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礼仪
- 格式:ppt
- 大小:126.5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生文明礼仪20条(一)形象礼仪1.进出校园,着装要整洁大方,扣齐钮扣,拉好拉链,整理好衣领。
衣领不竖起来,衣服不得挂在、缠在身上。
2.按要求佩戴好红领巾:先把红领巾折两折,置于竖起的衣领内,红领巾的三角尖正对脊骨,打好结,翻下衣领。
3.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指甲保持干净。
4.头发适时梳洗,不染发,不烫发。
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刘海不过眉,长发不披肩。
5.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有走姿。
(1)谈话姿势:交谈时,双方要互相正视、倾听,不东张西望。
(2)站姿:站立时做到头正,面容平和自然,躯干挺直,双臂自然下垂,双腿立直。
(站如松)(3)坐姿:入座做到轻而稳,双肩平正,上身自然挺直,双腿自然并拢。
(坐如钟)(4)走姿: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行如风)(二)尊师礼仪6.校园里,见到老师面带微笑并说“老师好”,见到同学互相问好。
7.放学时,排好路队集体离校,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说“再见”,不在校内或校园周边区域逗留。
8.进入老师办公室要先轻声敲门,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
与老师谈话时,说话要轻声细语,尽量不影响别人。
(三)集会礼仪9.参加升旗仪式或集会时,集合列队要快、静、齐。
10.认真倾听发言人讲话,讲话结束后礼貌鼓掌。
活动结束后,有序退场,不抢先、不喧哗。
11.集会过程中不交头接耳,不擅自走动或离场,不乱扔纸屑垃圾,保持会场清洁卫生。
12.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会场,经老师同意后才能离开。
(四) 课堂礼仪13.预备铃响起,应迅速回教室入座,静候老师。
上课铃响,老师进教室,全班同学立正后向老师问好,老师回应后再坐下。
14.上课时,如有特殊情况晚到班级,应于教室门口站定“报告”,经老师同意方可回座位。
15.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取笑他人。
要通过真诚的眼神和表情给发言者以鼓励。
(五)行走礼仪16.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
学生文明礼仪常识7篇学生文明礼仪常识 (1)1、坐要正、立要直、行走要稳健。
坐是一种静态造型,坐姿不正确显得懒散无礼貌。
端庄优美的坐姿会给人以文雅、稳重、大方的美感。
对坐姿的要求是:腰背挺直,肩放松,两腿自然弯曲,两脚平稳着地,女生双膝并拢,男生双膝可分开一些,但不超过肩宽,两手放在双膝上。
对站姿的要求是:站正;两脚跟相靠,身体不要东倒西歪,不可单脚轻浮地抖动,手不可在身前后摆来摆去。
2、服饰仪表整洁、大方,学生穿学生服,不烫发、化妆、佩戴首饰。
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
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
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佩戴首饰是属于成年人的事情,与学生身份不相符。
学生应佩戴校徽和有教育、纪念意义的徽章。
3、用好礼貌用语,见到老师、同学要主动行礼、打招呼,要讲普通话,不说粗话、脏话。
在日常生活中,礼貌用语使用频率最高的,要经常使用,形成习惯,它们是:请、谢谢、对不起、再见、您好。
校内讲普通话。
早晨要向老师老师好。
见到同学要热情招呼:你好。
4、尊敬老师,上课起立向老师问好,下课起立向老师道再见,课上认真听讲,发言先举手,不随便走进教师办公室或别的教室,进教师办公室要先招呼或轻敲门,以允许方可进入。
中学学生文明礼仪规范中学学生应遵守以下文明礼仪规范:1. 尊重师长和同学:学生应尊重老师和其他同学,不得言语或行为上侮辱、挑衅、欺负他人,保持友好和平的交往。
2. 穿着整洁得体:学生应穿戴整洁、干净的校服,注意个人形象,不穿违反校规的服装或佩饰品。
3. 注意语言礼貌:学生应用礼貌的语气和用词与他人交流,不使用粗俗、攻击性或挑衅的言辞。
4. 注意餐桌礼仪:学生应保持文明餐桌礼仪,不乱扔垃圾、吐痰、大声喧哗或大口嚼食物。
5. 维护公共设施:学生应遵守校规,不恶意损坏或乱画乱刻书桌椅、墙壁、黑板等公共设施。
6. 公共场所行为规范:学生在公共场所要注意保持秩序,不随地吐痰、扔垃圾或大声喧哗。
7. 遵守交通规则:学生应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乱穿马路或摩托车抢行,确保行走安全。
8. 礼貌待人尊卑有序:学生应礼貌待人,尊重长辈和年长者,对待同学友善,排队有序。
9. 温文尔雅的社交方式:学生应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不做尴尬或猥亵他人的行为。
10. 注意环境卫生:学生应保持校园和教室的清洁,不乱扔垃圾,倡导环保和卫生意识。
这些规范的遵守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社交能力和自律性格,进一步提升整个学校的文明水平。
中学学生文明礼仪规范(二)一、言行举止的规范1. 尊重他人:学生要尊重师长、同学和其他人,不要随意批评、嘲笑或伤害他人的感情。
2. 礼貌用语:学生要用文明礼貌的语言与人交流,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词语。
3. 注重形象:学生要爱护个人形象,注意仪表和服装的整洁,不打扮过于张扬或暴露。
4. 行进有序:学生在校园中行走时要保持有序,不要推搡、拥挤或闯红灯。
5. 站队守时:学生在集会或队伍中要排队有序,不乱插队或迟到早退。
