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宝宝的大运动训练你必须知道
- 格式:doc
- 大小:17.09 KB
- 文档页数:8
促进0-3岁婴幼儿运动行为发展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策略和方法。
促进0-3岁婴幼儿运动行为发展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策略和方法如下:一、粗大动作1.俯卧:让宝宝趴着,并引导他们通过手臂和腿的力量来移动身体。
这有助于提高宝宝的颈部和上半身肌肉力量。
2.独坐:让宝宝坐在稳定的表面上,如地板上的垫子或椅子上,以锻炼他们的坐姿和平衡能力。
3.爬行:鼓励宝宝练习爬行,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协调性、平衡感和上半身肌肉力量。
4.站立和行走:当宝宝能够站立和行走时,让他们在稳定的表面上练习这些技能,以增强他们的腿部肌肉力量和平衡感。
5.上下楼梯:引导宝宝上下楼梯,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腿部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6.踢球和扔球:让宝宝踢球和扔球,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臂和腿部肌肉力量以及协调性。
7.户外活动:让宝宝在户外活动,如跑步、跳跃、攀爬等,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全身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二、精细动作1.抓握:让宝宝抓握小玩具或物品,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指和手部肌肉力量以及协调能力。
2.对指捏:让宝宝用手指捏取小物品,如豆子或葡萄干,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3.折纸和粘贴:让宝宝练习折纸和粘贴,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4.使剪刀:让宝宝使用剪刀来剪纸或其它柔软的材料,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5.涂鸦和写字:让宝宝涂鸦和练习写字,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臂和手指肌肉力量以及协调性。
6.玩沙子:让宝宝玩沙子,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7.玩拼图:让宝宝玩拼图游戏,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以及空间感知能力。
在促进婴幼儿运动行为发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能力进行训练,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2.在训练过程中保持安全和舒适的环境,避免危险物品和过度疲劳。
3.鼓励宝宝积极参与训练,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
4.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反应,避免过度训练和疲劳。
0到3岁宝宝的户外运动建议户外运动对于0到3岁的宝宝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有助于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还能增强宝宝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在这个关键的成长阶段,为宝宝提供适宜的户外运动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将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他们有效地组织宝宝的户外运动。
首先,宝宝的户外活动应该包括大量的自由活动和观察自然环境的机会。
宝宝在户外可以自由地四处爬行、跑动,这有助于促进他们的解剖学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在户外,宝宝还可以接触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如观察花草树木、听鸟儿的叫声等。
这些体验将丰富宝宝的感官体验和认知能力。
其次,家长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户外玩具,以增加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比如,可以准备一些沙滩玩具让宝宝在沙滩上堆沙、挖沙等,这可以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家长还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运动器材,如小车、滑板等,让他们学会平衡和控制身体。
这些玩具能够激发宝宝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能增加宝宝与家长的互动,加强亲子关系。
除了准备玩具,家长还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户外游戏,以增加宝宝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比如,家长可以带着宝宝来一次简单的捉迷藏游戏,或者引导宝宝在草地上画画,这些活动都能培养宝宝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家长还可以在户外组织小型的运动比赛,如跑步比赛、倒立比赛等,这能激发宝宝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家长还应该注意宝宝的安全问题。
在户外活动中,家长应该保证宝宝的安全,注意防止宝宝受伤。
比如,在宝宝玩耍的区域周围设置围栏,避免宝宝意外摔倒或者走失。
