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大便失禁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343.52 KB
- 文档页数:2
ICU患者大便失禁的护理解放军第251医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摘要】大便失禁多见于危急重症、昏迷及截瘫患者,由于其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控制功能发生障碍,大便不由自主地溢出肛门,导致患者肛周皮肤糜烂、感染,极大增加了患者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亦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同时需频繁更换衣物被服,增加医疗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经济负担。
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还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大便失禁伴腹泻的发生率很高。
【关键词】ICU;大便失禁;护理;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654-021 一次性气管插管1.1用物准备:由泰科医疗器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7~8号一次性带气囊气管导管1根,一次性20 ml注射器1个,手套1副,石蜡油少许,黄色“感染性废物袋”1只,干净头皮针1根剪去针头。
1.2.操作方法:洗净患者肛门后取侧卧位,检查气管导管气囊不漏气后,末端用无针头头皮针齐口系住一次性不漏气黄色“感染性废物袋”,护士戴手套用石蜡油润滑导管前端7~9 cm,凹面向上,经肛门缓慢插入15~20 cm后用注射器向气囊内充入10~15 ml气体,然后向外轻拉导管,有阻力表示导管卡在肛门括约肌上方,检查肛门处无粪液溢出,即大便引流术操作完成。
1.3效果:采用7-8号一次性气管插管对大便失禁的患者进行大便引流,既能有效引流稀便,又能防止肛周皮肤糜烂,减轻患者痛苦和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又可净化ICU空气,且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 一件式造口袋连接负压吸引装置2.1物品准备:剪刀、人工肛袋(康乐保LC2000一件式肠造口袋1903)、剃毛刀、棉签、纱布、皮肤保护膜(康乐保62041)、外用灭菌生理盐水、碘伏、3M胶布、负压吸引装置、一次性痰液收集袋(CSB-200S)等。
2.2操作方法:病人取侧卧位,一人扶好病人盖好被服,暴露臀部,另一人用温开水清洗肛周皮肤,注意动作轻柔,清洗后干纸巾轻轻拭干皮肤水分,用剃刀剃除肛周毛发,再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局部皮肤。
一、引言术后大便失禁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动产生严重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患者术后大便失禁的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护理目标1. 减轻患者大便失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预防并发症,如皮肤损伤、感染等;3.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三、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诉求;(2)向患者解释大便失禁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3)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 皮肤护理(1)保持床单、衣物干净、整洁,及时更换污染物品;(2)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3)保持肛门周围皮肤干燥,可涂抹护臀膏,防止皮肤受损;(4)定期更换床垫、床单,预防褥疮发生。
3. 生活护理(1)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2)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肠道蠕动;(3)根据患者排便规律,合理安排饮食,定时使用导泻剂或灌肠,帮助患者建立排便反射。
4. 药物护理(1)遵医嘱给予止泻药、收敛剂等药物治疗,减轻大便失禁症状;(2)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盆底康复训练(1)指导患者进行提肛锻炼,增强肛门括约肌张力;(2)进行生物反馈盆底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重建排便反射。
