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Q均匀红宝石激光器
- 格式:doc
- 大小:143.00 KB
- 文档页数:5
调Q激光临床应用范围
调Q激光是一种高效的激光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领域。
它以
其快速脉冲和高功率密度而闻名,适用于多种皮肤问题的治疗。
在临
床应用中,调Q激光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涉及皮肤美容、祛斑祛痣、脱毛等多个领域。
首先,调Q激光可用于治疗色素性疾病,如雀斑、黄褐斑、太田痣等。
这些色素性疾病给患者的外貌带来了不少困扰,而调Q激光能够
利用其高能量脉冲将色素颗粒粉碎,使色素逐渐减退,从而达到祛斑
的效果。
其次,调Q激光也可以用于祛痣。
一些人体上的痣可能会给患者带
来不便或困扰,而调Q激光能够精确作用于痣部位,将其分解并逐渐
消失,让患者摆脱烦恼。
除此之外,调Q激光还可以用于脱毛。
在脱毛过程中,激光能够穿
透皮肤表层直达毛囊,通过光能被毛囊色素吸收,产生热能灼伤毛囊,从而遏制毛发再生,实现永久脱毛的效果。
此外,调Q激光还广泛用于皮肤表面的磨削和去除。
通过调Q激
光去除皮肤上的疤痕、皱纹和疣等,使皮肤恢复平滑、光洁,提升美
观度。
总的来说,调Q激光在医疗美容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能够有
效解决多种皮肤问题,帮助患者重拾自信、美丽。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
断进步,调Q激光技术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健康美丽的可能。
调q激光注意事项激光是一种有强大能量的光源,广泛应用于医学美容、科研和工业制造等领域。
然而,激光使用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操作时需要遵守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
以下是调Q激光注意事项:一、专业人员操作调Q激光属于高科技产品,操作时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执业。
非专业人员禁止私自操作,以免造成伤害。
二、佩戴防护眼镜激光光线具有高能量和强穿透力,一旦直接照射到眼睛,可能导致视网膜灼伤,严重的甚至可能致盲。
因此,在使用调Q 激光时,操作人员和周围人员都应佩戴专业的防护眼镜。
三、标明警示标识在使用调Q激光时,需要在设备和使用区域显眼位置设置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激光的存在,以免误触或不慎接触。
四、避免直接照射人体调Q激光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直接照射人体会产生严重灼伤。
因此,在调Q激光使用时,需要将激光束远离人体,确保不会直接照射到人体。
五、保持工作环境整洁使用调Q激光时,应保持工作环境整洁,避免积尘和杂物对激光束的散射和干扰,影响激光的照射效果和安全性。
六、控制反射光调Q激光在照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反射光,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在操作时,应选择反射功率较低的材料,采取适当的反射措施,避免反射光的直接照射。
七、注意疲劳度调Q激光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操作,操作人员容易疲劳。
疲劳时容易出现失误,增加意外事故的风险。
因此,在长时间操作之前,应注意休息,保持机体良好状态。
八、定期检查设备调Q激光设备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工作性能和安全性需要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和设计缺陷,防止由此引发的意外事故。
总之,调Q激光使用时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
在使用激光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加强安全意识,减少事故风险,确保激光在科学研究、医学美容和工业制造等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红宝石激光器是一种基于红宝石晶体的固态激光器,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激发能级提升:在激光器中加入适当的能量源,如闪光灯或光电二极管。