家长还应该关注天气状况,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活动,防止宝宝感冒或中暑。
同时,在户外活动中,家长要时刻监督宝宝的行动,防止他们接触到不安全的物品或危险地区。
最后,家长还应该认识到户外活动对宝宝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尽量给予足够的时间和关注。
户外活动不仅能够提供宝宝身体上的锻炼,更能够培养宝宝的勇气、自信和独立性。
因此,家长应该尽量安排时间,每天都带宝宝出去户外活动,让他们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0-3岁是宝宝大运动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宝宝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大运动活动来促进身体的发育和成长。
以下是根据国际标准,0-3岁宝宝大运动发育的一些关键指标和标准:一、0-3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学会抬头、翻身和伸手抓握物品。
他们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尝试坐起,但还不能保持平衡。
宝宝的肌肉和骨骼也在不断发育,逐渐适应各种运动活动。
二、4-6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学会爬行和滚动。
他们能够用手和膝盖支撑身体,逐渐掌握爬行的技巧。
同时,宝宝的肌肉力量也在增强,开始尝试站立和行走。
三、7-9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学会站立和行走。
他们能够扶着家具或父母的手行走,逐渐掌握行走的技巧。
同时,宝宝的平衡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开始尝试一些简单的跳跃和攀爬活动。
四、10-12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学会走路和跑步。
他们能够独立行走,并逐渐掌握跑步的技巧。
同时,宝宝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也在不断提高,开始尝试一些复杂的动作和游戏。
五、1-2岁在这个阶段,宝宝的大运动发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他们能够进行更多的户外活动,如跑步、跳跃、攀爬等。
同时,宝宝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也在不断提高,开始尝试一些复杂的动作和游戏。
六、2-3岁在这个阶段,宝宝的大运动发育逐渐成熟。
他们能够进行更多的户外活动,如骑自行车、踢球等。
同时,宝宝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也在不断提高,开始尝试一些更加复杂的动作和游戏。
总之,0-3岁是宝宝大运动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宝宝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大运动活动来促进身体的发育和成长。
父母应该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提供适当的运动环境和活动机会,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0-3岁宝宝的大运动训练你必须知道!“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这是宝宝大动作的发育过程,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些阶段,看着宝宝一天天成长,父母在心里是怎样的喜悦啊。
不过,现在孩子会爬的越来越少了。
其实,宝宝的动作行为发育是需要成人有意训练的。
宝贝工作室婴儿大运动发育与训练婴儿大运动发育规律1、由上至下:抬头→翻身→坐→爬→站→走2、由近至远:肩→臂→肘→腕→手指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视物伸臂→伸手抓物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婴儿大运动训练的原则1、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2、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3、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4、早教与保健相结合;5、以儿童为中心,贯彻积极参与的原则;6、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7、个别化的早教训练。
婴儿大运动训练的方法3个月婴儿:俯卧抬头45度目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
方法:婴儿俯卧位,使婴儿的肘关节屈曲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语言,鼓励婴儿抬头。
如抬头不到45度,训练者可轻轻拍击婴儿下巴,或轻托下巴,或在婴儿的胸部下面垫一个小枕,促使婴儿抬头。
注意:1、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
2、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应怀疑存在发育落后,需作进一步检查。
4个月婴儿:手支撑,能左右转头目的: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是爬行、翻身运动的基础动作。
方法:1、婴儿置俯卧位,训练者帮助其双手放在肩下方,手掌着地。
在婴儿头的前上方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能用手支撑住身体,肘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手上,头完全抬起(90度),并能向左、右方向看。
