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三大砂岩地貌

中国三大砂岩地貌

中国三大砂岩地貌

一、砂岩地貌的分类、分期与分区

因砂岩的矿物成分、硬度和胶结程度的不同,发育的地貌也不相同。石英砂岩是由硅质胶结的砂岩,抗风化和侵蚀作用强,常形成相对高起的山岭;胶结不坚实的粗砂岩、长石砂岩则常成丘陵或盆地。

砂岩地貌可按区域类型和发育分期划分为

丹霞型——壮年-老年期发育型

张家界型——壮年期发育型

嶂石岩型——青年期发育型

二、不同砂岩地貌的特征及分布

1、丹霞地貌

可简单定义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发育于侏罗纪到第三纪,属富含红色氧化铁的陆相红色岩系,在我国地质史上最后一次造山运动中整体抬升,并经风化、流水等侵蚀、切割形成的以方山、石墙、石柱为主要造型的赤壁丹崖丘陵景观。最早在粤北丹霞山被发现和研究,故名。

丹霞地貌是一种含钙质胶结的红色砂砾岩,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方山、奇峰、岩洞等特殊地貌。所以丹霞地貌是一种类喀斯特地貌现象,只是它的溶蚀作用没有石灰岩地区那么发育。

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切割破碎,难见台地,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在中国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一般分布于降水量大于1500mm/a的地区。

除广东丹霞山外,较为著名的还有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贵州梵净山、四川青城山等。 2010年8月5日,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浙江江郎山等六处丹霞地貌,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们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319平方公里,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2、张家界地貌

张家界地貌则是以侵蚀构造为主导作用,由石英砂岩形成的砂岩峰林地貌。3亿多年前湘西北大面积海相沉积砂岩,经造山运动形成总厚度达500余米的石英砂岩,经过漫长的流水切割、差异风化、重力崩塌等外营力作用,便形成了现在所看

到的峰林峡谷。砂岩90%以上为石英,杂质很少,颗粒均匀,结构细密,具有很强的抗蚀能力,所以能昂然挺立,如剑如刀,直插云霄,却很少崩塌。目前,张家界的砂岩峰林地貌正处于一个壮年时期,是最辉煌的黄金时代。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部湿润的山地峡谷,以湖南张家界,贵州习水,四川乐山为典型。

3、嶂石岩地貌

“嶂石岩地貌”有五大特点:

丹崖长墙连续不断

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

“Ω”形嶂谷相连成套

棱角鲜明的块状结构

沟谷垂直自始至终

嶂石岩地貌多见墙、柱,切割较破碎,多大型石墙,有台地。

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南部赞皇县太行山深山区的嶂石岩景区,是太行山森林公园精华所在。

蒹具北国雄奇,南国俊秀之特点,景观主要为“丹崖、碧岭、奇峰、幽谷”,特色景点为大型天然回音壁,人造天河“红旗渠”就是建在嶂石岩地貌之上。

嶂石岩地貌是以延续不断的丹崖长墙、弯曲相连的嶂谷为主要特色,其形成与其岩石成分有关,上面是坚硬的厚层石英砂岩,下面是一层松软的泥岩,所以下面先风化剥蚀,上面岩层在重力的作用下塌下来,这是嶂石岩地貌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