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空压培训(1)
- 格式:ppt
- 大小:15.33 MB
- 文档页数:59
空分培训教材一、工艺流程:原料空气由吸入箱吸入,经自洁式空气过滤器AF去除灰尘和机械杂质,在离心式空压机中被压缩至0.52Mpa、100℃左右,压缩空气经空气冷却塔洗涤冷却至6~10℃,然后进入自动切换使用的分子筛吸附器,以清除H20、C02、C2H2和CmHn,出分子筛的空气为≤24℃分为三路:一路进入分馏塔中,空气经过主换热器与返流气体换热,被冷却至液化温度(-173℃),并有少量气体液化,这些气液混合物一起进入下塔。
另一路空气(5000m3/h)作为膨胀气体,去增压膨胀机增压后再进入主换热器与返流气体换热。
这部分空气被冷却至-120℃左右,从主换热器中抽出,部份与未抽出的在主换热冷端引出的-173℃,气体汇合后去膨胀机,膨胀后的空气进入上塔中部。
第三路少量空气去仪表空气系统,作为仪表气。
在下塔,空气被初步分离成氮和富氧液空,在塔顶获得99.99%的气氮,除少量被引出塔外作为压力氮外,大部份进入主冷与液氧换热冷凝成液氮,部分液氮回下塔作为下塔的回流液。
另一部分液氮,经过冷器过冷节流后进入上塔顶部,作为上塔回流液,下塔釜液36%02的液空,经过冷器过冷节流后进入上塔中部参加精馏。
不同状态的三股流体进入上塔经再分离后,在上塔顶部得到纯度为99.99%的氮气,经过冷器、主换热器复热后出分馏塔。
上塔底部的液氧在主冷被下塔的氮气加热而蒸发,其中12000m3/h、纯度99.6%的氧气,经主换热器复热后出分馏塔,其余部分作为上升蒸气参加精馏;在上塔上部把污氮抽出,经主换热器复热引出分馏塔。
从主冷引出(折合气200m3/h)液氧作为产品液氧送用户。
从分馏塔出来的污氮,一部分去纯化系统,再生分子筛,其余去水冷塔升温、增湿后放空。
合格的氮气出分馏塔后,送入用户氮气压缩机,压缩送出,其余部份去预冷系统的水冷却塔,升温、增湿后放空。
合格的氧气出分馏塔后,氧压机压缩送出。
下塔出来的压力氮出分馏塔后,送往氧透作密封气。
空分装置技术员工培训资料目录第一章制氧原理第一节空气的性质及分离原理一、概述二、空气的性质三、空气精馏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工艺流程一、流程叙述二、工艺流程图第二章压缩第一节压缩机概述一压缩机的定义和分类二汽轮机的定义和分类第二节离心式压缩机及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一离心式压缩机工作原理及结构二汽轮机基本原理与结构第三节离心式压缩机及汽轮机运行有关概念一临界转速二旋转脱离与喘振三离心式压缩机的性能曲线、压缩机与管网联合工作第四节离心式压缩机组辅助系统一压缩机的段间冷却系统二汽轮机的凝汽系统三机组油系统四防喘振控制系统五汽轮机调速调压和保安系统六密封系统第五节离心式压缩机工况调节的几种方法一概述二几种调节方法介绍三各种调节方法比较第三章主要设备第一节净化与换热设备一、分子筛吸附器二、板翅式主换热器三、主冷凝蒸发器四、过冷器第二节精馏设备一、主精馏塔二、氩精馏塔第三节制冷设备膨胀机第四节压缩与输送设备一、空气压缩机二、增压机三、蒸汽透平四、低温泵第四章空分装置的消耗第一节原料空气第二节公用工程消耗和化学品消耗一、公用工程1、电耗2、水耗3、蒸汽消耗4、仪表空气5、解冻气二、化学品消耗液氨消耗第五章主要产品参数第一节产品规格一、一工况产品规格二、二工况产品规格第二节操作特点一、操作弹性二、操作特性第六章安全说明一、概述二、常见的安全事故三、空分区域的危险性物质四、工作人员必须注意的安全问题第一章制氧原理第一节空气的性质及分离原理一、概述空气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天然资源,它由具有丰富用途的氧气、氮气、氩气等气体组成。
这些气体在空气中是均匀地相互混合在一起的,要将他们分离开来是比较困难的,为此近百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空气的分离形成了三种技术方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及低温法。
吸附法是一种利用分子筛对不同分子的选择吸附性能来达到最终分离目的的技术,该技术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但一方面其获得高纯度产品较为困难,而且装置容量有限,所以该技术有其局限的应用围。
空分装置操作工鉴定要素细目表B001:B---鉴定范围;001---鉴定点空分岗位A压缩岗位A填空(45道)填空(45道)选择(45道)选择(45道)判断(45道)判断(45道)简答(15道)简答(15道)计算(8道)计算(8道)空分岗位B压缩岗位B填空(30道)填空(30道)选择(30道)选择(30道)判断(30道)判断(30道)简答(10道)简答(10道)计算(5道)计算(5道)空分岗位C压缩岗位C填空(15道)填空(15道)选择(15道)选择(15道)判断(15道)判断(15道)简答(5道)简答(5道)计算(2道)计算(2道)空分生产人员空分岗位题库A一、填空1、空气预冷系统的作用主要有()和()两方面。
答:(降温)、(洗涤) B0012、空气分离的三种方法是()、()、()。
答:(低温法)、(吸附法)、(膜分离法) B0013、目前用户水质状况普遍不好,使用时往往需加药处理,就空气预冷系统而言,其加药操作必须缓慢进行,防止产生(),造成空气出空冷塔()的不良后果。
答:(泡沫)、(带水) C0024、为使空气液化,先要获得低温,工业上常用的两种制冷方法是()和(),其中制冷效果较好的方法的熵变值()。
答:(节流)、(膨胀)、(零) B0015、在空气冷却塔中,空气自下而上穿过塔体,空气自身的变化为温度(),含水量()。
答:(降低)、(减少) B0016、分子筛纯化系统的再生时间由()、加温、()、升压四部组成。
答:(降压) 、(吹冷)7、启动蒸汽加热器时应先通(),后通()。
答:(蒸汽)、(污氮气) C0088、、分子筛吸附器主要吸附空气中的()、()、()。
