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桥梁梁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悬灌施工
- 格式:docx
- 大小:501.89 KB
- 文档页数:1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法施工技术二、悬臂浇筑法悬臂浇筑法又称挂篮法。
在墩柱两侧采用托架支撑,灌筑一定长度的梁段,称为起步长度。
以此节段为起点,通过挂篮的前移,对称平衡地向两侧逐段灌筑混凝土,并施加预应力,如此循环作业,每浇筑完一段(2~4m),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纵向预应力钢绞线,然后向前移动挂篮,进行下一段施工。
悬臂灌筑施工时梁体一般分四大部分浇筑,主要程序如下:1.在墩顶托架上浇筑0#段,并实施墩梁临时固结系统。
2.在0号段上安装悬臂挂蓝,向两侧依次对称地分段浇筑主梁至合龙前段。
3.在临时支架或梁端与边墩间的临时托架上支模浇筑现浇梁段。
4.主梁合拢段可浇筑。
三、0#段施工技术在各梁段中,0#段的纵向预应力束根数最多,普通钢筋密布,管道纵横,构造复杂,施工难度极大,是梁段施工的关键。
(一)0#块施工流程(二)施工要点1.墩身施工完成后,在矩形空心墩墩壁之间底托采用20mm厚的钢板,钢板横向间距1.0m,在钢板上安装横担工字钢后,纵向铺设工字钢,间距0.5m,在工字钢上安装木排架,在木排架上铺设0#段底模。
2.支架拼装好以后,采用砂袋法进行预压,预压荷载按0#段混凝土重量及其它相关施工荷载总重量的1.1倍考虑。
3.0#段施工时,根据安装挂篮需求,预留好各种预留孔道及预埋筋,以便挂篮拼装时能准确就位。
4.0#段钢筋及管道密集,钢束管道位置采用定位钢筋网片固定,定位钢筋网片牢固地焊在钢筋骨架上,定位钢筋网片间距为0.5m,并且定位钢筋网片所焊的钢筋骨架与水平钢筋采用点焊,防止管道位置移动。
当预应力管道位置与骨架钢筋发生冲突时,保持管道位置不变,适当移动普通钢筋位置。
5.0#段管道密集,混凝土浇筑后采用高压水管冲洗管道。
竖向预应力压浆孔设在箱梁腹板内侧面,在竖向波纹管上开孔设置注浆孔,并用密封胶带密封。
6.0#段腹板混凝土浇筑时,在内模处留设混凝土侧窗及振捣孔,以减少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防止混凝土离析和对管道的过度冲击,并避免捣固棒与管道猛烈碰撞,浇筑至预留孔位置后,封闭并加固侧窗,继续向上施工。
第一章总则1.1 为了保证工程安全质量,使项目管理达到最大效益、施工工艺标准化、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编写本工艺。
1.2 本工艺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悬浇、悬拼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挂篮悬浇施工工艺、箱梁节段预制悬拼施工工艺。
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控制分别编写在各工序中。
1.3 本工艺的编制按照项目工程施工的顺序:先在墩顶施工箱梁0号段,然后在0号段箱梁桥面上拼装挂篮对称悬浇箱梁块段或悬拼箱梁预制块段,并同时进行支架现浇边跨直线段,最后浇筑合龙段混凝土,经体系转换后成桥。
1.4 本工艺编写时,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并参照《铁路桥涵施工规范》和《铁路混凝土及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等规定内容。
1.5 本工艺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各工序工艺要点。
现场施工时必须严格执行本工艺的规定。
业主设计文件和监理的要求与本工艺有矛盾时,需书面向集团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备案。
1.6 本工艺的解释权归集团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和技术发展中心。
工艺执行过程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集团公司技术发展中心反映。
第二章施工与结构用料2.1 钢材2.1.1 非预应力钢筋中Ⅰ、Ⅱ级钢筋应分别符合GB13013-91和GB1499-98的规定,钢筋直径≥12mm一般采用Ⅱ级(20Mnsi)热轧螺纹钢,钢筋直径<12mm一般采用Ⅰ级(Q235)钢。
2.1.2 钢筋的验收、运输、存放必须符合《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有关规定,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和试验报告单,并按规定对所用钢筋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2.1.3 钢筋接头,如设计图纸未说明,当钢筋直径≥25mm时,应采用闪光或电弧焊接,或按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10.3.2条,以及TB10210-2001《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4.4.1条采用机械连接接头。
高速公路特大桥主桥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方案1. 引言高速公路特大桥主桥连续梁悬臂浇筑是桥梁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悬臂浇筑的施工技术方案,包括前期准备工作、悬臂浇筑施工步骤、安全措施等内容。
2. 前期准备工作在悬臂浇筑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具体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混凝土材料、钢筋、脱模剂等施工材料。
