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镇江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11
镇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 学 试 题以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28 题,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考生一定在答题卡上各题指定地区内作答,在本试卷上和其余地点作答一律无效 .3.如用铅笔作图,一定把线条加黑加粗,描绘清楚.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12 小题,每题 2 分,合计 24 分 .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地点上 )........ 1. (江苏镇江)1的倒数是;1 的相反数是.32【答案】 3,122. ( 江苏镇江) 计算:— 3+2= ;(— 3)× 2=.【答案】 — 1,— 63. ( 江苏镇江) 化简: a 5 a 2=;(a 2 ) 2.【答案】 a 3 , a 44.( 江苏镇江) 计算: 8 2=;8 2=.【答案】 4,25. (江苏镇江) 分解因式:a 23a =; 化 简:( x1) 2x 2 =.【答案】 a(a 3),2x 16. ( 江苏镇江) 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次序摆列为:3, 5, 7,8, 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众数是.【答案】 7, 87.( 江苏镇江)如图, RtABC 中, ACB 90 ,DE 过点 C ,且 DE//AB ,若 ACD50 ,则∠ A=,∠ B=.【答案】 50 ,408.(江苏镇江)函数y x 1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当x 2 时,函数值y=.【答案】 x1,19.(江苏镇江)反比率函数y n 1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n 的取值范围为,xA(2, y1 ), B(3, y2 ) 为图象上两点,则y1 y2(用“ <”或“ >”填空)【答案】 n 1,10.(江苏镇江)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CD=10 ,F 是 AB 边上一点, DF 交 AC于点 E,且AE 2 AEF 的面积, BF= . EC,则=5 CDE 的面积4【答案】,611.(江苏镇江)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弦CD⊥ AB ,垂足为E,若 AB=10 ,CD=8 ,则线段 OE 的长为.【答案】 312.(江苏镇江)已知实数x, y知足x2 3x y 3 0,则 x y 的最大值为. 【答案】 4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5 小题,每题 3 分,合计15 分,在每题所给出的选项中,恰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写在答题卡相应地点上13.(江苏镇江)下边几何体的俯视图是.........)()【答案】 A14.(江苏镇江)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4,底面半径为2,则圆锥的侧面积等于()A.8B.9C.10D. 11【答案】 A15.(江苏镇江)有A,B两只不透明口袋,每只品袋里装有两只同样的球, A 袋中的两只球上分别写了“细”、“致”的字样, B 袋中的两只球上分别写了“信”、“心”的字样,从每只口袋里各摸出一只球,恰巧能构成“仔细”字样的概率是()1 12 3A .B .C.D.3 4 3 4【答案】 B16.(江苏镇江)两直线l1: y 2x 1, l 2 : y x 1的交点坐标为()A .(— 2, 3)B .( 2,— 3)C.(— 2,— 3)D.( 2, 3)【答案】 D17.(江苏镇江)小明新买了一辆“和睦”牌自行车,说明书中对于轮胎的使用说明以下:小明看了说明书后,和爸爸议论:小明经过计算,得出这对轮胎能行驶的最长行程是()A . 9.5 千公里B .3 11千公里C. 9.9 千公里D. 10 千公里【答案】 C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1 小题,合计81 分 .请在答题卡指定地区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需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江苏镇江)计算化简(本小题满分10 分)(江苏镇江)( 1)( 5)2 (cos 60 ) 0 | 4|;【答案】原式 5 1 4 =8(江苏镇江)( 2)2 6x1 .x 9 3 【答案】原式 6 13)(x 3) x 3(x6 x 3(x 3)(x 3)x 3(x 3)( x 3)1 x .319.(江苏镇江)运算求解(本小题满分10 分)解方程或不等式组;2x 1 1,(江苏镇江)( 1)x 2 x 1; 2【答案】( 1)由①得,x 1 ;( 2 分)由②得,x 3 (4 分)∴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 x 3 (5 分)(江苏镇江)( 2)1x . x 3x 2【答案】( 2)3x 2 x2,(1分)x2 3x 2 0 ,(2 分)(x 2)( x 1) 0 ,(3分)x1 2, x2 1. (4 分)经查验, x1 2, x2 1中原方程的解. (5 分)20.(江苏镇江)推理证明(本小题满分 6 分)如图,在△ ABC 和△ ADE 中,点 E 在 BC 边上,∠ BAC= ∠ DAE ,∠ B=∠ D,AB=AD.( 1)求证:△ ABC ≌△ ADE ;( 2)假如∠ AEC=75 °,将△ ADE 绕着点 A 旋转一个锐角后与△ABC 重合,求这个旋转角的大小 .【答案】( 1)∵∠ BAC= ∠ DAE , AB=AD ,∠ B=∠ D,∴△ ABD ≌△ ADE. ( 3 分)(2)∵△ ABC ≌△ ADE ,∴AC 与 AE 是一组对应边,∴∠ CAE 的旋转角,( 4 分)∵AE=AC ,∠ AEC=75 °,∴∠ ACE= ∠ AEC=75 °,(5分)∴∠ CAE=180 °— 75°— 75°=30 ° . (6 分)21.(江苏镇江)着手操作(本小题满分 6 分)在以下图的方格纸中,△ ABC 的极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极点上,以小正方形相互垂直的两边所在直线成立直角坐标系.( 1)作出△ ABC 对于 y 轴对称的△ A 1B1C1,此中 A , B, C 分别和 A 1, B 1, C1对应;( 2)平移△ ABC ,使得 A 点在 x 轴上, B 点在 y 轴上,平移后的三角形记为△A2B 2C2,作出平移后的△ A 2B 2C2,此中 A ,B , C 分别和 A 2, B2, C2对应;( 3)填空:在( 2)中,设原△ ABC 的外心为 M ,△ A 2B 2C2的外心为 M,则 M 与 M 2 之间的距离为.【答案】( 1)见图 21;( 2 分)(2)见图 21;( 4 分)(3)17.(6 分)22.(江苏镇江)运算求解(本小题满分 6 分)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过( 1,3)和(3,1)两点,且与x 轴, y 轴分别交于 A,B两点.( 1)求直线l 的函数关系式;( 2)求△ AOB 的面积 .【答案】( 1)设直线l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k 0) ,①(1分)把( 3,1),( 1, 3)代入①得3k b 1,(2 分)k b 3,k 1,解方程组得(3 分)b 4.∴直线 l 的函数关系式为 y x 4. ②(4 分)( 2)在②中,令x 0,得y 4, B(0,4), 令 y 0, 得x 4, A( 4,0) (5 分)1AO BO 14 8. (6 分)SAOB 42 223.(江苏镇江)运算求解(本小题满分 6 分)已知二次函数y x2 2 x m 的图象C1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1)求 C1的极点坐标;( 2)将 C1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后,得抛物线 C2,假如 C2与 x 轴的一个交点为A(— 3,0),求 C2的函数关系式,并求C2与 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 3)若P( n, y1), Q(2, y2)是C1上的两点,且y1 y2 , 务实数 n 的取值范围.【答案】( 1)y x 22x m (x 1) 2m 1, 对称轴为 x1,(1分)与 x 轴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极点的纵坐标为0.