2、可给些帮助(1)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2)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使其手臂伸直,逐渐减少帮助。
(3)在婴儿胸部下面垫1个小枕或楔形板,促使婴儿用手支撑。
5个月婴儿:向前腹爬几步目的: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
3岁儿童大运动发育标准表0-3岁孩子的大动作发育指标1.头部控制∶正常足月产婴儿在2~3个月大时就可以控制头部,脖子可以挺起来,头会转来转去、东张西望。
3个月后,将婴儿从躺姿拉起后,婴儿的头渐渐可与身体成一直线,不会向后仰垂。
5~6个月大时,头可以与身体成一直线,甚至自动抬高。
2.仰卧与趴卧︰新生儿很爱趴在妈妈身上,手脚做爬的动作。
新生儿平躺仰卧时,头常偏向一边,四肢弯曲,并随意挥动手脚。
2个月左右的婴儿会出现身躯的整体扭动,3~6个月时变成快躁动作,两脚交踢,两手在胸前互碰,再大一点时就会用手抓住自己的脚来玩耍。
3个月大的婴儿趴卧时可以用手肘撑起上半身,5 个月后手肘就可以伸直,手掌张开来支撑自己。
3.翻身︰婴儿被翻身时会由头至身及腿成一直线翻滚,后来才渐渐变成头先转身体再转,最后腿转,呈螺旋状分节翻动。
翻身刚开始时是由侧卧变为仰卧,只能翻一半,婴儿6 个月大时通常就会随意翻身了,从仰卧到趴卧再翻回仰卧都可以。
4.坐立︰半岁的婴儿坐时必须用双手伸直支撑,通常要7个月才能独自坐稳。
9~12个月时就会由躺姿自行坐起,左转右转都能坐得很稳。
5.爬行︰小婴儿趴卧时,开始学着原地打转,到8个月大时才渐渐开始出现向前或向后的爬行动作,但这时肚子仍要贴地匍匐前进,到10~12个月时才会肚子离地,用四肢支撑爬行。
爬行对四肢协调、不同侧手脚交替动作的发育十分重要,只有爬得好,才能走得好。
6.站与走︰在外力的支撑下,半岁以上的婴儿的脚可以承重和站立。
9个月大的婴儿会自己扶着家具站起,但无法再坐下,会向大人求助。
10 个月大后婴儿能站得更稳,会开始扶着家具侧移,像螃蟹一样横着走,或开始喜欢被牵着走,但通常要11~13个月大才开始放手向前走,也有些孩子要到1岁3个月才能放手走稳。
刚开始婴儿的平衡不够好,步伐不稳,双脚张得很开,两臂外展或高举,平衡能力更好时才渐渐可以双手垂下,双脚同肩宽,此时婴儿能蹲下来玩,也能自己站起来继续走。
促进0-3岁婴幼儿运动行为发展粗大动作的策略和方法。
促进0-3岁婴幼儿运动行为发展粗大动作的策略和方法包括:
抬头动作训练:如竖抱抬头、俯腹抬头、俯卧抬头等。
在练习时,要保持婴幼儿吃饱后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进行,以避免吐奶或让宝宝感到不适。
翻身训练:当宝宝学会抬头后,就可以尝试教他翻身。
可以先从侧卧位帮助他翻到俯卧位,然后再从俯卧位翻到仰卧位。
这种翻身训练可以促进宝宝全身肌肉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爬行训练:爬行是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可以通过引导宝宝用手臂和腿部的力量来爬行,从而锻炼他的全身肌肉和协调能力。
站立和行走训练:当宝宝学会爬行后,可以逐渐引导他站立和行走。
可以先从扶着家具或父母的手站立开始,逐渐过渡到独立行走。
在练习时要注意给予宝宝足够的安全保障,避免摔倒或受伤。
粗大动作游戏: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来促进宝宝的粗大动作发展,比如躲猫猫、抓球、骑小车等。
这些游戏可以帮助宝宝锻炼全身肌肉和协调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的反应能力和创造力。
总之,对于0-3岁婴幼儿的粗大动作发展,父母应该耐心引导和训练,同时也要注意给予宝宝足够的安全保障和鼓励,让他在快乐中成长。
0-6岁大运动训练方法一、0 1岁大运动训练1.1 抬头训练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抬头是一项很重要的大运动能力。
咱们可以让宝宝趴在床上,小脸蛋贴着床面,小胳膊放在胸前。
刚开始的时候,宝宝可能只能抬一点点,咱们可别着急,就像俗话说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每天可以让宝宝练习几次,每次一小会儿。
您还可以拿个颜色鲜艳的小玩具在宝宝头顶上方逗引他,宝宝为了看到小玩具,就会努力抬头啦。
这时候您就会看到宝宝那小脖子一梗一梗的,特别可爱,就像小豆芽在努力破土而出一样。
1.2 翻身训练当宝宝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翻身训练了。
咱们可以先帮助宝宝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然后轻轻推动宝宝的肩膀或者屁股,让他顺势翻过去。
有时候宝宝可能不太配合,这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不过没关系,咱们多试几次。
在宝宝的一侧放个他喜欢的小物件,宝宝为了够到这个小物件,也会有翻身的动力呢。
看着宝宝一点点从躺着到翻过来趴着,就像完成了一个大工程,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二、1 3岁大运动训练2.1 爬行训练宝宝会翻身之后,很快就该学爬行了。
爬行对宝宝的协调性和力量发展很有好处。
咱们可以在地上铺上柔软的垫子,把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不远处。
宝宝看到玩具,就会有欲望爬过去。
刚开始宝宝可能只会用肚子贴着地面往前挪,像个小虫子似的,这时候咱们可以用手顶住宝宝的脚,给他一个助力。
慢慢地,宝宝就能学会用手和膝盖爬行啦,那小屁股一扭一扭的,就像小企鹅走路一样,特别有趣。
2.2 行走训练当宝宝一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尝试站立和行走了。
咱们可以先让宝宝扶着沙发或者小桌子慢慢走,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
当宝宝走得比较稳的时候,可以尝试拉着宝宝的小手,让他在平地上走。
宝宝每迈出一小步,就像探险家在探索新的世界一样。
有时候宝宝可能会摔倒,这是很正常的,就像老话说的“磕磕碰碰长大个”,咱们只要鼓励宝宝自己站起来就好。
2.3 上下楼梯训练宝宝两岁左右的时候,可以进行上下楼梯训练了。
0-3岁早教—大运动能力训练内容安排1个月1、训练宝贝俯卧抬头。
