦。几个“课间小警察”更是满脸委屈地说不是他们不管理,而是每次叫同学们别跑,他们都不听,以及为了追赶奔跑的同学自己不由自主奔跑的事实。

在这些问题、矛盾、委屈、埋怨交织于孩子们心头的时候,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们知道,任何一个岗位要做好首要的条件就是认真、负责,但不是每一个岗位都能很轻易地做好的。你首先要认识自己选择的岗位,了解它之后你才能想办法去做好自己的岗位。岗位是有难易的,我们每个小朋友的能力也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岗位做起。随后我引导学生根据岗位的难易程度进行定级,如果把我们的岗位按照难易程度分为五星级的话,“纸篓更换员”和“课间小警察”可分为几星级呢?经过一番议论,同学们把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