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308.23 KB
- 文档页数:32
国内最全的煤气化技术简介(最新整理)本文收集、整理、并汇总了国内当前大多数煤气化工艺(包括水煤浆、干煤粉、碎煤等加压气化工艺;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气化工艺;激冷流程、废锅流程;水冷壁、耐火砖等冷壁炉和热壁炉型),可作为煤化工、煤气化专业技术人员参考资料,是目前网络上公开交流的较为全面的一篇资料。
1、“神宁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宁夏神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高旋流单喷嘴大通量粉煤加压气化炉为目标载体,以多煤种理化特性数据为基础,构建了气化炉流场、传热分析等模型;基于燃烧器强动量传导机制,揭示了顶置式旋流气化场湍流燃烧的动力学机理;揭示了氧气和煤粉的强化反应规律,独创了高效无相变水冷壁反应室与“沉降-破泡式”激冷室相耦合的气化炉。
“神宁炉”干粉煤气化技术能源转化效率高,有效气成分≥91%,碳转化率≥98.5%。
固体灰渣好处理,灰渣中不含苯、酚、焦油等大分子有机物废物。
气化系统吨煤污水排放量控制在0.4—0.5t,废水处理后可完全回用。
高效、中空、高能点火系统,实现高压、惰性环境下点火成功率98%以上。
采用组合式燃烧器通道结构,控制火焰形成,确保气化炉内壁挂渣均匀。
2、“科林炉”CCG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德国科林工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特点:(1)煤种适应性广:适用于各种烟煤、无烟煤、褐煤及石油焦等,对强度、热稳定性、结渣性、粘结性等没有具体要求。
对高灰分、高灰熔点、高硫含量的“三高”煤等低品质的煤种拥有很好的工业化业绩。
(2)技术指标高:因燃烧器采用多烧嘴顶置下喷的配置方式,原料在气化炉内碰撞混合更加充分,气化炉炉膛及顶部挂渣均匀,可实现较高的气化温度(1400~1700℃),碳转化率高达到99%以上,合成气中不含重烃、焦油等物质,有效合成气成分90~93%,冷煤气效率80~83%。
(3)投资低:根据项目规模不同,可提供日投煤量750吨/天至3000吨/天的不同气化炉炉型设计,主要设备制造已完全实现国产化,整个装置的投资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
煤气化技术的基本原理煤气化是一种将煤转化为合成气(Syngas)的技术,合成气是由氢气(H2)、一氧化碳(CO)和少量的甲烷(CH4)、二氧化碳(CO2)组成的气体混合物。
煤气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高温和压力将煤与氧气(或水蒸气)反应转化为可燃气体。
1.干煤气化:干煤气化是指在缺乏水蒸气的条件下,将煤转化为合成气。
在干煤气化过程中,煤被分解成固体炭和气体产物。
首先,煤被加热至高温,煤中的有机物质开始分解。
然后,产生的气体与煤中残留的炭反应,生成合成气。
2.水煤气化:水煤气化是指在存在水蒸气的条件下,将煤转化为合成气。
在水煤气化过程中,水蒸气与煤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
水煤气化通常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气质量。
3.煤热解:煤热解是将煤在缺乏氧气的条件下加热,使其发生裂解反应,产生可燃气体。
煤热解可以通过煤干馏或焦化过程实现。
在煤热解过程中,煤中的有机物质被分解为固体炭、液体烃和气体产物。
液体烃和气体产物可以进一步加工提炼为石油产品或作为燃料使用。
1.碳气化反应:C+H2O->CO+H2煤中的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这个反应是煤气化过程中生成合成气的主要途径之一2.碳气化反应:C+2H2->CH4煤中的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
这个反应也可以在煤气化过程中生成合成气。
3.热解反应:C->C+C煤中的高分子有机物质在高温下发生裂解反应,生成固体炭。
煤气化技术的应用广泛,可用于生产合成气、液体燃料、化学品和氢气等。
合成气可用于发电、制造合成燃料、合成化学品和进行化学反应。
煤气化技术在能源转型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煤气化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高能耗、环境污染和废弃物处理等问题。
因此,在推广和应用煤气化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生物质能的气化效率技术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其利用已成为近年来国际能源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生物质能也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
而气化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转化技术之一,其所涉及的气化效率技术更是备受关注。
一、生物质能的气化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就是把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热能和化学能,转换成气体能,从而实现能源利用的过程。
气化技术一方面可以应用于生物质废料的散乱处理(如农作物秸秆、树木残余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生物质作为替代化石能源的一种新型能源加以有效利用。
在生物质气化技术中,一般采用的是间接热式气化,其主要工艺流程包括生物质热解(干式裂解、干制气化)和气化反应(干式还原、干制合成气)。
其中,生物质热解主要是指将含有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份的物质通过加热转化为一系列挥发性气体(如水、油、醇、醛、酮、酸等)和固体的碳质残渣。