6. 家庭护理指导(1)指导家属了解大便失禁的护理知识,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护理;(2)提醒家属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给予关爱和支持;(3)定期回访患者,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四、注意事项1.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2. 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3. 定期评估患者大便失禁症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4. 关注患者营养状况,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5.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护理质量。
大便失禁护理措施重点引言大便失禁是指个体无法将粪便控制在正常时间和地点内的状况。
这种情况常见于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以及一些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或神经系统问题的人群中。
对于患有大便失禁的个体来说,生活质量常常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问题。
因此,正确的护理和治疗对于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便失禁的护理重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护理措施、饮食调整和其他必要的医疗干预。
护理措施1. 促进肛门卫生保持肛门清洁对于预防感染和红肿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促进肛门卫生的护理措施:•经常用温水或湿巾清洁肛门区域,避免使用肥皂或其他刺激性物质;•每次清洁后要用干净的柔软毛巾轻轻拭干,避免摩擦过度;•可以使用护理油或保湿剂保持肛门周围皮肤的湿润。
2. 定时排便建立定时排便习惯可以帮助降低大便失禁的发生率。
遵循下述方法有助于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在固定的时间点给予冲洗大肠或灌肠;•在每天相同的时间点尝试排便,可以尝试在饭后或其他常规活动之前排便。
3. 使用大便袋或便盆对于严重失禁的患者,使用大便袋或便盆可以有效地收集粪便,避免大面积的污染。
使用大便袋或便盆时需注意以下事项:•需要定时更换大便袋或清理便盆,保持清洁;•使用前要确保设备的密封性,以防止漏出;•使用后要用温水和肥皂清洁袋或便盆。
4. 床上护理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进行床上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使用防水床垫保护床单和床垫免受污染;•定期翻身并进行清洁,保持肌肉的灵活性;•如果患者不能移动,可以考虑使用导尿管或尿壶控制尿液。
饮食调整饮食调整有助于控制大便失禁,并提供足够的营养。
以下是一些建议:1. 高纤维饮食高纤维饮食可以增加粪便的体积,减少便秘和腹泻的发生率。
以下是一些高纤维食物的例子:•水果:苹果、香蕉、草莓、橙子等;•蔬菜:花椰菜、胡萝卜、菠菜等;•全谷物食品:糙米、全麦面包、燕麦片等;•豆类:黑豆、绿豆、红豆等。
肤创面重复使用0.2%安尔碘消毒液进行消毒,若患儿已发生了皮肤红肿、瘙痒感等炎症症状,还需每天将(1~2)滴赛肤润喷涂在受损皮肤处,用手指轻轻环形涂抹1min ,(3~4)次/d ,以补充皮肤营养和形成脂质保护屏障,不仅能促进患儿皮肤抵抗力增强,还能改善其皮肤微循环和促进其皮损快速修复,从而有助于改善其皮肤炎症[5]。
② 张力性损伤因素,主要因选择头皮静脉穿刺致使局部压力过大,另外,敷贴不当,先贴一部位,易增大敷贴范围的皮肤张力,从而也易引发张力性损伤。
为预防该因素所致的皮肤炎症发生,头皮静脉穿刺后,需采用棉球衬垫于静脉留置针针柄下,以促进局部压力减轻,敷贴时,需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全面粘贴,若患儿出现因张力性损伤引起的皮肤充血、撕脱、红肿、水疱等症状时,也需按照上述留置针敷贴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处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直至皮肤脱痂痊愈。
③ 液体渗出性因素,主要因患儿生性好动、哭闹不配合,皮腺分泌旺盛,容易出汗,这些因素易导致其留置针头难以固定或固定后易脱落,从而易导致药液外渗。
针对这种现象,护理人员一方面需加强患儿家属宣教,指导其注意保持患儿穿刺点局部皮肤干燥整洁,另一方面还需加强患儿巡视,发生留置针头松动、脱落需及时进行处理。
若患儿已发生炎症症状,需采用无菌棉签轻轻向外侧按压穿刺部位几下,以挤出脓液,对敷贴所覆盖皮肤创面采用0.2%安尔碘消毒液进行消毒,然后,暴露炎症部位皮肤,将消炎药膏涂抹在皮肤上,并持续采用75%乙醇棉球进行湿敷,以促进药物快速扩散和吸收,待炎症减轻后,采用10ml 生理盐水对患处皮肤进行反复冲洗,患处皮肤上的盐水采用无菌棉签以点蘸手法吸干,最后,在患处皮肤上涂抹丁酸氢化可松乳膏,直至炎症部位皮肤脱痂痊愈。
经上述护理操作后,所有患儿皮肤炎症均脱痂痊愈[6]。
