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博物馆照明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191.04 KB
- 文档页数:5
美术馆的灯光原理美术馆的灯光设计在展示艺术作品的同时,还要保护它们的物理完整性和艺术价值。
因此,美术馆的灯光原理需要综合考虑展品的特性、观众的视觉体验以及环境的安全等方面。
首先,美术馆的灯光设计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使用不同的光源。
对于绘画作品来说,最常见的是使用强度较低的白色灯光来照明。
这样的灯光可以减少紫外线和红外线的辐射,避免对画作颜料和画布的损害。
对于雕塑作品,可以通过定向照明来突出其形状和纹理,同时还可以使用投光灯来创造不同的光影效果。
对于摄影作品,需要避免直射的光线,以免照片表面产生反射和镜面效果。
其次,美术馆的灯光设计要考虑观众的视觉体验。
一般情况下,美术馆会使用柔和、均匀的灯光来创建一个舒适的观看环境。
灯光的颜色温度也需要搭配展品的特点和整体氛围来选择。
例如,在展示古代艺术品的区域,可以选择较低的色温来突出历史感;而在展示当代艺术品的区域,可以选择较高的色温来增强现代感。
此外,美术馆还可以通过调节灯光的亮度和定向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突出展品的重点和细节。
另外,美术馆的灯光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作品的保护和安全。
有些艺术品对光线十分敏感,长时间受到强暴露可能会导致退色和损坏。
因此,灯光设计师需要通过定期的光照测试和控制光线照射时间来确保展品的安全。
此外,灯光还要避免直射光在观众和展品之间产生阴影或反光,以保证观看的清晰度和舒适度。
必要时,可以使用漫反射的光源或遮挡物来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美术馆还可以根据需要安装紧急照明设备,以应对突然停电或紧急情况下的展品保护和观众疏散需求。
最后,美术馆的灯光设计要根据不同的展品和展览主题来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每个展品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展示需求,因此对于特定的作品,灯光可以根据其特点和要求来进行定制。
例如,在展示油画作品时,可以使用特殊的双面照明装置,以确保彩色画面的鲜艳度和对比度。
而对于具有特殊材质或特殊表现方式的艺术品,如光艺术和装置艺术,可以使用特殊的灯光效果来凸显其独特之处。
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条文说明根据国内外的博物馆照明设计经验和规范,以下是常见的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一、总则1.1博物馆照明设计应遵循“慧文明”原则,保护文物展品的安全和保存。
1.2照明设计应以展品的特性和展示需求为基础,注重照明效果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1.3照明设计应考虑参观者的视觉舒适度和保护他们的视力健康。
二、灯具选择2.1照明灯具应符合博物馆特殊环境的要求,如耐湿、防尘、防火等。
2.2选择灯具时要注意其光源的色温、显色指数和平均寿命等参数,以及是否符合照明效果需求。
2.3灯具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应考虑避免直射光照射到展品表面,以免造成损坏。
三、光线控制3.1应根据不同展品的特性和展示需求,对光线的色温、亮度、光束角度等进行调整和控制。
3.2使用调光设备和控制系统,以便根据展览的不同需求和时间变化调整照明亮度。
3.3使用光线开关和传感器,以实现自动控制和能源节约管理。
四、照明布置4.1展览区域的照明布置应符合展品的内容和设计要求,与展品形成较好的对应和协调。
4.2照明设计应注重强调展品的重点、层次和讲述的主题。
4.3展品区域的照明应避免强烈的反射和阴影,以确保观众可以清晰地观看展品。
五、安全与保护5.1照明设计应符合电气安全规范,如使用防水插座、合格的电源线、漏电保护器等。
5.2应避免使用紫外线和红外线等对展品可能产生损害的光源。
5.3照明设计应考虑文物展品的日常保护需求,如控制光线照射时间、热量产生、紫外线和可见光照射等。
六、环境与能源6.1照明设计应注重节能,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和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
6.2照明设计应考虑自然光的利用,如使用天窗、透明材料等,以减少白天的照明开销。
6.3照明设计应考虑照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需求,以延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
七、人工照明与自然照明7.1照明设计应根据展区的自然光照度和分布,合理安排人工照明的位置和亮度,以保持展览区域的整体照明效果。
7.2人工照明的昼夜变化应与自然光的变化相协调,以适应参观者的视觉适应能力。
著名博物馆照明灯光案例著名博物馆照明灯光案例: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展览体验博物馆照明在展览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需要提供足够的照明,以展示艺术品的细节和色彩,还需要创造出一个适合观众沉浸式体验的氛围。
