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袁世凯家族到底多有钱?袁世凯顿顿吃人参鹿茸
- 格式:docx
- 大小:6.95 KB
- 文档页数:4
[袁世凯家族到底多有钱]袁世凯家族读后感袁世凯的起居饮食袁世凯的总统府,最初在石大人胡同(今__街)的前清外务部迎宾楼。
1912年7月,又迁至铁狮子胡同1号。
1913年春正式迁入 __。
同年10月10日,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__便成为袁世凯的正式官邸,官称“总统府”。
同时,北海及团城均划归为总统府范围,号称三海。
但北海及团城主要是袁世凯的公子们居住、读书之地。
袁世凯自迁入 __后,直至病逝的三年时间中,他仅出过三次 __。
一次是1913年10月10日,赴太和殿宣誓就任大总统;一次是1914年9月28日,赴孔庙祭孔;另一次是同年12月23日至天坛行祭天大礼。
袁世凯每次出总统府,仪銮警卫,与前清帝王并无二致。
比如至天坛行祭天礼,自新华门至天坛沿途要“戒严净街”,用黄土垫道。
袁世凯乘坐汽车,前有步军统领江朝宗、警察总监吴炳湘骑马并肩开道,后有总统府指挥使徐邦杰保镖,四周围大队骑兵前呼后拥,威严十足!袁世凯总统府的财政经费,按预算民国元年为113万元,民国二年为178万元,民国三年则增至234万元。
而袁世凯的年俸,法定为36万元,这在当时居各 __总统年薪之冠,比美国总统高一倍多(美国总统年俸美金7.5万元,折合银元15万元)。
此外,袁世凯还每年领公费48万元,交际费36万元。
然而,这仍然只是表面规定的数字,实际上他的法外收入要比年俸多得多。
究竟有多少,大概只有他的总管袁乃宽知道。
不过,从下面的一个例子也可略见一斑。
依照前清旧例,崇文门税监每年进献银10万两为袁世凯妻妾子女的“化妆费”。
自袁世凯开其端,以后每届民国总统,除黎元洪外,照收不辞。
此外,总统府的特别费也无定额,袁世凯可以随时批条子到财政部、交通部所控制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取款,而无须说明用途。
大总统批的条子,申领几万、十几万,以至几十万,都是不足为奇的。
有这样一位大总统的父亲,袁家子女吃喝挥霍,自然从不计较钱财。
1913年,袁世凯的家眷也陆续搬入 __。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后宫生活袁世凯的三宫六院
导语: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过多年来的苦心折腾,终于当上了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他在北京故宫太和殿正式就职伊始,就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过多年来的苦心折腾,终于当上了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他在北京故宫太和殿正式就职伊始,就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收缴国会中的国民党议员证书,导致国会因人数不足而无法开会;紧接着便以“人民滥用民主自由、人民政治认识尚在幼稚时代”为由,废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原定的内阁制为总统制,把总统任期改为10年,而且明确总统任届没有任何限制。
两年之后的1915年12月,袁世凯竟然改元洪宪,把总统府改称为新华宫,以此实现袁世凯个人的皇帝之梦。
袁世凯改元当上洪宪皇帝后,虽说已刚刚进入民国时代,但他还是要象封建时代那些帝王们一样,决意先要把他的“三宫六院”、后妃成群的后宫生活安排好,似乎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位洪宪皇帝的“瘾”过足。
早年的袁世凯,在对待女色的问题上还是比较讲究一些操守的。
明媒正娶的妻子于氏,长相端庄,知书达理,为人谨慎,与袁世凯相处倒也和谐美满。