材料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并经过质量检测合格。
2.2 设备准备准备好悬臂浇筑所需的各种设备,如悬臂起重机、模板支架、脱模设备等。
设备应经过检修和试运行,确保正常工作。
2.3 模板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出符合悬臂浇筑形式的模板。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承载力,能够确保浇筑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或破坏。
2.4 安全措施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安全措施,包括悬臂作业区域的封闭和标识、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装备、消防设备的准备等。
3. 悬臂浇筑施工步骤悬臂浇筑施工分为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及养护三个阶段。
以下是具体的施工步骤:3.1 准备工作阶段在悬臂浇筑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对模板进行安装和调整,确保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 检查悬臂起重机和其他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正常运行。
- 在悬臂浇筑区域设立警示标志,限制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3.2 混凝土浇筑阶段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
- 将预制混凝土板安装在悬臂浇筑区域的支架上。
- 浇筑混凝土,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均匀度,避免产生空隙和裂缝。
- 同时使用振捣器振捣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充实并排除气泡。
3.3 养护阶段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工作,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 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及时的保水、保温措施。
- 定期检查养护效果,如有问题及时调整措施。
4. 安全措施在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桥梁梁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悬灌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在桥梁建设领域中,预应力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梁体的工程施工中。
特别是在连续刚构桥梁的建设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桥梁梁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悬挂施工方案、方法及其相关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1. 施工方案1.1 悬挂施工模式选择针对不同桥梁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需选择合适的悬挂施工模式。
通常包括预制梁的悬挂施工、现浇混凝土梁体的悬挂施工等。
1.2 施工工序安排在悬挂施工中,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各个环节有序进行,如梁体浇筑、预应力钢束张拉、悬挂设备安装等。
2. 施工方法2.1 钢束张拉方法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梁体的施工中,钢束张拉是关键的工序之一。
可以采用顺序张拉、同步张拉等方法,确保梁体的预应力稳定。
2.2 梁体浇筑技术梁体的浇筑质量直接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施工中需严格控制浇筑质量,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
3. 施工措施3.1 安全防护措施桥梁梁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悬挂施工存在一定风险,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范,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3.2 质量监控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梁体预应力混凝土的质量监控,采用适当的检测手段,及时处理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方案、方法及措施的合理设计和执行,可以有效提高桥梁梁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悬挂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为桥梁工程的顺利完成和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以上是我为您准备的Markdown格式的原创文档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悬灌施工分析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悬灌施工进行了分析,包括桥梁结构、挂蓝悬浇段施工、挂篮悬灌施工质量控制,只有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施工才能保证桥梁的使用性能和结构性能。