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美术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菠萝线描画美术教案图文教案标题:菠萝线描画美术教案图文教学目标:1. 通过线描画菠萝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形状、比例和细节的观察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线条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菠萝的图片或实物样本2. 画纸、铅笔和橡皮擦3. 彩色铅笔或彩色绘画工具4. 教学投影仪(可选)教学过程:引入:1. 随堂展示一幅菠萝的线描画作品,引发学生对菠萝线描画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菠萝的特点和常见形状,培养学生对菠萝的了解和观察能力。
步骤一:线描练习1. 让学生先练习简单的线条基本训练,如直线、曲线、细线、粗线等,以熟悉线条的表达方式和手势。
2. 给学生提供一幅简单的菠萝线描画示例,并引导学生用铅笔按照示例进行模仿练习。
步骤二:线描画菠萝1. 让学生观察菠萝的形状和细节,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菠萝的外形特点。
2. 引导学生用铅笔先在画纸上勾勒出菠萝的整体形状,包括菠萝的外形轮廓和纹理。
3. 鼓励学生观察和捕捉菠萝的细节,如刺状突起、叶子等,并用线条勾勒出来。
4.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为菠萝添加一些装饰性的线条或图案。
步骤三:上色1.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彩色铅笔或彩色绘画工具进行上色。
2. 鼓励学生根据菠萝的实际颜色和自己的创意,运用适当的色彩技巧进行上色。
例如,使用混合色或渐变色来增加画作的层次感和细腻度。
3. 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决定是否上色背景或添加背景图案。
展示与总结:1. 邀请学生将自己完成的菠萝线描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交流和互动。
2. 与学生一起评价每位同学的作品,表扬他们的创造力和用心。
3. 引导学生总结菠萝线描画的关键要点和技巧,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创作。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尝试其他水果或物体的线描画,培养他们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欣赏和灵感引发。
3.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材料和绘画技法,如水彩、油画、丙烯等,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菠萝》美术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水果的诱惑》中的第二课时《菠萝》。
本节课详细内容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菠萝的形态特征,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菠萝画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菠萝的外形、色彩等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学习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培养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美术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表现菠萝的形态特征,运用绘画语言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菠萝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课件、绘画示范等。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橡皮、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菠萝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菠萝的外形、色彩等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菠萝的结构、线条和色彩特点,示范绘画步骤,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技巧。
3.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创作菠萝画作。
4. 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菠萝的结构、线条、色彩特点。
2. 绘画步骤:构图、勾勒、上色、修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菠萝”为主题,创作一幅富有创意的画作。
2. 答案要求:构图合理,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要关注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思路,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察其他水果的形态、色彩等特点,尝试运用所学绘画技巧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美术社团、参加绘画比赛等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表现菠萝的形态特征,运用绘画语言进行创作。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质教案《菠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是幼儿园中班美术课程中《菠萝》。
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材第五章《水果王国》第三节,详细内容为认识菠萝外形特征,学习用色彩和线条描绘菠萝。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菠萝外形特征,知道它是怎样生长。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绘画技能。
3. 培养幼儿对美术热爱,激发他们创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菠萝外形特征,并能用色彩和线条进行描绘。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激发他们创作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菠萝实物、画纸、彩笔、水彩颜料、画板、投影仪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彩颜料、调色盘、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在课堂上展示菠萝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菠萝外形特征,让他们知道菠萝是生长在树上。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菠萝图片,讲解菠萝外形特征,如:绿色叶子、黄色果肉、一圈一圈线条等。