能量源的光子会被吸收并转移给红宝石晶体中的某些电子,使其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能级。
2. 跃迁的受限:由于红宝石的晶格结构特殊,一部分电子在激发态能级之间会被晶格约束,无法自由跃迁到更低的激发态能级或者基态。
这种约束称为受限跃迁。
3. 受限路线的选择:受限在激发态能级之间的电子需要通过特定的能级间跃迁路径释放能量。
在红宝石晶体中,这些路径可分为两大类,即:晶格振动和与由色心引起的电子关联的激发态能级跃迁。
4. 各能级之间的跃迁:受限跃迁导致电子逐渐在不同的激发态能级之间进行跃迁,释放出储存的激发能。
这些激发态能级之间的跃迁在一定能级差的作用下频率集中,形成了激光所需要的狭窄频谱线。
5. 反射与放大:在激光腔中,红宝石晶体的一端是高反射率镜,另一端是部分透射镜。
激光腔中的激光在腔内来回反射,不断受到能级之间的跃迁放大。
同时,部分透射镜允许一部分光线从腔中逃逸,形成激光输出。
6. 激光输出:通过连续激发和放大过程,红宝石激光器将电能转化为激光能,从而实现激光输出。
激光的特性取决于红宝石晶体中能级结构和激发能源的特点,如光谱线宽度、脉冲宽度和功率等。
综上所述,红宝石激光器利用红宝石晶体中特定的能级结构和受限跃迁的特性,通过能级间的跃迁释放激发能量,最终实现激光输出。
红宝石激光器原理及应用教学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届另H 2012 届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 材料化学_________ 学号120843077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田静_____________1 摘要 (1)2 激光与激光器 (1)2.1 激光 (1)2.2 激光器 (2)3 固体激光器 (3)3.1 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3)3.2 红宝石激光器 (5)3.3 红宝石激光器的优缺点 (6)4 固体激光器的应用 (7)4.1 固体激光器在军事国防上的应用 (7)4.2 红宝石激光器的应用 (9)参考文献 (11)2摘要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一红宝石激光器(固体激光器)于I960年7月诞生了,距今已有整整五十年了。
在这五十年时间里固体激光的发展与应用研究有了极大的飞跃,并且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固体激光器从其诞生开始至今,一直是备受关注。
其输出能量大,峰值功率高,结构紧凑牢固耐用,因此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用途,其价值不言而喻。
正是由于这些突出的特点,其在工业、国防、医疗、科研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了许多便利。
未来的固体激光器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a)高功率及高能量b)超短脉冲激光c)高便携性d)低成本高质量现在,激光应用已经遍及光学、医学、原子能、天文、地理、海洋等领域,它标志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
诚然,如果将激光发展的历史与电子学及航空发展的历史相比,你不得不意识到现在还是激光发展的早期阶段,更令人激动的美好前景将要来到。
2激光与激光器2.1激光2.1.1 激光(LASER激光的英文名 --- L ASER 是英语词组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的缩写⑴。
2.1.2产生激光的条件产生激光有三个必要的条件[2]:1)有提供放大作用的增益介质作为激光工作物质,其激活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有适合于产生受激辐射的能级结构;2)有外界激励源,将下能级的粒子抽运到上能级,使激光上下能级之间产生粒子数反转;3)有光学谐振腔,增长激活介质的工作长度,控制光束的传播方向,选择被放大的受激辐射光频率以提高单色性。
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原理红宝石激光器是一种利用红宝石晶体产生激光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激光的受激辐射,通过加载能量到红宝石晶体中,使晶体产生激光放大效应。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红宝石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红宝石晶体的结构是由氧化铝(Al2O3)组成的,其中掺杂有少量的铬离子(Cr3+)。
这些掺杂的铬离子是红宝石激光器产生激光的关键。
