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3大生态博物馆沙特花园将展示植物变迁史
- 格式:doc
- 大小:504.00 KB
- 文档页数:9
游上海博物馆作文500字(1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料作文大全、名言名句、心得体会、语录大全、祝福语、演讲稿、古诗词、读后感、申请书、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materials and compositions, famous sayings and sentences, experiences, quotations, blessings, speeches, ancient poems, after-reading feelings, applicatio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游上海博物馆作文500字(10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大连植物园:百年变迁魅力无穷(13.6.2)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植物园。
由市档案馆提供植物园景观。
植物园改造后的环湖木栈道。
植物园全景春天来了,赏一片烂漫春花;夏天来了,戏一湾碧水游鱼;秋天来了,拾一枚缤纷落叶;冬天来了,掬一捧洁净白雪。
要是想找这样一个地方,那么就来大连植物园吧。
近百年的历史,它从一个普通的蓄水池,变成了现在充满浪漫气息的天然氧吧,植物园以它独特的魅力,让大连人在闹市中拥有这么一片安静的天空。
植物园大事记1898年~1904年沙俄侵占大连时期,植物园作为大连城市水系一部分。
1920年日本侵占大连时期,兴建“南山麓公园”。
1930年更名为“弥生池公园”。
1950年5月14日,重新修缮后改名为“南山公园”。
1966年9月5日,鲁迅先生的铜像由原大连动物园迁至此地,公园更名为“鲁迅公园”。
1980年7月21日,公园定名为“植物园”并沿用至今。
1998年开通一条宽10余米的五五路,将植物园分成南北两部分,并在五五路北侧新建一观景台。
2003年进行了一次局部小规模的改造,将1.9万平方米的湖区面积缩小为1.2万平方米,新建了铁索桥一座,凉亭两座。
2009年湖面扩至1.4万㎡。
公园内增加了环湖塑胶跑道、登山路径和健身器材。
昔日的大连植物园:城市蓄排水系统一部分建于1920年的大连植物园,时称“南山麓公园”。
然而,在你翻阅大连城市历史的时候,还会发现,它的历史要更久远一些,一直可以推算到沙俄侵占大连时期。
这一时期,沙俄在大连开展了城市建设,在大连建设了完备的水系。
大连市档案馆专家介绍说,根据对一些相关史料的研究,如今的植物园、儿童公园、劳动公园、马栏河都是当年大连城市蓄排水系统的一部分。
“特别是植物园,这里砌石为坝,蓄积山洪。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多,不但能改善局部地区的空气质量,增加空气中的湿度,而且冬季可以滑冰,还可以建成水上公园。
然而,1904年,日俄战争的炮声,让很多设想都戛然而止。
大连的现代城市建设始于沙俄时期,也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一张当年的地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城市特意划分出一个区域——欧罗巴区,这里主要是欧洲人、俄国人的居住区,在这里有一片明显的绿色区域,这就是如今的植物园所在。
北京动物园古建筑植物景观变迁作者:牟宁宁崔雅芳来源:《现代园艺》2016年第06期摘要:通过查阅与考证历史文献及资料,对北京动物园现存6处古建筑不同历史时期的植物景观进行探讨。
关键词:植物景观;北京动物园;乐善园;继园;研究植物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者。
植物的配植承载着重要的城市文化信息,不同时期的植物配植形式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状态。
北京是六朝古都,有着800余年的建都史,园林中的植物配植具有浓厚的皇家园林特色。
北京的许多城市公园都或多或少保留着古代园林遗存,在北京动物园,即有乐善园、继园2个清代皇家宗室私家园林遗址。
清末,在这2座园林的旧址上设立行宫,后又成立农事试验场,一部分建筑留存至今,其中4处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研究古建筑的植物景观变迁情况,有助于了解其历史原貌,对更好地开展古建筑及历史遗存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909年,由设在清农事试验场场内的镜真照相馆拍摄农事试验场照片,并发行画册《农事试验场全景》。
此画册直观真实展现了清农事试验场初期的植物景观,是本文调查北京动物园现存古建筑初期植物景观的主要参考资料。
1畅观楼植物景观变迁畅观楼建于继园旧址,光绪34年(1908年)初建成,为清末皇室郊外行宫,供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休憩使用,位于北京动物园西部,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畅观楼建筑为欧式风格,共3层,楼墙体为土红色。