综上所述,引发静脉留置针致小儿皮肤炎症的因素较多,护理人员需积极总结相关影响因素和探寻有效的防护对策,才能避免皮肤炎症的发生和减轻患儿皮肤炎症程度,从而使其获得满意预后效果。
人工肛袋在ICU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与护理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肛袋在ICU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与护理。
方法:随机选取50例本院ICU自2016年1月到2017月11月收治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出现大便失禁现象,均给予人工肛袋+针对性护理,分析应用效果。
结果:50例大便失禁患者,留置人工肛袋后,肛周皮肤微红患者有3例,给予生理盐水擦拭,无菌纱布吸干,每次均以造口粉及保护膜3遍应用2—3天后,红肿即可消退;肛周有少许大便渗漏患者4例,全部给予及时清洗及更换。
10例患者伴有1-2期压力性损伤,留置肛袋后,改善效果明显。
33例患者肛周无潮红、湿诊及破损现象发生,且肛周皮肤完整。
结论:人工肛袋应用于ICU大便失禁患者中,既可保持患者肛周皮肤清洁及干燥度,又可降低肛周皮肤破损发生率,有助于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快速愈合,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人工肛袋;ICU;大便失禁;应用效果;护理大便失禁也称之为肛门失禁,其是指粪便及气体不能随意控制,不自主的流出肛门,是一种排便功能紊乱症状。
此病症发病率不高,较为罕见。
大便失禁虽不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但会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对其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1]。
ICU患者多数会出现昏迷、脊髓损伤等,以上症状均会引起肛功能障碍,出现大便失禁情况,每天次量不等,无规律[2]。
排便后易刺激局部皮肤,引发刺痛感,不利于患者病情的。
故实施有效治疗及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人工肛袋在ICU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与护理,现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随机选取50例本院ICU自2016年1月到2017月11月收治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出现大便失禁现象。
50例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0-91岁,平均年龄(65.9±10.5)岁;留置人工肛袋时间1.0-7.5天,平均时间(4.3±1.5)天。
其中肛周皮肤微红患者有3例,肛周有少许大便渗漏患者4例,10例患者伴有1-2期压力性损伤,留置肛袋后,改善效果明显。
大便失禁患者平时该如何护理?(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人民医院肛肠科四川凉山 615000)大便失禁又称肛门失禁,具体是指粪便和气体无法随意控制,不自主流出肛门外,主要表现为排便功能紊乱[1]。
大便失禁发病率不高,但也并不罕见。
虽不会直接威胁到生命,但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与精神方面的痛苦,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及生活。
伴随老龄化程度日渐加剧,大便失禁已逐渐成为医疗及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得到了医护人员广泛重视。
做好大便失禁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对提升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本文就大便失禁患者平时应如何护理开展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1 大便失禁病因 1.1 先天性肛门发育畸形 1.1.1 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先天性的腰骶部脊膜膨出或者脊椎裂患者可伴随肛门失禁。
患者的外括约肌与耻骨直肠肌丧失正常的神经支配,缺乏收缩功能,处在松弛状态,同时因感觉与运动系统均受到影响,盆边充盈时直肠黏膜膨胀感缺乏,无法引起便意和发动排便动作,能随时排出直肠中粪便,该类患者常伴随尿失禁。
1.1.2 肛门直肠畸形肛门直肠部分和盆腔结构均出现改变,同时直肠盲端越高,变化就越明显,越复杂。
高位畸直肠盲端处在盆膈上方,耻骨直肠肌短缩,往前上方移位;外括约肌松散,充满脂肪组织,且肌纤维走形异常紊乱;内括约肌处在雏形状态或者缺如。
其病因主要和畸形伴感觉、运动神经组织结构缺陷相关。
1.2 外伤外伤损坏肛管直肠环,造成括约肌丧失括约功能,进而引发大便失禁。
包含刺伤、灼伤、割伤、冻伤和撕裂伤等。
1.3 神经系统病变马尾神经损伤、脊髓结核、脊髓肿瘤、脑梗死、脑肿瘤以及脑外伤均可引发大便失禁。
1.4 肛管直肠疾病肛管直肠肿瘤最常见,例如肛管癌以及直肠癌等。