∴ C1的极点坐标为(—1,0)(2 分)(2)设 C2的函数关系式为把A (— 3, 0)代入上式得y ( x 1) 2 k,( 3 1) 2 k 0, 得 k 4,∴ C2的函数关系式为y ( x 1) 2 4. (3 分)∵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1, 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 A (— 3, 0),由对称性可知,它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1,0) . ( 4 分)( 3)当x 1时, y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 n 1时 , y1 y2 , n 2. (5 分)当n时的对称点坐标为( 2 n, y1 ),且2 n 1, 1 , P(n, y1 )y1 y2 , 2 n 2, n 4.综上所述或n 4. 分): n 2 ( 624.(江苏镇江)实践应用(本小题满分 6 分)有 200 名待业人员参加某公司甲、乙、丙三个部门的招聘,到各部门报名的人数百分比见图表1,该公司各部门的录取率见图表 2.(部门录取率 = 部门录取人数×100% )部门报名人数( 1 )到乙部门报名的人数有人,乙部门的录取人数是人,该公司的录取率为;(2)假如到甲部门报名的人员中有一些人员改到丙部门报名,在保持各部门录取率不变的状况下,该公司的录取率将恰巧增添 15%,问有多少人从甲部门改到丙部门报名?【答案】( 1) 80,( 1 分) 40,( 2 分)47%;( 3 分)( 2)设有 x 人从甲部门改到丙部门报名,( 4 分)则: (70 x) 20% 40 (50 x) 80% 200 (47% 15%),(5分)化简得: 0.6 x 30,x 50.答:有 50 人从甲部门改到丙部门报名,恰巧增添15%的录取率 .( 6 分25.(江苏镇江)描绘证明(本小题满分 6 分)海宝在研究数学识题时发现了一个风趣的现象:(1)请你用数学表达式增补完好海宝发现的这个风趣的现象;(2)请你证明海宝发现的这个风趣现象.【答案】( 1)ab 2 ab; (1分)a b ab.(2分)b a( 2)证明:a b2a 2 b2 2abab, (3分)b aab,aba 2b22ab2分) (a b)2 2分(ab) , (4 (ab) ,(5 )a 0,b 0, a b 0, ab 0,a b分) ab.(626.(江苏镇江)推理证明(本小题满分如图,已知△ ABC 中, AB=BC7 分),以 AB 为直径的⊙O 交AC 于点 D ,过 D 作DE⊥BC,垂足为 E,连接 OE,CD= 3,∠ ACB=30 ° .(1)求证: DE 是⊙ O 的切线;(2)分别求 AB ,OE 的长;( 3)填空:假如以点E 为圆心, r 为半径的圆上总存在不一样的两点到点O 的距离为1,则 r 的取值范围为.【答案】( 1)∵ AB 是直径,∴∠ ADB=90 °( 1 分)又 AB BC, AD CD.又AO分BO, OD // BC. (2 )DE BC,∴OD⊥DE,∴ DE 是⊙ O 的切线 .(3分)( 2)在Rt CBD 中,CD3, ACB 30 ,BCCD 3AB 2. (4分)2,cos30 32在中 3, ACB30 ,Rt CDE , CD11 33分 )DECD.(5222在 Rt ODE 中OD 2OE223 ) 27分,OE1(6 ) 227 1 r7(7 分)( 3)1.2227. (江苏 镇江) 探究发现(本小题满分9 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 RtOAB 和Rt OCD 的直角极点A ,C 一直在x 轴的正半轴上,B ,D 在第一象限内,点B 在直线OD上方,OC=CD , OD=2 , M为OD的中点, AB与OD订交于E ,当点B 地点变化时,Rt OAB 的面积恒为1 . 2试解决以下问题: ( 1)填空:点 D 坐标为;( 2)设点 B 横坐标为 t ,请把 BD 长表示成对于 t 的函数关系式,并化简;( 3)等式 BO=BD 可否成立?为何?( 4)设 CM 与 AB 订交于 F ,当△ BDE 为直角三角形时,判断四边形BDCF 并证明你的结论 .的形状,【答案】( 1)( 2, 2);(1分)( 2) 由Rt OAB 的面积为 1 ,得 B(t, 1),2tBD 2 AC 2 ( AB CD)2,BD 2(t2 ) 2( 12t 21 12 )t 22 2 (t ) 4 ① (2 分)tt(t 1)22 2(t1) 2 (t1 2) 2.(3 分)t 1t1tBD | t2 | t 2. ②( 4 分)(注:不去绝tt对值符号不扣分)( 3) [法一 ]若 OB=BD ,则 OB 2BD 2.在 Rt OAB 中, OB 2OA 2AB 2t 21,t 211)由①得 t 2t 2t 22 2(t 4, (5 分)t 2t得 t 1 2, t 2 2t 1 0,t( 2)2 4 2 0, 此方程无解 .OBBD. (6分 )[法二 ]若 OB=BD ,则 B 点在 OD 的中垂线 CM 上 .22C ( 2,0), 在等腰 Rt OCM 中,可求得 M (,),∴直线 CM 的函数关系式为y x 2 ,③( 5 分)由 Rt OAB 的面积为 1 ,得 B 点坐标知足函数关系式 y1,④2x联立③,④得:x 22 x 1 0 ,( 2) 2 4 2 0, 此方程无解 . OB BD. 分 )(6[法三 ] 若 OB=BD ,则 B 点在 OD 的中垂线 CM 上,如图 27 –1 过点B 作BGy 轴于 G, CM 交y 轴于H ,1SOBGSOAB,2而SOMHS MOC1 SDOC 1 221 1,(5分) 222 2明显与 S HNO S 0BG 矛盾 .OB BD. (6分)( 4)假如 BDE 为直角三角形 ,由于 BED 45 ,①当EBD90 时, 此时 F , E, M 三点重合 ,如图 27 –2BFx 轴, DCx 轴,BF // DC.∴此时四边形 BDCF为直角梯形.(7 分)②当EBD90 时, 如图27 –3CF又 ABOD, BD // CF. x 轴, DC x 轴 ,BF //DC.∴此时四边形 BDCF 为平行四边形 .( 8 分) 下证平行四边形 BDCF 为菱形:[法一 ]在 BDO 中,OB 2OD 2 BD 2,t 214 t 21 2 2(t1) 4, t 12 2,t 2t 2 ttBD在OD 上方[方法① ] t2 2 2t 1 0,解得 t2 1,12 ; 或 t2 1,12 1(舍去) .tt 得 B( 2 1, 2 1),[方法② ]由②得: BDt 1 2 222.2t此时 BD CD2,∴此时四边形 BDCF 为菱形( 9 分)[法二 ] 在等腰 Rt OAE 与等腰 Rt EDB 中OA AE t, OE 2t ,则 ED BD 2 2T . AB AEBEt2 (2 2t)2 2t,2 2t 1 ,即 t 12 2.以下同 [ 法一 ].t t此时 BD CD 2,此时四边形 BDCF 为菱形 . (9分)28. (江苏 镇江) 深入理解(本小题满分 9 分)对非负实数 x “四舍五入”到个位的值记为 x,即:当 n 为非负整数时,假如 n1x n1,则 xn.22如: <0>=<0.48>=0 , <0.64>=<1.493>=1 , <2>=2 , <3.5>=<4.12>=4 , 试解决以下问题:( 1)填空:①= ( 为圆周率);②假如 2x1 3, 则实数 x 的取值范围为;( 2)①当 x 0, m 为非负整数时 , 求证 : x mmx ;②举例说明 x yxy不恒成立;( 3)求知足x4x 的全部非负实数 x 的值;31( 4)设 n 为常数,且为正整数,函数yx 2x 的自变量 x 在 n x n 1 范围内4取值时,函数值 y 为整数的个数记为 a; 知足 kn 的全部整数 k 的个数记为b.求证: ab 2n.【答案】 ( 1)① 3;( 1 分)②( 2)①证明:7x4 ; (2 分) 49[法一 ]设xn, 则 n 1x n1 , n 为非负整数; ( 3 分)22又 ( n m) 1x m(n m)1,且 n m 为非负整数,22x m n m m x .(4 分)[法二 ] 设 x k b, k 为x 的整数部分 , b 为其小数部分 . 1 当 0 b 时, xk,0.5mx ( m k ) b,m为的整数部分 为其小数部分.k mx,bm x m kx m m x . 分 )(32 当 b 时x k1,0.5 , 则 m x ( m k ) b,m 为 m 的整数部分 为其小数部分.k x , bx m m k 1,m x m x .综上所述 : x m mx . 分(4 )②举反例:0.6 0.7 1 1 2,而 0.6 0.71.3 1,0.60.7 0.6 0.7 , xyxy 不必定成立 .( 5 分)( 3) [法一 ] 作 y x , y4x 的图象,如图 28 (6 分)3(注:只需求画出草图,假如没有把相关点画成空心点,不扣分)yx 的图象与 y4 x 图象交于点 (0,0),点 ( 3 ,1),点( 3,2),3 4 2x 0,3,3. (7分) 4 24 4[法二 ]x0, x 为整数 ,设 x k, k 为整数 ,3 3则 x3k.43 kk,4 1 31kk 0, (6分)2k, k420 k2, k 0,1,2, x 3 30, , . (7分)4 2( 4) 函数 y x2x 1 ( x1) 2 , n 为整数,4 2当 n x n 1时,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n 1 ) 2y (n 11) 2,即( n 1 )2y (n1)2, ①2222n 2n 1y n 2 n 1 , y 为整数 ,44y n 2 n 1, n 2n 2, n 2 n 3, , n 2n 2n, 共 2n 个y,a 2n.