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相遇应用题
- 格式:docx
- 大小:32.72 KB
- 文档页数:7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及答案四年级的应用题带答案一、以总量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例题两列火车同时从距离536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4小时相遇,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快车每小时行多少小时?解法一:快车 4小时行的+慢车4小时行的=总路程解设:快车小时行X千米4X+60×4=5364X+240=5364X=296X=74解法二:(X+60)×4=536X+60=536÷4X=134一60X=74答:快车每小时行驶74千米。
练一练①降落伞以每秒10米的速度从18000米高空下落,与此同时有一热汽球从地面升起,20分钟后伞球在空中相遇,热汽球每秒上升多少米?②甲、乙两个进水管往一个可装8吨水的池里注水,甲管每分钟注水400千克,要想在8分钟注满水池,乙管每分钟注水多少千克?③两城相距600千米,客货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几小时两车相遇?④两地相距249千米,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5。
5千米,行了多少小时还离乙地有27千米?⑤买5个本子和3支铅笔一共用去10.4元,已知铅笔每支0.9元,每本子多少元?⑥服装厂要做984套衣服,已经做了120套,剩下的要在12天内完成平均每天做多少套?⑦某生产小组9个工人要生产1926个零件,每人每小时可生产20个,工作5.5小时后,要求剩下的任务必须在4小时内完成,每人每小时必须生产多少?⑧电机厂计划生产1980台电动机,已经生产了4天,每天生产45台,由于改进了技术,以后每天比原来增产15台,实际完成任务需几天?二、以总量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例题甲、乙两个粮仓一共有粮6800包,甲是乙的3倍,两仓各有多少包?解设:乙仓有粮X包,那么甲仓有粮3X包甲粮仓的包数+乙粮仓的包数=总共的包数X+3X=68004X=6800X=17003X=3×1700=5100检验:1700+5100=6800包(甲乙两仓总共的包数)或5100÷1700=3(甲仓是乙仓的3倍)答:甲原有粮5100包,乙原有粮1700包。
人教版小学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解答应用题专项(含答案)1.妈妈买回来一些毛线用来织毛衣和手套,织毛衣用去710千克,比织手套多用去23千克。
妈妈买回的毛线一共有多少千克?2.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大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310,其次是非洲,大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5。
其余五大洲的总面积大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3.服装厂计划生产一批服装,上半月完成计划的34,下半月完成计划的35,服装厂超额完成计划的几分之几?4.从学校步行到图书馆,小明用了34小时,小红比小明少用15小时,小林比小红多用了110小时。
小林用了多少小时到达图书馆?5.同学们参观展览,五年级去的人数是四年级的1.6倍,比四年级去的人数多180人。
两个年级各去了多少人?6.刘老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小明比刘老师小22岁,小明和刘老师各多少岁?7.有两桶油,甲桶油的质量是乙桶油的3倍,如果从甲桶中取出10千克油放入乙桶,两桶油的质量相等,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用方程解)8.甲乙两辆客车分别从相距660千米的英山、上海两地相对开出。
甲客车的速度是乙客车的1.2倍,5小时后相遇。
甲、乙客车的速度各是多少?(用方程解答)9.把两根长分别是30厘米和45厘米的长彩带,剪成一样长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
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能剪成多少根这样的短彩带?10.观察下面每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排列规律,并填空。
2=1×22+4=2×32+4+6=3×()2+4+6+8=4×()根据上面的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
(1)2+4+6+8+10+12+14+16+18+20(2)2+4+6+ (2)11.小青家客厅长4.8米,宽4.2米,用正方形的地砖铺地正好铺满(且不需要切割),正方形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多少分米?一共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12.一块正方形布料,既可以都做成边长是16cm的方巾,也可以都做成边长是12cm的方巾都没有剩余。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50道典型应用题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2.3.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3 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
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
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
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
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
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
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1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
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相遇问题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四年级一、知识要点: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典型应用题,也是相向运动的问题.无论是走路、行车还是物体的移动,总是要涉及到三个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二、学法引导:相遇问题的计算关系式为: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指两人从出发到相遇共同的路程;“速度和”指两人在单位时间内共同走的路程;“相遇时间”指从出发到相遇所经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对于相遇问题的求解还要借助线段图来进行直观地分析和理解题意,以突破难点.三、解题技巧:一般的相遇问题: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两人在A地到B地之间的某处相遇,实质上是甲、乙两人一起走了A←→B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有:(1)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全程(2)甲(乙)走的路程=甲(乙)的速度×相遇时间(3)全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四、例题精讲:例1. 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经过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解法一、(48+78)×=126×=441(千米)答: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441千米.解法二、48×+78×=168+273=441(千米)答: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441千米.例2. A、D两地相距520千米,甲骑摩托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骑电动车每小时行驶20千米,几小时以后还相距70千米没有相遇?(520-70)÷(30+20)=450÷50=9(时)答:9小时以后还相距70千米没有相遇.例3. A、D两地相距520千米,甲骑摩托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骑电动车每小时行驶20千米,几小时相遇以后相距70千米?(520+70)÷(30+20)=590÷50=(时)答:小时相遇以后相距70千米例4. 