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库存管理中的RFID的文献综述
- 格式:docx
- 大小:84.65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rfid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的参考文献1. Wang, X., & Li, W. (2011).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RFID technology.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2995-2998.2. Wan, J., Zhang, D., & Liu, F. (201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FID-based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2013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terial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cessing, 70-73.3. Xu, C., & Zhang, Y. (2015). Research on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RFID technology.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Mechanical Automation, 22-25.4. Dennis, T., & Daniel, D. (2016).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FID-based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Mobile Computing, 5(2), 57-62.5. Zou, M., & Hong, W. (2017).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RFID-based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2017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256-260.6. Huang, W., & Shi, Y. (2019).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FID-based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307-310.这些文献涵盖了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面的研究。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行业的迅速发展,仓储管理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仓储管理方式存在着效率低下、误差率高、人力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的优势、应用及实施过程,以期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参考。
二、RFID技术概述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与传统条形码相比,RFID技术具有读取距离远、识别速度快、可同时读取多个标签等优点。
在仓储管理中,RFID技术主要用于实现货物的快速入库、出库、库存查询、货位管理等功能。
三、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优势1. 提高效率:通过RFID技术,可以实现货物的快速识别和追踪,大大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
2. 降低误差率:传统条形码识别易受环境影响,而RFID技术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可降低误差率。
3. 实时库存管理:系统可实时更新库存信息,帮助企业及时了解货物情况,避免缺货或积压现象。
4. 节约人力成本:通过自动化管理,减少人力成本投入。
5. 可扩展性强:系统可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四、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应用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1. 货物入库:通过RFID技术快速识别货物信息,自动更新库存数据。
2. 货物出库:系统根据订单信息自动扣减库存,并生成出库记录。
3. 库存查询:通过系统可实时查询库存情况,包括货物数量、位置等信息。
4. 货位管理:系统可根据货物类型、尺寸等因素自动分配货位,提高货物存储效率。
5. 报表分析:系统可生成各种报表,帮助企业分析库存状况、销售数据等。
五、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施过程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需求分析:了解企业需求,确定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
物流仓储管理中的RFID技术研究物流仓储管理是现代物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不断优化物流流程,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管理领域。
本文将重点研究RFID技术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应用和优势。
首先,RFID技术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RFID系统由标签、读写器和后台软件组成,能够实现对物品的追踪、识别和管理。
相比传统的条形码技术,RFID技术具有读取距离远、读取速度快、不受视线阻挡等优势。
它可以实时监测物流环节中的货物信息,提高仓库内部流程的可视化和自动化程度。
其次,RFID技术在实现物流仓储管理的自动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在货物上安装RFID标签,物流企业可以实时追踪和管理货物的状态、位置和数量。
在仓库中,RFID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记录商品信息,大大提高了仓库的库存管理效率。
此外,RFID技术还可以在货物进出仓库时自动记录并验证货物信息,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错误率。
第三,RFID技术在物流仓储管理中能够提供更精准的库存管理。
