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三水区 1
- 格式:doc
- 大小:144.50 KB
- 文档页数:25
佛山三水:“一核双擎”的基层党建样本作者:麦婉华来源:《小康》2017年第29期2016年底,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出台构建“一核双擎·党建先行”基层党建新格局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一核”,即党建核心引领;“双擎驱动”,即做强村组党建和做优园区党建。
三水区欲以党建引领自身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潮中走在前列。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
2015年,三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
“站在千亿经济总量的新起点上,如何让党建成为引领三水再出发的强大动力,这是新常态下三水党建面临的重要使命和重大课题。
”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说。
2016年底,三水区出台构建“一核双擎·党建先行”基层党建新格局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一核”,即党建核心引领;“双擎驱动”,即做强村组党建和做优园区党建,计划三年内投入2.1亿元夯实党建基础。
实施计划大半年以来,通过系列举措,三水从全区1800多个党组织、2.8万名党员抓起,统筹党建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以党建引领三水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潮中走在前列。
以党建为核心引领据了解,三水区把强化党建核心引领作为谋划三水发展最重要的“一核”。
2016年以来,三水以强化党建主体责任和规范组织生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出台《关于落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的工作意见》、《三水区从严规范基层党组织生活的通知》,以任务清单的形式,抓好党建主业意识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的刚性执行。
党建引领包括,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打造7个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开设机关党员研修班、设置关爱扶助资金。
“党建引领,其中之一的内容是要将发展的各项工作,统一到三水再出发的大方向上来,党委发挥统领、统筹作用。
”三水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为进一步发挥各级党委的核心领导力,三水以“民生微实事”和“党员微服务”为抓手,深化驻点联系群众制度。
据统计,全区76个镇街团队共联系群众超36.2万人,联系总户数超27万户。
佛山市三水区旅游景点佛山市三水区是坐落在珠江三角洲的著名沿海城市,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也是许多名胜古迹和观光休闲旅游的胜地。
三水区的景点不仅能让游客们感受到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而且还能品尝到许多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
三水区有许多名胜古迹,其中最值得一游的是龙山仙境游园。
游园内景点众多,其中有佛山佛教圣地般若塔,这里是龙山禅寺佛教朝拜界首,分布着佛山各族老百姓毕生仰慕的圣地。
此外,还有百年林、净水池、古木广场、紫薇兰园等许多古迹建筑,可以让游客们感受到三水的文化底蕴。
此外,三水区还有历史上风景如画的西樵山,它曾是元朝和明朝聚落,处处充满着传统文化的气息。
现如今,西樵山被列入国家级涂山国家级景区,来此游玩的游客可从远处就能看到它那独特的山峰,长城、西樵古坊等景观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此外,还有著名的龙山水库,可以欣赏到青山绿水的独特景色,是游客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三水区不仅有众多景点,而且还有各类美食,让你的味蕾体验到当地的特色美食。
三水有湛蓝的珠江,鱼类肥美,凡此种种,游客们都能品尝到美味的河鲜。
此外,三水还有很多高手在水上把戏,如龙舟、赛洲、大船企等,都让游客们有了极大的视觉冲击。
三水区的旅游景点再细分也有很多,比如佛山潮汐乡村,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到与世隔绝的渔家生活,游客可以坐着渔船在潮汐里漂流;三水枫丹白露国家湿地公园,山水环绕,游客可以遨游湿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除此之外,还有花都森林公园、坪山景点、佛山公园等,这些景点都有各自特色,游客选择其中之一,都可以获得一次佛山文化旅行的饕餮盛宴。
总而言之,佛山市三水区的旅游景点众多,它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都让游客们流连忘返,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应有的景色,而且还能品尝到当地特色的美食,让游客们可以把这里的氛围带回家里,永久保存在自己的心间。
佛山三水人文风情介绍
佛山三水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是一个有着丰富人文风情的地方。
三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首先,三水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
这里的饮食以清淡、鲜美为主,注重原汁原味的风味。
在三水,你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传统粤菜,如烧鹅、腊味、糖水等。
