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撕裂分级参考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9
伤残等级1-10鉴定标准骨折伤残等级1-10是指根据国家《伤残救助与抚恤办法》及相关规定,将各类伤残按照不同程度进行鉴定,分为10个等级,从1级到10级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伤残程度和抚恤标准。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损伤,根据骨折部位、类型、愈合程度和功能障碍情况等因素可以确定鉴定等级。
以下是关于骨折鉴定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伤残等级1级:完全骨折愈合,恢复了正常形态和功能,无明显功能障碍或残留症状。
2. 伤残等级2级:骨折部位略有形态畸形,但功能基本恢复,日常生活无明显困难。
3. 伤残等级3级:骨折处有轻度畸形,但肢体功能能基本正常,对日常生活有轻微影响。
4. 伤残等级4级:骨折处有明显畸形,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
5. 伤残等级5级:骨折处明显畸形,肢体功能受限,较大程度地影响日常生活。
需要借助助行器或辅助设备。
6. 伤残等级6级:骨折处畸形明显,肢体功能明显障碍,常需助行器或轮椅等辅助设备,并对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7. 伤残等级7级:骨折部位严重畸形,功能严重受限,基本不能独立行走,对日常生活有较大影响,严重影响工作能力。
8. 伤残等级8级:骨折部位严重畸形,肢体丧失了部分功能,需要依赖轮椅或其他辅助设备,基本不能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9. 伤残等级9级:骨折部位严重畸形,肢体丧失了大部分功能,全程需依赖辅助设备,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
10. 伤残等级10级:骨折部位严重畸形,完全丧失了肢体功能,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完全失去工作能力。
除了伤残等级,具体的抚恤标准也会根据伤残等级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伤残等级越高,抚恤标准越高。
具体的抚恤标准可以参考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实际鉴定伤残等级需要详细了解病患的具体情况,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鉴定。
对于伤残鉴定结果的异议,可以提出申诉并提供医学证明材料进行评估和审定。
及时准确的鉴定和评估是保障伤残人士权益和提供相应救助和抚恤的基础。
2024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4块肌肉的肌腱组成的一个袖套样结构,包绕肱骨头,止于肱骨的大、小结节(图1%肩袖的肌肉在肩关节的正常生理活动中起重要的稳定和动力作用。
一、病史导致肩袖损伤的主要因素是外伤性因素和退行性因素。
外伤性因素包括急性创伤和慢性磨损。
慢性磨损可能来源于肩峰下撞击、肩关节不稳等因素造成肩袖的损伤。
退行^性因素主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引发的肌腱退行性变,是从腱病到肌腱完全断裂的一个过渡阶段。
二、临床表现肩袖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
患者主诉疼痛的区域通常在肩关节前外侧或外侧。
起病缓急、持续时间以及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差异较大。
疼痛症状一般在活动时加重,尤其是做过顶动作时,休息时常减轻。
肩袖损伤患者特征性表现为疼痛弧,抬肩到60。
~90。
时疼痛明显,过了则不痛了。
活动受限以上举和内旋摸背受限最常见。
有些患者,尤其是一些巨大肩袖撕裂患者,可以出现〃假性麻痹〃,特征性表现为主动活动受限而被动活动受限不明显,但在肩袖损伤后继发性肩关节粘连患者中,主动和被动活动也可表现为相同程度的受限。
有些患者肩关节活动时有响声及力弱的表现。
三、体格检查1、一般检查在急性肩袖损伤患者中,外观并不会有明显异常,但是在病程较长患者中可以看到冈上肌或冈下肌的萎缩。
触诊时将手放在患者肩关节上方,被动活动肩关节,在一些肩袖损伤患者中能触摸到捻发感。
触诊需检查肩锁关节和大结节以及结节间沟的压痛,对应是否存在肩锁关节病变、撞击或肩袖损伤以及肱二头肌长头腱病变。
2、活动度检查肩关节活动度包括前屈上举、体侧外旋、体侧内旋,这3个方向的活动度能基本代表肩关节各向的活动度。
活动度检查应该包括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检查,并将患侧和健侧进行对比。