甲、乙两站相距840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8小时后相遇,第一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6千米,问第二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解法一、(840-56×8)÷8=(840-448)÷8=392÷8=49(千米)答:第二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9千米.解法二、840÷8-56=105-56=49(千米)答:第二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9千米.例5. 甲、乙两城相距680千米,从甲城开往乙城的普通客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2小时后,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80千米,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680-60×2)÷(60+80)=(680-120)÷140=560÷140=4(时)答:快车开出4小时后两车相遇.小结:解答一般的相遇问题,我们常规的思路是,抓住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来解答.但有一些相遇问题的已知和所求比较特殊,如果仍采用常规的解题思路就难以解决问题,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下面介绍几种特殊的解题方法.一、抓住两个数量差并采用对应的思维方法例1. 甲车从A城到B城,速度是50千米/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速度是40千米/小时.两车同时出发,结果在离A、B两城的中点C 30千米的地方相遇,求A、B两城间的路程?分析与解:这道题的条件与问题如图所示.要求A、B两城的距离,关键是求出相遇时间.因路程是未知的,所以用路程÷(甲速+乙速)求相遇时间有一定的困难.抓住题设中隐含的两个数量差,即甲车与乙车的速度差:50千米/小时-40千米/小时=10千米/小时;相遇时两车的路差:30千米×2=60千米.再将其对应起来思维:正因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走10千米,所以甲车多走60千米所花去的时间6小时正是两车相遇的时间.因此,求A、B两地距离的综合算式是:(50+40)×[30×2÷(50-40)]=90×[60÷10]=90×6=540(千米).答:A、B两地的路程是540千米.二、突出不变量并采用整体的思维方法例2. A、B两地间的公路长96千米,张华骑自行车自A往B,王涛骑摩托车自B 往A,他们同时出发,经过80分两人相遇,王涛到A地后马上折回,在第一次相遇后40分追上张华,王涛到B地后马上折回,问再过多少时间两个人再相遇?分析与解:根据题意张华、王涛三次相遇情况可画示意图.这道题如果从常规思路入手,运用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来求解是非常不易的.但可根据题中小张、小王三次相遇各自的车速不变和在相距96千米的两地其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不变,进行整体思维.从图中可以看到:第三次相遇时,王涛走的路程是2AB+BE张华走的路程是AE,两人走的总路程是3个AB,所花的时间是80×3=240(分).可见,从第二次相遇到第三次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的综合算式是:80×3-80-40=120(分).答:再经过120分钟两人再次相遇.【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3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2、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经过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两人骑马同时从相距165千米的两地相对跑来,5小时相遇.第一匹马每小时跑15千米,第二匹马每小时跑多少千米第二匹马比第一匹马多跑多少千米4、小明和张楠分别从相距4320米的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小明骑车每分钟走160米,是张楠步行速度的2倍,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5、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而行,8小时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小时行42千米,甲船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从相距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汽车每小时比自行车多行千米,求汽车、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7、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试题答案】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3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735÷(85+90)=735÷175=(时)答:小时两列火车相遇.2、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经过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85+78)×=163×=(千米)答: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千米.3、两人骑马同时从相距165千米的两地相对跑来,5小时相遇.第一匹马每小时跑15千米,第二匹马每小时跑多少千米第二匹马比第一匹马多跑多少千米165÷5-15 (18-15)× 5=33-15 =3×5=18(千米)=15(千米)答:第二匹马每小时跑18千米.第二匹马比第一匹马多跑15千米.4、小明和张楠分别从相距4320米的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小明骑车每分钟走160米,是张楠步行速度的2倍,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4320÷(160÷2+160)=4320÷(80+160)=4320÷240=18(分钟)答:18分钟后两人相遇.5、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而行,8小时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小时行42千米,甲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54-22)÷8-42=632÷8-42=79-42=37(千米)答:甲船平均每小时行驶37千米.6、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从相距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汽车每小时比自行车多行千米,求汽车、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3=(千米)(-)÷2=26÷2=13(千米)13+=(千米)答:汽车每小时行驶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3千米.7、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80-45×(5-1)=480-180=300(千米)300÷5=60(千米)答:乙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相遇问题一、知识要点:相遇问题就是行程问题的一种典型应用题,也就是相向运动的问题.无论就是走路、行车还就是物体的移动,总就是要涉及到三个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二、学法引导:相遇问题的计算关系式为:总路程=速度与×相遇时间“总路程”指两人从出发到相遇共同的路程;“速度与”指两人在单位时间内共同走的路程;“相遇时间”指从出发到相遇所经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对于相遇问题的求解还要借助线段图来进行直观地分析与理解题意,以突破难点.三、解题技巧:一般的相遇问题: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两人在A地到B地之间的某处相遇,实质上就是甲、乙两人一起走了A←→B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有:(1)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全程(2)甲(乙)走的路程=甲(乙)的速度×相遇时间(3)全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与×相遇时间四、例题精讲:例1、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经过3、5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解法一、(48+78)×3、5=126×3、5=441(千米)答: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441千米.