同时,这里还有许多特色的地方菜,如山水豆腐、三水黑叉烧等,每一道菜都有着独特的风味和特色。
其次,三水的民间艺术也是非常有名的。
这里的舞狮、舞龙、粤剧等民间艺术表演活动非常丰富,经常有各种演出在三水的街头巷尾举行。
这些表演活动不仅展示了三水人民的才艺和热情,也为这个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此外,三水还有着独特的建筑文化。
这里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传统民居,这些建筑以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为主,充满了岭南建筑的特色和韵味。
这些古建筑和传统民居不仅是三水历史和文化的见证,也为这个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风景线。
最后,三水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这里的传统节日和习俗非常多,
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活动。
在三水,你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氛围。
总之,佛山三水是一个充满人文风情的地方。
这里的饮食文化、民间艺术、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都为这个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如果你想体验岭南的风情和传统文化,那么三水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佛山三水区旅游景点
1. 华南影视城: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实景拍摄基地之一,吸引了许多电视剧、电影的拍摄制作团队。
2. 三水古镇:是佛山市保留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古镇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风貌。
3. 南山风景名胜区: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游客可以爬山、观赏瀑布、欣赏美丽的风景。
4. 三水温泉度假村: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养生为一体的度假胜地,提供各种温泉浴池和养生SPA。
5. 三水湿地公园:是一个生态保护区,有非常丰富的湿地植物和动物种类,是观鸟爱好者的天堂。
6. 顺德龙舟溪:是闻名遐迩的休闲度假区,游客可以划龙舟、观赏美丽的河流风光。
这些都是佛山三水区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度假。
佛山市三水区位于广东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旅游胜地。
以下是一些值得游览的景点:
1. 三水荷花世界:是一个集荷花种植、观赏、科普、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大型主题公园,拥有各种品种的荷花和其他水生植物,是夏季赏花的好去处。
2. 南丹山森林王国: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各种娱乐设施,是户外运动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3. 三水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森林为主题的公园,拥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各种娱乐设施,是休闲、娱乐和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4. 三水芦苞温泉度假村:是一个集温泉浴、休闲度假、美食、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村,拥有多个温泉泡池和各种娱乐设施,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5. 三水博物馆:是一个集文化、历史、艺术为一体的博物馆,展示了三水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成就,是了解三水区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6. 大佛寺:是一个古老的佛教寺庙,拥有一座高达13.8米的大佛像,是信仰和文化交流的好去处。
7. 陈心陶纪念碑:是为纪念陈心陶先生而建立的纪念碑,陈心陶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是文学爱好者的必游之地。
除了以上景点,三水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游览的地方,如南国桃园、三水大佛寺、三水博物馆等,欢迎您前往探索。
佛山市三水区气候公报THE CLIMATE BULLETIN OF SANSHUI2015年佛山市三水区气象局二〇一六年一月目录摘要 (02)一、基本气候状况1、气温 (03)2、降水 (03)3、日照 (04)4、龙舟水 (05)5、闪电 (06)二、2015年气候特点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1、1月份降水偏多,出现暴雨过程 (07)2、2月份低温阴雨天气 (07)3、开汛日强降水过程 (07)4、大塘冰雹天气 (07)5、强对流频繁,全年我区共有10次暴雨过程 (08)6、台风“莲花”、“彩虹”进入佛山市防区,影响我区 (09)三、2015年三水区气象现代化建设情况1、提速扩面,气象现代化取得阶段成果 (11)2、优化升级,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11)四、三水区气象信息获取渠道1、“三水天气”微信公众号 (13)2、“三水天气”手机客户端App (13)3、“三水天气”官方微博 (14)4、“三水天气发布”QQ群 (14)五、落实《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完善中小学校、幼儿园停课机制1、台风预警信号 (15)2、暴雨预警信号 (16)摘要2015年佛山市三水区总体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不均,开汛偏晚,强对流天气频繁;前汛期暴雨多、灾害重;后汛期台风强,降水多,气温高。
