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学j第十一章 房产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248.50 KB
- 文档页数:27
1、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和利用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称为土地测量或户地测量,简称清丈。
土地及房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生产的基础。
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对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地籍测量获取的资料和信息成为制定经济建设计划、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地整理和规划、提供有关土地资料的科学依据。
(1)地籍测量的任务和特点地籍测量又称土地的户籍测量,其任务主要是通过测量和调查,确定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权属、界址、现状、数量、用途等基本情况的测绘工作。
地籍测量与地形图测绘相比,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地籍测量具有以下特点:1)地形图测绘主要是测绘地物和以等高线表示的地貌。
并标记碎步点之高程。
而地籍测绘主要是测绘土地及其附属物,以地籍要素为主,内容比较广泛,地籍图一般不表示高程。
2)地籍图的精度优于相同比例尺的地形图精度。
尤其是界址点的精度,如一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图根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5m。
一般须用解析法测定。
3)地形测绘的产品是地形图,而地籍测绘的产品是地籍图。
宗地图,界址点坐标、面积计算、各种地籍调查资料等。
这些成果一经审核验收,依法登记发证后,具有法律效力。
4)地形图的修测是定期的,周期长。
而地籍图变更较快,任何一宗地,与其权属、用途等发生变更时,应及时修测,以保持地籍资料的连续性。
(2)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基本控制点测量和地籍图根控制点测量。
1)基本控制点测量基本控制点包括国家各等级大地控制点,城镇地籍控制网二、三、四等控制点和一、二级小三角控制点。
2)地籍图根控制点测量地籍图根控制点是在各等级基本控制点的基础上加密的点。
(3)地籍图的测绘与地籍调查1)地籍图测绘①地籍图的坐标系统与绘图比例尺地籍图的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采用独立坐标系时应与国家坐标系联测。
地籍图的比例尺直接影响其使用价值,选择地籍图的比例尺应以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为前提,一般来说,成图比例尺愈大,各类要素的表示就愈详细齐全,权属界线及面积的精度就愈高,所需的人、财、物力及成图周期会更多和更长。
地籍测量学一、名词解释1.现代地籍(多用途地籍):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2.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3.地籍调查: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
4.土地分类体系:按照统一规定的原则和分类标志,将分类土地有规律分层次地排列组合在一起,就叫土地分类体系。
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为查清现状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而进行的土地资源调查。
6.房产分幅平面图:是全面反映房屋及其用地的位置、形状、面积和权属等状况的基本图,是绘制分丘图和分户图的基础资料。
7.房产变更测量:房屋发生了买卖、交换、继承、新建、拆除等涉及权属调查和面积变化而进行的更新测量。
8.地籍图: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
9.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之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的需要,为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的调查。
10.变更界址测量:是为确定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址、宗地形状、面积及使用情况而进行的测绘工作。
11.界址鉴定:依据地籍资料(原地籍图或界址点坐标成果),实地鉴定土地界址是否正确的测量作业。
二、综合题1.地籍的功能:地理性功能;经济功能;产权保护功能;土地利用管理功能;决策功能;管理功能;2.地籍的类别:①按地籍的用途划分,地籍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②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地籍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③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划分,地籍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3.地籍测量学的任务:确定地块的位置、面积,保持土地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地块的分割、合并、产权转移和利用类别变化的现势性和准确性。
4.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土地的权属状况;土地的位置;土地的行政区划界线;对城镇国有土地,调查土地的利用状况和土地级别5.土地权属调查的程序:①拟定调查计划;②物质方面准备;③调查地图的选择;④街道和街坊的划分⑤发放通知书;⑥土地权属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处理;⑦实地调查;⑧资料整理6.我国土地分类体系:①土地自然分类体系;②土地评价分类体系;③土地利用分类体系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统一性;科学性;实用性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原则:①实事求是的原则;②全面调查的原则;③一查多用的原则;④运用科学的方法;⑤以改进土地利用,加强土地管理为基本宗旨;⑥以“地块”为单位进行调查。
地籍与房产测量要点1 地籍及房产测量一、名词解释1. 地籍:记载每宗地的位置、四至、界址、面积、质量、权属、利用现状或用途等基本情况的簿册。
简言之,地籍就是土地的户籍。
2. 地籍调查:是政府为取得土地权属和利用状况等基本地籍资料而组织的一项系统性社会调查工作。
3. 地籍测量:调查和测定土地(宗地或地块)及其附着物的界线、位置、面积、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及其几何形状的测绘工作。
4. 地籍管理: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掌管土地权属,行使国家土地所有权管理,掌握土地信息,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仲裁土地纠纷,研究有关土地政策而采取的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措施体系。
5. 土地所有权: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他所拥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包括与土地相连的生产物、建筑物的占有、支配、使用的权利。
6. 土地使用权:依法对一定的土地加以利用和取得收益的权利。
7. 土地登记:土地权属管理的一种手段,是指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登记,是国家对土地权属的一项法律措施,土地一经登记就受法律保护。
它还是对土地的数量、质量管理的必要手段。
8. 土地统计:利用数字和图纸资料,系统地记载、整理、研究、分析和反映土地的占有、使用现状和规律的一项土地管理制度。
9.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土地资源调查。
其重点是查清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
10. 数字地籍测量:是利用数字化采集设备采集各种地籍与房产信息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在利用相应的应用软件对采集的数据加以处理,最后输出并绘制各种所需的地籍图件和表册的一种自动化测绘技术和方法。
二、简答1、权属主的确认方式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仲裁确认2、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方法(1)单位用地红线图(2)地产使用证(3)土地使用合同书和协议书(4)征(拨)地批准书和合同书(5)有偿使用合同书(协议书(6)城市住宅地产的确权3、土地分等定级的原则2 综合分析的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地域差异原则,级差收益原则,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4、初始土地登记的程序土地登记申请,审查,地籍调查,审核批准,注册登记、颁发证书5、土地统计的程序(1)搜集资料(2)调查和初测(3)编写土地统计文件(4)上报、审核6、地籍控制测量的特点(1)地籍控制点的密度与测区的大小、复杂程度、测区内界址点的总数和要求的界址点精度有关。
