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水处理工艺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35
大庆油田水处理及注水工艺技术1. 背景介绍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也是全球最大的陆上油田之一。
由于油田开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注水来提高采收率,但是注入的水源多为地下水或者河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才能被用于注水。
因此,水处理及注水工艺技术对于大庆油田的生产非常重要。
2. 水处理技术2.1 地下水处理大庆油田储层地下水水质复杂,含有沙、泥等颗粒物质,多数含盐、碱、石油类物质。
对于地下水的处理,大庆油田主要采用反渗透淡化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反渗透膜将盐和其他无害物质分离,有效地净化了水源,以满足注水要求。
2.2 河水处理大庆河水污染较严重,处理难度较大,需要经过多道处理工艺。
一般情况下,河水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处理后的水可以作为注水用水,满足注水质量标准。
3. 注水工艺技术3.1 常规注水工艺常规注水工艺主要包括:高压水注入、成组注水、井底滤芯注水等。
这些传统工艺的缺点是:水质不易得到保证、储油层注水效果无法得到优化等。
3.2 新型注水工艺滤床压裂注水、储层堵剂注水、储层水平井注水等新型注水工艺,走向低成本、高效益等方向。
其中,滤床压裂注水能够兼顾注水效果和注水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注水质量;储层堵剂注水则能够通过堵塞不良产水层降低水压力,在不干扰油水分离的情况下提高注水效果。
4.水处理及注水工艺技术是大庆油田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给大庆油田的注水工艺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更高的效益。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优化,相信大庆油田注水生产会更加科学、高效。
水处理流程和工艺水处理是指对水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有害物质或改善水质特性的过程。
水处理流程一般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处理的一般流程和工艺。
1.预处理预处理是水处理过程中的第一步,主要是去除水中的大颗粒物和可溶性有机物。
常见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滤网过滤:利用网孔大小过滤水中的大颗粒物,如砂、泥土等。
-预氧化:利用氧化剂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以使其易于去除。
-砂滤:通过砂滤器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2.混凝混凝是将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团聚体,以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混凝的常用剂量包括:-无机混凝剂:如氯化铁、硫酸铝等,能与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疏水性物质。
-有机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能通过电荷中和和聚集作用使悬浮物团聚。
3.沉淀沉淀是利用重力使聚集在混合物中的悬浮物下沉到底部,也称为固液分离。
常见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通过缓慢流动的水将悬浮颗粒逐渐沉淀到池底,产生清水。
-浮选池:利用气泡在悬浮物颗粒表面的附着作用,使其上浮形成浮渣。
4.过滤过滤是将水中的固体颗粒通过滤材的孔隙排除的工艺过程。
常用的过滤设备和滤材包括:-砂滤器:利用砂滤料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
-纤维滤料:利用纤维滤料过滤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有机物。
-活性炭滤料: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氯等。
5.消毒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以保证水的安全性。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将氯气或次氯酸钠加入水中,通过氧化作用杀灭微生物。
-臭氧消毒:将臭氧气体注入水中,通过臭氧氧化作用杀灭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除了上述的基本流程和工艺外,还有一些高级水处理工艺如反渗透、离子交换、电析等,用于特殊水质需求的处理,例如脱盐水处理、废水处理等。
总之,水处理的流程和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环节,根据不同的水质特性和需求,可适当调整工艺流程和添加辅助剂,以达到水处理的目的。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生活饮用水的处理工艺流程是确保水源安全、提高水质的重要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原水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和水质监测等环节。
1. 原水处理原水处理是将自然水源(如河水、湖水、地下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浑浊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常用的原水处理方法包括:1.1 水源筛选:通过格栅和滤网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杂质。
