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光现象总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61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
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基础回顾:一、光的传播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_______,可分为_________光源,如:太阳、荧火虫等;和________光源,如:电灯、蜡烛等。
2、光在_________ 沿直线传播,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m/s,在其他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速度______,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_______;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________。
二、光的反射1、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________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光的________;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叫_________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________;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_________。
我们能看见本还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______ __进入我们的眼睛。
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 _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的。
3、平行光射到光滑物体表面被反射后仍为_________,这样的反射叫_________;若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时,则反射光将________反射,使我们能从________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样的反射叫__________。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像与物体连线与镜面__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身高1.7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像高____m,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_____m。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光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光的传播①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轨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光线实际上不存在的。
③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及形成的现象:a激光准直b影子的形成(透明的物体不能形成影子)c日食月食的形成(发生日食时,月球在太阳与地球之间)d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
在水中为真空中的3/4。
玻璃中为真空中的2/3。
1光年=9.46×1015m 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要说在前面)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⑴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平整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仍平行的反射。
镜面反射的条件:反射面光滑平整。
⑵漫反射——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向着不同方向的反射。
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射的方法:站在不同的方位看物体,如亮度差不多,则是漫反射,如明亮程度不同,则是镜面反射。
4、凹面镜和凸面镜(1)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物和像大小相等②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③物和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像和物的左右相反。
⑤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作图时用虚线)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注意: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只与物体有关,只要物体的大小不变,那么像的大小就不会变)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理2、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所成的像,不能有光屏承接。
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1.光源是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天然光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造光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在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
表示光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叫________。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小孔成像中,当光源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光屏离小孔的距离越远,像;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物体离小孔越近,像。
小孔成像中的像(能/不能)用光屏接住,所以小孔成的像是(虚/实)像。
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有关,而与无关。
小孔成像中的像是(正/倒)立的。
4.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光速,用字母表示。
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______,光在____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快,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我们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________m/s。
5. 一般说来,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__ ___中小,而在__ ____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小。
6.光年是单位,它表示。
1光年= m,合 km。
第二节光的反射1.我们能够看到本身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射入我们的眼睛,形成视觉;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射入我们的眼睛,形成视觉。
2.叫光的反射。
在光的反射中,“一点”指,“一面”指,“两角”指和________,“三线”指、和。
_____________叫法线;_____________叫入射角;_____________叫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口溜记忆:、、)4.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等于。
光现象一、光的传播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
人造光源:火把、屯灯、蜡烛等。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肓线传播。
(影子、ri食、小孔成像等)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逅关。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排队、射击、激光准直等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鱼线是由一小束光抽彖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绘快的速度,02.99792X 1(/ m/s,计算中取C=3X108 m/s。
(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1光年=9. 4608 X 1012 km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而,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彖。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彖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而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两种反射:k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
(如:平静的水而、抛光的金属面、平而镜)2、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而会把光线向四而八方反射。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三、平面镜成像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N(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探究平面镜成像:1. 将玻璃板利桌面垂玄放置(若不垂直,蜡烛的像没冇成在桌而上,会造成放到B 位置的蜡烛和A 蜡烛成 的像无法重合)2.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询(A ),观察蜡烛成的像(B )(正立、等大、虚像)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冇无像(无像,因为成的是虚像)4. 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人小关系(大小相等)5. 用直尺测屋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距离相等)6. 改变蜡烛A 的位置再重做2次(多次实验,扌IF 除实验的偶然性)注:(1)实验屮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2) 实验屮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大小的关系;(3) 实验时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一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⑴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⑵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
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
箭头表示方向。
⑶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⑷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大约是2.99792×108m/s,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⑸由于光的速度比声的速度快得多,打雷下雨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进行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⑹光年: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路程。
1光年=9.460×1012Km⑺日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球上形成一片阴影的现象。
⑻月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阴影部分的月球则不能反射太阳光,就形成了月食。
2、举例:月食现象的成因是()A太阳光从侧面照射到月球上B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C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D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别的天体(不是地球)挡住第二节:光的反射3、光的反射:⑴光的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又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传播现象⑵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⑶镜面反射和漫反射:①平行光入射到某物体表面时,反射光还是平行的,这种反射现象叫做镜面反射。
②平行光经反射后,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现象叫漫反射。
③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第三节:平面镜成像:4、什么是像:像是相对于物而言,是物的形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5、实像和虚像:既能用眼睛观察,又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实像;只能用眼睛观察,而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虚像6、对虚像的理解:虚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因此,没有光从虚像射出来。
第四课 光现象复习 第二章 一、基础知识1、池水清澈见底,看上去很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光线从 斜射入 中时,在水面处发生 ,折射光线 法线(靠近、远离),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会感觉光线是从池底的 方(上方、下方) 发出的,所以看上去池底变浅了。
2、如图1所示,为光线在空气和玻璃里传播的情况。
那么,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界面是 ,法线是 ,玻璃在 侧。
图 1 图2图3图43、人潜入水中看岸上的灯,看到的是4、在海面上或沙漠上,有时会在地平线上看到高楼大厦,热闹的市场,但实际大海、沙漠上并没有这些楼市,这种现象叫做 ,成因是5、如图2所示(a )(b )两图分别表示小红站在岸上和水中的情况,对比两图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现象表明6、如图3所示,一个盛水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左方斜射入水面,此时反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若把容器的右端稍微垫高,待水重新平静后,反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那么α α/,β β/(填<、>、=)7、如图4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游泳池中,在O 点形成一光斑,在向池中灌满水的过程中,实际上光斑将 (填如何移动) 二、实验探究8、如图5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
从图上看出折射角r 小于入射角i 。
但i 与r 之间究竟有什么定量关系呢?1621年荷兰学者涅尔通过实验终于找到了i 与r 之间的规律。
下面列出的是一组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i 与r 的数值表。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间的定量关系是_sini/cosr =1.49________。
②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是③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规律是9、在研究光的折射时,小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小明想: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6所示。
第二章 光现象第一节 光的传播1. 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 光源: 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 和 。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 月亮 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 。
●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其光路图见图2-1)、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
●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 、 、 等。
●在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中,光路是 。
● 小孔成像的特点:在光屏上形成 。
像的形状与 的形状无关。
4. 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 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5. 显示光路的方法:① 让光线通过烟雾。
② 让光线通过加牛奶的水。
③ 让光线沿着某一物体的表面射出。
6. 光速: ● 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 =3×108m/s =3×105km/s 。
●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 空气中的光速略小于真空中的光速。
●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 介质的密度越大,光速越小。
(了解)7. 光年:光年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第二节 光的反射1. 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 探究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 垂直于镜面,如图2-2所示。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 和反射光OF 的径迹。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
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有好多种;按形成原因分,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按发光原理分,可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乌贼、水母等。
人造光源:手电筒、火把、油灯、蜡烛、白炽灯、日光灯、霓虹灯以及钠灯、汞灯、氖灯等。
热光源:太阳、手电筒、火把、油灯、蜡烛、电灯等。
冷光源: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乌贼、水母等。
【注意】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常见的均匀介质如:空气、水、玻璃等。
【注意】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如不均匀的空气、不同介质的界面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3.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叫光线,一般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
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非作歹形象、直观的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方便研究光学现象而假设虚构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