生物质热解的夹杂气体被称为热解副产物,其热值仍然可以作为一种能源利用。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热解后留下的生物质残基经过气化反应得到合成气的产物。
二、气化效率技术在实际的气化生产中,气化效率技术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气化效率一般是通过气化产物中合成气的组成和质量信息等来判断的。
气化效率参数包括:选择性、产气量、热值、成分等等。
选择性表征气化反应选择了多少有用成份生成了合成气,其可以由开放接触时间、热流密度、催化剂、反应温度及压力等进行调节。
而产气量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出的合成气体的体积或质量,其涉及因素包括气化原料的性质、粒度及气化反应参数等等。
在气化效率技术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控制气化反应的质量。
在生物质气化反应过程中,多相反应条件复杂,化学元素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会产生沉渣,气相组成会发生变化,产物组成不稳定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会导致气化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控制和优化气化反应质量,提高合成气产量和质量,对于提高气化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生物质能的气化效率技术为了提高生物质气化效率技术,必须采用一些科学化的方法进行控制和调节。
固废处理的气化处理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废弃物的产生量越来越大,其中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总量高达数十亿吨,其中有害废物占比较大。
如何高效地处理这些固体废弃物,成为当今环保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众多的固废处理技术中,气化处理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气化处理技术的原理气化处理是指在高温和高压下,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气化过程中,固体废弃物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其中的碳元素会产生气态化合物,如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等,同时也会释放出水蒸气和少量其他气态化合物,如甲烷(CH4)、氮气(N2)、氨气(NH3)等。
这些气态化合物可以通过主要反应和次要反应得到,主要反应指的是产生气化气的反应,次要反应指的是要尽量减少废气的排放。
最终得到的气化气可以用作燃料、化工原料或发电等。
二、气化处理技术的种类气化技术有干式、半湿式、湿式和超临界等多种形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不同的条件下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和气化气品质。
1. 干式气化技术干式气化技术采用高温和高压下的干燥方式,将废弃物进行处理,燃料主要是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有机材料。
干式气化技术适用于酸碱性废物,但不适用于水分较高的生物质颗粒。
这种技术的处理温度一般在900℃左右,处理速度也比其他技术更快,但是对废气的处理较为困难。
2. 半湿式气化技术半湿式气化技术采用高压下的水气化反应,最初用于煤炭回收,后来逐渐应用于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可对修改后生物质颗粒进行处理。
半湿式气化技术的特点在于能够将水分较高的生物质颗粒进行处理,并且对废气的处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3. 湿式气化技术湿式气化技术使用水蒸气和空气通过反应器,高温下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气态化合物。
处理后的气体可以被利用作为燃料或化学原料。
该技术的处理速度较慢,处理气量和废气排放也比较少,适用于废物中有机生物质的处理。
4. 超临界气化技术超临界气化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气化技术。
德⼠古⽓化技术Texaco Texaco((德⼠古德⼠古))⽓化技术德⼠古⽓化是⼀种以⽔煤⽓为进料的加压⽓流床⽓化⼯艺。
⼀、德⼠古⽓化的基本原理德⼠古⽓化的基本原理德⼠古⽔煤浆加压⽓化过程属于⽓化床疏相并流反应,⽔煤浆通过喷嘴在⾼速氧⽓流的作⽤下,破碎、雾化喷⼊⽓化炉。
氧⽓和雾状⽔煤浆在炉内受到耐⽕砖⾥的⾼温辐射作⽤,迅速经历预热、⽔分蒸发、煤的⼲馏、挥发物的裂解燃烧以及碳的⽓化等⼀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最后⽣成⼀氧化碳,氢⽓⼆氧化碳和⽔蒸⽓为主要成分的湿煤⽓,熔渣和未反应的碳,⼀起同向流下,离开反应区,进⼊炉⼦底部激冷室⽔浴,熔渣经淬冷、固化后被截流在⽔中,落⼊渣罐,经排渣系统定时排放。
煤⽓和饱和蒸汽进⼊煤⽓冷却系统。
⽔煤浆是⼀种最现实的煤基流体燃料,燃烧效率达96~99%或更⾼,锅炉效率在90%左右,达到燃油等同⽔平。
也是⼀种制备相对简单,便于输送储存,安全可靠,低污染的新型清洁燃料。
具有较好的发展与应⽤前景。
⽔煤浆的⽓化是将⼀定粒度的煤颗粒及少量的添加剂在磨机中磨成可以泵送的⾮⽜顿型流体,与氧⽓在加压及⾼温条件下不完全燃烧,制得⾼温合成⽓的技术,以其合成⽓质量好、碳转化率⾼、单炉产⽓能⼒⼤、三废排放少的优点⼀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Texaco Texaco((德⼠古德⼠古))⽓化炉技术特点德⼠古⽓化炉是⼀种以⽔煤浆进料的加压⽓流床⽓化装置,⽔煤浆由⽓化剂夹带由专门的喷嘴喷⼊炉内,瞬间⽓化。