然后进行示范,教幼儿如何用彩笔和水彩颜料描绘菠萝。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一幅菠萝画为例,逐步讲解绘画步骤,让幼儿明确绘画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示范和讲解,开始动手绘画自己菠萝作品。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将自己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菠萝》2. 板书内容:菠萝外形特征:绿色叶子、黄色果肉、线条等。
绘画步骤:1.勾勒轮廓;2.上色;3.细节描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菠萝画。
2. 答案:完成后作品应符合菠萝外形特征,色彩鲜艳,线条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讲解示范、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菠萝绘画技巧,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色彩搭配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年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菠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菠萝的外形特征和颜色。
2.培养幼儿对菠萝的兴趣和好奇心。
3.练习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进行绘画。
二、教学准备
1.大幅菠萝图片或实物。
2.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碗、水、抹布等清洗工具。
4.老师准备提前练习好的菠萝绘画示范。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老师展示菠萝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讨论菠萝的外形和颜色。
第二步:示范绘画
•老师进行菠萝绘画的示范,步骤简单清晰,引导幼儿观察。
第三步:让幼儿动手
•提供幼儿绘画所需的工具和材料,让他们动手尝试绘画菠萝。
第四步:观摩交流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相互观摩,交流绘画心得。
第五步:总结反思
•老师与幼儿一起总结这次绘画活动的收获和不足,引导幼儿发展绘画技能。
四、教学反思
本教案通过绘画菠萝的活动,启发了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同时锻炼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绘画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水果绘画活动,拓展幼儿的美术素养,让他们在绘画中感受快乐。
五、延伸活动
1.提供不同水果的图片供幼儿绘画。
2.带幼儿参观附近的果园,了解各种水果的生长过程。
3.制作水果拼盘,让幼儿动手参与。
六、教学心得
通过这次《菠萝》的美术教案,发现幼儿对水果主题有浓厚的兴趣,绘画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继续加强幼儿的手工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助力幼儿更好地成长。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菠萝》 (一)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菠萝》一、教学目标1.了解菠萝的外形、特点和生长环境;2.认识菠萝的颜色和形状;3.通过绘制菠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手腕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菠萝外形的观察能力;2.引导学生掌握复杂图形的构成方法;3.让学生认识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菠萝。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菠萝形状和颜色呈现在纸上;2.让学生掌握绘制菠萝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准备1.菠萝图片;2.画笔、水彩笔、水彩颜料、画板等;3.合适的绘画场地。
五、教学过程1.导入上课前,老师放一段关于菠萝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菠萝的外部特征和生长环境。
2.授课(1)展示菠萝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不同菠萝的形状、颜色、特征。
(2)引导学生从实物出发,慢慢绘制菠萝的形状和颜色。
(3)老师依次向学生介绍一种颜色的菠萝,让学生尝试绘制出来。
(4)老师在板书上教学复杂图形的构成方法,帮助学生快速绘制出菠萝的形状。
(5)老师当堂评价学生作品,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学生的创意和技巧。
3.总结给学生放一些有关菠萝的动态图片或视频,同时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对菠萝绘画的实践,更好地了解菠萝的形态、特点和颜色,培养出他们对美的欣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教案中旨在教授孩子们如何绘制菠萝形状和颜色,贯穿整个教学流程中的是有关帮助孩子们培养观察能力和手腕协调能力以及对复杂图形的构成方法的教授。
这些目标的达成与否可以从孩子们绘制出的作品中看出端倪。
同时,在老师对作品的评价中也能看到孩子们在创意、技巧等方面的成长。
美术菠萝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掌握菠萝的基本形态特征和色彩特点。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菠萝实物或图片。
2. 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白纸或画板。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 展示菠萝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菠萝的外形特征和颜色。
2. 引导学生注意菠萝的纹理、刺和叶子等细节。
步骤二:示范绘画1. 教师示范如何绘制菠萝的基本形态,包括轮廓线和主要的纹理线条。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示范,用铅笔或绘画工具在自己的画板上绘制。
步骤三:填充色彩1. 教师示范如何为菠萝添加适当的色彩,引导学生注意菠萝的主要颜色和过渡色。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观察和想象,用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给菠萝上色。
步骤四:细节处理1. 引导学生观察菠萝的纹理、刺和叶子等细节,用细笔或细绘画工具进行勾勒和细节的描绘。
2. 鼓励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增加菠萝的艺术表现力。
步骤五:完成作品1. 学生完成绘画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润色和修饰,使作品更加完美。
2. 学生可以将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其他不同角度和表现方式的菠萝绘画,如侧面视图、切开的菠萝等。