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通常依赖手工记录和盘点,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并且容易产生错误。
而RFID技术能够实时检测库存状态,准确记录货物的进出和库存变动情况。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RFID系统快速查询库存信息,并根据需求进行采购、配送和库存调整等决策。
这种精准的库存管理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减少库存成本,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第四,RFID技术在保障物流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通过RFID技术,物流企业能够对货物进行唯一身份识别,确保货物在过程中的安全和完整。
RFID标签的独特编码和信息防篡改功能使得货物的追踪和防伪变得更加简单和准确。
同时,RFID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安全监控设备如摄像头和传感器相结合,提高对仓库和货物的实时监控能力。
这种安全性的提升对于保护货物免受盗窃、遗失和损坏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仓储管理正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其中,基于RFID(无线频率识别)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因其高效、准确、便捷的特点,在物流、生产制造、零售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分析其功能、优势以及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二、RFID技术概述RFID(无线频率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取相关数据的技术。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仓储管理系统中,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物品识别和追踪。
与传统的条形码技术相比,RFID技术具有更高的识别速度和更大的容量,能够大大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
三、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功能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 物品入库管理:通过RFID技术对物品进行快速识别和追踪,实现物品的入库登记、分类和存储。
2. 库存查询与盘点:实时更新库存信息,支持实时查询和精确盘点,降低人为操作错误的风险。
3. 订单处理:根据订单信息自动生成拣货单,支持自动化拣货、打包等作业流程,减少人力成本和操作时间。
4. 仓库安全与监控:实时监控仓库内物品的流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警,保障仓库安全。
5. 数据分析与优化:对库存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实现仓库管理流程的持续优化。
四、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优势相比传统的仓储管理系统,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效率:通过自动化识别和追踪技术,大大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
2. 降低错误率:减少人为操作错误的风险,提高数据准确性。
3. 实时监控:实时监控仓库内物品的流动情况,提高仓库安全性能。
4. 支持数据分析与优化:通过对库存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5. 可扩展性强: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可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
五、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1. RFID标签成本问题: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RFID标签的成本逐渐降低,但仍需考虑成本控制。
RFID技术在仓库管理中应用研究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仓库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仓库管理方式主要依赖人工操作,容易出现误差,效率低下。
而RFID技术作为现代智能仓库管理的核心技术之一,正在逐步应用到仓库管理领域中。
本文将从仓库管理的现状、RFID技术基本原理、RFID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仓库管理的现状仓库是物流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货物存放的场所、流动的枢纽、处理的中心。
仓库运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物流整体运作的效率和成本。
在传统的仓库管理中,仓库管理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货物的清点、分配、存储等操作。
这种方式存在着人员流动性大、效率低下、误差率高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物流业对仓库管理的要求。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仓库管理正逐步成为趋势。
而RFID技术作为新兴的智能仓库管理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物流、仓储、配送和生产等领域。
二、RFID技术基本原理RFID技术是无线电频率识别技术的简称,它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进行通讯的技术。
RFID系统由读卡设备、电子标签、天线和电子标签管理软件构成。
当读卡设备与电子标签的距离在特定的范围内时,读卡设备就可以通过无线电波识别、读取电子标签中存储的信息,实现自动采集、传输、分析、处理等操作。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读卡设备向天线发出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信号;当电子标签经过天线时,无线电波势能会产生感应电流,激活电子标签,使得电子标签通过发送信号的方式将存储的信息传送给读卡设备,完成通讯交互。
三、RFID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1、物品追踪管理在传统的物品管理方式中,往往需要对物品进行手动扫描、清点,工作量大、效率低下。
而采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追踪管理。
