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理论技能试题修订稿
- 格式:docx
- 大小:154.82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美术教师理论知识测试题一、选择题1. 蒙娜丽莎是以下哪位艺术家的作品?- A. 达·芬奇- B. 雷诺阿- C. 梵高- D. 蒙特雷2.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中国画的代表人物?- A. 梵高- B. 达·芬奇- C. 张大千- D. 雷诺阿3. 以下哪种颜色属于暖色调?- A. 红色- B. 蓝色- C. 绿色- D. 黄色4. 以下哪种颜色属于冷色调?- A. 白色- B. 黄色- C. 红色- D. 蓝色5.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雕塑家?- A. 梵高- B. 达·芬奇- C. 米开朗基罗- D. 张大千6. 素描主要使用的绘画工具是什么?- A. 毛笔- B. 彩色铅笔- C. 油画刷- D. 钢笔7. 中国国画以什么材料为主要绘画载体?- A. 木板- B. 帆布- C. 纸张- D. 石膏板8.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属于立体艺术?- A. 水彩画- B. 油画- C. 雕塑- D. 水墨画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位你喜欢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2. 请简要解释素描的基本原理和技法。
3. 请简要介绍中国国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4. 请简要解释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区别。
5. 请简要介绍一种你熟悉的艺术形式。
三、论述题1. 请阐述艺术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你的观点和理由。
2. 请探讨如何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并提供你的观点和策略。
以上为小学美术教师理论知识测试题,希望能够帮助评估你的美术理论知识水平。
祝你顺利!。
精品文档)卷五年级美术下册期末测试题(1、()被中国文人称为“四君子”,自古受到人们的喜爱。
A、梅松竹荷B、梅兰竹菊C、梅菊松荷2、()并称为近百年以来中国画坛四大名家。
A、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 B、吴昌硕、齐白石、郑板桥、徐悲鸿C、郑板桥、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小题,每题2分)(满分一、判断题:20,共103、有“凝固的舞蹈”之说的是()。
线与面的关系等。
刮画纸绘画时应注意力度、深浅、()1、 C绘画A建筑 B雕塑)(2、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
)的变化,这种变化叫透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景物的( 4( ) 、马蒂斯是“野兽派”的代表人。
3 现象。
( ) 4、在齐白石作品中表现最多的是花、鸟、鱼、虫。
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5、 C、近大远小、近窄远宽A B、近小远大 6、色彩有冷暖之分,冷色给人以冷的感觉,暖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5)的作品。
、《牛头》是(、两个以上的色彩,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就称7 C、马蒂斯、莫奈A、毕加索 B (为色彩的对比关系。
) 6、()色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显得鲜艳明亮。
8 )(、揉、搓、捏、压等是泥塑的基本技法。
在快乐的节日里》《、9这一课中,)(采用的艺术形式是刮刻版画。
、和谐色、对比色A B C、临近色 10《蛙声十里出山泉》、10中作者总共画了只青蛙。
()二、选择题:分)2小题,每题15,共30(满分)、紫色的邻近色是(7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4、马蒂斯为汶斯礼拜堂设计的彩色玻璃是用()方式。
A、油画B、素描、黑 D黄C、剪纸D、雕塑 A、红紫 B、红 C15、色相指( 8、天与地、天与水之间产声一条长长的水平方向的地平线,在绘画)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A、色彩B、颜色 C、三原色术语中,叫做()三、造型表现(满分50分)题目要求:设计一个实用的牙刷。
CA、视觉线 B、视平线、地表线 D、消失点评分标准:1、构图合理。
五年级美术下学期复习题1. 1953年齐白石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他最擅长画的是虾,他是一位全能艺术家,他不仅是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2. 三原色指的是红、黄、蓝,与其相对应的对比色是绿、紫、橙。
3. 三间色指的是绿、紫、橙,是由三原色两两混合而得。
如:绿=黄+蓝,紫=红+蓝,橙=红+黄。
4. 山水画也叫风景画画,花鸟画以动物和植物为主要表现对象,在众多的花鸟题材中,梅兰竹菊就被认为是代表高洁品质的“四君子”。
5. 雕塑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表现形式。
6.20世纪艺术大师马蒂斯是法国人,他是“野兽派”的代表人。
7.国画也叫中国画,中国画常用的工具材料有:毛笔、墨汁、宣纸、水。
8.冷色:常见的冷色有:蓝色、绿色、紫色。
因为这些色彩使人联想到冰雪和海洋。
暖色:常见的暖色有:红色、黄色、橙色。
因为这些色彩使人联想到火焰和太阳。
9.透视现象: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粗远细、近长远短……等。
如看公路时近宽远窄现象。
10.你所知道的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群虾》,徐悲鸿《奔马》,张大千《山水》你所知道的外国绘画大师:梵高《向日葵》,毕加索《和平鸽》,马蒂斯《金鱼》11.20世纪艺术大师马蒂斯是法国人,他是“野兽派的代表人物”。