当年站在楼上,向西可远眺西山,向东能俯瞰京城,“畅观”二字可谓名副其实。
畅观楼三面环水,楼南数10m处有1座白石小桥,桥南东有一铜狮、西有一麒麟。
对照贾瑁先生基于大量史料考证绘制的《继园平面示意图》以及1908年《顺天时报》中关于畅观楼的描述,可知当年畅观楼的原始风貌至今保留较多,唯水体有所缩减。
畅观楼处于继园旧址,植物景观与继园有较大的延承关系。
清李慈铭所著《越缦堂日记》曾记载了可园(继园前身)的一些景致,如“小坐东廊阑上看水杨柳”、“湖外云树直接西山,亭外松槐崇密不见日景”、“碧槛朱栏,沿植花柳,种藕最为佳处”、“昔闻可园之胜,以藤花、松石为最”等。
2007年9月,世界园艺生产者协会第59届大会一致通过,由中国西安——这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在中国内陆崛起的现代化生态化新城,来举办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2011,华夏源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秦俑故乡、钟馗故里——中国西安将聚焦世界的目光,这是继1999年昆明、2006年沈阳之后,(2010年台北之后)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三次(第四次)来到中国,将在西安浐灞生态区盛大开幕。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总面积为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总投资20亿元,会期178天,将有100多个国内外城市和机构参展,预计参观人数将达到1200万人次。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将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营造以植物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构建世界化的园林建筑背景,彰显西安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韵味,展示人类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和新创意,探索人、城市、园林、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发展模式。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人们将在这里观赏并体会到由各参展单位所演绎和阐释的精彩纷呈的多种园艺景观、厚重朴实的中华历史文化、尖端先进的生态环保科技和现代西安的绿色时尚。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是一届跨越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多元化、综合性、世界级的博览盛会。
2011年4月28日开始到2011年10月22日结束申办历程2006年9月25日,西安市市委书记孙清云明确表态,西安市市委支持西安市政府申办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同意申办地址选在浐灞生态区。
2006年11月18日,时任西安市代市长的陈宝根致书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主席法博先生,信中说:“广大市民对于举办此次盛会更是期盼已久。
2007年5月,陕西省省委书记赵乐际、陕西省省长袁纯清联合致信中国花卉协会会长江泽慧,信中说:“为了使世界园艺博览会能够在西安成功举办,西安市已开始规划建设‘世园会’所需场馆设施。
展示生态修复的景观设计案例展示生态修复的景观设计案例引言:生态修复是一个旨在通过恢复和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以保护和提升环境质量的关键过程。
展示生态修复的景观设计案例是一种通过景观设计手段来实现生态修复目标的方式,它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提升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体验。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修复景观设计案例,以展示其在实践中的成果和影响。
一、案例一: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的生态修复设计伦敦奥林匹克公园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举办地,它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景观设计手段来实现生态修复目标。