今年佛山市开汛日是5月3日,与常年(4月6日)相比偏迟近一个月;龙舟水期间我区累积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一成,为一般年景。
气象灾害主要特点是:汛期期间暴雨、短时强降水、冰雹等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其中,暴雨、强对流天气带来较为严重的灾害损失,据区三防办统计,汛期我区因气象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7千万元。
名词注解:1、2015年我区气候统计数据采用三水国家地面观测站的观测数据,常年平均值为1981-2010年的统计平均值;偏多(少/高/低)指相比同一时段的常年平均值;镇街气象数据采用镇街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
2、高温:日最高气温≥35℃。
佛山市三水区的河口古镇,位于佛山市的三水区西南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古村落。
古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临北江,西接西江,是古代“广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河口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古镇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岭南建筑风格,如祠堂、庙宇、古桥和古街,其中不乏明清时期的建筑。
这些建筑大多采用了青砖、灰塑、木雕和石刻等装饰手法,展现了岭南地区独特的建筑艺术。
古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岭南地区的传统文化,比如舞龙舞狮、粤剧、功夫等。
此外,古镇还以其美食闻名,如传统的广式点心、双皮奶、凤凰卷等地方特色小吃。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河口古镇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当地政府也在努力保护和修复古镇的历史遗迹,同时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古镇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水人才市场三水人才市场是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三水区域内最大的招聘和人才培养机构,三水人才市场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广泛的人才资源和就业服务。
它的办公地点位于三水区慈城镇工业大道。
三水人才市场的成立旨在促进三水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流动。
该市场通过承办各类招聘会、提供招聘信息发布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为企业与求职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它通过举办企业专场招聘会,为企业提供了直接与人才对接的机会;同时,通过发布招聘信息,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给求职者。
此外,三水人才市场还为在职人员提供培训服务,安排职业技能培训班和岗位练兵班,提高人们的就业竞争力。
三水人才市场的功能不仅限于提供招聘和就业服务,它还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该市场通过与高校、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建立了人才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实习和就业机会。
同时,三水人才市场还聘请了一支专业的人才引进团队,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并为其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发展机会。
三水人才市场的存在对推动三水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各类人才资源,助力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求职者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就业率的提高。
通过招聘和培训的双管齐下,三水人才市场为企业和个人之间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促进了人才的流动和经济的繁荣。
然而,尽管三水人才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才市场的功能和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三水人才市场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自身的服务体系,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其次,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三水人才市场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风险。
为了留住人才,三水人才市场需要提供更多的福利和培训机会。
