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2006_2004年传播学考研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总分150, 做题时间150分钟)名词解释题1.群体传播(南开大学2004研)SSS_TEXT_QUSTI分值: 4.5答案:群体传播是指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问的传播互动机制。
日本学者岩原勉认为:“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
因此,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群体压力(武汉理工2007研;北师2003研)SSS_TEXT_QUSTI分值: 4.5答案:群体压力是指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
它不仅是群体保持协调统一的前提,也是人的社会合作性的体现。
3.流言(华农2011研;南京理工2011研;人大2004研)SSS_TEXT_QUSTI分值: 4.5答案: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
流言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的信息形式。
流言的发生有两个特点:①流言通常是围绕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发生的;②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暖昧性增加,会推动人们去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
4.奥尔波特公式《电子科技大学2011研)SSS_TEXT_QUSTI分值: 4.5答案:奥尔波特公式是指由传播学者奥尔波特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流言流通量公式,他认为,在一个社会中,漉言的流通量,与问题的重要性和涉及的证据暖昧性之乘积成正比,即: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武汉理工大学研招办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含微观、宏观经济学)2007——2009经济学(含微观、宏观经济学)1997——2000,2002——2006(2002——2004,2006有答案)宏观经济学2004——2006(2004有答案)货币银行学2004——2007(2004有答案)国际贸易概论1998——2000,2002——2009(2002——2004有答案)国际金融学2002,2004——2009(2002,2004有答案)国际市场营销2002财政学2007产业经济学2002,2006——2009(2002有答案)电子商务概论2008——2009运输经济学2002——2009区域经济学2007人力资源管理2007管理学概论2004——2007(2004有答案)管理学原理1997——2000,2002——2009(2002——2004有答案)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01——2009复试科目:国际贸易学2003加试科目:国际金融学2003;国际市场营销学2003复试科目:产业经济学2003复试科目:数量经济学专业复试2003文法学院伦理学基础综合2007——2009伦理学原理2007——2009伦理学2002——2005民法学2007民商法学2008——2009民商法学综合2007——2009经济法学2002,2004——2009经济法综合2007——2009法学综合2002——2006知识产权2007知识产权法2002——2005法理学与知识产权法2004——2005社会心理学2002心理学200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2002——2009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007——2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发展2007——2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2——2009新闻传播专业综合考试(含广告学、编辑出版学)2004——2005出版发行综合2006——2009广告学综合2006——2009传播学原理2004——2009专业综合(教育学、运动训练学)2007体育教育综合(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2008——2009运动生理学2007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复试(科技法方向)2003加试科目:专业加试2003;加试(科技法方向)2003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2002——2006,2008——2009教育管理学2002——2006,2008——2009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教育学2003;教育心理学2003外国语学院二外日语2002——2009二外法语2002——2009二外德语2002——2009二外俄语2003——2009基础英语2001——2009(注:其中2002,2003,2005年的试卷名称为“综合英语”)英语语言学2001——2003,2006——2009(2001有答案)语言学及英美文学2004——2005英美文学2007——2009英语写作2002复试科目: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复试2003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综合(含设计艺术史论、工业设计及其理论、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视觉传播艺术设计、动画艺术设计及其理论、数字艺术设计及其理论)2008——2009美术学专业综合2008——2009艺术学专业综合2008——2009设计艺术学专业史论2003——2006,2008——2009 美术学专业史论2008——2009艺术学专业史论2008——2009音乐艺术研究专业综合(报考艺术管理方向)2009 视觉传播艺术设计基础2007速写与焦墨山水画2005速写与花卉白描2005——2006速写与人物写生画2005——2006速写与色彩人物写生2005,2007速写与泥塑人物写生2007速写与素描人物写生2005速写与水彩或水粉画创作2005速写与装饰画创作2005——2006中外美术史2002,2005,2007中国美术史专题2006中国画创作基础2007艺术美术专业基础2007美术史论2005——2007美术理论2004艺术学概论2007艺术设计史基础2004——2005,2007艺术史论基础2007艺术设计史论基础2003,2006艺术设计理论2002艺术设计史2002专业史论2007艺术设计学“专业设计基础”2002专业设计2002信息设计基础2004——2005动画创作基础2004——2006艺术管理专业基础2004——2005,2007艺术教育专业基础2007民艺专业基础2004 ——2005民间美术2007民间艺术设计及其原理2006设计基础理论与设计基础表达2002环境艺术设计基础2006——2007环境艺术设计与公共艺术创作专业基础2002动画与数字化设计艺术基础2007动画设计与数码设计基础2002系统设计及传播艺术基础2002系统设计及传播艺术理论2002工业设计理论2002工业设计基础2004——2007数码设计理论2002数码艺术设计基础2003中外建筑史2002动画创作理论2002动画创作基础2003环境艺术设计2002环境艺术设计基础2004——2005公共艺术创作与设计2002公共艺术设计基础2006卡通画创作2002专业设计(计算机艺术设计)2002专业设计(系统设计及传播艺术设计)200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基础)2003设计艺术学专业工业设计方向设计基础2003平面设计基础2003——2005平面艺术设计基础2006现代美术与公共艺术设计基础2003设计管理2006设计基础(展示设计及理论方向)2006信息设计基础2006影视艺术设计基础2006音乐艺术研究2007复试科目:艺术与设计学院复试2003加试科目:艺术与设计学院加试2003理工学院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弹性力学2002——2004,2007理论力学2002——2009工程力学2004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微机原理(即:微型计算机原理)1997——2000,2002——2004 