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 格式:docx
- 大小:15.88 KB
- 文档页数:3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7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7.09.05•【字号】陕教〔2017〕312号•【施行日期】2017.09.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7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计划的通知省属各有关高等学校:根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省教育厅2017年度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经学校遴选推荐,省教育厅组织审核,按项目类别采用了相应的确立方式,最终确立了2017年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计划。
现将本计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说明如下:一、本计划包括三类项目计划:专项科学研究计划、重点科学研究计划、服务地方科学研究计划。
共资助科学研究项目1455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资助经费共计2600万元。
二、专项科学研究计划共立项1188项(包括非教育厅财政预算拨款单位项目282项),省教育厅资助经费1425万元,其中:资助人文社会科学类专项项目经费385万元,资助自然科学类专项项目经费1040万元。
三、重点科学研究计划共立项236项,省教育厅资助经费725万元,其中,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88项(包括非教育厅财政预算拨款单位项目3项),厅拨经费235万元;重点实验室项目148项,厅拨经费490万元。
四、服务地方科学研究计划共立项34项(含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教育厅资助经费450万元。
五、本计划中,凡属教育厅财政预算单位,其项目资助经费已由我厅下达各有关高校(见陕教〔2017〕255号);非教育厅财政预算拨款单位项目经费(见附件1表二),由学校统筹解决安排。
六、本计划项目严格按照《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各高校要加强对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管理,及时通知项目负责人,尽快启动研究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和完成。
群文阅读课题研究计划一、情况回顾:在2016年,我校申报了一个市级课题,该课题于2017年春举行了开题报告,正式进入研究阶段。
为了继续深入开展研究,积极探索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努力打造群文阅读示范课例,从而进一步引领学生的阅读生活,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其他综合能力。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工作室本年度研修计划。
二、工作目标:1、继续探究记叙文议题的选择及组文2、提高参研教师对群文阅读课的各方面能力。
3、完成1个小专题研究。
4、形成群文阅读10组组文资料集。
5、力争有论文在课题组获奖。
三、工作内容:1、小专题。
记叙文议题及组文方法研究。
记叙文是学生接触最早的文体,也是最基本的文体。
从考试的角度来说,记叙文也是经常被考的。
因此对记叙文议题及组文的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也遵从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2、提高参研教师各方面的能力。
群文阅读课,是一个能提升教师各方面能力的课题,同时也是考验教师各方面能力的课题。
教师对学生能力的把握、教材的把握,对群文阅读课题的理解程度,都直接影响着教师议题的选择是否恰当,组文是否科学,课堂重难点把握是否合适,课堂流程是否合理。
因此,本期将通过看县课题组的培训课件、请专家莅临我校指导等方式,再次对参研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参研教师议题选择能力、组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及课堂驾驭能力。
3、本期将以记叙文为主,选择10个议题,组成10组文章,并对这10组文章从议题与组文是否对接、组文是否恰当、与学生认知水平是否对等、能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最终形成定案稿,在学校甚至县里推广。
4、积极组织参研教师撰写论文并推荐参加县课题组的论文评选。
5、课题组每人至少上一次公开课。
上交两篇讲授反思、两组组文材料。
四、活动安排九月:1、制定并上传本期课题研究计划。
2、召开参研教师会,安排参研教师本期的任务及小专题研究。
3、小专题研究教师上交小专题研究计划4、组织参研教师研究县课题组关于群文阅读的课件,巩固理论知识。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07.15•【字号】教社科〔2016〕582号•【施行日期】2016.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6〕582号各高等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社科〔2016〕106号)要求,经过组织评审,共立项课题913项。
现将《2017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计划》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河南省教育厅201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按照资助方式分为资助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资助性计划项目的研究经费由省财政专项经费支持,每项资助经费2万元,学校应按照一定比例匹配经费。
指导性计划项目的研究经费由承担学校统筹使用高校专项业务经费及事业收入予以支持。
二、一般项目完成周期一般为1-2年(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计算)。
1、资助性计划项目结项时应达到以下要求:成果形式为著作的项目,其成果已经出版。
成果形式为论文的项目,要求课题组成员在公开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篇以上,其中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人在中文核心期刊至少发表论文1篇。
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的项目,一般要求研究报告不少于1万字,检测查重率低于30%,且有实际应用部门的采纳证明(注明采纳内容和价值)。
采纳证明单位包括高等学校(非项目承担单位,不含院系和校行政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厅级以上行政部门或大中型企业。
同时,课题组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人至少在公开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
2、指导性计划结项时应达到以下要求:成果形式为著作的项目,其最终书稿(打印稿)已经完成或正式出版。
成果形式为论文的项目,一般要求课题组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公开学术刊物至少发表论文1篇。
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市级重点课题《基于学生深度参与的初中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含年度计划及月工作安排表)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之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根源性和支撑性的作用,它是学生发展之根基,可以生成;它是学生发展的支柱,支撑着学生未来发展。
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有带得走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走向人生,走向未来。
而在当前实际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多停留在研究学生参与课堂的意义及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方法方面。
基于此,研究促进学生深度参与的课堂教学,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形式下教师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2.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虽已成为新课标下评价优质课的重要尺度。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参与的理解似乎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多注重行为上的参与,学生深度参与的课堂教学策略还需进一步研究。
