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河流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18
长江中下游区一、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的地表结构:(1)淮北平原:安徽,江苏北部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2)淮阳山地: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领。
(3)长江中下游平原:1、江汉平原:汉江沿岸2、洞庭湖平原()。
3、鄱阳湖平原。
4、苏皖沿江平原。
5、长江三角洲。
(4)南岭山地:湖南,江西南部;(5)西部边缘山地(武当山,神农架,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二、气候特征:(1)温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风分配均匀。
(2)“南京,武汉,重庆”成为三大火炉的原因:1、盆地地形。
2、7-8月受副高控制,晴多雨少。
3、距江边水汽大。
(3)降水季节分配特点:夏雨>春雨>秋雨>冬雨。
但冬雨能占10%,是我国冬雨比率高,春雨最丰沛的地区。
(4)冬雨多的原因: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冬季高空西风带南北两支急流在本区上空辐合形成一条永久的切割线,加上南岭山地的影响,在地面会出现一条比较持久的华南静止锋,气旋过境频繁,云雨天气特多。
三、河流,湖泊1、河流特征:(1)水量丰富。
(2)汛期长。
(3)含沙量小,输沙量大。
2、大湖群:(1)两湖平原湖畔(洞庭湖)。
(2)赣皖湖群(鄱阳湖)。
(3)苏皖湖群(巢湖)。
(4)太湖湖群(太湖)。
(5)江淮湖群(洪泽湖)。
3、水资源特征:(1)水资源丰富。
(2)河流水系,湖泊发育。
(3)淡水资源充沛,但人为污染严重。
(4)水旱灾害:原因:(1)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阶段,宣泄能力较低。
(2)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再加上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使其层闾淤塞,排水受阻,洪水灾害严重。
(3)本区降水与农作物需水期不相适应,各类水利设施无法满足农作物需水量,、加上本区农田抗旱能力低,经常造成伏旱,秋旱。
四、区域发展条件:利:(1)优越的区位条件。
(2)良好的空间资源。
(3)投资环境优越。
(4)人力资源丰富,人口素质高。
(5)资金雄厚,技术先进(6)市场容量大。
局限:(1)能源,原材料资源不足。
长江上游和中下游的生态问题
长江上游:
1. 水资源短缺:上游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是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雨季水资源的极度短缺,严重限制了上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 工业污染:上游地区的工业污染严重影响了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严重污染了水体,大大降低了长江上游水质,严重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3. 矿物开采:由于上游地区的矿物资源丰富,开采过度、不规范的开采,严重破坏了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使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损害了长江上游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长江中下游:
1. 水污染:长江中下游的水污染是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污染最严重的污染物是悬浮物、有机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了水质。
2. 海岸土地开发: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地资源丰富,海岸土地的开发被加速,严重破坏了海岸环境,加剧了长江中下游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3. 生态破坏: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湖泊的生态状况差,湖泊水质恶化,严重损害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进一步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破坏。
长江最全知识点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丰沛,由于幅员辽阔,地形变化大,因此有着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也经常发生洪、涝、旱、冰雹等自然灾害。
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年平均气温16~18℃,夏季最高气温达4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在零下4℃左右。
四川盆地气候较温和,冬季气温比中下游增加约5℃。
昆明周围地区则是四季如春。
长江的特点1、长江的特点长江流域位于东经90°33′~122°25′,北纬24°30′~35°45′之间。
由江源至河口,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级巨大阶梯。
第一阶梯由青海南部和四川西部高原和横断山区组成,一般高程在3500~5000m。
第二阶梯为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和鄂黔山地,一般高程在500~2000m。
第三阶梯由淮阳山地、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一般高程在500m以下。
流域内的地貌类型众多,有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和平原。
江源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许多山峰海拔达6000m以上,终年积雪。
长江流经的地形区长江自上游向下游流经的地形区依次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的支流赣江、湘江等还流经东南丘陵。
长江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长江流经的地形区长江流域,是指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市、自治区,是世界第三大流域,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8%,流域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长江全长约6300千米,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千米,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千米,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流域,长3464千米。
宜宾至宜昌河段均称川江,长1040千米。
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千米,流域面积68万平方千米。
湖口至长江入海口为下游,长938千米,流域面积12万平方千米。
高考地理长江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和人类在地球上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相互关系的科学,而长江是中国重要的地理特征之一。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与高考地理长江知识点相关的内容。