1.2 沉淀:将水源放置在沉淀池中,利用重力使悬浮物沉淀到底部。
1.3 调节pH值:根据原水的pH值进行调节,使其适合后续处理工艺。
1.4 混凝剂投加:投加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使悬浮物凝结成较大颗粒。
2.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是将原水中的细小颗粒物和胶体物质会萃成较大颗粒,以便后续过滤处理。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2.1 混凝剂投加:在混凝池中投加适量的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结成较大颗粒。
2.2 混凝搅拌:通过搅拌设备将混凝剂充分混合,促进颗粒的会萃。
2.3 沉淀:将混凝后的水体放置在沉淀池中,利用重力使颗粒沉淀到底部。
2.4 澄清水采集:从沉淀池的上层取出澄清水,即混凝沉淀后的水体。
3. 过滤过滤是将混凝沉淀后的水体通过过滤介质,去除残存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微生物等。
常用的过滤介质包括砂滤器、活性炭滤器和微滤器等。
过滤的步骤如下:3.1 砂滤:将混凝沉淀后的水体通过砂滤器,去除较大颗粒物和胶体物质。
3.2 活性炭吸附:将经过砂滤的水体通过活性炭滤器,去除有机物和异味。
3.3 微滤:将经过活性炭滤器的水体通过微滤器,去除微生物和细菌等。
4. 消毒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等。
消毒的步骤如下:4.1 氯消毒:在水体中投加适量的氯化物(如氯气、次氯酸钠),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4.2 紫外线消毒:将水体通过紫外线灯照射,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结构,使其失去繁殖能力。
矿泉水灌装工艺及设备1. 简介矿泉水是一种以地下或天然水源为原料,经过特殊的处理和灌装而成的饮用水。
矿泉水的生产需要依靠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本文将详细介绍矿泉水灌装的工艺流程和所需设备。
2. 工艺流程矿泉水灌装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原水处理原水处理是矿泉水生产的第一步,它旨在去除原水中的杂质、微生物和有害物质。
常用的原水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臭氧消毒等。
2.2 净化处理净化处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矿泉水的质量,常见的净化处理方法包括反渗透膜过滤、超滤、离子交换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固体、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
2.3 加气处理加气处理是为了增加矿泉水口感,并提高其保质期。
通过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矿泉水中,可以增加其气泡含量和口感。
2.4 灌装灌装是矿泉水生产的最后一步,主要包括瓶洗、灌装和封口。
瓶洗可以去除瓶子内的污物和细菌,灌装则是将经过处理的矿泉水倒入净化后的瓶子中,并封口以保证产品的密封性和卫生。
3. 设备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工艺流程,矿泉水生产需要使用一系列设备。
以下是常见的矿泉水灌装设备:3.1 原水处理设备原水处理设备通常包括沉淀池、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器、臭氧发生器等。
沉淀池用于去除悬浮物和大颗粒杂质,过滤器可以进一步去除细小颗粒物质,活性炭吸附器用于去除有机物和异味,臭氧发生器则可进行消毒。
3.2 净化处理设备净化处理设备主要包括反渗透膜过滤器、超滤器和离子交换器。
反渗透膜过滤器可以去除细菌、病毒和溶解性固体,超滤器可以去除大分子有机物,离子交换器则可去除重金属离子。
3.3 加气设备加气设备通常包括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器和注气系统。
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器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注入矿泉水中。
注气系统则负责将二氧化碳气体均匀地注入矿泉水中,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
3.4 灌装设备灌装设备主要包括瓶洗机、灌装机和封口机。
瓶洗机通过高压水流和喷嘴清洗瓶子内壁,灌装机则将经过处理的矿泉水倒入瓶子中,并确保灌装量的准确性。
水处理工艺流程水处理工艺是指对水质进行处理的一系列技术流程,其目的是消除水中的污染物,使水达到特定的水质要求,以满足不同的用水需求。
水处理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处理工艺的流程及其各个环节的作用。
首先是预处理环节。
预处理是水处理工艺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的负担。
预处理通常包括筛网过滤、沉淀沉降和调节水质等步骤。
筛网过滤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如树叶、泥沙等;沉淀沉降则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降到底部,从而净化水质。
接下来是混凝沉淀环节。
混凝是指向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结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降或过滤。
常用的混凝剂有铝酸盐类和铁盐类等。