②(8分)k 0,k n,则 n 1kn1, (n 1 )2 k ( n1)2, ③22 22比较①,②,③得:a b 2n.(9 分)参照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12 小题,每题 2 分,合计 24 分)1.3,12.— 1,— 63. a 3 , a 44.4, 225. a(a3),2x 16. 7,8 7. 50 ,408. x 1,1 . n 1,10 . 4 .3 12 .49,61125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5 小题,每题 3 分,合计 15 分)13. A 14. A 15. B16. D17.C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1 小题,合计81 分)18.( 1)原式 5 1 4(3分,每对1个得 1分)=8 (5 分)( 2)原式6 1(1 分)(x 3)(x 3) x 36 x 3(3分)(x 3)(x 3)x 3(4 分)(x 3)( x 3)1(5 分)x.319.( 1)由①得,x 1;( 2 分)由②得,x 3 (4分)∴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 x 3 (5 分)( 2)3x 2 x2,(1分)x2 3x 2 0 ,(2 分)(x 2)( x 1) 0 ,(3分)x1 2, x2 1. (4 分)经查验, x1 2, x2 1中原方程的解. ( 5 分)20.( 1)∵∠ BAC= ∠ DAE , AB=AD ,∠ B= ∠D ,∴△ ABD ≌△ ADE. ( 3 分)(2)∵△ ABC ≌△ ADE ,∴AC 与 AE 是一组对应边,∴∠ CAE 的旋转角,( 4 分)∵AE=AC ,∠ AEC=75 °,∴∠ ACE= ∠ AEC=75 °,(5分)∴∠ CAE=180 °— 75°— 75° =30°. ( 6 分)21.( 1)见图 21;( 2 分)(2)见图 21;( 4 分)(3)17.(6 分)22.( 1)设直线 l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k 0),①(1 分)把( 3,1),( 1, 3)代入①得3k b 1,(2 分)k b 3,k 1,(3 分)解方程组得4.b∴直线 l 的函数关系式为y x 4. ②(4 分)( 2)在②中,令x 0,得y 4, B(0,4), 令 y 0, 得x 4, A( 4,0) (5分)SAOB 1AO BO 1 4 4 8. (6 分)2 223.( 1)y x2 2 x m ( x 1) 2 m 1, 对称轴为 x 1, (1 分)与 x 轴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极点的纵坐标为0.∴ C1的极点坐标为(— 1, 0)( 2 分)( 2)设 C2的函数关系式为y ( x 1) 2 k,把 A (— 3, 0)代入上式得( 3 1)2 k 0, 得 k 4,∴ C2的函数关系式为y ( x 1) 2 4. (3 分)∵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1, 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 A (— 3, 0),由对称性可知,它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1,0). (4 分)( 3)当x 1时, y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 n 1时 , y1 y2 , n 2. (5 分)当 n 时 的对称点坐标为 ( 2 n, y 1 ), 且 2 n 1,1 , P(n, y 1 )y 1 y 2 , 2 n 2, n 4. 综上所述 : n 或 n 4. (6 分 )224.( 1) 80,( 1 分) 40,( 2 分) 47%;( 3 分)( 2)设有 x 人从甲部门改到丙部门报名,(4 分)则: (70x) 20% 40 (50 x) 80% 200(47% 15%), ( 5 分)化简得: 0.6 x30,x 50.答:有 50 人从甲部门改到丙部门报名,恰巧增添15%的录取率 .( 6 分)25.( 1) a b2ab; ( 1 分) a b ab.( 2 分)ba( 2)证明:ab 2 ab, a 2b 2 2ab ab, ( 3 分)baaba 2b 22分 ( a b) 2 2 分 2ab ( ab) , (4 ) (ab) ,(5 )a 0,b 0, a b 0, ab 0,a b 分 )ab.(626.( 1)∵ AB 是直径,∴∠ ADB=90 ° ( 1 分)又 AB BC, AD CD.又 AO 分BO, OD // BC. (2 ) DE BC,∴OD ⊥DE ,∴ DE 是⊙ O 的切线 .(3 分)( 2)在 Rt CBD 中,CD3, ACB30 ,BCCD3 AB2. (4分)cos302,32在 中3, ACB30 ,Rt CDE , CDDE 1 CD 1 3 3 .分 2 22 (5 )在 Rt ODE 中OD 2OE 22( 3 ) 27. 分,OE1 22 (6 )( 3)7 1 r 7 (7 分)21.227.( 1) ( 2, 2) ;( 1 分)( 2) 由Rt OAB 的面积为 1 ,得 B(t, 1),2 tBD 2 AC 2 ( ABCD)2,BD 2(t2 )2(12 ) 2t 2 1 2 2 (t1) 4 ① (2分)tt 2t(t 1)22 2(t1) 2 (t12) 2.(3 分)t 1t 1tBD | t2 | t2. ② ( 4 分)(注:不去绝tt对值符号不扣分)( 3) [法一 ]若 OB=BD ,则 OB 2BD 2.在 Rt OAB 中, OB 2OA 2 AB 2t 2 1 ,t 2由①得 t 21 t 2t 2 2 2(t1) 4, (5 分)t 2t 得 t 12,t 22t 10,t( 2) 2 4 2 0, 此方程无解 .OBBD. (6分 )[法二 ]若 OB=BD ,则 B 点在 OD 的中垂线 CM 上 .22C ( 2,0), 在等腰 Rt OCM 中,可求得 M (,),∴直线 CM 的函数关系式为y x 2 ,③( 5 分)由 Rt OAB 的面积为 1 ,得 B 点坐标知足函数关系式 y1,④2x联立③,④得:x 22 x 1 0 ,( 2) 2 4 2 0, 此方程无解 . OB BD. 分 )(6[法三 ] 若 OB=BD ,则 B 点在 OD 的中垂线 CM 上,如图 27 –1 过点B 作BGy 轴于 G, CM 交y 轴于H ,SOBG SOAB 1 ,2而SOMH S MOC 1 S DOC 1 22 1 1 ,(5分)2 2 2 2明显与 S HNO S 0BG矛盾 .OB BD. (6分)(4)假如BDE为直角三角形,由于BED 45,①当EBD 90 时, 此时 F , E, M三点重合,如图27–2BF x轴, DC x轴, BF // DC.∴此时四边形BDCF 为直角梯形 .( 7 分)②当EBD 90 时, 如图27–3CF OD, BD // CF.又 AB x轴, DC x轴 , BF // DC .∴此时四边形 BDCF 为平行四边形 .( 8 分) 下证平行四边形 BDCF 为菱形:[法一 ]在 BDO 中,OB 2OD 2 BD 2,t21 4 t 21 2 2(t 1) 4, t1 2 2,t 2t 2tt[方法① ] t 22 2t 1 0, BD 在OD 上方解得 t2 1,12 ; 或 t2 1,12 1(舍去) .tt得 B( 2 1, 2 1),[方法② ]由②得: BDt1 22 222.t此时 BD CD2,∴此时四边形 BDCF 为菱形( 9 分)[法二 ] 在等腰 Rt OAE 与等腰 Rt EDB 中OA AE t ,OE 2t, 则 ED BD 2 2T.AB AE BE t2( 22t ) 2 2 t ,2 2t1,即 t 1 2 2.以下同 [法一 ].t t此时 BDCD2,此时四边形 BDCF 为菱形 . (9分 )7x4 ; (2 分)28.( 1)① 3;( 1 分)②94( 2)①证明:[法一 ]设xn, 则 n 1 x n1, n 为非负整数; ( 3 分)2 2 又 ( n m) 1x m (n m)1,且 n m 为非负整数,22x m n m m x .(4 分)[法二 ] 设 x k b, k 为x 的整数部分 , b 为其小数部分 . 1 当 0 b时, xk,0.5mx ( m k ) b,m 为的整数部分 为其小数部分.kmx ,bm x m kx mmx .分(3 )2 当 b 时 x k 1,0.5 ,则 m x( m k ) b,m 为的整数部分 为其小数部分.k m x, bx m m k 1,m x m x .综上所述 : x m mx . 分(4 )②举反例: 0.60.7 1 1 2,而 0.6 0.71.3 1,0.60.7 0.6 0.7 , xyxy 不必定成立 .( 5 分)( 3) [法一 ] 作 yx , y4x 的图象,如图 28 (6 分)3(注:只需求画出草图,假如没有把相关点画成空心点,不扣分)yx 的图象与 y4 x 图象交于点 (0,0),点 ( 3 ,1),点( 3,2),3 4 2x 0,3,3. (7分) 4 2[法二 ] x4 4 x k, k 为整数 ,0, x 为整数 ,设33则 x3k.43 kk,4k 1 3k k 1, k 0, (6分 )2420 k 2,k0,1,2,x0,3, 3. (7分 )4 2 ( 4) 函数 yx2x1 ( x1) 2 , n 为整数,42当 nx n 1时,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n 1 ) 2y (n 11) 2,即( n 1 )2y (n1)2, ①2222n2 n 1 y n2 n 1 , y为整数 ,4 4y n 2 n 1, n 2 n 2, n 2 n 3, , n2 n 2n, 共 2n个y,a 2n. ②(8分)k 0, k n,则n 1 k n 1, (n 1 )2 k ( n1)2, ③2 2 2 2 比较①,②,③得: a b 2n. (9 分)。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数 学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的绝对值是 A .-2 B .- 12C .2D .12【答案】C 。