在仓库中安装读卡设备和电子标签,管理人员可以通过RFID技术实时了解每个物品的位置、状态和数量等信息。
2、自动化入库出库管理RFID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入库出库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仓库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文献综述射频识别技术的简介1.前言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的目的[1],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
RFID 技术具有非接触、读取距离长、可识别移动物体[2]、免刷卡、不怕脏污、不存在磨损、使用寿命长、密码世界唯一、保密性和安全性好[3]等优点。
现今该技术正广泛应用于门禁系统、图书馆智能系统、产品防伪、物流、仓库、医疗、国防等多个领域。
2.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2.1 RFID技术发展历史RFID技术直接继承了雷达的概念,最早在二战中用于空中作战时的敌我识别,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文章“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1950-1960年射频识别技术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1961-1970年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1-1980年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射频识别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最早的射频识别应用,1981-1990年射频识别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各种规模应用出现,1991-2000年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射频识别产品得到广泛采用,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001年至今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射频识别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4]。
2.2 中国RFID技术发展现状市场潜力巨大。
在我国尽管二代身份证已全面换发,但目前也尽限于目视查看。
对于药品而言甚至连条码监管都没有实现。
另外,RFID技术有助于我们解决物流效率低下的问题。
庞大的电子标签需求量加上系统所需设备,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有政府和其他潜在的推力。
RFID射频技术在仓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RFID射频技术在仓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随着仓储物流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企业的竞争实际就是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如何对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在短时间内设计研发并制造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这就要求企业对自身供应链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整合,不断的自我完善。
1仓储物流管理管理生产现状及业务需求在实际的生产中,前端的计划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导致不能在短时间内给予客户肯定的交期答复,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因为工厂接到的订单往往是有一定起伏的,部队仓储物流原材料的备料问题,以及工厂产能不均衡的问题。
其中产能不稳定的问题是需要工厂内部生产和工程部门一起解决的问题,在分析此问题时,我们发现实际生产中的很多产品的产能统计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仓储物流在工厂的生产制造周期不是很准确。
RFID(射频识别)生产记录跟踪系统是指将RFID标签放置于托盘、包装箱或元器件上,进行仓储物流型号、序列号,生产日期等制造信息的自动存储和传递。
RFID主要完成的任务是通过自动化增加生产力并限制人工干涉,使各个生产环节间不再需要使用手持条形码读卡器对产品本身进行逐个扫描条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遗漏的发生,避免人为错误;获得快速的即时的供应链动态资料,实现产品内部流程之完全可视化,加速内部的物流的运送并改善对运送的掌握;减少多余的资料录入并且提高资料的正确性。
由于RFID标签的唯一标识性,通过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等技术的结合,可以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上跟踪货物,实时地掌握产品处于哪个内部流程节点上。
2基于RFID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技术方案2.1网络架构现代制造企业在生产线或仓库中的零配件、原料和产品种类有成千上万种,现实情况中,无论再好的管理模式或制度都难以保证整个物料的可视化流转,给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工作效率难以大幅度提升。
目前,各国都在利用物联网条码与RFID技术,对生产中零配件和原料实施快速、准确的定位和状态统计,以提升制造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效率。
文献综述物流管理RFID技术对零售业仓储成本影响研究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 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
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
1 国外研究现状Holmsrom和karkkainen(2002)则主要分析无线射频技术及该技术给整个供应链管理带来的收益,主要从处理效率,标准化程度,信息共享等角度去考虑。
Bhaskar和Mahadevan (2004)解释了RFID技术在包括库存管理中的各种领域的运用,RFID技术能够收集并分析来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的信息。