优点优点::(1)甲烷含量低,利于甲醇与氨的合成(2)设备结构简单,内件很少;理论上可以⽤于任何煤种(3)具有较长的实际运⾏经验,操作危险性⼩,可⽤率达80%-85%(4)利⽤⽔煤浆便于⾼压泵送的特点,可以制备压⼒很⾼的粗煤⽓(5)能充分利⽤⼀切污⽔源制作⽔煤浆(6)⽓化炉的运⾏费⽤较低(7)后续的除灰系统⽐较简化缺点缺点::对煤质要求⽅⾯,要求活性好,灰熔点低,由于其⼯艺原料是⽔煤浆(含碳60%左右)要求流动性、成浆性、灰熔点、可磨性、灰份要求严格必须试烧认可,改变煤种也需要经过试烧认可。
塑料气化的原理塑料气化是一种将塑料废弃物转化为合成气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对塑料进行热分解,将固态塑料转化为气体和液体燃料。
塑料气化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热分解:塑料气化的第一步是将塑料废弃物加热至高温。
高温会导致塑料分子链的断裂,将固态塑料转化为可气化的气体和液体。
2. 催化剂作用:为了提高气化效率和产物质量,通常在气化过程中使用催化剂。
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降低反应温度,减少能量消耗。
3. 气化反应: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塑料废弃物发生气化反应。
这些反应主要包括裂解、重整和氧化反应。
裂解将长链聚合物分解为短链烃类,重整使短链烃类重新组合形成较高碳数的烴类,氧化反应将有机物氧化为气体和液体燃料。
4. 气体和液体产物的分离:气化反应产生的气体和液体产物需要通过分离和净化处理。
气体产物通常包括合成气(主要为CO和H2)和一些其他气体(如CO2和CH4)。
液体产物则包括液体燃料(如汽油和柴油)以及一些化工原料。
塑料气化技术的关键在于优化气化反应的条件和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温度是影响气化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较高的温度可以促进裂解和重整反应,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产物分解和催化剂失活。
因此,需要仔细控制气化温度以实现高效的塑料气化。
另外,催化剂的选择也对气化反应的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硅铝酸盐、镍基和钼基催化剂。
这些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活性,可以加速气化反应,提高产物品质。
此外,塑料气化还可以与其他废弃物处理技术相结合,如焚烧、焚化等。
通过对不同种类废弃物的组合处理,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综上所述,塑料气化通过热分解和催化剂作用,将塑料废弃物转化为合成气和液体燃料。
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塑料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还可提供替代传统石油产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
生物质能的气化和液化技术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指的是来自动植物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再生能源的追求,生物质能的气化和液化技术日益成为了发展的热点。
一、生物质能的气化技术气化技术是将生物质固体转化为可燃气体的一种技术。
相较于直接燃烧生物质,在气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更加干净,对环境的污染更少。
生物质气化技术主要分为固定床气化技术、流化床气化技术和炉膛底部喷嘴气化技术三种。
固定床气化技术将生物质研磨成小颗粒或细末,使其通过加热处理后在氧气或水蒸气的作用下产生可燃气体。
流化床气化技术在高速气流作用下,使生物质展开并在氧气或水蒸气的作用下进行气化。
炉膛底部喷嘴气化技术则是将生物质放入密闭炉膛中,上部加热,底部喷入大量氧气,使生物质在高温下气化产生可燃气体。
二、生物质能的液化技术液化技术是将固态生物质转化为液态燃料的一种技术。
液化后的生物质能够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或发动机中,具有更高的能源使用效率。
生物质液化技术主要分为热解液化、催化液化和溶剂液化三种。
热解液化技术是将生物质经高温热解制得液态产物,然后通过分离、脱色等工艺进行加工。
催化液化技术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生物质转化为液态产物,催化剂可以选择钠、镁、钙等金属催化剂或是贵金属催化剂。
溶剂液化技术是在有机溶剂的作用下将固态生物质转化为液态产物,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丙酮、二甲醚等。
三、生物质能气化和液化技术的优缺点气化技术和液化技术各有其优缺点。
生物质气化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成本低和可替代性好等优点,但其需要清洗及处理产物中的灰分和燃气。
液化技术则可以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并直接用于燃料电池或内燃机中,但其液态产物的脱水、脱硫、脱氮等处理成本较高。
四、生物质能气化和液化技术的发展前景生物质能气化和液化技术在可再生能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对碳排放的限制和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生物质能的气化和液化技术将得到大力推广。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加速,生物质能气化和液化已然成为了绿色能源发展的新方向。
气化工艺操作规程及说明气化工艺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将固体或液体物质通过高温、高压气化成气体的工艺。
气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煤炭、石油、木材等固体和液体能源的转化和利用,提供了节能、环保、多元化和高效能源的途径。
