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爪草杨桃煎剂为主治疗急性附睾炎76例

  • 格式:docx
  • 大小:15.28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爪草杨桃煎剂为主治疗急性附睾炎76例

急性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急性疾病。相当于中医所称的急性子痈。笔者近年来采用拟“猫爪草杨桃煎剂”内服,配合西药对症治疗急性附睾炎7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7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8岁,平均30.6岁。发病1`7天内就诊,其中单侧65例,双侧11例。21例发病前有尿路感染(其中12例确诊为淋菌性尿道炎,9例为非淋菌性尿道炎);19例曾有前列腺炎或精囊腺炎史;27例有酗酒、大量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疲劳史;3例因急性尿潴留引导术留置尿管;4例原因不明。

1.2临床特点

大部分患者初起始觉阴囊坠胀隐痛不适,逐渐加重,阴囊发红、肿大、触痛,随之发热(体温可达38~40℃),数小时内附睾体积成倍增大,精索水肿增粗,附睾肿胀变硬,疼痛可放射到腹股沟区及腰部,个别继发睾丸鞘联积液,亦可出现膀胱炎、前列腺炎等症状。血象示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细菌培养阳性,B超提示附睾肿大,并有炎性改变。

1.3诊断依据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痈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

2治疗方法

2.1中医治疗

内服“猫爪草杨桃煎剂”:猫爪草30g,毛花杨桃30g,银花15g,连翅15g,荔核20g,川栋子15g,青皮10g,吴茱萸10g,穿山甲10g,山慈姑10g,夏枯草10g,生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服,药渣煎后待冷后浸泡患处15分钟左右,每日2次。连用7

天为一疗程。

2.2西医治疗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托起阴囊。(2)对症治疗:止痛药、镇静药。

(3)抗生素使用: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指导治疗,选用氨基糖药类、青霉素、喹诺酮类、大环类、头孢菌素类。(4)外科治疗:脓肿形成切开引流。另注意保持阴囊清洁、减少感染机会。禁房事以及忌重体力活动,忌食辛辣刺激食品,禁烟酒。

3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肿块消散或脓肿切开治疗愈合,全身症状消失。好转:肿痛减轻,创口基本愈合,全身症状缓解。未愈:局部及全身症状无改善。

3.2临床观察结果

本组76例治愈67例,(占88.15%);好转9例(约11.85%)。

4讨论

4.1急性附睾炎是男科常见急性疾病,感染途径主要由输精管道的炎症蔓延而来,传统上认为主要是由后尿道炎、膀胱炎、下尿路梗阻、前列腺手术以及导管留置后,少数为血行及淋巴管感染病原体,主要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但是随着社会开放,人们一些不良行为增多,如不洁性生活、酗酒、刺激性食物、药物等,病因已有明显改变。从本组统计观察可见,性传播性致病微生物占了一定比例,加上近来此类病原体对常用药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故临床上应选用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药,并审视其致病菌选择相应的抗生素。

4.2附睾炎是一种蜂窝组织炎,一般在输精管开始再延伸至附睾尾部。临床以附睾肿大,阴囊疼痛,并沿精索向腹股沟放射,伴精索增粗为特征。多见于20~40岁中青年,可单侧或双侧同时发病(多发生于一侧);双侧发病者因附睾管腔的闭塞,常造成不育症。因此对本病在发病早期尽快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尤其重要。传统单纯使用西药

静滴,因早期未能确定病原体,抗生素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困难,且起效较慢,较长时间才能减轻疼痛,而且缺乏扩张血管、消炎作用,不利消除附睾的充血、肿胀,使附睾易于产生粘连、纤维性阻塞、瘢痕形成等。

4.3中医学认为本病属“子痈、子痰、子痛”范畴,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房室不洁,感受邪毒致湿热下注,蕴积附睾,湿热瘀阻则会阴附睾疼痛;湿热下注阻滞阴囊故阴囊肿胀或发热;或情志不畅,气滞肝径、经脉不利、血瘀痰凝,脉络瘀阻则阴囊附睾肿痛。总之本病病位在附睾、涉及睾丸、阴囊;辨证涉及肝、肾属实热证,其主导病机为肝径湿热瘀阻;治宜清肝祛湿、解毒化瘀为主,佐以活血、止痛、通淋等,临床随证加减。“猫爪草杨桃煎剂”中猫爪草、毛花杨桃(又名毛冬瓜、白毛桃)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结之功;银翅、山慈姑、夏枯草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消痈散结之效,且连翅多为疮家圣药;荔核、青皮、川栋子行气止痛;取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燥湿之功;选山甲活血通络、消肿排脓,其性善于走窜行散,通经络而达病所,又可使痈肿未成脓者消退,已成脓者速溃之功;生甘草以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共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化瘀散结、理气止痛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