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复习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统编版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完整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部分。
具体章节包括:《古诗十九首》中的《登鹳雀楼》、《静夜思》、《春晓》等经典篇目,以及教材中其他单元的古诗词作品。
内容涵盖诗词的作者背景、诗词意境、韵律节奏及文学常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词的意境理解和鉴赏。
教学重点:古诗词的背诵、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古风画卷,让学生猜测画面中的诗句,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课堂讲解:a. 简要介绍古诗词的发展历史。
b. 详细讲解本节课要复习的古诗词,分析作者背景、诗词意境、韵律节奏等。
c. 举例说明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背诵古诗词,并进行相互评价。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古诗词鉴赏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复习要点:a. 作者背景b. 诗词意境c. 韵律节奏d. 文学常识2. 精选古诗词:七、作业设计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春晓》2. 答案示例:a.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描绘了黄河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参加诗词鉴赏活动,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并背诵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提到的“古诗词的意境理解和鉴赏”。
3. 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讲解”和“互动环节”。
4.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和鉴赏题目”。
《高考咏史怀古诗复习》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咏史怀古诗”单元。
主要章节包括《赤壁怀古》、《乌江渔者》、《咏煤炭》等,详细内容涵盖对古人事迹、历史事件的缅怀、感慨以及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发展脉络,掌握鉴赏方法。
2. 通过学习咏史怀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家国情怀。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把握咏史怀古诗的意境、情感,提高鉴赏能力。
重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写作技巧,培养家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古代文化氛围,引入咏史怀古诗的学习。
2. 新课导入:介绍咏史怀古诗的定义、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此类诗歌的特点。
3. 精讲课文:详细讲解《赤壁怀古》、《乌江渔者》、《咏煤炭》等诗篇,分析其意境、情感及写作技巧。
4.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历史故事,尝试创作咏史怀古诗。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咏史怀古诗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2. 咏史怀古诗的发展脉络3. 《赤壁怀古》、《乌江渔者》、《咏煤炭》解析4. 咏史怀古诗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咏史怀古”为题,创作一首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咏史怀古诗作品,深入了解古代历史文化,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及鉴赏方法。
2.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的创作尝试。
3. 例题讲解中历年高考咏史怀古诗试题的分析。
4. 作业设计中咏史怀古诗的创作要求。
一、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及鉴赏方法咏史怀古诗是古代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古迹的描写和感慨,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第一篇:古诗词复习教案古诗词复习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积累运用,掌握知识。
“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突出“方法与能力”的目标。
引导学生在复习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升能力,增加积累。
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感受古诗的美和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3、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读古诗文,并学会灵活运用古诗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的文化源渊流长,古诗是其中的一座大观园,那一首首古诗就是花园里奇丽的小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观园。
1、先说说你熟悉的诗人有哪些?2、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王维、陆游、王昌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诗人。
他们的诗篇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可以说是自成一派。
于是,人们便送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美称。
3、同学们知道这些称号分别是指哪个诗人吗?诗仙白居易《赠汪伦》诗圣王维《春夜喜雨》诗佛李白《忆江南》诗魔杜甫《游子吟》诗囚孟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知识补充。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后来人们就称李白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囚——孟郊:孟郊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
诗佛——王维:王维一生信仰佛教,而且在他的诗歌中也透露出浓浓的佛教意味。
二、回顾交流,熟记诗词1、其实 ,我国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 ,都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同学们都记住了哪些呢?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组里背背吧。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复习教案繁华初级中学王汝霞一.复习目标:复习目标:1.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的意境。
3. 运用所学诗词鉴赏方法赏析你喜欢的诗词句。
二.资料链接:1.作者介绍: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
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
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
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
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
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世称“王右丞”。
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2.诗歌鉴赏中考要求:①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 诗歌分类:诗歌从内容上可划分为叙事诗写景诗等。
从体裁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三.复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孔子说,“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兴”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与奋发。
“观”指诗歌可使人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
“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思想交流,相互感染,从而保持社会群体的和谐。
“怨”指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表示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
)“不学诗,无以言。
”会吟诗、会品诗、会做诗,是人的一个重要的人文素养,它可以滋润、提高和升华人的精神气质,使人变得高雅脱俗,因而说的话就不庸俗、不卑劣、不低级趣味。
有宋代诗人卢梅坡《雪梅》诗为证: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八下唐诗三首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诗的背景和特点;2.回顾并复习八年级下册所学的三首唐诗;3.提高学生对唐诗的欣赏水平和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唐诗三首:《登鹳雀楼》、《静夜思》、《春晓》。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古代乐曲,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引起学生对唐诗的兴趣。