以下是几个著名博物馆照明灯光案例,它们以其创新和独特的设计而闻名于世。
1. 卢浮宫(法国巴黎):卢浮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其照明设计为其馆藏的珍贵艺术品提供了最佳展示。
卢浮宫采用了LED照明系统,通过准确的照明控制和调整,确保每件艺术品都能以最佳的光线展示出来。
卢浮宫还利用照明来营造出不同展厅的独特氛围,从而为观众创造了一个独特而难忘的艺术体验。
2.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艺术藏品之一,照明设计在这里被用来突出展品的细节和色彩。
博物馆使用了先进的照明设备和技术,例如可调光LED灯和精确的照明控制系统,以确保每个展品都能以最佳光线照亮。
此外,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还在展览中创造了不同的照明氛围,以增强观众的情感连接和艺术体验。
3. 乌菲兹美术馆(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是意大利最重要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其照明设计在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艺术品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乌菲兹美术馆采用了柔和而温暖的照明效果,以使观众可以欣赏到每件艺术品的细节和色彩。
照明灯光在馆内被巧妙地布置,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让观众仿佛穿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世界。
4. 盖蒂博物馆(美国洛杉矶):盖蒂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艺术品馆藏而闻名。
照明在这里被设计为与建筑风格和展览主题相协调。
博物馆利用自然光线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以创造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展览体验。
盖蒂博物馆还采用了先进的光学技术,将照明灯光精确地聚焦在每件艺术品上,以突出其细节和独特之处。
这些著名博物馆的照明灯光案例展示了照明设计在艺术展览中的重要性。
通过创新和独特的设计,这些博物馆为观众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艺术体验,让观众能够充分欣赏和理解展品的价值和美。
美术馆照明之天然采光照明方式美术馆照明之天然采光照明方式天然采光在美术馆照明中的应用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用于展品照明,二是为美术馆交通空间提供功能性照明的部分,即环境照明。
天然采光可以系统地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天顶采光、侧顶采光、侧窗采光、高侧窗采光。
1.天顶采光在美术馆照明中,天顶采光(如图1)是典型的利用天然光实现照明的方式。
天顶采光最常用的天窗是屋顶上水平或者稍微倾斜的、装有玻璃的通光孔。
同样,透过它可以毫无遮拦地看到广阔的天空。
因此,它可以透过照度级很高的光线。
作为美术馆照明天然采光设计中最为有效,同时也是最为广泛运用的一种采光模式,它不但能提供均匀的照度,在大面积光线入射的情况下可以降低明暗对比,减弱阴影:而且可以避免在墙壁上开设窗户把整个墙面用于展览,以增加展示面积;另外还可以为展柜、雕塑、分隔提供照明。
在具体设计中,天顶采光根据空间流线展开的不同方式以及展示平面的长宽比,又会细分为点式的采光口、线形的采光带以及大面积的采光顶。
一般尺度较小的方形展示空间适合于采用点式的采光口,展墙围绕在采光口四周进行展示。
而随着长细比增大,矩形甚至线形的展示空间则适合采用线性的采光带,展墙一般会沿着采光带的走向安排展示活动。
至于一些进深较大或出于特殊的策划、设计构思的展示空间,则会采用整体的采光顶,或由密集的采光口及采光带构成的采光面进行采光。
在整体屋顶采光的展室空间,展墙的布置就有很大的灵活性。
例如,伦敦克络勒美术馆作为泰特美术馆的一部分,收藏了特那自1851年以来的300件油画和1900件水彩画。
设计师斯特林把展示分成两部分:水彩画和强光敏性的绘面采用人工照明;油画等采用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混合照明办法。
在天然光的照耀下,特那的油画所强调的色彩完全被真实地揭示出来。
天然光经滤色片把其中的紫外线过滤掉以后,再由凹面镜反射进入室内空间,反射的角度也经过了仔细计算,以免引起眩光的产生。
2.侧顶采光侧顶虽然是顶棚的一部分,但侧顶采光与侧窗采光有相类似之处,都是属于从侧向导入无然光(如图2)。
美术馆绿色照明规范Code for green lights of art museum主编部门:文化部批准部门:实施日期:2017 北京目次前言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基本要求5 照明数量和质量6 天然采光7 临时展厅照明8 照明节能9 照明供配电与安全10 照明管理与监督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文化部提出、批准并归口管理。