3.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自2014年8月份正式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托管,变身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光谷分校,形成一校两牌的格局。
依据“教为重,学为上”的办学理念,以打造“动课堂”教学模式为推进载体,联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优势师资的二初特色附中班,形成我校独特的办学模式。
基于学校提升发展的实际,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促进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行为和思维都能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绽放生命的活力,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据此,我们认为促进学生课堂深度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飞跃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于是课题组确定我校的课题为:《基于学生深度参与的初中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促进学生课堂深度参与是实施教育创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课堂结构模式化,学生参与停留在行为上的表层参与,学生的兴趣、能力等基本素养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得到发展。
2.此研究能帮助老师树立学生深度参与的全新教学观。
序号立项年度项目编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工号院系立项金额(万)120172017JQ6063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基于多目标偏好关系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高效进化算法研究董宁2002044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3.00220172017JQ1008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Bergman 空间上的反向 Carleson测度王子鹏2015111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3.00320172017JQ1005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子结构逻辑中态的代数分析贺鹏飞2015109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3.00420172017JQ6070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基于社会学习和进化优化的符号网络结构挖掘研究孙奕菲2015125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3.00520172017JM1040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高能铅-铅碰撞下的末态带电强子横动量谱标度行为的研究张文超2013153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3.00620172017JM6091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损伤阈值宽带吸收体王勇刚2016019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3.00720172017JM1033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多磁中心团簇上超快自旋动力学研究及自旋逻辑功能探索金蔚2014143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3.00820172017JM2009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基于高度有序纳米针锥结构表面拉曼增强特性的光生物传感器研究李娟2015171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4.00920172017JQ1038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柔性轻质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的设计与制备杨智博2015068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3.001020172017JM2002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配体参与单电子转移廉价金属催化的手性胺合成李超群2014148化学化工学院 5.001120172017JM2020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基于DNA杂合催化剂的设计及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简亚军2015175化学化工学院 3.001220172017JM2008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基于表面金属有机化学的水分解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顾泉2015047化学化工学院 4.001320172017JM2001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海洋天然产物Atkamine的全合成研究徐利文2013024化学化工学院 5.001420172017JM2019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功能化共轭聚合物探针的构建及其在小分子信号物质检测中的应用唐艳丽2010101化学化工学院 3.001520172017JQ2024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双稳态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彭浩南2015187化学化工学院 3.001620172017JQ2010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基于心环烯的新型碳纳米锥的设计、合成与性质李靖2015085化学化工学院 5.001720172017JM6020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高性能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刘治科201522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001820172017JQ2020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近红外光控稀土上转换纳米药物载体的设计、制备及释药机制石峰201410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001920172017JM2007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Ni(OH)2基电催化剂与TiO2高效复合用于水分解产氧研究闫俊青2015094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002020172017JM5058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新型非富勒烯类电子受体材料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王强201300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002120172017JQ2038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TinO2n-1 (3≤n≤9)晶体学剪切面的形成机制研究孙颉201522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002017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立项清单号立项年度项目编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工号院系(万)2220172017JQ6040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提高活性层光子利用率优化三元体系有机光伏器件性能赵奎2015097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002320172017JM3032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镉诱导果蝇衰老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张敏1987077生命科学学院 