2 大便失禁分类依据严重性可将大便失禁分成重度、轻度失禁两类,其中重度失禁又被称为完全失禁,具体是指患者无法控制大便及气体,包含神经源性失禁与创伤性失禁。
轻度失禁又被称为不完全失禁,具体是指肠气排出失去控制或者液体稀便偶尔污染内衣,包含外科手术导致的内括约肌受损、亚临床功能性以及充溢性大便失禁等。
重症患者大便失禁怎么护理重症患者常有大便失禁的现象,这是由于重症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不能有效控制括约肌的张合,导致大便自行的溢出肛门。
大便失禁不仅会污染患者肛周皮肤,导致其出现局部感染或糜烂,还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降低了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还给家属或护工增添了许多麻烦。
那么重症患者为什么会大便失禁呢?又该如何护理呢?下面一起了解一下:一、重症患者大便失禁的原因有研究表面,腹泻在重症患者的发生率高达32%-82%,尤其是老年重症患者。
这是由于重症患者在治疗病症的过程中会使用抗生素,有部分患者胃肠功能比较弱,抗生素的使用很容易导致其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导致肛管直肠的炎症,而发生腹泻,再加上肛门括约肌的松弛,导致患者发生大便失禁。
二、大便失禁的危害(一)出现大量的并发症重症患者大便失禁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最为常见的有骶尾部、会阴、肛周皮肤局部感染,甚至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阴道炎、逆行性尿路感染或出现局部皮肤肿胀、溃烂等。
这时由于粪便中含有酸性物质,能够腐蚀皮肤粘膜,使会阴部位的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并且长期被代谢物腐蚀,再加上皮肤之间经常发生摩擦,从而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溃烂的情况。
(二)引发心理问题重症患者出现了大便失禁后,其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许多患者羞愧难当,不能面对自己的生理改变,同时害怕给护理人员添加麻烦,不敢面对其他人。
部分患者为了转移注意力,有可能赶走身边的人,或者粗暴的对待身边的人,严重的话会患上狂躁症或阴郁症,伤害自己或他人。
(三)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重症患者大小便失禁后,需要经常更换床品,给护理人员增加了许多麻烦。
为了减轻工作量,许多家庭往往会存在使用一次性的尿垫或者一次性的卫生裤,这样无形中加重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同时大便失禁的治疗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三、重症患者大便失禁的护理(一)日常护理:很多重症患者都有大便失禁的现象,可以在重症患者的身体下铺上一次性尿垫,或者时给患者穿一次性护理裤,一经污染马上更换;并且需要做好肛周的局部皮肤护理。
ICU患者的失禁管理与护理ICU(Intensive Care Unit)患者通常情况下由于疾病导致机体功能受损,无法自主排尿或排便,出现失禁的情况。
失禁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增加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对ICU患者的失禁管理与护理十分重要。
一、失禁的定义与原因失禁是指患者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控制尿液和大便的排泄。
常见的原因包括:1. 神经功能受损:例如脊髓损伤、脑卒中等导致神经信号传导障碍,影响排尿和排便的控制;2. 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道梗阻、膀胱炎、肾功能不全等;3. 肠道功能障碍:如肠梗阻、炎症性肠病、便秘等;4. 慢性疾病长期卧床:长期卧床使肌肉萎缩,影响排泄器官的正常功能。
二、失禁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失禁管理的目标是保持患者排泄的稳定性与正常功能,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在进行失禁管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失禁管理计划,包括日常生活活动、饮食、卧床等方面;2. 尊重隐私与尊严:在进行失禁护理时,尊重患者的隐私与尊严,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3.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排尿与排便情况,及时调整管理计划;4. 有效沟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教育。
三、失禁管理的护理措施1. 尿液管理:a. 密切监测尿液量和尿液性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b.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饮水,维持水平衡,避免脱水;c. 定期进行导尿,避免尿液潴留和交叉感染;d. 帮助患者保持排尿姿势正确,使用适当的尿垫或尿壶收集尿液。
