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四川卷高考地理 答案也是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266.00 KB
- 文档页数:5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地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解析】材料显示:时间:2013年12月2日1:30,地点:四川西昌1、北京时间(东八区)2日1:30,计算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东加西减)减8小时得出1日17时30分,选A。
2、地点在四川西昌、时间在12月1日(冬季)、事件是发射航天器(嫦娥三号),最适合的天气是晴朗、风小,因此选D高压控制下。
【考察原理】时差的计算、航天器发射的区位条件、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低压与高压)【答案】AD图1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解析】图片显示:横坐标为运距,纵坐标为交通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甲在600—800KM距离段的市场占有率由0迅速上升至100%,高速铁路在600—800KM距离段的市场占有率由100%迅速下降至0。
(这不科学!如京广高铁距离近2000KM,没人乘坐?)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B.600—800km4、甲运输方式在0——600KM(近距离)的市场占有率非常小(接近0/没人乘坐),很近的话是用不着坐飞机(除非是科比等人为避免堵车而坐飞机去上班打球)。
选C航空。
【考察原理】灵活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答案】BC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地理部分(1)读表1,据此回答1-3题。
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度 D .洋流性质 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 .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 .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 .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3.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 .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 .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 .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图1为甲、乙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图。
据此回答4-6题。
4.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家是( ) A .韩国 B .古巴 C .新西兰 D .埃及 5.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 B .政局动荡,长期战乱 C .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D .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6.由图1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 .目前甲国城市化水平高B .乙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 .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D .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图2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 焦耳/平方米.年)图。
据此回答7-9题。
7.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 可能是( ) A .2900 < R < 3000 B .3400 < R < 3500 C .3900 < R < 4000 D .4400 < R < 4500表1 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8.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副热带高压 B .纬度位置 C .地形地势 D .西南季风 9.③所在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 .黄壤B .紫色土C .棕壤D .水稻土 图3中M 1,为能源地,M 2为原料地,M 3为市场,P 1、P 2分别为 甲、乙两企业所在地。
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解析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答案】1.A 2.D【解析】1题,考查时差的计算,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题干上已经给出已知时间为北京时间(东8区区时),所求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0市区区时),0时区在东8区西边,用已知时间减去8个小时,所求结果就为正确答案,A正确;2题,考查北半球冬夏的气压中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主题干上给出的时间可以知道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此时包括西昌在内的亚欧大陆都在强大的亚洲高压的控制之下,D正确。
图1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答案】3.B 4.C【解析】3题,考查交通运输,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图中600—800KM处,高铁的市场占有率减少的幅度最大,甲交通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增加的幅度最大,B正确;4题,考查不同交通运输的特点,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图中反映出近距离选择甲交通运输方式的人较少,远距离选择甲交通运输的人较多,说明甲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速度快,省时的特点,应为航空运输,C正确。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图2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5—6题。
5.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6.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答案】5.A 6.B【解析】5题,考查大气环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文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
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
地理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9至11页,第Ⅱ卷12至12页,共4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5-6题。
5.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6.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8.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A.草地>荒地>林地 B.耕地>林地>荒地C.荒地>草地>耕地 D.林地>耕地>草地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 2014·四川卷(文综地理)2014·四川卷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1日17时30分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1.A[解析] 主要考查区时的计算。
探测器发射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12月2日1时30分,国际标准时间是0时区的区时。
两地相差8个时区,且所求地点位于已知地点以西,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求出国际标准时间:2日1时30分-8小时=1日17时30分。
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最可能处于()A.冷锋过境时B.暖锋过境时C.低压控制下D.高压控制下2.D[解析] 主要考查天气系统。
发射场位于四川西昌,12月正值冬季,此时亚洲高压势力强大,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高压控制下。
2014·四川卷图1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图1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A.700~900千米B.600~800千米C.500~700千米D.400~600千米3.B[解析] 主要考查读图能力。
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的距离范围应位于市场占有率曲线变化最陡处。
据图可知,600~800千米变化幅度最大。
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A.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C.航空D.水路4.C[解析] 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
据图可知,甲运输方式与高速铁路的区别在于甲运输方式更适合远距离运输旅客,所以甲运输方式应为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
2014·四川卷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图2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5~6题。
图25.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5.A[解析] 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7 城市(2014·新课标II卷)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1-2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断扩大(2014·广东卷)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海拔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海拔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5、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2014·重庆卷)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
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
据此完成1-2题。
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A.洪涝灾害更少B.淡水资源更多C.经济水平更高D.土地成本更低2.今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A.节约建筑用地B.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建筑耗能D.扩大用地规模【答案】1.C 2.A【解析】试题分析: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说明香港城市楼房高度超过重庆,楼房高度高反应地价贵,可知香港经济水平更高,而不是土地成本更低,楼房高,城市内涝可能更多,而不是洪涝灾害更少,香港淡水资源没有重庆丰富,香港淡水主要来源内地。
2.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说明地价不断上涨,同时也节约土地,节约建筑用地,而不是扩大用地规模,楼房更高,人口更密集,交通压力加大,对降低建筑耗能影响不大。
攀枝花市2014级高三第四次统一考试 2014.5地理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北方某地4月10日至20日的天气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示推测,造成该地区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2.图2中能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是 A图3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P 为河心沙洲,图4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河位于我国的 A .青藏地区 B .东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长江中下游地区图2 图1图4 图34.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有①该河段河水由西南流向东北 ②该河段为水流较慢的河流下游地区 ③该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④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图5为世界某岛屿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 .降低了温、湿程度 B .增加了温、湿程度C .减轻了寒冷、加剧了干燥状况D .加剧了寒冷、减轻了干燥状况 6.该岛A. 温泉众多地热资源丰富B. 亚寒带针叶林遍布全岛C .西岸筑港水域条件较好 D. 最冷月平均气温约为-4℃图6是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基本情况比较图,读图回答7~8题。
