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题点拨 ——看20xx年生物高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5
生物科高考试卷及答案解析附答题技巧现代生物学是一个有众多分支的庞大的知识体系,本文着重说明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分科、方法和意义。
关于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学发展的历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生物科试卷及答案解析,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考生物科试卷1.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
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D.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2.选择合适的试剂有助于达到实验目的。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所用试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台盼蓝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B.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溶液使其着色C.观察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D.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可用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3.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
下列有关植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态B.结合水是植物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不消耗水但能产生水D.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4.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B.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C.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5.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 型菌6.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
高考生物解题方法与技巧高考生物作为一门科学,是考察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重要科目之一。
在高考生物中,解题方法和技巧对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高考生物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仔细阅读题目高考生物试题通常会考察学生对生物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因此,在做题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了解考点所在。
在阅读题目时,要注意关键词和重要信息,对于关键词要予以重视,深入思考和分析。
二、强化基础知识作为一门科学,高考生物知识点非常多。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牢固基础知识,建立知识框架,加强记忆。
同时,需要通过练习题目,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掌握做题技巧掌握解题技巧是高考生物考试获得好成绩的关键。
以下是常用的高考生物解题技巧:1. 看图及图表进行推理高考生物试卷中图形题的数量较多,理解、分析和应用图形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在做图形题时,要仔细看图,辨认出各种图形符号及颜色的含义,并注意图形的比例尺,根据比例关系进行推理。
2. 分析实验数据高考生物实验题通常会给出一定的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进行归纳总结,推理和判断。
3. 理论联系实际高考生物试卷中会涉及到很多生物常识问题。
这类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扩展知识面、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
要善于将已知知识点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运用。
四、综合应用高考生物是考察学生的整体运用能力,除了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题。
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学习,训练和实践来不断提高。
以上就是本文介绍的高考生物解题方法和技巧,需要学生认真学习并加以运用。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掌握知识和解题技巧,加强实际操作和应用,才能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生物】高考生物试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1.高考生物学科试题特点:1.重视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操作技巧。
2.命题情景贴近生活,贴近最新科学成就,展示社会热点,不再是单纯地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重视考查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和分析能力;3.更加重视对学生生物学科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方法;4.实验考查的地位显著提高,以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等研究性学习形式命题的比重加大,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