作品《蓝衣女人》。
12.装饰画和写实画有什么不同?一、填空:1、描绘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在西方的绘画中叫风景画,在中国绘画中叫山水画。
但是中国画家在提倡“师法自然”的同时,更多的寄托了自己对自然、对艺术、对人生的感悟。
2、中国画中的近山和远山,有浓淡的区别,也有干湿的区别,还有繁简的区别。
3、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1863年生于湖南,1953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获国际和平奖。
齐白石喜欢表现花、鸟、鱼、虫,代表作品是虾,他的作品特点是精致、自然、生动、耐看。
4、齐白石的《荷花蜻蜓》中荷花的表现手法是写意,蜻蜓的表现手法是工笔,这种技法叫工虫写意。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理论、技能部分一、()、()、()、()等都是我国近现代的着名画家,他们的作品广为人知,他们生前的居所或工作室已成为(),是后人了解他们生平和艺术成就的重要场所。
吴昌硕(1844-1927),浙江省安吉县人,晚清着名的()、()、(),是()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与虚谷、蒲华、()齐名。
并称为(“”)。
作品:《一枝清气满乾坤》、《三千年结实之桃》。
黄宾虹(1865-1955)浙江金华人,中国近现代着名画家,他的作品笔墨浑厚华滋,注重“()”,主张“()”。
作品:《简笔山水图轴》、《柳荫摇渡图轴》。
潘天寿(1879-1971),浙江宁海人,现代着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和山水画,作品构图(),笔墨(),潘天寿晚年常作(),营造了一种独特的()的画风。
作品:《鹰石图》、《灵岩涧一角》、《墨笔花图》。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是中国现代画家、()、(),也是我国近代()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多以()为题材,风格(),意境()。
作品:《瞻瞻的车》、《今朝儿童节》。
二、风筝起源于(),已有近()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向欧洲传输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引发了人类()的遐想,对后来()的发明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风筝的骨架要(),左右要(),画风筝的时候,颜料里的水分不能()。
风筝制作步骤:①()②()③( ) ④( )。
作品:《百子图》(中国画局部)苏汉臣三、距今()年前,中国民间就开始用()印刷技术来印制年画。
()、( )、( )、()、()等地的年画,都是中国木版年画的代表。
漏版制作方法:1、()、2、(刻版)3、(上底色)、4、()四、为了适应刺绣的需要,剪纸纹样的画面都线条(),结构(),具有各种变化丰富的形式。
()纹、()纹、()纹、云水纹等是剪纸中常用的纹样,这些纹样被单独运用或()表现,大大丰富了剪纸艺术的表现力。
五、在剪人物形象时可以通过()剪、()剪的方式,对身体动态与细节进行刻画。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满分15,共10小题,每题1.5分)1、( B )被中国文人称为“四君子”,自古受到人们的喜爱。
A梅松竹荷 B梅兰竹菊 C梅菊松荷2、( A )并称为近百年以来中国画坛四大名家。
A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 B吴昌硕、齐白石、郑板桥、徐悲鸿 C 郑板桥、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3、有“凝固的舞蹈”之说的是(B )。
A建筑 B雕塑 C绘画4、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景物的( C )的变化,这种变化叫透视现象。
A近窄远宽 B近小远大 C 近大远小5、( A )色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显得鲜艳明亮。
A、对比色B、和谐色6、紫色的邻近色是( A )A、红紫B、红C、黑 D黄7、天与地、天与水之间产声一条长长的水平方向的地平线,在绘画术语中,叫做( B )A、视觉线B、视平线C、地表线D、消失点16、剪纸属于美术中的(B )。
A、绘画B、工艺C、雕塑9、《思想者》的作者是(D )A亨利•摩尔 B米开朗基罗 C 西涅克 D 罗丹10、野兽派画家的代表人物是(B )A亨利•摩尔 B马蒂斯 C 西涅克 D 修拉二、判断题:(满分10,共10小题,每题1分)1、刮画纸绘画时应注意力度、深浅、线与面的关系等。
(√)2、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
(√)3、马蒂斯是“野兽派”的代表人。
( √ )4、在齐白石作品中表现最多的是花、鸟、鱼、虫。
( √ )5、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6、色彩有冷暖之分,冷色给人以冷的感觉,暖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7、两个以上的色彩,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就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
(√)8、揉、搓、捏、压等是泥塑的基本技法。
(√)9、《在快乐的节日里》这一课中,采用的艺术形式是油画。
(×)10、《蛙声十里出山泉》中作者总共画了10只青蛙。
(×)答案:一、选择:1-5 BABCA 6-10 ABBDB二、判断1、√2、√3、√4、√5、√6、√7、√8、√9、×10、×。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单元复习测试
题附答案(全册)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种不属于美术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
- A. 水彩画
- B. 素描
- C. 剪纸
- D. 摄影
答案:D
2. 下面哪位不是我国著名的画家?