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
本规范参与起草单位: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工业大学、央美光成(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泰照明集团北京公司、汤石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格照明灯具(上海)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仇岩、常志刚、李晨、艾晶、张琪、牟宏毅、刘妍、何崴、唐斌、张鹏、郑春平。
本规范是首次发布。
本规范针对美术馆的特殊需求、管理现状、光源和电器设备的新发展。
参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 23863-2009和《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制定。
本规范经过调查研究、实验验证、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经多次专家论证,在GB50034-2013、GB/T 23863-2009、JGJ66-2015的基础上,结合美术馆色彩还原、艺术效果,舒适度和展品保护同等重要的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美术馆绿色照明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美术馆绿色照明的范围、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照明数量和质量、天然采光、临时展厅照明、照明节能、照明供配电与控制以及照明管理与监督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美术馆照明设计与维护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 2900.65 《照明电工术语》GB/T 23863 《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 31831 《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JGJ66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T 119 《建筑照明术语标准》3 术语和定义JGJ/T 1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灯光照明在博物馆陈展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博物馆展览设计及照明设计已成为博物馆行业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照明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照亮展品,更是为了通过灯光的表现去创造一种氛围,提升观众的审美感受。
本文将详细探讨灯光照明在博物馆陈展设计中的应用,并重点分析其在博物馆空间和展品展示上的作用和应用。
1. 照明设计理念在博物馆陈展设计中,照明设计并非仅仅照明,而是通过合理的灯光布置和照明效果来呈现展览的内容和情境。
照明设计需要考虑展品的特点和定位,以及展览空间的氛围和情感。
通过灯光的照射和调节,营造出一个独特的视觉效果,使观众在欣赏展览的过程中得到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感受。
3. 照明效果的应用在博物馆陈展设计中,灯光的照射会影响观众对展品的感知和理解。
通过灯光的调控,可以突出展品的重要部分,引导观众的观看方向,提升观众对展品的关注度和理解深度。
灯光还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色彩和光影效果,使展览更加生动和有趣,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灯光照明在博物馆空间中的应用1. 空间布局和氛围营造博物馆的空间布局和氛围营造对观众的体验和感受至关重要。
灯光的应用可以在展馆的整体空间中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在展览空间中,通过灯光的昏暗和明亮交替,或者是色彩的变化,可以营造出不同的展览氛围,使观众在不同的展馆内产生不同的体验感受。
2. 空间导引和路径设计博物馆陈展空间通常包含了大量的展品和展览内容,观众在导览时需要能够清晰明了地找到展品的位置和路径。
灯光的照明设计可以用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和行走路径,通过照射和照明效果来清晰地标识出不同的展品和展览路线,使观众能够在展馆内迅速找到感兴趣的展品并进行观赏。
1. 展品特点的突出通过灯光的照射和调控,可以使展品的特点得到更好的突出和展示。
比如通过灯光的照射角度和亮度的变化来突出展品的形态和纹理,或者是以照明的方式来使展品的色彩更加生动和真实。
灯光的应用可以使展品看起来更加引人注目和吸引观众的目光,提升展品的展示效果和观赏价值。
博物馆展厅设计中LED光源的运用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LED光源被广泛运用。