岩石力学1997——2000,2002岩体力学2003——2007(注:2003年有两种)结构力学2002——2009量子力学2004——2009物理光学2002,2004——2009电磁场与电磁波2004电磁场理论2005——2009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01——2009数值分析2002,2004——2007高等代数2001——2009数学分析2002——2009常微分方程2002——2007线性代数2002普通物理2002——2009运筹学2002——2008(注:2002年试卷有两种)物理化学2002——2009有机化学2002——2007无机化学2002——2009化学原理2008——2009基础无机化学2007物理化学原理2007高等数学2007,2009高等数学(工)2002——2006,2008高等数学(二)2004高等数学(文)2003——2005复试科目:应用化学专业复试2003复试科目:应用数学专业复试2003复试科目:固体力学专业复试2003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物理化学2002——2009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岩石力学1997——2000,2002岩体力学2003——2007(注:2003年有两种)岩石力学与工程2004——2009矿山岩石力学2002无机化学2002——2009浮选2002固体废物处理工程2002水污染控制工程200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2002化工基础2002——2007化工原理2002——2009(注:2002年称“环境化工原理”)采矿学2002安全工程学2007——2009爆破工程2002——2009(注:2003年称“凿岩爆破”)流体力学2002——2004胶体化学2003——2009结晶矿物学2003——2006环境学概论2004——2009环境化学2004——2007环境流体力学2002,2005——2007环境工程微生物学2005——2006环境生物学2005——2007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采矿工程专业复试科目:专业复试2003环境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环境工程专业复试2003;加试科目:环境工程专业加试200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基础2002——2009普通物理2002——2009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医学综合一(含生物化学、无机化学)2008——2009医学综合二(含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2008医学综合三(含生物化学、组织学)2008——2009医学综合2002,2004细胞生物学2002——2007组织学2002——2007物理光学2002,2004——2009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2007计算机在材料中的应用2004——2005工程材料2002——2007生物化学2002——2007物理化学2002——2009有机化学2002——2007无机化学2002——2009陶瓷工艺原理2002玻璃工艺原理2002复合材料工艺2002铸造合金及其熔炼2002塑性成型原理2002材料成型原理2003——2009焊接冶金2002金属热处理2002金属材料学2007固体物理2002——2009聚合物加工原理与工艺2002胶凝材料学200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2002,2004——2009金属学及热处理2002硅酸盐物理化学2002高分子化学及物理2002高分子化学2003——2009金属学原理2002——2007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物理化学2003;材料学院同等学历加试2003材料学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物理化学2003;材料学院同等学历加试2003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物理化学2003;材料学院同等学历加试2003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复试2003;加试科目:生物化学2003;组织学2003机电工程学院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机械原理1997——2000,2002——2009机械设计1997——2000,2002——2009控制工程基础2002——2009统计质量管理2005——2009传感器原理2003——2009传感检测技术2002——2003传感技术1997——2000传感与检测技术2002电子技术基础2002——2009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人机工程学2002——2006机电工程学院2003年同等学历考研加试题(测试技术)机电工程学院2003年同等学历考研加试题(机械原理)机电工程学院2003年同等学力考研加试题(机械设计)机电工程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汽车工程学院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理论力学2002——2009汽车理论基础2002——2009发动机原理2002——2009摩托车理论与结构设计2002汽车运用工程2002——2009汽车运输工程2002——2003工程热力学2002——2008汽车运输学2003——2005,2007交通运输学2006汽车营销与策划2009汽车市场学2004——2008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复试科目:动力机械及工程复试2003;加试科目:发动机构造2003;发动机原理2003车辆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汽车构造2003;汽车理论200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自动化学院电路1997——2000,2002——2009电工技术基础2002电工原理2003——2006控制理论基础2002自动控制原理1997——2000,2002——2009信号处理技术2002——2005(注:2002——2003年称“信号分析与处理”)传感技术1997——2000传感与检测技术2002传感检测技术2002——2003传感器原理2003——2009电机及拖动基础2001电力电子技术(一)2007电力电子技术2002——2006,2008——2009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2002——2009数字电路2003——2009逻辑设计2004——2006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复试科目: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复试200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复试科目: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复试2003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复试科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复试2003;加试科目:自动控制原理2003;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