混凝后的水再经过沉淀,使凝聚后的颗粒沉降到底部,形成沉淀物。
这一环节的作用是进一步净化水质,减少水中的浊度和悬浮物含量。
然后是过滤环节。
过滤是将水通过过滤介质,去除水中的微小颗粒、胶体和有机物质的过程。
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砂滤、活性炭滤等。
通过过滤,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微小杂质和有机物,提高水质的透明度和净化度。
最后是消毒环节。
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以保证水质卫生安全。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气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通过消毒,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环节,每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些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净化水质,使水达到特定的水质要求,满足不同的用水需求。
水处理工艺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和环境保护,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水处理工艺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1991 注入水质和水源在油田注水过程中,由于注入量大,所以要求水源水量充足且水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对注入水源既要满足水质稳定又要求水质便于处理,通常注入水水源包括以下几种:1.1 地面水源河流水等地面水通常作为主要的注入水类型,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对这一类型的水源用量逐渐增大,加之气候的不稳定因素,常会出现注入水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河流水等地面水源的水质变化较大,在不同的季节多会表现出不同的内部组成成分,如含氧、微生物含量及悬浮物含量的不同。
而对于一部分海上油田,注入水多采用海水回注,但在注入海水的过程中虽然不存在水源水量的问题,但海水具有高含盐和强腐蚀的性质,这就对注水管柱要求较高,无形中增加了采油成本。
1.2 地层水水源该水源是根据油田前期勘探过程中采集的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并在后续钻井过程中找到的地下水,地下水层具有足够地层压力和较大储量为最佳,在地层水采出过程中最好选择单一水层产出水,因为多层产出水由于本身组成矿物含量不同,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利于注水的沉淀物。
1.3 油层产出水在油田开采过程中,伴随着原油被开采出地面的还有地层水或者注入水,对这部分水进行回注既能很好的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又能避免因产出水量大而无法存储的现状,但对这部分储层水进行回注过程中,要对水进行处理,确保达到注入水水质标准,尽量减小注入水对储层渗透性的影响。
注入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堵塞储层裂缝和腐蚀注水管柱导致无法正常注水。
通常注入水水质辅助指标主要包括溶解氧的含量、硫化氢的含量、铁离子的含量以及pH值等参数,但在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及颗粒中值等主要参考指标达到注水要求且能够正常注水的情况下,可以暂不考虑辅助指标对注入水的影响。
2 水处理工艺在水处理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工艺流程:2.1 沉淀法注入水中无论地面水源亦或是地层采出水都会含有一定数量的机械杂质,所以多通过沉淀法使其自然沉淀。
该方法主要是将水置于沉淀池或者储藏罐中一定的时间,利用机械杂质的自身重力作用使其沉于容器底部,沉淀作用耗时较长,为了加速水中机械杂质等悬浮物的沉降速度,通常在沉淀过程中加入聚凝剂(多用硫酸铝),当其与碱性盐反应后会生成絮状沉淀物,该絮状沉淀物会携带水中悬浮物一起沉降,加快沉降速率。
第五章注水第一节水源、水质及注水系统一、水源及水质要求(一)水源类型1、目前作为注水用的水源主要有下述几种。
1)地面水源2)地下水源3)油层采出水4 除上述三种水源之外,还有工业废水等可利用的水源。
2、选择水源的原则:(1)水量充足,供水量稳定;(2)水质良好或相对良好,水处理工艺相对简单或水处理技术可行;(3)优先考虑含油污水,以减少环境污染;(4)应考虑注水的二次或多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二)注入水的水质要求1、水质:是指对注入水的所规定的质量指标,包括注入水中的矿物盐、有机质、气体以及悬浮物的组成及含量等。
它是储层对外来水适应程度的内在要求。
2、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不堵塞孔隙,不产生沉淀,没有腐蚀性,具有良好的洗油能力。
二、注入水处理工艺1、曝晒作用是除掉水中含有的重碳酸盐类。
2、沉淀1)作用是除掉水中悬浮的较大的固体颗粒杂质。
2)原理:沉淀是让水在沉淀池内有一定的停留时间,使其中所悬浮的大固体颗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淀下来。
沉淀池结构如图所示。
3)对沉淀池的要求:要有足够的沉降时间,以便使悬浮固体凝聚并沉淀下来。
一般在池内装有迂回挡板,利于颗粒凝聚与沉淀。
为加速水中的悬浮物和非溶性化合物的沉淀,一般在沉淀过程中加入聚凝剂。
常用的聚凝剂有硫酸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和偏铝酸钠。
3、过滤1)作用:除掉水中悬浮的细小固体颗粒杂质。
2)过滤设备:常用过滤池或过滤器,内装石英砂、大理石屑、无烟煤屑及硅藻土等。
3) 滤池分类:滤池中的水面与大气接触,利用滤池与底部水管出口或与水管相连的清水池水位标高差进行过滤的,叫做重力式滤池。