在巨大肩袖损伤患者中,当残留的肩袖组织无法再拮抗三角肌的收缩时,肱骨头失去固定的力偶,当患者试图将臂前屈上举时,肱骨头会随之滑动,三角肌失去力矩作用,从而出现上举不能的〃假性麻痹〃现象。
冈上肌撕裂:冈上肌撕裂属于肩袖撕裂的一种。
临床表现: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疼痛弧和垂臂试验阳性、撞击试验和撞击注射试验、上臂外展韵律紊乱。
分级:肌腱的撕裂可能会导致渐进性的、不可逆的肌肉内脂肪浸润,受累的肌肉可能不仅限于撕裂的肌肉,还会累积及邻近肌肉。
这种浸润病理首先由 Goutallier等描述 ,根据其在横断面上的浸润程度 (脂肪 /肌肉比例 )分为 5级。
肩袖损伤后 ,即便手术修复效果理想,其肌肉的病理改变也无法阻止 , 2级以上的脂肪浸润可导致肌肉功能的永久丧失,这增加了肩袖再次撕裂的可能。
肩袖部分撕裂根据撕裂的深度分为三级:Ⅰ级撕裂的厚度小于 3 mm ;Ⅱ级撕裂的厚度在 3~6 mm之间;Ⅲ级撕裂的厚度大于 6 mm ,或者超过肌腱厚度的 50% 。
并不是所有的肩袖损伤的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目前通常采用,肩袖撕裂50%作为一个处理界限,<50%的撕裂采用清创治疗,>50%的撕裂采用修复治疗治疗:肩袖撕裂非手术治疗通常能缓解疼痛及改善活动范围。
临床上对在体检中发现无症状或非创伤性、症状较轻的肩袖撕裂,可先行非手术治疗,如可采用肌肉力量练习、肌肉收缩及运动协调性和本体感觉训练、制动、理疗、适当注射糖皮质激素、口服非类固醇类抗炎镇痛药等。
肩撞击综合征肩峰下关节由于解剖结构的原因或动力的原因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发生肩峰下组织的撞击而产生一系列症状、体征的临床症候群,称为肩撞击综合征。
临床症状除肩部疼痛外,肩上举受限,疼痛弧征阳性,撞击试验阳性,X摄片可发现肩峰形态异常,肩峰-肱骨头间距缩小,肩峰过长、过低、大结节骨赘形成等。
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及病理表现,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对肩峰过长、过低、大结节骨赘形成等骨结构异常造成的撞击症,可采取肩峰成形术,肩锁关节部分切除术或大结节骨疣切除等方法治疗;对于动力失衡引起的撞击症,应采取动力平衡重建的方法;对肩袖滑囊病变引起的撞击症,需依据各自的适应征,采取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
2020,24(16):129-132.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162・肩袖损伤的发病机制、分型及治疗进展张乃(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西南昌,332002)摘要:本研究对肩袖损伤的发病机制、分型及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肩袖损伤的发病机制有退变及外伤学说、撞击综合征学说,分型多按损伤范围和肌腱撕裂回缩情况分类。
现阶段肩袖损伤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关键词:肩袖损伤;发病机制;分型;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6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2322(2222)16-122-04D0I:10.7619/jcmp.202016032Pathogenesis,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progress of retatoe cuff injureZHANG Nai(Jiangxi Provincial Hospital of'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Nanchang,Jiangxi,332003)AbstrocC:This study summanzed the pathouedesis,classiCcatiou ani treatmedi pngnss of ntc-tun caff injury.Tha opinions of rotaton caff injrrn in tha pathogeaesis iavolved in yeaeaeratiou ani tranma theory,theory of impingemedi,nccorning tu the lesion anV tedVou retraction of classificatiou.At posedt,thd treatmediu of rotaton caff injury includd conservative七匸斑血的!:ani suoi gicai treatmedt.Key words:rotaton cad injdry;pathouedesis;classificatiou;prouress of treatmedt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构成。