公园设计充分考虑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多样性,通过引入湖泊、湿地和人工岛屿等水生生态系统,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保持和净化能力。
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本土植物,如芦苇和红树等,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
公园还采用了可持续的排水系统和雨水收集设施,有效降低了对市政供水的需求,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这些生态修复设计手段,伦敦奥林匹克公园成为了一个具有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的城市绿地。
二、案例二:西班牙米尼奥宫的生态修复景观设计西班牙米尼奥宫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宫殿建筑,通过生态修复景观设计,成功地将其废弃的花园和周边环境转变为了一个生态系统完整、功能完善的公共空间。
设计师采用了分区管理的原则,将花园分为几个功能区,如水生生态区、植被展示区和游憩休闲区等。
每个功能区都针对特定的生态修复目标进行设计,如增加湿地面积、增加植物种植密度等。
设计师还引入了一些创新的技术手段,如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供电系统,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这些生态修复景观设计手段,米尼奥宫成为了一个既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又具有生态环境价值的地标建筑。
结论:展示生态修复的景观设计案例不仅能够提供美丽、宜人的自然环境,还能促进人们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在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和米尼奥宫等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态修复景观设计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质量,还能提升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体验和认知。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科普文章如果跨越时空在中国山川河流之间遨游一次,我们能看到什么?跟随《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脚步,她逆流时间而上到达35亿年前的中国区域,看植物从海洋细胞开始爬上陆地,从匍匐在地到站立起来,进化出种子,绽放开花朵,打造一个郁郁葱葱的植物天堂;她去到森林之中,看一棵茶苗经历百年长成参天茶树,看一棵竹子在地下攻城略地长出一片竹林,看林中野果被人摘下成为盘中之餐,看秘境野草被涂在伤口之上被人珍惜;她去到广阔平原间,看一株大豆被人发掘出她的种子,看一种杂草演化扩张到处处稻田,看遍地花朵被人捧起装点成家;她去到城市之中,看一片叶子被蚕咀嚼织出华丽篇章,看园林之中植物带人重返自然;她去到高山之巅,荒漠深处,沉入水底……看到人类一直被植物环绕,植物的身影无所不在。
中国以三万多种植物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三,《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选取其中21科28种植物,汇聚200多位主创三年制作,走遍国内27省和世界7个国家,描绘中国植物的模样。
她们从中国而来,到影响世界而去。
l笔记第1集|植物天堂阳光、水分、土壤、温度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条件,不同的地质和地貌决定着植物的分布。
中国疆域辽阔,跨越22个经度和20个纬度,北以干旱的蒙古戈壁沙漠为界,西面由终年积雪的大山与西藏高原隔离,南部临近热带,年降水量从东南到西北逐渐递减,全境分布着陡峭的山地、肥沃的谷底和冲击平原,这些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植物的天堂,中国也成为全球最丰富的温带植物区。
这些是自然的馈赠,也是自然的传承。
本集呈现了中国植物分布的多样性。
在中国,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得大多古老植被在这里生存下来。
在植物演化过程中,它们的遗留成为了整个植物史上珍稀而宝贵的存在,同时造就了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中国植物天堂,这里也成为了植物猎人重点探索的区域。