John和Suhongli(2009)对过去几年有关RFID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RFID技术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
Davis和Jones (2004)着重研究RFID技术在军用机械设备供应的运用,并提出这种运用到底是恩赐还是负担这样的疑问。
Scavarda (2006)通过大量RFID技术在巴西运用的例子来证明该技术对供应链管理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Karkkainen(2003)分析研究在整条供应链中运用RFID技术,该技术是如何影响零售商的收益。
同时提出一个新模型系统,能够控制了大量的国际快递业务,并且能够准时的到达最终目的地。
他们提出了一个以产品为中心的由“内到外”交付的控制方法,且是附加RFID标签的物流服务。
并建立数学模型,该模型进行类比分析,即应用RFID技术和不应用RFID技术,所产生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类比,这种分析框架的思路是:运用定量数学模型来评测和分析RFID技术应用的效果,这就给企业运用RFID技术,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力的依据。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仓储管理作为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效率和准确性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的仓储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高效、准确、智能化的管理需求。
因此,基于RFID(无线频率识别)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其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非接触式读取等优点,为仓储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二、RFID技术概述RFID(无线频率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和识别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或移动物品的自动识别。
与传统的条形码识别技术相比,RFID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非接触式读取:无需人工扫描,可实现快速、远距离读取。
2. 读取速度快:可同时读取多个标签,提高工作效率。
3. 数据准确性高:可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提高数据准确性。
4. 适应性强:适用于各种环境,如高温、低温、潮湿等恶劣环境。
三、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设计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两部分。
硬件设备包括RFID标签、读写器、天线等;软件系统则负责数据的处理、存储和展示。
1. 硬件设备设计(1)RFID标签:用于标识物品的唯一标识符,可附着在货物、托盘等物品上。
(2)读写器:用于读取和写入RFID标签的数据,可安装在仓库的进出口、货架等位置。
(3)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连接读写器和RFID标签,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识别。
2. 软件系统设计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展示四个部分。
(1)数据采集:通过RFID读写器读取物品的RFID标签信息,实时获取物品的库存、位置等信息。
(2)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如物品名称、数量、位置等。
(3)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方便后续的数据查询和分析。
(4)数据展示:通过用户界面展示数据,如库存情况、物品位置等,方便用户进行管理和决策。
关于库存管理中的RFID的文献综述0 引言基于RFID的Auto-ID系统是由一个唯一的识别号,它被分配给一个特定的产品,能够存储的芯片,其安装在该项目的一个标识标记独特的识别号码,网络化的RFID读取器和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在高速行驶时收集来自多个标签的信号和预处理该数据,并存储产品的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联网数据库。
[1]随着库房规模越来越大,对库房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的管理方案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首先是人力方面的支出,需要较多仓库管理人员,这对一些本来利润率就比较低的一些行业来说,再对库房管理投入大量资金显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其次,很多库房有快速出库的要求,例如很多航空器材维修商在采购零部件时就希望相关企业能快速的出库,如果还是按照现有的方案实施,对时间的精准度控制不是十分有利。
而且现有一些库房存放的都是比较贵重的物品,有些航空零部件价格昂贵,不允许出现少发、漏发的现象,而人为操作对失误率是不可控的。
传统库存管理中采用条形码人工扫描物品,通常适用于中小型库房和廉价商品的管理,而对于大型的库房和贵重商品的管理显然是不到位的。
将RFID应用于企业的库存管理能优化仓库运作流程,提高供应链环境下库存信息传递效率,改善客户服务水平近年随着RFID在民用领域应用的兴起,其在库存管理中应用的重大意义也日益凸显。
所以本文选取RFID与库存管理作为文献综述的选题。
阅读文献,专家学者对 RFID在库存管理应用所做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探讨RFID技术对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的影响;二是,定性或定量评估企业在库存管理中应用RFID的成本效益分析;三是,为企业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RFID提供规划指南。
总结而言,就是RFID的影响、RFID成本效益分析和RFID规划指南三部分,由于在所列期刊中第三部内容较少,分本文根据选取前两者进行综述。
2 RFID的影响RFID 技术诞生于二战期间,但它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在本世纪初才逐渐引起关注。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物流业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仓储管理逐渐成为了物流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面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处理任务时,传统的手动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效率要求。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基于RFID(无线频率识别)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分析其功能特点、系统架构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影响。
