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织物的舒适性
- 格式:ppt
- 大小:972.00 KB
- 文档页数:51
纺织品的舒适性设计与评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贴身的内衣到外穿的服装,从家居的床上用品到装饰的窗帘地毯。
而在选择纺织品时,舒适性往往是一个关键的考量因素。
那么,什么是纺织品的舒适性?如何进行舒适性的设计?又怎样去评估其是否达到了舒适的标准呢?纺织品的舒适性,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使用纺织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愉悦和无不适感的状态。
这包括了多个方面,比如触觉上的柔软、光滑,温度调节上的保暖或透气,以及对皮肤的友好程度等。
要实现纺织品的舒适性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纤维材料的选择。
不同的纤维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棉花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让人感觉柔软舒适;羊毛则以出色的保暖性能著称;而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具有耐磨、易打理的优点。
设计师需要根据纺织品的用途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纤维材料或者将不同的纤维进行混纺,以达到理想的舒适效果。
除了纤维材料,织物的组织结构也对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
紧密的织物结构可能更防风、耐磨,但透气性会相对较差;而疏松的织物结构则透气性好,但在强度和防风性能上可能有所不足。
对于内衣等贴身衣物,通常会选择较为细腻、柔软的织物结构,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而对于户外运动服装,则需要兼顾透气、防风和耐磨等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的因素。
纺织品与人体的贴合度、活动的自由度以及压力分布等都会影响舒适感。
比如,弹性好的纺织品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体的动作,减少束缚感;而在一些关键部位,如肩部、肘部和膝盖处,采用特殊的剪裁和缝制方式,可以提高活动的舒适性。
接下来谈谈对纺织品舒适性的评估。
评估方法可以分为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两种。
主观评估主要依赖于人们的直接感受和反馈。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穿着试验等方式,让参与者对纺织品的舒适程度进行评价,包括触感、温度感、湿度感、压力感等方面。
这种方法能够直接反映人们的真实感受,但可能会受到个人偏好、心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结果的主观性较强。
织物的舒适性舒适性:是人体对织物的生理感觉,往往以人体对织物的不适感为评价。
涉及织物的透通性、热舒适性(热湿舒适性范畴);刺痒作用、静电及湿冷刺激(接触舒适性范畴)等具体内容。
透通性:主要涉及透气性、透湿汽性、透水性和直通的透光性等一、织物的透气性定义:气体分子通过织物的性能,是织物透通性中最基本的性能。
机理:当织物两边的空气存在一定压力时,空气从压力较高的一边通过织物流向压力较低的一边。
与服装舒适性的关系:夏季服装用织物,透气性好,则服装穿着具有凉爽适意感;冬季外衣用织物,透气性小,则服装中具有较多的静止空气,具有防风保暖效果。
指标:透气率,指织物两边维持一定压力差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量影响透气性的因素:(1)织物结构如:平纹<斜纹<缎纹<多孔组织经纱线排列密度、织物紧度、织物组织、织物经后整理,一般透气性降低(2)纤维性质和纱线结构纤维的回潮率对透气性有明显影响。
如毛织物随回潮率的增加,透气性显著下降。
大多数异性纤维织物比圆形截面纤维织物具有较好的透气性。
纤维表面形状和截面形态,会因形态的阻挡物和比表面积的增加,导致气流流动的阻力的增大。
故纤维越短,刚性越大,产生毛羽的概率越大,形成的阻挡和通道变化越多,故透气性越小。
(3)环境条件当温度一定时织物的透气量随空气湿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相对湿度一定时,织物透气量随环境温度升高而下降。
当温度和相对湿度不变时,织物两面的气压差的变化,会影响实测的流量,而且是非线性的。
二织物的透湿气性:定义:湿气透过织物的能力,又称透水汽性,简称透湿性或透汽性。
透湿机理:织物透湿的实质是水的气相传递,当织物两边存在一定的相对湿度差时,水汽从相对湿度高的一侧传递到相对湿度低的一侧。