解法二、48×3、5+78×3、5=168+273=441(千米)答: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441千米.例2、 A、D两地相距520千米,甲骑摩托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骑电动车每小时行驶20千米,几小时以后还相距70千米没有相遇?(520-70)÷(30+20)=450÷50=9(时)答:9小时以后还相距70千米没有相遇.例3、 A、D两地相距520千米,甲骑摩托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骑电动车每小时行驶20千米,几小时相遇以后相距70千米?(520+70)÷(30+20)=590÷50=11、8(时)答:11、8小时相遇以后相距70千米例4、甲、乙两站相距840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8小时后相遇,第一列火车的速度就是每小时56千米,问第二列火车的速度就是多少?解法一、(840-56×8)÷8=(840-448)÷8=392÷8=49(千米)答:第二列火车的速度就是每小时49千米.解法二、840÷8-56=105-56=49(千米)答:第二列火车的速度就是每小时49千米.例5、甲、乙两城相距680千米,从甲城开往乙城的普通客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2小时后,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80千米,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680-60×2)÷(60+80)=(680-120)÷140=560÷140=4(时)答:快车开出4小时后两车相遇.小结: 解答一般的相遇问题,我们常规的思路就是,抓住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来解答.但有一些相遇问题的已知与所求比较特殊,如果仍采用常规的解题思路就难以解决问题,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下面介绍几种特殊的解题方法.一、抓住两个数量差并采用对应的思维方法例1、甲车从A城到B城,速度就是50千米/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速度就是40千米/小时.两车同时出发,结果在离A、B两城的中点C 30千米的地方相遇,求A、B两城间的路程?分析与解:这道题的条件与问题如图所示.要求A、B两城的距离,关键就是求出相遇时间.因路程就是未知的,所以用路程÷(甲速+乙速)求相遇时间有一定的困难.抓住题设中隐含的两个数量差,即甲车与乙车的速度差:50千米/小时-40千米/小时=10千米/小时;相遇时两车的路差:30千米×2=60千米.再将其对应起来思维:正因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走10千米,所以甲车多走60千米所花去的时间6小时正就是两车相遇的时间.因此,求A、B两地距离的综合算式就是: (50+40)×[30×2÷(50-40)]=90×[60÷10]=90×6=540(千米).答:A、B两地的路程就是540千米.二、突出不变量并采用整体的思维方法例2、 A、B两地间的公路长96千米,张华骑自行车自A往B,王涛骑摩托车自B往A,她们同时出发,经过80分两人相遇,王涛到A地后马上折回,在第一次相遇后40分追上张华,王涛到B地后马上折回,问再过多少时间两个人再相遇?分析与解:根据题意张华、王涛三次相遇情况可画示意图.这道题如果从常规思路入手,运用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来求解就是非常不易的.但可根据题中小张、小王三次相遇各自的车速不变与在相距96千米的两地其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不变,进行整体思维.从图中可以瞧到:第三次相遇时,王涛走的路程就是2AB+BE张华走的路程就是AE,两人走的总路程就是3个AB,所花的时间就是80×3=240(分).可见,从第二次相遇到第三次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的综合算式就是: 80×3-80-40=120(分).答:再经过120分钟两人再次相遇.【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3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2、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经过6、5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两人骑马同时从相距165千米的两地相对跑来,5小时相遇.第一匹马每小时跑15千米,第二匹马每小时跑多少千米?第二匹马比第一匹马多跑多少千米?4、小明与张楠分别从相距4320米的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小明骑车每分钟走160米,就是张楠步行速度的2倍,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5、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而行,8小时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小时行42千米,甲船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一辆汽车与一辆自行车从相距172、5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汽车每小时比自行车多行31、5千米,求汽车、自行车的速度各就是多少?7、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试题答案】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3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735÷(85+90)=735÷175=4、2(时)答:4、2小时两列火车相遇.2、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经过6、5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85+78)×6、5=163×6、5=1059、5(千米)答: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1059、5千米.3、两人骑马同时从相距165千米的两地相对跑来,5小时相遇.第一匹马每小时跑15千米,第二匹马每小时跑多少千米?第二匹马比第一匹马多跑多少千米?165÷5-15 (18-15)× 5=33-15 =3×5=18(千米)=15(千米)答:第二匹马每小时跑18千米.第二匹马比第一匹马多跑15千米.4、小明与张楠分别从相距4320米的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小明骑车每分钟走160米,就是张楠步行速度的2倍,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4320÷(160÷2+160)=4320÷(80+160)=4320÷240=18(分钟)答:18分钟后两人相遇.5、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而行,8小时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小时行42千米,甲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54-22)÷8-42=632÷8-42=79-42=37(千米)答:甲船平均每小时行驶37千米.6、一辆汽车与一辆自行车从相距172、5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汽车每小时比自行车多行31、5千米,求汽车、自行车的速度各就是多少?172、5÷3=57、5(千米)(57、5-31、5)÷2=26÷2=13(千米)13+31、5=44、5(千米)答:汽车每小时行驶44、5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3千米.7、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80-45×(5-1)=480-180=300(千米)300÷5=60(千米)答:乙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相遇问题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相遇问题一、知识要点: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典型应用题,也是相向运动的问题.无论是走路、行车还是物体的移动,总是要涉及到三个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二、学法引导:相遇问题的计算关系式为: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指两人从出发到相遇共同的路程;“速度和”指两人在单位时间内共同走的路程;“相遇时间”指从出发到相遇所经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对于相遇问题的求解还要借助线段图来进行直观地分析和理解题意,以突破难点.