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0-0188-021 桥梁构造某大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均采用挂篮悬浇法施工,其中桥跨径布置为46m+5×80m+46m,中跨主梁为单箱单室截面,顶板宽11.80m,底宽6.5m,悬浇段梁高为4.5m,箱梁顶板厚25cm,底板厚度0#块为80cm,合拢段长为2m,底板按2 次抛物线变化,箱梁梁高按1.8 次抛物线变化;梁段除梁端外腹板厚度为50cm,主桥0#块为4.0m,悬臂现浇分块长度为4.0m、3.0m,悬臂浇注梁段最大重量为94.3t,中跨及左边跨合拢为2m,左边跨现浇段为4。
82m。
2挂蓝悬浇段施工2.1 挂篮安装待砼强度达到90%以后,在1#段上铺放滑道,其下放垫梁进行找平,滑道上安放滑块;吊装后上横梁进行焊接,注意在焊接时保证上下两面在同一直线上;安装主梁及立柱、斜拉带、三角架平联及斜拉杆,进行调试,将后上横梁平联安装好,并用后锚系统锚固好;安装前上横梁于主梁端头,完毕后及时安装斜撑及平联;在地面将底模系统拼装好,调试合格后,分别在后上横梁、前上横梁挂滑车组,用卷扬机提升后下、前下横梁,将底模系统提升到位,安装后吊杆及前吊杆。
保证底模与底纵焊接牢固并且底模拉筋焊接牢固;滑梁安装时先安装一侧,脱模后滑梁承担侧模系统重量,用卷扬机拖移到位,完成后再装另一侧。
2.2 砼悬臂灌注外侧模及底模就位后,绑孔底板钢筋及钢筋定位架;绑扎腹板钢筋及预应力束管道;立内模,并用拉条与外侧模连接;设内模支撑及顶板支架;绑扎顶板钢筋及预应力束管道和立端模;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灌注梁段砼,梁面砼要求平整。
桥梁悬灌施工方案济晋高速公路龙凤沟大桥主桥箱梁悬臂灌注施工工艺及方案中铁三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济晋项目部二00六年六月龙凤沟大桥箱梁悬臂灌注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济晋高速公路龙凤沟大桥(左右线)主桥上部为三跨预应力钢筋砼连续刚构,桥位于太行山南麓浅山区峡谷内,两岸横坡陡峭、基岩外露。
其中龙凤沟大桥(左线)中心桩号K3+232.34,本桥起点边跨平面位于R=1185m的圆曲线上,主跨及终点跨位于Ls=150m及R=2530的“S”平曲线上,桥面纵坡分别为-3%及-2.4%,竖曲线的变坡点桩号为K3+100,设计标高为447.375m,竖曲线要素为R=45350m、T=136.0m。
龙凤沟大桥(右线)中心桩号YK3+109.215,本桥起点边跨平面位于R=917.401m的圆曲线上,主跨及终点跨位于Ls=105m及R=2758.287的“S”平曲线上。
主桥上部结构均为70+120+70m连续刚构,下部结构为双薄壁空心墩,最大墩高63m,其中左线1#桥墩墩高为50m,2#桥墩墩高为63m,右线1#桥墩墩高为40m,2#桥墩墩高为48m。
主桥上部构造采用单箱、单室PC箱梁,跨中及端部梁高2.8m,底板厚0.3m,根部梁高6.8m,底板厚0.8m,箱梁梁高及底板厚度均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根部(20#、50#块)顶板厚0.4m、腹板厚0.8m;6~19、21~34、36~49、51~64#块及中边跨合拢段顶板厚均为0.28m;15~19、21~25、45~49、51~55#块腹板厚0.7m,14、26、44、56#块腹板厚由0.7m变化到0.6m;12~13、27~28、42~43、57~58#块腹板厚0.6m,11、29、41、59#块腹板厚由0.6m变化到0.45m;6~10、30~34、36~40、60~64#块及中边跨合拢段腹板厚均为0.45m;在中跨合拢段设置一道0.3m宽的横隔板,在墩顶处设4道0.5m的横隔板。
某大桥主桥预应力连续刚构悬浇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主桥为88m+×140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直腹连续刚构桥,采用分离式双箱单室箱形截面,底板宽5m,顶板宽10.95m,根梁高7.5m,跨中梁高2.8m,根据二次抛物线变化。
在纵向、横向和垂直方向施加预应力,纵向分为22个节段和一个现浇节段。
C50混凝土4064.5m3,普通钢筋472t,精轧螺纹钢筋59T,φ15.24钢绞线296t。
二、施工组织机构主桥施工处于合同段整体施工网络的关键线路,是一项重点工程。
因此,项目部决定设立施工作业区,由项目部副经理XXX担任工区负责人。
现场主要管理人员为XXX等。
三、施工方案1.0#~2#块:支架预埋在墩身顶部,用于支撑施工支架。
支架拟采用贝雷帽和钢管安装。
2、悬臂各节段:用4套nrs200挂篮分别对左右幅同时施工。
nrs200挂篮主要技术性能:最大浇筑长度:5m,梁荷载:200t,自重:60t,最大挠度:25mm。
1123、现浇侧断面:钢管桩基础、贝利块拼装支撑、胶合板模板。
4.混凝土运输方式:在路堤内37#墩附近设置两个搅拌站,由两台泵泵送。
4、施工工艺及要求(一)0#~2#块1、最后一节墩身施工时,按要求预埋好牛腿。
2.用贝雷帽组装支架。
支架的长度、宽度和刚度应满足施工需要。
3.支架组装后应进行压力试验,以消除其非弹性变形。
试压的方法可以是将水箱装满并多次加压,或用千斤顶拉紧加压的锚索。
4、由于0#块截面高度大,砼方量多(407m3),拟分三层浇筑,先底板,后腹板,再顶板,各层接头处应严格按施工缝进行处理。
5.为防止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选择最佳坍落度,浇筑后及时覆盖养护。
6、0#块结构复杂,钢筋及预应力孔道密集,应十分注意并加强振捣,确保砼的质量。