- A. 齐白石
- B. 徐悲鸿
- C. 梵高
- D. 张大千
答案:C
3. 下列哪种色彩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 A. 蓝色
- B. 绿色
- C. 红色
- D. 黑色
答案:C
二、判断题
1. 素描只用黑白色进行绘画。
()
答案:√
2. 所有的画画都需要用到铅笔进行打草稿。
()答案:×
三、简答题
1. 简述一下色彩的三要素。
答案: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
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颜色的亮度,纯度是指颜色的鲜艳程度。
2. 请列举三种你学过的绘画技巧。
答案:我所学过的绘画技巧包括:铅笔画、水彩画、素描。
四、应用题
1. 请用所学的绘画技巧,画一幅你最喜欢的季节的景色。
答案:由于此题需要进行绘画,无法提供答案。
以上即为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单元复习测试题附答案(全册)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期末试卷一、判断题:(满分20,共10小题,每题2分)1、刮画纸绘画时应注意力度、深浅、线与面的关系等。
(√)2、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
(×)3、XXX是“野兽派”的代表人。
(√)4、在XXX作品中表现最多的是花、鸟、鱼、虫。
(√)5、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6、色彩有冷暖之分,冷色给人以冷的感觉,暖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7、两个以上的色彩,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就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
(√)8、揉、搓、捏、压等是泥塑的基本技法。
(√)9、《在快乐的节日里》这一课中,采用的艺术形式是刮刻版画。
(√)10、《蛙声十里出山泉》中作者总共画了10只青蛙。
(×)二、选择题:(满分30,共15小题,每题2分)1、(√)被中国文人称为“四君子”,自古受到人们的喜爱。
A、梅松竹荷B、梅兰竹菊C、梅菊松荷2、(√)并称为近百年以来中国画坛四大名家。
A、XXX、XXX、XXX、XXXB、XXX、齐白石、XXX桥、XXXC、XXX、XXX、XXX、XXX3、有“凝固的舞蹈”之说的是(√)。
A建筑B雕塑C绘画4、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景物的(√)的变化,这种变化叫透视现象。
A、近窄远宽B、近小远大C、近大远小5、《牛头》是(×)的作品。
A、XXXB、XXX、XXX6、(√)色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显得鲜艳明亮。
A、对比色B、和谐色C、临近色7、紫色的邻近色是(√)A、红紫B、红C、黑D黄8、天与地、天与水之间产声一条长长的水平方向的地平线,在绘画术语中,叫做(√)1、视觉线、视平线、地表线和消失点是绘画中的基本概念,它们有助于画家正确地表现透视关系和空间感。
2、眼睛通常位于头部的中间位置,这也是人体比例中的一个重要点。
3、在画人物时,通常先画出头部和肩部,这有助于确定人物的整体比例和姿态。
4、剪纸是美术中的一种工艺,它通过剪切纸张来表现出各种形态和图案。
人美版(杨力)美术五年级下册《10. 生活中的标志》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人美版(杨力)美术五年级下册》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书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一系列有趣的美术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本课《10. 生活中的标志》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生活中各种标志的设计和作用,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和创造能力。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标志的基本元素和设计原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创作有趣的标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基础和美术技能,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和模仿。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有很大的潜力去探索和创作。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生活中的标志认识不足,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各种标志的设计和作用,掌握标志的基本元素和设计原则,提高学生的生活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各种标志的设计和作用,掌握标志的基本元素和设计原则。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标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生活中各种标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标志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标志的设计过程和技巧。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属于自己的标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标志,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2.教学新课:介绍标志的定义、基本元素和设计原则,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标志的设计过程。