在红宝石激光器中,首先通过能量输入装置将能量传递到红宝石晶体中。
这个能量输入装置通常是一个弧光灯,它会通过通电形成电弧,产生高温和高压的气体,进而激发红宝石晶体。
在激发的过程中,红宝石晶体会吸收能量并使其原子的电子跃迁到高能级。
这个高能级是红宝石晶体内激光产生的起始位置。
在这个高能级上,电子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会很快回到基态。
当电子从高能级回到基态时,会通过辐射的方式释放能量。
这个能量释放的过程中,电子会向基态过渡并释放光子。
这些光子具有相同的频率和相位,并且在晶体中以一定的模式传播。
此时,一个光学谐振腔被放置在红宝石晶体的两端。
这个光学谐振腔由两个高反射镜和一个部分透射镜组成,用于反射和放大激光。
当光子从红宝石晶体中发射出来时,它们会在光学谐振腔中来回地反射。
反射的光子与基态的电子再次发生能量交换,更多的光子被释放,这就是激光放大效应。
在光学谐振腔中,激光光束会不断被反射和放大,最终形成一个强大且定向的激光束。
为了维持激光的连续输出,需要一个能量反馈机制。
在红宝石激光器中,一个部分透射镜会允许一小部分光子从光学谐振腔中逸出。
这些逸出的光子会被光学器件收集起来,通过反馈系统传递回红宝石晶体,补充能量。
这样,红宝石晶体就能够持续地产生激光输出。
总结一下,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载能量到红宝石晶体中,使晶体产生激光放大效应。
在这个过程中,红宝石晶体的铬离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光子的辐射和电子的能量交换释放激光。
激光通过光学谐振腔的反射和放大,最终形成一个强大和定向性的激光束。
红宝石激光器原理咱们今儿个聊聊红宝石激光器,这玩意儿可不光听着高大上,实际上也是科技圈里的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咱们就手牵手,一步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聊聊它的来龙去脉。
一、红宝石的魔力初现1.1 缘起:石头里的光想当年,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捣鼓着各种材料,想找到能发光发热的宝贝。
这不,红宝石就这么不经意地闯入了他们的视线。
这红宝石啊,不仅颜色诱人,还藏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它能发光!这可不是普通的发光,而是能发射出激光的那种,厉害吧!1.2 激光的奥秘激光,简单来说,就是特别纯、特别亮、还特别直的光线。
它像一把无形的剑,能穿透很多物质,还能在远处保持能量不散。
红宝石激光器,就是利用红宝石里的某些特性,把这股力量激发出来。
二、红宝石激光器的诞生记2.1 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理论总是美好的,但要把它变成现实可不容易。
科学家们得琢磨怎么给红宝石加点料,让它心甘情愿地发出激光。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他们终于找到了那个“魔法配方”——掺杂点别的元素进去,再给它来点外部刺激,比如用强光或者电流。
嘿,这招还真灵!2.2 点亮第一束激光当第一束红宝石激光从实验装置中射出时,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
那光线,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科学探索的新道路。
那一刻,红宝石激光器正式诞生,成为了激光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3 从实验室走向生活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红宝石激光器开始走出实验室,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从医疗手术到工业加工,从科研探索到艺术创作,它的身影无处不在。
它就像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用光的力量在各个领域描绘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画卷。
三、红宝石激光器的魅力所在3.1 精准无比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光线特别直、特别细,就像一根无形的针线,能够精确地定位到目标上。
这种精准性使得它在医疗手术中能够减少创伤和疼痛;在工业加工中能够提高精度和效率。
3.2 能量强大别看它只是一束光,但能量可是杠杠的。