【考点】绝对值。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直接得出结果。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x 2+ x 3= x 5B .x 4·x 2= x 6 C .x 6÷x 2 = x 3D .( x 2)3 = x 8【答案】B 。
【考点】同底幂的乘法。
【分析】42426x x x x +⋅==3.下面四个几何体中,俯视图为四边形的是【答案】D 。
【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
【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直接得出结果。
4.已知a -b =1,则代数式2a -2b -3的值是A .-1B .1C .-5D .5【答案】A 。
【考点】代数式代换。
【分析】()22323231a b a b --=--=-=-5.若⊙O 1、⊙O 2的半径分别为4和6,圆心距O 1O 2=8,则⊙O 1与⊙O 2的位置关系是 A .内切 B .相交 C .外切 D .外离A B CD【答案】B 。
【考点】圆心距。
【分析】126464<O O <-+∴ 两圆相交。
6.对于反比例函数y = 1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象经过点(1,-1)B .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C .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D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C 。
【考点】反比例函数。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性质,直接得出结果。
江苏省镇江市部分学校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联考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 1.下面4个算式中,正确的是 ( )A .B .= -6 D .2a=,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a ≤B .0a <C .01a <≤D .0a >3.计算29328+-的结果是 ( ) A . 22-B . 22C . 2D . 2234.某校九年级(2)班的10名团员在“情系灾区献爱心”捐款活动中,捐款情况如下(单位:元):10 8 12 15 10 12 11 9 10 13.则这组数据的 ( ) A .众数是10.5 B .中位数是10 C .平均数是11 D .方差是3.9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mx m -+-=的根的情况是 (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无法确定6.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35)1(22=+-++-m m x x m 的常数项为0,则m 的值等于 ( ) A .1 B .2 C .1或2 D .0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 A .两条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D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8.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 ( ) A.等腰梯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矩形9.如图,在□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且∠AEC =∠DCE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2AFD EFB S S =△△ B .12BF DF =C .四边形AECD 是等腰梯形 D .AEB ADC ∠=∠10.将矩形纸片ABC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 .若AB =3,则BC 的长为 ( )A .1B .2C . 2D .3(第9题)(第10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当a ≥0= ;当m <3;12.方程(1)x x x -=的解是 .13.若关于x 的方程250x x k -+=的一个根是0,则另一个根是 .14.某电动自行车厂三月份的产量为1000辆,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五月份的产量提高到1210辆,则该厂四、五月份的月平均增长率为________.15.质检部门对甲、乙两工厂生产的同样产品抽样调查,计算出甲厂的样本方差为0.99,乙厂的样本方差为1.02,那么,由此可以推断出生产此类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的是 厂.16.等腰ABC △两边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560x x -+=的两个解,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17.等腰梯形A B C D 中,AD BC ∥,5AD =cm ,9BC =cm ,60C ∠=,则梯形的腰长是cm .18.如图,已知P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BD 上一点,且BP = BC ,则∠ACP 度数是 .19.如图,矩形ABCD 中,AB =2,BC =3,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连接CE ,则CE 的长________.20.如图,菱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6和8,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点M 、N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则PM +P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8题,共5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1.(本题6分)计算下列两题: (1)()()()2123527527---+ (2) (2-313)× 6 ÷2 22.(本题6分)解方程:(1)2220x x --=.(用配方法) (2)2410x x +-=.第19题图 F A D OE B C 第18题图 BC D A P 第20题图D A P M N23. (本题4分)已知:当X=2时,二次三项式x 2—2mx+4的值等于—4。