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具有高亮度、低能耗、寿命长、体积小、环保等优点的新型照明光源,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照明方式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探讨LED光源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LED光源作为主要照明光源,可以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
博物馆展厅要求照明效果柔和、均匀,以保证观众在观展时能够清晰地看到展品细节。
与传统的照明方式相比,LED光源具有发光均匀、无闪烁、色彩还原度高等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博物馆展厅设计的要求。
此外,LED光源的亮度和色温可根据不同展品的特点进行调节,从而更好地展示展品的真实色彩。
其次,LED光源能够实现多种灯光效果,增强展品的艺术感和观赏性。
博物馆展厅不仅仅是展示展品,更是通过灯光的设计和运用,为观众营造出艺术氛围和观展体验。
通过调整LED光源的颜色、亮度、光线角度等参数,可以实现多种灯光效果,如聚焦照明、投影照明、柔和照明等,从而使展品在不同的灯光下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让观众对展品产生更多的感受和理解。
第三,LED光源在博物馆展厅中的应用还可以实现环境照明和装饰照明的双重效果。
博物馆展厅不仅要保证展品的展示效果,还要通过环境照明和装饰照明来塑造特定的展览氛围。
LED光源的灯具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展厅的设计风格和展品特点选择合适的灯具进行装饰。
比如,在古代艺术品展厅中使用仿古灯具,可以提高观众的身临其境感;在科技展厅中使用现代感强的灯具,可以增强展品的科技感。
最后,LED光源具有低能耗、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等优势,符合博物馆展厅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照明方式常常需要大量能源,并且照明设备的维护和更换成本较高。
而LED光源的能耗较低,寿命长达数万小时,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维护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对于博物馆展厅来说,这意味着能够更好地控制运营成本,同时也符合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博物馆照明方案说明一总则博物馆作为各种珍贵的历史和文化财产、文物、自然标本和艺术品的收藏、保护和研究、展示宣传机构,与一般建筑相比,其照明有其独特的照明特点,这其中既包括满足观众观赏的照明要求,还包括对展品的保护功能,因此本博物馆照明设计参考了相应的国家建筑照明设计规范,还根据本博物馆的自身特性,做了相应的调整,具体设计原则如下:1. 为了使博物馆既能向观众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又能使光学辐射对其藏品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本照明设计方案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博物馆的照明设计。
利用古或旧建筑设立的博物馆可参照执行。
3. 博物馆的照明设计必须遵循有利于观赏展品和保护展品的原则,达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技术先进、节约能源、维修方便的要求。
4. 博物馆的照明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术语1. 光辐射optical radiation包括可见辐射、紫外辐射和红外辐射。
可见辐射visible radiation能直接引起视感觉的光学辐射,通常将其波长范围限定在于380nm和780nm 之间。
紫外辐射ultraviolet radiation波长比可见辐射短的光学辐射,通常将其波长范围限定在100nm 和400nm 之间。
红外辐射infrared radiation波长比可见辐射长的光学辐射,通常将其波长范围限定在780nm 和1000μm 之间。
2. 照度illuminance表面上一点的照度是入射在包含该点的面元上的光通量dф与该面元的面积dA之商,即E=dф/dA,该量的符号是E,单位为勒克斯(1x)。
3. 平均照度average illuminance规定表面的照度平均值。
4. 维护照度maintained illuminance是在必须换灯或清洗灯具和房间表面,或者同时进行上述维护工作的时刻所得到的参考面上的平均照度。
博物馆照明照明特点:给观众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考虑对展品的保护,减少光辐射,(包括可见光辐射、红外辐射、在外辐射)的损害照明质量的要求:1,照度均匀度2,眩光限制3,光源的颜色4,立体感5,陈设室表面的颜色和反色比照度均匀度:对于平面展品,最低照度与平面照度不应小于0.8,但对于高度大于1.4米的平面展品,则要求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应小于0.4。