地籍测量学1 11章知识点地籍测量学1-11章知识点第一章1.地藉的定义。
地籍是以土地权属为核心,宗地为基础,由国家监督管理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状况等基本土地信息的集合。
2.土地清册回答了一个地块的哪六个问题?首先,“谁的”具体指所有权人与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二,“其中”具体指土地及其附属设施的空间位置。
第三,“有多少”,具体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量的描述。
第四,“在什么时候”,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时间。
第五,“为什么”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使用的存在依据及相关解释。
第六,“怎么样”,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过程说明或依据。
3.地理的功能是什么?1)地理性功能2)经济功能3)产权保护功能4)土地使用管理职能5)决策职能6)管理职能4.地藉是如何分类的?(1)根据地籍的用途:税务地籍、财产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2)根据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3)根据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城市地籍和农村地籍。
5.地藉调查是如何分类的?(1)根据调查时间和任务: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2)根据测区的不同功能:农村地籍测量和城市地籍测量。
6.地藉调查包括那些调查内容?(1)税务地籍调查的内容。
(2)产权地籍调查的内容。
(3)多用途地籍测量的内容。
具体内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
7.土地利用调查实施程序。
(土地调查的核心是土地权属调查和房地产权属调查)(1)准备工作。
(2)外业调查,勘测。
(3)内业工作。
(4)检查验收。
8.土地调查的含义和内容。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第二章1.土地权属的含义。
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产权的所有权,是土地上存在的一种排他性的、完整的权利。
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权利。
地籍测量与房产测绘一﹑实习目的《地籍测量与房产测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其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
只有通过实习,才能进一步深刻领会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才可掌握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控测的基本作业方法;并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实习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所学的控制测量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模拟的实际中去,从而比较系统地掌握地籍测量与房产测绘的基本技能﹑作业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1﹑教师做好表率,对学生应加强管理严格要求。
2﹑严格遵守考勤制度,保证正常的工作时间。
在实习期间不得迟到早退无故缺席,作到有事必须请假。
应发扬艰苦奋斗和连续工作的作风,养成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
3﹑通过本次实习,要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树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对观测成果不得涂改转抄及伪造,若发生以上不应有事件,则应严肃处理。
要使学生养成“真实准确及时“的工作作风。
应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坚持原则,对不合格的成果,一律返工。
4﹑搞好内外团结,师生间同学间相互尊重互相支持加强团结协作;应尊重当地政府,遵守当地的乡规民约及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
5﹑充分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团员应带头完成任务,带头吃苦,带头遵守规章制度,带头学习。
各班学生干部和实习组长应各尽其责。
6﹑应团结一致,大力协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三、实训主要设备及工具:全站仪一套,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套;电脑一台,钢尺一套。
四、实训内容及指导本次实习包括以下内容:1)仪器检校提交仪器检校的数据及成果。
2)控制测量提交平面控制实测数据及平差报告。
3)地籍测量要求每个小组完成一份合格的观测资料,完成测区1:500地籍平面图一幅并且每人应上交一份地籍调查成果(表、图、册)。
4)房产测绘要求每个小组完成一栋教学楼的房产测量,提交房产测量报告,完成分层图、平面图、面积计算。
三、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及地籍图的内业处理(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数据采集过程就是利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获取有关的地籍要素信息数据,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存储、记录、或直接传输给数据处理设备的过程。
地籍与房产测量1.什么是地籍?什么是地籍管理?答:(1)目前对地籍的主流解释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并利用数据、表册、文字和图等各种形式表示。
(2)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权属调查、地籍测量等)、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分等定级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措施。
2.地籍有哪几类?它们之间有何区别?答:(1)按地籍的用途划分,地籍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2)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地籍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3)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划分,地籍测量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4)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划分,地籍可分为常规地籍和数字地籍3.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地籍有哪些特点?答:(1)土地调查答:(1)地籍的空间性(2)土地登记(2)地籍的法律性(3)土地统计(3)地籍的精确性(4)土地分等定级(4)地籍的动态性(5)地籍档案管理5.地籍管理的原则是什么?6.地籍管理的手段有哪些?答:(1)按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进行答:(1)行政法律手段(2)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和系统性(2)测绘手段(3)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3)图簿册手段(4)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4)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手段7.什么是土地的权属?答:土地权属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8.土地权属分为哪几种?10.城市土地使用权确认的依据有哪些?答:(1)土地所有权答:(1)单位用地红线图(2)土地使用权(2)房地产使用证(3)土地他项权利(3)土地使用合同书(4)征(拨)地批准书和合同书9.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有几种?(5)有偿使用合同书(协议书)和答:(1)农村地区(含城市郊区)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土地使用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6)城市住宅用地确权文件(2)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1.地籍调查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2.什么是初始地籍调查,什么是变更地籍调查?答:(1)初始地籍调查是指土地总登记之前对调查区范围内全部土地进行的一次普遍调查(2)变更地籍调查是指变更土地登记前对变更宗地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