然而,随着官位的不断升迁,特别是成为地位尊崇、权势显赫的大清朝廷高层命官之后,袁世凯对于女色的贪婪也就越来越异常强烈了。
袁世凯的原配夫人于氏人老珠黄,早已无性福和谐而言了,而袁世凯本人随着权位的高升则越老越轻狂,对于女色的需求则越发变得难以满足了。
这大概就是因为“权力是最有效的春药”的缘故吧!于是,袁世凯甩开膀子在女色问题上越发肆行无忌了。
据说,他把一个又一个他看上眼的漂亮女人都弄到了自己的床上,并挑出一些好的直接纳为
生活常识分享。
袁黎冯段:北洋四大元首家产大公开作者:金满楼来源:《读书文摘》2014年第12期一、袁世凯遗产百万袁世凯出身世宦,年轻时又分得一份丰厚家产,其一生不曾为钱所困。
只是,袁为人轻财尚侠,钱财易得而挥霍极快,后投入父辈好友吴长庆营中,机缘所至,先任朝鲜商务监督,后至小站大练新军,由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变清末重臣为民国总统,及至人生之巅峰。
如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标准,为官多年的袁世凯应置下不菲的家产,但公道地说,老袁一生经手的钱财无数,其特征却是“贪权不贪财”,若论积财,比他富有的北洋部属大有人在。
1916年6月,袁世凱称帝败亡,死后留下一大笔遗产供妻妾子女分配。
据说,袁世凯病重时曾召见原幕僚王锡彤,其案头置一单,所有现钱、存款、股票等合计200多万银元,他指给王锡彤说:“余之家产,尽在于斯。
”王锡彤长于经济,精通理财,清末时曾为袁氏亲信,因主办实业而闻名。
袁世凯此次召见他,即为清理家产考虑。
不过,临到分配遗产时,主持者却改为了袁世凯生前知交、后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
在徐的主持下,袁世凯一生所积累的田产、股票、现金折为30份,诸子各一份,姬妾无子女者一份,未出嫁女两人一份,每份8万余元(以下均指银元),合计260万元。
袁世凯的三女儿袁静雪则另有说法,据其所称:“大哥袁克定,因系嫡出长子,独分40万,其余庶出的儿子,每人各分得12万银元。
他们所分的钱数,除了现金以外,还有折合银元数字的股票,包括开滦煤矿、启新洋灰公司(即水泥)、自来水公司等股票在内”;“他们兄弟,每人还分得有10条金子,……女儿们每人只给嫁妆费8000银元。
我娘和各个姨太太都不另分钱,各随她们所生的儿子一同过活。
”因时隔多年,袁静雪的回忆也未尽可靠,不过袁世凯之孙袁家宾(第六子袁克端之子)曾见过一份分家的账单,此单没有说明袁世凯正妻于氏与嫡子袁克定的所得,但上面记载了大、二、五、六、八、九姨太太(三、四、七姨太太去世)各分得现款6万元、黄金30两;其他诸子则各分得现款8万银元、黄金40两,股票折合约7万银元。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民国吃货袁世凯 1天吃4.8斤馒头、18个鸡蛋导语:袁世凯在当大总统期间的一天:(一)每日早上都是6点起床;(二)洗刷;(三)吃早饭,吃一大碗鸡丝汤面条、4个四两重的大馒头、6个鸡蛋;(四)正式上袁世凯在当大总统期间的一天:(一)每日早上都是6点起床;(二)洗刷;(三)吃早饭,吃一大碗鸡丝汤面条、4个四两重的大馒头、6个鸡蛋;(四)正式上午办公;(五)在十一点半吃午饭,4个四两重的大馒头、6个鸡蛋;(六)正式下午办公;(七)吃晚饭,4个四两重的大馒头、6个鸡蛋;(八)休息。
PS:一天之内,合计可吃馒头4.8斤、鸡蛋18个袁世凯关于吃的理论:能吃才能干。
他为此不仅自己坚持如此,还将此观念教给下一代。
长子袁克定因饭量小,常常遭到老爷子的教育。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袁克定也想出一招:在吃饭时,趁袁世凯不注意,偷偷地把大馒头揣进怀里,再对父亲说自己已经吃完了。
结果,有次那大馒头刚出笼没多久,太热了。
袁克定揣馒头揣习惯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揣了进去。
于是,袁克定胸部都被烫出水泡了,可为了不穿帮,还是咬着牙没说。
吃货袁世凯。
除了大碗面、清蒸鸭子与黄河鲤鱼外,袁世凯还爱吃红烧肉、肉丝烧韭黄、蹄膀、肘子、高丽白菜、洋点心等。