全层肩袖撕裂,这3种修补术你一定得会!肩袖损伤分类:1、部分撕裂2、全层撕裂:Post分型•小型撕裂:小于1cm•中型撕裂:1~3cm•大型撕裂:3~5cm•巨大撕裂:大于5cm四种主要的肩袖撕裂类型:•新月形撕裂•U形撕裂•L形和倒L形撕裂•巨大回缩性不可移动性撕裂(1)新月形撕裂•IS—冈下肌•SS—冈上肌(2)U形撕裂•IS—冈下肌•SS—冈上肌(3)L形撕裂•IS—冈下肌 Sub—肩胛下肌肌腱 RI—肩袖间隙•SS—冈上肌 CHL—喙肱韧带(4)巨大回缩性不可移动性撕裂•IS—冈下肌 Sub—肩胛下肌肌腱 RI—肩袖间隙•SS—冈上肌 CHL—喙肱韧带本文就新月形撕裂的三种修补术(单排肩袖修复(speedFix 修复技术)、缝线桥双排修复技术、带内侧双缝线滑车的缝线桥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单排肩袖修复1.单排肩袖修复(speedFix修复技术):尽管我们喜欢使用双排修复技术,而不是单排修复技术,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正确施行单排修复手术,也会取得优秀的临床疗效,达到解剖愈合。
一般而言,对于肩袖缺乏足够移动性来施行双排修复的病例,(例如,巨大挛缩的肩袖撕裂),我们仍旧使用单排修复技术。
另外,对于滑囊面部分厚度肩袖撕裂,只需要将小型滑囊撕裂瓣修复到骨床上,也可采用单排修复技术。
与双排修复技术相似,单排修复技术也存在多种不同的缝线结构。
在许多患者中,我们倾向使用SpeedFix修复技术,将FiberT ape逆向褥式缝合,然后连接到1枚 4.75mm的SwiveLock锚钉上(Arthrex,Inc.,Naples,FL)(图4.1和图4.2)。
采用逆向褥式缝合结构的原因是能够比单纯缝合提供更好的肩袖固定和对足印区的加压效果。
图4.1 SpeedFix(Arthrex,Inc.,Naples,FL)修复技术,利用(A)1根FiberTape缝线连接到(B)SwiveLock锚钉上。
FiberTape缝线的两端为2号引导线(黑箭头),有利于穿过肩袖。
皮肤撕裂伤分级判断标准
皮肤撕裂伤分级判断标准是在医学上对于皮肤撕裂伤进行不同等级分级的判断标准。
常用的皮肤撕裂伤分级判断标准有3级和4级两种,分别定义了不同且具体的分级标准。
一、皮肤撕裂伤3级判断标准
皮肤撕裂伤3级指:皮肤局部组织完全断裂,伴有皮下组织止血的状态,详细标准如下:
1.皮肤组织完全撕裂,裂口长达几厘米以上;
2.皮下组织部分或全部撕裂,伴有明显出血;
3.止血完全,未出现明显感染症状;
4.周围组织没有明显损伤;
二、皮肤撕裂伤4级判断标准
皮肤撕裂伤4级指:皮肤局部组织完全断裂,伴有皮下组织断裂和血管伤及组织缺损等状态,详细标准如下:
1.皮肤和皮下组织完全撕裂,且创面非常大;
2.严重的出血,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手术;
3.伴有损伤的组织缺损等严重的病理情况
4.伴有明显感染症状,易引起疼痛和炎症。
总之,对于皮肤撕裂伤分级判断标准需要做到精确准确。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判断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比对,如伤口大小、出血情况、组织受损程度等,然后再根据分级标准进行判断。
如果出现不确定因素,增加其他检查方法,以尽可能的获取准确的诊断,从而更好地进行治疗。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个体化的方案,依据不同程度的伤口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肩袖伤残10级的标准是什么肩袖伤残是指肩袖(肩关节周围的肌腱和韧带)的损伤导致肩关节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根据医学标准,肩袖伤残的级别分为10级,不同级别的划分标准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肩袖伤残10级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肩关节功能障碍,肩袖伤残10级的标准之一是肩关节功能严重受损,包括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疼痛难忍、肩关节功能完全丧失等。
这些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导致生活无法自理。
2. 肩袖损伤程度,肩袖伤残10级的标准还包括肩袖损伤的程度,通常是指肩袖肌腱和韧带的严重破坏,甚至完全断裂。
这种程度的肩袖损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并且术后康复时间长,效果不佳。
3. 临床症状和体征,肩袖伤残10级的标准还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比如,患者可能会出现肩关节肿胀、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体征方面可能会有肩关节肌肉萎缩、力量减退等。