2. 学生可以在菠萝绘画的基础上进行变形、抽象或夸张处理,创作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
评估方法:1. 对学生绘制的菠萝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形态、色彩、细节等方面。
2. 针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美术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学会观察和描绘菠萝的形态和色彩。
同时,在绘画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艺术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美术《菠萝》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了解菠萝的形态、颜色和纹理。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孩子们的艺术表现能力,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手绘或打印菠萝的图片。
2.不同颜色的纸张、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
3.记事本和笔。
教学内容与过程热身活动1.教师让孩子们流程跑,活动筋骨,为美术课做好准备。
导入1.教师出示菠萝的图片,向孩子们介绍菠萝的特点和用途。
并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和认知。
观察实物1.教师将真实的菠萝放在桌上,让孩子们细心观察它的形态、颜色和纹理。
并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和认知。
制作菠萝1.教师将不同颜色的纸张提供给孩子们,让他们模仿真实菠萝的形态,自行剪切和拼贴,制作出属于自己的菠萝。
2.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可以自由组合不同的色彩和图形,激发创造力,实现个性化表达。
总结1.教师让孩子们喜爱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经历和收获。
2.教师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评价,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课后延伸1.让孩子们在家中观察不同的水果,并尝试用手绘或纸张拼贴创作。
2.让孩子们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激发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环节中,我注重了师生互动和合作性,让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和表达个性。
同时,我也在课后请家长们为孩子们拍照和留下感想,以方便我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收获。
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孩子对菠萝的认知还不够细致,需要更多重复和引导。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细致观察和引导,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和认知水果的奥妙。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菠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水果大家族》中的第二节《菠萝》。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菠萝的外形特征,学习用彩泥制作菠萝,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搭配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菠萝的外形、色彩等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学习用彩泥制作菠萝,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搭配能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菠萝的外形、色彩,学会用彩泥制作菠萝。
难点:掌握彩泥的制作技巧,使作品具有立体感和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菠萝实物、图片、彩泥、画纸、调色盘、水彩笔等。
学具:彩泥、画纸、水彩笔、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菠萝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菠萝的外形、色彩等特征。
2. 讲解:讲解菠萝的结构和制作方法,示范彩泥制作菠萝的过程。
3. 实践:(1)分发彩泥和画纸,让幼儿动手尝试制作菠萝。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菠萝的外形、色彩特征。
2. 制作菠萝的步骤。
3. 彩泥颜色的搭配。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用彩泥制作一个可爱的菠萝。
答案:1. 准备彩泥、画纸、水彩笔、调色盘等材料。
a. 用绿色彩泥制作菠萝的叶子。
b. 用黄色彩泥制作菠萝的身体。
c. 用黑色水彩笔在菠萝身上画出线条。
3. 将叶子贴在菠萝身体上,完成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菠萝的制作兴趣浓厚,但在彩泥颜色的搭配上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其他水果的特征,尝试用彩泥制作。
(2)鼓励幼儿用其他材料(如废旧物品)进行创作,培养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体、可操作,有利于指导教学过程。
3. 教学难点的突破:彩泥制作技巧和颜色搭配是难点,需详细讲解和示范。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菠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水果篇》,详细内容为“菠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菠萝的外形特征、色彩搭配,并学会用画笔描绘出可爱的菠萝。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菠萝,知道菠萝的生长环境和外形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色彩搭配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用画笔描绘出菠萝的外形和色彩。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菠萝的特点,进行创意绘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菠萝实物、图片、画笔、颜料、画纸。
2.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菠萝实物和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菠萝的特点。
引“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水果?它长得什么样子?它的颜色是怎样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菠萝的绘画步骤和技巧,引导幼儿注意色彩搭配。