袁世凯吃饭速度快,吃相不雅。
在吃饭时,袁世凯养成了速战速决、不顾吃相、吃得满头大汗的习惯。
袁世凯爱吃大碗面条。
一大碗热腾腾的面条刚刚上桌,袁世凯眼里就冒绿光了,也不顾什么吃相,三下五去二,几口就把一大碗面条给喝得精光。
袁世凯每年冬天都吃清蒸鸭子。
因为爱在冬天吃清蒸鸭子,所以袁世凯喜欢自己养鸭子。
时间一长,他都琢磨出来了,将鹿茸弄成碎末生活常识分享。
袁世凯的私生活作者:启明星来源:《廉政瞭望》2008年第02期袁世凯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他在许多人眼里是个相对遥远的脸谱式人物。
他担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在中南海深居简出,其生活细节鲜为人知。
刻板的饮食习惯袁世凯最有特点的是刻板而保守的饮食起居习惯。
袁世凯的饮食起居有一套固定规矩。
据他的三女儿回忆,在担任总统期间,袁世凯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洗漱,6点半吃早饭。
他总是在中南海的居仁堂楼上吃一大海碗的鸡丝汤面作为早饭,然后便拄着包着铁头的藤杖“梆、梆”的下楼去,在办公室里干公务。
中午11点半要吃午饭了。
他对于饭菜的要求并不高,饭菜花样经久不变,而且摆的位置也不变。
例如,入冬后每顿必有他最爱的清蒸鸭子,而且一定摆在桌子中间,韭黄肉丝必定摆在东边,红烧肉摆在西边。
身边放着朝鲜族三姨太拿手的“高丽菜”。
一般下午7点,袁世凯要吃晚饭了。
平时的晚饭按部就班,而星期日的晚饭就丰盛多了。
这是袁家人全家聚会的时候。
除了大厨房供应的菜之外,各房的姨太太们都会带各自做的有特色的菜来与大家同吃,例如二姨太做的美味熏鱼。
这时的袁世凯一改平日的严肃,与大家随意说笑,逗儿女们玩。
周末聚会大约持续到9点,袁世凯就寝。
迂腐的封建家规袁世凯每天午饭后,习惯午睡大约一个小时,下午2点又开始在办公室工作,直到5点后停止工作,他便与姨太太们和年龄较小的儿女们到中南海各处去散步。
他游园的排场与古代的皇家不相上下,即使在中南海也要“净园”。
在袁世凯一行准备去哪看看时,没出门前的一个小时就有人吹着哨子,沿途四处通知,叫人们回避。
夜间休息,袁世凯制定了姨太太轮流值宿的制度。
轮到谁,谁就由丫头们把用具搬到袁世凯的卧房里。
虽然他名义上有9个姨太太,但是实际同居的只有第五、六、八、九4个姨太太,每人轮值一周。
虽有轮值,但第二天早晨却依然要五姨太伺候一切。
五姨太是袁世凯的得力管家,他的吃穿等琐事只有五姨太才能打点好,五姨太自然受他宠爱。
但是当袁世凯死后,五姨太第一个把袁世凯的值钱细软席卷一空,夺门而逃。
袁世凯有一怪毛病,吃饭时总喜欢...弄得儿子们很难
受
本文导读:
今天我们要讲一讲袁世凯的其他事情,其实袁世凯是很有才气的,当然对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袁世凯呢,一开始是奉李鸿章的命令,在天津小站练兵,因为他独特的带兵能力,所以呢,很快得到了晋升,其实袁世凯这个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把他想的太坏太坏了。
这个人自己要求十分高,当然对家人要求也是很严格的,不管是从生活上,还是从其他方面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他的生活饮食规律,他每天早上起床,喜欢吃一碗面条,然后和一碗稀饭。
这个习惯,好像一直都有,并且保持了很多年,中午他喜欢吃鱼,所以呢,中午就吃鱼,其实袁世凯对吃并不是太讲究,只是经常的吃那几道菜,也不会经常改变,一年也许就是那几个菜。
袁世凯在吃饭的时候,有两个要求,这两个要求呢,他的家人有时候也会觉得别扭,但是呢,却又不敢说,什么要求呢?首先一个是吃饭的时候,全家人都要到场,一起吃,这个习惯其实没什么挺好,很多家庭都是这样,饭做好了,等家人都到了再吃饭,这个没的说。
第二个就有点尴尬了,虽然也没有什么,但是长此以往会让人很尴尬,那就是袁世凯吃饭的时候,总是很严肃,有时候吃饭的气氛就很紧张,而且他很爱自己的儿子,经常给他们夹菜,按说这夹菜是好事啊,长辈对自己的关心,有什么不好?据说有一次,袁克文吃饱了,袁世凯按照习惯给他又夹了一个馒头,这可难坏了他,父亲给夹的菜,是肯定要吃的,要么就是不尊敬啊,但是已经吃饱了,他也不敢拒绝,于是偷偷的把,,馒头藏到了袖子里