4. 影响生活和工作,肩袖伤残10级的标准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受影响程度。
如果肩袖伤残严重到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那么就可以判定为10级。
总的来说,肩袖伤残10级的标准是基于肩关节功能障碍、肩袖损伤程度、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综合考量而来的。
只有在这些方面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才能被判定为肩袖伤残10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肩袖伤残的预防和治疗,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注意保护肩袖肌腱和韧带,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
对于已经患有肩袖伤残的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康复训练,避免加重肩袖损伤,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肩袖伤残10级的标准主要包括肩关节功能障碍、肩袖损伤程度、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我们应该重视肩袖伤残的预防和治疗,提高对肩袖伤残的认识,减少肩袖伤残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肩袖伤残问题,保护好自己的肩关节健康。
肩袖损伤分级标准
肩袖损伤是指肩关节周围肌肉和肌腱的损伤,是肩关节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肩袖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因此需要进行分级,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一、一级肩袖损伤
一级肩袖损伤是指肩袖肌腱的轻微拉伤或微小撕裂,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和肿胀。
患者可以通过休息和物理治疗来缓解症状。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进行剧烈的肩部活动,以免加重损伤。
二、二级肩袖损伤
二级肩袖损伤是指肩袖肌腱的部分撕裂,通常会引起明显的疼痛和肿胀。
患者可能会感到肩部僵硬和力量下降。
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进行剧烈的肩部活动,以免加重损伤。
三、三级肩袖损伤
三级肩袖损伤是指肩袖肌腱的完全撕裂,通常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和肿胀。
患者可能会感到肩部完全失去力量和运动能力。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
在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肩部的力量和运动能力。
肩袖损伤的分级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
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来说,及时就医和积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以免病情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肩袖损伤伤残鉴定的标准肩袖损伤是指肩关节周围肌腱组成的肩袖被损伤,常见于肩袖周围炎、肩袖撕裂等疾病。
对于肩袖损伤伤残的鉴定,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肩关节的活动度:肩袖损伤会影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包括抬臂、内外旋等。
通过测量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度来评估其损伤的程度。
2. 功能障碍:肩袖损伤会影响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从而影响患者的肩部功能。
评估患者的肩部功能障碍程度,以此来评估其伤残程度。
3. 疼痛程度:肩袖损伤通常会引起肩部疼痛,包括静止时的疼痛、活动时的疼痛等。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以此来评估其伤残程度。