气化工艺操作规程及说明是保证气化工艺系统运行安全和稳定的关键环节,本文将对气化工艺操作规程及说明进行介绍。
一、气化工艺的操作规程1.操作前准备工作(1)对设备、管线进行检查,确保无松动现象,无渗漏现象。
(2)检查气化剂、反应剂、催化剂的质量和数量,防止缺料或质量不合格影响反应效果。
(3)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气化工艺的了解和操作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4)搭建气化系统,按操作顺序依次接通管路和设备。
2.气化工艺的启动操作(1)将气化剂加入气化反应器中。
(2)加热反应器,启动气化反应。
(3)将产生的气体经过处理后,向应用系统输送。
(4)监控气化过程的温度、压力、流量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参数进行调整。
3.气化工艺的运行操作(1)根据生产需要,加入反应剂、催化剂等化学物质。
(2)监控反应过程的物料流动、温度、压力等参数,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异常情况。
(3)对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4)检查设备和管道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及时排除故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4.气化工艺的停止操作(1)停止气化反应器的加热和加料操作。
(2)关闭所有的气体管道和阀门,停止气化工艺的输送。
(3)冷却到所需温度后,对反应器进行清洗、检查和修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5.安全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规程要求。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操作程序和参数。
(3)气体管道和阀门必须按要求密封,防止气体泄漏。
(4)每天检查设备、管道、阀门,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
(5)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防护装备,确保安全。
二、气化工艺的说明1.气化工艺的反应原理气化工艺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将固体或液体物质气化成气体的工艺。
煤炭的转化过程有哪些技术?一、燃烧技术燃烧技术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煤炭转化过程。
煤炭经过燃烧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热能,通常用于供暖、电力发电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燃烧技术以燃烧反应为基础,利用煤炭中的碳、氢等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物质释放出能量。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燃烧技术也逐渐发展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方法,如煤粉燃烧、煤气化燃烧等,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二、气化技术气化技术是将煤炭转化为可用于燃料或化工原料的气体产品的过程。
通过气化,煤炭中的碳、氢等元素与水蒸气或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产生可燃气体,如合成气、可燃气体、焦炉煤气等,常用于化工、炼铁等产业。
气化技术具有能源高效利用、减少污染排放等优势。
目前,常见的气化技术包括煤气化、水煤浆气化等,其中煤气化是将煤炭在高温下与气体反应生成气体燃料的重要方法。
三、煤炭液化技术煤炭液化技术是将固态的煤炭转化为液态燃料的过程。
通过该技术,可以将煤炭中的碳、氢等元素与氢气或氧化剂反应,生成液体燃料,如煤油、柴油等。
液化技术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并且液体燃料易于储藏和运输。
煤炭液化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直接煤液化和间接煤液化两种形式,前者是直接将煤炭加热并与氢气反应生成液体燃料,后者是通过先将煤炭气化形成合成气,再进行催化反应得到液体燃料。
四、煤炭热解技术煤炭热解技术是利用高温条件下对煤炭进行热分解,生成固体炭、液态产物和气态产物的过程。
热解技术可以将煤炭中的有机物分解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产品,其中固体产品可用于制备炭材料,液体产品可用于制备化工原料和燃料,气体产品可用于化工、能源等领域。
煤炭热解技术具有高效能源转化、低碳排放等优势,是实现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
五、煤炭阳离子改性技术煤炭阳离子改性技术是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改变煤炭的表面性质和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吸附性和催化性能的过程。
该技术可以增加煤炭的微孔结构、提高比表面积,并改善煤炭的化学性质和表面活性,从而提高煤炭的气体吸附、液体吸附和催化性能。
煤炭气化技术煤炭气化是煤炭转化的主导途径之一,是煤化工、IGCC、加氢工艺、煤液化等的龙头和基础,我公司正在建设的煤直接液化项目,以及即将建设的煤间接液化项目,煤制烯烃项目都要用到煤炭气化。
一、煤气化原理气化过程是煤炭的一个热化学加工过程。
它是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工业纯氧)、水蒸气作为气化剂,在高温高压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工艺过程。