三、解题技巧:一般的相遇问题: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两人在A地到B 地之间的某处相遇,实质上是甲、乙两人一起走了A←→B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有:(1)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全程(2)甲(乙)走的路程=甲(乙)的速度×相遇时间(3)全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四、例题精讲:例1. 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经过3.5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解法一、(48+78)×3.5=126×3.5=441(千米)答: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441千米.解法二、48×3.5+78×3.5=168+273=441(千米)答: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441千米.例2. A、D两地相距520千米,甲骑摩托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骑电动车每小时行驶20千米,几小时以后还相距70千米没有相遇?(520-70)÷(30+20)=450÷50=9(时)答:9小时以后还相距70千米没有相遇.例3. A、D两地相距520千米,甲骑摩托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骑电动车每小时行驶20千米,几小时相遇以后相距70千米?(520+70)÷(30+20)=590÷50=11.8(时)答:11.8小时相遇以后相距70千米例4. 甲、乙两站相距840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8小时后相遇,第一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6千米,问第二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解法一、(840-56×8)÷8=(840-448)÷8=392÷8=49(千米)答:第二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9千米.解法二、840÷8-56=105-56=49(千米)答:第二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9千米.例5. 甲、乙两城相距680千米,从甲城开往乙城的普通客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2小时后,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80千米,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680-60×2)÷(60+80)=(680-120)÷140=560÷140=4(时)答:快车开出4小时后两车相遇.小结:解答一般的相遇问题,我们常规的思路是,抓住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来解答.但有一些相遇问题的已知和所求比较特殊,如果仍采用常规的解题思路就难以解决问题,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下面介绍几种特殊的解题方法.一、抓住两个数量差并采用对应的思维方法例1. 甲车从A城到B城,速度是50千米/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速度是40千米/小时.两车同时出发,结果在离A、B两城的中点C 30千米的地方相遇,求A、B两城间的路程?分析与解:这道题的条件与问题如图所示.要求A、B两城的距离,关键是求出相遇时间.因路程是未知的,所以用路程÷(甲速+乙速)求相遇时间有一定的困难.抓住题设中隐含的两个数量差,即甲车与乙车的速度差:50千米/小时-40千米/小时=10千米/小时;相遇时两车的路差:30千米×2=60千米.再将其对应起来思维:正因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走10千米,所以甲车多走60千米所花去的时间6小时正是两车相遇的时间.因此,求A、B两地距离的综合算式是:(50+40)×[30×2÷(50-40)]=90×[60÷10]=90×6=540(千米).答:A、B两地的路程是540千米.二、突出不变量并采用整体的思维方法例2. A、B两地间的公路长96千米,张华骑自行车自A往B,王涛骑摩托车自B往A,他们同时出发,经过80分两人相遇,王涛到A地后马上折回,在第一次相遇后40分追上张华,王涛到B地后马上折回,问再过多少时间两个人再相遇?分析与解:根据题意张华、王涛三次相遇情况可画示意图.这道题如果从常规思路入手,运用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来求解是非常不易的.但可根据题中小张、小王三次相遇各自的车速不变和在相距96千米的两地其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不变,进行整体思维.从图中可以看到:第三次相遇时,王涛走的路程是2AB+BE张华走的路程是AE,两人走的总路程是3个AB,所花的时间是80×3=240(分).可见,从第二次相遇到第三次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的综合算式是:80×3-80-40=120(分).答:再经过120分钟两人再次相遇.【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3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2、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经过6.5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两人骑马同时从相距165千米的两地相对跑来,5小时相遇.第一匹马每小时跑15千米,第二匹马每小时跑多少千米?第二匹马比第一匹马多跑多少千米?4、小明和张楠分别从相距4320米的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小明骑车每分钟走160米,是张楠步行速度的2倍,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5、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而行,8小时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小时行42千米,甲船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从相距172.5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汽车每小时比自行车多行31.5千米,求汽车、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7、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试题答案】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3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735÷(85+90)=735÷175=4.2(时)答:4.2小时两列火车相遇.2、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经过6.5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85+78)×6.5=163×6.5=1059.5(千米)答: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1059.5千米.3、两人骑马同时从相距165千米的两地相对跑来,5小时相遇.第一匹马每小时跑15千米,第二匹马每小时跑多少千米?第二匹马比第一匹马多跑多少千米?165÷5-15 (18-15)× 5=33-15 =3×5=18(千米)=15(千米)答:第二匹马每小时跑18千米.第二匹马比第一匹马多跑15千米.4、小明和张楠分别从相距4320米的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小明骑车每分钟走160米,是张楠步行速度的2倍,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4320÷(160÷2+160)=4320÷(80+160)=4320÷240=18(分钟)答:18分钟后两人相遇.5、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而行,8小时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小时行42千米,甲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54-22)÷8-42=632÷8-42=79-42=37(千米)答:甲船平均每小时行驶37千米.6、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从相距172.5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汽车每小时比自行车多行31.5千米,求汽车、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172.5÷3=57.5(千米)(57.5-31.5)÷2=26÷2=13(千米)13+31.5=44.5(千米)答:汽车每小时行驶44.5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3千米.7、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80-45×(5-1)=480-180=300(千米)300÷5=60(千米)答:乙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