694nm 调Q 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无针水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王春花1,武亦阁2,毕晓东1(1.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河南 南阳 473002;2.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 目的 评价694nm 调Q 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无针水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黄褐斑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
治疗组:用RubyStar 694nm 调Q 红宝石点阵激光的点阵模式(能量密度2.5~3.5J/cm 2,频率为1.5Hz ,光斑大小为7mm ×7mm )共治疗6次,每次间隔4周,激光治疗1周后采用无针水光(维生素C 注射液3.0ml ,氨甲环酸3.0ml 和玻尿酸2.0ml )共治疗6次,每次间隔4周,对照组:仅用RubyStar 694nm 调Q 红宝石点阵激光的点阵模式(治疗参数同治疗组)共治疗6次,每次间隔4周。
结果 50例黄褐斑患者经过半年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694nm 调Q 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无针水光治疗黄褐斑效果明显优于单用694nm 调Q 红宝石点阵激光治疗,不仅色素淡化明显,而且患者的肤质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关键词】 694nm 激光;无针水光;黄褐斑;治疗中图分类号:R454.2;R758.4+2 文献标志码:B doi :10.3969/j.issn.1002-1310.2021.02.028【收稿日期】2020-12-26黄褐斑属于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好发于青中年女性,发病原因复杂及治疗效果欠佳已成为治疗本病的难点[1],但关于该病目前无明确治疗手段,常用方法主要包括口服、外用、激光、果酸等,笔者科室采用694nm 调Q 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无针水光的方法,临床疗效得到了病人认可,详细报告如下。
实验八 电光调Q 技术一、实验目的1.掌握固体激光器中电光调Q 技术的基本原理;2.掌握调Q 激光器输出能量、脉冲宽度等主要指标的测量方法;3.了解影响电光调Q 效果的因素,并掌握调试技术。
二、实验原理一般不加调Q 技术的固体激光器输出的激光脉冲是由一系列强度不等尖峰脉冲序列组成的。
这种输出特性称为激光的弛豫振荡,脉冲的峰值功率约为几十千瓦量级,总的脉冲宽度为毫秒量级。
为了提高固体激光器输出激光脉冲的峰值功率,需要采用调Q 技术。
采用此技术脉冲输出峰值功率可达几十兆瓦以上。
目前电光调Q 技术是较常用的调Q 技术。
由晶体光学可知,KD *P 晶体在Z 轴方向的电场作用下三个感应主折射率为:E n n n x 6330021'γ-= E n n n y 6330021'γ+= e z n n =式中n 0为O 光折射率,n e 为E 光折射率,γ63为光电系数,E 为z 方向电场强度,沿z 方向入射的线偏光进入长度为e 晶体后,沿新主轴x ′、y ′方向分解相互垂直的偏振分量,并产生相位差:ZX y x V n l E n l n n 63306330''22)(2γλπγλπλπϕ∆=⋅=⋅-= 式中V Z 是沿z 方向加在晶体上的电压,当通过晶体的光波波长确定后,相位差 Δϕ只取决于外加电压V Z 。
当位相差为π弧度时所需要的电压称为“半波电压”,用V λ/2表示;当相位差为π/2弧度时所需要的电压称为“四分之一波电压”用 V λ/4表示,即:63304/4γλλn V = 对于KD *P 晶体:n 0=1.51 r 63=23.6×10-12m/VT 1 小孔光栏 He-NeT 2 图8-1 电光Q 开关红宝石激光器示图光电调Q 红宝石激光器如图8—1所示,由反射镜M 1和M 2构成激光谐振腔,其中M 2为部分反射镜;R 为60°生长红宝石激光晶体(即晶轴与光轴成60°角);KD *P 为磷酸二氘钾电光晶体,由于KD *P 晶体易潮解,因此密封在晶体盒内。
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激光的放大过程,使用红宝石晶体作为工作介质。
在激光器内,红宝石晶体的两端被镀膜,其中一端被反射镜封闭,另一端被准反射镜封闭。
首先,通过一个能量源(如闪光灯)将能量输入红宝石晶体。
晶体中的铬离子(Cr3+)受到能量激发,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在室温下或者通过制冷系统来保持晶体温度较低。
在晶体中部分铬离子跃迁至高能级之后,会经历自发辐射的过程,从而退回到低能级。