镇江市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文化考试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1至2页为选择题,共30分,3至6页为非选择题,共7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应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好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3.作图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常州、镇江)1.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很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A.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B.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C.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D.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答案:B(11·常州、镇江)2.为改变过度依赖激素促进植物生长的种植状态,江南农科所着手研究利用夜间光照促进植物生长的技术.对于绿色植物而言,下列颜色的灯光照明中,效能晟低的是A.红光B.绿光C.蓝光D.黄光答案:B(11·常州、镇江)3.2011年6月9日,持续绕月9个多月的“嫦娥二号”卫星加速以离开月球,并继续进行深空探测,如图所示,A、B为卫星的两个喷气发动机.根据表中指令可知,使“嫦娥二号”卫星加速离月的信号应为A.00100 10001B.00100 01110C.11011 10001D.11011 01110答案:A(11·常州、镇江)4.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科学家们用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证实了大量微小粒子的存在.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A.原子、原子核、夸克、质子B.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C.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D.质子、夸克、原子核、原子答案:B(11·常州、镇江)5.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用20N的水平拉力使其在10s内匀速前进了10m,在此过程中A.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B.支持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0W 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答案:D(11·常州、镇江)6.为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小华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一根细铜直导线.闭合开关,当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钎没有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感应电流太小,无法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铜直导线太细,应换用较粗的铜棒C.应该把ab改为左右运动D.应该把磁体的N、S极对调答案:C(11·常州、镇江)7.小明去商场购物,自动扶梯将他从一楼匀速送上二楼,在这个过程中,他的A.势能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B.势能不变,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C.势能增大,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D.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答案:C(11·常州、镇江)8.在2011年江南中学体育节上,小华水平抛出一飞盘,快速前进的飞盘越升越高,从侧面看,飞行过程中飞盘的形状应为下列图示中的答案:A(11·常州、镇江)9.2011年5月,装载500t散装甘油的货轮抵达某港口,并由油罐车队装载运输至光辉油漆厂.已知甘油密度为 1.25×103kg/rn3。
江苏13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5:数量和位置变化一、选择题1. (常州、镇江2分)若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A .x ≥2 B.x ≤2 C.x >2 D .x <2【答案】A.【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条件,要使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202x x -≥⇒≥,故选A 。
2.(常州、镇江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 的顶点分别为A ()1,1、B ()1,1-、C ()1,1--、D ()1,1-,y 轴上有一点P ()2,0。
作点P 关于点A 的对称点1P ,作1P 关于点B 的对称点2P ,作点2P 关于点C 的对称点3P ,作3P 关于点D 的对称点4P ,作点4P 关于点A 的对称点5P ,作5P 关于点B 的对称点6P ┅,按如此操作下去,则点2011P 的坐标为A .()2,0B .()0,2C .()2,0-D . ()0,2-21世纪教育网 【答案】D 。
【考点】分类归纳,点对称。
【分析】找出规律,P 1(2,0),P 2(0,-2),P 3(-2,0),P 4(0,2},……,P 4n (0,2},P 4n+1(2,0),P 4n+2(0,-2),P 4n+3(-2,0)。
而2011除以4余3,所以点P 2011的坐标与P 3坐标相同,为(-2,0)。
故选D 。
21世纪教育网3.(宿迁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B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符号特征进行判断:点M(-2,3)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大于0,则这点在第二象限。
故选B 。
4.(徐州2分)若式子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什范围是A .1x ≥B ..1x >C ..1x <D .1x ≤【答案】A 。
2011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2分)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A.2B.0C.D.2.(2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a3=a6B.y3÷y3=y C.3m+3n=6mn D.(x3)2=x6 3.(2分)已知某几何体的一个视图(如图),则此几何体是()A.正三棱柱B.三棱锥C.圆锥D.圆柱4.(2分)某地区有8所高中和22所初中.要了解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抽样方式获得的数据最能反映该地区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是()A.从该地区随机选取一所中学里的学生B.从该地区30所中学里随机选取800名学生C.从该地区一所高中和一所初中各选取一个年级的学生D.从该地区的22所初中里随机选取400名学生5.(2分)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A.x≥2B.x≤2C.x>2D.x<26.(2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若AC,BC=2,则sin∠ACD的值为()A.B.C.D.7.(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分别为A(1,1)、B(1,﹣1)、C (﹣1,﹣1)、D(﹣1,1),y轴上有一点P(0,2).作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P1,作P1关于点B的对称点P2,作点P2关于点C的对称点P3,作P3关于点D的对称点P4,作点P4关于点A的对称点P5,作P5关于点B的对称点P6…,按如此操作下去,则点P2011的坐标为()A.(0,2)B.(2,0)C.(0,﹣2)D.(﹣2,0)8.(2分)已知二次函数,当自变量x取m时对应的值大于0,当自变量x 分别取m﹣1、m+1时对应的函数值为y1、y2,则y1、y2必须满足()A.y1>0、y2>0B.y1<0、y2<0C.y1<0、y2>0D.y1>0、y2<0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9.