时间,速度和路程的关系以及相遇1.甲船3小时航行60千米,乙船5小时航行90千米,那条船更快一些?2.一辆货车的速度为50千米每小时,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5小时,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3.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汽车的速度是60千米每小时,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5个小时,这是距离乙地还有多远?4.李明家离学校420米,他从家步行到学校需要7分钟,如果用同样的速度到图书馆需要11分钟,李明家距离图书馆有多远?5.一艘轮船的行驶速度为70千米每小时,第一天上午8:30从甲港出发,第二天上午9:30到达乙港,甲乙两港口相距多少千米?6.济南到青岛的高速公路全长320千米,一辆汽车上午7:00出发从济南开往青岛,速度为80千米每小时,需要几小时可以到到青岛,到达青岛的时间是多少?7.李丽家,李明家和学校在同一条马路的同侧,两人同时放学回家,李丽的速度是60米每分钟,李明的速度是75米每分钟,12分钟后两人同时到家,两家距离是多少?8.李丽和王红从同一个地点相向而行王红平均每分钟走70米,李丽平均每分钟走65米。
五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9.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施工,甲队每天修路170米,乙队每天修路150米,15天后修完,这条路全长多少米?10.周末李老师去爬山,上山时走了810米用了18分钟,他按照原路返回用了15分钟回来时李老师的速度是多少?11.小红和小明在一条环形路上散步,从同一地点出发相背而行。
14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
小明的速度是63米/分,小红的速度是49米/分。
这条环形路有多长?相遇时小明比小红多走多少米?12.爷爷奶奶每天晚饭后都会沿着小区400米的圆形花坛散步。
他们二人从同一地点出发,相背而行4分钟后第一次相遇,已知奶奶每分钟走45米,爷爷每分钟走多少米?13.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是40千米每小时,乙车的速度是50千米每小时,3个小时后辆车还相距25千米。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4.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去乙地。
小学四年级数学行程问题(相遇、追及、相离)易错题1、在行车、行船、行走时,按照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相依关系,已知其中的两个量,要求第三个量,这类应用题,叫做行程应用题。
也叫行程问题。
2、行程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距离=速度×时间速度=距离÷时间时间=距离÷速度3、按运动方向,行程问题可以分成三类:(1)相向运动问题(相遇问题)(2)同向运动问题(追及问题)(3)背向运动问题(相离问题)1、相向运动问题(1)相向运动问题(相遇问题),是指地点不同、方向相对所形成的一种行程问题。
两个运动物体由于相向运动而相遇。
(2)解答相遇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之和。
基本公式有: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例1、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54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经过3.6小时相遇。
已知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例2、两城市相距138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两城出发,相向而行。
甲每小时行13千米,乙每小时行12千米,乙在行进中因修车候车耽误1小时,然后继续行进,与甲相遇。
求从出发到相遇经过几小时?2、同向运动问题(追及问题)(1)两个运动物体同向而行,一快一慢,慢在前快在后,经过一定时间快的追上慢的,称为追及。
解答追及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之差。
(2)基本公式有: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例1、甲乙两人在相距12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
甲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乙骑车在后面,每小时速度是甲的3倍。
几小时后乙能追上甲?例2、一个通讯员骑摩托车追赶前面部队乘的汽车。
汽车每小时行48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0千米。
通讯员出发后2小时追上汽车。
通讯员出发的时候和部队乘的汽车相距多少千米?注意:要求距离差,需要知道速度差和追及时间。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相遇问题一、填空题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行驶72千米,可以写作( );李亮每分钟步行的速度是65米,可以写作( );一种超音速飞机2秒钟可以飞行800米,它的速度可以写作( )。
2.把下面表格填完整。
根据上面的计算,你发现:时间=( ),速度=( )。
3.一辆轿车4小时行驶360千米,路程和时间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 )。
4.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5千米,它的速度可以写成( ),读作( ),这辆汽车4小时行( )千米。
5.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再按原路返回甲地,下面是货车与甲地之间距离的变化情况。
(1)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 )千米。
(2)货车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与货车从乙地返回甲地的速度的比是( )。
(3)货车在乙地停留了( )分。
二、解答题6.小东和小明赛跑,他们的速度之比为11∶8,结果小东比小明早了6秒到达终点。
请问∶小东花了多长时间跑到终点?7.李伯伯从李庄到县城商场购买电视机。
去的时候每小时行驶48千米,用了5小时,返回时仅用了4小时。
从李庄到县城商场有多远?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8.一辆卡车从工厂出发去某港口送货,每小时行78千米,行了2小时后离全程的中点还差24千米,工厂与港口相距多少千米?9.快、慢两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经过6小时在离中点30千米处两车相遇,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行驶,快车又用5小时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10.爸爸骑自行车,经过一段下坡路时,以每秒3.5米的速度开始下坡,以后每秒行驶的路程都比前一秒多4.5米,经过5秒后,爸爸到达坡底。
这段下坡路有多少米?11.为了响应国家绿色出行的号召,甲、乙、丙三人由开车出行改为步行出行。
甲、乙从A地,丙从B 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甲每小时行4km,乙每小时行5km,丙每小时行6km,丙遇到乙后12分钟又遇到甲,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2.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分别是24千米/时和32千米/时。
小学生四年级数学应用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一、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应用题1. 小明有15 本书,小红有20 本书,他们一共有多少本书?-答案:15 + 20 = 35(本)。
2. 学校图书馆有80 本书,借出了30 本,还剩下多少本书?-答案:80 - 30 = 50(本)。
3. 商店里有45 个苹果,卖出了20 个,又运进了15 个,现在商店里有多少个苹果?-答案:45 - 20 + 15 = 40(个)。
4. 小明有30 元钱,买了一个铅笔盒花了10 元,又买了一本书花了15 元,他还剩下多少钱?-答案:30 - 10 - 15 = 5(元)。
5. 小红有40 颗糖,给了弟弟15 颗,又给了妹妹10 颗,她还剩下多少颗糖?-答案:40 - 15 - 10 = 15(颗)。
二、乘法应用题6. 一盒铅笔有10 支,5 盒铅笔有多少支?-答案:10×5 = 50(支)。