200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据结构1997——2000,2002——2008操作系统1998——2000,2002——2008计算机组成原理2002——2007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C语言2007微机原理(即:微型计算机原理)1997——2000,2002——2004离散数学2002——2006计算机网络1999——2000,2002软件工程2002——2006数据库原理2002编译原理2002计算机原理2002计算方法2003——2005复试科目: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2003加试科目:微机原理及应用2003;数据库应用2003信息工程学院数据结构1997——2000,2002——2008信号与系统1999——2000,2002——2009信号与线性系统2002——2006物理光学2002,2004——2008光纤光学2007现代光学2006高频电路2002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微机原理(即:微型计算机原理)1997——2000,2002——2004 脉冲与数字电路1999——2000,2002电子技术基础2002——2009高频电子线路1999——2000,2002微机原理及其通信接口2003——2009信号分析与处理2002——2008传感技术1997——2000电路1997——2000,2002——2009数字信号处理1999——2000,2002,2009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传热学2002——2007中外建筑史2002——2009建筑历史2004——2007建筑设计2002——2004,2008——2009建筑设计(1)2005——2007建筑设计(2)2005——2007规划设计2007——2008城市规划原理2003——2009建筑结构抗震设计2007抗震结构设计2004结构力学2002——2009工程项目管理2008——2009建筑施工与工程项目管理2003——2007建筑施工技术2002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2002工程热力学2002——2009土质学与土力学2002——2007水分析化学2002——2005水分析与物理化学2006——2007水力学与水泵2002——2007水力学与水分析化学2008——2009土力学2002——2009建筑构造2002岩石力学1997——2000,2002岩体力学2003——2007(注:其中2003年有两种)钢筋混凝土结构2002,2006——2009混凝土结构原理2003钢筋砼结构2005土力学与基础工程2002结构动力学2002结构设计原理2002(第1种),2002(第2种),2005——2007桥梁工程2002给水工程2002排水工程2002路基路面工程2002,2005——2007工程地质学2004——2006美学2004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复试科目:建筑设计2003;建筑设计知识2003;加试科目:中外建筑史2003结构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结构工程2003;综合复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向)2003;加试科目:施工组织学2003;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2003;结构力学2003;混凝土结构2003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复试科目: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复试2003;加试科目: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加试Ⅰ2003;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加试Ⅱ2003岩土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市政工程专业复试科目:专业复试2003交通学院高等数学2007,2009高等数学(工)2002——2006,2008高等数学(二)2004交通运输装备2005——2007桥梁设计与施工2005,2007第三方物流理论与实践2007现代物流与运输2005——2006物流学2006现代物流学2002,2007——2009运输经济学2002——2009路基路面工程2002,2005——2007工程热力学2002——2009结构分析2008——2009理论力学2002——2009土质学与土力学2002——2006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施工组织及概预算2004土工原理与计算2008——2009公路工程施工组织及概预算2003信号与系统1999——2000,2002——2009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运筹学2002——2009(注:2002年试卷有两种)船舶结构力学2002,2004——2009船舶原理2002——2009船舶设计原理2002——2009流体力学2002——2004,2006——2008环境学导论2002国际航运经济与政策2002——2004计算机辅助船体建造2002船舶技术经济学2002传热学2002——2007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2002——2004港口管理(运输企业管理学)2002——2005港口企业管理学2007运输企业管理学2006道路勘测设计2002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2002——2007环境质量评价2002交通环境工程地质与应用2002声学基础2002,2006航运管理2002——2006(注:2002年有两种)结构设计原理2002(第1种),2002(第2种),2005——2007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2002船舶营运管理2007船舶建造工艺学2003——2007船机制造工艺学2002结构力学计算2008——2009结构力学与结构电算2003——2007运动生物力学2004划船运动概论2004船体振动学2006液压原理与控制2002机械制造工艺学2002流体力学专业复试科目:流体力学2003;加试科目:流体力学2003,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水力学2003工程力学专业复试科目:理论力学2003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复试科目:道路与铁道工程2003,桥梁工程2003;加试科目:土力学20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交通运输设备概论2003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船舶与海洋工程学2003结构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结构综合2003;加试科目:钢结构2003航运学院船舶管理2002——2009航运管理2002——2006(注:2002年有两种)航海学2002船舶操纵与避碰2002——2006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2004,2006——2007(注:2007年试卷共3页,缺第2页)物理海洋数字计算2008信号与系统1999——2000,2002——2009能源与动力学院电力电子技术2008——2009电力电子技术(二)2006——2007测试技术2007A卷,2007B卷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2006——2009机械振动学2006热能与动力机械制造工艺学2006——2007轮机自动化2007——2009智能运输系统概论2006——2009专业综合(含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内燃机原理)2005专业综合(含