让宝贝俯卧,大人在他的头部上方摇铃铛,鼓励宝贝跟着铃声抬头,每天练习2-3次。
2、训练宝贝转头。
将宝贝抱在身上,让他的脸向着前方,另一个人在宝贝的背后忽左忽右地伸头、摇铃或呼唤宝贝的名字,逗引他左右转头,以增强颈部肌肉的控制力。
2个月1、抬头:抬头训练,即竖抱抬头、俯腹抬头和俯卧抬头(具体方法见1月计划)。
经过训练,宝宝不但能抬起脸部观看前面响着的摇铃,而且下巴也能短时间离开床,双肩也能抬起来。
这样就丰富了孩子的视觉信息,增强了颈部张力。
2、在训练俯卧抬头的同时,可以用手顶住孩子的足底,虽然此时他的头和四肢尚不能离开床面,但两个月的宝宝会用全身的力量向前蹿行,这种类似爬行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与8个月时爬行不同,练习的目的不是教孩子爬的技能马上会爬,而是通过练习,促进孩子大脑感觉统合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开发智力的潜能,激发快乐情绪的重要方法。
3、转头练习:将宝宝背靠在妈妈胸腹部,面向前方,爸爸在妈妈背后时而向左、时而向右伸头呼唤宝宝的名字或摇动带响的玩具,逗引宝宝向左右转头。
4、坚持“行走”练习:两个月的宝宝的步行反射是原始反射之一。
如果得不到巩固和强化,就会在30-40天前后消失。
如果每天坚持练习2-3次,每次走10步左右,这种本领就会一直保持。
经过每天的强化练习,宝宝在10月前后就能独立行走。
早期站立行走,视野比躺着扩大,认知能力大大加强、加快。
但是对早产儿、佝偻病患儿不宜进行“行走”练习。
5、常常轻捏婴儿的10个手指和指尖,捏时告诉他手指名称(对牛弹琴)。
3个月1、这个月,家长要继续训练宝宝俯腹、俯卧抬头,方法可以和宝宝2个月时的方法相同。
要使宝宝俯卧时头部能稳定地挺立达45°-90°,家长可以用前臂和肘能支撑头部和上半身的体重,使胸部抬起,脸正视前方。
家长不要忘记用手抵住宝宝足底,教宝宝练习爬行。
2、家长要每天坚持做宝宝被动体操及“三浴操”。
婴儿发育标准1个月的婴儿大运动:1, 10天后俯卧眼睛能抬起观看。
2, 扶腋站在硬板上能迈8步。
3, 俯卧时大人双手从胸部两侧将宝宝托起,宝宝的头与躯干平,下肢下垂精细动作:1、单手可达胸前,只吸一侧手指。
2、放笔杆入宝宝手心,宝宝能紧握10秒以上。
认知能力:1、第一次注视离眼20 厘米模拟母亲脸容的黑白图画时,能不眨眼连续注视2、离耳15 厘米摇动内装20 粒黄豆的塑料瓶时,宝宝会转头,眨眼。
3、大人将手突然从远处移至宝宝眼前时,宝宝会眨眼。
语言能力:1、啼哭时,大人发出同样哭声,宝宝回应性发音一次2、大人同他讲话时,宝宝小嘴会模仿开合。
社交和自理能力1、逗笑:大人用手指挠胸脯发出回应性微笑出现15天前。
在2、识把:用声音姿势便盆作条件出现的排便及排尿,出现20- 天在252个月的婴儿大运动:1、俯卧抬头,下巴可以离床。
2、竖抱时,宝宝头可直立不用扶持。
3、扶腋在硬板床上自己迈4步精细动作:1、看手:宝宝仰卧时伸手到他眼前观看,可以5秒<看2、物品放入手心,可紧握达1分钟。
认知能力:10 秒1、看画:对喜欢的图画笑,对不喜欢的图画一扫而过表现分明。
2、追视红球,向左右追视达180度,头和眼同时转动。
3、随声转头:母亲的声音转头观看。
语言能力:1、高兴时发出元音"啊,咿,哦,吗"等中的三个2、饥饿时听到脚步声或奶瓶声,停止哭声等待。
社交和自理能力;1、逗笑时,能笑出声音来。
45天前。
2、用勺子喂钙剂时,吸吮吞咽。
大运动:1、翻身90度,俯卧转侧卧。
2、俯卧抬头:抬起半胸用肘支撑。
3、俯卧:大人双手从两侧托胸并举起宝宝,头躯干和髋部成直线,膝屈成游泳状。
精细动作:1、眼看双手,互相抓握玩耍,抓脸,衣服,被子等。
2、牵铃的绳子套在某一肢体上,知道动哪一肢体使铃打响。
认知能力:1、认母亲:见到妈妈主动投怀。
2、追视红球,头颈活动,上下左右环视追视。
语言能力:1、会发长元音和双元音三个以上。
0-3岁早教—大运动能力训练内容安排1个月1、训练宝贝俯卧抬头。
让宝贝俯卧,大人在他的头部上方摇铃铛,鼓励宝贝跟着铃声抬头,每天练习2-3次。
2、训练宝贝转头。
将宝贝抱在身上,让他的脸向着前方,另一个人在宝贝的背后忽左忽右地伸头、摇铃或呼唤宝贝的名字,逗引他左右转头,以增强颈部肌肉的控制力。
2个月1、抬头:抬头训练,即竖抱抬头、俯腹抬头和俯卧抬头(具体方法见1月计划)。
经过训练,宝宝不但能抬起脸部观看前面响着的摇铃,而且下巴也能短时间离开床,双肩也能抬起来。
这样就丰富了孩子的视觉信息,增强了颈部张力。
2、在训练俯卧抬头的同时,可以用手顶住孩子的足底,虽然此时他的头和四肢尚不能离开床面,但两个月的宝宝会用全身的力量向前蹿行,这种类似爬行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与8个月时爬行不同,练习的目的不是教孩子爬的技能马上会爬,而是通过练习,促进孩子大脑感觉统合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开发智力的潜能,激发快乐情绪的重要方法。
3、转头练习:将宝宝背靠在妈妈胸腹部,面向前方,爸爸在妈妈背后时而向左、时而向右伸头呼唤宝宝的名字或摇动带响的玩具,逗引宝宝向左右转头。
4、坚持“行走”练习:两个月的宝宝的步行反射是原始反射之一。
如果得不到巩固和强化,就会在30-40天前后消失。
如果每天坚持练习2-3次,每次走10步左右,这种本领就会一直保持。
经过每天的强化练习,宝宝在10月前后就能独立行走。
早期站立行走,视野比躺着扩大,认知能力大大加强、加快。
但是对早产儿、佝偻病患儿不宜进行“行走”练习。
5、常常轻捏婴儿的10个手指和指尖,捏时告诉他手指名称(对牛弹琴)。
3个月1、这个月,家长要继续训练宝宝俯腹、俯卧抬头,方法可以和宝宝2个月时的方法相同。
要使宝宝俯卧时头部能稳定地挺立达45°-90°,家长可以用前臂和肘能支撑头部和上半身的体重,使胸部抬起,脸正视前方。
家长不要忘记用手抵住宝宝足底,教宝宝练习爬行。
2、家长要每天坚持做宝宝被动体操及“三浴操”。
0到3岁宝宝的大肌肉发展培养指南宝宝的大肌肉发展对于他们的身体和运动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在0到3岁这个关键时期,宝宝的大肌肉需要得到适当的培养和训练。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宝宝大肌肉发展培养指南。
1. 概述0到3岁是宝宝生命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宝宝的大肌肉开始迅速发展,并且对于他们以后的身体发育和运动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2. 腿部肌肉发展腿部肌肉的发展对于宝宝的爬行、坐立、行走和奔跑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培养腿部肌肉的方法:- 腿部运动:在宝宝躺在床上或婴儿床上时,可以轻轻地拉动他们的小腿,帮助他们进行踢腿运动。