所以呢,袁世凯的儿子有时候很害怕父亲会给他们夹菜。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一家人和一家人不一样,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并没有觉得什么,但是在外人看来有时候就会不可思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天天喝人奶让袁世凯死于尿毒症
导语:公元1916年6月6日清晨,在北京紫禁城内,悲伤的哭声和欢快的雀跃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哭声来源于袁世凯的小妾和儿子,袁世凯在这一天走完了
公元1916年6月6日清晨,在北京紫禁城内,悲伤的哭声和欢快的雀跃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哭声来源于袁世凯的小妾和儿子,袁世凯在这一天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而欢呼声却来自清朝皇族,对于袁世凯的死,他们欢呼雀跃,兴奋异常。
其实,今天的我们都知道,袁世凯的死因是尿毒症,但是引发他死亡的导火索与他复辟帝制有紧密关系。
就在他死前一年,1915年的12月,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宣布恢复帝制,建立中华帝国,改元洪宪,自己当上了皇帝。
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行为触怒了民众,引发举国声讨,自己也众叛亲离,身处四面楚歌之中,在当皇帝83天之后,被迫宣布取消帝号,但是此后的袁世凯心灰意冷,最终没多久他就忧愤成疾,最终死去。
对于袁世凯的死因,当然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在一些材料中,我们也能发现袁世凯致病的原因。
其实,袁自小身体强壮,参军之后,也一直身材健壮,不过袁世凯即便在中年染疾,但也不至于就此撒手归天。
而他的死,一方面离不开精神打击,另一方面与他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据曾经在袁世凯麾下任职多年的天津袁府任总管陶树德回忆,他一直随侍袁左右直至袁去世。
据他所说,袁每天凌晨五时起床,随后会去批阅文件,“然后喝茶、牛肉汁、鸡汁。
七时早点,包子四色,鸡丝面一碗”。
“十时左右,进鹿茸一盖碗。
十一时许,进人参一杯。
中午十二时午餐”。
早晨就这么过去了。
袁世凯民初家的复杂人生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备受争议的政治家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众多起伏和曲折。
除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外,袁世凯的家庭生活同样复杂多样。
本文将以袁世凯家庭为切入点,探讨他的复杂人生。
一、家族背景带来的矛盾袁世凯出生于河南一富裕农村家庭,他的父亲是村里的地主。
在农村中,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常常激化,这也使得袁世凯在家庭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矛盾。
他的家庭背景让他在成长过程中既享受了物质上的富足,又遭受了农民的不满与敌意。
二、家族担负的期望袁世凯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希望他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一名优秀的儿子。
然而,袁世凯却对学业不感兴趣,更倾向于军事和武术训练。