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机械设计)2005专业综合(含自动控制理论、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2005专业综合(含自动控制理论、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2005专业综合(含机械设计、测试技术、自动控制理论)2005工程热力学2002——2009机械设计1997——2000,2002——2009船舶柴油机2009内燃机原理2007A卷,2007B卷内燃机原理2002——2004,2006传热学2002——2007自动控制理论2003——2004,2006——2007自动控制原理1997——2000,2002——2009动力机械制造与维修2009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2002船舶建造工艺学2003——2007船机制造工艺学2002船舶机械制造与修理2003——2004船舶管理2002——2009机械制造工艺学2002轮机工程专业复试科目:轮机工程2003;加试科目:内燃机学2003;轮机概论2003;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200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复试科目:载运工具运用工程2003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1997——2000,2002——2009(2002——2004有答案)管理经济学基础2005——2007管理信息系统2002——2007(2002——2004部分有答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01——2009线性代数2002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2003——2009会计学原理1997——2000,2002——2009(2002——2004有答案)(注:1998年共3页,缺P3)技术经济学2002——2009(2002——2004部分有答案)运筹学2002——2009(注:2002年试卷有两种)现代工业管理2003——2004(2003——2004部分有答案)公司理财原理2002——2009(2002——2004有答案)(注:2002年称“财务管理学”,2003——2004称“公司财务管理”)项目管理2005——2007企业管理学2002(2002有答案)生产管理学2002(2002部分有答案)市场营销学2001(2001有答案)技术创新管理2003(2003部分有答案)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复试科目:MBA专业综合课2003;加试科目:市场学2003;投资学2003会计学专业复试科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2003;加试科目:财务管理2003;会计学2003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复试科目:企业管理概论2003;加试科目:管理经济学2003;企业管理学2003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复试科目:投资分析2003;加试科目:产业经济学2003;投资学2003企业管理专业复试科目:市场营销与生产管理2003;加试科目:市场学2003;管理学原理2003系统工程专业复试科目:系统工程概论与线性规划2003;加试科目:概率统计2003;线性代数2003政治与行政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7——2009邓小平理论2002——200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2——2009政治学原理2007——2009西方哲学史2007——2009西方政治思想史2008——2009中外政治思想2007高等数学(文)2003——200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2002——2005,2007科学技术史2002——2007中共党史2002——2009自然辩证法2002——2009中国近代史2002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3;现代科技导论2003中共党史专业复试科目:综合复试2003;加试科目:政治学原理2003;中国近代史2003物流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基础2005——2009机械工程基础2004机械CAD基础2006起重运输机械2005——2009起重机械2002物流信息技术2005——2009物流学2006现代物流学2002,2007管理学基础2005——2009画法几何2002——2003,2005——2007材料力学1997——2000,2002——2009理论力学2002——2009机械原理1997——2000,2002——2009机械设计1997——2000,2002——2009电子技术基础2002——2009微机原理及应用1997——2000,2002——2007工程材料2002——2007工程力学2004运筹学2002——2009(注:2002年试卷有两种)运筹学与系统工程2004计算机应用基础与计算机技术基础2004仓储技术与设备2006——2007自动识别技术2007CAD/CAM技术2002液压原理与控制2002机械制造工艺学2002机电一体化技术2002液压技术2002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复试科目: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复试2003;面试科目:机械制造专业200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复试科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复试2003;面试科目:机械一体化技术(机电专业)2003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复试科目: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复试2003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化学2005——2009化工原理2005——2009药物分析2005——2007物理化学2006——2007。
目 录2010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16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2009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16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2008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16传播学原理论考研真题2007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25传播学原理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6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325传播学原理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5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325传播学原理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0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16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2009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16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2008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16传播学原理论考研真题2007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25传播学原理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传播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5小题,共25分)1.群体压力2.把关人3.信息主权4.法兰克福学派5.“内容分析”二、问答题(每小题11分,4小题,共44分)1.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关系?2.大众传播有哪些基本的社会功能?3.“受众即市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个理论有何缺陷?4.“培养”理论是谁提出来的,其基本观点是什么?三、解说题(15分)以一则广告为例说明什么是编码和解码。