滤池完全密封,水在一定压力下通过滤池叫压力式滤罐。
4、杀菌1)目的:地面水中多数含有藻类、杂质、铁菌或硫酸盐还原菌,在注入水时必须将这些物质除掉以防止堵塞地层和腐蚀管柱。
因此,要进行杀菌。
考虑到细菌适应性强,一般使用两种以上的杀菌剂,以免细菌产生抗药性。
2)常用的杀菌剂:有氯化物或其他化合物,如次氯酸、次氯酸盐及氟酸钙。
自来水厂处理工艺1. 简介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而自来水的处理工艺是确保水质安全和卫生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来水厂处理工艺的流程和技术。
2. 自来水厂处理工艺流程自来水厂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原水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和配水等环节。
下面将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2.1 原水处理原水处理是自来水处理工艺的第一步,它主要通过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有机物等杂质,以减少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
常用的原水处理方法包括: - 水源地保护:确保水源地的卫生和环境质量,防止污染物进入水源。
- 水源净化:通过沉淀、气浮、过滤等方法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 水质调整:调整原水的pH值和硬度等参数,以便后续处理工艺的进行。
2.2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是自来水处理工艺的关键步骤之一,它主要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聚集成较大的团块,然后利用重力沉淀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
混凝沉淀的过程包括: - 混凝剂投加: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它们能够吸附和中和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 混凝反应:混凝剂与水中的杂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大的沉淀物。
- 沉淀分离:沉淀物通过重力作用,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然后通过污泥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2.3 过滤过滤是自来水处理工艺的重要环节,它通过介质过滤器去除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和颗粒物,提高水质的透明度和清洁度。
过滤的过程包括: - 过滤介质选择: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石英砂、活性炭、陶瓷等,不同的过滤介质可以去除不同大小和类型的杂质。
- 过滤操作:将原水通过过滤介质,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去除水中的杂质。
- 过滤后处理:对过滤后的水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水质达到卫生标准。
2.4 消毒消毒是自来水处理工艺的最后一道防线,它主要通过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保证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 - 氯消毒:向水中加入适量的氯化物,生成活性氯,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简述采油注水的工艺采油注水就是把合格水质的水通过高压注水泵加压后经注水井注入油层,在整个油层内人工建立起水压驱动方式,恢复和保持油层压力的一整套工艺。
由于油田的开采时间比较长,油层中的能量消耗太多,油层压力不足。
油田后期的开采出现原油粘度增加,导致油井产量降低甚至出现了停产现象。
为把原油开采出来,可采用通过向油层中注水的工艺,补充地层能量,保持和增加油层压力,降低原油稠度,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抽稀井网,减少钻井数,延长油井自喷期。
下面系统论述采油注水工艺。
一、注水工艺中对注入水质的要求分析1.注水水质目标。
油田注水工艺中对注入水质的要求必须达到总目标是:不腐蚀注水流程,不堵塞油层(不腐不堵)。
而对水质的基本要求是:一要严格控制注入水中悬浮固体(机械杂质)的浓度和粒经。
二要严格控制注入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三要严格控制注入水中二氧化碳、硫化氢的含量。
四要有效的抑制细菌的活动。
五要注入水要与油层岩石地层水相配伍。
2.注入水水质标准的确定。
制定注入水水质标准目的是为了利用最廉价的水来满足油田注水井对注入水量的需要。
或在能满足注水井长期配注要求的前提下,水质标准可放宽。
3.水质测定方法。
其一是采用悬浮固体含量测定,主要通过滤膜過滤法和比浊法测定;其二是采用悬浮固体颗粒直径测定;其三是采用总铁含量分析测定,主要有磺基水扬酸,硫氰酸盐比色法和测铁管法三种方法;其四是采用溶解氧含量测定,包括测氧管法比色法和碘量法两种;其五是采用游离二氧化碳分析方法测定;其六是采用硫化物(二价硫)含量分析,主要是固体测硫管比色法和液体测硫管比色法;其七是通过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和铁细菌含量分析;其八是通过滤膜系数分析测定,其中滤膜系数是指在0.14MPa压力条件下,让1000mL的水样通过滤膜(Φ47,孔径0.45μm)所需的时间的函数。
MF值是衡量水样对滤膜的对细微孔道堵塞程度的综合性的指标,MF越大,反映的水质越好;反之说明水质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