中国为什么能被称为植物天堂,它如何被世界发现?中国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如何完成迁徙,在异域的它们又有着怎样的命运?我国栖息着3.5万种植物(占到地球的1/10),其中3万种会开花。
盘点国内各大植物园探索大自然赋予的无限生机发布时间 2013-4-12 10:48:00 来源:羊城晚报早春四月,赏花、踏青、亲近大自然万物是永恒的主题,汇聚植物种类众多的国内各大知名植物园,此时也将迎来一年中的繁盛季,各种花草树木在春雨如酥的浇灌下,绽放出欣欣向荣的面孔。
若你此时展开城市游览,一定要抽空去一趟那里的植物园,探索大自然赋予的无限生机。
推荐地1: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兴隆热带植物园位于海南兴隆温泉旅游度假区内,距离三亚市区不足一百公里,是畅享三亚海滩美景之余最好的联游之所。
这里隶属农业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研究所,是海南最早对外开放参观的热带植物园,园区占地600亩,培育品种达1200多个,当中包括许多独具特色的热带及亚热带作物(植物)。
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兴隆热带植物园包含六大特色展区——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热带名优果树、热带经济林木、热带园艺植物、热带药用植物、热带珍稀植物;收集有12类植物——热带香辛料植物、热带饮料植物、热带果树、热带经济林木、热带观赏植物、热带药用植物、棕榈植物、热带水生植物、热带濒危植物、热带珍奇植物、热带沙生植物和蔬菜作物等。
游客可以在园区观赏到咖啡、胡椒、香草兰、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更能欣赏到“见血封喉”等野生珍稀物种。
【特色看点】1、可可树林兴隆植物园有其他热带植物园没有的一大片可可树林。
可可原产热带美洲,国内仅在海南有小面积种植,当你看到树干上如苦瓜大小的可可果里面蕴藏的可可豆,更觉由这一神奇之物制作的巧克力的奇妙。
2、热带作物及饮料园区内可以免费品尝和购买名闻遐迩的兴隆咖啡、“天然食品香料之王”香草兰以及苦丁茶等特产。
若要购买手信,植物园自产的咖啡、椰香脆饼、胡椒、苦丁茶、香草兰茶、椰子食品以及珍稀花卉都很受欢迎。
Tips:票价:60元交通:从广州搭乘飞机到达海口美兰机场,再乘车从东线高速公路可到达。
推荐联游:兴隆海洋公园、兴隆热带药用植物园推荐地2: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当地人把它称为勐仑热带植物园,这里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数最多的植物园。
上海植物园一日游作文上海植物园一日游作文(通用18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上海植物园一日游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海植物园一日游作文篇1今天,我们又来到了上海植物园参观,这里有牡丹园——杜鹃园\沙生植物馆\兰室和温室等,最让我流连往返的是沙生植物馆。
沙生植物馆里很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仙人球\仙人掌,还有很多杀生植物。
当我参观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在玻璃箱看到了一盆很漂亮的植物。
它的中间是透明的,旁边是绿色的,小巧玲珑。
游上海植物园后面的植物都是很高的。
有一棵植物身上长满了条子,这些条子和鸭蛋一样粗,长长的,到绕到一起去了。
还有一棵植物个子不高,但长满了碧绿的叶子,它们的叶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很厚,肉多。
这些植物能在沙漠这样恶劣的环境里生长,还长得那么好,我要学习它们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
上海植物园一日游作文篇2星期六是个大晴天,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我和妈妈来到上海植物园参观。
植物园里的植物,有的观赏它的叶,例如:八角金盘、枫树;有的观赏它的花,如:腊梅、樱花;还有的观赏它的果实,如:金桔、天竺。
看,这棵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小果实就像一颗颗红玛瑙。
春天绿草如茵的草坪,到了冬天,变得一片枯黄,像外公铺在写字台上的毛毡,又像老家收割完的麦田。
路两旁的水杉只剩下光秃秃的身影,那又高又壮的树干像一把宝剑笔直地伸向天空。
走进腊梅园,满园的腊梅开得正茂盛,阵阵清香沁入心田,让人觉得神清气爽。
这是植物园的温室。
外面虽然是一派萧条冬日的景象,但是这里却繁花似锦,一片春意。
我在植物园池塘边的草地上,欢快地给“奶牛挤奶”。
植物是我们的朋友,它们不仅可以美化我们的家园,而且能够保护我们的环境。
请保护植物!上海植物园一日游作文篇3四月上旬,上海植物园举办花展。
中国植物园沈阳树木园解说:沈阳树木园,位于沈阳南运河带状公园的中段,它是我国植物学家刘慎愕和王战,55年创建的。
