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2. 皮质类固醇
①大剂量泼尼松(开始60~80 mg/d) p.o, 症状好转逐渐减至维持量(隔 日5~15mg/d)
隔日用药可减轻副 作用, 1个月症状改 善, 数月疗效达高峰
②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 1g/d, 连用3~5d, 1~3个疗程
用于反复发生危象& 大剂量泼尼松不缓解
治疗
3.免疫抑制剂
注射前 注射后
诊断
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 ②腾喜龙(tensilon)试验
腾喜龙10mg+注射用水稀释至1ml, i.v注射 2mg, 如可耐受30s内i.v注射8mg
30s内肌力改善, 持续约5min为(+)
诊断
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
用低频(≤5Hz)&高频(10Hz以上)重复刺激 尺神经、腋神经&面神经
轻暮重
流行病学
人群发病率8~20/10万 患病率约50/10万 20~40岁常见, <40岁女性患病率为男性 2~3倍,中年以上发病者以男性居多 胸腺瘤: 50~60岁MG患者多见家族性病 例少见
病因&发病机制
正常 MG
病因&发病机制
正常
MG
抗胆碱酯酶药
临床表现
1. 首发症状 眼外肌无力
MG典型临床特点: 肌无力呈斑片状分布
停用抗胆碱酯酶药, 输液维持或改用其他疗法
治疗
7. 危象的处理
呼吸肌 麻痹
立即气管切开 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气管切开无菌操作护理 雾化吸入, 及时吸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并发症(肺不张, 肺 感染等是抢救成功关键
预后
大多数MG患者药物治疗有效 重症患者常死于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