四、论述题(每小题22分,3小题,共66分)1.介绍传播模式研究的发展过程并作出评价。
2.结合我国电视事业的现状,论述媒体如何发挥“社会公器”的作用。
3.试述我国开展传播学研究的成就、原则和前景。
参考答案: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传播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5小题,共25分)1.群体压力答:群体压力是指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2.把关人答:把关人(gatekeeper)又译“守门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
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可以分为疏导与抑制。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二页封面第1页考试科目:传播理论一辨析30分1人类传播的目的是更好的沟通交流,无国界的自由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首要责任2受传者是一种由多种社会属性组成的客观实在3在传播过程中,受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作出的反映是反馈,噪音也是一种反馈二简答45分1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的理论,请简要回答“地球村时代”的到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2如何理解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体制3请简要回答女权主义关于《达沃斯》的受众观点三论述50分1传播者的三种基本权利属于哪一种受众观,它的起源是什么2鲍德里亚关于电视媒介的后现代性分析的现实意义四分析25分网络传播的发展,博客、播客的兴起,某记者说“网络传播开始走向上流社会”试分析网络传播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会受到来自于社会的哪些方面的影响?2007年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考试科目:传播理论一.简答题1.麦克卢汉媒介观的局限2.霍尔的受众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3.文化工业的特征4.知沟理论。
二.辨析题1.议程设置理论在告诉人们"怎么想"方面难以奏效,而在"想什么"方面却惊人成功2.是说媒体的商业经营与公共服务的三.论述题引子:湖南卫视"变形记"栏目等,媒介企图真实再现社会生活.试从媒介营造的信息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差异的角度分析之.考试科目:传播理论一、问答题1、“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是如何定义大众媒介作用的?2、为什么说大众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机构?3、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相关命题及其理论价值4、便士报的意义二、辩析题1、典型的大众社会观点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对此观点予以辩析2、在对公共领域的论述中,哈贝斯提出:“公共领域是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并批评文化工业使得大众传媒塑造出一个公共领域的假象,请结合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对哈贝马斯的这一观点予以辨析3、在弥尔顿《论出版自由》一书的影响下“观点的公开市场”等思想得到了一些人的青睐,有观点认为新闻传播不应该享有全面的自由,而无需受到任何强制规范。
武汉理工大学2009传播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1.上限效果假说2.人际传播3.传播媒介4.大众传播5.传播制度6.媒介接近权二、问答1.社会责任论原理原则2.意见领袖的特征3.沉默的螺旋的三个命题4.文化研究学者观点5.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和特点三、论述1.麦克卢汉理论内容、意义、局限2.议程设置理论概要、特点、作用机制四、案例分析分析信源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2008 传播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1.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2.符号化3.“自我互动”理论4.信息环境5.《阿尔及尔宣言》6.哈伯马斯二问答题(每个10分)1.从80年代至今的高级信息化阶段具有什么特点?2.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传播过程循环模式有何缺陷?3.校园网有何特点和作用?4.在社会传播活动中参与或介入进来的,除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5.网络传播自由有何利弊?6.清水几太郎为什么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其观点有何局限性?7.某城市有3000家商店,其中大型商店20家,中型商店400家,小型商店2580家,现决定从中抽取300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如果用简单随机抽样技术,如何抽取样本;如果用分层抽样技术,如何抽取样本?三分析题(10分)针对一些被骗入传销团伙的人经过听课“洗脑”而狂热参与传销活动的社会现象,对传销组织中特殊的传播机制进行分析。
四.论述题(每个20分)1.试论传播效果观的变迁及其发生的社会与学术背景。
2.运用传播学的一种理论,并结合具体事例,阐述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
2007传播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1.群体压力2.把关人3.信息主权4.法兰克福学派5.“内容分析”二.问答题(每个11分)1.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关系2.大众传播有哪些基本的社会功能?3.“受众即市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个理论有何缺陷?4.“培养”理论是谁提出来的,其基本观点是什么?三.解说题(15分)以以则广告为例说明什么是编码和解码。
2010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一、辨析题1、在集合行为中,流言和语言都是人为制造的消息和言论,它们的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