这个过程中,铬离子会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子,即激光光子。
然而,这些光子并不会立即形成连续,相干的激光束。
为了实现光子的放大和聚焦,需要在晶体两端的反射镜之间构建一条光学腔。
准反射镜只反射一小部分光子,而其余的光子逃逸光学腔。
然后,逃逸的光子会与处于高能级的铬离子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多次反复的受激辐射过程。
这些受激辐射的光子与之前已经发出的光子相位相同,方向一致,在反射镜之间不断来回地反弹。
随着多次反射放大,激光束逐渐形成,光子从铬离子的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辐射加速了光子数目的增长。
在达到足够大的光强后,激光器将输出连续、同相且高度相干的红光激
光束。
值得注意的是,红宝石激光器的运行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和注意保持晶体温度,以确保红宝石晶体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并发出相干激光。
红宝石激光器工作原理一、前言红宝石激光器是一种基于固体激光器的激光器,具有高功率、高效率、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通信、材料加工等领域。
本文将对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二、红宝石晶体红宝石晶体是红宝石激光器的核心部件,其化学式为Al2O3。
晶体中掺杂有Cr3+离子,这些离子受到外界能量刺激后会发生跃迁,产生较为稳定的能量差,从而发射出特定波长的激光。
三、能级结构在红宝石晶体中,Cr3+离子处于一个复杂的能级结构中。
其中最低能级为基态(4A2),最高能级为第二亚带(2E)。
在这两个能级之间还存在着多个亚带和元带。
四、吸收和辐射过程当红宝石晶体受到外界能量刺激时,Cr3+离子会从基态跃迁到第一亚带(2E)。
在此过程中,晶体会吸收光子的能量。
当Cr3+离子处于第一亚带时,它们会通过非辐射跃迁回到基态,释放出热能。
如果晶体中存在足够的外部刺激,这些Cr3+离子可以通过受激辐射跃迁到第二亚带,并在此过程中发射出激光。
五、泵浦源为了实现红宝石晶体中的受激辐射跃迁,需要提供足够的外部刺激。
这个刺激源通常被称为泵浦源。
泵浦源可以是闪光灯、半导体激光器或其他类型的激光器。
六、闪光灯泵浦闪光灯泵浦是最早也是最常见的红宝石激光器泵浦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一个高压电容器储存电荷并将其释放到一个氙气闪管中。
当电荷通过氙气时,会产生一个瞬间高达几百千伏的电压,从而使氙气放电并产生强烈的白光。
这种白光会被红宝石晶体吸收,并刺激Cr3+离子发生受激辐射跃迁,从而产生激光。
七、半导体泵浦半导体泵浦是一种新型的红宝石激光器泵浦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使用高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器来代替传统的闪光灯。
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具有高效率、小尺寸等优点,因此该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
八、输出镜和反射镜为了将产生的激光输出到外界,需要在红宝石晶体两端分别安装一个输出镜和反射镜。
输出镜通常是一个部分透明的薄膜,可以让一部分激光通过并输出到外界;反射镜则可以将未被输出的激光反射回晶体中进行进一步增益。
调Q宽红宝石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物质是红宝石棒。
在激光器的设想提出不久,红宝石就被首先用来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
激光用红宝石晶体的基质是Al2O3,晶体内掺有约0.05%(重量比)的Gr2O3。
Cr3+密度约为,1.58×1019/厘米3。
Cr3+在晶体中取代Al3+位置而均匀分布在其中,光学上属于负单轴晶体。
在Xe(氙)灯照射下,红宝石晶体中原来处于基态E1的粒子,吸收了Xe灯发射的光子而被激发到E3能级。
粒子在E3能级的平均寿命很短(约10-9秒)。
大部分粒子通过无辐射跃迁到达激光上能级E2。
粒子在E2能级的寿命很长,可达3×10-3秒。
所以在E2能级上积累起大量粒子,形成E2和E1之间的粒子数反转,此时晶体对频率ν满足hν=E2—E1(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E2、E1分别为激光上、下能级的能量)的光子有放大作用,即对该频率的光有增益。
当增益G足够大,能满足阈值条件时,就在部分反射镜端有波长为6943×10-10米的激光输出。