此外,三水人才市场还需要加强与各类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总而言之,三水人才市场作为三水区域内最大的招聘和人才培养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水区石湖景区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以下是对该景区的简介:一、概述石湖景区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部,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景区内的石湖山风景秀丽,湖泊、溪流、瀑布、山峦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此外,石湖景区内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古村落和文化遗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二、自然风光石湖景区内的自然风光十分壮观。
石湖山形似莲花,山上植被茂盛,四季常绿。
山间有多个湖泊,湖水清澈见底,湖中倒影着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树,美不胜收。
此外,景区内还有多条瀑布和溪流,水流湍急,水声潺潺,让人心旷神怡。
在景区内徒步或骑行,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身心愉悦。
三、人文景观石湖景区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许多人文景观。
景区内的古建筑和古村落都是历史的见证,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石湖古村落,这里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青砖黑瓦、飞檐翘角,古色古香。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传统民居的韵味,品味当地的历史文化。
四、休闲度假石湖景区是一个理想的休闲度假胜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景区内有多家酒店和民宿,提供各种档次的住宿选择。
此外,景区还提供各种娱乐项目,如划船、垂钓、烧烤、观光等,让游客在游玩中度过愉快的时光。
在节假日或周末,许多家庭和学生团体都会来到石湖景区,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和放松身心的机会。
五、美食石湖景区周边有许多美食店,提供各种美食佳肴。
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地道的广东美食,如烧鹅、白切鸡、腊味等。
此外,景区内还有各种小吃摊位和夜市,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
总之,三水区石湖景区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无论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还是休闲度假,都让游客流连忘返。
这里是一个理想的旅游胜地,值得一去!。
三水区的景点
三水区拥有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其中包括:
●三水荷花世界。
三水荷花世界集荷花观赏、机动游戏、儿童乐园等于一体,
是大人小孩的游乐园。
●云东海湿地公园。
云东海湿地公园坐拥万亩湖景,是出圈的跑步胜地。
●佛山文创古镇。
佛山文创古镇西江边的文化明珠,粤港澳的创意港湾,是
“游古村、品文化、逛花田、尝美食”的旅游胜地。
●大旗头古村。
大旗头古村富含岭南建筑和历史文化,是广东第一村、广东
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三水森林公园。
三水森林公园是一个风光独特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园内山清水秀,山环水抱,风景优雅,各式仿古建筑点缀在层林叠翠之间,是亲子休闲游、拍美照的好地方。
三水整治方案背景三水区是广东省佛山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
因其地理位置,三水区水资源独特丰富,拥有丰富的湖泊和水道。
然而,由于区域内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扩张,污染排放也不断增加,这导致了区域内的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目标三水区整治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对污染源头的管控和修复水体生态环境的措施,使水质达到一定的标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保障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态健康。
现状分析三水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初期较为顺利,但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增长迅猛等因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同时,由于化工、印染、化纤等工业污染剧增,大量化学物质进入水体,导致当地水体污染情况加重。
据统计,三水区电镀、电子、印染、珠宝、纺织等工业的排污量一度高居全市前列,其中不少企业的排污超标严重。
此外,还存在一些民生问题,如城市排水管网老化、淤塞等原因,引发了城市排水难题。
整治思路对于三水区的水污染问题,整治方案的思路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源头治理:采取对工业生产污染源和农村生活污染源采用执法、监测、审核等手段进行日常管理,配套完成工业集中排放源、合理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建立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体系等一体化管理模式。