是操纵人群的有效方法,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带来破坏结果,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2、“观点的自由市场”是社会责任理论的重要原则,它强调传播者和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认为保证不存意见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这是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最好方式。
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二、简单题1、请简要回答什么是信息主权,以及如何理解信息主权的重要性?2、麦克卢汉与鲍德里亚两位学者都使用了“内爆”概念描述传播技术发展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请简要回答如何理解两位学者“内爆”概念的差异?三、论述题1、请论述如何认识传播效果概念?“培养分析”作为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分有不同研究阶段和三个方面,请论述它如何从不同层面发现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从而形成“培养理论”?2、请论述如何认识葛兰西的霸气理论对文化研究的影响?它对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大众媒介的功能具有什么启发意义?四、材料分析题2009年,尽管在进入危机的打击之下,世界各国的媒体都遭遇了一场寒冬,在Twitter 为代表的微博客等新媒体却在媒介市场中独领风骚,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传统媒体纷纷实施战略转型。
以新华社为例,6月16日,新华社电视成为国内开心网的第一个机构用户;9月1日,新华社手机电视台正式开播。
传统媒体正以积极的姿态探索新的报道方式及商业运作模式。
然而,新媒体颠覆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扩大信息沟等现象也让人们担忧,传统媒体的战略转型是否以牺牲大众媒介的公共责任为代价。
请结合新媒体的大众传播特点,运用传播学理论谈谈你对微博客等新媒体社会功能转型的认识,以及如何认识新媒体中受众媒介参与行为的社会影响。
200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一、辨析题1、人类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对传播效果的研究贯穿着传播学的研究。
传播效果研究在百年研究历史的各个阶段呈现明显的差异,这是传播技术的时代变迁导致的变化。
2010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一、辨析题1、在集合行为中,流言和语言都是人为制造的消息和言论,它们的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
是操纵人群的有效方法,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带来破坏结果,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2、“观点的自由市场”是社会责任理论的重要原则,它强调传播者和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认为保证不存意见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这是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最好方式。
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二、简单题1、请简要回答什么是信息主权,以及如何理解信息主权的重要性?2、麦克卢汉与鲍德里亚两位学者都使用了“内爆”概念描述传播技术发展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请简要回答如何理解两位学者“内爆”概念的差异?三、论述题1、请论述如何认识传播效果概念?“培养分析”作为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分有不同研究阶段和三个方面,请论述它如何从不同层面发现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从而形成“培养理论”?2、请论述如何认识葛兰西的霸气理论对文化研究的影响?它对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大众媒介的功能具有什么启发意义?四、材料分析题2009年,尽管在进入危机的打击之下,世界各国的媒体都遭遇了一场寒冬,在Twitter 为代表的微博客等新媒体却在媒介市场中独领风骚,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传统媒体纷纷实施战略转型。
以新华社为例,6月16日,新华社电视成为国内开心网的第一个机构用户;9月1日,新华社手机电视台正式开播。
传统媒体正以积极的姿态探索新的报道方式及商业运作模式。
然而,新媒体颠覆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扩大信息沟等现象也让人们担忧,传统媒体的战略转型是否以牺牲大众媒介的公共责任为代价。
请结合新媒体的大众传播特点,运用传播学理论谈谈你对微博客等新媒体社会功能转型的认识,以及如何认识新媒体中受众媒介参与行为的社会影响。
200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一、辨析题1、人类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对传播效果的研究贯穿着传播学的研究。
传播效果研究在百年研究历史的各个阶段呈现明显的差异,这是传播技术的时代变迁导致的变化。
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课程传播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符号2.象征性社会互动.3.大众传播4."子弹论"5.群体感染二.简答题.1.人内传播的系统性表现在什么地方?2.符号有哪些基本功能?3.受众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享有哪些基本权利?4.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包括哪2个流派?它们各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5.组织的宣传活动大致可分哪几种类型?每一类型包含什么具体内容?三.解说题1.以一条广告信息的传播为例,解说构成一个基本传播过程的诸要素.2.根据意义交换的前提,提出对广告信息编码的要求,并举例说明.3.象征符与其直待的对象事物之间是否需要有必然的联系?举例说明四.图示与说明图示拉斯韦尔以及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传播过程模式,并比较二者的不同五.论述题1.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2.试析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课程传播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传播情境2.讯息3."自我互动"4."拟态环境"5."传播流"二.问答题.1.大众传播信息系统有什么特点?2.人类的传播活动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这个历史进程有什么特点?3.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顺序可以分成哪几个层面?4."沉默的螺旋"理论有什么意义与不足?5.什么是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美国经验传播学派有什么特点?三.解说题.1,以一则广告为例说明"敲警钟"(恐惧诉求)的双重功效.2.举例说明企业信息输出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3.