4. 影响生活:肩袖损伤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包括抬重物品、上衣、洗澡等。
评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受到的影响程度,以此来评估其伤残程度。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综合评估肩袖损伤患者的伤残程度。
伤残程度的评估通常按照伤残等级来确定,伤残等级越高,则伤残程度越严重,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响也越大。
1/ 1。
肩袖伤残10级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肩袖伤残10级的标准需要考虑到肩袖结构的损伤程度。
通常情况下,10级的肩袖伤残意味着肩袖结构的完全破坏,包括肩袖肌腱的撕裂、肩袖肌腱的断裂或者肩袖肌腱与骨头的脱位等严重情况。
这些损伤会导致肩关节的功能受到极大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其次,肩袖伤残10级的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疼痛程度。
患有10级肩袖伤残的患者通常会伴随着剧烈的肩部疼痛,甚至会出现持续性的疼痛无法缓解。
这种疼痛会限制患者的肩部活动,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肩袖伤残10级的标准还需要考虑到肩关节的功能障碍。
这包括肩关节的活动受限、肩关节的稳定性下降、肩关节的力量减弱等情况。
这些功能障碍会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行日常活动,甚至无法完成简单的肩部动作。
最后,肩袖伤残10级的标准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整体状况。
10级肩袖伤残通常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总的来说,肩袖伤残10级的标准是非常严重的,需要综合考虑肩袖结构的损伤程度、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障碍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
这些标准的确定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因此,在评估肩袖伤残10级时,需要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极致科普】肩袖损伤知多少?展开全文聊聊肩袖损伤48岁的杜先生因右肩痛2周前来就诊,自诉2周前因打羽毛球后出现右肩疼痛,伴活动受限,活动后疼痛加重,夜间疼痛明显,翻身略受限,自行贴膏药,无明显改善。
刻下:右肩疼痛,活动受限,右肩关节前平举60°,外展70°-120°疼痛,外旋疼痛。
老师建议行右肩关节MRI,结果如下:行推拿手法治疗1次后,患者疼痛减轻,嘱门诊随访,注意肩关节休息。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肩袖损伤呢?肩袖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是指覆盖在肩关节周围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组成的肩腱袖损伤。
肩袖由上述肌肉的肌腱组成,在肱骨头解剖颈处形成袖套状结构,附着处如衣袖口。
其可使关节稳定,协助肩关节外展,且有旋转功能。
冈上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最上部,经常受肩峰喙肩韧带的磨损,从解剖结构和承受的机械应力来看,该部位为肩袖的薄弱点,当肩关节在外展位做急骤的内收活动时,易发生破裂。
肩袖损伤依破裂程度可分为部分破裂和完全破裂两类。
若处理不当,部分破裂可发展为完全破裂。
病因病机1.直接暴力损伤:多见于肩部撞击伤。
肩袖肌腱受到喙肩弓的碰撞、挤压而发生淤血、充血、水肿,甚至肩袖撕裂,如摔倒时肩部着地、交通事故等。
2.间接暴力损伤:常因上肢外展,手掌扶地骤然内收,上肢旋转发力过猛,引起肩袖撕裂损伤。
据统计,95%的肩袖撕裂是由于肩部撞击伤引起,如投掷、举重运动及打高尔夫球挥棒损伤等。
诊断1.症状(1)多见于喜好运动者,或长期从事肩部过度作业者。
急性损伤者多有明确的损伤史,慢性疼痛者常有劳损史。
(2)疼痛是肩袖损伤初期的主要症状,急性损伤疼痛限于肩峰部,并向三角肌止点放射,当肩袖撕裂时,患者自觉有撕裂声响,局部有肿胀,皮下出血。
慢性劳损疼痛呈间歇性,以夜间为甚,不能卧向患侧,或呈持续性钝痛,疼痛分布在肩关节前方和三角肌区。
(3)肩关节上举、外展功能均受限,常受限于肩关节外展60°-120°范围内,或不能外展。
交通事故造成冈上肌肩袖撕裂鉴定分级时间交通事故是指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导致人员、车辆或财产受到损害的事件。