这有助于增强宝宝的腿部肌肉力量。
- 爬行游戏:当宝宝学会翻身和爬行时,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障碍物,激励他们主动爬过去,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腿部肌肉。
- 刺激足底:轻轻地按摩宝宝的足底,或者让他们赤脚在不同的表面上行走,如草地、沙滩或地板上,这有助于刺激腿部肌肉的发展。
3. 手臂肌肉发展手臂肌肉的发展对于宝宝的抓握能力、手眼协调和日常活动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培养手臂肌肉的方法:- 抓握训练:给宝宝提供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玩具,鼓励他们用手握住并移动这些玩具。
这样的抓握训练有助于发展宝宝的手臂肌肉。
- 手腕运动:在宝宝平躺或坐着时,可以轻轻地转动他们的手腕,如旋转他们的手掌。
这有助于增强宝宝手臂肌肉的力量。
- 有趣的手工活动:给宝宝提供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动,如画画、捏泥巴、拼积木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宝宝的手臂肌肉,同时也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
4. 身体平衡发展身体平衡对于宝宝的行走、奔跑和跳跃等活动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培养身体平衡的方法:- 直立训练:当宝宝能够坐立时,可以通过轻轻地扶持他们的手臂来鼓励他们保持平衡。
逐渐地,可以减少扶持力度,让宝宝尝试自己保持平衡。
- 平衡游戏:在宝宝能够站立时,可以提供一些平衡球、板子或其他平衡器材,让他们在这些器材上站立和行走。
这有助于培养宝宝的身体平衡。
3岁儿童锻炼身体的项目
三岁小孩体能锻炼包括打乒乓球、跳高或者跑步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对身体的生长发育有好处。
1、打乒乓球:乒乓球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的灵敏以及平衡度,而且还有协调的作用,身体的各个系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具有强身健体的效果。
2、跳高:跳高属于一种体育项目,在跳高的过程中具有拉伸韧带的效果,可以帮助促进骨骼的生长,而且还要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帮助自身的新陈代谢,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从而增加自身的抵抗力以及免疫力。
3、跑步:三岁小孩正处于生长阶段,适当的跑步可以增加自身的肺活量,还可加快新陈代谢,有助于消耗体内的热量以及脂肪,同时还可增强肌肉收缩,降低体脂率。
综上所述,三岁小孩正处于生长阶段,通过体能锻炼对自身的生长有很好的作用,但是需要在父母或者老师的陪同下运动。
宝宝户外运动指南适合到0到3岁宝宝的户外运动项目推荐宝宝户外运动指南:适合0到3岁宝宝的户外运动项目推荐无论是对于幼儿还是家长来说,户外运动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体验和成长方式。
通过户外运动,宝宝能够接触自然环境,锻炼身体,促进感知和认知发展。
然而,对于0到3岁的宝宝来说,他们对环境和运动的需求有所不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推荐一些适合0到3岁宝宝的户外运动项目,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1. 自由爬行和探索自由爬行和探索是宝宝大脑和身体发展的重要过程。
宝宝可以在家庭花园、室外公园或大自然中自由爬行,触摸花草树木,感受自然的质感。
这种活动可以促进宝宝的肌肉发展、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空间意识的建立。
2. 高低变化的游戏在户外的场地上设置一些高低不平的障碍物,可以让宝宝进行攀爬、跳跃和跨越。
这种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并增加他们对身体力量的认识。
3. 水上游戏当天气适宜时,给宝宝提供一个浅水游泳池或水枪等水上玩具,让他们在水中戏水。
这种活动可以促进宝宝的肌肉力量发展,提升他们的运动协调性,并为他们带来清凉和乐趣。
4. 自行车骑行对于稍大一些的宝宝,骑车是一项非常适合的户外活动。
选择一个宽敞安全的场地,让宝宝骑上三轮车或平衡车,体验骑行的快乐。
这项活动可以锻炼宝宝的肌肉和平衡感,并提升他们的大脑发展。
5. 自然探索带着宝宝去自然公园、河边或海滩等地,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和接触自然界的生物和事物。
可以给宝宝一个放大镜,让他们观察昆虫、鸟类等小动物,或者让他们在沙滩上感受沙子的质感,体验海浪的冲击。
这种活动可以增加宝宝的视觉触觉刺激,提升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
6. 野餐和运动游戏利用户外场地,为宝宝组织一个小型野餐活动。
在草坪上摆放一些可以供宝宝参与的游戏设施,例如小球、拍球、踢球等,让他们和其他宝宝一起玩耍。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肌肉和协调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社交能力。
总之,户外运动对于0到3岁的宝宝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而丰富的体验。
0-3岁儿童动作发展与训练
0-3岁儿童的动作发展与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基本动作能力开始发展和建立,这对他们以后的身体发展和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影响。