一、位置与地势特点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位于亚洲东部,是中国的重要水域之一。
起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等地,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全长约6397千米,流域面积约一百八十万平方千米。
长江流域地势逐渐由高原向平原过渡,包括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四大地形类型。
青藏高原地势海拔高,河水源头陡峭,形成雄伟壮丽的峡谷景观;中下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二、流域自然资源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力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1. 水力资源:长江是中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具有巨大的水能储备和发电潜力。
流域中的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2. 森林资源:长江流域地区拥有广泛的森林覆盖,山区森林资源丰富,为环境保护和木材资源提供了支持。
3. 矿产资源:长江流域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铅锌矿、煤炭和铜矿等。
这些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
三、经济作用与人类活动长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交通干线,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1. 交通运输:长江流域地广人稠,沿江城市众多,长江河道畅通,为各地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方便。
长江水路成为中国主要的内河航道之一,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农业发展: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流域内大量农田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资源,支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3. 工业生产:长江流域地区工业发达,特别是下游城市如上海、南京等,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之一。
长江沿岸的工业区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大。
四、生态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水污染:长江流域面临着水污染这一严重问题,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物导致水质恶化,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中国主要河流一、主要河流及其特点(一)长江1、发源地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山西南侧的沱沱河。
2、流经省市及注入海洋长江共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分别是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最后流入东海。
汉武帝在思想上大兴儒学,重用大儒学家董仲舒,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自此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3、地位长江是我国也是整个亚洲最长最大的河流。
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逊河,是世界第三大河流。
(二)黄河1、发源地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
2、流经省市及注入海洋黄河共流经9个省、自治区。
分别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
最后经山东省东营市流入渤海。
3、地位黄河是我国也是整个亚洲第二大河流。
仅次于尼罗河、亚马逊河、长江和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五长河流。
(三)其他河流1、珠江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水运量仅次于长江位居全国第二,且人均径流量位居全国第一、2、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
黄河共流经9个省、自治区。
分别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
最后经山东省东营市流入渤海。
3、塔里木河塔里木河发源于天山,最后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二、主要河流(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我国湖泊众多,分布范围广而不均,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分布最为集中。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淡水湖分布最广的地区,分布着我国五大淡水湖。
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其中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二)青藏高原地区的湖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
首先,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其次,纳木错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咸水湖)。
最后,森里错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
河流河流是陆地表面上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线形天然水道。
河流在我国的称谓很多,较大的称江、河、川、水,较小的称溪、涧、沟、曲等。
藏语称藏布,蒙古语称郭勒。
河流的分段及其特点每条河流一般都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等五个分段。
(1)河源。
河流开始的地方,可以是溪涧、泉水、冰川、沼泽或湖泊等。
(2)上游。
直接连着河源,在河流的上段,它的特点是落差大,水流急,下切力强,河谷狭,流量小,河床中经常出现急滩和瀑布。
(3)中游。
中游一般特点是河道比降变缓,河床比较稳定,下切力量减弱而旁蚀力量增强,因此河槽逐渐拓宽和曲折,两岸有滩地出现。
(4)下游。
下游的特点是河床宽,纵比降小,流速慢,河道中淤积作用较显著,浅滩到处可见,河曲 发育。
(5)河口。
河口是河流的终点,也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它河流的入口,泥沙淤积比较严重。
水系形状表现出复杂的几何特征。
常见的水系形状有:①树枝状水系。
河流排列成树枝状,干流与支流之间以锐角相交,主要发育在地面倾斜平缓、岩性比较一致的地区。
平原地区的河系常属于此种类型。
②辐合状水系。
河流由四周山岭或高地向中心低洼地汇集,多发育在盆地中,如中国新疆的塔里木水系。
③放射状水系。
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散)状分布。
④平行状水系。
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地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