二、学习的规范1. 身心健康:学生要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和作息习惯,不因沉迷于网络或电子游戏而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
2. 完成作业:学生要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不能抄袭、作弊或以次充好。
3. 上课守纪:学生要守时上课,不迟到早退,不打扰或干扰他人的学习秩序。
中学生文明礼仪内容5篇中学生文明礼仪(内容5篇)中学生文明礼仪(一):一)形象礼仪1、中学生首先要衣着整洁、朴素、得体、协调,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扣齐纽扣或拉齐拉链,不随意更改校服,不外露内衣,不披衣散扣,不把上衣捆在腰间;衣服干净整洁;不得穿奇装异服;校牌或团徽佩戴在左胸前。
提倡平时穿衣服,参加升旗仪式和重要团体活动,一律穿校服。
2、不穿背心、短裤到校,不穿拖鞋,不追求名牌鞋,不穿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
3、课堂和集会不敞衣,不脱鞋。
4、不赶时髦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
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侧发不掩睛。
5、坚持友好、真挚、进取的情绪状态,表情自然,不故意挤眉弄眼、吐舌、做怪相。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6、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染彩色甲。
8、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路昂首挺胸,举止文雅,稳重端庄,落落大方。
二)课堂礼仪1、预备铃响,做好课前准备,并端坐教室安静期待。
2、教师宣布上课,迅速起立,向教师问好,并鞠躬行礼,待教师答礼后坐下。
3、不迟到。
如果迟到,应当轻敲教室前门,立正喊“报告”,经教师允许后进入教室。
12、上课时,身体端正坐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专心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4、进取思考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举手发言。
发言时,姿态端庄风雅,声音洪亮清晰。
5、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动作,不发出各种声响,更不能取笑他人。
要经过真诚的眼神和表情给发言者以鼓励。
6、上课时,如遇到同学身体不适等突发事情,不要围观或表现出厌恶情绪,要关心同学,听从教师安排,协助教师妥善处理。
7、下课铃响,教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教师互道“再见”。
离开教室时,让教师先行。
三)课间礼仪1、学生见到教职工均要鞠躬问好,以示对教职工的尊敬。
2、课间在教室内或走廊上不要追跑打闹、做猛烈运动。
学生校园礼仪规范学生校园礼仪规范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舞台,良好的校园礼仪规范对于塑造优良学风和培养学生良好品质至关重要。
下面就是一些学生校园礼仪规范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学生们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 尊敬师长。
学生要尊重老师,尊重辅导员以及其他校园管理人员。
在老师讲课时要认真听讲,不做打扰行为;遇到老师在校园里,要主动向老师问好,并且礼貌待之。
2. 尊重同学。
在校园里要尊重同学,包括不嘲笑、不欺负、不歧视其他同学。
要学会与人为善,与同学们和谐相处。
3. 待人礼貌。
学生们要学会礼貌待人,包括主动向人问好、微笑、诚实守信以及不说脏话。
礼貌待人是培养良好社交习惯的基础。
4.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学生们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随意违反纪律。
包括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不带手机上课等规定。
5. 维护校园环境。
学生们要爱护校园环境,保持校园干净整洁。
不乱丢垃圾、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
6. 穿着得体。
学生们要注意穿着得体,不穿违反学校规定的服装。
男生要剪短头发、不戴耳环;女生要整齐的梳发、不穿超短裙。
7. 饮食有序。
学生们要遵守饮食的规范,不在课堂上吃零食,不在食堂排队时争抢食物。
8. 礼让行动。
学生们要学会礼让行动,包括上下楼梯按序排队、搭乘电梯时不挤不推、让座给需要的人等。
9. 不打闹。
在公共场合要避免打闹、追逐等行为。
学生们要在自己的活动空间内保持安静,不扰乱其他人。
10. 有序排队。
学生们要学会有序排队,包括排队上课、排队进食、排队上车等。
不插队、不推搡。
以上是一些学生校园礼仪规范的内容,学生们应该牢记这些规范,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只有遵守这些礼仪规范,我们才能够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学生交往礼仪规范细则一、尊敬师长1. 尊重老师的教导,对老师有礼貌,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
2. 听课时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3. 对老师的批评和指导虚心接受,及时改正错误。
4. 对老师表示感谢,不要忘记向老师道谢。