2.黄标车整治:三水区还存在一些废气排放致PM2.5的时机晚高峰黄标车,通过对黄标车的逐步淘汰,可以大幅降低车辆排放各种有害气体的情况,达到优化城市环境的目的。
3.城市排水管网的优化:从排水口、管道、处理设备、水质检测等方面入手,优化城市排水管网的设施,修建新的排水管网,全面提升城市排水能力。
4.湖泊治理:对于三水区的湖泊生态和水质问题,采取生态修复和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并加强湖泊污染源管控,严禁污染物入湖,确保湖泊水质稳定和生态环境健康。
整治效果经过各项措施的落实和整治,三水区将会取得以下的成效:1.水质达标: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水体环境恢复、水质优良全年水质稳定达标;2.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形成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实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培育和利用;3.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提高区域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保护重要生态优势区,全面提升和保护水资源,打造水清绕城的生态环境区。
佛山三水区旅游景点
佛山三水区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有很多优美的旅游景点。
其中包括:南风古灶、神山风景区、桂花山、九龙山风景名胜区、百花岭公园、金莲湖景区等。
这些景点都拥有独特的文化、自然和历史价值。
南风古灶是一个保存完好的传统客家村庄,游客可以在那里体验传统的客家文化和美食。
神山风景区是一个集山水、氧吧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景区。
桂花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九龙山风景名胜区是一个登山爬坡的好地方,可以体验登山运动的乐趣。
百花岭公园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公园,绿化面积较大,人气很旺。
金莲湖景区是一个以湖光山色为主题的景区,是许多游客观光拍照的好去处。
总之,三水区各类景点琳琅满目,给游客带来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佛山市三水区旅游景点佛山市三水区是广东省面积最小,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区,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南部,东临东江,北邻佛山市,南倚大沥市,西接顺德区,其中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5%,水域占总面积的5%。
三水区拥有众多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拥有一座座壮丽的古建筑,和一个个传统文化、民俗活动,使其成为游客热门的旅游景点。
在三水区中,有一些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佛山顶山公园。
位于佛山市三水区流溪镇顶山路,距离广州约100公里。
顶山公园位于三水区的中心,海拔334.5米,是佛山最高点。
园内多景点,景观宜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以一览三水区的景色,隔海望佛山,令人赏心悦目,是参观佛山、聆听三水运动的最佳场所。
另一个很受欢迎的景点是三水十八弯,它位于三水市湖滨路与流溪镇台塘六联路口出去3公里处,是一条沿着蓝色湖岸线弯弯曲曲的水路,可以看到湖面上的碧水、绿植、烟雾缭绕的古村,和湖边的小船,更有台塘六联桥,唐洲桥,让游客畅游碧水,体会湖面上繁华壮观的景象。
三水区的文化一直历久不衰,有着古老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文化,比如著名的“三水国粹”系列文化活动。
在文化活动中,有狮舞,绞线,诵读、歌舞等传统文化活动,每年有“三水国粹文化节”以及“长孙元宵节”等传统文化活动,以及胡芦节、桃节等弥漫古朴欢乐的民俗活动,令人流连忘返,让人体验到三水文化的独特魅力。
再有就是三水芦苇梦境主题公园,它是一个以梦幻芦苇湖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内环绕着湖泊,水域与园林形成天然的绿色屏障,植被葱茏,芳香扑鼻;湖中悬挂着鹭鸶,芦苇茂盛,形成一幅布满芦苇的幻想画卷,吸引着乘坐艇子漫游的游客,使他们体验到“梦回芦苇湖畔”的感觉,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三水区更是一座山水相连、美景相伴的佛山旅游胜地,这里地界宽容,人文气息浓郁,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探索三水的美景。
在三水区,古老的历史建筑与现代欢乐的气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让人们沉浸在风景如画的大自然中,增添自己旅行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佛山三水区景点
佛山市的三水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拥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和地标。
以下是三水区一些知名的景点:
1.西南塔(又称:白塔):是三水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佛山地区的古塔之一。
白
塔始建于公元907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2.大旗头山风景名胜区:这个风景区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山清水秀、景色宜
人。
游客可以在此徒步、观赏瀑布、登山等,体验自然之美。
