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苏轼《绿竹筠》
(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
(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
• 月亮的意蕴十分丰富,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可以形 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很多诗作中,恬淡闲 适、乐观旷达的文人墨客常以明月渲染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情怀。
《竹里馆》
王维
• 王维(701年-761年),汉族,唐 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 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 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 “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 佛”之称。
• 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 思》、《鸟鸣涧》、 《山居秋暝》 等。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与 孟浩然合称“王孟”。崇信佛教, 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宁静
绝俗
清幽
高雅
人
观行察意
问题三:
诗人在幽静的竹林中干什 么?心情如何?
高兴
悠闲自 得
孤独 ? 宁静淡然
悟诗情
• 整首诗描绘了一副_ _的景, 刻画了一个 _ _的人,表达 了 _ _的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 诗歌描绘了一个清静安详的境界。诗人独自 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时而抚琴, 时而长啸。虽僻居深林,却自有明月相伴, 月华如水,涤荡心灵,诗人沉醉在于自然对 话,与天地精神的交流中。从诗歌中,我们 看到了一个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文人,感 受了诗人的那一份怡然自得,洒脱,坦然的 生活态度,还有对隐居生活的的享受与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