在交通事故中,肩袖撕裂是一种常见的伤害类型,主要是由于车辆的碰撞或其他冲击导致肩关节区域发生撕裂伤害。
下面将会详细介绍肩袖撕裂的鉴定分级和时间。
肩袖撕裂是指肩关节周围的肌腱组织发生撕裂或受损的情况。
肩袖由肩胛骨和上臂之间的四个肌腱组成,包括冈上肌(supraspinatus)、冈下肌(infraspinatus)、小圆肌(teres minor)和次锁肌(subscapularis)。
这些肌腱的作用是固定和稳定肩关节,使肩关节能够正常运动。
在交通事故中,冲击力往往会对肩关节施加巨大的压力,从而导致肌肉或肌腱的挤压或撕裂,进而造成肩袖撕裂。
肩袖撕裂的严重程度可以根据撕裂程度和肌腱损伤的情况进行分级。
一般来说,肩袖撕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一级撕裂:冈上肌或其他肩袖肌腱有轻微的损伤,通常是部分撕裂,但没有完全断裂。
这种程度的撕裂在刚开始时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或运动受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
2.二级撕裂:冈上肌或其他肩袖肌腱受到部分断裂的损伤。
这种程度的撕裂通常会导致疼痛和运动受限,患者可能无法完全抬起或旋转肩膀。
此时,病人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X射线、核磁共振等来确定撕裂的程度。
3.三级撕裂:冈上肌或其他肩袖肌腱发生完全断裂。
这种程度的撕裂会导致严重的疼痛、运动受限和肩膀无力。
患者可能无法抬起或旋转肩膀,并可能出现肩关节脱位的情况。
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才能恢复肌肉的功能。
肩袖撕裂的鉴定和分级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来确定,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检查等。
医生会询问患者关于交通事故的情况、疼痛的性质和程度、运动受限等症状,同时进行肩部的体格检查,观察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疼痛情况。
此外,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行X射线、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以确定撕裂的程度和位置。
巨大肩袖撕裂的诊断标准巨大肩袖撕裂(massive rotator cuff tear)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肌肉无力和肩关节运动障碍等症状。
巨大肩袖撕裂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包括年龄、劳动强度、肩关节姿势问题、缺乏运动、过度运动等多重因素。
本文主要介绍巨大肩袖撕裂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1.肩关节痛:主要表现为钝痛或刺痛,常出现在肩胛骨下缘或上臂前侧,疼痛程度逐渐加重,严重时会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2.肩关节运动受限:由于肩袖肌肉和肌腱的撕裂,肩关节的运动受限,特别是向上抬臂和外展受到较大影响,且肩关节在运动时会出现摩擦感或卡住感。
3.肌肉无力:由于肩袖肌肉撕裂,肌肉无力表现为臂部弱化,特别是沿肩袖肌腱行进的向上转子肌、冈下肌和肱三头肌等肌肉。
二、辅助检查为排除其他疾病对肩袖肌肉的影响,一旦怀疑巨大肩袖撕裂,必须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
1. X线检查:主要检查肩关节的骨质情况和钙化部位。
2. 超声检查:能够准确显示肩袖肌肉和肌腱的撕裂情况,通过检查能否发现患者的旋转肌腱板突出或肩袖肌腱不再与下肢骨相连。
3.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对肩袖肌肉和肌腱进行全面的检查,通过图像可以看到肩袖肌肉和肌腱的撕裂程度和位置。
三、诊断标准根据外科医师协会(AAOS)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巨大肩袖撕裂的诊断标准如下:1. 至少两项主要症状:肩疼痛、肩臂无力和肩关节运动受限;2. 至少一项辅助检查异常:超声、磁共振成像或X线显示巨大肩袖撕裂。
需要注意的是,肩袖肌肉和肌腱的撕裂程度分为小撕裂、中度撕裂和巨大撕裂三种,巨大肩袖撕裂指肩袖肌肉和肌腱的近全撕裂(至少包括两个肌腱缺失),或者肩袖肌腱与升支腱相连的撕裂。
因此在诊断时一定要确定撕裂程度,以便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四、总结巨大肩袖撕裂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肌肉无力和肩关节运动障碍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