(二)悬臂段1、为避免两幅挂篮之间的相互干扰,上下游幅的施工应错开1~2个节段。
桥梁连续钢构悬灌施工组织方案桥梁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连续钢构是桥梁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桥梁连续钢构悬挂施工的组织方案。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方案:根据桥梁的具体情况,结合施工技术和经济效益,确定最佳的连续钢构悬挂施工方案。
2.制定施工计划:根据工期和施工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序列、时间节点和工作量等。
3.组建施工队伍:根据项目规模和工作量,合理配备具有相关经验和技能的施工人员,并确保施工队伍的安全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提升。
二、主要施工内容和流程1.钢梁制造:根据桥梁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钢材进行加工和制造,包括切割、焊接和表面处理等工序。
2.钢梁安装:将制造好的钢梁运输到施工现场,根据施工计划安装在桥墩上,并进行精确调整和固定,确保密封度和平整度。
3.钢梁连接:采用预制连接件,将相邻的钢梁连接在一起,确保整个桥梁的连续性和均匀性。
4.悬挂施工:采用专业的悬挂设备,将钢梁悬挂在桥梁上,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挤压浇筑:通过专用设备,将混凝土挤压至钢梁中,形成整体结构,并进行固化和养护,确保桥梁的强度和耐久性。
6.施工检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各种质量检测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三、施工安全措施1.制定施工安全规范: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桥梁连续钢构悬挂施工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可控。
2.安全教育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3.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包括围护栏、安全网和安全标志等。
4.现场监控和预警系统:在施工现场安装监控设备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四、施工质量保障措施1.施工文件管理:建立健全的施工文件管理体系,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等,确保施工按要求进行。
桥梁连续钢构悬灌施工方案
一、前言
在桥梁建设中,连续钢构桥梁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桥梁结构形式之一,采用悬浇法施工,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整体桥梁质量。
本文将针对桥梁连续钢构悬挂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施工前准备
1. 施工方案确定
在进行桥梁连续钢构悬挂施工之前,需要设计施工方案,并经相关部门批准确认。
2. 施工人员培训
施工队伍需要进行相关悬挂施工培训,熟悉钢构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范。
3. 设备准备
准备好悬挂施工所需的吊车、支架、脚手架等专业设备,并做好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
三、施工过程
1. 钢构吊装
首先,通过吊车将钢构吊装到指定位置,确保吊装过程安全可靠。
2. 钢构定位
将吊装好的钢构进行精确定位,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3. 混凝土浇筑
在钢构定位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强度和密实度。
4. 支撑拆除
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支撑,完成桥梁连续钢构悬挂施工。
四、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中需保证工地秩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施工人员需佩戴好安全装备,严格遵守作业规范。
3.施工中应定期检查设备和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五、总结
桥梁连续钢构悬挂施工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与配合。
只有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规范操作,确保安全施工,才能保证桥梁连续钢构悬挂施工的高效完成。
以上规定了桥梁连续钢构悬挂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希望对相关从事施工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桥梁梁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悬灌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桥梁梁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悬灌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提要:施工方案上部连续刚构采用平衡悬臂挂篮浇筑法施工,由于主墩"T"构数量大,分三批开工。