气化时所得的可燃气体成为煤气,对于做化工原料用的煤气一般称为合成气(合成气除了以煤炭为原料外,还可以采用天然气、重质石油组分等为原料),进行气化的设备称为煤气发生炉或气化炉。
煤炭气化包含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
一般包括热解和气化和燃烧四个阶段。
干燥属于物理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中的水分受热蒸发。
其他属于化学变化,燃烧也可以认为是气化的一部分。
煤在气化炉中干燥以后,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煤分子发生热分解反应,生成大量挥发性物质(包括干馏煤气、焦油和热解水等),同时煤粘结成半焦。
煤热解后形成的半焦在更高的温度下与通入气化炉的气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以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及二氧化碳、氮气、硫化氢、水等为主要成分的气态产物,即粗煤气。
气化反应包括很多的化学反应,主要是碳、水、氧、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相互间的反应,其中碳与氧的反应又称燃烧反应,提供气化过程的热量。
主要反应有:1、水蒸气转化反应C+H2O=CO+H2-131KJ/mol2、水煤气变换反应CO+ H2O =CO2+H2+42KJ/mol3、部分氧化反应C+0.5 O2=CO+111KJ/mol4、完全氧化(燃烧)反应C+O2=CO2+394KJ/mol5、甲烷化反应CO+2H2=CH4+74KJ/mol6、Boudouard反应C+CO2=2CO-172KJ/mol二、煤气化工艺煤炭气化技术虽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但一般常用按生产装置化学工程特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或称为按照反应器形式分类。
煤的气化技术1. 介绍煤是一种常见的化石燃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然而,煤的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煤的气化技术应运而生。
煤的气化技术是将煤转化为合成气(syngas)的过程,合成气主要由一氧化碳(CO)、氢气(H2)和少量的二氧化碳(CO2)、氮气(N2)等组成。
合成气可以用作燃料,也可以作为化学原料,用于制造化学品、肥料和液体燃料等。
2. 煤的气化过程煤的气化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步骤完成:2.1. 干燥和预气化在气化反应器中,煤被加热至高温。
在这个过程中,煤中的水分被蒸发出来,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这一步骤主要起到预热作用,为下一步的反应做准备。
2.2. 煤的部分氧化在气化反应器中,预热的煤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主要的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 + O2 -> CO2 C + CO2 -> 2CO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氧气供应量,可以调节合成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比例。
高温和富氧条件下可以生成较多的一氧化碳,而低温和贫氧条件下可以生成较多的氢气。
3. 煤的气化技术分类煤的气化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3.1. 固定床气化固定床气化是最早开发的气化技术之一,也是最常用的气化技术之一。
在这种气化方式下,煤被放置在气化反应器中的固定床上,并通过气化剂(如空气或蒸汽)流过床层。
随着气化反应的进行,煤逐渐转化为合成气,反应产物从顶部排出。
固定床气化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煤,具有反应稳定、设备简单的优点,但存在反应温度不均匀、产物中存在固体颗粒等问题。
3.2. 流化床气化流化床气化是一种将煤颗粒悬浮在气化剂中进行气化的技术。
在气化反应器中,通过气化剂(通常为空气或蒸汽)的上升流动,使煤颗粒保持悬浮状态。
在高温和富氧条件下,煤颗粒发生气化反应,生成合成气。
流化床气化技术具有高反应效率、适应多种煤种和煤质的优点,但也存在气固分离和热传递问题。
气化技术原理及其应用气化技术是一种将固体或液体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过程。
其原理是通过控制燃料与氧气或氧化剂的反应,使燃料发生热解和分解,产生可燃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和氢气)以及一定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副产物。
气化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能源产业、化工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气化技术的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热解和气化。
在热解过程中,燃料被加热至高温,分子内部键断裂,产生大量的活化分子,同时释放出热能。
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等可燃气体是气化的主要产物。
气化过程是通过供给适量的氧气或氧化剂来提供氧化反应所需的氧元素,使燃料得以完全气化,进一步生成高热值的合成气。
气化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能源产业中,气化技术可以将煤、石油焦、生物质等固体燃料转化为合成气,再通过气体轮机、内燃机等设备进行发电,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它可以有效降低煤炭或生物质等固体燃料的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在化工工业中,气化技术可以将石油、天然气等液体燃料转化为高级烃类化合物,用于制造化肥、合成塑料、润滑油等化工产品,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业需求。