2.背景介绍(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唐诗的发展背景,强调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唐朝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引起学生对唐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诗歌欣赏(30分钟)教师逐首分析三首唐诗的意境和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每首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诗中的意义和诗人的感受,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独特审美情趣。
4.诗歌背诵(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反复朗读三首唐诗,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
然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程度,分别给予学生记忆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帮助他们圆满背诵三首诗歌。
5.诗歌创作(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三首唐诗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首唐诗,在保持原有意境和结构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进行诗歌创作。
鼓励学生展示创作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6.诗歌分享(2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解读自己的创作意图。
同时,学生还可以选择喜欢的一首唐诗进行朗读和解读,以展示自己对唐诗的理解和魅力。
教师和其他同学对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进行鼓励和肯定,在分享过程中培养相互尊重和欣赏的氛围。
四、巩固与评价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将所学的三首唐诗默写并背诵,通过检查学生的写作和背诵情况,评价学生对唐诗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集体评选,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对唐诗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教案——古诗词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古诗词单元,包含了《春夜喜雨》、《登鹳雀楼》、《钱塘湖春行》、《渔家傲·秋思》等经典古诗。
这些古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对古诗的韵律、意境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古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方面仍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挖掘古诗的内涵,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剖析。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2.能够分析古诗的韵律、意境、情感等方面的特点,领略古诗的艺术魅力。
3.能够深入理解古诗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4.能够运用所学,结合生活实际,创作简单的古诗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能够分析古诗的韵律、意境、情感等方面的特点,领略古诗的艺术魅力。
2.能够深入理解古诗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等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分析案例、师生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展示古诗的文本、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2.教案:准备详细的教学教案,明确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古诗的文本,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操练(15分钟)分析古诗的韵律、意境、情感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理解和欣赏古诗。
古诗复习课教案古诗词复习教案黄云铺小学付妮莉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
2.有效率累积、运用古诗,体会古诗的美,培养自觉累积与运用古诗的良好习惯。
3.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自学语文,培育学生的竟之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唤起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轻、难点:鼓励学生通过累积古诗词,并学会灵活运用。
教学形式:以竞赛的形式,把课堂充份教给学生。
一:课前导入:师:孩子们上午好,我是今天为大家讲课的付老师,首先呢,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小视频,请观看。
看了视频,你们知道是什么视频吗?(诗词大会),是啊,这就是央视热播的《诗词大会》。
看了央视的诗词大会片段,你们是否你也想来一场诗词比拼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圆了这个梦!本节课老师为大家准备工作了诗词小过关,共计四大第一关,咱们班共计六个组,今天我们这六个组就来一较高低!首先我们来热身一下,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热身完结,比赛马上就要已经开始了,恳请同学们积极主动动脑,各抒己见,展示出自己最精彩的一面为自己的小分队赢取荣誉不好吗?比赛正式宣布已经开始:第一关,找规律答诗,规则:每组出示2句诗,各组通过找规律答类似的诗。
每答对一道题目得1分,答错一题扣1分。
第二第一关,诗句驱策。
规则:由老师出具诗句的前半句,小组以开火车的形式依次接对下半句。
(额外题:小组派遣代表出具诗的上时一句,选定劲敌派遣代表答下一句,每组2句,答错一题提1分后,答对一题甩1分后)。
第三关,学以致用。
(规则:根据题目要求答题,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一题扣1分。
)第四关,古诗分类。
(规则: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并展示,完成最快最好的小组额外加2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看今朝”生日快乐你们,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答题到此结束,我们去看一看究竟哪个组赢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
(算分分别奖励杰出小组及个人)我们都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好古诗,关键是多读,还在于积累和运用。
古代诗歌复习教案1、理解作品内容、领悟的思想感情以及作品的表现技巧。
2、揣摩、品尝诗词的语言,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形象。
【教学重点】诗词的内容、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语言的品尝。
【教学课时】一课时。
〔4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1分钟〕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长河落日圆的壮丽,也有禅房花木深幽美;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的闲适;更有曹孟德的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绚烂,假设出其里。
的博大胸怀。
每一首诗都给我们不同的美的享受。
今日,让我们走进古诗词,复习15课《古代诗歌五首》,再次共同感受那份独特的美,提高同学们感悟赏析古代诗歌的技能。
这几篇诗歌,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
怎样去复习呢?二、以《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为例指导赏读古诗词第一关、读背诗歌、把握感情:〔5分钟〕古诗词是用来吟唱的,因此,我们在把握诗歌感情的前提下,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来,读出情感,读出意味来,并熟读成诵。
读得好,背得熟:全班自由大声的朗读、背诵:⑴指定2名同学背《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⑵组织评价。
〔感情基调、从节奏、轻重、语调等表达〕如强调: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绚烂,假设出/其里。
⑶齐背两首,检查〔出示投影〕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③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
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⑷总结:学习语文,我们要背诵大量精致的古诗词,不断积累。
这两首,如同浩瀚的文化长廊中的一两块秦砖汉瓦,装饰了同学们的梦,使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二关:诗译内容、感知意境:〔8分钟〕〔诗言志。