7. 一个书包30 元,买4 个书包需要多少钱?-答案:30×4 = 120(元)。
8. 一本书有200 页,每天看20 页,看了5 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答案:20×5 = 100(页)。
9. 小明每分钟走50 米,他走了10 分钟,走了多少米?-答案:50×10 = 500(米)。
10. 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春游,每辆车坐40 人,租了5 辆车,一共有多少人去春游?-答案:40×5 = 200(人)。
三、除法应用题11. 把60 个苹果平均分给5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个苹果?-答案:60÷5 = 12(个)。
12. 80 本书平均分给4 个班级,每个班级分到多少本书?-答案:80÷4 = 20(本)。
13. 有90 朵花,每10 朵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多少束?-答案:90÷10 = 9(束)。
14. 120 元钱可以买4 个文具盒,每个文具盒多少钱?-答案:120÷4 = 30(元)。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一、行程问题。
1.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是每小时65千米,3小时后离乙地还有15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析: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汽车行驶的路程为65×3 = 195千米,再加上离乙地还剩的1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195+15 = 210千米。
2. 小明和小红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红每分钟走40米,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解析:两人的速度和为60 + 40=100米/分钟,根据时间 = 路程÷速度和,可得相遇时间为1200÷100 = 12分钟。
二、工程问题。
3.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完成。
两队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解析:把这项工程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甲队的工作效率是(1)/(10),乙队的工作效率是(1)/(15),两队合作的工作效率为(1)/(10)+(1)/(15)=(3 + 2)/(30)=(1)/(6)。
根据工作时间 = 工作量÷工作效率,可得合作完成需要1÷(1)/(6)=6天。
4. 修一条路,甲工程队每天修80米,15天可以修完。
如果乙工程队来修,每天修100米,乙工程队多少天可以修完?解析:这条路的总长度为80×15 = 1200米,乙工程队每天修100米,根据时间= 路程÷速度,乙工程队修完需要1200÷100 = 12天。
三、购物问题。
5. 一支钢笔12元,一个笔记本5元,小明买了3支钢笔和4个笔记本,一共花了多少钱?解析:买钢笔花费12×3 = 36元,买笔记本花费5×4 = 20元,总共花费36+20 = 56元。
6. 商店里的苹果每千克8元,妈妈买了5千克,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钱?解析:买苹果花费8×5 = 40元,付出50元,应找回50 40=10元。
四年级上册相遇问题应用题1、甲乙两车从相距45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行驶。
甲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5小时后还相距25千米。
求乙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解题思路:根据相遇问题的思路,设乙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则甲车行驶的路程为45×5=225千米,乙车行驶的路程为5x千米。
因为两车相向而行,所以它们的路程之和为450千米。
因此,可以列出方程:225+5x+25+x=450,解得x=40.因此,乙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
2、甲乙两城相距7100千米。
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5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飞往乙城,2小时后,另一架飞机以每小时950千米的速度从乙城飞往甲城。
又经过几小时后两机相遇?解题思路:两架飞机相遇时,它们的路程之和为7100千米。
设两架飞机相遇的时间为t小时,则第一架飞机的飞行距离为850×(2+t)千米,第二架飞机的飞行距离为950t千米。
因此,可以列出方程:850×(2+t)+950t=7100,解得t=6.因此,两架飞机相遇时,已经飞行了8小时。
3、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51千米的两地相对出发。
甲车每小时行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3千米。
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解题思路:设两车相遇的时间为t小时,则甲车行驶的路程为3.5t千米,乙车行驶的路程为3.3t千米。
因为两车相对而行,所以它们的路程之和为51千米。
因此,可以列出方程:3.5t+3.3t=51,解得t=15.因此,两车相遇时,已经行驶了15小时。
4、两个工程队修121千米的路。
甲队每天修3.8千米,乙队每天修4.7千米。
甲队先工作5天,后两队合修。
还需要几天才能修完?解题思路:甲队先工作5天,共修了5×3.8=19千米的路程。
剩下的路程为121-19=102千米。
设两队合修的时间为t 天,则甲队共修了5+t天,乙队共修了XXX。
因此,可以列出方程:3.8×(5+t)+4.7t=102,解得t=12.因此,两队合修共需要17天才能修完。
相遇问题应用题——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相遇问题的解法,掌握相关计算方法;2.能够通过运用相遇问题解法解决实际问题;3.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相遇问题的概念;2.掌握相遇问题相关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运用相遇问题解决实际问题;2.全面掌握相遇问题相关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时间内容10分钟相遇问题概念介绍20分钟相遇问题的解法20分钟相遇问题应用题讲解10分钟练习与总结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实际例子演示相遇问题的解法;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相遇问题解决方法;3.问答互动:提出问题,邀请学生回答。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老师出示一个问题:现有两个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向着对方所在的地方同行,当较慢的一个人走到另一个人原来所在的地点时,较快的一个人到达了对方所在的地点,两人相遇后立即返回。
当两人中的较快者回达开始出发的地点时,较慢的一个人又刚好在这里,问较慢的那个人要走多少路程,才能追上较快的人。
请学生与同桌商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习(20分钟)1.相遇问题的解法老师讲解相遇问题的解法:假设两个运动员的速度分别为s1和s2,相对速度为u(u=s1−s2或u=s2−s1),两个人的距离为d,两人相遇需要的时间为t。
则有:$$ t = \\frac{d}{u} $$2.相遇问题的应用题老师出示一个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甲乙两人分别在两地,互相靠近,相距480公里时,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出发,两小时后,从乙地出发一辆轿车,较晚出发半小时的乙能否在先追上甲?请学生先分析题目,然后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三、练习与总结(10分钟)老师提供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按照相遇问题的解法进行解答。
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相遇问题的解法和应用。
巩固练习请学生自主完成如下题目:1.甲、乙两人依次出发,相距60公里,当甲人到达乙人出发点时,乙人行进了一半的路程,甲人速度是12千米/小时,求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1、客车和轿车同时从广州和深圳两地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比轿车慢10千米,5小时两车相遇。
相遇时客车距离深圳还有180千米,广州和深圳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轿车的速度:180÷5=36(千米)客车的速度36-10=26(千米)广州到深圳的路程(36+26)×5=310(千米)。