人教版5年级下美术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颜色是三原色之一?A. 白色B. 红色C. 黑色D. 黄色2. 以下哪个是中国画的一种基本技法?A. 水彩B. 油画C. 工笔D. 版画3. 在美术创作中,下列哪种比例关系能给人以和谐感?A. 黄金分割B. 对称C. 均衡D. 对比4. 下列哪位艺术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 达芬奇B. 齐白石C. 毕加索D. 莫奈5.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主要屋顶形式?A. 悬山式B. 庑殿式C. 硬山式D. 卷棚式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素描是一种只使用黑色和白色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
()2. 水彩画是一种使用水溶性颜料创作的绘画方式。
()3. 在中国画中,写意画注重对物象的真实描绘。
()4. 油画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绘画形式,使用油性颜料在布或木板上创作。
()5. 版画是一种通过印刷技术复制图像的美术形式。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包括工笔和______。
2. 色彩的三原色是红、黄和______。
3. 在西方艺术史上,文艺复兴时期是______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4. 素描是学习美术的基础,主要训练学生的______和______能力。
5.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屋顶形式多样,其中______式屋顶是等级最高的一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中国画的两种基本技法。
2. 解释什么是色彩的三原色。
3. 文艺复兴时期对西方艺术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 素描训练在美术学习中的作用是什么?5. 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形式的等级差异是如何体现的?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你要创作一幅以“春天”为主题的画作,你会选择哪些颜色来表达春天的气息?2.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运用对称和对比的原理。
3. 请列举三种不同的绘画材料,并简述它们的用途。
4. 如果你是一名美术老师,你会如何引导学生欣赏一幅画作?5. 请描述一种你熟悉的民间艺术形式,并解释它的文化意义。
人教版5年级下美术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颜色是三原色之一?A. 紫色B. 蓝色C. 黄色D. 绿色2. 以下哪个是中国画的一种基本技法?A. 渲染B. 拉丝C. 点描D. 扫描3. 在透视绘画中,物体近大远小的现象称为?A. 视角效果B. 透视效果C. 光影效果D. 色彩效果4. 下列哪种材料不适合用于水彩画?A. 水彩纸B. 水粉颜料C. 画笔D. 铅笔5.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印象派代表人物?A. 毕加索B. 达芬奇C. 莫奈D. 伦勃朗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
(√)2. 油画颜料可以用在水彩画中。
(×)3. 透视法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发明的。
(√)4. 中国画的纸张通常比西方油画的画布要薄。
(√)5. 版画是一种通过印刷技术制作的图画。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画家通过使用不同的______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明暗效果。
2. 中国画中的______技法可以表现出山水的远近和层次。
3. 在西方绘画中,______是一种重要的绘画材料。
4. 画家在创作时,通过______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5. 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什么是三原色。
2. 描述中国画的几种基本技法。
3. 解释什么是透视法。
4. 简述水彩画的特点。
5. 介绍一位你喜欢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幅以“春天”为主题的水彩画,描述你的构思。
2. 绘制一个立方体,展示透视效果。
3. 以中国山水为题材,运用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创作一幅画。
4. 分析一幅你喜欢的艺术作品,解释你为什么喜欢它。
5. 设计一个简单的版画作品,并描述你的制作过程。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一幅印象派画作的特点,并解释为什么印象派画作受到人们的喜爱。
2. 比较东西方绘画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说课稿)人美版一. 教材分析《有特点的人脸》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1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了解人脸的特点,学会如何描绘具有特点的人脸。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人物头像有一定的了解。
但人脸的结构复杂,特点多样,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脸的结构,提高绘画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人脸的基本结构,了解人脸的特点,学会描绘具有特点的人脸。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体美的欣赏能力,增强对绘画艺术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人脸的基本结构,学会描绘具有特点的人脸。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脸的特点,并将这些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学习。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范画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名人画像,引导学生关注人脸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人脸的基本结构,分析人脸的特点,如五官、脸型、肤色等。