3.三水区博物馆:展示了三水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工艺品等,是了解三水区文化的
重要场所。
4.西南大学:坐落于三水区的西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有着悠久
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氛围。
5.杏坛古村落: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走在村落里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底蕴。
6.顺德碉楼与村落:虽然顺德不属于三水区,但距离较近,碉楼是广东特有的建筑形
式,融合了中西建筑特色,也是游客前来观光的重要景点之一。
三水区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历史的厚重感以及自然风光的宜人。
三水历史第一篇基本情况建置沿革三水建县于明朝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割南海县3都、高要县10都建置而成,县城设于白塔村(即今河口的城内村)。
距今已有477年历史。
县境秦时隶属南海郡,西汉至东晋时隶属番禺、四会两县,隋唐时隶属南海、高要两县。
明、清两代隶属广州府。
1913年隶属粤海道,1920年废道后直隶属广东省西区善后公署。
1931年,隶属广东省西区绥靖公署。
1936年隶属广东省第一行政区。
1938年隶属广东省第三行政区。
1945年末,再属广东省第一行政区。
1949年10月15日三水县解放。
1950年隶属珠江专区,1952年隶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隶属佛山专区,1959年3月撤销三水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南海县。
1960年7月恢复三水县建制。
1970年隶属佛山地区。
1983年6月起隶属佛山市。
1993年3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三水撤县设市,隶属广东省,委托佛山市代管。
2003年1月8日,三水撤市设区,成为佛山市辖区。
2003年8月1日,迳口华侨经济区划归三水区管理。
三水自1991年,被列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18位。
1993年被评为全国明星县(市)。
1994年被列入全国农村实现小康80个县(市)之中。
1994年、2001年、2002年被列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2001年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县级经济综合指数排名榜中位居24位。
2001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第二批“两大战略示范县”(科教兴农与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县)。
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及平原绿化、体育、民政、广播电视先进县(市)。
被评为省“双拥”模范市,是省首批信息市试点,成为洲一颗璀璨的明珠。
行政区划2002年全市有西南、河口、金本、南边4个街道办事处,白坭、青岐、乐平、范湖、芦苞、大塘、六和7个镇以及云东海旅游经济区;109个村委会,29个街道(水上)居委会,688条自然村。
2003年行政区划高速为西南街道办事处和白坭、乐平、芦苞、大塘4个镇及云东海旅游经济区、迳口华侨经济区。
佛山市三水区教育局2007年第一季度工作简报(2007年第1期)佛山市三水区教育局办公室2007年4月积极准备,做好新学年开局工作——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
2月27日上午,区教育局在三水中学附属初中阶梯会议室召开了全区教育工作会议。
会议回顾总结2006年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副局长梁洁仪对2006年三水区教育作了中肯简洁的总结,并作了题为《传承与创新并举,谱写三水教育新乐章》的专题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上级领导充分肯定了教育局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同时给教育部门提出新的希望与要求:在创新方面下功夫,在观念、体制、效率下功夫。
学校管理创新的突破点就是要注重校本管理,加强校外力量的融入。
报告指出,在新的学期必须做好的是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工作是安全工作、常规工作常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求坚持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落实区委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区十四届人代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三水教育为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三水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
区教育局副局长陆英华作了《加强领导干部廉正建设》的讲话。
明确要大力推进廉正建设与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完善各项反腐倡廉制度,杜绝腐败行为出现。
会议对新学期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动员和宣传,统一思想,明确要求,对区教育工作作了认真部署。
——检查全区中小学开学情况。
2月28日,新学期伊始,三水区副区长何国辉、三水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副局长梁洁仪带领区教育局相关人员,分成五个小组深入各镇(街道),深入校园,深入课堂,对全区中小学开学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慰问教职员工。