二、友爱同学1. 互相尊重,不要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
2. 乐于助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3. 不要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成绩或物质条件。
4. 值日时要认真负责,保持教室和公共区域的整洁。
三、礼貌用语1. 说话时注意用词,不使用粗俗、恶俗的言辞。
2. 对他人的请求或帮助表示感谢,常说“请”、“谢谢”。
3. 遇到误会或冲突时,要冷静沟通,不要恶语伤人。
4. 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影响他人。
四、公共秩序1. 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随意违反。
2. 排队等候时不要插队,不要推搡他人。
3. 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或打闹。
4. 爱护公共设施,不随意损坏或涂鸦。
五、文明用餐1. 用餐时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说话或打闹。
2. 遵守用餐秩序,排队取餐,不争抢食物。
3. 餐后清理自己的餐具,不要乱丢垃圾。
4. 尊重食堂工作人员,对他们的服务表示感谢。
六、网络礼仪1. 合理使用网络,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社交媒体。
2. 在网络上尊重他人,不恶意攻击或诽谤他人。
3. 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他人的信息。
4. 不要在网络上发布不良信息或参与违法活动。
以上是学生交往礼仪规范细则,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遵守,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学习环境。
【篇一】小学生基本礼仪规范一、形象礼仪1、谈吐礼貌。
言谈时态度真诚,内容健康,语言礼貌,不说粗话脏话,不恶语伤人,使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礼貌用语。
2、举止文雅。
坐有坐相,站有站态,举手投足注意体态端正,自然从容、庄重规范,避免手舞足蹈、指指点点、轻浮粗俗。
在校园里,男女学生不牵手、挽臂、勾肩搭背同行,不骑车带人。
3、着装得体。
着装要做到整洁、质朴、大方,不穿奇装异服、怪模怪样。
在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着装端正,不敞胸露怀,不穿拖鞋和打赤脚。
4、仪容整洁。
容貌修饰要适度,不浓妆艳抹,保持清洁容颜,经常修饰头发,修剪指甲,不染发。
男生不留长发、不剔光头,女生注意头发平整自然。
不佩戴首饰。
二、细节礼仪1、上课礼仪。
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遵守课堂纪律,正确对待老师提问,回答问题清晰,礼貌。
表情大方。
2、出入办公室礼仪。
进入办公室应先征得老师的同意,在办公室不乱翻老师的物品,说话时要有礼貌、简洁、明快,注意分寸,经老师同意后方可坐下谈话,离开办公室时,应礼貌地向老师道别。
3、宿舍礼仪。
遵守集体生活秩序。
自觉搞好个人卫生,物品摆放整齐。
午休时要安静,夜晚按时熄灯就寝,不高谈阔论,影响他人。
在宿舍区内不喧哗、打闹。
不随便使用、翻弄或移动别人的东西。
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
4、师生、同学间交往礼仪。
对老师要礼貌、尊重。
在路上与老师相遇,应主动向老师问好,并请老师先行。
老师到寝室走访时,学生应热情接待,明确、如实回答老师的询问。
无论任何场合,对老师都要有正确的称呼。
同学之间要文明交往,不拉帮结派。
5、集会礼仪。
参加集体活动应提前到达集会地点,并做到“快、静、齐”。
进入会场,要服从工作人员安排,不争抢座位。
集会结束离开会场时,要按次序出场,切忌一哄而散,争先恐后。
6、用餐礼仪。
自觉维护食堂公共秩序,自觉排队,不起哄、不打闹,互相礼让,尊重服务人员。
爱护食堂公物,讲究卫生,不随意乱倒剩饭、剩菜。
学生礼仪常规十条
一、参加升旗仪式,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唱国歌严肃、准确、声音洪亮。
二、着装得体,坐立正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
三、使用好文明礼貌用语“十四字”,即: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四、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回答问题起立等。
五、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鞠躬问好,课堂举手发言、课余进教师办公室或居室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再进入,离校与老师、同学道别。
七、对待客人、来宾主动问好,微笑致意,起立欢迎,招手送别。
八、对待老、幼、残、军人,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
九、赠送或接受礼品时应起立,双手赠送或接受。
十、参加集会做到快、静、齐。
大会发言先向师生和听众致礼,发言结束时道谢,比赛时适时适度鼓掌。
小学生礼仪常识15篇小学生礼仪常识1(一)形象礼仪1.着装要整洁、朴素大方,扣齐钮扣或拉好拉链,整理好衣领。
升、降旗仪式、集会活动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
2.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3.按要求系好红领巾:先把红领巾折四折,置于衣领内,红领巾的三角尖对正脊骨,打好领结,翻下衣领。