(3分)计算:;;;.10.(3分)(1)计算:(x+1)2=;(2)分解因式:x2﹣9=.11.(3分)若∠α的补角为120°,则∠α=,sinα=.12.(3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x﹣6=0的一个根为2,则m=,另一个根是.13.(3分)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50°,它所对应的弧长20πcm,则此扇形的半径是cm,面积是cm2.14.(3分)某市2007年5月份某一周的日最高气温(单位:℃)分别为:25、28、30、29、31、32、28,这周的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是℃,中位数是℃.15.(3分)如图,DE是⊙O的直径,弦AB⊥CD,垂足为C,若AB=6,CE=1,则OC =,CD=.16.(3分)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4k﹣2(k≠0).若其图象经过原点,则k=,若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17.(3分)把棱长为4的正方体分割成29个棱长为整数的正方体(且没有剩余),其中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个数为.三、解答题(共18分)18.(8分)①计算:°;②化简:.19.(10分)①解分式方程;②解不等式组<.四、解答题(共15分)20.(7分)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对球类运动的爱好情况,采用抽样的方法,从足球、篮球、排球、其它等四个方面调查了若干名学生,并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部分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调查活动中,一共调查了名学生;(2)“足球”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度;(3)补全折线统计图.21.(8分)甲、乙、丙三个布袋都不透明,甲袋中装有1个红球和1个白球;乙袋中装有一个红球和2个白球;丙袋中装有2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这3个袋中各随机地取出1个球.①取出的3个球恰好是2个红球和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②取出的3个球全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五、解答题(共12分)22.(5分)已知:如图,在△ABC中,D为BC上的一点,AD平分∠EDC,且∠E=∠B,DE=DC,求证:AB=AC.23.(7分)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BC=CD,AD⊥BD,E为AB中点,求证:四边形BCDE是菱形.六.探究与画图(共13分)24.如图,在△ABO中,已知点,、B(﹣1,﹣1)、O(0,0),正比例函数y=﹣x 图象是直线l,直线AC∥x轴交直线l与点C.(1)C点的坐标为;(2)以点O为旋转中心,将△ABO顺时针旋转角α(90°≤α<180°),使得点B落在直线l上的对应点为B′,点A的对应点为A′,得到△A′OB′.①∠α=;②画出△A′OB′.(3)写出所有满足△DOC∽△AOB的点D的坐标.25.(6分)已知:如图1,图形①满足AD=AB,MD=MB,∠A=72°,∠M=144°.图形②与图形①恰好拼成一个菱形(如图2).记AB的长度为a,BM的长度为b.(1)图形①中∠B=°,图形②中∠E=°;(2)小明有两种纸片各若干张,其中一种纸片的形状及大小与图形①相同,这种纸片称为“风筝一号”;另一种纸片的形状及大小与图形②相同,这种纸片称为“飞镖一号”.①小明仅用“风筝一号”纸片拼成一个边长为b的正十边形,需要这种纸片张;②小明若用若干张“风筝一号”纸片和“飞镖一号”纸片拼成一个“大风筝”(如图3),其中∠P=72°,∠Q=144°,且PI=PJ=a+b,IQ=JQ.请你在图3中画出拼接线并保留画图痕迹.(本题中均为无重叠、无缝隙拼接)七、解答题(共3小题,共26分)26.(7分)某商店以6元/千克的价格购进某种干果1140千克,并对其进行筛选分成甲级干果与乙级干果后同时开始销售.这批干果销售结束后,店主从销售统计中发现:甲级干果与乙级干果在销售过程中每天都有销量,且在同一天卖完;甲级干果从开始销售至销售的第x天的总销量y1(千克)与x的关系为y1=﹣x2+40x;乙级干果从开始销售至销售的第t天的总销量y2(千克)与t的关系为y2=at2+bt,且乙级干果的前三天的销售量的情况见下表:(1)求a、b的值;(2)若甲级干果与乙级干果分别以8元/千克和6元/千克的零售价出售,则卖完这批干果获得的毛利润是多少元?(3)问从第几天起乙级干果每天的销量比甲级干果每天的销量至少多6千克?(说明:毛利润=销售总金额﹣进货总金额.这批干果进货至卖完的过程中的损耗忽略不计)27.(9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l1,l1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直线l2过点C(a,0)且与直线l1垂直,其中a>0.点P、Q 同时从A点出发,其中点P沿射线AB运动,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点Q沿射线AO运动,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1)写出A点的坐标和AB的长;(2)当点P、Q运动了多少秒时,以点Q为圆心,PQ为半径的⊙Q与直线l2、y轴都相切,求此时a的值.28.(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1过点A(1,0)且与y轴平行,直线l2过点B(0,2)且与x轴平行,直线l1与直线l2相交于点P.点E为直线l2上一点,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过点E与直线l1相交于点F.(1)若点E与点P重合,求k的值;(2)连接OE、OF、EF.若k>2,且△OEF的面积为△PEF的面积的2倍,求E点的坐标;(3)是否存在点E及y轴上的点M,使得以点M、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EF全等?若存在,求E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1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2分)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A.2B.0C.D.【解答】解:∵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2,0,是有理数.故选:C.2.(2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a3=a6B.y3÷y3=y C.3m+3n=6mn D.(x3)2=x6【解答】解:A、a2•a3=a5≠a6,本选项错误;B、y3÷y3=1≠y,本选项错误;C、3m+3n=3(m+n)≠6mn,本选项错误;D、(x3)2=x6,本选项正确.故选:D.3.(2分)已知某几何体的一个视图(如图),则此几何体是()A.正三棱柱B.三棱锥C.圆锥D.圆柱【解答】解:俯视图为圆的几何体为球,圆锥,圆柱,再根据其他视图,可知此几何体为圆锥.故选:C.4.(2分)某地区有8所高中和22所初中.要了解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抽样方式获得的数据最能反映该地区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是()A.从该地区随机选取一所中学里的学生B.从该地区30所中学里随机选取800名学生C.从该地区一所高中和一所初中各选取一个年级的学生D.从该地区的22所初中里随机选取400名学生【解答】解:某地区有8所高中和22所初中.要了解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情况,A,C,D中进行抽查是不具有普遍性,对抽取的对象划定了范围,因而不具有代表性.B、本题中为了了解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情况,从该地区30所中学里随机选取800名学生就具有代表性.故选:B.5.(2分)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A.x≥2B.x≤2C.x>2D.x<2【解答】解:∵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2≥0,解得x≥2.故选:A.6.(2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若AC,BC=2,则sin∠ACD的值为()A.B.C.D.