检查小组先后来到三水中学、三水实验小学、西南街道各中小学及幼儿园,乐平镇、芦苞镇、白坭镇、大塘镇及迳口华侨经济开发区的部分中小学,区内部分民办学校。
佛山市三水区 1:500 规划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测量技术设计书目录第一章引言 (4)第一节任务情况 (4)第二节技术依据 (5)第三节技术要求 (5)第二章规划竣工验收测量 (6)第一节竣工验收测量 (6)第二节隐蔽工程测量 (10)第三节注意事项 (11)第三章 GIS 数据采集及地形图数字化制图及数据入库 (12)第一节数字化地形图规格 (12)第二节质量要求 (13)第三节地形图数据规定 (13)第四章实例 (14)第五章实习总结 (15)第一章引言为进一步强化佛山市三水区城市规划测绘工作的管理制度,理顺和逐步建立、完善佛山市三水区城市规划测绘数据成果库,强化对外服务意识,提高对外服务质量,做好对外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测量是工程测量学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规划建设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佛山市三水区规划测绘管理规程》为了保障佛山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的质量,确保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获取可靠的建筑工程竣工规划验收资料,依据城市规划管理规章和有关测绘技术规范进行建筑工程竣工规划验收。
第一节任务情况1.佛山市规划局三水分局委托佛山市城市地理信息中心负责测绘任务的管理,三水分局作为行政管理方对市地理信息中心的测绘任务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管。
委托协议由佛山市规划局三水分局和佛山市城市地理信息中心另行签定。
(1)佛山市城市地理信息中心接收测绘任务后,根据实际情况,向甲方发出规划测量任务书的同时向佛山市三水区规划测绘服务两家中标单位派发测绘任务通知书(盖市地理信息中心资料章有效),每月1 号三水分局提交上月业务情况报告。
(2)任务单派发后,测绘任务单位如发现现场有特殊情况需及时向市城市地理信息中心反映,市地理信息中心需跟进测绘任务的进展情况并作相关记录。
(3)佛山市城市地理信息中心负责建立和完善佛山市三水区规划测绘数据成果库并协助管理。
(4)佛山市城市地理信息中心负责规划测量服务项目的对外协调和咨询工作。
2.根据国家对测绘工作的要求,测绘单位需与甲方签定测绘合同,合同必须列明测绘任务的委托方与受托方的权利与责任。
(1)测绘工作需以主动、热情、迅速为宗旨。
测绘单位接收测绘任务通知书以后,须在12 小时内联系甲方(12 小时内至少联系1 次; 24 小时内至少联系2 次),36 小时内与甲方至少3 次未联系上的,退回测绘任务通知书,否则延误时间计入测绘单位工期。
(2)为加强和规范三水区城市规划测绘工作的管理,测绘任务的委托方与受托方必须签定测绘合同。
放线任务如超出规划要求的 4 个点数,双方经过协商后,须将有关内容以及所需费用于测绘合同内列明。
(3)根据三水分局的管理要求,现驻点在分局的两家中标测绘单位的业务联络员于2008 年3 月1 日前撤离。
第二节技术依据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3.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18314—2001)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73—97)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7929)6.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7. 《工厂竣工现状总图编绘与实测规程》 JBJ21-90;8.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 100)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16)10.《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91)11.《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CH1002—95)12.《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CH1003—95)13.《佛山市1:500 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标准》第三节技术要求各等级GPS 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表1各等级GPS 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测量中误差规定如下: σ ≤√a 2+(bd 2)式中:σ --为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a —固定误差(mm);b -–比例误差系数(1×10 -6 );d --为相邻点间距离(km)。
GPS 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注:当边长小于200m 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0mm 。
(1)网络RTK (GZCORS )测设的控制点须进行重复测量,比例不少于10%。
重测的作业要求与精度按上述规定执行,重复测量成果要求坐标点位误差在≤± 5cm 以内,高程较差在≤±8cm 以内。
(2)网络 RTK (GZCORS )测量时必须有不少于 10%的已知点进行检核,确保测量的可靠性。
(3)网络RTK(GZCORS)、单基站RTK 测量,应有一定数量的已知点检测,坐标点位误差在≤±5cm 以内,高程较差在≤±8cm 以内。
(4)网络 RTK(GZCORS)和单基站 RTK 测设的控制点作为二级图根控制的起算点时边长应≥200m,在施测二级图根导线时应检测其边长和高差,边长的相对误差较差应小于1/5000 角度较差≤68 秒,检测高差的较差≤0.4 *S。