3.实践:学生分组合作,选取一位同学作为模特,观察、分析模特的脸部特点,并进行描绘。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脸的特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人脸结构图:简要标注人脸的基本结构,如五官、脸型等。
2.人脸特点:列出人脸的主要特点,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3.描绘方法:简要介绍描绘人脸的方法,如线条、色彩等。
五年级下册美术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颜色是三原色之一?A. 紫色B. 蓝色C. 黄色D. 白色2. 在美术创作中,透视法主要用于表现物体的?A. 颜色B. 形状C. 大小D. 深度3. 以下哪种绘画材料属于水彩画常用材料?A. 油画棒B. 水彩笔C. 铅笔D. 墨水4. 下列哪位艺术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 毕加索B. 达芬奇C. 凡·高D. 齐白石5. 中国画中常用的绘画技法是?A. 油画B. 国画C. 版画D. 雕塑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
()2. 透视法只适用于西方绘画。
()3. 水彩画的主要特点是色彩鲜艳、透明度高。
()4. 伦勃朗是荷兰著名画家,以油画作品著称。
()5. 中国画强调写意,不注重细节描绘。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画家梵高是_______主义的代表人物。
2. 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水彩画的绘画工具主要是_______和_______。
4. 素描按表现手法分为_______素描和_______素描。
5. 色彩三要素是色相、明度和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美术的基本概念。
2. 简述水彩画的特点。
3. 简述中国画的分类。
4.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5. 简述素描的基本技法。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画出三种不同的线条,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2. 请解释色彩的冷暖对比,并给出一个例子。
3. 请简述如何运用透视法绘制一幅风景画。
4. 请解释中国画的构图原则。
5. 请解释水彩画的干画法和湿画法的区别。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一幅你喜欢的美术作品,包括作者、作品名称、创作背景、艺术特点等。
2. 分析一幅素描作品,包括构图、线条、明暗等。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绘制一幅简单的静物素描。
五年级下册美术测试方案(人美版)一、测试年级小学五年级(全体学生)二、测试内容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人美版美术教材为蓝本。
为便于操作,重点考查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面内容。
(一)小学五年级测试内容(二)“造型一表现”学习领域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活动建议2.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3.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4.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以及结构比例知识。
5.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6.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制实践。
7.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8.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评价建议1.是否初步认识形、色、肌理和空间等在造型活动中的作用。
2.能否尝试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方法进行表现。
3.能否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事物的比例关系。
4.能否在造型活动中初步运用构图知识。
5.能否用近大远小或平行透视的规律,初步表现空间关系。
6.能否在造型活动中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与和谐的知识。
7.能否运用所学过的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周围的生活和环境。
8.能否大胆地用图像和立体造型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二)“设计一应用”学习领域1.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秦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教学活动建议2.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为社区或村庄、学校、运动会、文娱活动以及节庆等设计制作标志。
3.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4.用软、硬泡塑材料(聚苯乙烯)以及塑料瓶、废旧织物、废包装箱等媒材,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兵器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复习题一、填空:1、描绘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在西方的绘画中叫(风景画),在中国绘画中叫(山水画)。