1.1 调Q光器的特点固体激光器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科研与开发、加工、医疗和军用等四个方面。
在科研与开发方面,涉及面很广,包括作核聚变研究用的高峰值功率激光器系统、作光谱研究和新材料开发用的超短脉冲激光器和可调谐激光器、作脉冲全息摄影用的红宝石激光器、作高速摄影用的超短脉冲激光器、测量人造地球卫星轨迹和月球表面用的高精度激光测距仪、遥感用的激光雷达等等。
一般固体脉冲激光器由于存在驰豫振荡现象,输出激光为一无规尖峰脉冲序列,其总的脉冲宽度持续几百微秒甚至几毫秒,峰值功率也只有几十千瓦的水平,远不能满足以上应用要求,正是在这些要求的推动下,人们研究和发展了调Q 技术。
1.2 调Q激光器的发展前景1961年底,邓锡铭几乎与国外同时,独立提出了高功率激光Q开关原理。
他非常形象地解释:把Q开关比喻为一个稍有漏水(自发辐射跃迁)的抽水马桶,当水箱被灌(光泵注入能量)满之后水箱底部的盖快速揭开(Q值突变),水(激光能量)就一涌而出(激光峰值功率输出)。
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激光的放大效果和受激辐射的原理。
它包含一个具有红色红宝石晶体的激光材料,并且通过光泵激发产生激光。
首先,在激光器中使用一个光源来光泵(过量激发)红宝石晶体。
这个光源通常是一束强光、闪光灯、激光二极管或其他激光器。
当光源光泵晶体时,晶体内的能级分布会发生改变。
在红宝石晶体的基态(低能级)和激发态(高能级)间存在一个能级差。
当晶体被光泵后,晶体中的电子被激发到激发态。
接下来,当一个激发态的电子从激发态退回到基态时,它释放出来的能量会被传递给晶体内的其他电子。
这个过程被称为受激辐射。
通过这个受激辐射过程,一个电子退回到基态时会导致其他电子也从激发态退回到基态,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这种能量释放的过程会导致一个能量级联的放大效应。
当足够多的电子通过受激辐射过程退回到基态时,激光器中形成了一个能量大量聚集的地方。
最后,在激发的红宝石晶体的一端放置一个半反射性镜片,而在晶体的另一端放置一个全反射性镜片。
这个配置允许只有一定方向上的光来回反射在晶体内,形成了激光束。
激光通过全反射性镜片逃逸出激光器的输出端。
总之,红宝石激光器工作的关键是利用红宝石晶体的光泵和受激辐射的过程来实现能量的放大,最终产生一束红色激光。
红宝石激光器的原理及应用1. 红宝石激光器的原理激光器是一种将能量转化为高纯度、单色、高亮度的光束的装置,而红宝石激光器就是基于红宝石晶体的激光器。
红宝石晶体中的Cr^3+离子在激发能级和基态能级之间跃迁时会发射出一种特定波长的光,这种光就是激光。
红宝石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如下:1.首先,红宝石晶体被外部能源激发,通过电击或者闪光灯的激发,使晶体中的Cr^3+离子被激发到高能级;2.当Cr^3+离子处于高能级时,它们会向基态能级跃迁,发射出激光;3.晶体中的光子将在晶体两侧镜面的反射下,来回穿过红宝石晶体,最终形成一个高亮度、单色、并具有高相干度的激光。
2. 红宝石激光器的应用红宝石激光器具有很多应用领域,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2.1 医疗美容红宝石激光器在医疗美容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去除纹身、脱毛、祛除血管病变以及治疗皮肤病等。
红宝石激光器的高能量、高亮度和短脉冲宽度使其能够精确加热或破坏目标物质,而不会对周围组织产生过多的热损伤。
2.2 材料加工红宝石激光器在材料加工领域中也非常重要。
它可以用于切割、焊接、打孔和刻蚀材料等。
红宝石激光器能够产生高功率的激光束,并且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效果。
这使得它在微电子、光电子、半导体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3 科学研究红宝石激光器在科学研究领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用于光谱分析、光学测量、激光实验等。
红宝石激光器所发射的激光具有高相干度和单色性,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光束,适用于各种实验的需要。
2.4 军事应用红宝石激光器在军事应用中有重要的地位。
它可以用于目标识别、制导导弹、激光雷达等。
红宝石激光器的高能量和高亮度使其在军事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目标击中率和命中精度。
2.5 星载激光通信红宝石激光器还可以用于星载激光通信系统中。
激光通信是一种利用激光束进行通信的技术,其速度和容量远远超过传统的无线电通信。
红宝石激光器可以提供高纯度、高亮度的光源,适合用于星载激光通信系统中,可以实现高速、高带宽的通信需求。
红宝石激光操作方法红宝石激光器是一种常用于医疗和美容领域的激光设备。