就是说,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在吟咏之时,还要对整首诗歌进行对译,用充斥诗意的语言去再现诗歌的内容和情景,从而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2024年《高考咏史怀古诗复习》公开课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高考咏史怀古诗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3.提升学生咏史怀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应考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咏史怀古诗的阅读理解与答题技巧。
2.教学难点:咏史怀古诗的情感把握和艺术特色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高考中的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是古代诗人以咏史怀古为主题的一种诗歌形式,它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文学的韵味。
我们就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学习如何鉴赏和应对这类题目。
2.咏史怀古诗的概念与特点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常用典故、隐喻等修辞手法。
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3.高考命题规律直接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
考查诗句中的艺术手法和修辞技巧。
考查诗句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内容。
4.阅读理解与答题技巧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的题目来学习如何阅读理解和答题。
【例题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B.“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猿啸哀”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C.“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常作客”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D.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万里悲秋”与“百年多病”的对比。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选项A、B、C都是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而选项D中的对比手法并不准确,因为“万里悲秋”与“百年多病”并不是对比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例题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描绘赤壁古战场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七上语文复习教案(上课)第一章:古诗文复习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古诗文中的重点字词。
2. 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册书中的古诗文篇目,如《春晓》、《登鹳雀楼》等。
2. 重点复习古诗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重点词语。
3. 分析古诗文的意境、韵律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复习古诗文篇目,提醒学生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 讲解古诗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 分析古诗文的意境、韵律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4. 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四、课堂练习1. 请学生默写古诗文中的重点字词。
2. 请学生分析一首古诗文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古诗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首古诗文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
第二章:现代文复习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现代文中的重点字词。
2. 提高对现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册书中的现代文篇目,如《荷塘月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2. 重点复习现代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重点词语。
3. 分析现代文的主题、结构和表达手法。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复习现代文篇目,提醒学生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 讲解现代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 分析现代文的主题、结构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四、课堂练习1. 请学生默写现代文中的重点字词。
2. 请学生分析一篇现代文的主题和结构。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现代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篇现代文进行阅读和思考练习。
第三章:作文复习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写作方法。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
古诗词复习教案
黄云铺小学付妮莉
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感受古诗的美,养成自觉积累与运用古诗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竟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积累古诗词,并学会灵活运用。
教学形式:以竞赛的形式,把课堂充分教给学生。
一:课前导入:
师:孩子们上午好,我是今天为大家讲课的付老师,首先呢,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小视频,请观看。
看了视频,你们知道是什么视频吗?(诗词大会),是啊,这就是央视热播的《诗词大会》。
看了央视的诗词大会片段,你们是否你也想来一场诗词比拼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圆了这个梦!
本节课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诗词大闯关,共有四大关,咱们班共有六个组,今天我们这六个组就来一较高低!
首先我们来热身一下,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热身结束,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同学们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展现出自己最精彩的一面为自己的小分队争得荣誉好吗?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关,找规律答诗,规则:每组出示2句诗,各组通过找规律答类似的诗。
每答对一道题目得1分,答错一题扣1分。
第二关,诗句对对碰。
规则:由老师出示诗句的前半句,小组以开火车的形式依次接对下半句。
(附加题:小组派代表出示诗的上一句,指定对手派代表答下一句,每组2句,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
第三关,学以致用。
(规则:根据题目要求答题,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一题扣1分。
)第四关,古诗分类。
(规则: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并展示,完成最快最好的小组额外加2分)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恭喜你们,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答题到此结束,我们来看看究竟哪个组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
(算分分别奖励优秀小组及个人)
我们都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好古诗,关键是多读,还在于积累和运用。
相信只要同学们善于积累和运用,你们定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感受古诗的美,养成自觉积累与运用古诗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竟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积累古诗词,并学会灵活运用。
教学形式:以竞赛的形式,把课堂充分教给学生。
一:请根据例子写一写(每组不少于3个):
(一)描写春天的诗句:
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我会写:1:
2:
3:
(二)描写夏天的诗句:
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我会写:1:
2:
3:
我还会写类似的诗:1:
2:
3:
(三)送别诗:
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我会写:1:
2:
3:
(四)爱国诗:
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会写:1:
2:
3:
我还会写其他类型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