二、RFID技术的介绍RFID,即无线频率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实现的自动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物理对象通信方式。
RFID标签具备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并可在无线条件下自动与读卡器进行信息交互。
相比于传统的条形码技术,RFID技术具有更高的识别速度、更远的识别距离以及更高的数据存储量等优势。
三、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一)系统架构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两部分。
硬件设备包括RFID标签、读卡器、天线等,用于识别物品并进行数据传输;软件系统则包括仓储管理软件、数据库系统等,用于对信息进行记录、处理和分析。
(二)系统功能特点1. 自动化管理:通过RFID技术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追踪,降低人工操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 实时监控:实时获取物品的库存信息、位置信息等,为企业提供实时监控和预警功能。
3. 高效数据处理:通过数据库系统对大量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4. 安全性高: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三)系统应用场景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类仓库、物流中心等场景。
通过对物品进行标记和追踪,实现物品的快速出入库、实时库存查询、库存预警等功能,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实际效果和影响(一)效果展示在应用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后,企业的仓储管理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了物品的出入库速度,降低了人工操作成本;2. 实时获取物品的库存信息、位置信息等,为企业提供了实时监控和预警功能;3. 提高了企业的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了运营成本;4. 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RFID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仓储管理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作为一种无线识别技术,能够实现对物品的快速、准确地识别和管理,因此在仓储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RFID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提高仓储管理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和改善库存管理方面的作用。
一、引言仓储管理是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仓储管理可以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减少成本,并确保货物的安全。
传统的仓储管理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手动记录容易产生错误,人力成本高等。
RFID技术的出现为改善仓储管理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二、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由读取器和标签两部分组成。
标签内置有芯片和天线,能够通过接收读取器发射的无线电波来实现与读取器的通信。
通过读取标签上的信息,可以迅速准确地识别物品的种类、数量、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
三、RFID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1. 提高仓库操作效率RFID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仓库操作的效率。
传统仓储管理往往需要依靠人工手动记录、查找货物,容易出现错误和浪费时间。
而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和追踪,避免了手动查询的时间消耗,并减少了人为因素产生的错误。
同时,RFID技术还可以通过与物流系统的集成,实现仓库操作的自动化,提高了作业效率。
2. 减少人力成本RFID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力成本。
传统的仓库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从物品的入库、出库到盘点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
而引入RFID技术后,可以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和记录,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降低了人力成本。
3. 改善库存管理RFID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还可以改善库存管理。
传统的库存管理容易出现重复订货、缺货和过剩的问题,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而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库存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更新物品的状态和数量。
RFID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与设计随着全球物流业务的快速发展,仓库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效的仓库管理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以及供应链的整体效率至关重要。