夏天天气炎热时可于左胸前佩戴队徽。
4.每天早晚必须洗脸、刷牙,保持面部干净。
5.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指甲内保持无污垢,饭前便后要洗手。
6.经常整理仪表。
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
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长发不披肩。
7.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有走姿,面带微笑,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二)课堂礼仪8.预备铃响起,应迅速回教室入座,静候老师。
上课铃响,老师进教室,值日生喊“起立”,全班同学立正后向老师问好,老师回应后再坐下。
起坐做到桌椅无声响。
9.上课时,如有特殊情况晚到班级,应于教室后门口站定,经老师示意进入后方可回座位。
10.注意读写姿势,做到: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11.课堂上,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
应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并举手发言。
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12.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取笑他人。
要通过真诚的眼神和表情给发言者以鼓励。
13.课堂小组活动时,要有全局意识,听从组长安排,分工协作,积极与伙伴沟通,完成份内任务的同时兼顾组内伙伴,共同赢得团队的成功。
14.上课时,如遇到同学身体不适等突发事情,不要围观或表现出厌恶情绪,要主动关心同学,听从老师安排,协助老师妥善处理。
15.下课时,应做好下节课课前准备后(文具盒置于课桌正中,课本、字典等放在座位左上角)再离开教室。
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三)活动礼仪16.课间活动时,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文体活动。
学生日常礼仪规范
一、校门口礼仪
1、入学校门口一律靠右站立,避免影响其他正在进校的学生。
2、站立时不得在马路边坐落,不得大声喧哗。
3、不得在校门口行色匆匆,危险站立,必须站稳。
4、不得把耳机或其他物品拿出来,不得用手机拍照或玩游戏。
二、课堂礼仪
1、上课时,要及时准时到达教室,不得迟到,不得早退。
2、上课时请保持安静,不要在课堂上无聊的谈话,也不要在课堂上大声喧哗。
3、上课要做到礼貌态度,必须关心教师讲课,不得到处乱跑、到处走动。
4、举手发言时,要排队举手,不得有着急的表现,排队时要主动打招呼,发言时使用礼貌的语言。
三、食堂礼仪
1、尊重食堂工作人员,遵守食堂纪律,保持食堂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不得随地吐痰,不得将外卖带入食堂。
2、食堂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不得有抢食、争吵等行为,不得有各种胆小强迫行为。
3、食堂明确规定不得把食堂里的一切食品带出去,否则将要承受一定的经济沉重的后果。
四、公共场所礼仪
1、上公共场所时要保持安静,要给其他人留出空间,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2、在公共场合不得随地吐痰,不得将垃圾扔到地上。
3、公共场所要表现得有礼貌,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遵守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
学生礼仪有哪些方面
学生礼仪是指在学校、课堂和其他学习场合中,学生应该遵守的社交礼仪和行为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生礼仪方面:
1. 着装整洁:学生应该穿着整洁、干净的服装,不要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合适的衣服。
2. 准时到校:学生应该按时到达学校,不要迟到或早退。
3. 尊重老师:学生应该尊重老师,认真听讲,不要打断老师的讲课或与老师争吵。
4. 礼貌待人:学生应该对同学、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保持礼貌和尊重,不要使用粗鲁的语言或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5. 注意卫生:学生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清洁和整洁。
6. 遵守规则: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不要违反校规或参与不良行为。
7. 积极参与: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和课外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学校学生礼仪规范
一、尊敬师长
1. 学生应尊敬师长,对师长有礼貌,主动向师长问好、道别。
2. 学生在课堂上应保持安静,认真听讲,不得随意打断教师讲话。
3. 学生在教师办公室、教室等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二、团结互助
1. 学生之间要互相尊重,友好相处,不得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2. 学生应关心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学生要遵守公共秩序,不插队、不拥挤,礼让他人。
三、文明礼仪