(5)网络 RTK(GZCORS)和单基站 RTK 测设的控制点不作为二级图根控制的起算点时,应检测其边长、角度和高差,边长的相对误差较差应小于1/4000,角度较差≤68 秒,检测高差的较差≤0.4 *S。
第二章规划竣工验收测量第一节竣工验收测量1.作业流程收集控制点成果、竣工地形图等资料外业测量建筑物房角点坐标及首层地台标高内业展点编辑成图质量检查及评定2.一般规定(1)竣工测量应采用佛山市独立坐标系统及珠江高程系统,图幅规格、分幅和编号方法应与佛山市1:500 比例尺地形图规格、分幅和编号方法一致。
(2)竣工测量采用的比例尺为 1:500,必须采用全野外数字化采集,最后成果数据为“.dwg”格式。
(3)竣工测量的范围为竣工建(构)筑物及其周边30 至50 米范围内的地形。
(4)竣工图须标注竣工建(构)筑物外围特征点坐标,坐标标注图层名为jgzb,图层颜色为红色。
(5)竣工测量必须在要求的工作日内完成,不得拖延,不得擅自更改、编造竣工资料。
3.竣工测量内容的要求(1)各类竣工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如实反映示其位置、形状、结构和性质特征。
(2)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不可舍去;房屋内部天井要区分表示。
房屋(包括其它建筑物)上突出的悬空部分应测量最外范围的投影位置,以虚线表示,主要的支柱也要实测。
当建筑物首层架空时,应实测建筑物主体最外围轮廓并以实线表示,相应其附属构筑物如阳台等以虚线表示。
当建筑物首层墙体为玻璃墙等非常规建筑材料时,外轮廓以实线表示,分间(层)线以虚线表示。
(3)台阶和室外楼梯长度大于1.5 米,宽度大于0.5 米的应在图中表示;永久性门墩、支柱大于0.5 米的依比例实测,小于0.5米的测量其中心位置,用符号表示。
重要的墩柱无法测量中心位置时,要量取并记录偏心距和偏离方向。
(4)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图上应准确反映陆地道路的类别和等级,附属设施的结构和关系;正确处理道路的相交关系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正确表示水运的航行标志,河流和通航情况及各级道路的通过关系。
(5)公路与其它双线道路在图上均应按实宽依比例尺表示。
公路应在图上每隔 8 至 10 米注出公路技术等级代码。
公路、街道按其铺面材料分为水泥、沥青、砾石、条石或石板、硬砖、碎石和土路等,应分别以砼、沥、砾、石、砖、碴、土等注记于图中路面上,铺面材料改变处应用点线分开。
(6)铁路与公路或其它道路平面相交时,铁路符号不中断,而将另一道路符号中断;城市道路为立体交叉或高架道路时,应测绘桥位、匝道与绿地等;多层交叉重叠,下层被上层遮住的部分用虚线表示,垂直的挡土墙绘实线而不绘挡土墙 8 符号。
(7)路堤、路堑应按实地宽度绘出边界,并应在其坡顶、坡脚适当测注高程。
(8)道路通过居民地不宜中断,应按真实位置绘出。
高速公路应绘出两侧围建的栅栏(或墙)和出入口,注明公路名称,中央分隔带应表示,不能省略。
市区道路应将车行道、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的出入口、分隔带、环岛、街心花园、人行道与绿化带绘出。
(9)跨越河流的桥梁,应实测桥头、桥身和桥墩位置。
码头应实测轮廓线,有专有名称的加注名称,无名称者注“码头”,码头上的建筑应实测并以相应符号表示。
(10)永久性的电力线、电信线均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应实测。
当多种线路在同一杆架上时,应分别表示。
电力线、电信线应连线,各种线路应做到线类分明,走向连贯。
(11)架空的、地面上的、有管堤的管道均应实测,分别用相应符号表示,并注明传输物质的名称。
当架空管道直线部分的支架密集时,可适当取舍。
地下管线检修井应测绘表示。
(12)污水篦子、消防栓、阀门、电线箱、电话亭、路灯、检修井均应实测中心位置,以符号表示,必要时标注用途。
(13)管线竣工测量的其它要求参见《佛山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定》的相关规定。
(14)各种斜坡、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7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
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 2mm,以陡坎符号表示。
当坡、坎比高小于 1/2 基本等高距或在图上长度小于5mm 时,可不表示。
(15)竣工图上应正确反映出植被的类别特征和范围分布。
对园地应实测范围,配置相应的符号表示。
大面积分布的植被在能表达清楚的情况下,可采用注记说明。
同一地段生长有多种植物时,可按经济价值和数量适当取舍,符号配制不得超过三种(连同土质符号)。
(16)要求对各种名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
图上所有居民地、道路、街巷等地理名称,以及主要单位等名称,均应调查核实,有法定名称的应以法定名称为准,并应正确注记。
(17)建筑区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在街道中心线、街道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基脚和相应的地面、管道检查井井口、桥面、广场、较大的庭院内或空地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高程注记点应注至厘米。
(18)当两个地物中心重合或接近,难以同时准确表示时,可将较重要的地物准确表示,次要地物移位0.3mm 或缩小1/3 表示。
(19)独立性地物与房屋、道路、水系等其它地物重合时,可中断其它地物符号,间隔0.3mm,将独立性地物完整绘出。
(20)房屋或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直接建筑在陡坎或斜坡上且建筑物边线与陡坎上沿线重合的,可用建筑物边线代替坡坎上沿线;当坎坡上沿线距建筑物边线很近时,可移位间隔0.3mm 表示。
(21)悬空建筑在水上的房屋与水涯线重合,可间断水涯线,房屋照常绘出。
(22)水涯线与陡坎重合,可用陡坎边线代替水涯线;水涯线与斜坡脚线重合,仍应在坡脚将水涯线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