此外,气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煤炭、焦炭气化制备一氧化碳和氢气等工艺,用于合成石油化工产品和合成气体燃料等。
此外,气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垃圾处理和废弃物处理等领域,在碳化和气化过程中,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可燃气体以及固体、液体副产物,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
最后,在环境保护领域,气化技术可以将高浓度有毒和有害废气(如焦炉煤气、高浓度废弃物气体等)在高温条件下氧化燃烧,分解处理,从而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气化技术是一种将固体或液体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过程,通过热解和气化两个步骤实现。
气化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能源产业、化工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它可以有效利用能源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煤的气化技术煤的气化技术是一种将煤转化为可用气体燃料的过程。
这项技术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煤气化可以将煤中的碳转化为一种称为合成气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可用于发电、制造化学品和液体燃料等多个领域。
煤气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煤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产生一种气体混合物。
这个过程发生在高温和高压下,通常在1000摄氏度以上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煤中的碳会与氧气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
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比例取决于气化过程的条件和煤的性质。
这种合成气可以用作燃料或作为其他化学反应的原料。
煤气化技术有几种不同的变体,包括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和喷射流气化。
在固定床气化中,煤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反应器中,气体通过煤床流过,使煤发生气化反应。
在流化床气化中,煤粒被气体流体化,形成一个流化床,其中煤气化反应发生。
喷射流气化是一种较新的技术,其中煤被喷射到燃烧器中,并与气体混合,形成合成气。
煤的气化技术具有多种优点。
首先,煤气化可以将煤中的碳转化为气体,从而减少对煤的直接燃烧,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合成气可以用作燃料,替代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从而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此外,合成气还可以用于制造化学品和液体燃料,提供了多样化的能源来源。
然而,煤气化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气化过程需要高温和高压条件,这对设备和能源消耗提出了要求。
此外,气化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需要适当的处理和排放措施。
此外,煤气化技术的经济性也是一个问题,需要考虑投资成本和气化产物的利用价值。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改进煤气化技术。
他们致力于开发更高效、节能的气化反应器,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他们还在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气化产物,例如开发新的化学品和液体燃料制造技术。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将可再生能源与煤气化技术相结合,以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总的来说,煤的气化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转化技术,可以将煤转化为合成气,为多个领域提供能源和原料。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气化技术和热解技术的特点和比较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气化技术和热解技术都是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用能源的方法,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特点和区别。
1. 热化学转化气化技术特点:
- 过程中生物质在高温和缺氧或氧气限制条件下进行燃烧和气
化反应。
- 可以利用不同的气化剂(如空气、氮气、水蒸气等)使气化
产物的组成和能量利用程度发生变化。
- 通过气化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由CO、H2、CO2、CH4等组成,称为合成气或气化气,可以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
- 气化过程中可以控制气化温度、压力、氧化还原度等参数,