只有一般照明的展室,地面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应小于0.7.眩光限制:在观众观看展品的现场中,不应有来自光源或窗户的直接眩光或来自各种表面的反射眩光。
观众或其它物品在光泽面(如展柜玻璃或画框玻璃)上产生的映像不应妨碍观众观赏展品。
对油画或表面光滑的展品,在观众观看的方向不应出现光幕反射。
光源的颜色:应选用色温小于3300K的光源做照明光源。
在陈列绘画、彩色织物、多色展品等对辨色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一般显色指数(Ra)不小于90的光源做照光源。
对照明辨色要求不高的场所,可选用一般显色指数不低于60的光源做照明光源。
立体感:对于立体的产品,应表现其立体感。
立体感应通过定向照明和漫射照明结合来实现。
展示表面的颜色和反射比:墙面宜用中性色和无光泽的饰面,其反射比不宜大于0.6.地面宜用无光泽的饰面,其反射比不宜大于0.3。
顶棚宜用无光泽的饰面,其反射比不宜大于0.8。
展室的天然采光设计:侧面采光系数(Cmin)应为1%,顶部采光系数(Cav)应为1.5%不应有直射光源进入展室。
天然光产生的照度不应超过标准值。
应减少天然光中的紫外辐射和红红外辐射,使紫外线的相对含量小于7.5vw/m。
顶层宜采用天窗采光。
必须设置人工照明作为辅助照明之用。
展品的保护:1,应减少灯光和天然光中的紫外辐射和红外辐射,使光源的紫外线含量相对小于7.5vw/m,。
2,对于对光敏感或特别敏感的展品,除了限制其照明水平不大于标准值之外,还应减少其曝光时间。
闭关时,展品应处于无光照明状态。
3,对于密封在真空中的惰性气体的环境中,并保存在特质的展柜或特设的展室内的对光特别敏感而又特别珍贵的国家特级保护文物,必须在特别需要时,才允许在规定照度下时期曝光。
博物馆照明灯具类型
博物馆照明灯具是博物馆展示与保护文物的必备设备。
在选择博物馆照明灯具时,需要考虑其照明效果、颜色还原度、光源稳定性、光源寿命等因素。
根据不同的展示需求和文物类型,博物馆照明灯具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日光灯:日光灯是最常用的博物馆照明灯具之一。
其光线近似于自然光,能够提高展品的色彩还原度。
但日光灯照射时间过长会使展品受到紫外线的侵害,因此需谨慎使用。
2. LED灯:LED灯是目前最流行的照明灯具之一。
其功耗低、寿命长、光源稳定性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LED灯的颜色还原度高,可根据需求调节亮度和色温,因此在博物馆中也被广泛使用。
3. 卤素灯:卤素灯在照明效果和颜色还原度方面表现出色,常用于展示金属类文物。
但卤素灯功耗较高,照射时间也需要注意,以免过度照射导致文物受损。
4. 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在展示某些文物时具有独特的效果,如古代玉石文物和化石等。
但紫外线也会产生一定的辐射,需谨慎使用。
5. 氙气灯:氙气灯主要用于展示珠宝等宝石类文物。
其光线强度高,色彩鲜艳,能够更好地展现文物的美学价值。
以上是博物馆照明灯具的主要类型,博物馆在选择照明灯具时需根据展示需求、文物类型以及保护需要综合考虑,确保文物得到最佳的展示效果和保护。
- 1 -。
博物馆陈列柜内对文物保护的照明规范
对有关光照控制的细则来说,适于50lx光照度的敏感材质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置于人工光源的照明环境之中。
因为陈列柜内环境保持恒定,所以就没有必要自动控制光照。
在日光下的博物馆中,通过严格禁止太阳光的直射展品,就可避免日光造成最严重的危险后果,但即便如此,这时照度依旧可能上升到500lx或600xl。
因此,如果决定采用人工控制,要保持照度在较低的几百勒克司范围之内,就需要对百叶窗小心操控,并用测光表作持续不断地监测。
如果我们把上面所述的标准规范称之为II类规范,那么针对所有非常珍贵的光敏性材质,推荐的I类规范如下:
50lx:如前所述
200lx:
(a)展品受照射中心区域为200lx -50lx(150lx至250lx)
(b)大型物体最亮部份和最暗部分之间的比率不超过2:1。
在美术馆中,此规范将适用于绘画作品的整个悬挂区域。
不应该低估在自动控制之下保持的困难。
目前的设备可达到要求,但要由会使用测光表的电子工程师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测。
无论决定作用I类还是II类规范,都应该控制紫外辐射。
光线中紫外辐射不应超过75uw/lm。
用一个性能良好的滤光片就可以达到该标准。
美术馆、博物馆照明光环境是衡量美术馆、博物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为了妥善保管展品,必须尽可能地使之免受光学辐射的损害;为了给观众创造良好的参观环境,又需要提高照明水平。
一、展示(品)照明展示的整体效果比单件展品的视觉效果更加重要,展示照明设计所要达到的是整体照明和局部重点照明之间的平衡,展品同其背景在色彩和亮度方面的平衡。
展示照明要求出色的显色性能,避免产生不舒适眩光,展品的形状、形式和纹理质感也需要仔细考虑。
1. 均匀度。
一般画面最低照度和最高照度之比,不应小于0.7;特大画面不应小于0.3. 2. 对比度。
对比度可以定义为物体亮度与背景或环境亮度的比值。
亮度砼物体表面照度和反射比成正比。
需要对物体的反射性能有所了解,对背景使用材料和整体照明方式有所了解。
3. 视觉适应。
应限制博物馆各区域的亮度范围,使眼睛在任意时刻都可以适应。
画面亮度应高于周围背景亮度,其亮度比不应超过3:1,。
亮度过高的区域将成为眩光区,造成视觉困难,影响对展品细节的观看。