⑤格子状水系。
河流的主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
⑥网状水系。
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犹如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考查方向有三个,一是建立的水系水文特征基础上的河流与区域的识别;二是不同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与比较;三对具体河流水系水文特征进行成因分析。
本题属于第三种情况,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对应如下:流量大小—降水量、流速缓急—地形地势、水位高低—降水量、汛期早晚长短—降水、冰期早晚长短—气温、有无凌汛——气温和流向、含沙量大小—植被状况;水系特征及成因对应如下:水系形成状—地形大势、干支流—地形分布、干流河段—地势分级、源头与河口—地貌类型、流域面积—集水区域、河流发育状况—外力侵蚀。
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评价其优越的位置。
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条件及发展方向。
3.结合地图归纳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分布特点,理解长江在城市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4.运用地图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部门,分析长江为本区工业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基础知识·细解读◆知识点一区位条件优越知识详解1.位置和范围(1)地理位置: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东南丘陵以北,巫山以东,东临黄海和东海。
(2)范围:长江中下游平原沿江分布,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2. 地形和河湖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
该地区地河湖包括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湘江和赣江,以及鄱阳湖、洞庭湖和太湖等许多湖泊。
3.交通和资源长江中下游平原航运发达,水资源、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区际联系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黄海和东海,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贯通东西,江河湖海连为一体,拥有濒海、沿江双重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对本区乃至全国的经浪展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
巧记借助河湖记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可以联系河湖记忆:江汉平原是长江和汉江冲积而成,洞庭湖平原位于洞庭湖附近,鄱阳湖平原位于鄱阳湖附近。
【思考】(判一判)1.长江中下游平原包括江汉平原、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2.长江中下游航运发达,水资源、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南海。
()拓展归纳我国的“弓箭型开发”有人把我国经济发展形象地比喻成“弓箭型开发”:弓背是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唐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分别位于弓背的两端,京广线是弓弦,那么长江就是一只箭,箭头是长江三角洲,箭尾是重庆市,箭身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教学设计在开始研学导游培训前,我们先来看看大家为小导游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呈现课前任务学生完成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有两名同学准备工作很到位,关于长江基础知识整理到位,内容准确,卷面清洁。
而有两名同学存在的问题也是大家普遍有的现象。
卷面整洁度不高,涂抹现象较多。
同时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点知识模糊,我们再巩固分界点为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两个城市。
看来大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讲欣赏长江沿线优美风景吧!(播视频——长江图)。
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地域范围跨越较广,在流水作用下长江塑造了许多典型的河流地貌,沿岸风景秀丽、景观独特。
这个时候想必大家也非常激动,已经迫不及待想飞跃长江,一探究竟。
本次研学旅行选取长江上游,出山口,中游和入海口四个地点作为研学打卡地,每个打卡地对应的资料包已经发送到大家的平板和手中。
经过课前预习,想必大家还有一些疑惑点,下面,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合力探究,共同解决任务挑战,时间大约8分钟,最后请小组代表分享本组学习成果。
(希沃白板计时器)打卡地1——虎跳峡(上游) 资料包如下: 1. 虎跳峡视频资料一份(见平板)2. 虎跳峡视频截图两张。
打卡地2——雅砻江边某山口资料包如下:四川雅砻江边某处山口卫星图和地貌剖面图各一张问题:1.观察并描述图片所示地貌形态。
讲 讲打卡地3——荆江(中游) 资料包如下:荆江视频资料一份(见平板) 荆江视频截图一张自制“模拟曲流运动”视频一份(见平板)凹岸、凸岸知识清单一份。
内容见学案。
问题:1.说出此处河谷形态特点,并绘制出河谷横剖面图。
2.长江在流经荆江时,“九曲回肠”是如何形成的?3.为什么说“长江之险,险在荆江”?教师点评:…同学思路清晰,学科逻辑缜密,精准把握核心内容,有理有据。
他提到荆江处于长江中游,河谷呈槽形,由于地势平缓,河流向两侧有作用力,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导致河流越来越弯曲,加上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此处河段凶险异常,易发生洪涝灾害。
再次感谢…同学为大家带来的精彩内容。
人教版高三地理知识点:长江中下游平原(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高三地理知识点:长江中下游平原1.位置:110°E-122°E、28°N-34°N,(115°E, 30°N穿过平原中部)。
长江中下游什么发达
长江中下游什么发达?水运、航运!长江中下游的河道宽阔;加之气候湿润,降水量大,所以,河流流量大,所以长江中下游航运发达。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
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
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
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后,而形成。
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平原边缘白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微微掀升,经流水冲切,成为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继续下降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最大地区。
同时该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