RFID(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已经在仓库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RFID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并进行系统设计的研究。
一、RFID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1. 库存管理RFID技术可以有效地跟踪和管理仓库存货。
每个存货单位都被标记了RFID标签,仓库管理员可以通过RFID读写器快速扫描标签,即可获取存货的详细信息,如库存数量、存放位置等。
而且,RFID标签可以被远程读取,使得存货的盘点更加高效和准确。
2. 入库和出库管理使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仓库入库和出库的自动化管理。
在货物入库时,RFID读写器可以自动识别并记录货物的信息,然后将其与库存系统进行实时数据同步。
同样,在货物出库时,RFID技术也可以自动识别货物并记录出库时间和目的地等信息,从而提高出库效率和准确性。
3. 跟踪和定位RFID技术可以帮助仓库管理员实时跟踪和定位存储在仓库中的货物。
通过在仓库各个位置安装RFID读写器,可以实时监测货物的位置,并通过仓库管理系统提供实时定位信息。
这种实时跟踪和定位的功能可以大大减少货物的丢失和误放,提高货物的安全性和溯源能力。
二、RFID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系统设计1. 硬件设备在仓库中应用RFID技术需要一系列硬件设备,包括RFID读写器、RFID标签、天线等。
RFID读写器用于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读取和写入标签中的信息。
RFID标签可以贴附在货物上,并存储着货物的相关信息。
天线用于增强RFID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能力。
2. 软件系统仓库管理软件系统是实现RFID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关键。
该系统需要包括RFID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入库和出库管理模块、跟踪和定位模块等。
RFID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负责与RFID读写器进行通信,将读取到的RFID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论文范文:仓储管理论文精选范文:RFID技术基础上仓储管理体系探究1 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如何加强仓储管理的技术改造,把更新的技术应用到仓储管理,不断提高仓储管理的信息化,从而提高企业仓储管理的效率是企业和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条码技术开始应用到国内的仓储行业,为仓储行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突破。
因此条码技术在国内有着广大的使用人群,经过不断的技术提升,条码技术己日益完善,仍是国内仓储行业使用最多的技术。
然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条码技术一些不足如一次只能读一个条码,近距离红外或激光读取,弄脏或者破损后无法读取,使其在一些行业的应用受到局限,将RFID技术引入这些行业,能够弥补条码技术的这些不足,提高企业仓储管理的效率,因此对引入RFID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行为运筹的城市物流协同配送及其干扰管理研究"及团队现有的研究方向为依托展幵,目的是面向物流企业,研究可以为企业仓储提供货架物资实时监控、物资统计、货物盘点以及库存预警等功能的仓储管理系统。
1.2仓储管理技术的硏究现状仓储管理系统(WMS)是一个实时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能够按照运作的业务规则和运算法则(algorithms),对信息、资源、行为、存货和分销运作进行更完美地管理,使其最大化满足有效产出和精确性的要求。
就仓储管理系统的构建而言,仓储管理系统主要需要自动识别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支持,下面对仓储管理系统中涉及到的主要技术手段进行归纳总结。
(1)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在仓储管理系统中,自动识别技术是系统实现的关键,它能够自动获取识别货物的相关信息,并将获取的信息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系统。
目前有很多的自动识别技术应用于仓储管理系统。
1)条码识别技术条码技术最早产生在20世纪20年代,诞生于Westinghouse实验室里,20世纪80年代中期,条码技术在仓储行业开始得到应用,它是仓储实现计算机管理和电子数据交换不可少的前端采集技术[3]。
关于库存管理中的RFID的文献综述
0引言
基于RFID的Auto-ID系统是由一个唯一的识别号,它被分配给一个特定的产品,能够存储的芯片,其安装在该项目的一个标识标记独特的识别号码,网络化的RFID读取器和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在高速行驶时收集来自多个标签的信号和预处理该数据,并存储产品的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联网数据库。
[1]随着库房规模越来越大,对库房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的管理方案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首先是人力方面的支出,需要较多仓库管理人员,这对一些本来利润率就比较低的一些行业来说,再对库房管理投入大量资金显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其次,很多库房有快速出库的要求,例如很多航空器材维修商在采购零部件时就希望相关企业能快速的出库,如果还是按照现有的方案实施,对时间的精准度控制不是十分有利。
而且现有一些库房存放的都是比较贵重的物品,有些航空零部件价格昂贵,不允许出现少发、漏发的现象,而人为操作对失误率是不可控的。
传统库存管理中采用条形码人工扫描物品,通常适用于中小型库房和廉价商品的管理,而对于大型的库房和贵重商品的管理显然是不到位的。
将RFID应用于企业的库存管理能优化仓库运作流程,提高供应链环境下库存信息传递效率,改善客户服务水平近年随着RFID在民用领域应用的兴起,其在库存管理中应用的重大意义也日益凸显。
所以本文选取RFID与库存管理作为文献综述的选题。
阅读文献,专家学者对 RFID在库存管理应用所做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探讨RFID技术对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的影响;二是,定性或定量评估企业在库存管理中应用RFID的成本效益分析;三是,为企业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RFID提供规划指南。