以达到最佳气化效果。
2. 热解技术特点:
- 过程中生物质在高温和无氧条件下进行热分解反应。
- 热解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产物为固体炭和液体活性炭,以及气
体和水分。
- 热解温度较高,一般在300℃以上,可以得到较高的生物质
炭收率,但液体产品含量较低。
- 热解底温可以用于生物质炭的制备或固体废弃物的焚烧。
比较:
- 气化技术可以产生合成气,可以直接用于发电或者气体燃料,而热解技术主要产生固体炭和液体产物,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利用。
- 气化技术适用于各种燃料和生物质原料,热解技术更适用于
纤维素质和木质材料。
- 气化技术对反应条件和气化剂的选择要求较高,而热解技术的控制难度相对较低。
- 气化技术需要较高的能量输入,但能够实现高效能源转化。
热解技术能量要求较低,但能源转化效率较低。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资源特点,选择适当的技术进行生物质转化。
气化技术概念煤炭气化是指煤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有机质与气化剂(如蒸汽/空气或氧气等)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固体煤转化为含有CO、H2、CH4等可燃气体和CO2、N2等非可燃气体的过程。
煤炭气化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气化炉、气化剂、供给热量,三者缺一不可。
▪煤炭气化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用气化剂对煤进行热化学加工,将煤中有机质转变为煤气的过程。
其涵义就是以煤、半焦或焦炭为原料,以空气、富氧、水蒸气、二氧化碳或氢气为气化介质,使煤经过部分氧化和还原反应,将其在所含碳、氢等物质转化成为一氧化碳、氢、甲烷等可燃组分为主的气体产物的多相反应过程。
对此气体产品的进一步加工, 可制得其它气体、液体燃烧料或化工产品。
经气化,使煤的潜热尽可能多地变为煤气的潜热。
煤气化方法(1)以原形态为主进行分类,有固体燃烧气化、液体燃料气化、气体燃烧料气化及固/液混合燃料气化等。
(2)以入炉煤的粒级为主进行分类, 有块煤气化(6~50mm)、煤粉气化(小于0.1 mm)等。
此外, 入炉燃烧以煤/油浆或煤/水浆形成的,均归入小粒煤和煤粉气化法中。
(3)以气化过程的操作压力为主进行分类, 有常压或低压气化(0~0.35MPa)、中压气化(0.7~3.5 MPa)和高压气化(7MPa)。
(4)以气化介质为主进行分类, 有空气鼓风气化、空气-水蒸气气化、氧-水蒸气气化和加氢气化(以氢气为化剂,由不得煤制取高热值煤气的过程)等。
(5)以排渣方式为主进行分类,有干式或湿式排渣气化、固态或液态排渣气化、连续或间歇排渣气化等。
(6)以气化过程供热方式进行分类,有外热式气化(气化所需热量通过外部加热装置由气化炉内部释放出来)和热载体(气、固或液渣载体)气化。
(7)以入炉煤在炉内的过程动态进行分类,有移动床气化、液化床气化、气流(夹带)床气化和熔融床(熔渣或熔盐、熔铁水)气化等。
(8)以固体煤和气体介质的相对运动方向进行分类,有同向气化或称并流气化、逆流气化等。
(9)以过程的操作方式为主进行分类,有连续间歇式或循环式气化等。
[1]煤炭气化原理煤炭气化包含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
一般包括干燥、燃烧、热解和气化四个阶段。
干燥属于物理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中的水分受热蒸发。
其他属于化学变化,燃烧也可以认为是气化的一部分。
煤在气化炉中干燥以后,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煤分子发生热分解反应,生成大量挥发性物质(包括干馏煤气、焦油和热解水等),同时煤粘结成半焦。
煤热解后形成的半焦在更高的温度下与通入气化炉的气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以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及二氧化碳、氮气、硫化氢、水等为主要成分的气态产物,即粗煤气。
气化反应包括很多的化学反应,主要是碳、水、氧、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相互间的反应,其中碳与氧的反应又称燃烧反应,提供气化过程的热量。
[2]主要反应有:1、水蒸气转化反应C+H2O=CO+H2-131KJ/mol2、水煤气变换反应CO+ H2O =CO2+H2+42KJ/mol3、部分氧化反应C+0.5 O2=CO+111KJ/mol4、完全氧化(燃烧)反应C+O2=CO2+394KJ/mol5、甲烷化反应CO+2H2=CH4+74KJ/mol6、变换反应C+CO2=2CO-172KJ/mol常见工艺介绍煤炭气化工艺可按压力、气化剂、气化过程供热方式等分类,常用的是按气化炉内煤料与气化剂的接触方式区分,主要有:1) 固定床气化:在气化过程中,煤由气化炉顶部加入,气化剂由气化炉底部加入,煤料与气化剂逆流接触,相对于气体的上升速度而言,煤料下降速度很慢,甚至可视为固定不动,因此称之为固定床气化;而实际上,煤料在气化过程中是以很慢的速度向下移动的,比较准确的称其为移动床气化。
2) 流化床气化:它是以粒度为0-10mm的小颗粒煤为气化原料,在气化炉内使其悬浮分散在垂直上升的气流中,煤粒在沸腾状态进行气化反应,从而使得煤料层内温度均一,易于控制,提高气化效率。
3) 气流床气化。
它是一种并流气化,用气化剂将粒度为100um以下的煤粉带入气化炉内,也可将煤粉先制成水煤浆,然后用泵打入气化炉内。
煤料在高于其灰熔点的温度下与气化剂发生燃烧反应和气化反应,灰渣以液态形式排出气化炉。
4) 熔浴床气化。
它是将粉煤和气化剂以切线方向高速喷入一温度较高且高度稳定的熔池内,把一部分动能传给熔渣,使池内熔融物做螺旋状的旋转运动并气化。
此气化工艺已不再发展。
以上均为地面气化,还有地下气化工艺。
应用领域1)工业燃气一般热值为1100-1350大卡热的煤气,采用常压固定床气化炉、流化床气化炉均可制得。
主要用于钢铁、机械、卫生、建材、轻纺、食品等部门,用以加热各种炉、窑,或直接加热产品或半成品。
2)民用煤气一般热值在3000-3500大卡,要求CO小于10%,除焦炉煤气外,用直接气化也可得到,采用鲁奇炉较为适用。