2. 大便管理:a. 饮食调控:提供高纤维饮食,避免便秘的发生;b. 排便姿势:帮助患者保持坐位或足踏踏板位,促进排便;c. 必要时进行肛门护理,避免便秘、瘙痒等不适;d. 定期使用灌肠或洗肠等方法辅助排便,避免大便潴留。
3. 皮肤护理:a.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更换尿布和床垫,避免尿液和大便长时间接触皮肤;b. 定期观察皮肤状况,及早发现并处理皮肤损伤和压疮。
ICU患者大便失禁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5-10-20T10:49:09.947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7月作者:张继春
[导读] 解放军第251医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还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大便失禁伴腹泻的发生率很高。
解放军第251医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大便失禁多见于危急重症、昏迷及截瘫患者,由于其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控制功能发生障碍,大便不由自主地溢出肛门,导致患者肛周皮肤糜烂、感染,极大增加了患者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亦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同时需频繁更换衣物被服,增加医疗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经济负担。
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还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大便失禁伴腹泻的发生率很高。
【关键词】ICU;大便失禁;护理;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654-02
1 一次性气管插管
1.1用物准备:由泰科医疗器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7~8号一次性带气囊气管导管1根,一次性20 ml注射器1个,手套1副,石蜡油少许,黄色“感染性废物袋”1只,干净头皮针1根剪去针头。
1.2.操作方法:洗净患者肛门后取侧卧位,检查气管导管气囊不漏气后,末端用无针头头皮针齐口系住一次性不漏气黄色“感染性废物袋”,护士戴手套用石蜡油润滑导管前端7~9 cm,凹面向上,经肛门缓慢插入15~20 cm后用注射器向气囊内充入10~15 ml气体,然后向外轻拉导管,有阻力表示导管卡在肛门括约肌上方,检查肛门处无粪液溢出,即大便引流术操作完成。
1.3效果:采用7-8号一次性气管插管对大便失禁的患者进行大便引流,既能有效引流稀便,又能防止肛周皮肤糜烂,减轻患者痛苦和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又可净化ICU空气,且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 一件式造口袋连接负压吸引装置
2.1物品准备:剪刀、人工肛袋(康乐保LC2000一件式肠造口袋1903)、剃毛刀、棉签、纱布、皮肤保护膜(康乐保62041)、外用灭菌生理盐水、碘伏、3M胶布、负压吸引装置、一次性痰液收集袋(CSB-200S)等。
2.2操作方法:病人取侧卧位,一人扶好病人盖好被服,暴露臀部,另一人用温开水清洗肛周皮肤,注意动作轻柔,清洗后干纸巾轻轻拭干皮肤水分,用剃刀剃除肛周毛发,再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局部皮肤。
②如肛周皮肤发生Ⅱ度或以上刺激性皮炎时,均匀涂上薄薄一层造口护肤粉,Ⅲ~Ⅳ度刺激性皮炎者在涂造口护肤粉后再涂皮肤保护膜,待干。
皮肤损伤渗出严重者在皮肤保护膜干燥后再重复涂粉及涂膜2~3次,以造成类似“封漆”的效果。
根据肛门大小剪裁造口袋底板,造口袋中央孔径比肛门大1~2 mm,再将底板外周边缘相隔1~2 cm 呈放射状剪开小缺口,以增加造口袋底板粘贴的顺应性,粘贴造口袋时保持周围皮肤干燥。
将造口袋排放口与吸引连接管一端用3 M透明胶布捆绑扎紧,吸引连接管另一端与负压吸引装置相连(负压吸引瓶内套废液收集袋)。
撕开造口袋粘贴纸,一人两手轻轻分开肛周皮肤,展开皱褶,另一人将造口袋中央孔对准肛门,使造口袋紧贴患者肛周皮肤,并以肛门为中心由内向外以指稍加压,使其与肛周皮肤粘贴牢固,勿留有缝隙,防止渗漏;接负压吸引器持续负压吸引,保持引流管充分通畅,且负压有效,负压为30~50 kPa。
病人排便量、次数明显减少或腹泻症状缓解时可撤去造口袋。
2.3效果:一件式造口袋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收集大便失禁患者大便,对危重患者肛周皮肤起到了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保持床单、衣服清洁干燥,大大减少护理工作量,效果满意,是护理大便失禁患者理想方法,且价格便宜,值得推广应用。