墩顶0#、1#块长度为10m更多桥梁梁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悬灌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1、桥梁构造磨子潭7号桥、8号桥、10号、11号桥部分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均采用挂篮悬浇法施工。
其中7号桥、8号桥跨径布置为46m+5×80m+46m,10号桥、11号桥跨径布置为46m+4×80m+46m。
中跨主梁为单箱单室截面,顶板宽,底宽;悬浇段梁高为,箱梁顶板厚25cm,底板厚度0#块为80cm,合拢段长为2m,底板按2次抛物线变化,箱梁梁高按次抛物线变化;梁段除梁端外腹板厚度为50cm;主桥0#块为,悬臂现浇分块长度为、,悬臂浇注梁段最大重量为。
中跨及左边跨合拢为2m,左边跨现浇段为。
磨子潭7号桥、8号桥、11号桥引桥采用架设预制箱梁现浇桥面砼形成。
主桥主梁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大吨全群锚体系,分为顶板束、底板束和下弯束三种类型,纵向预应力采用16Φ(顶板束)及12Φ(下弯束)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竖向预应力布设于箱梁腹板内,主桥箱梁竖向预应力采用直径32mm冷拉Ⅳ级钢筋布置双排预应力,锚具为yGm-32型;横向预应力采用公称直径32mm冷拉精轧螺纹粗钢筋,在箱梁顶板两侧张拉,钢绞线纵向间距为30cm。
主要工程数量如下:c50混凝土:;普通钢筋:;Φ钢绞线:;32mm精轧螺纹钢:;ym15-12、ym15-16、锚具:3136套;ymP15-12锚具:128套;yGm32锚具:11004套;波纹管:99820m;2、施工方案上部连续刚构采用平衡悬臂挂篮浇筑法施工,由于主墩"T"构数量大,分三批开工。
墩顶0#、1#块长度为10m,拟在墩顶托架上现浇,其余分段块采用悬臂挂篮对称浇注而成,待"T"构均施工完毕后,先与桥台进行边跨合拢,同时引桥上部箱梁拆除支架进行压重,最后进行中跨合拢和体系转换。
预应力砼连续梁悬臂灌注法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悬臂灌注法施工特点:1、采用移动式挂篮作为主要施工设备,以桥墩为中心,对称向两岸利用挂篮逐段灌筑梁段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张拉预应力束,再移动挂篮,进行下一节段的施工。
2、桥梁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负弯矩,桥墩也要承受由施工而产生的弯矩,因此悬臂施工宜先用营运状态的结构受力与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比较接近的桥梁中选用,如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变截面连续梁桥和斜拉桥等。
3、非墩梁固接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采用悬臂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使墩、梁临时固结形成“T构”,梁体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结构体系的转换。
4、采用悬臂施工的机具种类很多,就挂篮而言,有桁架式、斜拉式等多种型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5、悬臂灌注施工简便,结构整体性好,施工中可不断调整位置,常在跨径大于100m 的桥梁上选用。
在施工中可不用或少用支架,不影响通航或桥下交通。
6、灌筑混凝土和预应力施加质量、梁体线形、体系转换、合龙段施工等是连续梁悬臂灌筑法工艺和质量控制的关键。
二、悬臂灌注程序:㈠梁体分段悬臂浇筑施工时,梁体一般要分四大部分浇筑,包括墩顶梁段(0号段)、对称悬浇梁段、支架现浇梁段及合龙梁段。
主梁各部分的长度视主梁形式和跨径、挂篮的形式及施工周期而定。
0号段一般为5m~10m,悬浇分段一般为3m~5m。
支架现浇段一般为2~3个悬臂浇筑分段长,合龙段一般为1m~3m。
㈡悬臂灌注程序:1、在墩顶托架上浇筑0号段并实施墩梁临时固结系统。
2、在0号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两侧依次对称地分段浇筑主梁至合龙前段。
3、在临时支架或梁端与边墩间的临时托架上支模浇筑现浇梁段。
当现浇段较短时,可利用挂篮浇筑;当与现浇梁段相接的连接桥是采用顶推法施工时,可将现浇段锚在顶推梁前端施工,并顶推到位。
此法无须现浇支撑,省料省工。
4、主梁合龙段可在改装的简支挂篮托架上浇筑。
多跨合龙段浇筑的顺序按设计或施工要求进行。
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三、施工工艺要求:㈠悬臂梁段0号块施工1、悬臂浇筑施工时,0号块均在墩顶托架上现场浇筑,并在施工过程中临时锚固,使0号块能承受桥墩两侧悬臂施工时产生的不平衡力矩。
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刚构桥梁悬灌施工中线型控制漫谈摘要:我国现有的公路与城市立交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桥梁中,不仅跨度不大,而且桥墩也相对较矮。
本文主要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曲梁桥悬灌施工中线型控制方法。