5.生物图、表等资料信息题的考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1.解答生物试题的三个过程:1.审题: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关键字词;(题眼一审题的最关键之处)2.破题:仔细分析题意,弄清命题意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3.答题:全面组织知识,完整规范作答。
(清楚、准确、完整、规范。
)%1.生物试题的类型、解题方法和技巧(一)、选择题:1.选择题的解题方法:①直选法、②排除法(淘汰法)、③推理法(正推法、倒推法、假设反证法)、④比较和对比法(分组对比法)、⑤图表法(对语言叙述繁琐的题干,将语言转换成为简洁的图表)、⑥计算法、⑧综合解题法(将上述方法综合应用)2.选择题的类型、解题方法(1)直接提问类:例1.鉴别一个真核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A.有无叶绿体;B.有无液泡;C.有无中心体;D.有无细胞壁。
【解题方法】:分析、比较和对比法、正确答案D例 2.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
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讥气体的容器内,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丙酮酸;B.乳酸;C.二氧化D.水A.分离的叶绿体,置于黑暗叶绿体提取液,置于黑暗中【解题方法】:分析、对比法、正确答案D(2) 不完全陈述类:例3.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充足的CO?条件下。
高中生物习题解析及解题技巧作为高中生物考试的一部分,习题的解析和解题技巧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题目和灵活运用解题技巧,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并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围绕高中生物习题解析及解题技巧展开讨论,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应对生物考试。
解析过程将包括解题技巧、重难点分析以及一些常见的题型解析。
I. 解题技巧解题技巧是学生成功应对考试的关键。
了解并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将帮助学生更快地解决问题,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1. 仔细阅读题目在解答生物题目时,认真阅读题目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学生需要仔细分析问题,理解题目所提供的信息。
这包括关键词、条件和相关背景知识。
只有全面了解题目,才能准确回答问题。
2. 理清思路解题之前,学生需要先理清思路。
他们可以通过提问自己一些关键问题来辅助思考,例如:“这道题目要求我回答什么?”、“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什么?”、“我是否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来解答这个问题?”等等。
通过理清思路,学生可以更好地组织自己的回答,防止在解答过程中走题。
3. 多做练习题练习是提高解题技巧的有效途径。
学生们可以通过做更多的练习题来熟悉题型,熟悉解题思路。
他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当难度的题目,并注重解析过程,找出解题的规律和技巧。
4. 梳理知识点生物科目内容繁多,学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知识框架。
在解题的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梳理知识点来加深记忆,并且将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
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考点,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II. 重难点分析在高中生物考试中,有一些科目是学生们普遍认为难度较大的。
了解和分析这些重难点,有助于学生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解题。
1.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是高中生物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们需要掌握分子结构、DNA复制、细胞器功能等知识。
在解题过程中,他们需要注意这些概念的应用和理解,尤其是在分析实验数据和解释生物现象的时候。
2. 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也是生物考试中的难点。
高考生物简答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含重难点解析)一、高考中的答题要求1、答题时要使用生物学专业术语。
注重理解多种类型的术语,如对于生物学概念、原理、形态、生理功能、比较概念间的区别联系,尽量用课本用语进行表述。
对说明性的表达,常常可以落脚到课本上的结论性语句上。
2、答题要注意语言的完整性。
综合近几年高考情况来看,学生最容易出错、失分的都在概念表述不准确方面。
因此,注重细节,强化课本概念性语句的准确掌握是学生复习的关键。
这要求学生对课本中重要概念、专业词语有准确的记忆和表达,在答题时,要尽量用简练、精确的生物语句,话要说完整,要使别人能看明白,而不仅仅是自己心中知道。
3、答题既要准确也要做到层次清晰。
答题时,要全、准、简,即审题时先分析出有几个要点,回答时既要答全点,又要正确、简短;注意语言一定要紧贴题意,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语句不能有语病。
4、在解答问题时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1)回答基本概念时宜“小”不宜“大”。
生物学概念很多,其中不少概念的字词相近或相似,而且大概念中又包含了若干个小概念,容易引起概念的混淆,导致张冠李戴,甚至把大概念当作小概念用。
在用概念术语回答生物学问题时,适合小概念的不宜用大概念,即答的内容要具体。
如回答叶绿体的功能时,宜答“进行光合作用”,不宜答“进行新陈代谢”。
(2)回答基本结构时宜“细”不宜“粗”。
生物体的结构有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细胞结构又可分为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
在答一些生理反应的位点、代谢场所、分泌部位、物质存在的具体结构时都必须说出更细微的结构。
如答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时,应答“叶绿体基质”,而不能答“叶绿体”或“叶肉细胞”等。