1) 画出菠萝的轮廓。
2) 涂上菠萝的底色,注意颜色要均匀。
3) 用深浅不一的绿色画出菠萝的叶子。
4) 用黑色画笔勾勒出菠萝的细节。
3.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按照老师的讲解步骤,动手绘画自己的菠萝。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展示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创作思路,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菠萝2. 板书内容:1) 菠萝的外形特点2) 菠萝的色彩搭配3) 绘画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菠萝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讲解、实践操作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菠萝的绘画技巧。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对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拓展延伸:1. 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水果作为绘画对象,提高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2. 开展“水果拼盘”活动,让幼儿用画笔描绘出各种水果,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教案标题: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迷人的细节》拓展课《写生菠萝》|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菠萝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2. 通过写生菠萝,让学生掌握线描写生技巧,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菠萝的外形特征及线条表现2. 写生菠萝的步骤和方法3. 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菠萝的外形特征,学会用线条表现菠萝。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细节,运用线条表现菠萝的质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菠萝的外形特征、线条表现方法等。
2. 示范法:示范写生菠萝的步骤和方法。
3. 范例法: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评述。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生菠萝,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菠萝实物或图片、优秀作品范例、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画纸、彩色铅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菠萝,让学生描述菠萝的外形特征。
b. 讲解菠萝的外形特征,如:菠萝的叶片、果实、纹理等。
2. 新课导入(10分钟)a. 讲解写生菠萝的步骤和方法,如:先画出菠萝的大致形状,再描绘细节等。
b. 示范写生菠萝的过程,边示范边讲解。
3. 学生实践(15分钟)a.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写生菠萝。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述(10分钟)a.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述。
b. 教师挑选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
5. 课堂小结(5分钟)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b.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生活,发现更多美的细节。
七、课后作业1. 以“写生菠萝”为主题,完成一幅线描作品。
2. 家长协助孩子拍摄生活中的细节,下节课分享。
八、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菠萝的外形特征和线条表现方法。
初中的美术菠萝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初中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菠萝的外形特征、色彩变化以及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掌握菠萝的外形特征和色彩变化。
2. 学会运用适当的绘画技巧表现菠萝的质感。
教学难点:1. 菠萝的纹理和色彩的细微变化的表现。
2. 绘画技巧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菠萝实物、图片、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菠萝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菠萝的外形特征、色彩变化和纹理。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菠萝的特点。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菠萝的外形特征、色彩变化和纹理,示范绘画技巧。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绘画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开始绘画菠萝。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改进绘画技巧。
四、展示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和创作成果。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收获。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绘画其他水果或食物,提高绘画技巧。
2.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式表现菠萝,如手工制作、摄影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和评价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菠萝的外形特征、色彩变化和绘画技巧。
学生在绘画实践中培养了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审美情趣。
同时,本节课也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菠萝》幼⼉园美术教案设计 《菠萝》美术课让幼⼉学会画菠萝以及涂⾊,那么关于《菠萝》的教案有哪些呢?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菠萝》的幼⼉园美术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菠萝》教案设计⼀ 教学⽬标: 1、能画出菠萝椭圆形的外形特征。
2、⿎励幼⼉画出⼤⼩不同,颜⾊不同的菠萝。
3、初步学习⽤渐变的⽅法涂⾊。
教学过程: (⼀)、导课。