总结而言,就是RFID的影响、RFID成本效益分析和RFID规划指南三部分,由于在所列期刊中第三部内容较少,分本文根据选取前两者进行综述。
2RFID的影响
RFID 技术诞生于二战期间,但它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在本世纪初才
逐渐引起关注。
[1]在过去的60年里出售的RFID标签的累计数量为3.752亿美元,在2006年售出的27%和2005年的19%。
该市场预计将在2017年上升到27.88美元亿美元。
[6]近些年,部分专家学者探讨了RFID技术在库存和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事实上分析评估RFID技术影响的专业文献相当有限,研究主要集中在RFID 对库存函数和库存差异的影响方面。
一些RFID的研究人员专注于其对库存管理、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和对存货的错误处理的影响,并调查使用RFID技术对降低库存不准确问题的作用效果。
在这方面,Delanuay等人通过定性的描述,指出使供应链中库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定义了四种类型的原因。
[2]首先是临时收缩的物理库存可以在每一次计数后或者在不同时期之后被替换。
第二是错位,这是每一个计数或每一个时期后,可更换的实际库存的临时收缩。
第三,其他的供应商的产量和交易类型的随机性。
第四,由于供应商的错误产生的随机的供应商所导致的永久亏损或者盈余,这类事物类型的错误对信息系统的影响和前三者有所不同,他们的发生会影响物理库存。
这一领域的大多数研究已经使用仿真方法来衡量库存不准确对供应链的影响。
Kang 和Gershwin使用仿真法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由于意外缺货,物理库存的收缩会增加销售损失。
[4]他们发现,概率小于1%的盗窃情况所造成的扰动将导致失去17%的订单。
Fleisch和Tellkamp研究了在零售供应链中库存的不准确度和性能之间的关系,Kang的研究考虑了更多的错误类型。
[5]他们模拟了三个层级的供应链,这个供应链的终端客户需求在各个层级之间交换传递,并研究不正确的交付、错位、盗窃、卖不出去的商品对库存水平的影响,并研究库存不准确所带来的成本。
研究结果表明,盗窃所导致的不准确对供应链所造成的影响要大于卖不出去的商品带来的影响,同时他们提出用RFID技术来减少库存不准确的影响。
使用RFID技术,平均库存持有可以下降16%,并减少22%的总回单,得到更准确的库存信息。
部分学者指出,高成本使RFID的投资回报具有很大风险,其应用大多局限于高价值或高利润商品领域,所以RFID对小企业而言十分有限。
2RFID成本效益分析
一些研究都集中在对RFID系统的成本效益分析。
Kok等人在成本方面比较
了使用RFID和不使用RFID所带来的差异。
[5]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建立了一个计算RFID标签盈亏平衡的分析模型。
结果表明,技术(如RFID标签)在信息方面完善实际库存状态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这个价格应该是比较的潜在收益,但是它能够减少库存计数等方面的投资。
他们推导了使用这项技术并保持盈亏平衡的表达式,使用这些表达式在一个完因子实验分析法中分析相关因素对盈亏平衡价格的影响。
盈亏平衡的决定公式如下1-1。
公式1-1
通过对平衡公式的验证,得出的结论是观察周期的长度对库存投资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取决于特定的产品类型。
另外,利用一个完整的封闭因子实验设计表明了项目的主要价值,需求丢失问题和余留部分盗窃问题(在实施RFID 后)决定了RFID的潜在收益。
一个有趣的逼近盈亏平衡价格的介绍和评价。
结果表明,平衡公司近似的表现相当不错,结论与上篇文章中Fleisch的观点相佐。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对盈亏平衡的近似值,作了有效性验证。
验证结果表明,这个近似值相当有效,它可以作为RFID标签应用的第一个参考值,因为它是盈亏平衡价格的下限。
如果需要为临界范围找到更准确的价格,管理人员可以很容易地使用完整的公式计算得到。
但是这些费用效益分析研究并没有考虑量化的运营成本,固定投资成本(例如监视设备等)。
这篇文章没有把这几个固定费用考虑进来,这应该是相关研究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Alp 和Mehmet的研究表明,每一个供应链都具有的接收、存货、库存盘点、取货和运输五个基本的物流过程被认为是评估RFID带来影响的因素。
[6]
参考文献
[1]Wu, Yen-Chun Jim (2002), “Effective Lean Logistics Strategy f or the Auto Industry,” 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Vol. 13, No. 2, pp. 19-38.
[2]Delanuay, C., Sahin, E., Dallery, Y., 2007. A literature review on investigations dealing with inventory management with data inaccuracies. In: Proceedings ofthe 1st RFID Eurasia Conference. Istanbul, Turkey, September 5–6, pp. 20–26.
[3]Kang, Y., Gershwin, S., 2005. Information inaccuracy in inventory systems: stock loss and stockout. IIE Transactions 37, 843–859. [4]Fleisch, E., Tellkamp, C., 2005. Inventory inaccuracy and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a simulation study of a retail supply ch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roduction Economics 95, 373–385.
[5]Kok, A.G., Donselaar, K.H., Woensel, T., 2008. A break-even analysis of RFID technology for inventory sensitive to shrink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ofProduction Economics 35, 11–18
[6]Alp Ustundag, Mehmet Tanyas, The impacts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echnology on supply chain cost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Volume 45, Issue 1, January 2009, Pages 29-38, ISSN 1366-5545, 10.1016/j.tre.2008.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