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 格式:ppt
- 大小:383.50 KB
- 文档页数:13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活动课:唱响》,本课主要通过学习《国际歌》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以及歌曲的创作过程。
教材内容丰富,以歌曲为载体,旨在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音乐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他们对《国际歌》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歌曲背后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和歌词内容,能够唱出这首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激情和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和歌词内容的理解。
2.原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尚浅,需要教师引导和讲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国际歌》的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历史意义。
3.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国际歌》的歌词内容,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思想。
4.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5.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6.实践活动:学生集体唱《国际歌》,感受歌曲的魅力。
7.总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8.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国际歌》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传承和发扬歌曲所传达的精神。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活动课:唱响国际歌》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和它所代表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精神。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无产阶级的力量和信念,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国际歌》的深入了解还不够,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国际歌》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演唱《国际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唱、演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无产阶级的力量和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
2.教学难点:《国际歌》的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视听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国际歌》的歌谱、相关历史资料、音响设备等。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历史知识,了解《国际歌》的创作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国际歌》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魅力。
然后简要介绍《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国际歌》的歌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结构、旋律。
然后逐句教唱《国际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唱腔等方面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演唱水平。
5.拓展(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国际歌》背后的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知识讲述】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同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因此,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成为时代的要求。
于是,在思想领域由资产阶级展开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兴起。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
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
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和封建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启蒙运动所宣传的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如: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离不开启蒙思想广泛的思想动员。
启蒙运动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这个时期不但在经济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且在政治制度和思想理论上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上更取得了辉煌成果,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新时代。
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超过了以往所有时代的综合。
这一时期产生的科学巨匠之多,成果之丰硕,影响之深远都是空前的,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其中的突出代表。
【能力拓展】启蒙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伏尔泰主要主张: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②主张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③认为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但主张信仰自由和信仰上帝。
工联主义19世界中叶英国工人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改良主义思潮工联是英国职工联合会的简称。
由于英国拥有工业垄断地位和广大殖民地,资产阶级获得大量超额利润,从而使工人收入相对提高,尤其是熟练工人收入更多,于是在英国最早形成了"工人贵族"阶层。
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会运动取得很大进展,建立了1600多个职工联合会。
工联主义是工人贵族阶层的利益和观点的反映。
马克思为推动英国工人运动转向政治斗争,曾通过工联进行工作。
第一国际成立时工联领袖做过不少有益的工作。
在此期间,马克思也对英国工联主义者的错误进行了认真的批判和斗争。
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秘密革命组织。
前身是1836年在巴黎成立的德国政治流亡者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大会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议决定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大会委托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章程,即《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
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
章程即1848年2月公开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同盟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全世界无产阶者,联合起来"为共同的战斗纲领,以代替正义者同盟的口号"人人皆兄弟"。
同盟存在到1852年。
其间积极投身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在1848年革命被镇压后,同盟组织遭到反动势力的严重破坏,1850年同盟再次改组,恢复活动。
但随后同盟出现分裂,出现宗派主义集团。
由于普鲁土政府的迫害,同盟的活动在1851年夏实际已停止。
1852年11月,共产主义同盟宣告解散。
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形。
其纲领《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同盟团结和教育了各国革命工人,为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培养了骨干。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学习目标】通过牛顿、达尔文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方案】活动一:自读教材,感知基本史实1.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是2.法国启蒙思想对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大革命有影响。
这两国分别发表了《》和《》3、思想启蒙的作用是4、牛顿的主要成就有:天文学方面:数学方面:力学方面:5、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提出了进化论思想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
6、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有活动二:阅读教材,探究学习主题:“民主”是无数先贤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党的十八大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①材料中伏尔泰提出了什么观点?他生活的时代被后人称为什么时代?②陈独秀提出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伏尔泰和陈独秀的共同贡献是什么?③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发生在伏尔泰思想影响发生在欧洲的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什么?活动三:回顾教材,落实中考考点:许多人为建立民主制度做出了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国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当民众发现他们在有力的政府的管理下生活安定时;……当栽下的幸福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时;当每个人开始品尝自由的果实……所有这些幸事都会被归功于新政府有利的影响。
(华盛顿的私人信件)渐确立了什么制度?②华盛顿认为新政府有何作用?写出这个政府建立的前提条件。
美国人是如何赞誉华盛顿的?【检测反馈】()1.与右图著作相关的科学家是A.阿基米德B.爱因斯坦C.牛顿D.达尔文()2.深受启蒙思想影响而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有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独立战争③法国大革命④日本明治维新A.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20世纪初,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革命的理论是A.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B.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4.李华同学在复习克上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你认为这个主题的名称应该定为A.资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改革 C.民族统一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5.如果要否定“上帝造人”这一说法,最好是运用下列哪一人物的学说或成果A.门捷列夫 B.达尔文 C.巴斯德 D.哥白尼〖巩固提升〗( )1.17世纪晚期,一位英国科学家解释自己的天文学理论时说:“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学习目标(1)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自主学习一、启蒙运动1背景2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代表人国别主要观点3中心地点4性质5影响6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二、科学的革命1原因2代表人物及成就人物国别名言贡献影响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创建微积分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达尔文德国六、达标练习1、世界历史上曾经为法国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并掀起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是:()A.文艺复兴B.宪章运动C.启蒙运动D. 自由主义运动2、18世纪法国的一位思想家对天主教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把教皇比作“两足的禽兽”,是:()A.伏尔泰B.但丁C.孟德斯鸠D.达尔文3、美国独立后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三权分立”是谁的重要思想:()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亚当·斯密4、下列内容属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有()①反对天主教会,反对君主立宪制②反对封建专制制度③宣传自由、平等④宣传民主和科学A. ①③B.②④C. ②③D.①④5、下列不属于启蒙思想家的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托尔斯泰6、“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这句话突出捍卫了( )A.人的平等权B.人的自由权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7、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倡“自由”“平等”,从根本上说是反映了( )A.广大人民的善良愿望B.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要求C.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D.广大人民反对登记制度的要求8、牛顿的重大贡献有( )①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②发现了惯性定律③发现了加速度定律④发现了作用与反作用定律⑤提出了相对论A.①②③④B. ①②⑤C.①②④D.①②③9、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主张维新改革,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来源于( )A.牛顿的力学理论B.达尔文的科学理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哥白尼的科学理论10、20世纪初,取得自然科学史上划时代的成就是( )A.电磁感应原理的发现B.化学元素周期规律的发现C.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学说D.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学的相对论11、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 )A.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宗教神学思想的削弱C.牛顿、达尔文等人的努力D.启蒙运动的推动12、推动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A.放射现象的发现B.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C.放射性元素铀D.相对论的创立(2)他们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学习目标知道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