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培养孩子(3、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培养孩子

——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案例

一、看看人家看看你,看看隔壁大老李

很多孩子小时候都可能会听到这么一句话:“你看看别人家的孩

子,你再看看你。”

心理。我们不能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跟别的孩子的长处比,把自己的孩子看的一无是处。甚至有的家长,把孩子不好的地方说的更差,好的地方,也不会给孩子夸奖,那么孩子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他会找到成功的喜悦吗?孩子会想:反正我做什么都是不好的,干脆就不用做了;反正我怎么学习都学不好,就做个学混子得了……如果孩子小时候就这样,那么长大肯定也是碌碌无为的。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长大以后会嫉妒比他有才能的人,看到比他强的人,他会产生讨厌心理。

上面所举的例子说明了一个问题:父母不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孩子。当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时候,做父母的应该给孩子一些鼓励,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不是无动于衷。当然,如果孩子犯了错,我们也应该给与相应的惩罚,而不是视而不见。

二、没底线的赞扬孩子

从第一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是父母缺少对孩子的夸奖,而在案例二我们来探讨一下对孩子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什么不良影响。

家长夸奖孩子本来是为了鼓励孩子上进,其用意是积极的,实际上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却有一定的难度。太多的表扬先是会给孩子一种负担感,当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轻则孩子便会很容易产生挫败感,重则垂头丧气,丧失信心。夸奖过多也会使孩子回避困难的挑战,专挑难度低的任务来做。因为孩子是喜欢夸奖的,做简单的任务成功率就会很高,就很容易受到夸奖,但是孩子也会丧失迎难而上的可贵品质。

那么做家长的要怎样鼓励孩子呢,学会用下面两句话鼓励孩子:1、“我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因为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讲,做出多大的努力比取得多少成绩更重要,即使这类孩子一时的成绩并不太好,他也不会失去信心,反而更加发愤图强。2、父母最好就某件具体的事情表扬孩子,比如说:“你今天的作业写的很漂亮啊”。

从案例一和案例二我们发现,无论奖励还是惩罚,做家长的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在规划好一个教育标准后,家长可根据孩子的情况在这个标准上前后波动,但是不能超越这个度。

三、唠叨个不停

家长为什么要对孩子唠叨个不停呢,因为家长希望更多地了解孩子。但是用唠叨的方式来了解孩子会让你事与愿违。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唠叨话有:“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能不能拿个奖状?”,“今天老师讲啥了,提问你了吗,学会了吗?”,“你怎么那么笨,连隔壁家的帅帅都考不过。”,“你们都是一个班的,一个老师教的,你咋就考这点分呢。”,“一瞅你这没出息的孩子,我就闹心,一说你,你还就知道哭,我咋就生出你这个孩子呢……

家长问得越多,对于孩子而言,就越会产生反感和抵触的情绪。有很多家长反映了这种情况:我们有时一句话说了好多遍,他就是听不进去,不入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孩子长期被父母唠叨,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以及无法逃避的处境下,他们就会选择不听来保护自己。这样无论家长说多少遍,他也会左耳进右耳出。时间长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起作用,不仅让家长费神,还会使孩子变得更笨。

家长应该认识到:在许多时候,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孩子天性的表现,而不完全是错误,比如说孩子天生爱玩,做作业的时候不能全身心的投入等。会教育孩子的父母总是变“说”为“听”,必要的情况下对孩子提出原则性建议,以获得孩子的信赖与认同。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孩子一起做游戏,经常跟孩子聊天,这样家长在不经意间就会获取孩子的很多信息。

四、我们那个年代都吃不起饭

在农村的家庭里可能会经常出现这样的话来教育孩子:“你看看我们那个年代,连个饭都吃不起,还那么用功,你再看看你现在,要吃有吃的,要喝有喝的,你还不知道学习吗?”。

家长这样跟孩子说是有原因的,家长想通过这句话来告诉孩子,当年我们所处的时代才是真正的苦,而你们现在根本不算得上是苦了。我们再来看看孩子的反应,有的孩子干脆就把这句话抛之脑后;有的孩子爱问问题就会穷追不舍的问:

“你们吃不起饭都是吃什么啊?”

“我们吃窝窝头,煮地瓜。”

“我最爱吃地瓜了,你上次做的窝窝头也特别好吃,你们怎么都说苦呢……

如果对话到此那么家长无论后边再怎么自圆其说,以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接受不了了,他们可能会认为你们当年过得很幸福的。还有的对话可能为:

“你们为什么吃不起饭啊”

“因为我们当时很穷啊,吃不起。”

“为什么会很穷呢?”

“因为当时我们都没钱”

“为什么你们那个时候没有钱啊?”

“因为中国的发展不好啊”

“为什么中国的发展不好?”

“因为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啊?”

“什么是改革开放……

大家想一下,你们都聊到改革开放了,哪个小孩还会知道你聊天的原本目的啊?所以说我们教育孩子不能拿“年代”来说事。家长所处的那个年代孩子看不见摸不着,看似孩子在给你聊天,好像听进去话了,其实他听的是你的故事。再者说,孩子现在所处的时代能是以前那个时代吗?孩子跟他的同龄人一起,哪里会感受到改革开放之前的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呢?

五、家长包办一切

家长为什么要包办一切,其本来目的是出于家长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我们叫做溺爱。家长处处对孩子庇护,实际上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当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常见父母对孩子这样做:孩子摔倒了,父母第一个冲上去将孩子一把拉起,口里还不停地念叨:不怕啊,妈妈在

呢,摔疼了没……还有就是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有的父母还在为孩子穿衣服,帮孩子洗脸洗手、喂孩子吃饭等等。这种小孩长大以后不仅难以自立,还会缺乏责任感。因为什么事情都是家长来完成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自己该做什么事情,他也可能会把自己该做的事情推给别人,而他自己没有承担能力,不敢承担一些事情。

当孩子大一点时候我们常见父母对孩子说的一些话:“你会买什么衣服,我给你买吧,别被人坑了。”“你懂得什么叫好看吗,我给你挑一件衣服吧”“家里的事不用你管,扫什么地,看你的书不就得了。”“孩子,你周六周天有事可做了,我给你报了音乐班,绘画班,英语班,你要好好学习啊……试想一下,孩子早晚要离开父母去过自己的生活,孩子若是习惯了被安排一切,会导致孩子过度依赖的心理。这类孩子以后如果离开了父母的保护,怎样在社会上立足,这类人是很容易被困难吓倒的,而且往往还会选择极端的不理性的方式来回避问题。所以说,父母应该成为培养孩子做会“选择”的人,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

六、宝宝别玩了,来吃饭啦

家长总是喜欢跟孩子说一句话,那就是:“学习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不能一心二用。”可是很多孩子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去学习呢,我想这是跟家长对孩子童年的教育有关,我们来举个例子探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