在考虑了不同时间悬灌混凝土梁段徐变变形的条件下,提出了在两种坐标系中悬臂灌筑主梁时各梁段线型调整参数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刚构桥梁;悬灌施工;线型控制abstract: in the current highway and city overpass prestressed concrete curve bridge, not only span is not big, and bridge pier is relatively shor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curved girder bridge hanging irrigation construction of linear control method. in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time hanging concrete placing beam duanxu variable deformation conditions, put forward the two kinds of coordinate system cantilever placing main girder at the beam section linear adjustment parameter calculation formula.keywords: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s curve; suspension irrigation construction; linear control.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一、悬臂灌筑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的特点采用悬臂灌筑施工工艺的曲线梁桥,与膺架法施工工艺相比,其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施工过程中结构空间位置会随时发生变化,悬臂越伸越长,梁的根部扭矩与结构扭矩变形就越大,相应的内力也越来越复杂,所以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后期结构的受力,还要兼顾前期结构的受力;其次,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内力、变形均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以及温度变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精确把握梁体各部位的应力;最后,从某种程度而言,悬灌施工过程各梁段线型控制效果的好坏,对桥梁的建设质量与建设进度会产生直接影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组合梁桥悬臂浇筑施工工艺及关键
控制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组合梁桥悬臂浇筑施工工艺及关键控制技术》
一、前言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组合桥梁悬臂是保证桥梁稳定性与安全性的重要结构组件,施工工艺及技术的优劣对桥梁品质、安全、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刚构桥梁悬臂工程技术跨越了一般单组件施工方法,几个组件组合成悬臂等刚构形式,由施工图纸指派的浇筑位置施工,是复杂的技术操作,超越了一般桥梁水泥混凝土浇筑施工,其工艺及技术控制的要求极其严格。
二、施工工艺
1、基础准备
1.1 基础处理
(1)基础应经控制技术检验符合技术要求,考虑施工安全,施工前应在桥墩周围空间范围内和悬臂下,进行以下工作:(a)清理桥墩周围的碎石、砖瓦、水泥、砂子,支护结构稳定,并留出下桩护栏;
(b)高榕护板、滚轴轨道、钢支撑架及承力护板之间的间隙填充垫材,护板与滚轴轨道、钢支撑架之间的接触处,应上灰封填;
(c)采用轨道支撑的,轨道支撑稳固;
(d)拆除交叉墩之间及拱顶下的横系支撑结构;
(e)桥梁悬臂自重及悬臂分量承受力作用时,将造成基础变形、沉降,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桩身倾斜,并留出变形余量及变形缓冲空间,同时要考虑沉降减少后的施工量,以免施工量不能满足要求;
(f)桥梁悬臂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面沉降量竣工验收标准的检测,以确定施工沉降量;
(g)桥梁悬臂施工前,桩身周围及桩座周围应进行清理,清理平整后,应用一定有效的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处理;
(h)承台施工前应安排抓紧实的物料,及时清理垫层;
(i)拆除旧浇筑支撑结构,清理桥面。
1、预应力砼连续梁、连续刚构悬臂灌注施工本线路主桥连续梁最大跨度为168m,为黄草乌江大桥,其主跨型式为96+168+96m预应力砼连续梁。
连续刚构最大跨度为128m,为涪陵乌江大桥,其主跨形式为(72+128+72)m,中间支点梁高8.8m,跨中及边跨直线段梁高4.4m,箱梁为单箱单室变截面梁,箱梁顶宽8.1m,底宽6.1m,梁底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砼为C50,为三向预应力结构。
采用4套菱形挂篮在2个主墩上分别对称平衡悬灌箱梁。
在主墩身周围用万能杆件搭设扇形托架,0#梁段在托架上浇注成形,其它悬浇段在挂篮上对称浇注砼,边孔直线段在支架上现浇。
悬浇段和现浇段施工完成后,对合拢段约束锁定,灌注砼,完成体系转换。
边跨为支架现浇合拢,主跨利用其中一套挂篮合拢,先合拢边跨,再合拢中跨。
1.1施工顺序箱型连续梁施工顺序为:0#段施工孔合拢中孔合拢。
1.2墩顶0#梁段在主墩浇砼前,预埋截工字钢、角钢牛腿,墩身施工完后,用万能杆件拼装扇形托架,支立联接在牛腿及角钢上,用槽钢[30a作纵横梁,在其上支立0#段钢模板。
为消除其非弹性变形,应对托架进行预压。
0#块施工托架见《墩顶0#块扇形托架施工布置图》。
1.2.1永久支座与临时支座(1)临时支座a、连续梁:由于桥墩与梁采用支座连接方式,永久支座不能承受施工中产生的不平衡力矩,故须设置临时支座,用以临时固结锁定梁体,平衡施工中产生的不平衡力矩。
每个墩顶设置4个临时支座,其结构为C40钢筋砼。
在支座内设φ32的锚固钢筋,伸入梁体及墩身1m以上。