这与家族期望之间的冲突使得他与家庭关系紧张,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疑虑。
三、复杂的家庭关系袁世凯在家庭中并非独生子女,他有多个兄弟姐妹。
然而,他与家人之间的关系却并不亲密。
他的父亲对他的军事志向不满,而同样具有军事兴趣的弟弟却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和鼓励。
这种差异对袁世凯的心理有着深远的影响,造成了他内心的挣扎和孤独感。
四、家庭与政治的交织袁世凯的家庭生活与他的政治生涯紧密相连。
他通过与一位富商家族的女儿结婚,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力。
然而,这段婚姻也经历了诸多波折和矛盾,使得袁世凯与妻子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紧张。
五、家庭的支持与压力在袁世凯的政治生涯中,家庭对他的支持和压力并存。
他的妻子常常在家庭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他的政治野心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这种家庭的双重压力使得袁世凯在政治舞台上做出了许多艰难的选择和决策。
六、复杂人生的收获与遗憾袁世凯的复杂家庭背景和政治生涯给他的人生带来了诸多收获和遗憾。
他通过政治手腕和家族背景取得了巨大的权力,成为了中国政治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然而,他也因其政治手段和行为备受争议,并在晚年遭受内外敌人的围剿。
综上所述,袁世凯的家庭生活十分复杂多样,他在家族背景、家庭关系和政治压力之间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袁世凯的命值多少钱?结果高到令人吃一大惊导语: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禁于瀛台,过着郁郁寡欢的日子。
而袁世凯则深受慈禧重用,官运亨通,升至军机大臣。
这使光绪咽不下这口气,对袁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禁于瀛台,过着郁郁寡欢的日子。
而袁世凯则深受慈禧重用,官运亨通,升至军机大臣。
这使光绪咽不下这口气,对袁世凯恨之入骨。
当初光绪帝全权委托于他,却不料袁却卖身求荣,一夜之间形势逆转,变法夭折,光绪被囚,戊戌六君子被杀,朝中大权又重新回到了慈禧手里。
而这一切,在光绪看来,全都是袁世凯告密造成的,不杀袁世凯怎解心头之恨呢?于是,光绪帝病危之际,曾留下遗言给隆裕皇后,命其杀掉袁世凯,为自己报仇,雪戊戌之恨,雪戊戌之耻!光绪、慈禧的相继归天,两宫大丧期间,隆裕皇太后无暇顾及此事。
但光绪皇帝留此遗言的消息却早已传到了袁世凯的耳里。
听闻此事后,他是吓得浑身瘫痪,可又不敢告休,怕引起朝中猜疑,那样会死得更快!一连数日,袁世凯都在苦苦思索着如何解救自己,渡过这生死难关。
反复想了无数遍之后,他想到了小德张。
慈禧在世时,袁世凯就与小德张有过不少接触,互相利用、内外勾结。
现在,小德张正是春风得意时,他成了隆裕眼中的红人,也只有他能向隆裕说得上情。
想到这儿,袁世凯不敢耽误,趁宫里宫外都忙着两宫大丧之事,还未来得及处理他时,他就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前来找小德张。
事先,吩咐下人将一大堆金银珠宝悄悄地送进了小德张的府里。
这天,小德张正在自家宅邸歇息,突然听闻袁世凯来访。
两人彼此寒暄之后,袁世凯眉头紧锁,长叹一声。
小德张故意装出糊涂的样子,拱身问道:“袁大人有何难事,竟如此长吁短叹?!”“不瞒公公,最近生活常识分享。
袁世凯一妻十五妾,每日吃鹿茸海狗肾,死后只有朝鲜姨太为其殉葬袁世凯是清末民初最强有力的一支力量,他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作为北洋军的领袖,逼迫清帝退位,自己就任民国大总统,之后又自称皇帝,在全国一片的骂声中死去。