3.002420172017JM8047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孤独症性别差异的分子机制-基于丙戊酸诱导的孤独症模型的研究田英芳2011104生命科学学院 4.002520172017JM8004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DVDMS协同UTMD靶向杀伤乳腺癌及逆转肿瘤耐药机制研究王攀2005093生命科学学院 5.002620172017JM3008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Pallbearer的细胞内转位在凋亡细胞清除中的作用研究肖辉2015189生命科学学院 4.002720172017JM8009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新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建立及抗血栓活性成分筛选李发荣1997035生命科学学院 5.002820172017JM3013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SUMO修饰影响迷走神经活性引起癫痫猝死的机制研究齐以涛2015012生命科学学院 4.002920172017JM3014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中华虎凤蝶和太白虎凤蝶的比较转录组学研究尤平2004086生命科学学院 4.003020172017JQ3014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莺科鸟类线粒体基因组学及系统发生关系研究李雪娟2015172生命科学学院 5.003120172017JM4011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梁伟2003049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4.003220172017JM4021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陕北黄土高原典型群落植物格局特征及其对土壤侵蚀的调控作用王宁2013122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3.003320172017JM4026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秦岭南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时空特征、影响与有效利用研究殷淑燕1996030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3.003420172017JQ4016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基于3S技术的陕西境内古丝绸之路时空演变模式及其驱动因素胡宁科2014086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3.003520172017JQ5074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基于普拉梭菌生物标记法的城市景观水体微生物污染源识别研究吉铮2015026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3.003620172017JQ4009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陕西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张立伟2015135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5.003720172017JM6108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亚健康状态识别及脏腑功能状态相关性的脉搏信号研究艾玲梅1994015计算机科学学院 3.003820172017JM6101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自然光照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套牌车辆检测与识别技术的研究张锲石2016026计算机科学学院 3.003920172017JM6060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面向机会群智感知网络的隐私保护新机制研究张立臣2005067计算机科学学院 3.004020172017JQ6029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抗泄露的可证明安全密码协议研究王鑫2015224计算机科学学院 5.004120172017JQ6038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基于概略结构抽取的空间数据发布隐私保护机制研究田丰2015144计算机科学学院 3.004220172017JQ6074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模型的图像认知研究张钰2015014计算机科学学院 3.004320172017JQ6077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基于多分辨率特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最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研究董蓓2015222计算机科学学院 3.00号立项年度项目编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工号院系(万)4420172017JM6103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无线传感网融合定位理论研究路纲2009082计算机科学学院 3.004520172017JM6097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在线学习中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注意力识别与智能交互研究周筠2015051教育学院 3.00。
2017年度针灸科重点专科研究室工作计划
一、解决难点问题,提高临床疗效
对腰痛病、项痹病、中风病三个优势病种诊疗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明确解决思路和方法。
(一)腰痛病难点
1、在应用督灸对病人进行治疗时,疗效参差不齐,大部分病人2-3次治疗后腰痛及下肢疼痛、麻木症状可显著减轻,有的病人多次治疗后症状轻微减轻,出院后不能坚持治疗。
2、督灸治疗需患者俯卧为保持2-3小时左右,部分病人因身体原因不能长时间俯卧。
(二)项痹病难点
1、老年人肝肾亏虚,经络功能衰退,针感不明显,针刺时如何提高针感是解决疗效问题的难点。
2、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变时间较长的患者,颈部肌肉僵硬不舒感仍明显存在,针灸治疗短期内效果不理想。
(三)中风病难点
1、中风病病人强哭强笑,情绪低落心理障碍较难纠正。
2、中风后病人肌力恢复良好,但仍不能站立行走,核心肌群力量差。
二、收集整理文献,开拓诊疗思路
收集腰痛病、项痹病、中风病三个优势病种的古代与现
代文献资料,与针灸科临床实践研究相结合,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思路和解决方法及数据支持。
三、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充实更新治疗手段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研究,充实临床治疗方法,争取取得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治疗。
四、做好临床研究,优化诊疗方案
对临床中腰痛病、项痹病、中风病三个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优化完善诊疗方案中的各个项目。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课题指南一、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艺术学作为传统人文学科之一,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艺术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出台了艺术学项目课题指南,以期望更好地支持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
二、立项范围1. 艺术学理论与方法论研究本项包括但不限于艺术观念、审美理论、艺术批评理论、艺术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立项研究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同时能够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做出新的贡献。