当时叫沈阳植物园,后来因为这里主要是开展北方地带性树种的研究工作为主,在1977年,更名为沈阳树木园。
何兴元(中科院沈阳树木园园长):沈阳树木园呢,它是主要以收集东北地带性树种为主,另一个特点是属于处在大城市,一个大城市里面,所以它在改善环境方面,城市绿岛效应,这方面有它的优越性。
另外及植物园起到科普作用,在城市中间,方便游人和学生前往。
解说:沈阳树木园,地处北温带,是中国科学院植物园中最北的一个。
占地五公顷,树木园的任务是引种驯化国内外主要的树种,同时还围绕杨柳科、松科和非豆科固氮树种系统研究。
沈阳树木园的建园,是按照自然配置,仿照自然群落,栽培每一个植物,主要是以东北地带性树种为植物园的骨架树种。
经过40年的生长,和自然更新,如今以蔚然成林,形成具有多层次的森林层落。
树木园引种栽培了国内外桥灌木500余种,其中国外树木50余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树木25种,尤其是东北地区受到威胁的濒危植物有60余种。
东北绣线梅、刺秋等稀有树种以保存在树木园内。
园内建有濒危植物区、水杉区等10余个展区。
其中园中的展览温室,收集保存和热带、亚热带植物450余种。
为了增加植物园的植物物种,沈阳树木园都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植物园建立了种子交换和业务联系。
这些国家都与沈阳树木园,处于同纬度上,这样有利于植物的引种成功。
沈阳树木园被誉为大城市中的小森林,经过40多年的建设,树木园以成为沈阳城中的绿洲。
周围钢筋水泥的楼房与树木园森林的外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里以成为具有科学内涵的生态公园。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解说: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地区是中国科学院1988年建立的。
植物园占地有100余公顷,主要从事具有横断山区域形式的杜鹃花树和报春花树等珍惜濒危植物的保存和研究。
庄平(中科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园长):后来为什么我们决定建这个植物园,就因为这个比如说报春花、杜鹃花,这一类的亚高山的植物,没有一个很好的保存基地,而这一块又正好是横断山一些珍惜濒危植物的一个非常丰富的地方。
据国外媒体报道,以往人们想了解大自然,不外乎通过两种方式,要么是学校课堂的学习,要么是亲临大自然,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这两种方式是否可以同时进行呢?以下13个大型自然生态博物馆则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
在这些自然生态博物馆中,你既可以认识许多动植物或标本,也可以从中学到关于自然界的许多背景知识。
1. 荷兰库根哈夫花园
在全世界范围内,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不可能再找到比荷兰库根哈夫花园规模更大的花园。
库根哈夫花园也被称为“欧洲花园”,位于利瑟附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花卉种类最齐全的花园。
在那里,大约有700万株各类花卉,其中大多数都是荷兰郁金香。
2. 德国柏林植物园
在世界上所有的大型植物园中,德国柏林植物园可以称得上是最重要的一个。
柏林植物园位于西南施泰格利茨区,它是世界上收藏品种最丰富的植物园之一,园中共生长有22000余种各类植物和花卉。
在植物园中,有一个植物博物馆、一个大型植物标本和化石展厅、一个科学图书馆和众多新艺术风格的玻璃温室。
其中,一个名为“大棚”的温室是世界上最大的玻璃房。
3. 韩国多出多岛动物园(设计概念)
设计中的韩国多出多岛动物园一旦建成,它将是世界上外观最为奇特的动物园。
在这个动物园中,所有的能源系统、运输系统和建筑系统都包括在一个巨型多边形结构中。
这个多边形结构高达20多米,高高竖立于地面之上。
这个结构也被称为“建筑绿化带”,它的设计理念就是对多出多岛的影响要尽可能地小。
4. 比利时国家植物园
比利时国家植物园创建于1958年,坐落于布鲁塞尔以北,是世界上最大型的植物园之一。
这里的植物种类繁多,园中生长有18000多种植物,这一数字大概是全球所有植物种类的6%。
这些植物一半生长于温室中,另一半则生长于户外。
在室外的植物不仅有比利时本土植物,还有来自其他地方的栽植植物。
除了众多的活体植物外,园中还有数量超过300万件的植物标本。
5. 新加坡海湾南花园
到2011年,新加坡海湾南花园将正式建成。
海湾南花园将是新加坡最大的花园。
花园将修建“潮湿”和“干燥”两个植物馆,用来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
这个花园最大的特点就是所谓的“太阳能大树”。
这种“太阳能大树”实为人造高塔形建筑,不仅仅可以用来收集太阳能和雨水,还可以用作多种植物生长或攀爬的支架,如蕨类植物和攀缘植物。
此外,占地32公顷的海湾东花园也正在建设中。
海湾东花园包括水上公园和船坞延伸下来的平台以及一座教育中心。
两座花园都将于2011年正式对外开放。
6. 中国秦岭国家植物园