【解答】解:在直角△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3.∵∠B+∠BCD=90°,∠ACD+∠BCD=90°,∴∠B=∠ACD.∴sin∠ACD=sin∠B,故选:A.7.(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分别为A(1,1)、B(1,﹣1)、C (﹣1,﹣1)、D(﹣1,1),y轴上有一点P(0,2).作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P1,作P1关于点B的对称点P2,作点P2关于点C的对称点P3,作P3关于点D的对称点P4,作点P4关于点A的对称点P5,作P5关于点B的对称点P6…,按如此操作下去,则点P2011的坐标为()A.(0,2)B.(2,0)C.(0,﹣2)D.(﹣2,0)【解答】解:∵作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P1,作P1关于点B的对称点P2,作点P2关于点C的对称点P3,作P3关于点D的对称点P4,作点P4关于点A的对称点P5,作P5关于点B的对称点P6…,按如此操作下去,∴每变换4次一循环,∴点P2011的坐标为:2011÷4=502…3,点P2011的坐标与P3坐标相同,∴点P2011的坐标为:(﹣2,0),故选:D.8.(2分)已知二次函数,当自变量x取m时对应的值大于0,当自变量x 分别取m﹣1、m+1时对应的函数值为y1、y2,则y1、y2必须满足()A.y1>0、y2>0B.y1<0、y2<0C.y1<0、y2>0D.y1>0、y2<0【解答】解:令0,解得:x,∵当自变量x取m时对应的值大于0,∴<m<,∵点(m+1,0)与(m﹣1,0)之间的距离为2,大于二次函数与x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m﹣1的最大值在左边交点之左,m+1的最小值在右边交点之右.∴点(m+1,0)与(m﹣1,0)均在交点之外,∴y1<0、y2<0.故选:B.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9.(3分)计算:;;1;﹣2.【解答】解:;;1;2.故答案为:,,1,﹣2.10.(3分)(1)计算:(x+1)2=x2+2x+1;(2)分解因式:x2﹣9=(x﹣3)(x+3).【解答】解:①(x+1)2=x2+2x+1;②x2﹣9=(x﹣3)(x+3).11.(3分)若∠α的补角为120°,则∠α=60°,sinα=.【解答】解:根据补角定义,∠α=180°﹣120°=60°,于是sinα=sin60°.故答案为60°,.12.(3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x﹣6=0的一个根为2,则m=1,另一个根是﹣3.【解答】解:根据题意,得4+2m﹣6=0,即2m﹣2=0,解得,m=1;由韦达定理,知x1+x2=﹣m;∴2+x2=﹣1,解得,x2=﹣3.故答案是:1、﹣3.13.(3分)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50°,它所对应的弧长20πcm,则此扇形的半径是24 cm,面积是240πcm2.【解答】解:设扇形的半径是r,则20π解得:r=24.扇形的面积是:20π×24=240π.故答案是:24和240π.14.(3分)某市2007年5月份某一周的日最高气温(单位:℃)分别为:25、28、30、29、31、32、28,这周的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是29℃,中位数是29℃.【解答】解:29,将该组数据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得到:25,28,28,29,30,31,32;处在中间位置的数为29,故中位数为29.故答案为29,29.15.(3分)如图,DE是⊙O的直径,弦AB⊥CD,垂足为C,若AB=6,CE=1,则OC =4,CD=9.【解答】解:连接OA,∵直径DE⊥AB,且AB=6∴AC=BC=3,设圆O的半径OA的长为x,则OE=OD=x∵CE=1,∴OC=x﹣1,在Rt△AO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x2﹣(x﹣1)2=32,化简得:x2﹣x2+2x﹣1=9,即2x=10,解得:x=5所以OE=5,则OC=OE﹣CE=5﹣1=4,CD=OD+OC=9.故答案为:4;916.(3分)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4k﹣2(k≠0).若其图象经过原点,则k=,若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k<0.【解答】解:(1)当其图象经过原点时:4k﹣2=0,k;(2)当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时:k<0.故答案为:k;k<0.17.(3分)把棱长为4的正方体分割成29个棱长为整数的正方体(且没有剩余),其中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个数为24.【解答】解:棱长为4的正方体的体积为64,如果只有棱长为1的正方体就是64个不符合题意排除;如果有一个3×3×3的立方体(体积27),有1×1×1的立方体37个,37+1>29,不符合题意排除;所以应该是有2×2×2和1×1×1两种立方体.则设棱长为1的有x个,则棱长为2的有(29﹣x)个,解方程:x+8×(29﹣x)=64,解得:x=24.所以分割的立方体应为:棱长为1的24个,棱长为2的5个.故答案为:24.三、解答题(共18分)18.(8分)①计算:°;②化简:.【解答】解:①原式2=2;②原式.19.(10分)①解分式方程;②解不等式组<.【解答】解:①去分母,得2(x﹣2)=3(x+2),去括号,得2x﹣4=3x+6,移项,得2x﹣3x=4+6,解得x=﹣10,检验:当x=﹣10时,(x+2)(x﹣2)≠0,∴原方程的解为x=﹣10;②不等式①化为x﹣2<6x+18,解得x>﹣4,不等式②化为5x﹣5﹣6≥4x+4,解得x≥15,∴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5.四、解答题(共15分)20.(7分)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对球类运动的爱好情况,采用抽样的方法,从足球、篮球、排球、其它等四个方面调查了若干名学生,并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部分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调查活动中,一共调查了100名学生;(2)“足球”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108度;(3)补全折线统计图.【解答】解:(1)40÷40%=100(人).(2)100%=10%,1﹣20%﹣40%﹣10%=30%,360°×30%=108度.(3)喜欢篮球的人数:20%×100=20(人),喜欢足球的人数:30%×100=30(人).21.(8分)甲、乙、丙三个布袋都不透明,甲袋中装有1个红球和1个白球;乙袋中装有一个红球和2个白球;丙袋中装有2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这3个袋中各随机地取出1个球.①取出的3个球恰好是2个红球和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②取出的3个球全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解答】解:(1)画树状图得:∴一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取出的3个球恰好是2个红球和1个白球的有2种情况,∴取出的3个球恰好是2个红球和1个白球的概率是;(2)∵取出的3个球全是白球的有4种情况,∴取出的3个球全是白球的概率是.五、解答题(共12分)22.(5分)已知:如图,在△ABC中,D为BC上的一点,AD平分∠EDC,且∠E=∠B,DE=DC,求证:AB=AC.【解答】证明:∵AD平分∠EDC,∴∠ADE=∠ADC,在△AED和△ACD中,∵∴△AED≌△ACD(SAS),∴∠C=∠E,又∵∠E=∠B.∴∠C=∠B,∴AB=AC.23.(7分)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BC=CD,AD⊥BD,E为AB中点,求证:四边形BCDE是菱形.【解答】证明:∵AD⊥BD,∴△ABD是Rt△∵E是AB的中点,∴BE AB,DE AB(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BE=DE,∴∠EDB=∠EBD,∵CB=CD,∴∠CDB=∠CBD,∵AB∥CD,∴∠EBD=∠CDB,∴∠EDB=∠EBD=∠CDB=∠CBD,∵BD=BD,∴△EBD≌△CBD(ASA),∴BE=BC,∴CB=CD=BE=DE,∴菱形BCDE.(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六.