它以红宝石晶体为激光介质,并通过注入电能和光学系统的调整,产生高能量的红宝石激光束。
在进行红宝石激光治疗或美容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和调整。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红宝石激光器的操作方法。
1. 设备准备在进行任何激光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对红宝石激光器进行正确的设备准备。
确保设备与电源连接正常,并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转,如冷却系统、光学系统等。
2. 调节参数红宝石激光器的参数调节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非常大。
根据不同的治疗需求和目的,需要调节不同的参数,如激光功率、脉冲宽度、重复频率等。
调节参数前,先了解患者的肤质类型、病情等,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数范围。
3. 治疗区域准备在进行激光治疗之前,需要对治疗区域进行准备。
首先,清洁并消毒患者的皮肤,然后使用合适的术前清洁剂,如酒精,清除治疗区域的污垢和油脂。
确保治疗区域干净、无细菌或感染。
4. 佩戴护目镜在操作红宝石激光器之前,操作者和患者都需要佩戴合适的护目镜,以保护眼睛不受激光束的伤害。
激光束可以造成严重的眼睛损伤和失明,因此护目镜是必须的。
5. 光束调整将红宝石激光器的光束调整到合适的大小和形状。
根据不同的治疗需求,光束可以调整为点状、线状或圆形等形状。
调整光束的方法通常是通过调节透镜或其他光学组件。
6. 开始治疗在调节完设备参数和光束后,可以开始进行红宝石激光的治疗操作。
在进行治疗操作时,要保持手稳定,将激光器的光束照射到治疗区域,保持适当的距离和接触,控制激光束的时间和区域。
7.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光束的稳定和垂直,以确保激光能够完全照射到治疗区域。
- 控制激光的照射时间和强度,避免造成过度治疗和皮肤损伤。
- 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情况,适时调整参数和治疗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治疗完毕后,及时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如使用冰袋冷敷、局部消炎药物等。
调Q宽红宝石激光器
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物质是红宝石棒。
在激光器的设想提出不久,红宝石就被
首先用来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
激光用红宝石晶体的基质是Al
2O
3
,晶体内掺有约
0.05%(重量比)的Gr
2O
3。
Cr3+密度约为,1.58×1019/厘米3。
Cr3+在晶体中取代Al3+位置
而均匀分布在其中,光学上属于负单轴晶体。
在Xe(氙)灯照射下,红宝石晶体中原来
处于基态E1的粒子,吸收了Xe灯发射的光子而被激发到E
3能级。
粒子在E
3
能级的平均
寿命很短(约10-9秒)。
大部分粒子通过无辐射跃迁到达激光上能级E
2。
粒子在E
2
能级
的寿命很长,可达3×10-3秒。
所以在E
2能级上积累起大量粒子,形成E
2
和E
1
之间的粒
子数反转,此时晶体对频率ν满足
hν=E
2—E
1
(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E
2、E
1
分别为激光上、下能级的能量)的光子有放大作用,即
对该频率的光有增益。
当增益G足够大,能满足阈值条件时,就在部分反射镜端有波长为6943×10-10米的激光输出。
1.1 调Q光器的特点
固体激光器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科研与开发、加工、医疗和军用等四个方面。
在科研与开发方面,涉及面很广,包括作核聚变研究用的高峰值功率激光器系统、作光谱研究和新材料开发用的超短脉冲激光器和可调谐激光器、作脉冲全息摄影用的红宝石激光器、作高速摄影用的超短脉冲激光器、测量人造地球卫星轨迹和月球表面用的高精度激光测距仪、遥感用的激光雷达等等。
一般固体脉冲激光器由于存在驰豫振荡现象,输出激光为一无规尖峰脉冲序列,其总的脉冲宽度持续几百微秒甚至几毫秒,峰值功率也只有几十千瓦的水平,远不能满足以上应用要求,正是在这些要求的推动下,人们研究和发展了调Q 技术。
1.2 调Q激光器的发展前景
1961年底,邓锡铭几乎与国外同时,独立提出了高功率激光Q开关原理。
他非常形象地解释:把Q开关比喻为一个稍有漏水(自发辐射跃迁)的抽水马桶,当水箱被灌(光泵注入能量)满之后水箱底部的盖快速揭开(Q值突变),水(激光能量)就一涌而出(激光峰值功率输出)。