教师:秋天有很多的⽔果成熟了,我喜欢吃菠萝,你们能说出菠萝的形态吗?(圆形) (⼆)、幼⼉学画。
1、教师归纳菠萝的外形特征,让幼⼉⽤铅笔勾轮廓。
2、幼⼉画出⼤⼩不⼀的菠萝。
3、⽤合适的颜⾊勾上彩线。
4、⽤黄⾊系的颜⾊给菠萝涂⾊,表⾯要体现出块状感。
(这叫渐变⽅法) (三)、幼⼉相互参观作品,并说说⾃⼰最喜欢哪个菠萝,为什么。
《菠萝》教案设计⼆ 活动⽬标: 1.认识桔黄⾊,并初步学会按⼀定⽅向涂⾊。
2.培养幼⼉⼤胆绘画的能⼒,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菠萝 2.涂⾊-菠萝轮廓线的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导⼊ 1.猜谜语,引起幼⼉的兴趣。
教师以神秘的⼝吻: 满⾝长满鱼鳞,头像公鸡尾巴。
说来不是动物,⽔果店⾥见它。
请⼩朋友猜猜这是什么呢? (谜底:菠萝) 2.教师:今天我们来画菠萝好吗? ⼆、展开 1.感知菠萝的颜⾊ 课件播放: 引导幼⼉观察:这些菠萝都是什么颜⾊?(桔黄⾊) 2.学习涂⾊菠萝 (1)教师讲解⽰范涂⾊的⽅法 认识橘黄⾊ 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的? 今天⽼师和⼩朋友⽤桔黄⾊的油画棒给菠萝穿上漂亮的⾐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笔的位置、按⼀定⽅向涂⾊ (2)提醒幼⼉涂⾊时保持安静,⾃⼰独⽴作业。
(3)图⽚欣赏-菠萝,激起幼⼉的涂⾊欲望。
3.布置涂⾊任务,提出要求: 涂⾊时⾝体坐正,右⼿拇指⾷指中指捏住画笔,左⼿按住作业纸,按⼀定⽅向仔细涂⾊,⽐⽐谁给菠萝穿的⾐服最漂亮。
4.幼⼉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纠正幼⼉的绘画姿势,⿎励幼⼉仔细⼤胆涂⾊,不把颜⾊涂到线外去,帮助幼⼉完成作品。
菠萝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 了解菠萝的外观特点和生长习性2. 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色彩运用3. 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二、教学准备1. 教材:菠萝图片,绘画工具(颜色铅笔、水彩笔等)2. 辅助工具:画纸、画板、水杯、湿巾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用菠萝图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菠萝的好奇心,引发思考。
2. 了解菠萝的外观特点和生长习性(1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板书,教师简要介绍菠萝的产地、外观特点以及生长习性,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
3. 色彩学习和绘画技巧讲解(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色彩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绘画工具,通过示范和解释,讲解绘画技巧,例如如何运用不同色彩表现菠萝的外观特点。
4. 绘画实践(45分钟)学生用颜色铅笔或水彩笔按照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开始绘画菠萝。
教师巡视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反馈。
5. 展示和评价(15分钟)学生互相展示绘画成果,通过班级评价、教师点评等方式互相学习和提高。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对菠萝的外观特点、色彩运用、绘画技巧进行总结。
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尝试更多创意的绘画作品。
四、教学反思此教案通过菠萝为主题,将绘画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对菠萝的绘画实践,学生也能提高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调整教学时间和分配任务的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实践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反馈,引导学生不断提高。
《菠萝》美术课件
《菠萝》美术课件
菠萝,是热带水果之一。
福建和台湾地区称之为旺梨或者旺来,新马一带称为黄梨,大陆及香港称作菠萝。
有70多个品种,岭南四大名果之一。
《菠萝》美术课件
1、认识桔黄色,并初步学会按一定方向涂色。
2、培养幼儿大胆绘画的能力,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1、图片-菠萝。
2、涂色-菠萝轮廓线的画纸,油画棒。
一、导入。
1、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神秘的口吻:
满身长满鱼鳞,头像公鸡尾巴。
说来不是动物,水果店里见它。
请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呢?
2、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画大大菠萝,好吗?
二、展开。
1、感知菠萝的颜色
课件播放:
引导幼儿观察:这些菠萝都是什么颜色?
2、学习涂色菠萝
教师讲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认识橘黄色
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用桔黄色的油画棒给菠萝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止笔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提醒幼儿涂色时保持安静,自己独立作业。
图片欣赏-菠萝,激起幼儿的涂色欲望。
3、布置涂色任务,提出要求:
涂色时身体坐正,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画笔,左手按住作业纸,按一定方向仔细涂色,比比谁给菠萝穿的衣服最漂亮。
4、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纠正幼儿的绘画姿势,鼓励幼儿仔细大胆涂色,不把颜色涂到线外去,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讲评。
对涂色均匀完整的作品展示鼓励。
三、活动结束。
物种分类
通常菠萝的栽培品种分4类,即卡因类、皇后类、西班牙类和杂交种类。
卡因类:又名沙捞越,法国探险队在南美洲圭亚那卡因地区发现而得名。
栽培极广,约占全世界菠萝栽培面积的80%。
植株高大健壮,叶缘无刺或叶尖有少许刺。
果大,平均单果重1100克以上,圆筒形,小果扁平,果眼浅,苞片短而宽;果肉淡黄色,汁多,甜酸适中,可溶性固形物14%~16%,高的可达20%以上,酸含量0.5%~0.6%,为制罐头的主要品种。
皇后类:系最古老的栽培品种,有400多年栽培历史,为南非、越南和中国的主栽品种之一。
植株中等大,叶比卡因类短,叶缘有刺;果圆筒形或圆锥形,单果重400~1500克,小果锥状突起,果眼深,苞片尖端超过小果;果肉黄至深黄色,肉质脆嫩,糖含量高,汁多味甜,香味浓郁,以鲜食为主。
西班牙类:植株较大,叶较软,黄绿色,叶缘有红色刺,但也有无刺品种;果中等大,单果重500~1000克,小果大而扁平,中央凸起或凹陷;果眼深,果肉橙黄色,香味浓,纤维多,供制罐头和果汁。
杂交种类:是通过有性杂交等手段培杂交种育的良种。
植株高大直立,叶缘有刺,花淡紫色,果形欠端正,单果重1200~1500克。
果肉色黄,质爽脆,纤维少,清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11%~15%,酸含量0.3%~0.6%,既可鲜食,也可加工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