0-6个月的婴儿期,儿童主要是通过大脑对身体的控制来进行
简单的动作,如抬头、翻身等。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通过促进婴儿的肢体活动来帮助他们发展动作能力。
可以为婴儿提供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由爬行或翻滚,同时可以给他们一些适合年龄的玩具来刺激他们的触摸和抓握能力。
6-12个月的爬行期,儿童开始能够自主爬行和坐起来,他们
也会开始试着站立和追逐东西。
父母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玩具和活动来刺激儿童的运动能力发展,比如让他们自己用手抓玩具,用脚踢球,或者父母抓着他们的手带着他们走路等。
1-2岁的行走期,儿童开始能够自行走动,他们也会尝试跑和跳。
为了帮助他们发展更多的运动技能,父母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跑步、跳跃、爬行等的机会,比如安全的玩具车、跳跳床等。
同时,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一些适合这个年龄段的运动活动,如游泳、儿童体操等。
2-3岁的发展期,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进一步提高,他们
可以尝试跳跃两脚离地、站立单脚、踢足球等。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各种各样的活动,如骑脚踏车、滑滑梯、攀爬架等,来锻炼他们的体力和协调能力。
同时,父母还可以教他们一些简单的体操动作,如扔球、接球、伸展等。
总的来说,0-3岁是儿童基础动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
应该积极参与并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活动来帮助他们发展各种运动技能和协调性。
这将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身体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粗大动作0-3岁教案教案标题:幼儿粗大动作0-3岁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粗大动作技能,包括爬行、翻滚、跳跃、奔跑等。
2. 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平衡感和空间意识。
3. 提供适合幼儿年龄段的活动,促进他们的身体发展和健康成长。
教案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如摇摆手臂、踮脚尖等,以准备身体活动。
- 利用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 爬行训练(10分钟):- 在安全的环境下,设置一段适合幼儿爬行的区域,如垫子、隧道等。
- 引导幼儿进行爬行活动,可以给予一些简单的指令,如“向前爬”、“向后爬”等,以增加趣味性。
3. 翻滚活动(10分钟):- 在柔软的垫子上,示范给幼儿看如何进行翻滚动作。
- 鼓励幼儿模仿并进行翻滚,可以在旁边提供支持和指导。
4. 跳跃训练(10分钟):- 在安全的区域内,设置一些跳跃的目标,如小障碍物、彩色圈等。
- 引导幼儿进行跳跃活动,可以进行简单的跳跃游戏,如“跳过障碍物”、“跳进彩色圈”等。
5. 奔跑游戏(10分钟):- 设计一些奔跑游戏,如追逐游戏、接力赛等,以增加幼儿的活动强度和趣味性。
- 确保游戏的安全性,并给予幼儿适当的鼓励和赞扬。
6. 放松活动(5分钟):-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伸展等,以缓解身体疲劳。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动作是否规范等。
2. 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他们对活动的喜好和理解程度。
3. 根据观察和交流的结果,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教学参考。
教案延伸活动:1. 利用各种器械,如球、绳子等,进行更复杂的粗大动作训练。
2. 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和协作。
3. 创设不同的环境和场景,如户外活动、水上活动等,以拓展幼儿的粗大动作技能。
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所的安全性,移除可能造成幼儿受伤的障碍物。
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家长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0-3岁婴幼儿运动能力培养的教案。
这个阶段的婴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适当的运动可以提升婴幼儿的身体素质,帮助他们坚强健康地成长。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们学校为0-3岁婴幼儿准备的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0-6个月婴儿运动能力培养1. 趴着活动在家长的引导下,让婴儿趴着活动,帮助宝宝锻炼颈肌,背肌,练习双眼视觉协调功能及掌握翻身的技巧。
2. 抱持体位运动家长可以把婴儿换不同的抱持姿势,比如:侧卧,迎面抱,让婴儿在不同的体位下,体验不同的身体感觉,有利于宝宝的运动探索。
二、7-12个月婴儿运动能力培养宝宝可以在地上爬行,或者在爬行垫上爬行,锻炼四肢和颈肌的肌肉协调性。
2. 辅助站立练习在家长的协助下,让宝宝扶着墙或沙发站立,练习腿部肌肉的协调性。
三、13-18个月宝宝运动能力培养1. 走路练习宝宝可以学习自主走路,或者在家长的协助下扶着走。
这个阶段的宝宝需要学会掌握平衡能力。
2. 投掷球练习家长可以让宝宝玩球,学习投掷球的技巧。
这有助于锻炼宝宝的手臂肌肉,提高宝宝的身体协调性。
四、19-24个月宝宝运动能力培养宝宝可以在家长的指引下,学习自主跑步。
