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的丧葬文化.ppt
- 格式:ppt
- 大小:244.51 KB
- 文档页数:24
详细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在亡灵世界中灵魂如何永生不灭古埃及社会是由死者、众神和活人组成的。
在其历史的各个时期,古埃及人都会花费大量时间思考死亡并为来世做准备,巨大、令人敬畏并且无处不在的葬礼建筑见证了这种痴迷。
法老麦伦普塔赫葬祭庙遗迹相对于安放尸体的葬礼建筑和指引死者的葬礼文本,灵魂本身更是古埃及人所关注的重要概念之一。
追溯至“赫利奥坡里斯”神学,创世神“阿图姆”利用自己的魔法,从混乱中创造了世界和万物。
当人类被创造出来时,魔法就变成了灵魂的形式。
自我创生之神“阿图姆”魔法之神“赫卡”(伊斯纳神庙)这是一种永恒的力量,它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因此人们相信人和万物的灵魂能长久存在。
而灵魂的概念和它的组成部分从古王国到新王国时期各不相同。
从大多数丧葬文献中可以了解到,一个完整的死者一般有9个组成部分甚至更多。
1、尸体、肉身(Khat):为了让灵魂有机会、有智慧来到地下世界接受众神的审判,有必要尽可能有效、完整地保存尸体,使墓室尽可能个性化,绘画和雕像则需展示死者生活中的场景及成就。
Khat这个词指“形象”,它通过对身体的保护即木乃伊化以及制作塑像或是绘制画像等方式来表达。
人死亡后,心脏停止跳动,身体随之腐烂、瓦解。
身体的解体指的是“赛特”将“奥西里斯”肢解成14块碎片的神话故事,而保存肉身就成为复活最基本的一步。
“奥西里斯”复活神话(丹德拉神庙)因每一个死者都被视为“奥西里斯”,所以每一次木乃伊化都是一个被分离的身体重组的过程,使死者们都变成“奥西里斯”的形象。
这就解释了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原因。
“阿努比斯”负责制作木乃伊身体是埃及人最有形的组成部分。
在葬礼上,身体绝对是第一位的,尸体的保存状况与来世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在木乃伊制作过程中,腐朽的肉体将转化为神圣的身体。
“阿努比斯”负责制作木乃伊木乃伊与棺材(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在早王朝时期的丧葬习俗中,遗体保存就是最重要的内容。
埃及人从原始沙地墓葬中自然形成的干尸上得到启发,开始发明新的防腐措施。
古埃及尸体处理术:进入来世的重要通道古埃及人拥有一套细致繁复的墓葬习俗并相信这是确保他们死后永生所必要的。
这套墓葬仪式和程序包括木乃伊制作,念魔咒超度亡灵以及他们认为死后生活所需的特殊墓葬品一起下葬。
这些古埃及人采用的墓葬习俗也随时代不断演进,一些老的被摈弃,新的被采纳。
但是墓葬过程中几个重要的环节一直被沿用。
尽管具体的细节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改变,但是所涉及的制作木乃伊,神奇的仪式以及墓葬品的准备都是一个特有的埃及葬礼的基本组成部分。
从埃及历史的最早期起,所有的埃及人都至少会选择一些他们认为前往永生之境有用的东西一同下葬。
至少说来,通常包括每天生活必需品,如碗,梳子,其他小物件以及食物。
较富有的埃及人会带着珠宝,家具以及贵重物品下葬,但这也使他们自己成为盗墓者的目标。
当墓葬习俗在旧王国形成时,富人们以木棺椁下葬,并且放入较多各式各样的贵重物品。
从第一中间王朝开始,木棺成为普遍的殓葬品。
这些木头棺材上经常刻有死者期望在永生之境继续过的每日生活。
同时,一种矩形棺木成为当时的标准模式,被漆成亮漆,并且包括祭祀惯用语。
古埃及人非常看重身体,这一点从他们的墓葬习俗特别是制作木乃伊的习俗中能清楚地看到。
古埃及的艺匠用各种材料为人和神制作雕像,即所谓的“另一个身体”,而木乃伊制作者是要把人的尸体进行加工,使之能永久保存并栩栩如生。
它能被唤醒、复活并得到一个新的灵魂。
在沙漠里面自然形成的干尸,让埃及人意识到:原来尸体可以保存得这么好。
于是他们开始用人为的方法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让其保存下去。
这就是制造木乃伊的开始。
19世纪时,很多木乃伊被运到欧洲,有人就把木乃伊磨成粉,说它是特效药,吃了会长生不老,能治多种病。
还有些收藏木乃伊的贵族在家里举行PARTY,请柬上这么写:某某先生,今天邀请你到我家,有精彩节目。
干嘛呢?去了才知道,是打开木乃伊给你看。
埃及的木乃伊有多少呢?数不清。
现在我们看看做木乃伊的技术。
最早的时候,埃及人并不懂得怎样把内脏取出来,他们做木乃伊很简单,就是拿布裹,裹成一个人形。
古埃及文化中的丧葬习俗是怎样的古埃及文化中的丧葬习俗——古埃及木乃伊在王朝前时期,埃及人在沙漠中挖掘浅坑,埋葬他们的亲人。
炙热、干燥的砂粒很快吸收尸体的水分而形成天然的干尸。