2、小丽和小明家分别住在超市的南面和北面,一天他们同从家去超市,小明每分钟走72米,小丽每分钟走68米,经过15分钟两人在超市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72×15+68×15=2100(米)答:他们两家相距2100米.3、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已知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过中点12千米与慢车相遇,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①甲乙两地路程的一半:40×3-12=108(千米)②慢车3小时行的路程:108-12=96(千米)③慢车的速度:96÷3=32(千米)4、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先行3小时后乙车从B地出发,乙车出发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5千米.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求A、B两地间相距多少千米?甲行驶了3+5=8(小时),行驶距离为:48×8=384(千米);乙行驶了5小时,行驶距离为:50×5=250(千米),此时两车还相距15千米,所以A、B两地间相距:384+250+15=649(千米)5、兄妹二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去,家与学校相距1400米。
哥哥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妹妹每分钟走80米。
哥哥刚到学校就立即返回来在途中与妹妹相遇。
从出发到相遇,妹妹走了几分钟?相遇处离学校有多少米?解:(1)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的2倍:1400×2=2800(米)(2)从出发到相遇所需的时间:2800÷(200+80)=10(分)(3)相遇处到学校的距离:1400-80×10=600(米)答:从出发到相遇,妹妹走了10分钟,相遇处离学校有600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真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 摩托车和自行车从相距298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摩托车每小时行52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18千米,途中摩托车发生故障,修理了1小时,然后继续前进,两车相遇时,摩托车行了多少千米?2. 一辆高速列车2小时行驶了70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高速列车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3.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延长27厘米后变成了一个梯形,这个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4倍。
这个梯形的上底是多少厘米?4.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是85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甲车先出发2小时后乙车才出发,又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
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5. 黄老师要为学校买55个篮球和35个足球,其中篮球每个是132元,足球每个是98元。
黄老师一共要付多少钱?6. 一种瓶装矿泉水标注的容量是550毫升,在抽查中测得实际容量超出2毫升,记作+2毫升,那么﹣2毫升表示什么意思?这种矿泉水在商标上标有“净含量550毫升(±5毫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7. 一个两位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的和是7,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5。
这个两位数是多少?8. 彬彬身高1米5分米,聪聪身高147厘米,欣欣身高1.52米,然然身高1米45厘米,老师给这4名同学按从低到高排队,谁应该站在最前面?谁应该站在最后边?9. 一辆公共汽车上有48人,在第一站下去a人,又上来b人。
(1)这时车上有多少人?(2)根据上面的算式,a=25人,b=1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10. 买1个文具盒比买8本练习本还贵11.4元。
每本练习本0.45元,每个文具盒多少元?11.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52千米,行驶了4小时,离乙地还有52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2. 羽毛球每打32元,王老师给学校买了25打,一共花去多少元?13. 修路队修一条长5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两天,其中第二天修了1.45千米,比第一天多修了0.55千米,还剩下多少千米公路没有修?14. 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5小时,它的速度时60千米/时。
北京市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解答问题复习题(含答案)(1)一、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动手实践,解决校园中的数学问题。
(1)学校游乐场长约10米,宽约9米,面积大约是多少?(2)学校要更换校园中游戏场的橡胶。
如果有28000元的费用,你会选择哪一种橡胶,请说明理由。
名称价格(元/m2)红橡胶320绿橡胶300黄橡胶2802.王阿姨每天跑多少米?3.黄英和李华分别同时从家出发走向电影院(如下图),黄英每分钟走50米,李华每分钟走70米,15分钟后两人在电影院门口相遇。
两家相距多少米?4.某列车8:15从北京南发车,14:15到达上海虹桥,该列车平均每小时行驶235千米,从北京南到上海虹桥有多少千米?5.奶牛场有24头奶牛,每头奶牛每天吃草10千克。
照这样计算,这些奶牛5月份吃草多少千克?6.一辆汽车以80千米/时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6小时到达。
返回时因下雨,用了8小时。
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7.一本书有58页,每页按676个字计算,这本书有多少个字?8.某商场举行促销活动,一种袜子买5双送1双。
这种袜子每双5元,张阿姨买了18双,花了多少钱?9.1吨废纸可以生产再生纸850千克,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
回收15吨废纸,可以生产再生纸多少千克?10.下图中长方形花圃的长增加到54米,宽不变,扩建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小兰:()126187÷=(米)547378⨯=(平方米)小慧:()54183÷=3126378⨯=(平方米)小丽:()126187÷=(米)547378⨯=(平方米)378126252-=(平方米)小美:()54183÷=()31126252-⨯=(平方①你认为谁的想法是正确的,请在她名字后面的括号里打“√”。
②你喜欢谁的想法,说说她解决问题的思路。
11.爸爸带小亮去爬山。
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有2500米,平均每分钟走75米,已经走了30分钟。
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总路程=甲的路程+乙的路程例1华华和兰兰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华华每分钟走60米,兰兰每分钟走50米,经过三分钟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例2百米大道上,小明将狗带到南端,妈妈在北端,两人同时相向而行,可爱的小狗便向妈妈跑去,小狗见到妈妈后又返回向小明跑去,就这样直到小明和妈妈相遇为止。
此时妈妈便提问:假如小明每秒走1.5米,妈妈每秒走1米,小狗每秒跑2米。
求小狗来回共跑了多少米?例3小王和小李二人的家分别在学校的东西两侧相距640米。
星期天,他们两人约好去玩,两人同时从家里分别以每分钟100米和每分钟60米的速度相向而行。
相遇时,小王比小李多走多少米?例4 甲乙两地相距288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汽车的速度是拖拉机速度的2倍,求拖拉机的速度?例5甲、乙两辆列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75千米处相遇。
相遇后两列车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即返回,第二次在离B地55千米处相遇。
求A、B两地间的路程。