跑步有助于促进宝宝全身发育,提高宝宝的身体协调性。
2. 跳跃练习家长可以让宝宝经常跳跃,这有助于锻炼宝宝的脚背肌肉,提高宝宝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婴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动手动脚。
关键是家长要不断引导和鼓励宝宝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促进宝宝身体的协调发育,为未来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我们学校针对0-3岁婴幼儿制定的运动能力培养教案。
这些教案是我们学校多年教育经验的总结,希望能够对家长和老师们的婴幼儿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谢谢大家的聆听!。
3岁儿童健身动作
1.跳跃:可以让孩子跳跳绳、跳跳床等,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腿部肌肉和协调性。
2. 爬行:孩子可以在家里或室外的草坪上爬行,这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手脚协调性、肌肉力量和平衡感。
3. 俯卧撑:可以让孩子在地上做俯卧撑,这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胸肌、手臂和核心肌群,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力。
4. 投掷和接球:可以让孩子和父母或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球游戏,这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5. 跑步:可以让孩子在室内或室外的跑道上跑步,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心肺功能和耐力,同时也有助于消耗孩子的多余能量,让孩子更健康、更活泼。
- 1 -。
0-3岁宝宝的大运动训练 你必须知道!“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这是宝宝大动作的发育过程,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些阶段,看着宝宝一天天成长,父母在心里是怎样的喜悦啊。
不过,现在孩子会爬的越来越少了。
其实,宝宝的动作行为发育是需要成人有意训练的。
宝贝工作室婴儿大运动发育与训练婴儿大运动发育规律1、由上至下:抬头→翻身→坐→爬→站→走2、由近至远:肩→臂→肘→腕→手指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视物伸臂→伸手抓物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婴儿大运动训练的原则1、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2、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3、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4、早教与保健相结合;5、以儿童为中心,贯彻积极参与的原则;6、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7、个别化的早教训练。
婴儿大运动训练的方法3个月婴儿:俯卧抬头45度目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
方法:婴儿俯卧位,使婴儿的肘关节屈曲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语言,鼓励婴儿抬头。
如抬头不到45度,训练者可轻轻拍击婴儿下巴,或轻托下巴,或在婴儿的胸部下面垫一个小枕,促使婴儿抬头。
注意:1、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
2、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应怀疑存在发育落后,需作进一步检查。
4个月婴儿:手支撑,能左右转头目的: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是爬行、翻身运动的基础动作。
方法:1、婴儿置俯卧位,训练者帮助其双手放在肩下方,手掌着地。
在婴儿头的前上方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能用手支撑住身体,肘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手上,头完全抬起(90度),并能向左、右方向看。
2、可给些帮助(1)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2)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使其手臂伸直,逐渐减少帮助。
(3)在婴儿胸部下面垫1个小枕或楔形板,促使婴儿用手支撑。
5个月婴儿:向前腹爬几步目的: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
方法:1、俯卧位,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
2、婴儿俯卧位,训练者用手掌抵住婴儿的两足,玩具逗引,当婴儿向后蹬足时可使婴儿向前移行。
3、婴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一人扶婴儿的右手向前,另一人扶婴儿的左腿向前移,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
注意:腹爬的前题是手支撑,还不能者可以先训练手支撑,然后再训练爬行。
6个月婴儿:前倾坐目的:坐位时眼睛的视野比卧位时开阔双手的活动多,是运动发育的一个新阶段。
方法:1、让婴儿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双手向前支撑,呈前倾坐姿势。
用玩具吸引他坐稳。
2、婴儿能前倾坐时,在其前方放玩具,训练者可固定婴儿的一手,协助婴儿抬起另一手去拿玩具,使婴儿能单手支撑前倾坐。
3、在婴儿前方放一个皮球,让婴儿双手拿起皮球,逐步能直起后背坐稳。