二、高考评分时的原则1、“多种答案”原则在一些开放性试题中,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合理的均得分;有错误的,根据错误的性质。
参照评分参考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2、易于辨别,修正清楚原则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0”分。
所以答题时,字不一定要很漂亮,但须十分清晰,即首先不能过分潦草,而且要十分清晰,易于辨认。
【高三】新课标Ⅱ卷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分析与解析一、试题分析总体上看,难度适中,区分度适中。
例如第30题,对果蝇翅型、眼色的性状遗传分别进行了考查,只有5个空;选修3的第40题15分,只有9个空。
这些题往年都是有难度的,但是本次高考难度适中,区分度适中。
试题的命制既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又坚持能力立意,突出了对考生多种能力的考查。
题目整体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难题,考生答题得心应手。
试题特点如下:1.抓纲扣本强基础命题遵循考纲,紧扣教材,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回归教材的命题趋势。
选择题和部分非选择题的考题情境于教材或对教材的轻微拓展。
如第1题是《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两大模块的综合考查,考点以遗传物质DNA为核心,展开选项进行选择。
第2题以《稳态与环境》模块为主,考察了免疫调节。
第29题是《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的重点知识化合物(淀粉)与酶知识点拓展。
第30、31题分别考查了《稳态与环境》模块中的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之激素调节、生态环境基础知识。
第32题考查的落脚点仍在高考的压轴题遗传知识点上,但难度不是很大。
第39、40题为选做题,每题15分,任选一题,两题都做者,以第1题计分。
第39题是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考点为“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第40题是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考点为“植物细胞工程”。
生物所有试题均以基础为主,熟悉的考题情景很好地缓解了考生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增强考生的考试信心,方便得分。
2.主干知识重点考今年高考无偏题、难题、怪题和超纲题,与我们考前重点复习的内容基本一致。
比如选择题考查了DNA和RNA的比较、酶、叶绿素、免疫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高中生物的主干知识、基础知识。
试题中体现了对细胞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变异,生态环境等主干知识的重点考查的特点。
如第29、30、31、32题。
3.强化获取信息的能力本次高考试题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高三高考生物试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一.高考生物学科试题特点的预测和分析:1.重视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操作技巧。
2.命题情景贴近生活,贴近最新科学成就,展示社会热点,不再是单纯地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重视考查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和分析能力;3.更加重视对学生生物学科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方法;4.实验考查的地位显著提高,以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等研究性学习形式命题的比重加大,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
5生物图、表等资料信息题的考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二.高考应考的心理及方法技巧:1.考试的心理要求:信心、细心、耐心。
2.考试总体原则: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得高分,难题得点分。
3.考试技巧口诀:慢做会,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舍弃全不会。
不求多得,只求少失,不求草草答完全卷,只求做了都对。
4.考试的方法和要求:审题: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关键字词;(题眼——审题的最关键之处)破题:仔细分析题意,弄清命题意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答题:全面组织知识,完整规范作答。
(清楚、准确、完整、规范。
)三.选择题题型结构分析及各类题型解题方法、技巧举例:1.选择题的结构和特点:选择题是针对一个问题(简单问题或者是综合性问题,高考试题通常是综合性问题),要求学生从几个可能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答案的试题形式。
结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设问部分,称为题干;二是供选部分,叫选项。
选项分为应选答案和干扰答案两类,应选答案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是正确答案,也可以是最优答案。
干扰答案,一般似是而非,具有较强的似真性。
2..错选的主要原因①、审题不慎,只求快,没有弄清题意就做答,尤其不会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②、粗心大意,只看表面现象,被题目中的干扰因素迷惑;③、相关或相似的概念混淆不清;④、受思维定势影响,想当然地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习题、权威等“似曾相识”的答案或问题;⑤、考试方法和策略不对,信心不足造成心理紧张,或有畏难情绪等。
浅谈解题点拨 ——看20xx年生物高
考题
浅谈解题点拨 ——看20xx年生物高考题
浅谈解题点拨——看20xx年生物高考题文/柳巧儿摘要:针对高考生物中的部分信息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总结出正确的解题技巧,希望能对生物教师以及高考中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生物高考题;解题技巧;信息题