与直接燃煤相比,民用煤气不仅可以明显提高用煤效率和减轻环境污染,而且能够极大地方便人民生活,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出于安全、环保及经济等因素的考虑,要求民用煤气中的H2、CH4、及其它烃类可燃气体含量应尽量高,以提高煤气的热值;而CO有毒其含量应尽量低。
3)合成原料气作为化工合成和燃料油合成原料气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等就采用费托工艺(Fischer-Tropsch)合成航空燃料油。
随着合成气化工和碳-化学技术的发展,以煤气化制取合成气,进而直接合成各种化学品的路线已经成为现代煤化工的基础,主要包括合成氨、合成甲烷、合成甲醇、醋酐、二甲醚以及合成液体燃料等。
化工合成气对热值要求不高,主要对煤气中的CO、H2等成分有要求,一般德士古气化炉、Shell气化炉较为合适。
4)冶金还原气煤气中的CO和H2具有很强的还原作用。
在冶金工业中,利用还原气可直接将铁矿石还原成海棉铁;在有色金属工业中,镍、铜、钨、镁等金属氧化物也可用还原气来冶炼。
因此,冶金还原气对煤气中的CO含量有要求。
5)联合循环发电燃气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简称IGCC)是指煤在加压下气化,产生的煤气经净化后燃烧,高温烟气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再利用烟气余热产生高压过热蒸汽驱动蒸汽轮机发电。
用于IGCC的煤气,对热值要求不高,但对煤气净化度-如粉尘及硫化物含量的要求很高。
与IGCC配套的煤气化一般采用固定床加压气化(鲁奇炉)、气流床气化(德士古)、加压气流(Shell气化炉)广东省加压流化床气化工艺,煤气热值2200-2500大卡左右。
6)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由H2、天然气或煤气等燃料(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的化学发电技术。
煤炭气化燃料电池主要由磷酸盐型(PAFC)、熔融碳酸盐型(MCFC)、固体氧化物型(SOFC)等。
它们与高效煤气化结合的发电技术就是IG-MCFC和IG-SOFC,其发电效率可达53%。
7)制作氢气氢气广泛的用于电子、冶金、玻璃生产、化工合成、航空航天、煤炭直接液化及氢能电池等领域,世界上96%的氢气来源于化石燃料转化。
而煤炭气化制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是将煤炭转化成CO和H2,然后通过变换反应将CO转换成H2和H2O,将富氢气体经过低温分离或变压吸附及膜分离技术,即可获得氢气。
8)煤炭液化的气源不论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氧化,都离不开煤炭气化。
煤炭液化需要煤炭气化制氢,而可选的煤炭气化工艺同样包括固定床加压Lurgi气化、加压流化床气化和加压气流床气化工艺。
具体介绍GE水煤浆气化工艺、壳牌干煤粉气化工艺、西门子GSP干煤粉气化工艺、BGL煤气化工艺一、壳牌煤气化技术简介1、工艺原理壳牌煤气化过程是在高温、加压条件下进行的,煤粉、氧气及少量蒸汽在加压条件下并流进入气化炉内,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升温、挥发分脱除、裂解、燃烧及转化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过程。
由于气化炉内温度很高,在有氧存在的条件下,碳、挥发分及部分反应产物(H2和CO等)以发生燃烧反应为主,在氧气消耗殆尽之后发生碳的各种转化反应,即过程进入到气化反应阶段,最终形成以CO和H2为主要成分的煤气离开气化炉。
典型的SCGP煤气成分见表1。
2、工艺流程目前,壳牌煤气化装置从示范装置到大型工业化装置均采用废锅流程,激冷流程的壳牌煤气化工艺很快会推向市场。
废锅流程的壳牌煤气化工艺简略流程见图1。
原料煤经破碎由运输设施送至磨煤机,在磨煤机内将原料煤磨成煤粉(90%<100μm)并干燥,煤粉经常压煤粉仓、加压煤粉仓及给料仓,由高压氮气或二氧化碳气将煤粉送至气化炉煤烧嘴。
来自空分的高压氧气经预热后与中压过热蒸汽混合后导入煤烧嘴。
气化炉顶部约1500 ℃的高温煤气经除尘冷却后的冷煤气激冷至900 ℃左右进入合成气冷却器。
经合成气冷却器回收热量后的煤气进入干式除尘及湿法洗涤系统,处理后的煤气中含尘量小于1 mg/m3送后续工序。
湿洗系统排出的废水大部分经冷却后循环使用,小部分废水经闪蒸、沉降及汽提处理后送污水处理装置进一步处理。
闪蒸汽及汽提气可作为燃料或送火炬燃烧后放空。
在气化炉内气化产生的高温熔渣,自流进入气化炉下部的渣池进行激冷,高温熔渣经激冷后形成数毫米大小的玻璃体,可作为建筑材料或用于路基。
3、技术特点壳牌干煤粉气化工日处理煤量为2000 t的单系列大型煤气化装置于1993年在荷兰Demkolec电厂建成,煤气化装置所产煤气用于联合循环发电,壳牌干煤粉气化工艺具有如下特点。
(1)煤种适应性广对煤种适应性强,从褐煤、次烟煤、烟煤到无烟煤、石油焦均可使用,也可将2种煤掺混使用。
对煤的灰熔点适应范围比其他气化工艺更宽,即使是较高灰分、水分、硫含量的煤种也能使用。
(2)单系列生产能力大目前已投人生产运行的煤气化装置单台气化炉投煤量达到2000 t/d以上,单台气化炉投煤量达2800 t/d的煤气化装置也正在建设中。
(3)碳转化率高由于气化温度高,一般在1400~1600 ℃,碳转化率可高达99%以上。
(4)产品气体质量好产品气体洁净,煤气中甲烷含量极少,不含重烃,CO+H2体积分数达到90%。
(5)气化氧耗低与水煤浆气化工艺相比,氧耗低15%~25%,可降低配套空分装置投资和运行费用。
(6)热效率高煤气化的冷煤气效率可以达到80%~83%,其余~15%副产高压或中压蒸汽,总热效率高达98%。
(7)运转周期长气化炉采用水冷壁结构,牢固可靠,无耐火砖衬里。
正常使用维护量小,运行周期长,无需设置备用炉。
煤烧嘴设计寿命为8000 h。
烧嘴的使用寿命长,是气化装置能够长周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
(8)负荷调节方便每台气化炉设有4~6个烧嘴,不仅有利于粉煤的气化,同时生产负荷的调节更为灵活,范围也更宽。
负荷调节范围为40%~100%,每分钟可调节5%。
(9)环境效益好系统排出的炉渣和飞灰含碳低,可作为水泥添加剂或其他建筑材料,堆放时也无污染物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