但是中国画家在提倡(“师法自然”)的同时,更多的寄托了自己对自然、对艺术、对人生的感悟。
2、中国画中的近山和远山,有浓淡的区别,也有干湿的区别,还有繁简的区别。
3、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1863年生于湖南,1953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获(国际和平奖)。
齐白石喜欢表现(花、鸟、鱼、虫),代表作品是《虾》,他的作品特点是(精致、自然、生动、耐看)。
4、齐白石的《荷花蜻蜓》中荷花的表现手法是写意,蜻蜓的表现手法是工笔,这种技法叫工兼写意。
5、法国画家马蒂斯1905年被评论家称为“野兽派”代表人,“野兽派”作品的特点是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与传统的写实色彩截然不同。
6、马蒂斯的绘画在造型上的特点是夸张、简练,在色彩上注重色块的组合对比、夸张的装饰色彩。
7、《着衣母婴卧像》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是圆雕,它的作者是亨利·摩尔,他是英国现代雕塑家,母与子是他经常创作的题材,借用母亲的身体表现山峦、丘陵和大地。
8、《两个中国香炉》作者是德国画家门采尔,它描绘了香炉的外形和图案,显示了画家对中国艺术的兴趣。
@*9、色彩的对比是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就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即色彩对比。
10、雕塑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形式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是用可塑的[如:黏土、胶泥等]、可刻的[如:木、石等]材料,制作出的各种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
雕塑可分为圆雕和浮雕。
圆雕是可供四面欣赏的雕塑;浮雕则只能从一面去欣赏,通常有一个底板为依托。
11、《在快乐的节日里》是用刮刻版画的形式表现节日风情。
刮刻版画的制作方法是利用油画棒涂底或利用刮画纸,用刀或刮画工具在上面刮刻。
12、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进行创作时,中国的花鸟画家在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
五年级下册美术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颜色是三原色之一?A. 紫色B. 蓝色C. 黄色D. 白色2. 在美术创作中,透视法主要用于表现物体的?A. 颜色B. 形状C. 大小D. 深度3. 以下哪种绘画材料属于水溶性材料?A. 油画棒B. 水彩笔C. 铅笔D. 油画颜料4. 中国画中的“写意”是指?A. 精细描绘B. 概括表现C. �照搬自然D. 抽象表达5.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印象派代表人物?A. 毕加索B. 达芬奇C. 莫奈D. 伦勃朗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
(√)2. 油画是一种快干性颜料。
(×)3. 版画是通过印刷技术复制而成的艺术作品。
(√)4. 雕塑只能用石头作为材料。
(×)5. 水彩画适合表现细腻的质感。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传统的国画颜料主要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2. 透视法中的消失点是指物体在_________方向上缩小的点。
3. 世界上最早的油画作品是_________世纪的。
4. 雕塑按照制作材料可以分为石雕、木雕和_________。
5. 水彩画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中国画的分类及其特点。
2. 什么是色彩的三要素?它们如何影响视觉效果?3. 描述一种你熟悉的绘画技法及其应用。
4. 简述雕塑艺术的基本形式。
5. 解释什么是版画,并列举一种版画制作方法。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你打算画一幅以“春天”为主题的画,你会选择哪些颜色来表现这个主题?2. 如何运用透视法来表现一幅风景画的深度?3. 在进行人物素描时,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和虚实来表现人物的立体感?4. 设计一个以动物为主题的雕塑作品,描述其大致形态和材料选择。
5. 如果你用水彩画来表现“雨后彩虹”,你会如何处理色彩和光影?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一幅你喜欢的美术作品,从构图、色彩、技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小学生美术试卷五年级下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画家以其独特的印象派画风闻名于世?A. 毕加索B. 莫奈C. 达芬奇D. 梵高2. 色彩的三要素是?A. 色相、明度、饱和度B. 色温、亮度、对比度C. 色调、明度、纯度D. 色相、亮度、对比度3. 以下哪种绘画技法属于水彩画?A. 干画法B. 湿画法C. 点彩法D. 刮画法4. 以下哪种材料不是用于制作雕塑的?A. 石头B. 木头C. 纸张D. 金属5. 以下哪个时期不属于西方绘画史的时期?A. 古典时期B. 文艺复兴时期C. 巴洛克时期D. 印象派时期6. 以下哪种绘画技法属于油画?A. 直接画法B. 间接画法C. 刮画法D. 点彩法7. 以下哪种颜色属于冷色调?A. 红色B. 蓝色C. 黄色D. 绿色8. 以下哪个术语不是描述绘画构图的?A. 黄金分割B. 透视法C. 色彩对比D. 线条流畅9. 以下哪种绘画工具不是用于绘画的?A. 画笔B. 调色板C. 画架D. 橡皮泥10. 以下哪种绘画风格属于现代艺术?A. 抽象表现主义B. 写实主义C. 印象派D. 古典主义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色彩的三原色是红、黄、______。
12. 绘画中,______是指画面中所有元素的布局和排列方式。
13. 雕塑艺术可以分为______雕塑和圆雕两种。
14. 印象派画家通常使用______来表现光影效果。
15. 绘画中,______是指通过色彩的对比来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
16. 油画的特点是色彩丰富、______感强。
17. 绘画中,______是指画面中物体的远近、大小关系。
18. 色彩的明度变化可以产生______效果。