袁世凯的一生充满争议,有人说他是民贼,有人说他是英雄。
今天咱们撇过这个不谈,单说说这位“皇帝”的后宫们。
袁世凯有一妻十五妾,对历代帝王来说,这个数量并不算多,但作为大总统,还是很显眼的。
袁世凯曾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说:“从前咸丰帝玩赏四春,我今天却有十几个春哩。
”袁世凯部分女眷,中间为于氏不过袁世凯纳妾,颇有“宁滥勿缺”的味道,这一妻十五妾中,除了正妻于氏为人端庄谨慎、贤慧明理外,其他姬妾的“文化层次”和“综合素质”普遍比较低。
如出身贫贱的有二姨太黄氏,和袁世凯同乡,是豆腐坊里的黄家女儿;七姨太范氏,是袁世凯奶妈的女儿;十二姨太汪氏,和袁世凯同乡,是一个船夫的女儿。
袁世凯和儿孙们别人处得来的,如八姨太叶氏,家道败落后被卖到地主家,后转增给袁世凯为妾;九姨太贵儿,是别人家的婢女。
其中竟然还有三人属于妓女改良,如四姨太柳三儿,原是天津韩家班的名妓;五姨太红红,出身妓院;十三姨太周氏,杭州名妓。
为了“应付”这些姨太太,袁世凯每天都要服用鹿茸、海狗肾等补药,天天一把人参一把鹿茸地放在嘴里嚼着当饭吃。
更荒唐的是,他还雇佣了两个奶妈,每天喝两个奶妈所挤出的人奶滋养身体。
夜间休息,袁世凯制定了姨太太轮流值宿的制度。
轮到谁,就由谁责令丫头们把用具搬到袁世凯的卧房里,每个姨太太轮值一周。
在众姬妾中,袁世凯最喜欢的就是被称为“洪姨太”的六姨太了。
洪氏的哥哥是奉命刺杀宋教仁的洪述祖。
洪姨太生的“粉装玉雕”,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而且能说会道,聪明伶俐,深得袁世凯的喜爱,成为房中的宠物。
袁世凯对这位王熙凤似的六姨太信任有加,不但让负责管理自己的“小金库”,更是对她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袁世凯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改制称帝,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一心想当皇贵妃的六姨太“枕边风”的鼓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袁世凯家族到底多有钱?袁世凯顿顿吃人参鹿茸
导语:袁世凯宦海沉浮三十年,特别是做上山东巡抚、成为封疆大吏之后,权力一步步加强、膨胀,直至尊为一国之首,更是登峰造极。
在漫长的政治生涯
袁世凯宦海沉浮三十年,特别是做上山东巡抚、成为封疆大吏之后,权力一步步加强、膨胀,直至尊为一国之首,更是登峰造极。
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袁世凯也巧取豪夺,为袁氏家族积累下万贯家财。
袁世凯总统府的财政经费,按预算民国元年为113万元,民国二年为178万元,民国三年则增至234万元。
而袁世凯的年俸,法定为36万元,这在当时居各共和国总统年薪之冠。
此外,袁世凯还每年领公费48万元,交际费36万元。
然而,这仍然只是表面规定的数字,实际上他的法外收入要比年俸多得多。
究竟有多少,大概只有他的总管袁乃宽知道。
不过,从下面的一个例子也可略见一斑。
依照前清旧例,崇文门税监每年进献银10万两为袁世凯妻妾子女的“化妆费”。
自袁世凯开其端,以后每届民国总统,除黎元洪外,照收不辞。
此外,总统府的特别费也无定额,袁世凯可以随时批条子到财政部、交通部所控制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取款,而无须说明用途。
大总统批的条子,申领几万、十几万,以至几十万,都是不足为奇的。
有这样一位大总统的父亲,袁家子女吃喝挥霍,自然从不计较钱财。
袁世凯不习惯吃西餐,也和他不信西医一样,他很少吃西药,顶多是苏打片之类的帮助消化的药。
他很信中药,中药是吃参茸等滋补品。
他常常一把一把地将人参、鹿茸之类的放在嘴里嚼。
袁世凯就是吃饭,也离不开参茸这类补品。
他还雇有两个奶妈,每天都要吃这两个奶妈所挤出的奶。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