相遇两车共行驶几个全程甲车行驶路程第一次1个全程75千米第二次_______个全程________千米1. 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42千米,5小时后,两列火车相距多少千米?2.长沙到广州的铁路长745千米,一列火车从长沙开往广州,每小时行60千米,这列火车开出2小时后,一列客车从广州开往长沙,每小时行65千米,再过几小时两车相遇?3.师徒两人合作加工52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30个,徒弟每小时加工20个,几小时后,还有70个零件没有加工?4.甲乙两城相距1200千米,快慢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快车的速度是慢车的5倍。
求快车的速度?5.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38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乙车出发后几小时两车相遇?6.A、B两地相距330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分钟走82千米,乙每分钟走83千米,已经行了15分钟,还要行多少分钟才可以相遇?。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解答问题试题(附答案)50一、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小宇、小萍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24分钟后两人相遇。
如果小宇每分钟行75米,小萍每分钟行50米,则A、B两地相距多少米?解析:3000米【分析】根据相遇问题公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列式解答,即AB两地的距离:24×(75+50)=3000(米)。
【详解】24×(75+50)=24×125=3000(米)答:则A、B两地相距3000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等量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王老师带800元钱去商店买体育用品,买足球用去320元,剩下的钱用来买排球。
可以买多少个排球?解析:15个【分析】先求出买排球的总价,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求出排球的数量。
【详解】800-320=480(元)480÷32=15(个)答:可以买15个排球。
【点睛】据带的钱-买足球的总价=买排球的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数量解答即可。
3.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4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跑15千米,这只狗和甲同时出发,碰到乙时掉头跑向甲,碰到甲时又掉头跑向乙,直到两人相遇时才停止。
这只狗一共跑了多少米?解析:60000米【分析】狗奔跑的时间与甲乙两人相遇的时间相等,先求出甲乙相遇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狗跑的路程即可。
【详解】40÷(6+4)=40÷10=4(时)15×4=60(千米)=60000米答:这只狗一共跑了60000米。
【点睛】本题考查相遇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狗奔跑的时间与甲乙两人相遇的时间相等。
4.快餐店重新装修,张经理带8000元钱去市场采购.已知每张桌子128元,每个凳子24元,每台电磁炉195元。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相遇应用题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案
作者:黄增加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教科书第150-151页上的内容,练习三十三的第1-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掌握行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相遇问题的运动特点,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并能解答较简单的相关问题。
2.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实践第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英或小强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启发谈话:课前发给每个同学一个小人,坐左边的同学就当小强,右边的同学当小丽。
2.当小强的同学读出小强身上写的字:“小强每分走60米”,教师给出一个已知条件“4分钟”指名编出一步计算的乘法应用题并列式。
60×4=240(米)
3.当小丽的同学读出小丽身上写的字:“小丽每分走70米”,教师给出一个已知条件“4分钟”指名编出一步计算的乘法应用题并列式。
70×4=280(米)
4.比较两个算式后复习数量关系:小强每分走60米,小丽每分走70米,我们都可以叫什么?(速度)4分钟呢?(时间)240米和280米呢?(路程)板书: 速度时间路程通过两个式子和过去学过的知识,我们能不能得到三个量的关系呢?指名说出三个数量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二.新课
1.揭示课题
以前我们学习的都是一个物体单独运动,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如果两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同时的,相对的运动走来,你们想一下最后会怎样?(相遇) 所以这节课我们就要。
2.学生实践
第一次:学生手拿模型,从各自的桌角向对方走来,使学生初步体会相遇的概念。
第二次:让学生再操作,加深理解,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人不可能在桌子的正中间相遇,明白应该在靠近哪一边相遇。
第三次:学生实践:不在桌子中间相遇。
第四次:要求学生在教师喊完4分钟后的时刻相遇。
让学生实践。
第五次:发现学生每分钟走的速度不平均,要求学生每分钟的速度平均,学生实践。
第六次:要求学生边走边在教师喊出第1分钟时,当小强的同学喊60米,喊出第2分钟时,喊60米,依此类推。
小丽也一样。
第七次:要求学生边走边在教师喊出第1分钟时,学生喊出小强和小丽每分钟共走的米数130米,喊出第2分钟时,喊130米,依此类推。
3.师生共同编题
教师:我们将刚才的活动过程一起来编一道应用题。
老师说一句,同学说一句。
教师板书出第一句: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
引导学生找出这句的关键字: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相对)
鼓励学生说出第二.三句:小强每分走60米.小丽每分走70米。
编出第二.三句:小强每分走60米,小丽每分走70米。
第四句鼓励学生说出: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
问题:由学生自己自由提出:如果学生说出:“他们一共行多少米?“教师可说明:他一共行的米数实际就是两家的距离。
整题编出后,请一名同学读一遍。
4.学生解题
通过让同桌再合作实践一到两遍后,画出线段图并动笔解题。
要求:分步综合都可以,但最好用综合。
学生解答后,分别请两名列式不一样的同学解答。
第一种:60×4+70×4 第一种(60+70)×4
=240+280 =130×4.
=520(米)=520(米)
5.集体讲评
第一种解法:学生说出理由后,媒体演示。
学生分别说出每一步是求什么的后,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释。
第二种解法:学生说出理由后,媒体演示。
教师提问:(1)60是什么?70是什么?那么60+70又题求什么?(小强的速度,小丽的速度,他们在一分钟里共走的路程)
(2)60+70是他们在几分钟里面走的?(1分钟)
(3)那么在4分钟里面他们一共走了几个这样速度?(4个)
(4)为什么要乘以4?(因为他们共走了4分钟)
(5)通过让学生再说一遍60+70求的是什么,从而共同概括出两车的速度的总和叫做速度和。
(6)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什么叫速度和。
(7)在(60+70)的上面板书速度和,在4上面板书时间,270的上面板书路程。
(8)让学生观察后,得出速度和,时间,路程三个量的关系式。
学生说出:速度和×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和
路程÷速度和=时间
(9)理解4分钟到底是谁走的?
a.小强走了几分钟?(4分钟)
b.小丽走了几分钟?(4分钟)
c.他们一共走了几分钟?(使学生明白他们是同时出发,又同时相遇)通过举例让学生加深理解。
三.扩展思维
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可以出以下一种做法,看一看是不是正确? 60+60+60+60+70+70+70+70
并让学生指出 60+60+60+60和70+70+70+70各是代表乘法算式的哪一部份?(60
×4,70×4)
四.巩固练习
课本151页做一做的第二题。
五.扩散练习(学生任选一题)
1、课本第151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2、课本第153页练习三十三第3题。
六.作业
练习三十二的第1.2题。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