2. 艺术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该项课题包括艺术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研究,以及艺术作为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反映和推动者的研究。
可从历史、社会学、人类学、美学等多角度对艺术与社会文化变迁进行探讨。
3. 艺术史与艺术现象研究本项课题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艺术史、文化史、美术史、音乐史、戏剧史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内容应能够对艺术现象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规律有所深入探讨,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有所创新。
4. 艺术与跨学科研究本项课题涉及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如艺术与科技、艺术与心理学、艺术与生物学等。
该类研究应能够拓展传统艺术学研究范畴,突破学科壁垒,为相关学科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三、申请条件1. 申请者应具有我国国籍,并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相当学术水平的职务。
2. 申请者应对所申请的课题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研究实践经验,有相应的学术研究成果。
3. 申请者所在单位应具备良好的学术科研环境和支持条件。
4. 申请者应遵守学术道德规范,遵守基金项目管理相关规定。
四、申报材料1. 申请表:填写《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
2. 课题计划书: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预期研究成果等。
3. 申请者的学术简历及代表性研究成果。
4. 申请者所在单位的资格证明材料。
五、评审流程1. 申请材料初审:根据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资格初审。
2. 专家评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拟资助课题。
“吉林大学2017年研究生创新研究计划”
项目评审材料
项目名称:
申报学科(领域):
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中心制
二○一七年六月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1、项目的立项依据
(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期应用前景。
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需重点阐述)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
4、本项目创新之处
(阐述在前期科研基础上开展的研究内容)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拟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拟参加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等)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工作基础
(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包括在本学科高级别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列出论文的题目、全部作者、期刊名和起止页码)
2、工作条件
(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课题研究计划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某一特定问题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某一特定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发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研究对象,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明确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2. 收集相关资料,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3. 分析问题现状,对研究对象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4. 提出解决方案,根据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5. 实施方案评估,对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实施,并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方式。
通过定性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而通过定量研究,我们可以对问题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客观的数据和结论。
五、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 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3. 为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六、研究进度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进度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确定课题,明确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2. 资料收集,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3. 问题分析,对研究对象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4. 解决方案提出,根据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构建校本化“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2017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在学校正在开展的“高效课堂”实践研究课题中,我们已走过了一年,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为了更好的参与学校课题研究工作,使我个人的研究和学习能有条不紊、目标明确,能有效的指导我的教学工作,并具有切实可行的实践价值。
结合本人实际情况,本年度我的研究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遵循新课程标准、新课改理念,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规律,坚持实践活动教学化,课外活动补充,延伸课堂教学的科研思路。
以学校课题实施方案和化学组课题执行计划为依据,在教学实践中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得到能力的培养。
二、本阶段研究的意义
课题已经研究一年,学校课题组对各研究成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工作指导,我们已有所把握,通过不断研究不断积累材料,为下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三、本阶段个人研究学习的具体安排
1、参加学校课题组召开的课题会议,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加以明确。
2、参加化学教研组、学校以及上级领导部门组织和开展的各项
相关学习培训活动,提升自己的课题研究意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研究学习能力。
3、认真研究“有效教学”,做好读书笔记。
4、做好阶段性总结,时刻反思,有效做到校本高效课堂的构建。
做为化学课题组的成员之一,在教学实践中一定会以学习为主,多向同行同事学习。
掌握课题研究方法。
《构建校本化“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2017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农安县农安镇滨河初级中学
高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