采用调Q技术很容易获得峰值功率高于兆瓦、脉宽为数十个纳秒的激光巨脉冲。
调 Q 技术的出现是激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它不仅大大推动了一些
应用技术的发展且成为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电光Q 开关CO2 激光器具有高脉冲重复频率、可编程输出、及输出稳定等优点 ,目前已应用在激光雷达、激光光谱分析、远红外激光泵浦源等诸多方面。
电光调Q CO 2激光器的发展经历了从直流放电激励到射频放电激励及脉冲放电激励的发展过程 ,技术上已经逐渐趋于成熟。
1.电光偏转:利用泡克耳斯效应,通过施加在电光晶体上的电场来改变晶体的折射率。
2.偏转角θ:
假设置于空气中的棱镜μ0,激光入射角为ϕ, 则由折射定律 可以得到
在电光晶体上施加电场后,晶体折射率的改变量为μ∆。
由于泡克耳斯效应引起的折射率变化μ∆极小(10-4量级),所以出射光偏转角的相应改变量为
因此出射光偏转角的改变量与折射率变化成线性关系,从而可以利用外加电压控制光线的前进方向。
2.2 主要设计思想
当激光上能级积累的反转粒子数不多时,人为地控制激光器阈值,使其很高,抑制激光振荡的产生。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光束的激励,激光上能级将不断地积累粒子数。
当反转粒子数达到最大数量时,突然降低激光器的阈值 。
此时亚稳态上的粒子的能量很快转换为光子能力,光子像雪崩一样以极高的速率增长,输出峰值功率高、宽度窄的激光巨脉冲。
电光调Q开关通常也称为普克尔盒开关,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某些单轴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使通过晶体的光束的偏振状态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接通或切断腔内振荡光路的开关作用。
线性电光开关基本上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KD*P(磷酸二氘钾)型晶体的纵向线性电光效应,即光束方向及外加电场方向均与晶体光轴同向;另一类是利用LiNbO3 (铌酸锂)型晶体的横向线性电光效应, 即光束与晶体光轴同向,而外加电场方向与光轴及光束方向相垂直。
一般多使用带起偏器的λ/4电光开关,这种开关又分为退压和加压两种工作方式。
退压式电光开关,电光晶体施加λ/4调制电压,由棒透过起偏器的P线偏振光两次通过电光晶体后,偏振面正好偏转90°变成S光,被偏振片反射到腔外,激光器处于高损耗关门状态,当突然去掉晶体上的调制电压后,开关迅速打开,振荡光路接通,从而产生强的短脉冲激光振荡输出。
实际的电光晶体偏转器是由两个晶体棱镜(如KDP 棱镜)所组成。
棱镜各边分别沿x ’、y ’和z ’轴,该二晶体的光轴(z 轴)反向。
外加电场沿图示z 轴方向,光的传播
0sin()sin θϕμϕ
+=0arcsin(sin )θμϕϕ
=-00{arcsin[()sin ]}[arcsin(sin )]θμμϕϕμϕϕμϕ
∆=+∆---≈∆
方向沿y ’轴的方向,它的偏振沿x ’轴施加电压后,上、下层棱镜中传播 时光的折射率为
总光束偏转角
显示平面上可分辨的光斑数目:
一个电光偏转器所能获得的偏转角很小,很难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为增加偏转角,而外加电压又不太高,常将若干个KDP 棱镜串接图3.1.2的结构。
z
A E 6330
02
γμμμ+
=z
B E 6330
02
γμμμ-
=z B A E 633
0γμμμμ=-=∆3
063z E θθθμϕμϕμγϕ∆=∆+∆=∆-∆=下下上上3
0630()
z E m μγϕθ
θλ∆=
=
远场
图3.1.1电光晶体偏转器
图3.1.2 棱镜串接图
3.2总体装置图
电光调Q装置如图3.2.1,激光腔中插入起偏振片及作为Q开关的KD*P晶体。
原理:晶体在z轴方向加电压后,产生感应双折射,进入晶体的x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分解为x’和y’振动的二线偏振光。
加有半波电压时,损耗非常大,Q值很低;去掉半波电压时,损耗小,Q值很大.
第一章总
结
图3.2.1 总体装置图
第四章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对调Q技术及其相关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光电子技术的应用于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设计过程中难免有需要深入专研的地方,对于不能独自解决的难题,我请教了同学和老师,在此感谢老师和同学对我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