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信息题频频出现,成为高考题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信息题究竟有怎样的特点?考生在解答这类题时有什么技巧呢?这类题往往有“高起点,低落点;题材新,知识活”的特点。
所以在解题时要注意以下步骤:(1)仔细读题,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要挖掘其隐含内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2)整合迁移,将有用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进行对接和整合,并将其应用到题目中;(3)准确作答。
下面就对20xx年几道高考题进行点拨。
高考2题: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解析:A项K+经通道排出细胞属于易化扩散,A 错;B项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属于易化扩散,B错;C项Na+经过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属于易化扩散,C错;D项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是逆浓度进行的',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
高考30题:(14分)为研究某植物对盐的耐受性,进行了不同盐浓度对其最大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根相对电导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请据表分析回答:(1)表中最大光合速率所对应的最小光强度称为_________。
与低盐浓度对照相比,高盐浓度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__________,原因是CO2被还原成
______的量减少,最大光合速率下降;而且有机物分解增加,
________上升。
(2)与低盐和对照相比,高盐浓度条件下,根细胞膜受损,电解质外渗,使测定的_____升高。
同时,根细胞周围盐浓度增高,细胞会因_______作用失水,造成植物萎蔫。
(3)高盐浓度条件下,细胞失水导致叶片中的
_______增加,使气孔关闭,从而减少水分的散失。
答案:(1)光饱和点减少三碳糖呼吸速率(2)根相对电导率渗透(3)脱落酸解析:(1)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此时再增大光照强度,光合作用的速率也不再增加;高浓度条件下植物为保水关闭气孔光合作用强度减弱,CO2被还原成的三碳糖减少,但是呼吸作用在增强。
(2)根据题干信息电导率越强细胞受损越严重,由于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浓度,细胞会由于渗透作用失水。
(3)细胞失水脱落酸浓度升高,有利于细胞保水。
技巧点拨:上述两题都以表
格为信息载体,第2题综合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分析表格数据的能力,同时涉及离子通道、运载体等相关知识,但整体难度不大,较易得分。
30题考查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渗透作用和植物激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难度适中。
所以考生碰到是表格,首先要弄清表格材料的描述对象或范围,看清表格的名称,看清表的第一列和第一行,认真分析表格中的文字、数据及其隐含的信息,根据题干和设问进行筛选、处理和转换信息,解决问题。
如数据表格题,我们一是要看清数据变化规律,如上升或下降;二是要注意特殊数据,如最多、最少、平均等,表格中出现“0”的地方要特别注意;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格要注意比较,得出相同或不同之处。
高考第3题: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解析:A项RNA聚合酶可以将原核生物DNA双螺旋解开,A正确;B项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该与U配对,B错误;C 项从图中可以看出mRNA翻译能得到多条肽链,C错误;D项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只能发生在原核生物中,D错误。
技巧点拨:这道题综合考查基因表达相关过程和考生的识图能力,涉及RNA聚合酶的作用、杂交区域碱基配对情况、多聚核糖体、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基因表达时间和空间上的异同等内容。
图示信息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
在解此类题时,(1)识别图中各结构或物质的作用,理顺各部分的关系,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式,理解图意;(2)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快速地进行知识迁移;(3)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利用图形准确作答,常用“比较法”将题中涉及的图示进行比较→提出信息→得出结论。
另外,由于坐标曲线包含的信息具有隐蔽性而受到出题者的青睐,可能以后会出坐标曲线题,解决此类试题:(1)明晰坐标含义,用变量的观点分析坐标曲线,一般横坐标为自变量,纵坐标为因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要注意看清两坐标的单位。
(2)找点析线,曲线中往往有许多“点”,如起点、拐点、落点等,分析这些点的含义,有助于解题,而且试题也大多着眼于这些点的含义分析。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貌似常规,实则突破常规,“推陈出新”“弃旧图新”。
特别是生物常考常新,这就要求在高三备考中,对这类答案开放性比较强的主观题型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早对这类题型的解答技巧进行传授和训练。
包括从题干中画出信息点,大胆琢磨出题者的意图,锁定所考查的知识点,正确提取相关的知识储备,根据题干信息点选取正确的专业术语,以及逻辑严密地组织语言作答。
同时,要多多关注新闻中出现的与生物知识相关的报道,注意搜集各种媒体关于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培养对新信息进行提取、抽象、分析、归纳以及推理的创新能力,并且尝试用教材中的知识对之进行解释,而不至于拿到试卷看到这类题型就
无从下手,失去应得的分数。
总之,“读懂题,是解对题的前提;快速抓住题意,在高考中可获得制胜的先机。
”最后还应该让学生回归教材,更注重教材中知识点的落实和综合联系。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