测量及指标:使用吸湿法或蒸发法测试,使用透视率或透湿量来衡量影响透湿汽性的因素:(1)织物结构与组成的影响水汽通过织物传递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水汽通过织物中微孔的扩散,二是纤维自身吸湿,并在水汽压较低的一侧逸出,三是大量的水汽分子会产生凝露,而通过毛细管作用扩展并在水汽压低的产生较多的蒸发。
纺织品的柔软性与舒适度的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我们贴身穿着的衣物到家居装饰的各类布料,其品质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体验。
其中,纺织品的柔软性与舒适度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特性,它们不仅决定了我们使用这些纺织品时的感受,还对我们的健康和心情有着潜在的影响。
一、柔软性的定义与重要性柔软性,简单来说,是指纺织品在触摸时给人的一种柔和、顺滑的感觉。
这种感觉主要源于纺织品的纤维材质、纺织工艺以及后续的处理方式。
柔软的纺织品能够极大地提升我们的使用感受。
当我们穿上一件柔软的衬衫或睡在柔软的床单上时,身体与纺织品的接触不再是生硬和摩擦的,而是一种轻柔的呵护,让我们感到放松和舒适。
对于肌肤较为敏感的人群来说,柔软的纺织品更是至关重要,它可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降低过敏和红肿等问题的发生几率。
从心理层面来看,柔软的纺织品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馨、舒适的心理暗示。
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回到家中换上柔软的睡衣,躺在柔软的枕头上,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能被瞬间驱散。
二、影响纺织品柔软性的因素1、纤维材质不同的纤维具有不同的特性,这直接影响了纺织品的柔软程度。
天然纤维如棉、羊毛和丝绸通常具有较好的柔软性。
棉花因其柔软、透气和吸湿性好而被广泛用于各类衣物和床上用品;羊毛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柔软的手感,常用于冬季服装;丝绸则以其光滑、柔软和细腻的质感而备受青睐,常用于高档服装和床上用品。
相比之下,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等在柔软性方面可能相对较差,但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添加柔软剂等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柔软程度。
2、纺织工艺纺织工艺对纺织品的柔软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高支数的纱线通常比低支数的纱线织成的织物更加柔软。
在织布过程中,采用紧密的织法可能会使织物更加结实,但柔软性会有所降低;而较为疏松的织法则有助于提高柔软性。
3、后整理工艺后整理工艺是提升纺织品柔软性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后整理方法包括化学柔软处理、机械柔软处理和生物酶处理等。
第2节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织物的热湿舒适性是指织物在人体与环境的热湿传递间维持和调节人体体温稳定,微环境湿度适宜的性能(1)决定因素人体—织物—环境三者间所形成的微气候(2)环境条件温度32±l℃,相对湿度50%±10%,气流速度25±l5 cm/s织物进行热湿传递、调节。
1.物理指标评价法1.1 热舒适性物理指标(1)绝热率:热体被织物包覆前后散热量(Q0、Q1)之差对无包覆时热体散热量Q0之比的百分率。
(2)热阻:温差为1 ℃时,热能以1W/m2的速率通过,为一个热阻单位。
(m2·℃/W )习惯称为热欧姆,T-Ω导热系数:织物表面温差为1℃时,通过单位面积织物的热流量。
与热阻含义相反(3)克罗:在室温21℃,相对湿度小于50%,气流为10cm/s(无风)的条件下,一个人静坐不动,能保持舒适状态,此时所穿衣服的热阻为1克罗值。
clo越大,则隔热保暖性越好。
测定方法:恒温法、冷却速率法、热流计法静坐时人体新陈代谢209.14J/m2·h24%无感排汗散失1clo=0.155 ℃·m2·h/W=0.155T-Ω估算:1cm=1.6clo=0.25T-Ω1.2 湿舒适性物理指标放湿干燥率保水率毛细高度湿阻1.3 热湿综合评价指标单纯性热传递和湿传递的指标的缺陷:温差、湿差同时存在透湿指数-透湿和传热联合起来分析im:0-1,无量纲0——完全不透湿1——完全透湿2.微气候参数评价微环境:环境-衣服-人体参数:微气候区内外空气层的温度场和湿度场,织物的热阻和湿阻特点:接近于人体的生理感觉3.暖体假人法模拟真人与环境间热湿交换的过程1964年发明测量参数:散热量、假人皮温、环境温度等特点:接近穿着实际情况,不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4.生理学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核温度、皮肤温度、代谢热量、热损失、出汗量、心率和学压等问题:结果离散、无法解释5.心理学评价方法——主观感觉评分法问卷调查表6. 服装面料的选择1.夏季服装面料的选择2.冬季面料的选择。