注意:1、刚会坐的婴儿不能坐得过久,开始时可坐5~10分钟,逐步增加,一般每次不超过10~20分钟。
2、坐位时下肢伸直,髋关节应屈曲90度,头部控制要好。
8个月婴儿:手膝爬行,能爬行钻过洞目的:手膝爬行能够更大地扩大婴儿的活动范围,也是训练婴儿空间、距离的概念和身体平衡功能的方法。
方法:1、手膝爬位训练:婴儿俯卧位,保持手膝爬的姿势,玩具逗引爬行。
可将小枕头垫在婴儿胸腹部,或用一条长毛巾从婴儿腹部下方绕过向上吊起婴儿的胸腹部帮助。
2、三点支撑训练:在婴儿保持手膝爬位的姿势时,用玩具在前面逗引,鼓励婴儿伸出一只手取抓玩具,使身体保持在三点支撑(两膝和一手支撑)位置。
3、帮助爬行:一位训练者站在婴儿右侧扶住婴儿的右前臂和右脚,另一位训练者扶住婴儿的左前臂和左脚,按照右手—左脚和左手—右脚前进的次序,帮助婴儿练习手膝爬行。
逐步减少帮助,鼓励婴儿自己爬。
4、让婴儿从圆筒隧道的一端爬进,在隧道的另一端放置玩具逗引,引导婴儿爬过隧道。
训练者可以在隧道两侧的园孔中注意婴儿爬行的情况,并给以鼓励。
注意:1、保持正确的手膝爬姿势和手脚协调动作,及时纠正不正确的爬行姿势2、婴儿能爬行后父母要随时注意安全保护,特别要防止从床上跌落。
10个月婴儿:从跪到站目的:是一种转变姿势的训练,促进婴儿运动功能发育,是站立和行走的基础训练。
方法:1、先训练婴儿扶着栏杆从坐位转成跪位,待婴儿能够双手扶住横栏架双足跪稳后,鼓励婴儿一只脚踏向前成半跪位,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逗引,使婴儿逐步放开手,能独立地单足跪,保持身体的平衡。
2、婴儿一手或双手扶住横栏架,单足跪位,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逗引婴儿由单足跪位站起来。
3、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鼓励婴儿从跪位自行站起来。
注意:婴儿由坐到双足跪,到单足跪,再到站立位,是运动发育的一个过程,在训练时可以分阶段进行,达到一个阶段再训练下一个阶段的内容,逐步地由坐位进步到站立位。
1岁宝宝:独走目的:独走使婴儿活动范围扩大,对外界接触的内容更加丰富及精彩。
方法:1、宝宝还未能放手自己走,可以让他推小车或在两个大人之间学走。
2、婴儿靠墙站着,训练者蹲在婴儿前面1—2米距离,鼓励婴儿独走2-3步。
注意:1、不要利用学步车学走路。
2、12~14个月学会独走都是正常的。
1岁5-6个月宝宝:跑步,并能慢慢停下来目的:是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训练。
方法:1、训练者在儿童面前慢慢地退后跑,引导儿童跟着向前跑和停。
2、训练者用肥皂水吹泡泡,鼓励和引导儿童跑着去追肥皂泡。
3、训练者可以用活动玩具引导儿童追赶,也可以利用光线下的影子叫儿童去追赶自己的影子。
然后能够扶住物体停下来,直至能够自己减慢速度,不扶物慢慢地停下来。
注意:1、儿童头重脚轻,跑步时头向前伸,身体的重心在前面,跑步时容易跌倒,一旦摔跤摔痛了,就会害怕跑步,所以尽量做好保护,室内容易引起碰伤的物件要移开。
轻轻的跌倒儿童是不会害怕的。
2、儿童跑步要停下来比较困难,先要训练扶物停下,然后学会减慢速度,慢慢地自己停下来。
开始训练时训练者可以扶住儿童的手给以帮助,逐步减少帮助,让儿童自己能够停下来。
1岁7-8个月宝宝:双足跳目的: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和控制方向能力方法:1、训练者拉着儿童的双手与他对面站立,先示范双脚跳一次,然后与儿童一同跳。
进一步让他自己单独双足跳。
能够双足离地,跳起10厘米以上。
2、训练者扶小儿双手或一只手在蹦床上双足跳,可以提高小儿学跳的兴趣。
3、儿童能在第一级台阶由大人牵着双手跳下。
4、在地上划两条线当作“小河”,鼓励儿童跳过“河”或跳过地上的一个小方格。
注意:在宝宝开始学跳时,尤其在跳高落地站立时,头部往往前倾,不易站稳。
大人应在宝宝前方保护,避免摔倒。
1岁9-10个月宝宝:过独木桥目的:控制身体平衡和空间感知觉训练方法:1.在地上划间距10cm的两条线,训练者与儿童一前一后,引导儿童在两线之间走,不能踩线。
然后鼓励儿童独自在线中间走。
2.用10cm宽的木板,两端垫上一块砖头,当作平衡木,让儿童在上面行走。
开始时训练者可扶着儿童的一只手,进行保护,逐步让他单独在平衡木上走。
反复练习,至行走自如。
3.在离地10cm高的平衡木上行走,鼓励孩子展开双臂保持身体平衡。
注意:训练时注意安全保护。
1岁11月-2岁宝宝:跳跃过障碍目的:对儿童进行平衡觉和空间距离觉的训练。
方法:1.训练者在地上放上6~8个纸剪成的脚印,左右两排,相距10~15cm,让小孩踩着脚印走路。
2.在地上平放6块砖或木块,每两块间距5~10cm,让宝宝练习在砖或木块上走,每步踏在一块砖上,家长要在旁保护,以防孩子磕碰在砖头上。
3.在地上画上边长为15~20cm的多个方格,训练者与儿童玩跳方格游戏。
4.在地上放一张16开的纸,鼓励儿童用双足跳或单足跳的方式跳过去。
注意:1、注意儿童跳跃时的安全保护。
2、行走和跳跃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2岁1-3个月宝宝:跳远目的:训练跳跃和弹跳能力以及平衡能力方法:1.训练者与小孩相对站立,拉着他的双手,鼓励孩子向前跳跃。
2.在小孩面前的地上放一块20cm宽的泡沫板,鼓励他跳过去。
注意:1.训练中注意安全保护。
2.开始时可以用单足跨越跳,然后训练双足跳远。
2岁7-9个月宝宝:单足原地跳目的:身体平衡能力和空间、时间的概念以及协调能力训练。
方法:1.让儿童双手握住家长或训练者的手,模仿训练者做单脚原地跳跃的活动。
2.训练者和儿童一起握住一个呼啦圈,随着音乐的节奏用单脚跳。
3.训练者喊口令:“一、二、三,跳”,鼓励儿童用单脚原地跳4-5次。
注意:开始训练时儿童用单脚跳一次后,就会双脚落地,然后再单脚跳起,这是身体平衡能力还不好的缘故,训练者可以轻轻扶住儿童的一只手鼓励他连续地单足跳,反复地训练能够达到目的。
2岁11个月-3岁宝宝:抛远3m目的:练习投掷动作和上肢动作的协调能力。
方法:1、用布缝一个小袋,内装玉米粒或豆子。
训练者示范投掷小袋,要求屈肘、手过肩用力向前抛出,要求能够把小袋抛过3m线。
2、训练者与儿童“比赛”谁投掷得远,儿童投掷得远时有奖励。
3、在3m远处放一个大筐或纸箱,训练者示范把小布袋投进筐中,请儿童模仿投掷。
注意:1、布袋不要过重,否则儿童投不远。
2、投掷的姿势要正确,要求屈肘过肩抛投,能够抛出3m以上3.大运动训练实习:手支撑、腹爬、独立行走、跳过障碍温馨提示:大动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