4. 表观颜色对比不仅可以通过亮度的差异,也可以通过颜色的差异来实现。
如果物体和背景由不同相关色温的光源照亮,颜色对比就可以显现出来。
要避免造成展品的颜色失真,避免色差过大导致视觉注意力的分散。
5. 显色性能在陈列绘画、彩色织物、多色展品等对辨色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一般显色指数不低于90的光源作为照明光源。
对辨色要求一般的场所,可采用显色指数不低于80的光源作为照明光源。
6. 展品背景展品背景不仅影响展示效果,也影响眼睛的接收状态。
视觉接收取决于亮度和颜色。
背景和物体之间的亮度对比不能过大,如果背景明显的比展品亮或暗,将降低看到的细部质量。
7. 眩光眩光由同整个视野范围内的总体亮度相比过于亮的光源、窗或其他光源,直接或间接的被看到而形成。
对展品、光源、观察者相对位置的选择能够帮组克服眩光的问题。
观赏陈列在不是从内部照明的展柜中的物体时,视觉经常会被外部光源、照亮的展品或其他的反射光所干扰,这称为反射眩光,控制方法如下。
博物馆照明灯具类型
博物馆照明灯具类型种类繁多,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1. 射灯:射灯强调对特定展品的照明效果,使用小型、高亮度灯源,能够精确控制光线的角度和方向,通常用于照射雕塑、绘画、陶瓷等单独展品。
2. 筒灯:筒灯具有均匀分布光线的特点,适合灯光洒在一定范围内的展品或展区,如文物展厅、艺术展厅等。
3. 灯带:灯带会散发出柔和的光线,常用于营造氛围或创造视觉效果,如营造黄昏、夜晚的视觉效果,营造迷幻、舞台感等。
4. 灯箱:灯箱可用来照明拓片、素描等扁平物品,营造纸张透光的效果,通常用于展示具有透光感的展品。
5. 投光灯:投光灯可用于特定的角度和距离,照亮具有特定质地的展品,如照射瓷器、玻璃器皿等。
除此之外,还有与灯具配套的照明控制系统、照明设计、照明工程等综合照明服务,博物馆在照明上也越来越注重创意和环保等方面的因素。
桂林美术馆灯光设计分析
1、整体照明设计。
整体照明主要是整个展览馆的基础性照明,起到照亮整个空间的作用,但要注意它的亮度不能过强,不然会对人的视觉造成影响。
通常状况下,整体照明的光源会均匀布置在顶棚或空间上部,可点状散开布置,也可成带状均匀排开,还可以成片式地组合。
若空间偏低,宜做吸顶式处理,如过高需将光源下降。
2、局部照明设计。
局部照明是有其明确的目的性的,旨在突出馆内的展品,将展品的材质、色泽等特质彰显出来,显现出它的价值感,以吸引参观者的视线,感染他们的情绪。
一般情况下,局部照明的亮度要高于整体照明,以高亮度来表现展品的光泽,用强烈定向光突出展品的立体感和质感,通过更为集中的光线,形成有特点的气氛和意境。
3、装饰照明设计。
这类灯光更多的是起到营造氛围的作用,通过装饰灯光的辅助,增加灯光戏剧性的效果,使得展品的展示效果更加的立体、突出,形成良好的参观氛围。
艺术照明的作用
艺术照明是指通过合理的灯光设计和布置,使得艺术品展示出最佳的效果,从而达到突出艺术品特点的目的。
艺术照明在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展览中心等艺术场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照明的作用之一是突出艺术品的特点。
通过调整灯光的亮度、色温、角度、方向等,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看到艺术品的细节,同时也能够突出艺术品的色彩、光影、形状等特点,从而增强观众的艺术体验。
艺术照明的另一个作用是创造良好的氛围。
良好的氛围可以让观众更好地沉浸在艺术品的世界中,更好地领略艺术品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创造出温馨、浪漫、神秘等不同的氛围,以便更好地展现艺术品的主题和情感。
艺术照明还可以提高观众的参观体验。
通过合理的灯光设计和布置,可以使得观众在浏览艺术品时更加舒适和愉悦,从而更好地体验到艺术的魅力。
同时,艺术照明还可以保护艺术品,避免过强的灯光照射对艺术品造成损害。
综上所述,艺术照明在展示艺术品和提高观众体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艺术场馆应重视艺术照明设计,通过科学的照明技术和布局,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艺术体验。
- 1 -。
博物馆灯光照明标准
博物馆是展示文化、历史和艺术品的重要场所,因此在照明设计方面需要严格遵守标准,以保护展品并提高游客的视觉体验。
以下是博物馆灯光照明标准的一些要点:
1. 色温:照明的色温需要精确控制,以呈现出真实的颜色。
一般来说,建议使用色温在2700K至3500K之间的照明。
2. 光线强度:照明强度需要根据不同的展品和展览要求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不宜使用过强或过弱的照明。
3. 光源稳定性:照明系统需要具有稳定性,以避免频繁的闪烁和颜色变化,这可能会对展品产生负面影响。
4. 照明平衡:在展区内,需要保持照明的整体平衡,避免出现强弱不一的照明现象,以确保游客的舒适度和视觉享受。
5. 光线方向:对于不同的展品和展览,需要灵活调整光线的方向和角度,以突出展品的特点和美感。
总之,博物馆的照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照明强度、颜色温度、光源稳定性和平衡性等多个因素,以展现展品的美感和价值,并提高游客的体验和沉浸感。
- 1 -。
美术博物馆照明简介