秦岭国家植物园位于中国陕西省,它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园,面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园澳大利亚昆士兰植物园面积的四倍。
秦岭国家植物园将用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大熊猫以及6100多种珍稀植物将在这里得到特别的保护。
它是由现在的秦岭植物园扩建而成,秦岭植物园位于陕西周至县境内。
7. 加拿大卡琳娜村
卡琳娜村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东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博物馆。
卡琳娜村是一个著名的生态旅游区,也是加拿大历史最长的乌克兰和东欧移民定居点。
它包括麋鹿岛国立公园和乌克兰文化遗产村两个部分。
麋鹿岛国家公园内栖息着野牛、麋鹿、驼鹿、海狸、小狼和大量鸟类,这里是艾伯塔省最好的野生生物观赏点之一。
8. 法国巴黎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
法国巴黎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位于巴黎市植物园内,其中收藏的植物标本数量高居世界之首。
它的标本集中包含了超过800万种来自全世界的植物标本。
它们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更好
地了解植物的进化史,认识一些已经灭绝的植物物种。
9.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位于纽约曼哈顿区中央公园西侧。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藏标本超过3200万种,共有42个展厅。
标本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博物馆每次都只能展出其中的一小部分。
标本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天文、矿物、人类、古生物和现代生物等5个方面。
此外,博物馆中还有大量的化石和模型。
所藏宝石、软体动物和海洋生物标本尤为珍贵。
10. 美国内华达州西斯地下花园城市(设计概念)
1965年,美国科幻小说巨匠弗兰克-赫伯特出版了一部著名的科幻小说《沙丘》。
在《沙丘》中,世界最后仅存的淡水资源就是一片隐藏于地下的绿洲。
这当然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
然而,随着世界淡水资源的日益减少,美国西南部的缺水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赫伯特小说中的情节似乎变成了现实,而小说中所谓的“西斯”地下绿洲则成了人们应对水资源枯竭问题的理想方案。
在美国内华达州,一个名为“内华达西斯”的地下花园城市的设计方案就是将赫伯特的想象变为现实。
根据方案,在西斯地下花园城市中,储备有大量的淡水资源,这些淡水资源可以满足庞大的人群和大量植物的生存。
11. 韩国仁川松岛国际城市生态博物馆
韩国松岛新城也在模仿纽约市建立起自己的中央公园。
这座中央公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其中的生态博物馆。
在生态博物馆里,生活着大量的淡水生物和咸水海洋生物。
整个博物馆环境优美,其中有景观小桥,也有人行小道,还将会有一条人工海水运河穿行于其中。
风力涡轮机为运河水流提供动力,不断地从海洋中抽取流动的海水。
12. 英国康沃尔郡伊甸园项目
位于英国康沃尔郡的伊甸园项目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那里汇集了几乎全球所有的植物。
整个伊甸园项目就好像是由许多生态系统组成的人造自然界,图中这些热塑性圆屋顶仅仅是伊甸园项目的一小部分。
其中最大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展馆大约有180英尺(约合55米)高,328英尺(约合100米)宽,656英尺(约合200米)长。
伊甸园项目通过非常特殊的方式
让人们接触植物,它的建造理念就是“植物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朋友。
”
13. 沙特阿卜杜拉国王国际花园
沙特阿卜杜拉国王国际花园一旦建成,那么英国伊甸园项目作为世界最大的温室将会成为历史。
阿卜杜拉国王国际花园位于沙特首都利雅得郊外,也是一个超大型的植物汇集地。
在该花园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两个新月形的展馆,这两栋建筑将比英国伊甸园项目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展馆的5倍还要大。
花园将充分展现植物的进化过程和多样性特点,再现过去4亿年中植物的变化场景,让参观者切身感受地球植物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