7.有关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类型,农民可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B .②类型,以小农经营为主,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 C .②类型,单位面积产量高,但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D .③类型,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8.图7四个地区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与图6中对应合理的是A .甲~①B .乙~②C .丙~③D .丁~③图6图7图5图8表示多年平均情况的、图9表示某年情况的陆地(用110°E 代表)与海洋(用160°E 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
2014年四川省地理高考试题及解析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1日17时30分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 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A.冷锋过境时B.暖锋过境C.低压控制下D.高压控制下 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A.700—900kmB.600—800kmC.500—700kmD.400—600km 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A.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C.航空D.水路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图2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5—6题。
5.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6.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图3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回答7—8题。
20040060080010001200 运距(Km )高速铁路甲0 20 40 60 80 100 市场占有率(%) 图1108°120°20°4°广州②①④③城市国界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图27.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8.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A.草地>荒地>林地B.耕地>林地>荒地C.荒地>草地>耕地D.林地>耕地>草地图4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走聘教育H12.coiu,cn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地理文科综合考试时间共 150分钟,满分300分。
政治、历史、地理各 100分。
页,共4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 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I 卷共12题,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 1— 2题。
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 2013年12月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4. 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地理试题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非选择题)。
第I 卷9至11页,第n 卷12至121. A . 1日17时30分B.1日21时30分 C . 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A •冷锋过境时 B. 暖锋过境时 A •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C.航空D.水路C .低压控制下D.高压控制下D.400 — 600kmA . 700— 900kmB.600 — 800kmC.500 — 700km"1^趙鴻教育网hUp :〃wwW ・E12am.5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图2为南海全年5. 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 .东北风B .东南风 C. 西南风D .西北风6. 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图3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 50— 300毫米。
读图回答 7— 8题。
As*7. 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9?第 L:;:; 筲Hg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2014年四川省高考地理试卷一、共12题,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1.(4分)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1日17时30分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2.(4分)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A.冷锋过境时B.暖锋过境时C.低压控制下D.高压控制下如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3.(4分)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4.(4分)甲运输方式应该是()A.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C.航空D.水路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如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5﹣6题.5.(4分)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6.(4分)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如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读图回答7﹣8题.7.(4分)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8.(4分)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A.草地>荒地>林地B.耕地>林地>荒地C.荒地>草地>耕地D.林地>耕地>草地如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9.(4分)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10.(4分)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如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11﹣12题.11.(4分)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A.湖泊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沼泽水12.(4分)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A.地表风沙少B.山麓青青草C.树上柑橘红D.草场牦牛跑二、解答题,共2题,共52分.13.(28分)如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如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14.(24分)如图中M 、N 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请在答题卡图中表示洋流的两条线划上添绘箭头(暖流用“”,寒流用“”表示),以表明洋流的性质和流向. (2)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 、N 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3)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M 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2014年四川省高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共12题,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1.(4分)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1日17时30分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分析】主要考查了区时的计算,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求算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解答】解: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1日17时30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四川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 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图2为南海全年风功
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5—6题。
5.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
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运距(Km )
高速铁路
甲
0 20 40 60 80 100
市场占有率(%) 图1
20
城市 国界 Ⅰ级
Ⅱ级
Ⅲ级
6.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图3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8.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A.草地>荒地>林地 B.耕地>林地>荒地 C.荒地>草地>耕地 D.林地>耕地>草地
图4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图3
44421000 等高线及高程
山峰及高程 时令河
湖泊
河流
图4 0 2 4 6 8 10 12 14
0 1 2 3
4 5
2010年 1990年 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千米)
离市中心距离(千米)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10.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图5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 .湖泊水
B .地下水
C .冰雪融水
D .沼泽水 1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 .地表风沙少 B .山麓青青草 C .树上柑橘红 D .草场牦牛跑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13.(28分)图6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表1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气温(℃) 径流深度(mm ) 降雨量(mm 图
5
00 图6 果园 耕地 居民点
公路及桥梁
河流 等高线及高程 0 200 400m
(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6分)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12分)
(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
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
(6分)
14.(24分)图7中M 、N 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
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1)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请在答题卡图中 表示洋流的两条线划上添绘箭头(暖流用“ ”,寒流用 “ ”),以表明洋流的性质和流向。
(4分)
(2)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 、N 两渔场捕捞 作业的天气条件。
(10分)
(3)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M
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
(10分)
答案 ADBCA BCCDD CB 13、(28分)
(1)丘陵; 鞍部(4分)
(2)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6分)
(3)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12分) (4)赞成。
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临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
不赞成。
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
(6分) 14、(24分)
(1)在图中北纬45°以北的线上添绘“→”,箭头指向东北;在北纬45°以南的线添绘“→”,箭头指向西南(4分)
图7
°
°
°
(2)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 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10分)
(3)原料导向型。
临M海域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或工资水平低);临近欧洲,渔业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广阔;西频大西洋,海运交通方便。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