19. 绘画中,______是指画面中物体的立体感。
20. 现代艺术强调的是艺术家的______表达。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请简述什么是透视法,并举例说明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22. 描述一下水彩画和油画在技法和材料上的主要区别。
五年级美术考试(五大题,共60分)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一、连一连(每题1分,共4分)作品作者《墨葡萄图》张泽端《清明上河图》阎立本《步辇图》吴冠中《荷塘》徐渭二、填一填(每题2分,共6分)1. 橙色是由(黄 )和红组成,绿色是由( 蓝)和( 黄)组成,紫色是由(蓝)和红组成的。
2. 剪纸的常见形式有(阴)剪、(阳)剪和综合法。
3. 弯弯的小路应用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三、选一选(每题1分,共5分)1、在绘画中,线条有曲直、粗细和( C)的不同形态。
A、平斜B、方圆C、大小2、原色是其他颜色调不出来的,共有三种,下列不是原色的颜色是(B )。
A、红B、绿C、蓝3、在绘画中,描绘两个以上的事物时,主要表现的事物经常要画得( A )些。
A、突出而细致B、和其他事物一样C、颜色鲜艳4、手工制作时经常要用纸,一张平面的纸通过(A )方法可以使它立起来。
A、卷、折B、剪、贴C、撕、拼5、秋天色彩以( B )黄为基调,非常热烈艳丽。
A、红B、金C、橙四、判一判(每题1分,共5分)1.暂时不用的彩泥或陶泥放在盒子外面比较好。
(×)2.用水粉或水彩颜料后笔要洗干净保存。
(√)3.制作藏书票一般要标明藏书者、画上主题图案、写上国际藏书专用标志。
(√)4.《年年有余》一课中,我们描绘的鱼,用了概括和夸张的方法。
(√)5.唐三彩作品只有三种颜色。
(×)五、画一画《我设计的亭子》(40分)要求:亭子设计合理,构图大气,色彩醒目五年级美术模拟试题学校姓名班级学号选择题1、三角形构图给人()的感觉。
A、稳定B、严谨C、回旋流动D、热闹丰盛2、中国画也叫水墨画,是中国特有的绘画形式,基本的技法有勾、点、染、皴(cūn)等,其中常用来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技法是()A、勾B、点C、染D、皴3、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在中国绘画中叫山水画,在西方的绘画中叫()A 、肖像画 B、风景画 C 、水墨画 D 、装饰画4、在宣纸上作画时,当前一墨迹未干之际,又画上另一墨色,以求得水墨浓淡相互渗透掩映的效果,这种方法叫()A、泼墨B、破墨 C 、覆墨 D、吹墨5、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近代画家霍尔勒的油画作品《村庄》,他是哪个国家的?()A、美国B、德国C、法国D、俄罗斯6、下列色彩中是对比色的是()A、黄色和橙色B、红色和绿色C、绿色和蓝色D、橙色和红色7、天与地、天与水之间产生一条长长的水平方向的地平线,在绘画术语中,叫做()A、视觉线B、视平线C、地表线D、消失点8、红色与蓝色混合渗化会变成()色,这种由两种颜色调和出来的色,我们又把它叫做间色。
五年级下册美术测试题-第3课⾊彩的纯度▏⼈美版含答案⼀、填空题:1、如果对⽐⾊⾯积相似,可⽤(⿊)(⽩)⾊等⾊线把⾊块分离开来,才能取得画⾯的调和作⽤。
2、在运⽤对⽐⾊时,在⼀⽅颜⾊中加⼊⿊或⽩⾊,会使⾊彩的(明度)、(纯度)发⽣变化,也会使画⾯显得(和谐),(主题突出)。
3.⽣活中(邻近)⾊的配合容易取得和谐的效果。
4、在⽣活中,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给⼈(近⼤远⼩)、(近⾼远低)、(近宽远窄)的感觉,这就是(透视)现象。
5、(陶瓷)是中国古代灿烂⽂化的象征,它包括(陶器)和(瓷器)两个部分。
6、每年的正⽉⼗五是我国的传统节⽇(元宵)节。
节⽇⾥猜灯谜、观灯吃汤圆成为⼀种习俗。
7、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个重要经验。
(形)指的是⼈的(外表);(神)指的是⼈的(精神⾯貌和思想)。
肖像艺术重在既要表现⼈的(性格)、(思想)、(感情),同时也要抓住⼈的外部特征。
欣赏肖像艺术要特别注意艺术家是如何把(形)与(神)⼆者统⼀起来的。
8、抽象画始于20世纪初、康定斯基和蒙德⾥安是最著名的早期抽象画家。
抽象画是现代西⽅国家流⾏的⼀种绘画。
这种绘画摒弃客观世界具体形象和⽣活内容,在画⾯上表现⼏何形体的组合或抽象的⾊彩和线条的挥洒,突破了艺术必须具有可以辨认形象的藩篱,开创了艺术新的发展天地。
抽象画的画法有(涂抹⾊块)、(⼏何形)、(线条和⾊彩)。
《坐着的⼥⼈第⼀号》的作者是(西班⽛)国的画家(⽶罗)。
9、透视现象可以理解为:近(⼤)远(⼩);近(⾼)远(低);近(疏)远(密)。
10、(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偶戏的种类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影)等。
11、《维鲁维斯的⼈》是达·芬奇在和罗马建筑师维鲁维斯研究⼈体⽐例时所绘,⽤以说明⼈伸张四肢和⽴正时,应当是(圆形)和(正⽅形)的⽐例关系。
12、(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她们是(美好)、(优雅)的化⾝。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
理论技能试题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理论、技能部分一、()、()、()、()等都是我国近现代的着名
画家,他们的作品广为人知,他们生前的居所或工作室已成为(),是后人
了解他们生平和艺术成就的重要场所。
吴昌硕(1844-1927),浙江省安吉县人,晚清着名的()、()、
(),是()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与虚谷、蒲华、()齐名。
并称为(“”)。
作品:《一枝清气满乾坤》、《三千年结实之
桃》。
黄宾虹(1865-1955)浙江金华人,中国近现代着名画家,他的作品笔墨浑厚华
滋,注重“()”,主张
“()”。
作品:《简笔山水图
轴》、《柳荫摇渡图轴》。
潘天寿(1879-1971),浙江宁海人,现代着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
()和山水画,作品构图(),笔墨(),潘天寿晚年常作
(),营造了一种独特的()的画风。
作品:《鹰石图》、《灵岩
涧一角》、《墨笔花图》。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是中国现代画家、()、
(),也是我国近代()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多以()