为了便于临时支痤的拆除,在其中部设有3cm厚的硫磺砂浆砼夹层两层,中间布置φ10电阻丝,施工时分层灌注。
b、连续刚构:T构连续刚构为墩梁固结体系,0#梁段与墩一次全断面浇筑。
(2)永久支座永久支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
单向活动支座的上下导向挡块必须对正,固定支座上下各部件的纵轴线必须对正。
支座四角高差不得大于2mm。
1.2.2 0#梁段施工(1)模板工程侧模及底模采用18mm厚的竹胶合板,内模采用竹胶合板和组合钢模混用,端模板(两节段相连接处断面的模板)是保证端部截面尺寸和孔道位置的重要部件,可采用木模,木模现场制作,并预留预应力孔道洞口。
桥梁梁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悬灌施工1、桥梁构造磨子潭7 号桥、8 号桥、10号、11号桥部分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均采用挂篮悬浇法施工。
其中7 号桥、8 号桥跨径布置为46m+5×80m+46m,10 号桥、11 号桥跨径布置为46m+4×80m+46m。
中跨主梁为单箱单室截面,顶板宽11.80m,底宽6.5 m;悬浇段梁高为4.5m,箱梁顶板厚25cm,底板厚度0#块为80cm,合拢段长为2m,底板按2 次抛物线变化,箱梁梁高按1.8 次抛物线变化;梁段除梁端外腹板厚度为50 cm;主桥0#块为4.0 m,悬臂现浇分块长度为4.0 m、3.0 m,悬臂浇注梁段最大重量为94.3T。
中跨及左边跨合拢为2m,左边跨现浇段为4.82m。
磨子潭7 号桥、8 号桥、11 号桥引桥采用架设预制箱梁现浇桥面砼形成。
主桥主梁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大吨全群锚体系,分为顶板束、底板束和下弯束三种类型,纵向预应力采用16Φj15.24(顶板束)及12Φj15.24(下弯束)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竖向预应力布设于箱梁腹板内,主桥箱梁竖向预应力采用直径32mm 冷拉Ⅳ级钢筋布置双排预应力,锚具为YGM-32 型;横向预应力采用公称直径32mm 冷拉精轧螺纹粗钢筋,在箱梁顶板两侧张拉,钢绞线纵向间距为30cm。
主要工程数量如下:C50 混凝土:19811.5m3;普通钢筋:2893.88t;Φj15.24 钢绞线:956.6t;32mm 精轧螺纹钢:241.03t;YM15-12、YM15-16、锚具:3136 套;YMP15-12 锚具:128 套;YGM32 锚具:11004 套;波纹管:99820m;2、施工方案上部连续刚构采用平衡悬臂挂篮浇筑法施工,由于主墩“T”构数量大,分三批开工。
墩顶0#、1#块长度为10m,拟在墩顶托架上现浇,其余分段块采用悬臂挂篮对称浇注而成,待“T”构均施工完毕后,先与桥台进行边跨合拢,同时引桥上部箱梁拆除支架进行压重,最后进行中跨合拢和体系转换。
上部箱梁连续刚构的施工是本标段施工的一个重点,为确保工程质量及业主要求工期,拟投入16 个挂蓝设备同时作业。
3、工期安排主梁计划施工工期为:2006 年1 月20 日---2007 年6 月14 日。
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60/h80/h60/h65、箱梁连续刚构施工方法及工艺措施墩顶0#、1#块在墩顶及托架上浇注施工,主箱梁采用挂篮施工。
⑴、墩顶0#、1#段现浇施工①预应力悬臂托架:利用墩身施工时预埋的螺栓,外侧连接悬臂钢托架,内侧连接附壁钢牛腿,托架及牛腿上安设纵、横工字钢,其上为分配梁,分配梁上铺5cm 厚木板底模,底模上定镀锌铁皮。
考虑由于支架弹性、杆件连接缝隙,模板变形等因素,防止灌注梁段时因支架下沉而混凝土出现裂缝,除提高托架的刚度,拧紧各节点螺栓,减小支架变形外,还要对支架进行预压并调整立模标高。
施工支架见《0#、1#块托架立面布置图》、《0#、1#块托架侧面布置图》。
②立模:0#、1#块外侧模可用挂篮侧模桁架及整体侧模,不足部分需特制大块钢模及侧支架并与挂篮侧系统相配套;箱内腹板及横隔板采用大块钢模,梗肋、腹板端模及人洞采用木模上钉镀锌铁皮;箱内设支架,支架主柱支于特制的钢凳上,顶面与底板顶面平齐,支架上设工字钢横、纵梁,其上铺设顶板底模,腹板设抽拔拉筋,顶板设外拉筋。
③砼浇注:箱梁0#、1#块混凝土采用整体一次浇筑。
附着振动器配合插入振动棒捣固,泵送混凝土。
⑵、挂蓝悬浇段施工①挂篮主要技术指标根据本桥连续梁设计分段长度,梁段重量、外形尺寸、断面形式等因素,同时考虑施工荷载和其远期使用性,确定挂篮的技术参数及性能为:分段最大梁重:94.3t,最长梁段长度:4m,梁顶宽度:11.8m,梁底宽度:6.5m,跨中梁高:2.2m,根部梁高:4.5m。
走行方式为无平衡重牵引式,每付挂篮自重35t,墩顶现浇段(0#、1#块)长度为10m,在10m 长的起步长度内,可以满足同时安装两付挂篮的需要,前后端作业面开阔,便于砼的灌注。
挂篮选材采用便于购置的普通型钢和易于加工的工艺设计。
②挂篮设计结构形式挂篮由承重系统(重量约35 吨)、底模系统、侧模系统(内、外)、走行系统,后锚固系统组成。
Ⅰ、承重系统每个挂篮有两片三角形组合梁,三角组合梁由主梁和立柱,斜拉杆及联系角钢组成。
三角形组合梁下设支座和滑道。
前上横梁:采用桁架结构。
与主梁拴接,同时有斜向支撑及平联与主梁相连接,防止其失稳。
前下横梁:两端拴接于主梁前端上翼缘,浇注砼时增加吊点与前上横梁相连接。
后上横梁:斜向用Ⅳ级精轧粗螺纹钢筋与立柱斜拉,同时与主梁连接,在两端用吊带与后下横梁相连结。
后下横梁:采用桁架结构。
浇注砼时在底板设设置吊点,走行时两端设吊点吊在后上横梁上。
Ⅱ、底模平台底模在砼悬臂施工中承担钢筋砼重量及施工机具重量,并兼做施工操作平台。
底模纵梁前后端分别栓接于前后下横梁上。
Ⅲ、侧模系统(内、外):外模用[12 槽钢及∠75 角钢做骨架,其外为厚80mm 大块钢模,钢模面板用5mm 冷轧板,骨架与模板连接均采用焊接,侧模用滑梁悬吊,骨架上设滑轮,以便安装滑梁、侧模于主梁,其它构件同时滑出,内模也采用其上设滑轮,脱模后滑梁与外侧模同时滑出。
Ⅳ、走行系统:分为三角形组合梁走行系统,侧模走行系统及内模走行系统三部分。
三角形合梁走行系统,在每片梁中部设滑动支点,后中设平衡导向滚轮,箱梁顶面上设滑道,向前滑移。