后来埃及人开始修建坟墓,反而失去天然的干燥作用。
一般埃及学者认为这是古代埃及人开始尝试以人为方法保存尸体的起因。
在第一王朝或王朝前时期的末期,出现尸体局部用亚麻布包裹,并涂以松脂的墓葬。
这是木乃伊的滥觞。
真正取出内脏后制作的木乃伊,首次出现在古王国时期的第五王朝(2494~2345BC)。
经过不断的尝试、改进,完整的木乃伊制作技术在新王国时期,发展成熟。
古希腊的历史学家Herodotus在公元前五世纪访问埃及时,曾经描述过制作木乃伊的情形。
当时制作木乃伊有三种不同的程序,价格也不同(穷人连最便宜的都付不起)。
近代的埃及学学者和医生合作进行了很多对木乃伊的解剖和电脑断层扫描,现在我们对木乃伊制作技术的了解比Herodotus的记载更完整。
最高级的做法大致是这样的:先用金属钩子将脑子从鼻腔取出,脑腔中再灌入松香油。
接着用黑曜石或燧石刀片切开腹部,取出肺、肝、胃、肠等内脏(心脏通常留在体内,但有时取出处理),以棕榈酒洗净体腔,填入亚麻布、磨碎的香料和碳酸钠粉末。
最后,全身用碳酸钠粉末覆盖。
取出的内脏同样以碳酸钠粉末干燥处理。
这个程序大约进行40天左右。
身体干燥完成后,取出体内的填充材料(不能丢掉,最后要一起下葬),体腔内涂上松脂,填入干净的亚麻布和锯屑。
心脏如果取出,此时重新放入胸腔。
身体表面涂上松脂,以亚麻布层层缠绕。
通常会有护身符放在身体某些部位,裹在亚麻布里。
从中王国时期开始,会为木乃伊放上面具(亚麻布或莎草纸为胎,涂上灰泥,再彩绘),以免「拔」回来的时候认错了人。
制作一具木乃伊可能用到好几百公尺长的亚麻布。
这一阶段大约需要30天。
埃及人很早就知道,肝、肺、胃、肠比身体更先腐败,需要特别处理。
从中王国时期初期,开始把肝、肺、胃、肠干燥处理后分别放在四个罐子里面。
关于古埃及的死亡文化死亡文化的源起—对来世的追求古埃及人所信仰的死亡文化,其源起来自于对永生的追求,古埃及人的观念,人生在世,主要依靠两大要素:一是看得见的人体,二是看不见的灵魂。
灵魂“巴”形状是长着人头,人手的鸟。
人死后,“巴”可以自由飞离尸体。
但尸体仍是“巴”依存的基础。
为此,要为亡者举行一系列名目繁多的复杂仪式,使他的各个器官重新发挥作用,使木乃伊能够复活,继续在来世生活。
人死能复生,是古埃及人文化的一大特色,他们没有将死亡看作一个终点或界限,而是把之当作一道门槛,通往一个可能性无限扩大的新生。
在这种观念下,人死后灵魂可继续存在,从而为了死者日后的往生则必须将其肉身妥善保留。
亡者在来世生活,需要有坚固的居住地。
古王国时的金字塔和中王国、新王国时期在山坡挖掘的墓室,都是亡灵永久生活的住地。
古埃及人认为,现世是短暂的,来世才是永恒的。
其对来世的期望使得其对于现世的终结抱有十分严肃的态度。
在现世能为来世所做的准备最重要的莫过于死亡仪式的执行。
这样在人们的不断追求下,死亡仪式发展,复杂化,终于成为体系,成就为一种文化。
在古文明之林中散发熠熠光辉。
死亡文化之美—神秘之美在我看来,以我这个第一次以学习的方式接触古埃及文化的人的身份,其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其死亡文化中弥漫的一股神秘气息,我把它叫做一种神秘之美。
《亡灵书》,也叫死者之书,是古埃及人在殡葬是所使用的文稿,用符号记述用诗歌的形式来写,记载的是关于死后世界的事情。
在棺木中安放死者之书的习惯,在埃及有很长的历史。
《亡灵书》的字句庄严典雅,气象恢弘。
主要内容除了对冥国的描述,其他的也都是对神以及国王的赞美诗。
这些书市死者的家属放下去的,为安抚死者的灵魂,是死者能顺利通过奥西里斯的审判,获得新生,所以也叫做“日出前重生之咒语”。
《亡灵书》可以说是死亡文化中,一种神秘力量的代表,古埃及人赋予它特别的神秘力量,在当时,其起到了安抚将死者本人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其家属的重要作用,可以使社会保持安定。
作者: 郭子林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世界宗教研究
页码: 172-18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期
主题词: 古埃及;丧葬仪式;王权
摘要:古埃及国王的丧葬仪式是围绕国王的丧葬展开的各种仪式活动的总称,是古埃及历史上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将宗教与世俗两个方面成功地糅合起来,通过仪式场面和坟墓中的浮雕与铭文等,宣传国王、王室家族的身份和王权统治的神圣性,宣传和强化国王的多种权力,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社会力量,使国王的王权统治继续下去,是以国王为首的统治阶级用于宣传王权观念或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其在埃及长期存续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