3 婴儿湿巾联合松花粉
3.1用物准备:选用苏州宝丽洁日化有限公司制造的宝贝可爱婴儿洁肤湿巾和深圳市维尼健康用品有限公司的维尼婴儿护肤柔湿巾。
3.2操作方法:患者大便后,第一步用温水毛巾轻轻蘸洗并吸干,避免用劲反复擦洗动作,然后将婴儿湿巾直接敷在以肛门为中心的肛周皮肤上,约5分钟后取下,1分钟后将松花粉均匀扑撒在肛周皮肤上。
3.3效果:婴儿湿巾和松花粉两种合用能联合起到收敛、润滑、消炎、抗过敏、营养肌肤等作用,使肛周皮肤得到有效保护,而且取材方便,购买时要注意产品的成分说明,只要产品含有芦荟、维他命E、不含酒精成分、无刺激性、正规厂家出品即可。
操作简单易行,费用低廉,值得临床应用。
4 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置管配合一次性乳胶手套
4.1用物准备:20~22号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1根,一次性乳胶手套1只(接大便用),一次性10mL注射器l个,一次性治疗巾1条,手套l双(操作用)棉签1把,石蜡油、卫生纸少许。
4.2操作方法:将双腔气囊导尿管前端双侧圆孔剪成长径约0.5cm、短径约0.3cm椭圆形孔,以便于大便流出。
护士戴手套,臀部垫一次性治疗巾,用石蜡油润滑肛周皮肤及一次性气管导管前端约10cm。
将导尿管前端自肛门插入16~18cm,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15mL推入气囊便于固定;导尿管后端经两端内径约0.8cm、长约5cm的塑料管连接一次性乳胶手套,接口用细棉绳扎紧。
臀部垫橡胶单和一次性中单,一次性乳胶手套放在中单上。
4.3效果:使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充气气囊留置于肛门直肠交界处,可填塞松弛的肛门,有效控制大便自肛门外溢,保持了床单位清洁,有效减少肛门湿疹、肛周皮肤疾患、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5 卫生棉条
5.1用物准备:应用的材料为美国强生O.B.内置卫生棉条,执行卫生标准号GB15979,是根据女性生理结构和经期需求设计的一种经期卫生用品。
5.2操作方法:温水清洗病人肛周皮肤,待干,协助病人侧卧位,打开卫生棉条包装并将末端棉线拉直,在棉条顶部涂少量润滑油,左手暴露肛门,右手食指将棉条轻轻推进肛门4cm-6cm,外露棉线用脱敏胶布固定在一侧臀部。
根据病人的大便情况,4h-12h更换1次。
5.3效果:卫生棉条由棉绒压缩而成,对肛门皮肤,直肠内皮肤黏膜的刺激小、损伤小,不易产生异物感,体内保留时间长,使用方法
简单易学。
6 气囊导管外接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
6.1操作方法:检查导管气囊有无漏气破损后放气,末端连接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
用50℃的热水将导管软化,棉签蘸石蜡油润滑气囊导管前端,缓缓将导管插入直肠7~9 cm;向气囊充气15~20 ml,轻拉导管有阻力感时,表明气囊位置适当,将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悬挂于床边,患者排出的粪便随时引流至引流瓶内
6.2效果:材质为透明聚乙烯,形状为长方体,容量为1 300ml,瓶体标有容量刻度,瓶底有脚架,瓶身两侧附有挂钩,便于平稳放置或挂在床旁,放置时不受位置限制。
引流瓶标有刻度,瓶身透明,有利于观察大便的性质和记量。
引流瓶上端有两个开口,其中一个通过连接管与气囊导管相连,易于引流大便和排气;另一个直接与外界相通,使引流瓶内的压力恒定为大气压,有利于引流。
当疑有大便引流不畅时,可以通过此开口间断外接负压引流大便,使引流通畅。
引流瓶管端接头呈环凸状设计,与气囊导管相接牢固不易脱落。
引流瓶管端较
一般引流袋管端粗,不容易发生堵塞。
瓶的顶端有盖,易倾倒及清洗,不用每日更换,节省了成本。
参考文献:
[1] 方爱敏;严婷婷;吴祖福.ICU患者大便失禁的护理新方法[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 01期
[2] 龙赛英;廖静;贾颖. 一件式造口袋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在大便失禁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3年 01期
[3] 杨娟玉. 婴儿湿巾联合松花粉预防老年大便失禁后肛周皮肤损伤的观察.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 02期
[4] 潘美飞. 气囊尿管配合乳胶手套在大便失禁中的分流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 02期
[5] 金爱萍;袁宝芳;吴娟. 人工肛袋对大便失禁病人肛周皮肤损伤的防治效果及护理 . 全科护理, 2012年 02期
[6] 季翠玲;常青.卫生棉条在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护理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 2012年 02期
[7] 柏玲;缪菲;宋康. 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2年 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