纺织材料学习题库绪论1、名词解释:纺织材料、纺织材料学、纤维、纺织纤维、单基、聚合度、结晶度、取向度、两相结构、特克斯、旦尼尔、公制支数、产业用纺织品2、纺织材料学是研究内容是什么?3、纺织工业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4、列表对纺织纤维做一简要分类。
5、纺织纤维应具备什么条件?6、构成纺织纤维的大分子一般具有什么条件?7、结晶度与纤维结构及性能有何关系?8、取向度与纤维结构及性能有何关系?9、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的形态结构分别由什么因素决定的?10、说出纤维的六级微观结构的名称。
第一章天然纤维素纤维1.名词解释:原棉、细绒棉、长绒棉、锯齿棉、皮辊棉、白棉、黄棉、灰棉、成熟度、成熟度系数、天然转曲、双边结构、手扯长度、主体长度、品质长度、短绒率、基数、长度均匀度、跨距长度、马克隆值、精干麻、工艺纤维2、试述棉纤维的品种、初加工方式、生长发育特点及形态特征。
3、试述细绒棉与长绒棉、锯齿棉与皮辊棉的特点。
4、为什么成熟度是棉纤维的特征性质?5、试述棉纤维的结构层次和各层次的结构特点。
6、棉纤维的组成是什么?具有何化学特性?7、何谓丝光处理?丝光处理后棉纤维的结构与性能有何变化?8、试述纤维长度与纺纱加工及成纱质量的关系。
9、常用的测定纤维长度的方法有哪些?各适合于测哪些纤维?10、试述纤维细度与纺纱加工及成纱质量的关系。
11、常用的测定纤维细度的方法有哪些?各适合于测哪些纤维?12、原棉检验通常有哪些方法和项目?13、何谓棉纤维成熟度,其与纺纱加工及成纱质量有何关系?14、作出棉纤维的自然排列图、长度-重量分布曲线、照影仪曲线,说明它们的关系。
15、试述原棉标志的含义。
16、简述常用麻纤维的基本品质特征、形态特征。
17、何谓工艺纤维?为什么苎麻可用单纤维纺纱,而亚麻、黄麻等却不可以?18、试介绍不同类别麻纤维的应用。
19、列表比较棉与苎麻的结构与性能异同点。
20、亚麻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有何应用?第二章天然蛋白质纤维1、名词解释:同质毛、异质毛、支数毛、级数毛、两型毛、卷曲、品质支数、摩擦效应、鳞片度、茧丝、丝素、生丝、精炼丝、丝鸣1.单根羊毛的宏观形态特征是怎样的?羊毛纤维从外向里由哪几层组成?2.概述羊毛的细度特点及指标。
纺织品的舒适性与设计因素探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贴身的衣物到家居装饰,它们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基本需求,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
而纺织品的舒适性,无疑是我们在选择和使用时最为关注的一个重要特性。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纺织品的舒适性?设计在其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纺织品的舒适性。
简单来说,舒适性就是指纺织品在与人体接触和使用过程中,给人带来的一种愉悦、无不适的感受。
这种感受包括了生理上的舒适,如皮肤的触感、温度的调节、湿度的控制等,也包括了心理上的舒适,如视觉上的美观、情感上的满足等。
影响纺织品舒适性的因素众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纤维材料。
不同的纤维具有不同的性能,比如棉纤维柔软、吸湿透气性好,穿着起来感觉舒适;羊毛纤维保暖性强,适合在寒冷的季节使用;真丝纤维光滑细腻,给人一种奢华的触感。
此外,新型的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氨纶等,也在不断改进性能,以提供更好的舒适性。
纤维的细度、长度、卷曲度等也会影响其舒适性。
较细的纤维通常能够提供更柔软的手感,而适当的卷曲度可以增加纤维之间的空隙,提高透气性和保暖性。
除了纤维材料,织物的组织结构也是影响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织物组织有平纹、斜纹和缎纹等。
平纹织物结构紧密,结实耐用,但透气性相对较差;斜纹织物则具有较好的光泽和柔软度;缎纹织物表面光滑,手感柔软,但耐磨性略逊一筹。
此外,织物的密度也会影响舒适性。
密度过高会导致织物透气性和吸湿性下降,穿着时容易感到闷热;密度过低则可能影响织物的强度和耐用性。
在设计方面,款式和尺寸的合理性对于纺织品的舒适性至关重要。
以服装为例,合身的裁剪能够避免衣物对身体的束缚和摩擦,让人体能够自由活动。
例如,运动服装通常采用宽松的版型和弹性面料,以满足运动时身体大幅度动作的需求;而内衣则需要更加贴合身体曲线,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度。
同时,领口、袖口、裤腰等部位的设计也需要考虑人体的生理结构和活动特点,避免造成压迫感或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