1. 学生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衣着整洁,不随地乱扔垃圾。
2. 学生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
3. 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斑马线,不闯红灯。
四、勤奋学习
1. 学生要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需向教师请假。
2. 学生要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不舞弊。
3. 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全面发展自己。
五、爱护公物
1. 学生要爱护学校公共设施,不损坏、不浪费。
2. 学生要爱护学校环境,不乱涂乱画,不践踏草坪。
3. 学生要节约用水用电,关好门窗,不浪费资源。
六、遵纪守法
1. 学生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2. 学生要遵守学校纪律,服从教师管理,不无故离校。
3. 学生要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
以上是学校学生礼仪规范,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遵守,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学生在校需遵守的礼仪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局部。
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老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必须的礼仪。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学生在校需遵守的礼仪,盼望能够协助大家!学生在校需遵守的礼仪一、课堂礼仪: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教师上课,当老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快速肃立,向教师问好,待教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假设因特别状况,不得已在老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谨慎听教师讲解,留意力集中,__思索,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当教师提问时,应当先举手,待教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答复,发言时,身体要立正,看法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楚洪亮,并且应当运用平凡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假设教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整理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教师的不敬重。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教师互道:“再见”。
待教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二、服饰仪表:1.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
2.其根本要求是:合体;适时;干净;大方;讲究场合。
三、尊师礼仪:1.学生在校内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教师相遇时,应主动向教师行礼问好。
2.学生进教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教师允许前方可进入。
3.在教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意翻动教师的物品。
4.学生对教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引点,评头论足,要敬重教师的习惯和人格。
四、同学之间礼仪:1.同学之间的深厚友情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气。
留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根本要求。
2.同学问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3.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感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4.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刚好归还,并要致谢。
5.对于同学遭受的不幸,有时的失败,学习上短暂的落后等,不应讪笑、冷笑、蔑视,而应当赐予热忱的协助。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100条一、日常礼仪中小学生尚处在求学阶段,仪容和服饰,原则上以朴素大方,活泼整洁为好,举止要文明端庄,温文尔雅,交友要友好真诚,礼貌待人。
(一)清洁文雅的仪容仪表1.穿着合体,衣帽端庄、整洁,提倡学生上学穿校服。
忌衣衫不整,穿奇装异服,着过分裸露、紧身服装,上学穿高跟鞋或拖鞋。
2.不准烫发,不准染发,男同学要理学生发型,做到发不过耳、干净整洁;女同学要留齐耳短发或发髻,不准留披肩发。