侧模走行:外模走行,在侧模滑梁上装滚动轴,当松开后锚栓及支撑拆模时,在自重作用下,外模落在滑梁上,与主梁、侧模、内模滑梁前进。
内模走行:放松内模后,内模板即落在滑道上,然后滑出。
Ⅴ、锚固系统:后锚栓采用Φ32 精轧螺纹钢筋。
作用是将挂篮承受的荷载传至箱梁上,并防止挂篮倾覆。
主梁移动的倾覆稳定由主梁后端压紧器来维持。
③挂篮试验Ⅰ、试验目的实测挂篮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值,验证实际参数和承载能力,确保挂篮的使用安全;通过模拟压重检验结构,消除拼装非弹性变形;根据测得的数据推算挂篮在各悬灌段的竖向位移,为悬灌段施工高程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Ⅱ、加载方法为了确保检测值的准确性,根据施工荷载对挂篮的作用力采用模拟加载方法,用编织袋装砂过磅后分级加载,每次加载200 kN,荷载持续时间≥30 min,每级检测变形量。
卸载时也应分级卸载,并测量变形。
此过程反复两次。
最大加载量是实施际结构最大节重量的1.2~1.3 倍。
加载顺序:底板——腹板——翼缘板——顶板Ⅲ、变形测量基准标高设在0#块顶部。
底板设3 个测点,翼缘板设4 个测点。
三角挂篮每根竖杆上设变形计,测其伸长量。
Ⅳ、试验结果检测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分析。
经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加载、变形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推出挂篮载各个块段的竖向位移,为施工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④挂篮的安装Ⅰ、待砼强度达到90%以后,在1#段上铺放滑道,其下放垫梁进行找平,滑道上安放滑块。
Ⅱ、吊装后上横梁进行焊接,注意在焊接时保证上下两面在同一直线上。
Ⅲ、安装主梁及立柱、斜拉带、三角架平联及斜拉杆,进行调试,将后上横梁平联安装好,并用后锚系统锚固好。
Ⅳ、安装前上横梁于主梁端头,完毕后及时安装斜撑及平联。
Ⅴ、注意在安装时,所有栓接的螺栓型号及不同钢号不得混用,按设计进行安装,平斜垫圈应配齐,并注意其方向性,同型号螺栓松紧程度一致,后锚杆用测力扳手每根拉到一定吨位。
Ⅵ、在地面将底模系统拼装好,调试合格后,分别在后上横梁、前上横梁挂滑车组,用卷扬机提升后下、前下横梁,将底模系统提升到位,安装后吊杆及前吊杆。
保证底模与底纵焊接牢固,并且底模拉筋焊接牢固。
Ⅶ、滑梁安装时先安装一侧,脱模后滑梁承担侧模系统重量,用卷扬机拖移到位,完成后再装另一侧。
Ⅷ、至此,挂篮安装完毕,调试合格后,方可绑扎钢筋、立模、浇注砼。
⑤砼悬臂灌注Ⅰ、外侧模及底模就位后,绑孔底板钢筋及钢筋定位架。
Ⅱ、绑扎腹板钢筋及预应力束管道。
Ⅲ、立内模,并用拉条与外侧模连接。
Ⅳ、设内模支撑及顶板支架。
Ⅴ、绑扎顶板钢筋及预应力束管道和立端模。
Ⅵ、与上述步骤同步,安装各种预留孔的钢管(其上下口平面位置误差不应超过3mm,竖向筋应设定位板预埋)。
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灌注梁段砼,梁面砼要求平整。
浇注顺序从悬臂端部向根部顺序进行。
梁块施工的砼通过左岸砼拌合站生产,由1#、2#墩位处布置砼输送泵进行泵送。
挂篮悬臂浇注施工中Ⅷ、浇注每段砼梁前,对新旧砼结合面进行凿毛洗净。
浇注过程中应随时调整由于梁段自重在挂篮下产生的挠度,避免产生竖向裂缝。
如出现竖向裂缝,应立即灌浆并检查灌浆的密实度,确保饱和后再浇注下一梁段。
Ⅸ、按施工规范要求严格控制箱梁各部尺寸,梁体自重误差控制在-3%~+3%之间。
Ⅹ、在浇筑完底板砼时,应将吊杆预留孔周围的砼抹平。
Ⅺ、注意梁段通气孔、通风孔、泄水孔的预留。
⑥挂篮的移动灌注完毕后,等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按设计对纵向进行张拉,压浆等强后,方可移动挂篮,准备灌注下一段梁,挂篮的移动必须遵照以下步骤进行:Ⅰ、先将承重的各吊杆松开,以使倒链承受各杆件重量。
Ⅱ、将主梁后锚杆稍松开,用千斤顶将主梁顶起,用倒链或慢速卷扬机牵引滑道移到位,主梁的前移带动侧模系统,底模系统及内滑梁整体移位,随着主梁的前移,压紧器应交替前移(不得少于2 根),以保持主梁的稳定,滑到位以后将主梁后锚杆锚紧(不得少于3 根),并用测力扳手张拉到设计吨位。
Ⅲ、侧模系统在主梁前移时与主梁同步前移,到位后,用钢丝绳从预留孔道穿下与梁梁上的吊环用卡环连接,将侧模系统托起。
然后将滑梁挂轮滑移到位后,用IV 级钢吊杆将钢丝绳换掉。
Ⅳ、将底模系统后端挂轮滑移到位后端锚固于已成梁段上,前端用IV 级钢与前上横梁连接。
Ⅴ、初调中线、标高。
Ⅵ、用千斤顶将底模系统与底板,侧模系统与翼缘板及腹板外侧密合,并将后吊杆带上保险螺母。
Ⅶ、精调中线、标高。
Ⅷ、用倒链将内模系统拖移到位,并调好中线及标高。
Ⅸ、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安装管道、立内模、预埋。
Ⅹ、绑扎顶板钢筋、预埋、安装端模。
Ⅺ、复核中线、标高,并检查合格后,方可灌注砼(注:在安装过程中如发现预留孔于挂篮位置不适时,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不得强行扭杆穿入孔洞,IV 级钢吊杆严禁弯曲、打火)。
Ⅻ、等强张拉以后,重复以上步骤灌注下一段。
⑦安全注意事项Ⅰ、在挂篮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公路桥梁安全技术细则》有关章节及设计文件有关要求。
Ⅱ、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交底,组织全体操作人员详细讨论,明确各施工阶段挂篮施工特点,安装方法与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免因顺序错误发生事故。
Ⅲ、起吊挂篮部件及其他重物时,应先提升10-20cm,检查确认良好后方可继续起吊,起吊杆件必须有固定的信号指挥,旗语准确,传闻迅速,吊件下严禁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