博物馆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象征,参观美术馆也逐渐融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博物馆、美术馆的三个基本属性是实物收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
光环境是衡量博物馆、美术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妥善的保管展品,必须尽可能的使之免受光学辐射的损害;为了给观众创造良好的参观环境,又需要提高照明水平。
由此,给诸多照明公司提出了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高的技术。
在专业美术博物馆照明中,国际顶级品牌主要包含:
奥德堡Zumtobel——德国
欧科Erco——德国
依古姿妮iGuzzini——意大利
索恩THORN——英国,是Zumtobel集团控股子公司
THORN的优势:
1、近百年发展历史,欧洲领航品牌,国际三大品牌之一(索恩、GE、飞利浦)。
2、灯具由三部分构成:光源、电器、灯体。
电器是灯具的核心部件,就如一台电脑的CPU。
索
恩的电器如电子镇流器、散射器、反射器等都是自己研发生产,有自主知识产权,索恩的所有电器都是澳大利亚工厂生产,产品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3、专业性照明,只专注于灯具。
1991年,索恩出售光源事业部给GE,并购飞利浦助航业务,同时推出智能化光控系统Sensa系统。
4、索恩于1996年在广州建厂,除核心部件为进口,都能实现国内生产,极大降低了产品成本。
相较于奥德堡、欧科、依古姿妮而言,THORN的价格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同GE、飞利浦相比,在美术博物馆项目中,凭借Zumtobel在照明行业中处于领军地位的照明控制系统及THORN对灯具的专注,THORN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
索恩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照明解决方案,超高的性价比,这也正是THORN能在中国市场占据如此多市场份额的原因。
5、THORN在博物馆美术馆照明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口碑;另一方面THORN的灯具做工精良,配光精确,同时具有各种配件可以供用户选择,可以满足美术博物馆极其苛刻的要求。
THORN在美术博物馆照明中的工程业绩(部分)简介:
首都博物新馆
北京,2006
宏伟的建筑,丰富的展示。
先进的技术和完整的功能,首都博物馆已跻身为国内外一流的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理念是基于人类文化遗产对社会的服务,主要展现人类的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代文化,古典和现代的建筑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索恩照明结合了这样的设计理念,为大堂,公共场所和展馆提供了非常好的灯光效果,使用了筒灯(紧凑型荧光灯和金卤灯),洗墙灯和可调壁射灯相搭配来满足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采用高效的泛光灯和体积小巧的投光灯提供建筑物立面的泛光照明,性能优良的埋地灯提供庭院照明。
画院美术馆
北京,2004
花鸟鱼虫天然趣,清雅怡然意悠远。
北京画院美术馆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交流和休闲为一体的现代造型艺术博物馆。
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展览面积1167平方米,设四个展厅。
馆内为室内灯光,并分顶光、洗墙光和聚焦光三个照明层次,可根据不同需要调整光照及角度。
嵌于墙壁或展柜内部的背光照明装置增强画作整体亮度,采用精确聚焦射灯作为重点光源,让光线精确而均匀地柔和平铺于作品的方形区域之内,从而突出画中体积微小的昆虫。
中国美术馆
北京,2003
中国美术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
2002年主楼实行改造装修,主楼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改造后的新馆展厅设施、灯光照明、楼宇自控、恒温恒湿、消防报警、安全监控系统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THORN为其照明提供了室内外的各种灯具。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上海,2010
展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系统的展示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华智慧。
中国馆分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其中国家馆高69米,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
中国馆室外采用THORN高效金卤Mundial投光灯,灯光从四个方向投射到对立面,为体现中国馆外墙特有的“中国红”,灯具配置滤光色片。
室内采用了THORN高天井金卤灯具Concavia。
详细工程项目请参见索恩简介!