3.不准佩带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等首饰,上学时胸前应带好学生名签或校徽。
团员要佩带团徽,少先队员要佩带红领巾。
4.不准纹身,不准化装,不准染画、蓄留指甲。
(二)举止文明的仪态5.坐姿。
要端庄稳重,不死板僵硬。
不能半躺半坐。
双手自然放在膝盖或扶手上双膝稍并拢,不分开过大,两腿自然弯曲,两脚平落地面,不翘腿,不抖腿,不能单腿放在椅子上。
6.站姿。
身体直立,挺胸收腹,两臂自然下垂,两脚成丫字形。
切忌无精打采、控脖、缩腰、曲腿、抖腿,正式场合不能叉腰,不要手插兜里或双臂交叉放在胸前。
7.行姿。
走路要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
忌左右摇摆,摇头晃肩,低头或后仰,背手行或“八字步”。
8.卧姿。
以右侧卧为佳,不已四肢叉开或俯卧就寝。
9.手势。
打手势要灵活得体,提高表现力和感染力。
但手势不能滥用,不可过多,动作不宜过大,避免用指尖指向自己或他人,更不能用手势侮辱他人。
(三)友好和谐的交往礼仪10.称呼。
对长辈或客人称呼“您”或以对方的身份与自己的关系直呼对方的称谓,如“同志”、“老师”、“叔叔”等,对同学可直呼其名,忌呼绰号和仿成人直呼“老李——”。
11.问好。
按一日不同时间变化,应问候“早晨好!”、“晚安!”等。
与客人问候,称呼“您好”。
对长辈或根据对方的身份,可直接称谓“爷爷好!”“校长好!”等。
12.打招呼。
请求别人时,用“打扰一直”、“请您……”等;答谢时,用“谢谢”;回谢时,用“不必客气”、“没关系”;表示歉意时,用“对不起”、“多包涵”;分别时,用“再见”;与人打招呼时,除使用文明用语外,可以握手微笑、举手示意。
2024年学生礼仪内容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礼仪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24年的学生礼仪内容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
以下是对2024年学生礼仪内容的总结,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素质。
一、言行举止2024年的学生礼仪内容要求学生在言行举止方面表现出礼貌、尊重和关爱。
学生应当学会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同时,学生应当尽量避免说粗俗话语,不说伤人的话或带有歧视性的言辞。
此外,学生在公共场合如餐厅、图书馆等要保持安静,不打闹、喧哗,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或学习。
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要注重言辞的文明,不以自我为中心,既要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又要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穿着打扮对于学生来说,穿着打扮也是学生礼仪的重要内容。
学生应当学会合理搭配服装,根据场合和天气合理选择服装。
在学校,学生应当注意保持整洁、干净的形象,不穿着暴露、奇装异服等不适当的服装,以免影响他人和学校形象。
学生还应当学会自理,能够自己进行基本的个人卫生和整理,如洗脸、梳头等。
穿着整齐干净,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互助友爱学生礼仪内容中也应包含互助友爱的要求。
学生应当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互相帮助、支持和理解。
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学生应当携手同行,共同进步。
学生在与同学相处时要遵守交往规则,注重信任和理解,不进行恶意揣测和中伤。
学生还应当学会分享和关心他人,对弱势群体给予关爱和支持。
通过培养互助友爱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谦虚谨慎谦虚谨慎是学生礼仪内容中的重要要求。
学生应当具备自知之明,不自负,不傲慢,不拽。
在与他人交流和比较中,要给予他人积极评价和肯定,不批评和贬低别人。
学生还应当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能力,不逞强或过分夸大自己。
同时,学生应当学会谦虚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注重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小学生礼仪常规范文
一、课堂礼仪
1、在上课时,学生应遵循老师的指挥,不许迟到、早退,到教室应礼貌地做好自己的座位安排,不准在课堂上嬉闹、讲话、吃东西、抽烟、抽烟等行为;
2、在上课时,学生要认真听讲,勤于记笔记,主动提出问题;
3、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学生应说出真实的观点,不准假装不懂,也不准乱说出不实信息;
4、学生在上课时,应该注意言行举止,做到文明有礼;
5、学生上课时要爱护教室里的一切物品,不许当机立断,乱动调整物品;
6、学生上课时要诚实守信,不准抄袭他人的作业和试卷等。
二、生活礼仪
1、学生要尊重老师的尊严,在跟老师打招呼时要用“您”来称呼,不要用“你”;
2、学生要遵守学校的条例,不要去做有违良心的事情;
3、学生要爱护动物,不得残害任何动物;
4、学生要注意安全,不要轻易违反交通规则;
5、学生要经常运动,增强体质;
6、学生在学校要礼貌待人,不要互相打架,也不要缺乏礼貌;
7、学生要在家里不擅自操持枪支、腐蚀性仓储等;
8、学生要注意环保,不要乱扔垃圾;
9、学生要注重时间观念,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
三、娱乐礼仪
1、学生要爱护公共场所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