以一则邮寄广告为例解释象征性社会互动.四.图示与说明图示香农-韦弗以及德弗勒的传播学过程模式,并说明后者对前者有什么发展?五.论述题1.试评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2.试论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性质和作用.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课程传播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镜中我"2.社会责任理论3."知沟"4.分层抽样二,问答题.1.为什么说传播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2.体外信息系统发展的过程与趋势是怎样的?3.组织内传播一般有那些渠道?4.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是什么?三.解说题以一个具体事件为例,说明什么是集合行为以及集合行为发生的条件.四,论述题.1.试论"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意义与局限.2.试析传播学研究中经验性方法的意义与局限3.试析各传播要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传播学10年:一、辨析题(15分*2)1、在集合行为中,流言和谣言都是人为制造的。
它们信源不明,无法确认,是操纵人群的有效方法,会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请对此进行辨析。
2、“观点的自由市场”是社会责任理论的重要原则。
他代表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权利,要求保证不同观点在市场上的“自由竞争”,这是传媒应尽的最大的责任和义务。
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二、简答题(20分*2)1、简述信息主权的含义。
怎样认识信息主权的影响。
2、简析麦克卢汉的“内爆”与鲍德里亚的“内爆”之间的不同。
三、论述题(25分*2)1、如何理解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培养分析”是综合的系统研究,分为不同的阶段和三个方面,对传播效果有不同层次的认识,最终得出“培养效果”。
谈谈你的理解。
2、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对文化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对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功能有何启发?四、材料分析题(30分)1.在金融危机中,传统媒体正经历寒冬。
但是以“twitter”等微博客为代表的新媒体却展示出生机。
传统媒体也开始向新媒体转向,比如新华社是“开心网”的第一个机构用户,新华社开始兴办手机电视的节目等。
但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干扰,以及导致“信息沟”的扩大,日益成为人们所担心的内容,是必然会影响传统媒体的公共责任的发挥。
(有一小部分内容没有回忆起来,大致是这样的。
)2.结合新媒介的传播特点,联系相关的大众传播学理论谈谈你对新媒体社会功能转型的认识,以及公众参与媒介活动的社会影响。
09年:一.辨析题(每题10分)1.传播效果研究在百余年间经历过几次完全不同的观点,有人说这是传播技术时代变迁的结果,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辨析.2.受众的媒体接触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基本需求.3.大众传播传播的信息是以语言为主的符号,这种符号对人有强制性的规范作用,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辨析.二.简答题(第1和2题是15分,第3题是10分)1.请你简要说说明人际传播的特点,并说一下你对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和效果的影响的看法.2.霍尔的三种受众解码理论是什么?有什么意义?3.为什么说追求知识的动机是缩小知识沟的关键因素?三.论述题(每题25分)1.批判学派的立场和研究方法(一些阐述性属性文字我省略了)2.有人说媒体对新闻选材的构建,背景的构建,中心议题的构建等比提供有偏见的报道在传播效果上要有效一些,请你结合传播理论和传播实践谈谈你的看法.三.分析题(30分)一些关于奥运和西方偏见报道的阐述性文字后,说明国家现在在进行国家形象的传播.请考生谈谈大众传媒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并结合批判学派的观点来讨论一下大众媒介的宣传的功能和作用08年:一辨析:30分1人类传播的目的是更好的沟通交流,无国界的自由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首要责任2受传者是一种由多种社会属性组成的客观实在3在传播过程中,受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作出的反映是反馈,噪音也是一种反馈二简答45分1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的理论,请简要回答“地球村时代”的到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2如何理解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体制3请简要回答女权主义关于《达沃斯》的受众观点三论述50分1传播者的三种基本权利属于哪一种受众观,它的起源是什么2鲍德里亚关于电视媒介的后现代性分析的现实意义四分析25分网络传播的发展,博客、播客的兴起,某记者说“网络传播开始走向上流社会”试分析网络传播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会受到来自于社会的哪些方面的影响?07年:一、辨析题(每题16分,共48分)1、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所以大众传媒的价值要通过市场来实现。
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课程综合知识(广告学、编辑出版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5/30)
1.定位理论
2.千人成本
3.广告预算
4.广告调查
5.USP理论
6.广告自律
二、简答(15/60)
1.简答广告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简述传统四大广告媒介的特点。
3.简述广告创意的内涵、过程及思考方法。
4.什么是广告主题?确定广告主题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三、论述题(30/60)
1.结合实际论述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及其发展。
2.请比较下面的两则广告文案,分析其主题、诉求方式、语言风格各有什么不同,500字以上。
1)湖滨园电视广告文案
我等着你回来,
我等着你回来,
我要等你回来,
我想着你回来……
等你……
听歌赏景,闲话家常;
等你……品茶欢聚,叙旧谈心;
等你……逗儿嬉戏,忘形笑话。
等你的是个家,不是一所房子。
2)丽江花园平面广告文案
标题:从自得其乐到乐也融融
正文:无论您需要的是一个舒适自在的私人空间,还是一个宁静豪华的温馨居所,丽江花园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丽江花园全海景单身公寓首次发售,这是您入住丽江的最佳时机,让我们一同感受和谐的真谛。
丽江花园2004年秋聚将于10月21日在丽江花园滨江边举行,乘豪华游艇乘风破浪,快意悠悠,您会有惊喜发现。
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6/24)
1.镜中我
2.社会责任理论
3.知沟
4.分层抽样
二、问答题(10/40)
1.为什么说传播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2.体外信息系统发展的过程与趋势是怎么样的?