答:(水)、(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B0019、节流过程最基本的特点是气体在节流前后()。
答:(焓值不变) B00110、根据工质在工作轮中流动方向,可将膨胀机通流部分分为径流式、轴流式和()三种。
•引言•空分技术概述•空分设备介绍目录•空分工艺流程详解•空分操作实践与技巧•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要求•总结与展望01引言提升员工技能保障生产安全促进企业发展030201培训目的和意义培训内容和方式培训内容培训方式预期效果员工技能提升生产安全保障企业人才储备02空分技术概述空分技术定义与原理定义原理空分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基于空气中氧气、氮气等组分的沸点不同,通过压缩、冷却、液化、精馏等步骤,实现各组分的分离和提纯。
空分技术发展历程初始阶段早期的空分技术主要依赖于低温精馏法,设备庞大且能耗较高。
发展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空分技术逐渐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和能耗的降低,同时出现了变压吸附、膜分离等新型空分技术。
现阶段目前,空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成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空分技术应用领域工业领域01医疗领域02环保领域0303空分设备介绍设备组成及功能01020304空压机预冷系统分子筛吸附器精馏塔启动精馏塔在确认分子筛吸附器正常工作后,启动精馏塔进行空气分离。
按照设定的程序启动分子筛吸附器,确保其正常工作。
启动预冷系统开启预冷系统相关阀门,启动冷却水泵和冷冻机,对原料空气进行预冷处理。
开机前检查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完好,润滑油、冷却水等是否充足,确启动空压机设备操作流程设备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润滑油更换清洗过滤器校验仪表04空分工艺流程详解原料选择与预处理预处理步骤原料种类包括压缩、冷却、过滤和去除水分等,以确保原料空气的质量。
设备选用分离方法包括深冷分离和吸附分离等,深冷分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分离原理利用空气中各组分沸点的差异,通过精馏方法实现分离。
设备介绍精馏塔是空分设备的核心部件,其设计和操作对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
空气分离原理及方法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产品种类主要产品为氧气、氮气和氩气等,应确保其纯度和质量。
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等,以检测产品中的杂质和含量。
质量控制措施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原料、过程和产品进行全方位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1、什么叫露点?在操作中如何用露点表示空气中的水含量?在空气水含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空气的温度,能使空气里原来未饱和的水蒸气变成饱和蒸气。
使水蒸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
测得露点温度就可以从水蒸气的饱和含量表中査得水蒸气的含量。
露点越低,表示空气中水分含量越少。
2、纯化系统在启动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1)新吸附剂应按要求进行活化,在空分塔启动前应再生好一组纯化器待用;(2)检查纯化器容器及其安全阀、压カ表、温度计等是否在使用周期之内,是否好用;(3)检查纯化器系统各阀门开关的正确性;(4)做工艺中上下岗位的联络工作和供电、供水、供蒸汽、气体分析等各部门的联络工作。
3、分子筛吸附器后空气中二氧化碳超标和水超标的迹象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要超标的迹象是:(1)分子筛吸附器使用周期末,二氧化碳和水分含量上升很快,要随时关注测试仪报警值;(2)主换热器内的二氧化碳和水分有冻结象,热端温差增大。
造成的原因是:(1)分子筛使用时间过长,吸附性能下降;(2)分子筛再生不完全,再生加热器泄漏,再生气潮湿或空气中水分过大影响对二氧化碳的吸附;(3)卧式分子筛吸附器的床层不平,造成气流短路(4)立式分子筛吸附器的床层出现空隙,造成气流短路。
4、为什么吸附剂再生后进行冷吹才能投入使用?加温再生是利用高温时,吸附剂的吸附容量降低,可用再生气驱走吸附剂吸附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
因此,在再生温度下,吸附剂实际上已没有再吸附的能力,只有将它冷吹后,温度降至正常工作温度,オ能为再次吸附做好准备。
5、透平膨胀机内出现液体有什么现象?有什么危害?如何预防?由于透平膨胀机工作轮转速很高,会出现液滴撞击叶片造成叶片的磨损、断裂。
液滴会被甩至叶轮外缘与导流器的间隙处,使液体温度升高,急剧汽化,体积骤然膨胀。
可以从间隙压力表看出指针大幅摆动,甚至打坏压力表,所以不允许出现液体。
为了防止出现液体,要控制机后温度高于所对应的液化温度,一般在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