为题材,风格(),意境()。
作品:《瞻瞻的车》、《今朝儿童
节》。
二、风筝起源于(),已有近()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向欧洲传
输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引发了人类()的遐想,对后来()的发
明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风筝的骨架要(),左右要(),画风筝的时
候,颜料里的水分不能()。
风筝制作步骤:①()②()③
( ) ④( )。
作品:《百子图》(中国画局部)苏汉臣
三、距今()年前,中国民间就开始用()印刷技术来印制年画。
()、( )、( )、()、
()等地的年画,都是中国木版年画的代表。
漏版制作方法:1、()、2、(刻版)3、(上底色)、4、()四、为了适应刺绣的需要,剪纸纹样的画面都线条(),结构(),具有各种变化丰富的形式。
()纹、()纹、()纹、云水纹等是剪纸中常用的纹样,这些纹样被单独运用或()表现,大大丰富了剪纸艺术的表现力。
五、在剪人物形象时可以通过()剪、()剪的方式,对身体动态与细节进行刻画。
阳刻剪纸的特点是保留原稿的(),剪去()部分,每一条线都必须();阴刻剪纸则相反,刻掉(),保留()部分。
阴刻剪纸的线不一定相连接。
作品:《抓髻娃娃》(剪纸)现代祈秀梅
《过端午》(剪纸)1970 白凤莲陕西
《平荒粮》(剪纸)1940 王老赏河北
《女红》(剪纸)1970 曹佃祥陕西
《扭秧歌》(剪纸)1970 曹佃祥陕西
六、(),来源于剪纸熏样。
是用烟火把剪纸原样“复印”到纸张上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熏画步骤:1、剪出形象2、用牙刷蘸色后刷色3、完成作品
作品:《空城计》(剪纸)现代张树梅
《猴子捞月》(剪纸)1986 蔡兰英
《救阿斗》(剪纸)现代赵景安河北
七、皮影,俗称(“”),被誉为(“”),
(“”)。
皮影,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集
( )、( )、( )、( )为一体。
皮影是用()或()手工雕刻的()艺术,同时也是一种由()、()相结合由艺人操作的()艺术。
经过处理的皮呈()状,可(),经灯光透射后色彩鲜明。
皮影人物造型以()显影为多,造型上主要吸收了()的造型方式,同时融入()、()等元素,()、()、()、()等各种角色在皮影戏中都有。
皮影戏中的称景和道具也十分精致,起着点示()、深化()的作用。
皮影制作步骤:①描线②镂刻③上色
八、《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着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西游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
()。
九、路边景物的大小和路面的宽窄按()的原理去表现,画中的路就会产生纵深感。
作品:《弗拉基米尔之路》(油画)19世纪列维坦(俄罗斯)
十、光与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
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的表面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变化。
通过光影,可以增强被表现物体的()感和()感。
物体亮部的颜色和暗部的颜色通常会形成()关系。
书上光影的三大色调是()、()、(),美术中一般称三大面五大调。
作品:《衣纹习作》(素描)1479 达芬奇(意大利)
《草垛》(油画)现代莫奈(法国)
十一、植物写生时先从一株植物入手,整体布局画面,再逐步深入刻画
(),做到()有致。
可以从()、()、()等不同角度入手,画出植物独特的美。
以线条的()对比表现出叶子之间的前后遮挡关系。
以色彩的()对比表现出叶子之间的前后关系。
作品:《被美洲豹攻击的马》(油画)现代卢梭(法国)
十二、运动鞋的局部设计基本采用()、()、()相结合的设计原理来凸现运动感。
十三、自行车写生时,要了解自行车的各部分结构,注意仔细观察()、()、()、()等部分的造型。
十四、生活中的椅子经过()、(),就可以转化为具有艺术美感的构成作品。
作品:《椅子与椅子》(油画)现代王怀庆
十五、不同长短、粗细的圆筒经过()、()、及(),可以构成变化丰富的造型作品。
作品:《西雅图滑冰场雕塑》现代亚历山大利伯曼(美国)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设计)现代赖特(美国)
《生命》(雕塑)现代郑靓
十六、请柬也叫(),它是专门用来()的通知。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要选择正确、适当的称谓,它反应了一个人的()及对对方的
()程度,有时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
一张请柬包含的主要内容有:被邀请人的( )及()、()、()、()、()、与()有关的图片。
请柬的形式有:()、()、()、()。
十七、招贴是()的一种形式,常绘制在纸张上,张贴在()场所,用来说明、展示商品或()的信息。
在商场里看到的手绘招贴,我们通常把它归类于POP广告。
POP是英文“Point of Purchase ”的缩写,意思是
()的招贴。
一张手绘校园招贴的构成要素,包括()、()、
()、()等。
具体来说要有主题、时间、地点、主办方、插图等。
( )在手绘校园招贴中占主导地位,可根据内容巧妙构思,创作出独特的字体。
在书写主标题和绘制图案时,往往运用一些()手法。
作品:《东方水墨画大展》(招贴设计)现代韩秉华
十八、意境是指艺术作品通过形象的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宋代诗人()描写()风光的诗句。
荷花也叫“”。
“莲”与“连”谐音,民间美术作品中有《连年有余》、《连生贵子》等;“荷”与“和”谐音,因此常借荷花象征()。
作品:《睡莲》(油画)现代莫奈(法国)
《晖光》(中国画)现代陈家泠
《露气》(中国画)现代潘天寿
《荷花》(中国画)现代张大千
《荷花》(中国画)现代刘海粟
《盛荷图》(中国画)现代李苦禅
《夏韵》(中国画)现代张桂铭
十九、传统漆器工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核心材料是(),即()。
天然漆器具有()、()、()、色泽沉着优雅等特点,是继彩陶、青铜之后兴起的生活用品。
技能题
1、用夸张、概括、变形等方式设计一个《西游记》中的动漫形象。
2、画一条由近到远的弯弯的小路。
3、默画一株你熟悉的植物。
4、用点线面结合的绘画方法画一双运动鞋。
5、默画自行车的某一个局部或画一辆自行车。
6、画一幅有意境的荷花作品。
7、设计一张手绘校园招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