3.组织内传播一般有哪些渠道?
4.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是什么?
三、解说题(14/14)
四、论述题(24/72)
1.试论“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2.试析传播学研究中经验性方法的意义与局限
3.试析各传播要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课程综合知识(广告学、编辑出版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5/30)
1.广告
2.定位湖
3.品牌
4.狭义的图书概念
5.出版资源
6.出版物市场
二、填充题(1/30)
1.广告由()、()、()三要素组成。
2.由()创造的万宝路香烟广告中的()形象,可以称为品牌形象策略的典型3.列举我们通常所运用的五大广告媒体()、()、()、()、()。
4.20世纪60年代由()倡导的“品牌形象”观念,经由他的著作《》而风行。
5.构成出版物市场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6.印刷出版物包括:书籍、()、()、()等四大类型。
7.目前电子出版物大致可以分为:以磁带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等几种类型。
8.媒介广告组织的职能和任务是()、()、()。
9.列举4句以上的知名强势品牌广告词,并指明它是为哪种产品所做的广告。
10.列举您所阅读的三本以上的你所阅读的广告或出版方面的名著,并标明作者书名。
三、简答题(6/30)
1.什么是USP广告策略?
2.什么是广告策划?
3.简述广告调研的基本内容
4.按照购买力性质划分出版物市场,你认为可以分为几大类
5.简述出版物生产过程中的编辑工作的内容
四、论述题(30/60)
1.从广告实践的角度论述广告意象的选择与创造的几种方式(要结合具体的广告案例展开论述)
2.结合我国当前出版物流通现状,谈谈你对我国出版物流通渠道改革的观点。
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5分/题)
1.传播情境
2.讯息
3.“自我互动”
4.“拟态环境”
5.“传播流”
二、简答题(8分/题)
1.大众传播信息系统有什么特点?
2.人类的传播活动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这个历史进程有什么特点?
3.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顺序可以分成哪几个层面?
4.“沉默的螺旋”理论有什么意义与不足?
5.什么是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美国经验传播学派有什么特点?
三、解答题(12分/题)
1.以一则广告为例说明“敲警钟”(恐惧诉求)的双重功效。
2.举例说明企业信息输出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
3.以一则邮寄广告为例解释象征性社会互动。
四、图示与说明(12分)
图示香农—韦弗以及德弗勒的传播过程模式,并说明后者对前者有什么发展?
五、论述题(18分/题)
1.试评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2.试论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性质和作用。
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课程综合知识(广告学、编辑出版学)试题
一、问答题
1.英语publish来源于拉丁语publicare。
从拉丁语本义上谈你对publish专业概念的理解。
2.什么是劳务广告。
3.当前广告借助的主要媒体有那几种。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狭义的"图书"与"小册子"的概念区分是什么?
二、简述题
1.简述在进行广告主题策划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2.阐述出版物生产于流通的关系。
3.为什么说"书业商的人格,可以算是最高尚最宝贵的,也可以算是最卑鄙最龌龊的"?
4.简述当前国际广告发展的新趋势。
三、论述题
1.从企业营销的角度谈现代广告的主要功能。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当前中国出版物市场的认识。
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6分/题)
1.符号
2.象征性社会互动
3.大众传播
4.子弹论
二、简答题(8分/题)
1.人内传播的系统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2.符号有哪些基本功能?
3.受众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4.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包括哪两个源流?它们各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
三、解答题(12/题)
1.以一条广告信息的传播为例,解说构成一个基本传播过程的诸要素。
2.根据意义交换的前提,提出对广告信息编码的要求,并举例说明。
3.象征符于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是否需要有必然的联系?举例说明四、图示与说明(14分)
图示拉斯韦尔以及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传播过程模式,并比较二者的不同。
五、论述题(15分/题)
1.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2.试分析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