关于照明的设计
展示的整体效果比单件展品的视觉效果更为重要,展示照明所要达到的是整体照明和局部重点照明之间的平衡,展品同其背景在色彩和亮度方面的平衡。
展示照明要求出色的显色性能,避免产生不舒适眩光和失能眩光,展品的形状、形式和纹理质感也需要仔细考虑。
展示照明的设计随着展品特点的不同而变化,可以概括为9个方面:均匀度、对比度、视觉适应、表观颜色、显色性能、展品背景、眩光、立体感、重点照明。
ICOM: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的缩写)。
博物馆美术馆室内空间的光环境需要结合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及展示设计统一考虑。
不仅要考虑展示空间是否被自然光照亮,而且还要考虑自然光和人工光协调。
即使对于天然光处于主导地位的展览馆,也需要设置电气照明系统,用来在天然光不足或夜间进行补充。
对于照明系统,尤其应重视展览馆设计和展品展示的特殊之处。
1、自然光
自然光在构图和强度上可以不断变化,也是显色性能最好的光源;白光是自然光的元素之一,对于不感光的雕塑类展品,能够表现出其造型和质感;窗户能够为参观者提供舒适的视觉,帮助参观者减轻视觉疲劳,使参观过程得以愉快持久地进行。
利用自然光应考虑如下因素:
(1)日光控制:
引入自然光的美术馆、博物馆应对日光进行控制,即防止光线对展品的损害。
(2)天空光控制:
采光装置的形式和位置同室内期望得到的光线构图和数量密切相关,采取何种设计方案也取决于天空光是否被用于照亮展品:如果天空光用于照亮展品,要尽可能多地把光线导向展示区域;如果天空光主要用于照亮展示空间,展品将由电光源照亮
2、人工光
展示空间的人工照明必须设计用于展示照明的附加照明,既要创造迷人的空间外观,又要不分散参观者对于展品本身的注意力。
展品表面照度与美术馆空间环境的照度(通常是平均垂直照度)之比通常为3:1。
间接照明用于照亮墙面、天花板或其他建筑表面。
这种照明方式用于强调建筑物自身的特征,为展品提供背景照明。
主要的反射表面需要有较高的反射系数,通常情况下不低于70%。
强烈的颜色应该避免,过强的表面颜色会造成展品的颜色失真。
常见的展示空间照明方式:
1、顶棚照明
通常由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结合使用(部分非顶层展厅由人工照明创造天然采光的效果),通过与感光探头联动的控制系统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其特点是光线柔和,适用于净空较高的博物馆。
2、嵌入式重点照明
该照明方式可以给人舒畅感。
与嵌入式荧光灯结合使用,使照明形式多样,还可以通过特殊选择的反光罩达到局部加强照明的效果。
3、导轨投光照明
在天花顶部吸顶,或在上部空间吊装、架设导轨,灯具安装较方便,安装位置可任意调整。
通常用作局部照明,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是现代美术馆、博物馆常用的照明方法之一。
4、反射式照明
通过特殊灯具或建筑构件将光源隐藏,使光线投射到反射面再照到画廊空间,光线柔和,形成舒适的视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