探究与画图(共13分)24.如图,在△ABO中,已知点,、B(﹣1,﹣1)、O(0,0),正比例函数y=﹣x 图象是直线l,直线AC∥x轴交直线l与点C.(1)C点的坐标为(﹣3,3);(2)以点O为旋转中心,将△ABO顺时针旋转角α(90°≤α<180°),使得点B落在直线l上的对应点为B′,点A的对应点为A′,得到△A′OB′.①∠α=90°;②画出△A′OB′.(3)写出所有满足△DOC∽△AOB的点D的坐标.【解答】解:(1)∵直线AC∥x轴交直线l于点C,∴A、C两点纵坐标为3,代入直线y=﹣x中,得C点横坐标为﹣3,∴C(﹣3,3);(2)由B(﹣1,﹣1)可知,OB为第三象限角平分线,又直线l为二、四象限角平分线,∴旋转角为∠α=∠BOB′=90°,△A′OB′如图所示;(3)∵A点坐标可知OA与x轴正半轴夹角为60°,可知∠AOB=165°,根据对应关系,则∠DOC=165°,故OD在第四象限,与x轴正半轴夹角为30°或与y 轴负半轴夹角为30°,根据A、B、C三点坐标,∴OA=2、OB、OC=3,∵,∴DO6,∴D点的横坐标为:3,或纵坐标为:﹣3,∴D点坐标为(9,﹣3),(3,﹣9).25.(6分)已知:如图1,图形①满足AD=AB,MD=MB,∠A=72°,∠M=144°.图形②与图形①恰好拼成一个菱形(如图2).记AB的长度为a,BM的长度为b.(1)图形①中∠B=72°,图形②中∠E=36°;(2)小明有两种纸片各若干张,其中一种纸片的形状及大小与图形①相同,这种纸片称为“风筝一号”;另一种纸片的形状及大小与图形②相同,这种纸片称为“飞镖一号”.①小明仅用“风筝一号”纸片拼成一个边长为b的正十边形,需要这种纸片5张;②小明若用若干张“风筝一号”纸片和“飞镖一号”纸片拼成一个“大风筝”(如图3),其中∠P=72°,∠Q=144°,且PI=PJ=a+b,IQ=JQ.请你在图3中画出拼接线并保留画图痕迹.(本题中均为无重叠、无缝隙拼接)【解答】解:(1)连接AM,如图所示:∵AD=AB,DM=BM,AM为公共边,∴△ADM≌△ABM,∴∠D=∠B,又因为四边形ABMD的内角和等于360°,∠DAB=72°,∠DMB=144°,∴∠B72°;在图2中,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所以AB∥CD,∴∠A+∠ADC=∠A+∠ADM+∠CEF=180°,∠A=72°,∠ADM=72°,∴∠CEF=180°﹣72°﹣72°=36°;(2)①用“风筝一号”纸片拼成一个边长为b的正十边形,得到“风筝一号”纸片的点A与正十边形的中心重合,又∠A=72°,则需要这种纸片的数量5;②根据题意可知:“风筝一号”纸片用两张和“飞镖一号”纸片用一张,画出拼接线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72°;36°;(2)①、5.七、解答题(共3小题,共26分)26.(7分)某商店以6元/千克的价格购进某种干果1140千克,并对其进行筛选分成甲级干果与乙级干果后同时开始销售.这批干果销售结束后,店主从销售统计中发现:甲级干果与乙级干果在销售过程中每天都有销量,且在同一天卖完;甲级干果从开始销售至销售的第x天的总销量y1(千克)与x的关系为y1=﹣x2+40x;乙级干果从开始销售至销售的第t天的总销量y2(千克)与t的关系为y2=at2+bt,且乙级干果的前三天的销售量的情况见下表:(1)求a、b的值;(2)若甲级干果与乙级干果分别以8元/千克和6元/千克的零售价出售,则卖完这批干果获得的毛利润是多少元?(3)问从第几天起乙级干果每天的销量比甲级干果每天的销量至少多6千克?(说明:毛利润=销售总金额﹣进货总金额.这批干果进货至卖完的过程中的损耗忽略不计)【解答】解:(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答:a、b的值分别是1、20;(2)甲级干果和乙级干果n天售完这批货.﹣n2+40n+n2+20n=1140n=19,当n=19时,y1=399,y2=741,毛利润=399×8+741×6﹣1140×6=798(元),答:卖完这批干果获得的毛利润是798元.(3)设从第m天起乙级干果每天的销量比甲级干果每天的销量至少多6千克,则甲、乙级干果的销售量为m天的销售量减去m﹣1天的销售量,即甲级水果第m天所卖出的干果数量:(﹣m2+40m)﹣[﹣(m﹣1)2+40(m﹣1)]=﹣2m+41.乙级水果第m天所卖出的干果数量:(m2+20m)﹣[(m﹣1)2+20(m﹣1)]=2m+19,(2m+19)﹣(﹣2m+41)≥6,解得:m≥7,答:第7天起乙级干果每天的销量比甲级干果每天的销量至少多6千克.27.(9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l1,l1与x轴、y 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直线l2过点C(a,0)且与直线l1垂直,其中a>0.点P、Q 同时从A点出发,其中点P沿射线AB运动,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点Q沿射线AO运动,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1)写出A点的坐标和AB的长;(2)当点P、Q运动了多少秒时,以点Q为圆心,PQ为半径的⊙Q与直线l2、y轴都相切,求此时a的值.【解答】解:(1)∵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l1,l1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y=0时,x=﹣4,∴A(﹣4,0),AO=4,∵图象与y轴交点坐标为:(0,3),BO=3,∴AB=5;(2)由题意得:AP=4t,AQ=5t,t,又∠P AQ=∠OAB,∴△APQ∽△AOB,∴∠APQ=∠AOB=90°,∵点P在l1上,∴⊙Q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与l1相切,①当⊙Q在y轴右侧与y轴相切时,设l2与⊙Q相切于F,由△APQ∽△AOB,得:∴,∴PQ=6;故AQ=10,则运动时间为:2(秒);连接QF,则QF=PQ,∵直线l2过点C(a,0)且与直线l1垂直,FQ⊥l2,∴∠APQ=∠QFC=90°,AP∥FQ,∴∠P AQ=∠FQC,∴△QFC∽△APQ,∴△QFC∽△APQ∽△AOB,得:,∴,∴,∴QC,∴a=OQ+QC=OC,②如图2,当⊙Q在y轴的左侧与y轴相切时,设l2与⊙Q相切于E,由△APQ∽△AOB 得:,∴PQ,则AQ=4 2.5,∴则运动时间为:(秒);故当点P、Q运动了2秒或秒时,以点Q为圆心,PQ为半径的⊙Q与直线l2、y轴都相切,连接QE,则QE=PQ,∵直线l2过点C(a,0)且与直线l1垂直,⊙Q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与l1相切于点P,∴∠AOB=90°,∠APQ=90°,∵∠P AO=∠BAO,∴△APQ∽△AOB,同理可得:△QEC∽△APQ∽△AOB得:,∴,,∴QC,a=QC﹣OQ,综上所述,a的值是:和,28.(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1过点A(1,0)且与y轴平行,直线l2过点B(0,2)且与x轴平行,直线l1与直线l2相交于点P.点E为直线l2上一点,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过点E与直线l1相交于点F.(1)若点E与点P重合,求k的值;(2)连接OE、OF、EF.若k>2,且△OEF的面积为△PEF的面积的2倍,求E点的坐标;(3)是否存在点E及y轴上的点M,使得以点M、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EF全等?若存在,求E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若点E与点P重合,则k=1×2=2;(2)当k>2时,如图1,点E、F分别在P点的右侧和上方,过E作x轴的垂线EC,垂足为C,过F作y轴的垂线FD,垂足为D,EC和FD相交于点G,则四边形OCGD为矩形,∵PF⊥PE,∴S△FPE PE•PF(1)(k﹣2)k2﹣k+1,∴四边形PFGE是矩形,∴S△PFE=S△GEF,∴S△OEF=S矩形OCGD﹣S△DOF﹣S△EGF﹣S△OCE•k(k2﹣k+1)k2﹣1,∵S△OEF=2S△PEF,∴k2﹣1=2(k2﹣k+1),解得k=6或k=2,∵k=2时,E、F重合,∴k=6,∴E点坐标为:(3,2);(3)存在点E及y轴上的点M,使得△MEF≌△PEF,①当k<2时,如图2,只可能是△MEF≌△PEF,作FH⊥y轴于H,∵∠MHF=∠EBM=90°,∠HMF=∠MEB,∴△FHM∽△MBE,∴,∵FH=1,EM=PE=1,FM=PF=2﹣k,∴,BM,在Rt△MBE中,由勾股定理得,EM2=EB2+MB2,∴(1)2=()2+()2,解得k,此时E点坐标为(,2),②当k>2时,如图3,只可能是△MFE≌△PEF,作FQ⊥y轴于Q,△FQM∽△MBE得,,∵FQ=1,EM=PF=k﹣2,FM=PE1,∴,BM=2,在Rt△MBE中,由勾股定理得,EM2=EB2+MB2,∴(k﹣2)2=()2+22,解得k或0,但k=0不符合题意,∴k.此时E点坐标为(,2),∴符合条件的E点坐标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